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口調查報告(合集6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8.45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人口調查報告》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人口調查報告》相關的範文。

人口調查報告(合集6篇)

篇1:人口調查報告

近年來,在城鄉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流動人口的數量也在大量增加。掌握流動人口現狀、特點、趨勢,採取相應的管理對策,對維護社會治安、創建平安文明社區、做好計劃生育及對社區其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前不久,筆者對本街道暫寄住人口管理工作的現狀進行了一次調查,就解決流動人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

一、流動人口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我街道下轄8個社區,總人口3萬餘人;轄區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區域流動人口1500多人,占人口總數的0.5;流動人口主要是做生意的、打工的、投親靠友的、逃避計劃生育的、負案在逃等幾種類型。隨着流動人口的不斷增加和流動,勢必對街域的社會治安、經濟發展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據調查,轄區內被處罰的人員中有60以上的是流動人口。流動人口已成為轄區內刑事和治安案件的高發羣體。流動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為城市社區建設和發展街域經濟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給街道在社會治安、計劃生育、勞動就業、城市管理等方面帶來了諸多問題。目前,在對流動人口的管理上,還存在着一定的不適應性。

一是重視程度低。有的社區及駐街單位,對做好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的認識不足,在他們看來“流動人口管與不管都一樣,只要把經濟發展搞上去就可以了。”由於受這種思想的支配,導致了組織管理上的軟弱無力,沒有把此項工作真正納入議事日程,雖然工作上也説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但管理責任、管理措施卻沒有很好地落實到位,造成了工作上的流於形式。

二是畏難情緒大。由於流動人口暫寄住的流動性較大,分佈面大、且較為零散,從村屯到社區、從平房到樓房,只要有空閒房屋,就會有流動人口入住。由於流動人口居住的不確定性,給社區帶來了許多不穩定因素,給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造成管理幹部的畏難情緒。有的幹部認為“流動人口根本無法管理,如果發生了治安或刑事案件,報到派出所就可以了。”

三是協調不到位。對於流動人口的管理機制及管理方式,雖然多年來一直説要形成網絡、“齊抓共管”,但往往只落實在文件上,具體運作中還是在唱“單出頭”。比如:城管、計生、民政、治安、教育、文化、工商和税務等部門常常是單獨到社區或單位開展工作,“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工作無規律、打亂仗,也給社區和駐街單位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難度。

二、加強對流動人口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對流動人口實施有效管理,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通力協作。通過認真總結工作經驗和對調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筆者認為嚴把“四關”、建好“四卡”,是實施對流動人口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嚴把“四關”。

1.街道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清理整頓流動人口的領導責任,把好“指揮協調關”。流動人口管理工作,要在街道黨工委和街道辦事處的統一領導下進行,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原則,由街道綜治辦、計生委、民政辦、城管所、派出所等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綜合治理。

2.派出所應對轄區暫寄住流動人口進行身份審查,把好“審查、教育和處罰關”。一是對無身份證、無婚育證、無固定居所和無固定收入的“四無人員”進行清理;二是對審查合格的要登記、造冊、辦證、進行普法教育;三是要加強監控和管理,做到“四知、兩做到”。①知身份,②知暫寄住理由,③知原户口所在地,④知現實表現;做到見面知人、提人知門,做到人來登記、人在管好、人走註銷。對違法犯罪的流動人口進行依法懲處,增強居民的安全感。

3.社區要建好檔案,把好“監督管理關”。流動人口要在社區內落腳居住,對新入住社區的暫寄住人員,社區要配合管段民警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如建立流動人口檔案、做好入户普查、協助做好登記(註銷)辦證、做好法制宣傳、把好房屋出租關、加強日常走訪和管理,切實起到監督管理作用。

4.各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把好“服務、疏通、管理關”。為了發揮流動人口為第二故鄉的經濟建設做貢獻的的積極性,管理工作要做到“管而不死,管而有序”。要求各相關部門,如計生、工商、税務、城管、公安等政府管理部門,既做好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又做好對流動人口的服務、培訓和宣傳教育;既依法行政,又根據相關政策,為流動人口經商、開發項目等做好政策引導和服務;使黨的各項政策得到切實有效地落實。

