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農業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9.69K

2023農業調查報告多篇

2023農業調查報告篇1

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是適應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而出現的一種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示範的新模式。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把園區建設作為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打造名牌產品,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民增收,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帶動作用。但是,園區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給有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現將我市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園區的發展現狀版權所有

一)基本情況

中衞市現有各類農業園區385個,其中中衞城區156個,中寧214個,海原15個。按園區級別分,區級科技園區2個(中衞城區、中寧各1個)、市級科技園區16個(中衞城區8個、中寧5個、海原3個)、縣級園區125個(中衞城區26個、中寧87個、海原12個)、鄉鎮級園區242個(中衞城區、中寧各121個);按園區類型分,種植業132個(中衞城區35個、中寧94個、海原3個);養殖業231個(中衞城區110個,中寧112個、海原9個);其它22個(中衞城區11個,中寧8個、海原3個)。經濟效益好且示範帶動作用強的有122個(中衞城區26個,中寧90個、海原6個)。

(二)基本作法

1.領導重視為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中衞市優勢特色農業發展規劃確定了我市枸杞、草畜、蔬菜、雞、豬、西甜瓜、馬鈴薯、優質米等八大特色產業,市委、政府高度重視,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專門成立了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去年市財政在鎮羅觀音無公害蔬菜科技示範園區和宣和養雞科技園區共投入資金400萬元,市直機關幹部借對幫扶為園區農户擔保貸款2369萬元。另外,市上專門抽調了70名農牧林業科技人員深入優勢產業園區實行技術承包或開展創業行動,有效地增強了對特色產業發展的指導和服務。同時,有關鎮(鄉)也把農業科技園區建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強化對科技園區建設的領導,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園區建設的發展。觀音、瑞應、宣和、永康、棗園、舟塔、大戰場、高崖、海城等科技園區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協調,切實做好“三通”、作物列段調田等基礎性工作,提高了幹部、羣眾的積極性,加快了科技園區的建設步伐。中寧縣為了推動奶牛園區建設,縣政府專門成立了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制訂了“關於百項科技示範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同時縣上每年拿出50萬元扶持發展奶產業,並建立考核獎勵機制。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組織,加快了奶牛園區的發展。截止目前全縣有奶牛園區13個,奶牛存欄數量從20xx年的1000餘頭增加到20xx年7000餘頭。

2.多元化的投資機制為科技園區建設提供了物質基?

拓寬投資渠道是加快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進程的有效保障。從農業科技園區投資機制分析,鎮(鄉)投資為引導性扶持,以農户投資為主體,龍頭企業和大户參與,吸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特別是金融部門的支持,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據統計我市城區20xx年確定的農業十大科技園區共投入資金5727萬元,其中國家、自治區和縣上投資276萬元,佔總投資的4.8;鎮(鄉)村投入(包括物資折款)459萬元,佔總投資的8.0;農户、企業和經營大户共投資4992萬元,佔總投資的87.2。文昌鎮蔡橋科技園區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達128萬元,佔園區總投資的14.2。瑞應、觀音、楊灘、宣和等科技示範園區積極引導農户參加園區建設,農户投入超過園區總投資的85以上。中寧縣農業科技園區20xx年共落實資金6856萬元,進入園區經營農户20xx餘户,其中:舟塔鄉康灘萬畝枸杞科技示範園區投入資金400.2萬元,其中區廳撥專項資金40萬元,佔投資的10;縣、鄉共投入140萬元,佔總投資的34.9;農户、企業共投入220.2萬元,佔總投資的55.1,形成了政府投資為引導、農户投資為主體、龍頭企業參與促壯大的新格局。

3.新品種引進和新技術配套為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提供了科技支撐

各鎮(鄉)為了提高科技園區建設的效益,強化科技服務,積極引進推廣新品種,應用新技術,增加了園區的科技含量。去年,農業科技園區共引進試驗示範瓜類、蔬菜、雜果新品種200餘種,推廣各類名、特、優新品種34個,其中r-189等西紅柿推廣面積超過千畝,紅太子、銀玲辣椒、黑美人西瓜、迷你黃瓜等一大批新品種已試種成功,開始大面積推廣。養殖園區引入薩富克羊、杜洛克豬等一批優質品種進行雜交改良,擴大了良種覆蓋率。新技術配套進一步得到完善,觀音科技園區採用無土栽培、二氧化碳施肥、膜下滴灌、張掛反光幕、嫁接、使用熱網爐、遮陽網、防蟲網、補光燈等12項實用新技術。關莊養豬科技園區建立了人工授精室、消毒室,配備了自動飲水設施,健全了疾病檢測防治中心,採用無公害全價飼料飼養方式實行封閉式管理,杜絕了外界疾病的傳染。宣和養雞科技園區建立了疾病防治中心,積極開展程序化防疫新技術。中寧枸杞科技示範園區重點示範推廣了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配套技術、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高效高霧化半自動植保機械引進開發技術。據初步測算,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新品種、新技術覆蓋率可達到80以上。

4、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的實施給農業科技園區注入新的活力

結合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一批業務能力強的科技人員深入鄉村一線,對科技示範園區、示範基地、種養大户以個人創業、技術入股、資金入股、技術承包等形式參與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全面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升了農業科技園區的科技含量。中衞城區將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與示範園區建設結合,探索建立利益共同體,積極開展了科技服務活動。中寧縣在枸杞規範化種植示範園設立了科技特派員創業點。目前中衞市參與園區建設的科技特派員達135人,其中:中衞城區68人,中寧縣55人,海原12人。

(三)重點園區建設情況

中衞市規劃建設了20萬畝枸杞基地、10萬畝無公害設施蔬菜示範基地、50萬畝西甜瓜基地、5000萬隻蛋雞基地及200萬畝優質飼草基地,形成了中寧縣舟塔鄉萬畝枸杞科技示範園區、城區宣和鎮百萬只養雞科技示範園區、城區鎮羅鎮5000畝無公害設施蔬菜科技示範園區、香山鄉10萬畝綠色西甜瓜科技園區、海原縣高崖鄉3萬畝弓棚甜瓜科技園區、海原縣海城鎮優質紫花苜蓿科技園區等一批典型帶動作用較強的特色產業示範園區。版權所有

中寧縣舟塔鄉康灘萬畝無公害枸杞科技示範園區是自治區級科技示範園區(20xx年又被自治區確定為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該園區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作、中介參與、茨農受益”的運作方式,有效整合人才、項目、信息等資源,引導走“龍頭企業 合作社 基地茨農”的產業化路子。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來自枸杞產業,園區為中寧乃至周邊地區枸杞發展起到了引導、示範、帶頭作用。

