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品德與生活學校工作計劃(精選多篇)

欄目: 學校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57W

第一篇:2014—2014年國小品德與生活學校工作計劃

國小品德與生活學校工作計劃(精選多篇)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為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實踐的過程轉化為創新的過程。根據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便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重點: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以及教研室對品德學科的高度重視,我們本學期按照上級要求,組建了《品德與生活》教研組,我們組作為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科學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工作措施:

(一)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實施課程改革。

1.校本培訓課程改革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為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認真研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瞭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最高。(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後評價和反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反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鍊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育人環境。《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生活為主的課程,處處體現了生活性,我們通過各種節日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學生創設環境,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薰陶,真正發揮品德學科的優勢。

四.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1、組織本學科成員共同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並向任課教師傳達計劃。 2、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説課活動。

十月1、為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做好準備。 2、每人上好常態課。

十一月1、觀看優秀課例錄像。 2、參加區名師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十二月 1、 做好優秀課件、案例徵集 2、組織教師上好研討課,做好評課活動。

元月1、做好考查、抽測、工作。 2、總結、整理、反思本學期工作。

第二篇:2014-2014年度品德與生活學校工作計劃

品德與生活學校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為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實踐的過程轉化為創新的過程。根據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便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重點: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以及教研室對品德學科的高度重視,我們本學期按照上級要求,組建了《品德與生活》教研組,我們組作為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科學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工作措施:

(一)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實施課程改革。

1.校本培訓課程改革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為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認真研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瞭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最高。(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後評價和反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反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鍊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育人環境。《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生活為主的課程,處處體現了生活性,我們通過各種節日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學生創設環境,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薰陶,真正發揮品德學科的優勢。

四.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1、組織本學科成員共同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並向任課教師傳達計劃。 2、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説課活動。

十月1、為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做好準備。 2、每人上好常態課。

十一月1、觀看優秀課例錄像。 2、參加區名師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十二月1、 做好優秀課件、案例徵集 2、組織教師上好研討課,做好評課活動。 元月1、做好考查、抽測、工作。 2、總結、整理、反思本學期工作。

2014年上學期

第三篇:2014年秋國小《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科教研工作計劃

2014年秋國小《品德與生活》《品德與

社會》學科教研工作計劃

一、 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指導意見》為指導,牢固樹立“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首”、“德育工作,注重實效”的觀念,加強德育課程改革,努力發揮教研機構在課程改革中研究、指導、服務的工作職能。

二、具體工作。

1、本期我市共有36個課改實驗區進入《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的實驗,為了進一步促進《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實施,為各實驗學校和教師實施新課程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本期重點進行兩個方面的專題研究:

(1)“如何構建《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生活的課堂”。傳統教學把課堂看作是一個師生從事特殊認識活動的場所,而生活的課堂是把課堂視為人生活的一部分,將課堂看作是一個由活動與情感交織共生共存的生活世界,課堂應當是無數生活場景的再現,給學生真實生活的感覺,讓學生把學習與日常生活世界聯繫起來,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在生活的課堂中,師生關係由過去“教”與“學”的“講授”關係變為“你我”關係。在講授式教學中,師生關係缺乏理解、缺乏平等、缺乏溝通,在生活化的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心靈是敞開的、相互接納、共同對話。

(2)“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本課程是綜合課程,由於課程內容的綜合,學生學習方法也需要綜合。因此,研究本課程學生的綜合性學習的形式和方法尤為重要。1

2、組織課改實驗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優質課競賽活動。10月份各課改實驗區縣交本地區開展優質課競賽活動的總結,並付上獲獎教師名單,進行參賽資格審查。

3、繼續加強對中國教育學會十五重點課題“國小德育課程教學實效性的研究”,以科研促教研,本期課題的研究活動安排:

(1) 開展“德育課程優秀案例”和“促進德育課程教學實

效性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2) 10月份組織“德育課程教學實效性”論壇活動。論

壇將圍繞下面一些專題進行研究。

① 如何構建生活的課堂,促進小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一篇好範文帶來更多輕鬆)。 ② 國小德育課程的教學策略。

③ 在國小德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的綜合性學習。

④ 國小德育課程學生的學習評價研究。

⑤ 國小德育課程任課教師的素質對課程實效的作用。

⑥ 國小德育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

⑦ 如何加強國小德育課程的有效管理。

4、繼續抓好與國家新課程配套的地方課程的建設,搞好《重慶生活》《重慶社會》下冊的編寫工作。

三、本期活動安排。

1、 9月16日召開教研員工作會,會議內容。

① 各區縣優質課競賽的情況彙報,重點講經驗和教訓; ② 對發展性課堂評價標準的修改建議;

③ 實驗區情況彙報(交書面材料);

④ 《重慶生活》、《重慶社會》修訂教材分析;

⑤ 佈置本期教研工作。

2、 9月17日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實驗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四年級實驗教材分析。

3、 10月底或11月初,舉辦“國小德育課程教學實效性”論壇活動。及“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4、 11月市級優質課競賽活動。