(二)要建好“四卡”。

一是建立流動人口登記卡。即對到社區居住的流動人口的自然情況以及房主的相關情況進行逐一登記立檔,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二是建立“四方責任卡”。明確社區、片警、房主、暫寄住户四方的責任,四方各持一卡,有利於互相監督、共同遵守。三是建立“暫住卡”。凡是在轄區暫住的外縣、市年齡在18歲以上的流動人口,都要到社區警務室辦理“暫住卡”,作為在此市居住的合法證件。四是建立“婚育卡”。對育齡流動人口,必須持原居住地的婚育證明,在暫寄住社區辦理計劃生育卡,使社區、街道能夠掌握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情況,開展計劃生育服務和宣傳教育。五是建立重點流動人口“防控卡”。對有前科劣跡和現行違法犯罪的流動人口,派出所將對其實施重點管理、監控,以及追拿逃犯、直至嚴打;對這類重點流動人口要在派出所列入“重點管理卡”之中。

總之,隨着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也顯得越來越為重要,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有益的方式方法,使之既既管理到位,又達到促進發展的目的。

篇2:人口調查報告

大量外來人口的集居是近郊農村所共有的現象。最近,觀察點調查組對廟堰村的外來流動人口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的調查。據統計,到20xx年9月底為止,居住在該村的外來人口共有1716人,比本地村民還要多出436人,主要有來自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山東、江蘇等外省農村的,也有來自浙江三門、仙居、天台等偏僻山區的。按照從業類型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的共96人;二是在企業或建築工地打工的共960人;三是從事商飲服務等其他行業的共660人。

外來人口的大量集居不僅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促進了廟堰村商飲服務等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而且還給當地村民帶來了不菲的租金收入。據初步統計,廟堰村約有10230平方米(共440間)的住宅房和9510平方米(共204間)的店鋪出租,這些出租房每年可以為廟堰村村民帶來約400萬元的租金收入,人均可得租金收入是3125元。

但是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這些外來人口的生活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

一、就業競爭大,工作時間長,收入偏低。

由於外來民工自身文化素質低,缺乏能依賴的技術和資金,加上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外來民工都普遍感到:要找到自己滿意的“活兒”很困難,很多人乾的都是“髒”、“累”的工作,如建築工、種菜農、遊攤販、收破爛等,工作相當辛苦但掙錢不多;

二、勞動條件差,安全隱患重。

外來民工普遍是在肩挑背扛,風吹日曬及髒、亂條件下工作,勞動條件差,又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如有一位在鍍鋅廠工作的民工,長年累月接觸一種有毒的化學藥水,手臂經常被藥水爆傷,一受傷老闆就給他300至400元的治療費,只是在傷口簡單包紮幾天,傷愈後又繼續上班,有時怕被炒魷魚,甚至是帶傷上班。

三、生活質量整體低下。

外來民工的户均每月消費支出僅為400至500元,生活和飲食均極為簡單,衞生狀況較差。大多是租一些廉價房用以棲身,無衞生設施、無專用廚房,人均居住面積最小僅為5平方米,一般不超過10平方米,有的甚至住樓梯間、危房。並且大多數的種菜農住在自搭的田園“窩棚”裏,一到颳風下雨,裏面漏水漏風,條件極其惡劣。

篇3:人口調查報告

人口問題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為統籌解決人口數量、素質、結構、流動等問題,提升全市人口計生工作總體水平。

自4月份開始,我委成立了6個專題調研組,採取深入基層看資料、發放徵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走訪育齡羣眾等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到七縣一市四區進行現場調研。

現就圍繞“改革和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

任制”的課題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市是人口大市,農村人口比重高,流動人口流量大,羣眾生育觀念落後,人均gdp偏低,人口計生工作位居二、三類縣多,發展不平衡。

抓計生就是抓增長,抓計生就是抓民生,只有做好我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使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才是真正實現科學發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緊緊抓住“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這一目標不動搖,始終堅持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不放鬆,全力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上水平。