鎮羅觀音無公害設施蔬菜科技園區是自治區20xx年確定的“十大”農業科技園區之一(20xx年又被自治區確定為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是中衞市20xx年設施農業新技術組裝集成、科技成果轉化及現代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示範窗口,位於中衞5000畝無公害設施蔬菜示範基地核心區。為了實現園區內市場與生產的對接,以政府引導、中介參與、企業運作、農民受益的運行機制組建了中衞市新陽光無公害蔬菜產業集團公司,實現了公司、科研單位、受益農户共同發展的雙贏目標。以“公司 基地 農户”的模式統一品種佈局,與農户簽訂優質產品保護價收購合同,由公司和科研單位共同負責優質種苗生產供應、技術服務、產品回收,農户按合同種植,對檢測合格的產品統一加工、分級、包裝,實現蔬菜產品有計劃、有組織的生產和銷售。為了確保無公害設施蔬菜科技示範園區的順利進行,市委、政府於20xx年4月投入資金用於科技示範園區的信息服務、技術培訓、產品檢測、交易市場及5000畝生產示範基地的水、電、路等公共設施配套建設,同時,動員本市機關幹部首期落實與農民結對幫扶擔保貸款1500萬元,促進了全市無公害設施蔬菜產業的發展。園區的建成改變了中衞市蔬菜產品銷售組織化程度低、農產品優勢不突出、特色不明顯、市場競爭力弱、產業化進程緩慢、綜合效益不高的現狀,有力地帶動中衞市無公害設施蔬菜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宣和鎮依託養雞產業優勢,按照園區化生產、專業化流通、配套化加工的產業化目標,採取政策引動、項目帶動、服務推動、產業聯動等措施,形成了生產、加工、流通為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在建成第一養雞園區後,又投資3860萬元,建成了佔地500畝,標準化雞舍330棟,存欄蛋雞100萬隻的第二養雞示範園區。僅園區生產一項,可實現產值1億元,純收入可達1150萬元,農民人均增收246元。

香山西甜瓜基地主要以中衞香山為主,輻射海原興仁、高崖,截止目前已完成29萬畝,已取得香山綠色食品認證。中衞城區20xx年通過引進、示範西(甜)瓜優良新品種、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香山地區種植的壓砂西(甜)瓜10萬畝,其中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6.1萬畝,共生產出符合無公害綠色質量標準的合格西甜瓜7320萬公斤,取得平均畝產1200公斤,每公斤銷售價格0.8元的好收成,無公害生產示範區平均畝產比非示範區每畝1100公斤增11,銷售價格比非示範區每公斤0.6元高出33,實現銷售收入5856萬元,可為山區農民增收1830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1.設施不配套,利用率不高。個別園區重視了建棚建圈舍,設施配套和補欄工作相對滯後,公共服務設施和技術支撐體系還不健全,園區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

2.科技含量不高,服務跟不上。個別園區為了完成市上下達的建棚任務,只注重了基礎性投資建設,而忽視了新品種的引進示範和新技術的配套,使科技示範園區科技含量不高,產業帶動作用不明顯,不能體現高技術、高效益的生產經營效果。

3.投入不足。個別園區對運行效益和資金回報重視不夠,靠政府無償投入來拉動,以致一些大方面實質性的投入跟不上,致使進展緩慢,影響了園區整體效益和示範帶動效果。

4、園區科技支撐不足。個別園區由於規模大,科技人員少,技術結構不合理,致使部分園區技術指導工作不到位,科技含量低、檔次不高,對當地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示範帶動作用不強。

三、幾點建議

1、科技示範園區建設要和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結合。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是集成人才、資金、技術為一體的系統工程,要保證將其建設好、發揮好作用,制定科學規劃是主要保證。要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在規劃中一定要體現園區建設的區域特點,發揮區域優勢,突出產業特色,要根據當地的經濟和技術水平、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穩步推進、滾動發展、逐步完善,引導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科技示範園區建設起點要高,配套設施要完善。應堅持高起點、高技術、高效益的“三高”標準,從規劃設計到具體項目的實施,每一個環節都要充分考慮整個園區的長久性和示範帶動效應。加快園區新技術、新品種的組裝配套和示範推廣,提高園區的科技含量,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切實把結構調優,品種調良,效益調高,這是增強園區輻射帶動能力的關鍵,也是實現農業與國內外大市場接軌的關鍵。

3.科技示範園區建設投資渠道要寬。拓寬投資渠道,是加快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進程的有效保障。必須堅持“多輪驅動”,向上多爭取,向外多引進,向內多挖潛,多渠道籌措,多元化投入。政府資金作為引導性扶持,主要解決水電路“三通”工程和美化、綠化、淨化、亮化“四化”建設,主要解決一家一户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要擴大羣眾自籌、羣眾投入的形式。要通過政策吸引區內外、國內外社會資金和企業大户資金投入農業開發參與園區建設。要加強與金融部門的聯繫,以誠信積極爭取支持,建立良好的信貸環境,逐步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

4.科技示範園區建設科技輻射要廣。要把園區建設的定位放在以技術密集為主要特徵,以科技開發,示範輻射和推廣為主要內容,不在形式上求多求深,只在內涵上求高求精,注重超前性、示範性和導向性,主要在“挖掘人才,科技示範,提供服務,龍頭帶動”上狠下功夫。引導園區與科研單位合作,要結合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鼓勵科技人員、機關幹部投身到園區建設中,把園區作為施展才華的基地和平台。另外要鼓勵園區根據市場需求加強技術創新,培育自身科技人才,提高園區農民素質。積極引進名優特新品種和高新技術,做到新品種先到園區試驗,新技術先在園區推廣,充分發揮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優勢,走多元化開發、系列化服務、一體化發展的路子,使園區真正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示範基地,農民增加收入的示範窗口,逐步將園區建設成為集人才培訓、新品種試驗示範、新技術推廣、農副產品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綜合基地。

2023農業調查報告篇2

**縣屬**市最北端的山區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24個鄉鎮、188個村。20xx年全部免徵農業税,農民基本上無負擔,但村級債務已成為廣大羣眾關心、各級領導關注、基層幹部焦慮的一個突出問題。化解村級債務是鞏固農村税費改革成果,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措施,刻不容緩。探索化解村級債務的途徑與對策,已成為農經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村級債權債務狀況。據調查,全縣村社1985年以前的積累作為生產底墊劃給農户長期使用。1986年至今的新積累(提取公益金、公積金)一是被鄉鎮政府借支挪用;二是農户欠繳。空殼村較為普遍。村級債權320萬元屬農户歷欠款。債務384萬元,涉及130個村,佔村總數69,村債務最高的12萬元。村級債務影響了黨羣、幹羣關係,是農村不穩定的隱患。

二、村級債務形成的原因:一是税費收繳“上清下不清”。近來年,鄉鎮税費收取都是由駐村幹部和村幹部包乾負責,在完成時間和金額方面實行嚴格的考核,且與年終獎金掛鈎。因此每年一到繳款截止時間,駐村幹部和村幹部不得不借款、貸款為尚未繳款的農户墊交,這樣形成村級債務220萬元。二是興辦公益事業,如村級公路、村辦公室、興辦學校、“普九”、人畜飲水等項目建設借款形成村級債務120萬元。三是支付村幹補助形成村級債務45萬元。根據鄉鎮調查情況,修建村辦公室和“兩基普實”鄉鎮資金缺口相當大,各鄉鎮全面實施這些項目,將形成較大的新一輪村級債務,從而增重農民負擔。