5、 12月中旬到揚州參加子課題結題會及課題研討會。

2014年9月1日

第四篇:國小品德與生活教研組活動計劃

品德與生活教研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為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研討氛圍,提高教研組老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對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力,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使我們學校的品德學科的教學水平能更上一個台階。

二.工作重點: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我們品德組作為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科學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工作措施:

(一)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實施課程改革。

1.校本培訓

課程改革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並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樑,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為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一開學,就要求我們每位老師認真研讀了《品德與生活》新課程標準,瞭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最高。

(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後評價和反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反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鍊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重視學科育人,促進學生髮展

本學期德育綜合課程教學要更好地發揮德育綜合課程育人功能,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拓展來優化校園活動和環境氛圍,強化隊員言行舉止,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二)以考核評價為載體,形成良好教學氛圍

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併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紮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1、自檢——管理上,努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師對照有關制度,檢查自己所有的職業表現是否規範、得體。

2、互觀——由組長牽頭,組員間互觀交流,取長補短,加強隨機教研。

第五篇:國小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國小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計劃

核心提示:一、學生現狀分析一(1)班共有學生14人,男生9人,女生5人。大部分學生講文明,懂禮貌, 看到老師能主動打招呼。對學校常規有了基本的瞭解, 課堂上能認真聽講,作業能按時完成,課後能文明遊戲,比較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但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共有學生14人,男生9人,女生5人。大部分學生講文明,懂禮貌, 看到老師能主動打招呼。對學校常規有了基本的瞭解, 課堂上能認真聽講,作業能按時完成,課後能文明遊戲,比較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但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常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幫助別人是尤為重要的。

二、教材簡析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材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課程特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有關規定編寫,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為了增強兒童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本冊教材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以三條軸線和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本冊教材編排着四個單元:我愛我家;我的生活好習慣;愛心行動;火熱的夏天。分16課主題活動。這四個主題活動以家庭生活為核心,以情感為線索,逐層展開,逐步深入,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負責。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愛,體驗愛,表達愛,從而昇華對家庭的情感。

本冊教材具有如下特點:

1、生活性

教材編排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如:“我愛我家”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以家庭生活為核心,以“情感”為線索,逐層展開,逐步深入,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負責。

2、開放性

教材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教材內容從自身擴展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空間可從教室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如:《愛心行動》單元充分體現了兒童個體與其周圍的自然,社會的內在整合。其中的4個主題活動,從不同層面,引導兒童去觀察,探究,體驗愛的真諦;通過開放時空的方式幫助兒童學會愛,樂於愛,不僅愛人,還要去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在愛心的培養中,快樂地成長。

3、活動性

教材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學目標主要通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如:《我的生活好習慣》單元中的《喝水的學問》和《在餐桌上》並非單純講授“吃、喝”的學問,更多是引導兒童通過實際參與活動,感悟其中的科學道理,體驗文明用餐的樂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探究或解決問題,“行雖微,而旨趣遠;出雖淺,而寓意更深。”當然具備活動特點的主題活動還有:《過家家》,《喝水的學問》,《他們需要關愛》等等。

三、教學總目標

1、在介紹家庭成員,回憶甜蜜往事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與幸福,激發學生愛生敬長,熱愛家庭生活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2、通過開展生活小故事的講述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初步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逐步培養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學着做,不依賴父母,並掌握正確的保健常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使學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員,熱愛勞動也是愛父母的表現,學會一些勞動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5、引導兒童去觀察,探究,體驗愛的真諦,幫助兒童學會愛,樂於愛,不僅愛人,還要去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在愛心的培養中,快樂地成長。

6、通過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瞭解夏天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識,生活常識,瞭解昆蟲的一些基本知識。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地和有組織,有針對性地觀察,在觀察活動中增強實驗能力和應用能力。

7、通過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歡樂,有意義活動內容的安排和選擇,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知識,增強分辨是非好壞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調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護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適應社會的常識的技能。

四、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掌握必備的知識,及早適應學校生活。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引導學生去進行角色轉換。當前學校的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包辦過多,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相對較弱,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於角色不同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而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需要在國小階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礎。通過角色轉換,讓學生多進行一些生活體驗,並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人們在生活中是怎樣在根據不同的場合很好地進行着角色轉換,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要注意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提高學生的認識。

3、重視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發展性教學評價關注人的發展過程,課程標準將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與課程的發展融為一體。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5、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6、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五、單元訓練目標

第一單元我愛我家

本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以家庭生活為核心,以"情感"為線索,逐層展開,逐步深入,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負責。

第二單元我的生活好習慣

本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並非單純講授學問,更多是引導兒童通過實際參與活動,使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感悟其中的科學道理,體驗文明用餐的樂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探究或解決問題,"行雖微,而旨趣遠;出雖淺,而寓意更深。

第三單元愛心行動

本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本單元充分體現了兒童個體與其周圍的自然,社會的內在整合。其中的4個主題活動,從不同層面,引導兒童去觀察,探究,體驗愛的真諦;通過開放時空的方式幫助兒童學會愛,樂於愛,不僅愛人,還要去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在愛心的培養中,快樂地成長。

第四單元火熱的夏天

本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以兒童的日常生活為主線,在衣食住行中感知夏季,在觀察和經歷夏天中學習科學、學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