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科研論文【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1W

教學科研論文【多篇】

國小教科研論文範文 篇一

但是,我們也發現“校本教育科研”領域中的“浮躁”、“跟從”、“虛空”和“急功近利”的行為明顯。也許是由於受社會其它因素的影響吧,中國小教科研自身的價值及廣大教師教科研活動的價值趨向方面都出現了明顯的“偏差”。因而學校教科研工作失去本有的嚴肅與“寧靜”,表現出科研缺少針對性、創造性、操作性和廣泛的羣眾參與性,直接影響了學校教育科研的健康發展。中國小校本教育科研究竟該如何定位?如何使學校校本教育科研更趨“實在、管用、有效”,使之對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發揮應有的、正確的引領和促進功效?這必須引起廣大實踐工作者的正視和反思,也需要我們縝密思考並認真解決。

一、在啟動和組織“校本教育科研”的動機上,必須淡化“功利”

學校啟動和組織教育科研必須先端正並明確目的。中國小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學校教育發展或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以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代表性的三個特徵就是“為了學校”、“基於學校”、“在學校中”。也就是説中國小的課題研究必須從身教育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中來選“題”,從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找“題”,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命“題”,從教師自身課堂實踐的矛盾衝突中定“題”。只有這樣,教師在科研實踐中才能漸進生成先進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學藝術。這才會使中國小教科研充滿生機與活力,並在符合“科學性”與“方法論”的前提下學校的科研氛圍日趨濃厚。

事實上,目前學校教育處於一個確實需要實踐工作者研究的階段。有好多實踐性的問題應該説大家都瞭解,但卻都不知道怎樣去解決。比如擇校問題,學生早熟“交友”、盲目追隨偶像、考試,還有學生髮展性評價方面的問題等。但中國小校又不同於專門的教科研部門,廣大教師更不同於專業教科研工作,不可能也不應該要求走專業化研究的路子。但是教師卻有自己的“別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獨具優勢——豐富多采、生動活潑的學校生活,富有個性的成百上千學生,以及由此所構成的絢麗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風景,還有那年復一年常見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學實踐及活動,以及由此積澱並內化的豐富而厚實的經驗體會和感受體驗。這些都為廣大教師投身教科研的活水源頭,也為學校教育科研提供了堅實的“基點”。“霧裏看花”或“玩空手道”,是萬萬不能的。教育科研本身也有其“嚴肅性”,不容世俗的“功利”化。學校教育科研必須淡化“功利”色彩,切實從實際需要出發,把校本教育科研定位於“實在、管用、有效”上,具體的教科研工作都要在前提下啟動並組織實施。

二、在主攻方向上,要避免“跟從”,注重“創新”,選取“校情”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

中國小教科研的基本任務是解決中國小教育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教育實踐”是中國小教科研課題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具有“創新意義”的課題研究,應該具有“校本”、“師本”特徵。我們如果就學校及教師本身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進行調查、歸類,找出共同特點,再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對其進行修正、提煉,去偽存真,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各學段的中國小,既有它的共性,更有各自的個性。正是由於各校獨特的校情,才使“校有特色”成為辦學者努力追求的目標,這方面的研究就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教科研只要致力於從學校教育教學的表象出發,並引發進行一些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有計劃地進行問題篩選經驗提煉資料尋疑現狀分析意向轉化,這本身就是“創新”。

要重視從“弱項攻關”和“強項冒尖”兩個維度來確定研究的主攻方向。“弱項攻關”就是要針對學校教育發展中存在的明顯薄弱點引導重點研究,全力攻關力求有所突破,由弱變強;“強項冒尖”就是對已經顯示出來一定優勢或具有較大潛力的優勢項目,通過專題組織研究,予以重點強化,使之成為代表學校乃至更大範圍產生名牌效應。教科研的選題往往反映整個研究的價值,引導着研究的方向,也制約着教研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尤其在“走進新課程”以後,教育理念的巨大變革,課程資源的開發挖掘,教學模式的重新構建,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教學方法的擇善而從,師生關係的重新確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趨勢等無不是課題選擇的“源頭活水”。