三、化解村級債務的對策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化解村級債務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工作量大、鄉鎮要成立領導小組。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任領導小組組長,抽調鄉鎮財政所、農經站的工作人員組成。在化解村級債務過程中,首先各鄉鎮選擇1個村作試點,其次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再製定化債實施方案,最後在各村全面推開。

(二)發動羣眾、發揚民主。化解村級債務是涉及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只有充分發動羣眾,堅持民主、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才能順利推行。一是要相信羣眾,把政策交給農民;二是在債權債務清理核實時,每個村都要成立村民代表參加的核查小組,依靠農民進行清理,清查結果要經過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民代表的逐筆核對、審查,並將審查的結果公佈,農民有異議和反映突出的問題,要進一步調查核實;三是在制定化債措施時,要符合村實際和農民的意願,認真徵求羣眾意見,得到農民的認可,取得大多數羣眾的支持;四是在實施清收過程中,對農民税費尾欠實施減免的,一定要經過村民代表評議,得到大多數羣眾認可後才能進行減免。

(三)嚴格執行政策、規範操作。化解村級債務工作政策性強,各地在開展化債工作時一定要嚴格把握政策。一是對税費改革前的農民税費尾欠要登記造冊暫停清收(即20xx年12月31日前),税費改革後農民新欠繳的農業税及附加,凡不符合減免條件的要依法逐步清收,在清收税費欠款過程中注重工作方法,嚴防涉農惡性案件的發生;二是嚴禁超越農民的承受能力的突擊清欠;三是杜絕加重或變相加重農民負擔行為;四是禁止擅自立項籌資還債,不得平攤村級債務;五是不得收回農民承包地抵債;六是強化村級收費治理,嚴格執行籌資籌勞的治理規定,不準超限額籌資,不準強行以資代勞。在消化村級債務工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一清理、三核實、三公示、兩核定、一鎖定、再化解”的程序進行。“一清理”就是全面清理村級財務;“三核實”就是全面清理核實村級債權、債務和集體資產。“三公示”就是在清理前將村級財務進行第一次公示,清理後進行第二次公示,根據第二次公示情況和羣眾的反饋意見對帳

目進行核對、調整,並將結果進行第三次公示。“兩核定”就是債權債務公示後,經債權債務人確認,分別簽訂《村級債務核定書》、《村級債權核定書》。“一鎖定”就是建立村級債權債務台帳,全面鎖定村級債務,切實控制債務增長,並逐村簽訂《債務鎖定化解責任書》。“再化解”就是利用可行措施,實現3至5年基本化解村級債務的目標。

(四)建立制度、規範治理。加強財務治理是防止新增債務的有效手段,各鄉鎮要按照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和規範村級財務治理制度,建立健全帳目。**鄉村分散偏遠幅員面積大,交通、通訊不便,經濟業務量發生少,且村帳應村管,鄉鎮加強監督,確保不發新增債務。

(五)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各村在化債

工作中首先要制訂化債方案,其次要針對不同村情采取不同的化債措施。可採用財務清理化債,劃轉債務降債,削減高息減債,清收債權還債,債權債務抵衝化債,盤活存量資產、資源還債,發展村級經濟化債,落實減負政策清債,以及其它可被羣眾接受且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措施化債。

(六)爭取項目、國家扶持。對於貧困山區因修村級公路、人畜飲水、“兩基普實”等原因形成的債務。要根據不同情況,鎮、鄉財政應積極採取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的辦法,幫助村級化解債務。

(七)興辦事業、量力而行。**縣雖然扶貧驗收合格,但是農民整體收入水平還不高,地區之間、農民之間收入差距大,貧困農民比例不小,農民總體還是比較貧困,經濟承受能力很弱小。鄉村公益事業國家補助有限,鄉鎮政府無財力支持,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有限且實施困難。因此鄉村公益事業發展要分輕重緩急安排發展。讓農民修養生息,積極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構建農村和諧社會。

2023農業調查報告篇3

今年來,全國部分省市取消了農業税,使鄉鎮幹部從比較壓頭的税費任務中解脱出來,但是,取消農業税後鄉鎮幹部“幹什麼,如何幹”的問題也隨之凸現出來。針對這種情況,近段,我們組織專人對我縣20個鄉鎮工作現狀進行了認真調查,發現大多數鄉鎮能順應税費改革的形勢,積極探索鄉鎮工作運行的新模式,創造了一些好的作法,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工作思路逐步轉向,但在抓落實、見成效上有差距。

取消農業税前,許多鄉鎮把税費徵繳作為第一位的工作來抓,無論是幹部力量的擺佈,還是工作經費的安排,都把税費徵繳擺在最為突出的位置。取消農業税後,大部分鄉鎮能適應形勢,果斷地把工作重心調整到發展經濟上來,提出集中主攻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城鎮開發的工作思路。但從目前具體實施來看,一部分鄉鎮雖然提出了較好的工作思路,但在如何組織實施,如何抓落實等方面還在徘徊觀望,一下子難以適應工作思路的轉變。

二、運行機制正在轉變,但在促平衡、促發展上有差距。

取消農業税前,大多數鄉鎮實行“管線聯村”的運作機制,將鄉鎮所有幹部劃分到各個村,村級各項工作都由駐村幹部去落實。每名班子成員還聯繫分管1—3線。税費改革後,特別是今年,大多數鄉鎮打破了這種傳統的運作模式。從我們調查的20個鄉鎮來看,有13個鄉鎮將幹部分成了產業發展組(抓結構調整)、招商引資組、綜合事務組(抓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農村黨建等)3個組,有5個鄉鎮將幹部分成了城鎮開發組、招商引資組、產業發展組、綜合事務組4個組,還有2個特色產業比較明顯的鄉鎮將幹部分成了煙葉產業組、苗木花卉組、綜合事務組。運行機制經過調整之後,很明顯地突出了改革發展主題。但從運作效果來看,產業發展、綜合事業、城鎮開發3個組因以往有一定的工作基礎,運作比較好,但分到招商引資組的幹部,由於有的認為招商引資不確定因素多,勞神費力後不一定見成效,乾脆不爭不跑,因此,招商引資這塊工作顯得滯後,從而影響整個鄉鎮工作的平衡推進。

三、改革分流順勢推進,但在聚能人、優結構上有差距。

隨着税費改革的推進,鄉鎮機構改革、人員分流也順勢而進。領導職數減少了,幹部人數精簡了,但仍然存在部分鄉鎮幹部年齡結構老化、能力水平不高等問題,從調查的20個鄉鎮來看,xx年底,機關幹部在冊人數530人,其中30歲以下的45人,31-45歲的275人,46-50歲的140人,50歲以上的70人。可以看出,部分鄉鎮幹部年齡確實偏大。從工作水平上講,相當一部分幹部屬於那種只會“管線聯村”的“萬金油”式的幹部,思想比較封閉,競爭意識、開拓意識不強,經濟工作能力差,服務本領缺乏,難以幫助農民解決致富本領不高、信息不靈、產品銷路不暢等問題。