去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07‰,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為90.77%,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9.06,長效節育手術落實率為98.8%,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我市的人口控制目標任務,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創造了良好的人口環境。

伴隨着人口形勢和工作要求的變化,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應隨之轉變,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自1995年推行以來,

在控制人口增長和穩定低生育水平階段發揮了關鍵性的“指揮棒”作用,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亟待改革完善,急需建立與新時期新任務相適應的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考核評估體系。

二、存在的問題

考核是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的核心,是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各級黨委、政府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考核重視程度和關注程度很高,我市的人口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考核在指標和操作上是比較合理和規範的,但仍有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現在:

1、考核指標不一致,出台晚。

目標管理責任制是年初簽訂責任書,年中印發考評方案,年末出台評估標準。

責任書的指標較少,考評方案的指標籠統,評估標準多而細。

這樣,導致年初的責任書的簽訂成了一種形式,降低了責任書的嚴肅性。

年未的評估標準成了“馬後炮”。

基層在知道考核結果時,才知道評估標準,工作好環已成定局,即使知道一些工作落實不夠好,任務完成不理想,但也來不及補缺補差,達不到指導和推動人口計生工作的目的。

2、考核指標過高,數據虛。

考核指標高,一些工作分類量化不明顯,工作基礎好的地方和工作基礎差的地方一個樣,經濟水平高的地方和經濟水平低的地方一個樣,

忽視影響計劃生育工作的多種因素,效果指標和質量指標設計的高低對一些地方缺乏科學性論證,是跳起來都摘不到桃子的指標,基層在報表上做文章,錯報、瞞報、漏報、虛報的現象較突出。

3、考核次數過多,負擔重。

對基層而言,每年省市縣三級考核加起來多達六次,還不包括單項檢查考核。

基層幹部迎接檢查考核任務重,整天忙於寫材料、整資料、搞報表,許多地方都把心思放在應付檢查考核上,為考核而工作,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作落實上,基層幹部羣眾對此有怨言。

4、考核項目過多,重點不明。

年未考核的指標過細,既有定性指標,也有定量指標,既有加分指標,也有扣分指標,包羅萬象,面面俱到。

考核時,時間短,人員少,方法單一,致使實際考核中調查走訪多數停留在表面層次,深入不下去,程序是走下來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

由此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

一是基層弄虛作假。

基層在考核時,不管實際工作乾沒幹,不管有關文件出沒出台,要什麼有什麼,缺什麼他補什麼。

二是重點不突出。

在考核的指揮棒下,上級考核什麼,下級抓什麼;上級考核方案要求怎麼做,下級照着怎麼做,實際是在培養因循守舊,循規蹈矩的工作做法,不利於探索適合自己本地特點、本地實情的工作機制。

5、考核的公認度不高,難服氣。

考核的導向上有些重視管理結果,忽視管理過程;重視控制數量,輕視提高素質;重視管理手段,忽視服務手段。

基層忽視抓基礎工作,抓過程監控,一味地在迎檢的結果上下功夫,考核結果與真實水平有差距。

有些考核指標的內涵不清、資料來源界定模糊,數出多門,難以統一口徑,造成認定結果異議,評分結果不服。

6、考核“一票否決”,兑現不一。

考核結果是兑現獎懲的直接依據,考核結果只有通過兑現獎懲才能讓各級組織和各級幹部更深切地體會到不重視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嚴重後果和為此付出的代價,從而增強做好人口計生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對於至今仍然是天下第一難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必須進一步強化目標管理責任制獎懲。

但由於目標責任制是各級各部門都有責任,是分類分線考核,而獎懲都是以結合成績為依據,一些地方在責任追究到人時,則過於強調方方面面客觀因素,從輕從緩“一票否決”。

三、建議與對策

實行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一票否決”制度,是黨委、政府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一條成功經驗。

推進目標管理責任制的改革創新,是當前人口計生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要進一步規範目標管理責任制的內容,精簡責任指標,使重點更突出,要求更清楚,導向更明確。