三、在教改過程中,要做好“生成過程”資料的積累、記錄和整理

廣大中國小教師在教改過程要重視探究,注重教改的實效。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教改的範疇,其次要注意“材料的積累”。一個課題的實施乃至於一個教師的成長,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實踐活動,需要經歷一個艱苦磨練的過程,哪怕是實施中的失誤與偏差也是很寶貴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專家論證、名師指導後的“操作過程”、“自我練兵”更是萬萬不能忽視的。只有扣住“研究內容”,層層推進,步步深化,由表及裏,去偽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設及成果渾然一體。否則就會給人以無本之木之嫌。教科研的實施,是一個從假設到驗證、再到推廣,或者是調查分析、經驗概括、實施推廣的過程。對廣大教師而言,就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過高地企求自己的某項研究能解決系列重大的所有問題。我們研究思考的過程,也是自身漸進提高的過程。起碼可以使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事業心、責任感得到提高,這種潛在的積極效應往往影響久遠、深刻。從這個意義上講,廣大教師關注教改過程及資料收集、記錄整理,這與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同樣有意義、有價值。

四、在認定和評價教科研成果時,謹防“虛空”,關注“實效”

對於廣大中國小教師來説,從事的主要是“應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於應用,並在應用中再進行研究、改進和發展。課題“研究”並不是主要為了結集論文、展示成果、獲得獎項,而是為了積澱經驗、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規律,並加以總結、推廣。中國小教育科研成果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應是:研究中國小教育問題,其成果必須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研究而獲得,並對中國小教育改革和發展有一定社會價值,甚至對教育科學發展有一定學術意義。這樣的研究才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當然成果成熟度的要求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用理想化的成熟度標準去衡量不很成熟的中國小教師科研成果,就會挫傷實踐者的積極性。我們還要注意鼓勵涉足於科研的教師的堅定信心。

中國小教科研成果的評價認定,我想除了對課題研究本身的成果的認定外,還應該包括對學校教科研機制狀況的評價認定。我們有必要關注學校是否形成有效的教科研機制。學校要在提高教師的主體意識、引導教師志願參與,倡導教師及教研組間的合作競爭方面做工作。要通過機制創新以激勵、塑造、發展和凝聚教師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求真效。要倡導中國小教師與高校教師專家、教研員結成研究共同體,學校部分教師之間結成研究共同體,在形成濃郁學術氛圍上下功夫,這才是中國小教科研的真正價值所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濃厚“校本研究”的氛圍,實現“科研興校”的宏偉目標。

五、教改及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方面,力戒“依葫蘆畫瓢”,要學會變通、合成和更新

從一定意義上講,一項研究成果的完成,不是終結於研究結題報告或得獎。而更要看重該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是否能得以推廣應用並轉化為學校或一定區域的教學效益。離開了成果推廣和轉化為效益這一環節,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價值和存在的實際意義。在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目前必須重視解決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變通”。我們對好的教改成果不能依葫蘆畫瓢,照辦照套,即使是純粹本地區本學校的成果,也會因人、因時變遷、由外部環境變化而難以適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考慮到兩個方面,一是現在可行嗎?二是怎樣變通更可行?我們要把變通貫穿於教改的始終。

二是做好嫁接與合成。教改過程是一個靈活度大、綜合性強、變量多的動態過程。要比較精細地做好相關成果重新嫁接與組合的工作,不斷適時地調整、補充與完善。

三是創新很重要。在課改實驗中經常出現這樣一些情況:同類型課題別人的教改成果突然又給人產生耳目一新的啟發,自己又產生一種創新的靈感,並引發了對相關其它問題的研究興趣;或者有時覺得自己的教改實踐又遇到了全新的問題或障礙,與原來的設計方案相去甚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潛下心來苦心鑽研,或許通過審視自己設計好的教改課題,在重視認識、反省後,覺得有充實、完善的可能,這就必須進行關鍵性改進,也許會使教改更趨科學。總之我們要關注自己教改的改造、創新,這更有利於落實“實在管用有效”。