四、幹部管理繼續加強,但在改作風、樹形象上有差距。

隨着農村各項改革,特別是税費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級各部門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採取加強教育培訓、嚴格責任考核、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等相應的措施,切實加強對鄉鎮幹部的管理。但從目前來看,部分鄉鎮幹部責任心、事業心不強,認為取消農業税後,最壓頭的“擔子”沒有了,可以輕鬆了,上班時看看報,象徵性地在機關轉一轉,到村組跑一跑,工作浮於表面。特別是還有少數鄉鎮幹部參與請吃請喝請玩,損壞了幹部的形象,羣眾反映差。

五、財税徵繳壓力驟減,但在保運轉、減赤字上有差距。

取消農業税後,曾經是“鐵板一塊”的財税壓力驟然沒有了,在讓鄉鎮幹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內心裏又開始擔憂工作經費從哪裏來。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20個鄉鎮都不同程度地負債,少則幾十萬,多的上千萬元。只要鄉鎮工作在運轉,那麼就要經費投入,小到電話費、電費等辦公經費,大到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化配套體系建設等方面經費的投入,儘管各級各部門對鄉鎮也加大了投入,但因鄉鎮工作頭緒多,經費來源相對不足,以後工作運轉特別消赤減債的錢從哪裏來,90%以上的幹部都比較擔憂。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認為,必須要順應取消農業税後鄉鎮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抓住發展的新機遇,採取積極有效的新措施,乘勢而上,開創鄉鎮工作新局面。

一、對鄉鎮幹部的職責定位要有新突破。取消農業税後,鄉鎮幹部的工作職責就是要一心一意謀發展,具體落實“三抓”。

一是抓產業結構調整。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的主導工程來抓,在措施落實上要注意做到“兩個轉變”,即調整產業佈局要由均衡分佈向突出重點轉變,靠農村經濟大户帶動促發展;指導農業生產要由管種管收向品牌培育、規模經營轉變,靠優化品牌和做大規模促增收。二是要抓農業服務體系建設。要以經濟大户為依託,大力培育各類專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為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提供全程服務,包括信息、技術和銷售服務及基礎設施建設等。三是要抓招商引資。要把招商引資作為尋找發展出路、加快消赤減債的根本舉措來抓,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地理優勢、交通優勢、人文優勢,千方百計爭項目、爭資金、爭技術、爭人才,搞活農副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堅定不移地走強農興工之路。

二、對鄉鎮工作的運行機制要有新調整。

農業税取消後,鄉鎮幹部要徹底從以往的“催糧要款”任務觀念中走出來,圍繞發展要務創新工作運行機制,要由包線、包片、包村逐步轉變到包產業、包行業、包項目上來,要敢於打破常規,果斷調整,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抓發展。如有些鄉鎮把工作力量分成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城鎮開發、綜合事務幾塊,讓一些思想觀念較新、開拓意識較強、經濟工作本領較高的鄉鎮幹部從事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就不啻為一個好的運行機制。因此,各鄉鎮要立足鄉情,根據自身特點創新工作機制。

三、對鄉鎮幹部的教育培訓要有新舉措。

取消農業税後,鄉鎮幹部的主要職責就是抓發展,因此,在要求鄉鎮幹部有較強的政治理論素質的同時,必須要有較紮實的經濟工作本領。要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培訓的原則,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在摸清鄉鎮幹部文化科技水平的基礎上,採取聘用專家上輔導課、開展遠程教育、創建科技示範基地、舉辦“學用科技大比武”活動、外派學習考察、實踐鍛鍊等形式,對鄉鎮幹部加強農村實用技術、企業經營管理、投資融資、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

四、對鄉鎮幹部的考核管理要有新辦法。

要樹立以政績論英雄的考核理念,建立健全考核管理體系。鄉鎮對幹部下達考核指標時,要根據幹部個人長處,在實行“因事擇人”的基礎上,科學量化考核內容,合理地配置工作責任金,既要考慮到工作的原有基礎,又要考慮到工作的難易程度,讓幹部感到既有壓力,更有動力。同時,堅持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自我考核與上級考核、黨組織考核與羣眾評議相結合的辦法,定期不定期地對鄉鎮幹部所承擔的各項工作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鄉鎮幹部工資福利、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儘可能地拉大獎勵和處罰的差距,特別是對於連續三年處於考核最末位的,組織上要進行談話誡免,並調整崗位。

2023農業調查報告篇4

一、上半年xx縣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及出現的新形勢和新問題

運行情況:

(一)農牧漁業協調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一是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彰顯政策調整成效。由於去年以來國家支持糧食生產和保護農民利益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的相續出台,加之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持續上漲,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連續兩年增加,種植業結構出現了新的變化。據統計:今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129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5萬畝,比20xx年增加8萬畝,增長7.5%。在糧食麪積中水稻播種面積為53萬畝,比上年增加3萬畝,增長6%;玉米播種面積為15.9萬畝,比上年減少1.8萬畝,減少10%;大豆播種面積為46.1萬畝,與上年持平。經濟作物種植14萬畝,佔旱田面積的21%,其中亞麻播種面積8610畝,萬壽菊播種面積為6000畝,烤煙生產面積1485畝,中藥材栽培面積2萬畝,其它經濟作物 10.4萬畝,飼料飼草面積70000畝。全縣農業種植結構由單一的糧經生產向糧、經、飼三元結構轉變。二是畜牧業生產增勢不減、漁業生產穩定發展。截止 5月末統計,全縣黃牛飼養量50475頭,生豬飼養量98975頭,山綿羊飼養量36266只,家禽飼養量113.7萬隻,同比分別增長 %、%、%、%;肉類總產量2500噸,蛋類總產量1562噸。全縣完成養魚放養水面26000畝,馴化養魚水面3500畝,引進名特優品種200萬尾。

(二)搶農時、戰低温,春耕生產在及其不利的條件下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全縣春耕生產是在氣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等自然條件嚴重不利情況下開展的,起步與歷年比較晚,但由於縣鄉領導的高度重視,組織幹部和科技人員大下基層,靠前指揮,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通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春耕生產雖然起車晚,但育苗播種、插秧等工作基本都抓住了腰窩。水稻育苗4月8日啟動,中旬進入高潮,4月末結束。水稻插秧5月10日開始,5月末基本結束。萬壽菊、烤煙育苗工作從4月中旬開始,4月25日結束。大田播種5月1日開始,5月23日完成,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目標。

(三)科技興農工作紮實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去冬今春以來,全縣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技培訓工作,重點是結合科技入户示範工程對以水稻新基質育苗為主的八項實用技術進行培訓。全縣共舉辦科技培訓班200場次,印發資料2.5萬份,培訓人數達7萬人次。農業科技入户示範工程按照農業部提出的《xx 年全國科技入户示範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先後成立了農業科技入户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組,公開招聘50名技術指導員,在9個鄉鎮、100個水稻主產村,培訓1000個水稻生產科技示範户,輻射帶動2萬農户,今年全縣推廣水稻新基質育苗面積達14800畝,涉及農户378户。全縣建設現代化農業科技園區4處 1157畝,規劃展示222個品種,為農業實施生產標準化起到了示範和推動作用。