堅持把“穩

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建立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框架下來實現,引導各地更加註重利益導向,更加註重服務關懷,更加註重宣傳倡導,更加註重依法行政,更加註重分類指導,褒獎先進,鼓勵後進,推動各縣(市)區均衡發展,齊頭並進。

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在新階段更好的發揮“指揮棒”和“晴雨表”的作用。

1、加快建立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目標管理考核評價體系。

在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指導思想上必須緊緊圍繞走中國特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道路、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這一主線,

通過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進一步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對人口問題的自覺重視程度,進一步強化“一把手”的親自抓、負總責的計生意識,逐步形成以統籌人口自身協調發展、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為導向的目標管理責任制體系。

2、科學合理地設置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指標。

堅持在指標內容設置上遵循簡明扼要,突出階段性重點的原則;堅持在指標幅度設置上遵循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的原則;堅持在考核組織上遵循簡便易行,便民惠民的原則。

一要把過多的考核次數壓下來。

避免一年內省、市、縣多次對同一個鄉鎮進行考核評估,原則上對一個鄉鎮的考核評估和檢查一年不超過3次。

二要把過多的考核指標壓下來。

一般性的工作要求不應作為考核指標,考核指標要突出年度工作重點和解決重大問題,不要什麼工作都往考核的籮筐裏裝,更不要因小失大。

三要把過多的考核環節壓下來。

減少考核層級,降低考核成本。

四要把過高的指標壓下來。

考核指標要與各地實際相結合。

切實遏制基層因應付考核而帶來不必要的造假,把基層的注意力引導到踏踏實實做好基礎工作上來。

3、突出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導向性。

堅持重點抓什麼就考核什麼的原則,增強考核工作的導向性、規範性和可操作性。

一是突出以人為本。

考核指標的設置要有利於穩定低生育水平,有利於維護羣眾的合法利益,有利於滿足羣眾的合理要求、提高羣眾滿意度,有利於改善黨羣和幹羣關係,堅決不下達容易誘發惡性案件或重大羣體性事件的指標。

二是突出統籌解決人口問題。

根據各地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實際,通過目標管理責任制把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各項任務分解到各級各部門,引導黨政領導把注意力放在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上來。

三是突出求實創新。

鼓勵引導基層講實話、報實數、求實效。

合理確定考核指標值,抓住主要矛盾,解決重點問題,不盲目追求高指標,注重過程指標和源頭管理,避免高指標導致的假報表,打造誠信計生。

四是突出分類指導。

實事求是,注重不同地區的工作水平、工作基礎的差距,針對一、二、三類縣的特點,區分農村、城市、流動人口的情況,合理設定指標內容和指標標準,推進各縣(市)區進位升類爭先。

4、提升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公信力。

客觀、準確地評價一個地方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衡量其在考核年度工作任務的完成程度、工作進步程度、數據真實程度、羣眾滿意程度,為黨委、政府兑現獎懲提出依據是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重要目的。

因此,考核的指標要硬、要客觀、要減少爭議,不能有太主觀的指標。

考核評估從方案設計到結果公佈,一定要公開透明,要把公平、公正、公開貫穿考核評估工作始終。

要把人口信息數據庫、統計報表數據的真實度作為“一票否決”的主要依據之一。

考核結果兑現應獎罰並重,既要嚴格執行“一票否決”、“未位淘汰”,對後進單位不評先評優,對其責任人不提拔重用、甚至免職。

同時,也要堅持“一票優先”,對目標責任制考核名列前茅的單位應重獎,對責任人應提拔或重用。

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考核工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總結和提高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方式不斷創新的過程。

我們要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深入紮實地推進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全面推進**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上台階。

篇4:人口調查報告

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重要一年。

是我縣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年,也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

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我縣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科學分析和判斷我縣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形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創新工作思路,促進整體工作上水平,根據統計、調查等資料,對我縣人口和計劃生育作情況分析如下:

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

截止到今年3月末,全縣常住人口為205,277人,出生嬰兒621人,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4.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0.6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3.01‰,自然增長率為0.54‰。

較好地穩定了低生育水平。

見下表:

年 度 總 人 口

(人) 出 生

(人) 出生率

(‰) 死 亡

(人) 死亡率

(‰) 自然增長率(‰) 符合政策生育(%)