六、謹防“科研熱鬧非凡,課堂教學老套不變,教學質量原地打轉”,倡導教師要“能教善研會研”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某些學校説:“科研教研熱鬧非凡,課堂教學老套不變,教學質量原地打轉”。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因為教學科研的內容、教研方式與教學實際“兩張皮”所造成。中國小廣大教師要直接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不可能也不應該走專業研究者的路子。務必要把“教學、學習、研究、推廣應用”有機結合。這就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係:

一是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教學是教師的中心任務,而教科研相對次之。同時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又是科研的主陣地,如果離開了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工作,教科研成為無本之木。教師要牢記“教為主,研為輔,研為教服務”,不能只教不研、一味苦幹,更不可以研代教,因研舍教。倡導中國小教師要能教、善研、會研。

國小教育科學研究論文 篇二

一、什麼是學校教育科研學校教育科研,即學校的教育科學研究。是學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認識教育事實,揭示教育規律或遵循教育規律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活動。其要點是1、在已有的教育科學理論指導下進行,即教育科學理論指導下進行,教育科研的基礎。這些內容大部分在師範院校中學過。包括教育學導論、心理學;教育管理學、教育社會學,德育論、教學論,行為科學,美學,未來學。這些以先進的教育理念作支點,可以指導教育科研的方法,開拓思路。為怎樣設計研究,組織實施。怎樣總結研究的成果提供依據。2、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應用性研究,對象教育就是教育實事。一是理論,二是實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目標),可以是教育的過去,教育的現在,教育的未來。把教育的基本理論轉化為應用性科學和實際教育技能,技術。如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如何操作,才算是創新,怎樣做才是素教育,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什麼等。(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以德育人,因才施教,有四個要點:誠實,愛心,現代公民意識,良好習慣養。案例1:張熊飛的“誘思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學過程中誘導學生經過思維。探索研究,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的。案例2:邱學華的“嘗試創新教學理論”的主要框架是“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認為嘗試是一種探測活動,是為了解決新問題。以“嘗試、研討、創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大膽嘗試,勇於創新的大地。鼓勵學生“學會爭論,在爭論中合作”,其中心是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案例3: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江蘇南通師範二附小語文特級教師)情境教學是遵循反映論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情境教學的主要特點是:①、形真,即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可見可聞,學生產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②,情切,以老師的真切情意去感染學生,從而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使教學成為他們情感所驅使的主動發展的過程。③,意遠,“情境教學”取“情境”而不取“情景”,其原因就在於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古人云:“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情境教學便是順應作者的思路,創設出意境深遠的情境。④、理寓其中,形象、情感、意境三者融為一體,其命脈便是內涵的理念。情境教學的“理寓其中”,正是從教材中心出發,由教材內容決定情境的形式。運用情境教學應注意的問題是:形式上的新異性。內容上的生動性。方法上的啟發性。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情境教學法從國小語文拓展到整個國小教育,甚至影響到中學以及其他教育,成為我國基礎教育中一種比較重要的教育思想。案例4:中國小教師的素質調查及教師素質培養目標研究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何提高中國小教師的素質,以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己成為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研究教師的素質和培養目標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採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隨機抽樣選取畢業後留在濟南工作的200名畢業生作為調查對象,就工作性質。