(四)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新進展,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縣規模較大、帶動較強的龍頭企業和在冊的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8個,農村經紀人發展到2850人,會員和社員發展到1萬人以上,共帶動種、養、加等行業20多個項目的發展,預計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年創產值可達55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户2萬户,促進農民增收xx萬元。今年,全縣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水稻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到32.5萬畝,佔水稻總面積的61%,帶動農户1.2萬户;優質亞麻生產基地帶動農户1500户;中藥材生產基地帶動農户1800户;萬壽菊生產基地帶動農户1500户;落實農作物生產訂單5萬畝以上;養蜂訂單2.5萬箱;食用菌訂單200萬袋。龍頭企業、新型合作組織與農民之間的利益關係更加趨於合理化,雙方利益得到有效保護,也為各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進展順利,勞務經濟發展強勁。全縣有農村勞動力73750人,現已轉移農村勞動力32450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4%。其中縣內轉移15869人,縣外省內轉移5749人,省外國內轉移4108人,國外轉移6724人(韓國3723人、日本2534人、其他國家和地區467 人)。截止5月末,全縣新轉移勞動力達到1590人,僅延壽外派基地向日本輸出勞務人員117人,實現勞務經濟819萬元,預計全年基地輸出人員300以上,實現收入2100萬元。通過組織全縣各鄉鎮領導幹部算帳對比等引導工作,勞動力轉移工作正在成為縣、鄉政府和社會相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組織化、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而且農村勞動力資源狀況、農民工培訓、市場信息、對接服務等各項工作基本走上正軌。農村勞動力轉移也加快了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推進土地向集約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發揮了土地的最大效益。

(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好成效,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一是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設力度加大。目前,共爭取國家、省、市水利工程建設到位資金255 萬元,中和灌區配套工程和先鋒水庫建設工程通過省水利廳論證評審,近期開始啟動;新城灌區配套工程在建項目完成投資590萬元;投資70萬元搶修華爐和火星攔河壩;投資17萬元解決關門山灌區渠道供水問題;投資10萬元打人飲井4眼,清洗人飲井12眼;投資60萬元進行水保工程修復工作;整修螞蟻河堤防,完成土方10萬立方米,堤防護岸林完好率達到90%以上,汛前檢查和準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二是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任務超額完成。共完成造林70570畝,佔市下達計劃55000畝的128%。其中完成退耕還林10000畝,兩荒造林13070畝,封山造林40000畝,分別完成計劃的100%、261%、100%;完成薪炭林建設7500畝;完成道路綠化80公里,綠化村屯10個;完成義務植樹60萬株,佔計劃的109%;完成育苗2100畝。同時加大了護林防火工作力度,確保國家森林資源的安全。三是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春耕期間全縣完成機械化整地80萬畝,其中大型機械整地34萬畝,小型機械整地46萬畝,機械播種62.5萬畝,農機作業率和標準化作業水平大幅提高。。

(七)扶貧開發工作進展順利,整村推進項目啟動早、進展快。今年是我縣第二批實施整村推進的第二年,確定扶貧開發整村推進18個村、79個自然屯,立項批准97個項目,共爭取扶貧資金942.3萬元。全年完成打人畜飲水井3眼,抗旱補水井6眼,修改河道一項,自來水入户項目14項33個自然屯;建農機服務隊18個,購買機車54台(套),建農機車庫18個720平方米;新建村屯4級砂石路2條3.1公里,維修村屯4級砂石路13條39.85公里;新建鋼混蓋板橋5座;有線電視入户16個村4350户;維修學校教室2個;已建項目配套工程18個。目前項目前期工作全面結束,6月份全面實施。全省扶貧開發現場推進會將於7月份在我縣召開。通過爭取,今年3月1日國家扶貧辦正式批准我縣繼嘉亞麻紡織有限公司為扶貧龍頭企業,現正在為該企業申請專項扶貧貸款資金 1000萬元,促進企業擴大經營規模。

(八)糧食銷售和企業改革進展有序,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初見成效。截止5月末,全縣庫存銷售陳糧19981噸,佔銷售總任務18186噸的104.32%,提前三個月完成省、市下達的陳糧銷售任務,企業實現減虧103萬元。簽訂秋糧收購合同面積為1400畝,優質水稻600噸。目前糧食系統1441人並軌工作全面結束,企業人員縮減到264人,共籌措資金2372.34萬元,保證了全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和並軌工作的順利實施。全縣銷售食鹽累計613噸,上繳税金8萬元,查處無碘私鹽2.6噸,進一步規範鹽業市場管理,確保全縣人民吃上放心鹽。

新形勢:

(一)政策環境優越。中央在保持原有“一免兩補”政策的基礎上,在支持和保護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方面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為我縣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糧食、實施農業生產標準化及圍繞農業科技入户工程促增收提供最佳機遇期,主題更突出,重點更明確。

(二)農民從事各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投入力度明顯增強。去年農產品價格上漲,農民收入實現歷史性突破,農村各業生產的原始資本積累增加,發展農業的內動力增強,信貸部門的投貸力度也明顯加大。截止5月30日統計,全縣春耕生產共投入資金2.2億元,同比增加5000萬元,其中信用聯社投放農業貸款1.6億元,同比增投4000萬元,增幅33%,農民自籌5000萬元,同比增加1000萬元,增幅25%,這是歷年來所沒有的現象。

(三)農業生產標準明顯提高。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面積達8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71%,新增水稻育苗大棚300棟,本田育苗減少,育苗標準提高,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力度大,新技術成果轉化率高。

(四)去冬今春雪雨大,土壤墒情好。全縣各大小塘壩和水庫蓄水量充足,全縣23座中小型水庫蓄水量近8000萬立方米,塘壩蓄水量1320萬立方米,有利於農業生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田渴水的問題。

(五)農業生產物資充足。今年農業機械購買力增強,保有量加大,農民投入能力進一步增強,同時向上爭取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資金50萬元,農機更新資金35萬元,全縣農户購買大型機械積極性空前高漲。

(六)鄉鎮機構改革、鄉村職能轉換、化解鄉村債務、解決中央政策與基層實際工作間的矛盾(一免兩補、土地糾紛)以及鄉鎮公共事業和村集體公益事業建設將成為縣、鄉、村所面臨的近一個時期內無法迴避、很難解決、必須解決的工作重點。

(七)鄉鎮幹部及涉農部門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一方面抽調212名機關幹部組成促農工作隊,重點為貧困户解決了生產資金,保證了貧困户種上地、種好地。另一方面在鄉村幹部及涉農幹部中開展爭當“五員”活動(即黨在農村政策的宣傳員、化解農村矛盾的調解員、引領農民致富的信息員、新技術推廣的指導員、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監督員),全面提高了幹部服務羣眾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本領,確保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長期穩定。

新問題:

(一)受“一免兩補”政策和糧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初步形成的特色農業主導產業受到嚴重衝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如:亞麻、萬壽菊及其它經濟作物耕種面積減少),加上龍頭企業牽動力不強,基地規模小、產品深加工優勢弱,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阻礙了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

(二)春耕生產氣候條件不利。前期氣温低、回暖晚、倒春寒、雨水大,近期有連續發生凍害、雹災、水災等自然災害。如果後期再遇早霜,可能要造成全縣糧食減產、農民增收下降。