XX年 222,785 1,837 8.24 819 3.67 4.6 92.8

篇5:人口調查報告

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我縣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年,也是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我縣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科學分析和判斷我縣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形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創新工作思路,促進整體工作上水平,根據統計、調查等資料,對我縣人口和計劃生育作情況分析如下:

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截止到今年3月末,全縣常住人口為205,277人,出生嬰兒621人,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4.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0.6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3.01‰,自然增長率為0.54‰。較好地穩定了低生育水平。

二是社會撫養費徵收金額逐年遞增。我們在建立《執法人員行為規範》、《執法責任追究制度》、《信訪案件查處制度》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嚴格執行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六個不準”規定,杜絕在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執法中的“不作為”和“濫作為”的現象,倡導人性化執法、正確執法、文明執法,使社會撫養費徵收金額逐年呈上升趨勢。在XX年,全縣徵收社會撫養費36.8萬元;XX年徵收社會撫養費32.1萬元;XX年,全縣共徵收社會撫養費 29.7萬元。違法生育現象明顯好轉,也為提高全縣的符合政策生育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信息化建設得到提高。我們投入2.1萬元,更新了4個鄉鎮微機。在建立新户卡階段,先後四次培訓了鄉級統計員和微機員;組織各鄉鎮統計員、微機員在富林鄉進行了户卡模擬填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發動鄉、村幹部360人,利用近1個月時間,入户核採集基本信息。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認真填寫新家庭户卡,及時更户卡數據。為保證質量,由計生局業務副局長帶隊,深入8個鄉鎮抽查户卡填寫情況,共抽查82個行政村的4,101户,發現誤差限期整改,保證了家庭户卡檔案填寫規範、準確、信息變更及時。在新wis系統數據錄入階段,及時升級新wis系統,對錄入進度慢的鄉鎮,我們採取多人多機錄入。在數據審核校驗階段,發現有漏項的或邏輯不符的,及時更改,按時完成了全縣新wis系統數據的錄入、審核和校驗工作,由於我們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在後期打包上傳數據時,全縣8各鄉鎮一次成功。及時把數據上傳到省人口計生委規統處,保證了新wis系統的正常運行。

四是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針對我縣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實際情況,計生部門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計劃和培訓日程表。從去年10月下旬起,每月集中培訓技術服務人員1次,每次2天,每次集中培訓。為嚴肅紀律,端正學習態度,集中培訓時,實行點名制,事假的一次扣100元,遲到早退的一次扣50元。全縣的技術服務人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督促、唯恐落後。科技大練兵活動歷時六個月,投入近2萬多元,採取多媒體直觀教學和專家面對面輔導的方式,集中培訓6期,累計12天,進行業務考試6次。3月9日,全縣19名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全部參加了全市的科技大練兵技術大比武考試。取得綜合排名第四名的成績,通過這次科技大練兵技術大比武活動,即培養了全縣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的團隊精神,又提高了她們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五是優質服務得到有效開展。在深化優質服務上,計生部門改變過去開展“三查一治”服務時間長、參檢率低的做法,從2月25日至3月末,集中利用35天時間,由各鄉鎮服務站負責,以村、屯為單位,統一出車126台次,接送育齡婦女到鄉服務站接受“三查一治”生殖保健服務,現場宣傳生殖保健、優生優育知識。技術力量不足的鄉鎮服務站,由縣服務站協助,摸清了年初的孕情、環情、病情,及時落實補救措施,準備在掛鋤期間,又組成醫療小分隊,入村開展生殖保健服務。截止到3月末,共普查10,852人,普查率為85.98%,患病率為22.86%,治療率為81.23%,患病人羣得到及時救治。

六是服務環境得到改善。今年我們把服務站形象建設作為提高鄉鎮服務站服務能力的重點,按照服務站形象規標準,擴建縣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按照設計圖紙,準備新建了濃河鎮計劃生育中心服務站和富林鄉計劃生育中心服務站.鳳山鎮計劃生育中心服務站.祥順鎮計劃生育服務站.有望在12月份投入使用。