繼續教育、師範教育所學課程的適用性、師範教育的薄弱環節。畢業後應該加強哪些方面的學習和進修等問題進行了調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該課題提出了新時期教師素質目標。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教育能力素質,教育科研能力等。該研究達到了預期的研究目標,其研究水平在某些方面達到了省內同類課題研究的先進水平,尤其是本課題在新時期教師素質目標方面所做的一些有益探索,對理順目前師範學校的辦學思路。教育教學改革以及人才培養模式轉換等均有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本課題在我省者教育理論研究方面已達到領先水平。3、學校的教育科研要運用科學的方法。 基本的是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科學方法論。即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運用到教育科學研究中形成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調查,實驗,經驗總結、行動研究等。4、是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也是學校教育科研科學性和教育性的體現。即不隨意性的,從提出研究目標(課題),明確目的。為實現目標有步驟有計劃的去進行。5、學校教育科研是創造性的認識活動。科學研究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活動。如探求學校教育各方面的未知,發現新規律,求得新結論,創造出更科學的新的教育方法如誘思探究。繼承和發展前人的研究。現在學校有很多問題,大家人人談論的問題,(減負、素質教育、創新等)有的就是重要的研究課題。二、為什麼學校要搞教育科研(一)教師認識上存在的問題。1、教育科研是專搞研究的人做得事,我們搞不了。實際上是各有側重點的。專家學者運用科學方法,描述和解釋教育現象,探索未知,獲得有價值的發現,是研究;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當事人,對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加以總結、反思與改進,以建構自己的教育理想,創造獨特的教育藝術,形成個人的實踐知識,這同樣是一種研究,而且是不同於前者,不能為前者所代替、更為重要的研究。一個重在描述、解釋教育現象,建構理論,一個直接指向實踐,追求更為合理的教育教學行為。一個以旁觀者的身份,對別人的教育教學活動加以解讀;一個置身於教育情境之中,在教育行動中研究教育。每個教師都因為自己的主動學習、生活經歷形成特定的“個人知識”。這種“個人知識”,“個人哲學”直接影響到教師對教學、學生、師生關係的理解,對教育活動的意義、方式的建構。教師從事研究的過程便是他自己反思教育行動背後的“個人哲學”重建教育教學活動的信念,進而改進自身教育行動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專家學者的研究所不能代替、也無法代替的。教育研究的專業化、制度化、課程開發自上而下,學校管理制度約束等,迫使教師成為別人研究成果的、專家課程、外在規範的照搬者、被動執行者,其教育行為背後的傳統觀念“內隱理論”、“個人哲學”得不到應有的觸動與重建,難以適應教育革新的要求,以致於不少教育革新的方案寫在紙上,專家的建議、理論工作者的設想在教育實踐中不同程度的落空了。兩者的區別是明顯的,(並不排斥合作)不宜用專家學者旨在構建理論的嚴格的學科規則,來規範教師豐富多樣的個別化的研究之路,不能用專家學者的研究範式來排斥、否認教師反思型研究及其成果的價值、水準。近年來,不少教育理論工作者主動、自覺的到中國小去,參於國小的教改實驗,與廣大中國小教師開展合作研究,蓋緣於此。教育史上許多優秀教育研究成果乃是理論工作者從外到內參與教學改革實驗,與教師學生對話互動而共同創造的產物,是雙方知識的共振與視界融合的結果,這其中當然離不開教師的主動參與。魏書生產生於教學,生存於教學。教學是一項艱苦、細緻、複雜的創造性勞動,作為一個教師,實際上我們天天在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的方法,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就是應用研究。(可叫自由由研究)。但存在問題是隨意性在大一些,我們有時稱事物性工作,天天忙忙活活,回頭一看,又不知道忙了些什麼。2、有時看到別人論文時,自己都做過,想寫可自己又寫不出。這關鍵是自己積累少,沒有掌握方法,方法掌握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搞清楚為什麼這樣做十分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們天天做的工作非常有意義,每個人都要自信、果斷。有實現自己計劃的能力。我們有水平,有能力在教育科研方面拿出成果。(二)學校教育科研的提出是對原教育教學工作規範。1、國家重視。95年頒佈的《教育法》第11條規定:國家支持、鼓勵和組織教育科學研究,推廣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中國教育報》2001年5月30日,報道設立“青年教師獎”:各類人才支持項目中,強調教學科研並重,鼓勵科研創新,體現教學導向的優秀人才獎勵計劃。邱學華的“嘗試教學研究”第十屆年會在濟南召開。2、教育科研是學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各級教委和學校都十分重視這項工作,從政府令到改革綱要都強調。從國家來講,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從教委來講,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從學校講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從教師講是提高自身素質,自我發展的需要,成為一個專家型教師,必須學會教育科研。科研的目的是出人才,出成果,人才也是以成果來證明的。學科同樣要以成果來證明。