(三)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由於我縣農田水利設施一直是超負荷運行,加上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不配套,跑、冒、漏嚴重,蓄水能力差,今年旱改水又面積大,所以,抗春早、保春灌仍然是當前農業生產的難點問題。

(四)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抵消了“一免兩補”政策使農民增加的收入。根據市場調查,今年二銨每噸同期上漲25%,尿素上漲19%,複合肥上漲 35%,農膜上漲50%;柴油每升同期上漲19%。由此造成水稻畝增加成本31.9元,全縣39萬畝水稻增加生產成本1244.1萬元;玉米畝增加成本 13.7元,15萬畝玉米增加成本205.5萬元;大豆畝增加成本16.1元,38萬畝大豆增加生產成本611.8萬元。以上三大作物總增加生產成本 20xx.4萬元,人均增加農業生產成本130元,加上去年農資上漲人均增加農業生產成本130元,基本上抵消了“一免兩補”政策使農民人均增加的265 元收入。

(五)農村土地矛盾仍然突出。目前鄉鎮政府領導最感頭疼的事就是因土地糾紛上訪的人數越來越多。一是17號文件執行難度大,按17號文件規定,户在人不在農户給予補地,使地源少的村屯很難補到土地,有地源的村屯補地也將引起更大範圍的上訪,此規定也與哈市二輪土地承包政策相悖。二是鄉村幹部對一些問題底數不清、調查瞭解不夠、解決問題沒有根本辦法,致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在矛盾糾紛中,存在權屬不明、合同不清等遺留問題,如解決不好,達不倒自己意願便採取極端辦法解決,給農村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截止目前,全縣涉及土地糾紛案件916起,涉及2925人次。其中農委接待180起,780人次;信訪辦270 起,1269人次;司法局240起,650人次;法院226起,226人次。

(六)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出現新的困難。一方面免徵農業税後,原來由鄉村承擔的一些公益事業失去了財力保障(五保户、孤兒、傷殘人員撫養每村1萬元)。修路、修橋、植樹造林、村級國小維護等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陷入停滯狀態; 另一方面 農村“一事一議”(事難議、議難決、決難辦)。籌資籌勞制度阻力大、難以施行。如國家不出台相應政策,鄉鎮公共事業和村集體公益事業近一個時期內將處於癱瘓狀態。

(七)鄉村兩級債務沉重,財力難支撐。多年來,由於受農村興辦農田水利基礎建設、鄉村道路和一些達標工程的公益事業等因素,使鄉村留下了大量的債務。目前,我縣9個鄉鎮負債3291萬元,鄉均負債366萬元。106個村負債7100萬元,村均負債67萬元。鄉村兩級共負債10391萬元,按農業人口計算人均負債693元。加上實施鄉鎮財政體制改革和“一免兩補”政策後,鄉村兩級收入減少,許多鄉村負債較重,債務的清償越發艱難,沉重的債務負擔已經成為制約今後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20xx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展望

展望20xx年,隨着全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扶持發展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全社會更加關注“三農”問題,20xx年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形勢進一步趨好。因此,20xx年xx縣縣農村經濟仍將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主要表現為:通過近幾年來大力調整農業及農村產業結構,結構調整的累計效應更加顯現,農業農村經濟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以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的鄉鎮企業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一、二、三產業良性互動的發展局面;農村市場繼續保持活躍,農產品價格在20xx年全面回升的基礎上將繼續保持整體平穩的趨勢;在產業結構調整的推動和投資、消費、出口的拉動下,農村經濟總量呈穩定壯大的態勢;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一)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穩定增長

受糧食價格上漲和國家有關扶持糧食生產發展政策的影響,明年全縣糧食麪積將繼續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只要不出現大的自然災害,預計20xx年糧食總產量仍能穩定在3億公斤以上,能有效地保證糧食安全。

由於結構調整、產業化龍頭的帶動,20xx年以亞麻、萬壽菊為主的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將比20xx年有大幅度增長。以肉牛為支柱產品的畜牧養殖業,仍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二)農村經濟總量將繼續壯大

20xx年,農業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將更好於20xx年,在前幾年結構調整積蓄力量的基礎上,20xx年將呈現一、二、三產業聯動良性發展的良好局面。一產業總量的大幅度增加,鄉鎮企業的穩定增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壯大和農村基本建設的增加,農村經濟總量將繼續保持9%以上的增幅。

(三)農村市場持續繁榮,主要農產品價格穩中略降

20xx年,農村市場仍將保持繁榮局面。一是農產品市場,在結構調整優質農產品生產和供應增加、農產品加工企業逐漸壯大的帶動下,農產品供應市場仍將穩定增加,特別是 “菜藍子”市場在綠色環保安全食品增長的有效帶動下呈活躍態勢。二是農村消費品市場,在農民收入增幅加快的有利條件下,農民購買力進一步增強,加之農村消費環境進一步改善,20xx年農村消費品零售額仍將保持8%以上的增幅。

在20xx年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慣性作用下,20xx年農產品價格仍將保持整體上揚。

(四)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經過幾年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對增加農民收入的推動力越來越強,農業自身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逐步提高;20xx年全國宏觀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發展,全社會更加關注“三農”問題,這為20xx年增加農民收入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和機會。預計20xx年全縣農民收入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增幅達到6%以上。

2023農業調查報告篇5

一、返鄉農民工基本情況。

××是個農業大縣,農業人口占了全縣總人口的78。13%,隨着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建設速度的不斷加快,大批農民工湧向城市尋找致富的機會,許多農民為了致富到外地務工。據統計,我縣外出務工總人數約12。25萬人,主要分佈在廣東、浙江、福建、北京、陝西、上海及本省省會南昌。主要從事建築、服裝加工、電子加工、製鞋、玩具加工及住宿餐飲業等行業。

去年下半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已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深刻影響,尤其是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放緩,導致大量農民工返鄉,我縣部分鄉鎮也出現了農民工返鄉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我縣現有返鄉農民工2萬餘人。主要返鄉原因: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返鄉,我縣大多數農民工主要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打工,而這一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和外向型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國外訂單減少,企業生產下降,用工需求減少,造成我縣部分農民工返鄉留駐,尤以北部的三裏、梅莊、三陽集、鍾陵等鄉鎮較為突出;二是一些特殊人員,如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沒有一技之長,就業難度相對較大,不想再外出奔波務工的,有合適崗位在本地務工賺錢的;三是受優惠政策的鼓舞自願回家創業的,有一部分農民工在外奔波多年,積聚了一定資金,也掌握了一些技能,不願再在外面打工,想回家開創一番事業,自願回家創業。

二、存在的問題。

農民工返鄉雖未形成“返鄉潮”,但金融危機造成的衝擊不可小覷,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經濟形勢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另一方面,金融危機的加劇可能出現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勢必給社會穩定帶來很大壓力。

一是給我縣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造成更大壓力。據有關部門預計20xx年將出現大學生畢業高峯;返鄉農民工求職高峯;破產、停產企業失業裁員高峯等三峯疊加的局面,我縣南邊幾個鄉鎮擁有的多家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疲軟,產品滯銷,資金週轉困難,企業用工減少,據統計目前已減少用工465人,給原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帶來更大壓力。