從以上統計數據可以反映出我縣人口計生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項措施:一是農村獎勵扶助制度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工作成效顯著。嚴格實行資格確認、資金管理、資金髮放、社會監督的“四權分離”管理運行機制,認真做好獎勵扶助對象的調查摸底、資格確認和上報工作。目前為止,對 XX年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對象進行見面、資格審查、三級公示,審批327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縣民政局、縣殘聯積極配合,經過層層審查和三級公示,共確認132個特扶對象,以全部足額兑現。XX年的獎扶.特扶對象正在申報審查中。各項獎勵政策的落實,調動了羣眾實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工作穩步推進。公安、衞生等部門認真落實市政府《關於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的終止妊娠的通告》,聯合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兩非”行為,確保出生性別比趨於正常。農委、扶貧辦.農村信用社等部門利用春蕾助學計劃、陽光女孩計劃、青春風采計劃等載體,“計劃生育“三新”活動”,開展主動爭取政策和資金,解決資金26.63萬元,資助53個貧困計劃生育女孩家庭.17個計生家庭脱貧,併發揮40個致富典型的輻射作用,用利益導向引導羣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

努力營造有利於女孩成長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建立健全有利於女孩及其家庭的獎勵優先優惠扶持政策,切實維護了女孩的合法權益。三是基層基礎建設工作進一步夯實。近三年,每年的三月份。縣、鄉、村三級聯動,重點對新婚、哺乳、生育旺盛期和流動人口家庭進行走訪,大力宣傳優生優育、生殖保健等科普知識,摸清新婚情況、現孕情況、計劃外出生情況和流入流出情況。計生局成立督察組,局長帶隊,不定期抽查各鄉鎮深入基層走訪服務活動的效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解決。僅三月末今年我們共抽查了8個鄉鎮的16個行政村、57個自然屯,夯實了人口統計數據。

二、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

一是早、非婚現象仍然存在。**縣是農業縣,農村人口占80%以上,養兒防老等傳統的生育觀念仍根深蒂固,早非婚現象仍然存在。 由於取消了計劃生育管理費,我們對早婚人員的計劃外懷孕缺乏相應的處罰手段,單純的宣傳教育很難奏效,給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二是計劃外二、多孩生育現象有所抬頭。雖然經過20多年的努力,多子多福的傳統生育觀念得到了改觀,但是,人們需要一個男孩及“兒女雙全”的願望還比較普遍,尤其是雙女户和獨生子女户考慮到老有所養,所以不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婦,也要再生育;再婚家庭為求家庭穩定和日後生活保障,也要再生育。這是二孩、多孩計劃外生育增多的主要原因。XX――XX年,計劃外二、多孩生育有所抬頭。

羣眾的生育意願與現行生育政策差距很大,而且在短時期內難以消除,工作難度加大。如果計劃生育工作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違法生育現象的反彈,影響低生育水平的穩定。

三是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隊伍老化。由於我縣計劃生育幹部隊伍超常規的穩定,缺少技術服務人員.加之文化水平較低,接受新事物慢,很難滿足育齡羣眾日益增長的生殖保健服務需求等等。

這些突出的問題和矛盾,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解決。

三、下步工作打算

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突出穩定低生育水平這個中心工作,以推進綜合改革,強化基層基礎建設,創新工作機制,加大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力度,全面提升人口和計劃生育整體工作水平,為創建和諧社會提供良好的人口環境。

(一)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二)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強化基層基礎建設。

(三)推進綜合改革,創新工作機制。

(四)加大執法力度,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五)落實綜合治理工作,解決綜合治理人口問題。

(六)抓好宣傳教育工作,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篇6:人口的調查報告

關於人口的調查報告

中國人口調查報告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對於龐大的人口數量和日益老齡化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解決?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中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人口問題是中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面臨的問題,是關係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始終是中國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堅持不懈地在全國範圍推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鼓勵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孩子,依照法律法規合理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