三、課題的選擇與確立1、課題的特點,價值性(理論和實踐上的指導意義,嘗試教育理論大家聽後都可以重複實驗)明確性。創新性、可行性。2、課題的來源,重點是教育實踐中來,學校、社會社區、教育信息的分析、比較,理論上等。如熱門話題,現在的網絡與教育的關係等。3、選擇與立項,研究的方向要明確,可行性論證,多看別人研究情況,把握進度與個人價值趨向的有機結合。(每年教科所提供課題)4、制定研究方案,以書面的形式對研究思路進行描述。(一般有標準的申請書)四、組織實施開題,收集研究資料,(各類雜誌,書刊物,對自己有利的論點都收集,注意標明引文出處)。(教育?財富藴藏其中;學會生存;)整理資料,分析資料抽象概括出結論,總結研究工作形成科研成果,結題,五,教育科研報告或論文的撰寫對教育科研的成果進行文字加工,以一定的形式(論文、科研報告)準確的表述和再現研究的過程和結果。教育科研報告一般有以下幾個部分:題目:要求簡練、確切、鮮明的文字概括全文。引言:交待調查的目的、意義、時間、地點等。正文:調查獲得的大量材料、分析整理,歸納出若干條目,分門別類的敍述。防止引文過多,空洞無物。討論和建議:對結果作理論上的進一步闡述,表明觀點,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結論:研究了什麼問題,獲得了什麼結果,説明了什麼問題。注意:1、語言文字的規範。標點符號,格式,文字等。2、防止空。大話空話多,名人名言多,少新意,少高度,少難點,重點。只要留心處處皆文章。手勤、腦勤。六、學校教育科研成果的鑑定、推廣與應用七、學校科研工作的規範與管理建立一種“借鑑超越”模式,從落後到追趕,從追趕到超越。先檢查自己到借鑑,再到博採眾長,然後凝聚力量,認定目標,到最後開闢捷徑,直達目標。定學校的科研規化,課題規劃,課題管理,鼓勵成才,成就,成名、成家。眾多人士評價我國學生的兩個優勢是文化基礎知識紮實、應試能力強,兩個不足是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差,缺乏創新的精神和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發端。在培養學生的實踐 能力、創新精神中,研究性學習成為重要的目標,生物教學中有廣泛的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十幾年來眾多的人士探索了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研究發現各種不同層次、專業的交匯點正是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是教育科研模式在中學中的體現,培養學生從小就學會研究的能力,可以稱為培養小科學家的模式。關於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如張熊飛的“誘思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學過程中,誘導學生經過思維,探索研究,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的。邱學華的“嘗試創新教學理論”的主要框架是“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認為嘗試是一種探測活動,是為了解決新問題。以“嘗試、研討、創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大膽嘗試,勇於創新的天地。鼓勵學生“學會爭論,在爭論中合作”,其中心是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目前,一些地區和省市成立的少年科學院也是重要的舉措。《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的中心是:“學校從小就鼓勵孩子做研究,就培養孩子的研究能力。做‘研究’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組織研究材料和運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時也能在研究中學到書本知識和實踐中的知識。這是美國教育模式“學生中心,從做中學”(中國是‘問題中心,從例中學’《中國教育家展望二十一世紀》朱永新等,P72)。而中國的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採取的是初級階段打基礎,高級階段才做學問的相互脱節的兩階段戰略”,我國是到研究生階段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這是中國教師的缺陷。所以,一些學校開始重視研究生學歷教師的引進。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説明,對教師來講同樣要開展研究性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師生創新精神的重要實踐活動今後學校的發展將是以教學、文獻信息中心,教育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模式(《教育?財富藴藏其中》P192)。教學是我們的常規工作,目前,這項目標完成的較好;文獻信息中心可通過校園網,因特網實現;唯以學術研究為主的教育研究,是制約學校的長期艱鉅的工作任務。教師要善於“學習。研究、積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知識[1、教育倫理道德修養。2、教育藝術品質。3、教育哲學精神4、倫理學、美學、歷史、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5、處理人際關係、調節情感方面的技能](看電視。文章,重點自己收穫什麼?各類的教育方式啟示着我們。)各校都十分重視學術交流中心的建立,這一任務的完成,是教師、學校發展的關鍵。教育科研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創造性事業,不可急功近利。對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願意與大家交流,有什麼需要,願提供方便。為教師的發展做點貢獻。