二是給農民增收造成較大困難。我縣北部鄉鎮的大部分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源靠外出務工,許多青壯年勞力長年在外務工,返鄉農民工如果沒有了工作,收入就將明顯減少,給原本就很緊張的生活帶來更大困難。

三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經濟領域的問題很自然會反映到社會領域中來,經濟不景氣,失去工作,生活來源減少,自然給社會穩定造成影響。特別是年輕一代農民工,在城裏生活了多年,大多不屑於父輩們的任勞任怨,在外務工又形成了高消費的習慣,回到農村,收入驟然減少甚至沒有,而消費習慣一時卻難以改變,少數人員就可能挺而走險,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勢必影響社會穩定。

三、對策措施及建議。

農民工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政治問題,必須認真對待。要解決根本問題就要最大限度地為返鄉農民工創造就業機會,使其經濟收入不出現大的滑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從而從根本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一是深入調研,掌握動態。深入村組、深入農户,大力開展“大走訪”活動,全面摸底調查,掌握返鄉農民工數量、年齡、性別、技能特點和家庭狀況、就業意願、培訓要求、心態變化、利益訴求及返鄉後的生產生活等基本情況,建立健全返鄉農民工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動態監控和分析。

二是強化培訓,提升技能。整合人力資源開發、勞動就業、教育、扶貧等培訓資源,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加強對返鄉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免費開展返鄉農民工技能培訓,重點圍繞當前返鄉農民工轉崗就業需要開展新技能培訓,提高培訓針對性、實用性和實效性,讓農民工掌握更多的農業實用科技知識,幫助返鄉農民工變“暫時失業”為“調整充電”,提升其就業創業技能,增強其發展後勁。

三是加強宣傳,合理引導。通過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等有效途徑,做好農民工返鄉後的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積極引導他們學法、守法、用法,依法反映合理訴求,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及時宣傳中央及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如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把我縣對接南昌打造現代製造業重要基地和區域商貿中心,對接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搞好環軍山湖生態經濟圈建設等發展××經濟的構想、措施大力宣傳到位,鼓勵大家發展特色產業,鼓勵返鄉農民工從事二三產業,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流通服務業、農村休閒觀光等,拓展增收空間。

四是多管齊下,促進就業。一方面積極探索“求職、培訓、就業、維權”四位一體的勞務“直通車”輸出模式,促進勞務輸出;另一方面鼓勵和支持本縣企業吸納返鄉農民工就業,在縣內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中,儘量滿足返鄉農民工就業,力爭讓返鄉農民工“回縣不回鄉”,儘快在家門口再就業,同時在創業場地、税收優惠、金融信貸、創業培訓、創業服務等方面制定相關優惠政策,積極鼓勵、支持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

五是改進服務,維護權益。開闢返鄉農民工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快立、快調、快審、快結,及時處理重大勞務糾紛和集體勞動爭議,妥善解決農民工工資兑付等問題。對生產生活確有困難的返鄉人員,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通過扶貧開發,社會救助等渠道,確保返鄉農民工有房住、有地種、有衣穿、有飯吃、有病能就醫、子女能入學。

六是認真做好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採取有力措施,保障農民工的正常生產生活,確保社會穩定和經濟平穩發展。政法部門要加大對電力、電信、廣播電視“三電”保護,嚴厲打擊破壞“三電”設施的違法犯罪,特別要嚴厲打擊偷盜變壓器的犯罪分子。對農村治安亂點要進行重點集中整治,及時剷除各種橫行鄉里的流氓惡勢力,解決“兩搶一盜”、打架鬥毆、聚眾等影響農村穩定的嚴重治安問題。加強對留守青少年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儘可能減少外出農民工的後顧之憂。要針對農村出現銷售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假獸藥等坑農、害農犯罪和集資詐騙等犯罪活動,開展農村打假護農的專項鬥爭,使人民羣眾安居樂業。

以保穩定、構和諧、促發展為目標任務,注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步協調發展的和諧平安創建,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和諧平安創建不僅能夠通過創造安定良好的治安環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直接作用和服務於人民羣眾,包括返鄉農民工,而且能夠通過解決農村在治安穩定、社會管理、救助保障、民主法制以及民風教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強力保障,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

農民工返鄉對我縣經濟發展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只要我們引導解決得好,返鄉農民工將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從而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23農業調查報告篇6

xx村位於xx縣xx鎮,距離縣城140公里,既不近路,也不靠水,曾是典型的窮山僻壤。然而,今天的xx村卻展現出令人驚喜的新景象,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新農業。據調查,經過多年發展,煙葉、蔬菜、茶葉已經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總面積達到1400餘畝,佔全村耕地面積的90,人均擁有2.5畝。依託新農業,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xx年達到4500元。收入快速增長,農民富家興村的熱情也隨之上漲。近年來,他們遠離了打牌賭博等陋習,形成了學習新技術、做大新產業的自覺性。分析“xx現象”,我們發現:他們的成功就在於把產業當船,把市場當海,置身市場之“海”,齊心協力劃“船”。

一、領航之燈:黨員幹部

一個地方的產業發展要在市場之海找到適航之線,必須要有“領航之燈”。在xx村新農業建設中,善於分析市場、敢於率先垂範、勤於解民之難的共產黨員和村組幹部就如一盞盞明亮的“航燈”,給人方向、給人自信、領人前進。他們樂當宣傳員。每年冬季農閒時,黨員和幹部都要分片包乾,深入農户宣傳新政策、新品種、新技術、新典型;每次集中開會時,黨員和幹部都要推薦合適人員,給農民講經濟效益、講成功經驗、講市場形勢;平時還安排有黨員和幹部及時更新《xx之窗》宣傳內容。他們甘當示範者。為了現身説法,黨員和幹部帶頭搞專業。今年,全村26名黨員和幹部農户,户户都是煙葉、茶葉或蔬菜專業户。其中,22户種植規模在10畝以上。幾名村幹部表現更為突出,村黨支部書記康新春家種了20畝烤煙,村主任康村堯家種了25畝烤煙,村文書康新雲家種了15畝青椒。他們勤當幫帶人。為了幫助有特殊困難的農户,黨員和幹部每年都要分別聯繫3-5名農户,給予技術指導,幫助備耕備肥,聯繫產品銷售,甚至提供資金扶持。

村主任康存堯上任兩年以來,一直聯繫着5個煙葉生產户,既指導技術,又提供烤房,還先後為3個農户借款2萬多元。在黨員和幹部的引領和幫助下,廣大農民對新農業建設認識深、熱情高、行動快。都已60多歲的李運之老兩口,前年還在村主任的數番勸説下才種了1.1畝烤煙,沒想到一下獲利3500元。今年,他倆非常積極,硬是向村裏爭取了2.5畝種煙計劃。

二、撐船之槳:科學技術

xx人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深刻的理解,他們高度重視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打造新農業的推進之“槳”。近年來,該村通過與農科部門合作建立了技術上門服務機制,經常邀請專家現場講課,開通了農村遠程教育網絡,開設有農民夜校,增強了全民的科技意識,提高了全村科技興農的水平。