經過30年的艱苦努力,中國在經濟還不發達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歷史性轉變,成功地探索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道路,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對穩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國政府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將人口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努力使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相適應。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召開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專題座談會,統籌考慮,協調部署,動員全社會力量,採取法律、倡導、經濟、行政等多種措施綜合治理和解決人口問題,把發展經濟、開展計劃生育、普及教育、提高健康水平、消除貧困、完善社會保障、提高婦女地位、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等緊密結合起來。

2003年,將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更名為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和綜合協調,更加科學地制定和實施人口發展規劃。

2004年初,中國政府組織多學科的專家學者,正式啟動了“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對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佈等的變化趨勢及其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相互影響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研究。

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已經提出了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將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本強國的人口發展戰略思路,為科學制定國家中長期人口發展規劃和國民經濟總體規劃,實現人口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支持。

從數量、素質、結構、分佈來看,中國人口的現狀如下:

一、人口數量

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00年11月1日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大陸31個省、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678萬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44萬人,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228萬人。

國家統計局測算數據表明,2005年1月6日,中國人口總數達到13億(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約佔世界總人口的21%。由於實行計劃生育,中國13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4年。

龐大的人口數量一直是中國國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雖然中國已經進入了低生育率國家行列,但由於人口增長的慣性作用,當前和今後十幾年,中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1000萬的速度增長。

按照目前總和生育率1.8預測,2010年和2020年,中國人口總量將分別達到13.7億和14.6億;人口總量高峯將出現在2033年前後,達15億左右。

受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峯的影響,在2005年-2020年期間,20歲-29歲生育旺盛期婦女數量將形成一個高峯。同時,由於獨生子女陸續進入生育年齡,按照現行生育政策,政策內生育水平將有所提高。上述兩個因素共同作用,導致中國將迎來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峯。

龐大的人口數量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多方面影響,在給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的同時,也給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帶來沉重的壓力。

二、人口素質

中國政府加大公共衞生事業建設力度,不斷提高人口健康素質。平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上升到2004年的71.8歲,孕產婦死亡率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1500/10萬下降到2004年的51/10萬,嬰兒死亡率從新中國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建國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減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發傳染病得到有效的監測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從總體上講,中國人口健康素質仍然不高。每年出生缺陷發生率為4-6%,約100萬例。數以千萬計的地方病患者和殘疾人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防治艾滋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據估計,截至2003年12月,中國現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約84萬,2004年疫情處於從全國低流行和局部地區及特定人羣高流行並存的態勢。

中國政府加快發展教育事業,人口科學文化素質顯著提高。2004年,中國普及九年義務制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率達到93.6%,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降少到8.33%,比1990年時下降了7.55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大學以上佔5.42%、高中佔12.59%、國中佔36.93%、國小佔30.44%,受高層次教育的人數大幅度增加,受國小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

中國人口科學文化素質的總體水平還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於發達國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學粗入學率大大低於發達國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僅低於發達國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1年)。並且,城鄉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顯差異。2004年,城鎮人均受教育年限為9.43年,鄉村為7年;城鎮文盲率為4.91%,鄉村為10.71%。

三、人口結構

從人口年齡結構看,在2004年末全國總人口129988萬人中,0-14歲人口為27947萬人,佔總人口的21.50%,15-64歲人口為92184萬人,佔70.92%;65歲及以上人口為9857萬人,佔7.58%。上述數據表明:

第一,當前中國人口社會撫養比較低,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大,勞動力資源豐富,為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未來一、二十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口紅利期。但龐大的勞動年齡人口也給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目前,中國城鎮每年新增勞動力近千萬,農村剩餘勞動力2億多。

並且,勞動年齡人口將保持增長態勢。據預測,2016年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將達到峯值10.1億,2020年仍高達10億左右。這對就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社會發展事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2000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達7%以上,根據國際標準,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據預測,到2020年,65歲老年人口將達1.64億,佔總人口比重16.1%,80歲以上老人達2200萬。

中國老齡化呈現速度快、規模大、“未富先老”等特點,對未來社會撫養比、儲蓄率、消費結構及社會保障等產生重大影響。

第三,從人口性別結構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萬人,佔51.5%,女性人口63012萬人,佔48.5%,總人口性別比為106左右。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為117,2003年為119,少數省份高達130。為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的勢頭,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頒佈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關於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規定》等法律法規,啟動了“關愛女孩行動”,倡導男女平等,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