教學科研論文 篇三

一、以德育人,因材施教,開展德育系列化活動

要在短短的三年或六年的中學階段,為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任務十分艱鉅。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為我校題詞:“重視以德育人,提倡因材施教”,按照這一要求,我校在德育科研中,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堅持採取一系列紮實、可行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幾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教育科研的着眼點。

1.加強愛國、愛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的教育

許多初進中學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在家庭裏習慣以“我”為中心,到了一個新的集體,這種自我意識表現出來就是自私,集體主義思想淡薄,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觀念。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明確向學生指出,愛祖國的具體表現就是愛自己的學校、班級,愛自己的父母、老師和同學。

教師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觀校史展覽,組織同學們學習《新都一中一日常規》、《新都一中禮儀常規》、《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我們還進行了“一、二、三”評比,即:“每日一做一講”----做一件使他人愉快的事,講一講值得學的人;“做人兩善”----心地善良,不讓人難堪;舉止善意,不讓人痛苦;“説話三要”----語調輕盈、言語清楚、講話文明。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同學們的自信心樹立起來了,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同學與同學之間加強了團結,相互尊重,相互寬容,文明禮貌蔚然成風。連家長也驚訝:孩子回到家裏,知道了謙讓,簡直換了一個人似的。

2.培養學生的動手自理能力,增強勞動光榮的觀念

針對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裏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的情況,我們始終把教學做合一作為實驗的基本方法,特別要求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忙做,集體的事情大家做,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

我們制定了“三從”規則:從課桌做起,書本用具擺放整齊;從課桌周圍做起,保持整潔;從牀鋪做起,給自己一個清新明淨的環境。倡導同學們做“文明的新都一中人”,加強了課間10分鐘“自理活動”。數月後,實驗班的教室、寢室、公共區域成為全校最乾淨的地方。孩子們回到家裏也主動幫助父母幹家務事,受到了家長們的好評。

在班級管理上,我們實行“幹部輪流制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擔任班幹部,為班集體服務。通過這一措施,同學們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加了他們的責任感。

3.改革課程設置,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教學生會學不僅是個方法問題,而且是一個使學生成才的指導思想問題。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們在實驗班開設了“人才課”和“勞技課”。

“人才課”由班主任講授,課題組全體教師設計教材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少年心理、學習策略等內容,其教育形式主要有課堂教學、活動教學和心理諮詢。我們還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成立各科“興趣學習小組”,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同學們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

課題組為“成才教育”實驗班增設了“勞技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自己設計製作的船模、生物標本,發明的烘乾箱、多用開關等等在全國中學生髮明創造展中獲得了獎牌,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二、建立多渠道育人機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歷來主張辦開放性的學校,“學校要給人看”,應該打開大門歡迎“做父母的”?都來參觀批評學校的工作。?根據這一思想,我們設立了“學校聯繫卡”,成立了“家長指導小組”,定期召開家長會,歡迎家長提建議、意見。同時我們也把實驗班的辦學思想和學生們的思想、學習狀況及時向家長通報,採納家長的合理化建議。

為了聽取同學們的建議或意見,?我們在實驗班還設立了“悄悄話筆記”?、“自我啟發日記”、“自我成長卡”,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學習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對班集體建設的建議,同學之間的矛盾,家庭中出現的困惑等凡是不願意告訴同學、父母的都可以用“悄悄話筆記”等方式,告訴班主任,使班主任能夠及時得到同學中反饋的信息,並採取適宜的教育方式進行及時調控。

教師是育人的園丁,又是學校教育科研的主體。我校始終重視教職工在育人中的關鍵作用,力求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