一是推廣了實用技術。該村已經廣泛實行了農業生產測土配方技術,特別是隨着國家煙葉以成熟度為中心配套生產技術示範項目的落户,項目參建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定期派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研究生現場指導。今年,該村煙葉生產在大田移栽、揭膜培土、抹芽打頂、分級扎把等原有技術的基礎上,又推廣了煙葉漂浮育苗、自動排濕控温烤制等最新技術,該村煙葉生產技術和煙葉質量已經達到全國一流水準。

二是推廣了優質品種。該村成功推廣了天超1號、天椒17號等辣椒新品種,推廣了k326、雲煙78等煙葉新品種,推廣了富頂大白等茶葉新品種。目前,該村辣椒、煙葉、茶葉優質率都達到了70以上,實現了產品產量和產品質量的雙提高。

三是引進了先進機械。該村已經擁有單機日量相當於30個勞動力日量的採茶機8台,擁有單機日量相當於20個勞動力日量的耕整機2台,此外還擁有大小動力運輸車38台、大型加工機械28台,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四是形成了生態品牌。該村在重視技術興農的同時,十分注重農產品生態品牌的打造,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全面施用生態肥、有機肥,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該村所產農產品已經達到無公害標準,該村已被列為全省無公害蔬菜、茶葉生產基地。

三、揮槳之人:專業大户

在市場大海中,個人力量渺小,抗巨浪、提航速必須眾人划槳。近年來,xx村通過大力發展專業大户,為自己的產業之船培養了一大批身強力壯的揮槳之人。發展專業大户,他們有三點共識:首先,“門路多了,顧東沒顧西,結果什麼也搞不好;集中幹一行,鑽得深研得精,能提高質量生效益,因此,必須推行‘一户一業’”;其次,“一定規模的專業生產,能夠使效益產生加法效應,因此,應該鼓勵有經濟實力和管理能力的專業户向專業大户發展”;再次,“絕大多數農民能力有限,他們還僅僅是被組織者,沒有足夠的力量組織大規模的產業經營,因此,要重點發展規模適度的‘基本户’,謹慎發展‘超大户’”。在這些理念的指引下,該村專業大户的發展保持了良性穩步發展態勢。xx年,該村148個農户中,茶葉、蔬菜、煙葉專業户達到112個,佔總户數的76。其中,規模在5-20畝的“基本户”達到78個,佔專業户總數70;規模在20畝以上的專業户達到8個,佔專業户總數的7。專業大户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該村整個產業的做大做強。xx年,該村煙葉面積突破600畝、茶葉面積達到400畝、蔬菜面積達到350畝。

四、揚帆之風:激勵措施

xx人相信:有效的激勵措施是產業之“船”前進的揚帆之風,它能夠廣泛凝聚民心民力,充分激發創業熱情。

近年來,一方面,他們堅持及時深入地宣傳上級惠農政策,動員全民團結一心,真抓實幹,積極創造條件,搶抓政策機遇,加快產業發展。20xx年以來,全體村民共同努力、艱苦奮鬥,成功實現了煙葉千擔村的目標、爭取了國家煙葉以成熟度為中心配套生產技術示範項目、蔬菜無公害生產基地等項目,先後獲得各級蔬菜基地補貼、公路建設補貼、煙水工程補貼、煙葉苗池和烤房補貼等各種特殊扶持資金40多萬元。這些政策的落實,極大地改善了該村產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條件。

另一方面,他們又能夠自我創新,出台一些融入情感的“土政策”,表彰先進,鞭策後勁,努力營造自我加壓、相互趕超的創業氛圍。20xx年以來,他們每年都安排有產業發展基金,每年初在村級經濟會議上對民主評議產生的產業功臣進行集中表彰,給這些功臣獎勵一個紅包、戴上一朵鮮花、獻上一片掌聲,對有突出貢獻的服務部門和個人還敲鑼打鼓、放鞭炮、送錦旗。這些措施看似很小,但足以令每一個在場的人感動不已,得到表彰的人告誡自己“不負眾望再努力”,沒得到獎勵的人告誡自己“瞄準目標快超越”。

五、攬客之訣:誠信友善

市場之海講究“合作共渡”、“合作共贏”,而合作的紐帶是誠信。在新農業建設過程中,xx人始終保持了山裏人樸實無華的本性,始終做到誠信友善招徠天下客。

一是熱情接待。只要你進入該村,你就會發現,他們早就打出了“xx村歡迎您”的巨幅標語,他們一定會拿出上好的香煙、酒水和飯菜招待外地客人。特別是幾位村幹部和幾位營銷大户,每年都會為相約而聚的蔬菜老闆安排最好的房間,且房間佈置從清晰的彩電、舒適的布鞋到專用的澡盆一應俱全。

二是周到服務。凡是外來人在本地碰到的矛盾糾紛,他們都優先調處;凡是外來人在本地遇到的特殊困難,他們都盡力幫助;凡是外來人向本地提出的合理要求,他們都儘量滿足。比如,對進村運菜運茶的車輛,不論進村多麼晚,出村多麼早,黨員、幹部和流通大户都會及時號召村民組織貨源,按時裝車,及時發車。

三是誠信交易。xx人不講假話,説話算話。客商千里之外打電話形成的口頭訂貨合同都絕對有效。他們出售蔬菜、茶葉等產品從來不攙假,不短斤少量,不欺行霸市、漫天要價。他們付出的是誠信友善,贏得的是豐厚回報。

每年,總有100多人從湖北和周邊其他鄉村趕來打工,有效地彌補了該村產業發展中勞動力的不足。每年,總有數十名來自常德、益陽、長沙、南京、廣州等方向的客商前來購貨,為該村農產品提供了廣闊的銷路。

六、上岸之橋:營銷協會

農業產業建設在市場之海的每一個“航程”都以農產品銷售為終點。上“岸”之橋對於實現農產品價值十分重要。在xx村新農業建設過程中,由部分村幹部、種植大户和流通大户組成的營銷協會,就如市海旅船的“上岸之橋”,總能幫助該村不同的農產品找到不同的“搭橋”之法,實現理想的價值。在茶葉銷售上,每年冬季,營銷協會就會從全鎮30多家茶廠中選出幾位有實力、講誠信的老闆,然後再組織村民統一與這些老闆簽訂茶葉銷售合同,要求這些老闆承諾保低收購價格、並支付部分訂金,有效保證了茶農來年能夠穩穩當當撈收入。

在煙葉銷售上,每到銷售季節,營銷協會就會組織技術人員逐户上門預檢,敦促煙農將煙葉分好級、紮好把、打好捆,然後成立幾個煙葉銷售小組,每組安排有村幹部、技術人員、煙葉户主和運輸車輛,在規定的時間內分批分次集中銷售,有效保證了煙葉收購公平公正、價格合理、秩序井然。在蔬菜銷售上,每到上市時期,營銷協會就會將各個方面的客商組織起來,協調各方統一收購價格,有效避免了客商之間相互抬壓價格;同時,派出協會成員包乾負責到地塊,組織菜農有序採摘,避免多采亂貨、少採錯市,有效保護了菜農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