四、人口分佈

從城鄉分佈來看,2004年末全國城鎮人口達到54283萬人,佔總人口的41.76%,鄉村人口為75705萬人,佔58.24%。

近年來,由於積極推進人口城鎮化和產業結構升級,實施城市帶動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戰略,人口城鎮化率以每年超過1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採取多種措施和合理規劃,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努力改善農民進城務工環境,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流動。

2004年,中國流動人口已經超過1.4億。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充裕的勞動力,同時也改善了農村的經濟狀況。按人口城鎮化率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測算,到2020年還將從農村轉移出3億左右的人口。

與此同時,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體系卻嚴重滯後,亟待完善。龐大的流動遷移人口對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構成巨大壓力。

流動人口就業、子女受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以及計劃生育等方面的'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嚴重製約着人口的有序流動和合理分佈,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面臨困難。

面對複雜的人口問題,中國政府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不斷完善人口政策與方案,用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人口問題,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時,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佈,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6478萬人,佔總人口的20.27%;15-59歲的人口為89742萬人,佔總人口的68.70%;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4408萬人,佔總人口的11.0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0045萬人,佔總人口的7.69%)。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個百分點)。

所以目前還是青壯年佔的比例高.但中國的老齡化趨勢未來會趨向嚴重。

《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

全國老齡辦於2月23日發佈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的研究成果。這是全國老齡辦首次發佈關於人口老齡化的報告。《報告》分三部分介紹了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和壓力,發展趨勢和特點,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與政策建議。

《報告》指出,21世紀是人口老齡化的時代。中國已於1999年進入老齡社會,是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不僅是中國自身的問題,而且關係到全球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備受世界關注。

《報告》認為,21世紀的中國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老齡社會。從2001年2100年,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齡化階段。這一階段,中國將平均每年新增596萬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速度達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佔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階段,從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齡化階段。伴隨着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峯人羣進入老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開始加速增長,平均每年增加620萬人。到2023年,老年人口數量將增加到2.7億,與0-14歲少兒人口數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老齡化水平推進到30%以上,其中,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9448萬,佔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階段,從2051年到2100年是穩定的重度老齡化階段。2051年,中國老年人口規模將達到峯值4.37億,約為少兒人口數量的2倍。這一階段,老年人口規模將穩定在3-4億,老齡化水平基本穩定在31%左右,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佔老年總人口的比重將保持在25-30%,進入一個高度老齡化的平台期。

《報告》提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老年人口規模巨大、老齡化發展迅速、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倒置顯著、女性老年人口數量多於男性、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等六個主要特徵。綜觀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可以概括為四點主要結論:第一,人口老齡化將伴隨21世紀始終。第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國人口老齡化最嚴峻的時期。第三,重度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將日益突出。第四,中國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人口總量過多的雙重壓力。

《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必將帶來一些新的矛盾和壓力,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出新的挑戰:在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的壓力巨大;在建立滿足龐大老年人羣需求的為老社會服務體系方面,加快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增加為老服務設施,健全為老服務網絡的壓力巨大;在處理代際關係方面,解決龐大老年人羣和勞動年齡人羣利益衝突的壓力巨大;在協調城鄉和諧發展方面,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特別是中西部落後和老少邊窮地區老齡問題的壓力巨大。同時,中國政府和社會還必須付出巨大成本來調整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社會管理體制等,以適應人口年齡結構的巨大變化。

《報告》強調,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在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2050年以後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就必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特別是2030-2050年間人口老齡化高峯的嚴峻挑戰。

目前,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物質、制度等各種準備嚴重滯後,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短短25年,要全方位地做好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峯的準備,時間十分緊迫。 《報告》最後建議,要把老齡社會作為21世紀中國的一個重要國情認真對待,樹立老齡意識,增強應對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挑戰的緊迫性和自覺性。在研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時,要切實從老齡社會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把應對老齡社會的挑戰列入未來中國的發展戰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