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教學反思論文3000字(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05W

新版教學反思論文3000字(多篇)

教學反思論文6800字 篇一

國中化學論文教學反思:優化化學教學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

論文摘要:隨着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新的世紀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如何利用課堂教學既完成學科的雙基教學,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者從課堂教學中師生關係,課堂的提問,習題的設計,實驗的探究,課外活動的開展,研究了課堂教學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的關係。

論文關鍵詞:優化,化學,教學,培養,學生

隨着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新的世紀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中學生是思想最活躍、參與意識最強、最富想象力的羣體。中學時期又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最佳時期,而課堂教學是啟動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的主渠道,創新思維創新精神能否得到開發和開發程度如何,關鍵在於教師在教學中的落實情況。本人就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研究作了如下探討: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奠定創新基礎

師生關係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的。傳統教育的師生關係是一種不平等的人際關係: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確定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絕對權威。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動者、是支配者,而學生是被動者、是服從者。學生只有聽從老師的話才是好學生,師生之間不能在平等的關係上交流意見,甚至不能在平等的關係上探討化學問題。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培養的。

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就必須極大地改善師生關係,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方式,讓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形成探究創新的心理願望,形成一種以創新的精神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習慣。

如在教學過程我儘量使自己的語言顯得親切感人“他回答的很好,大家給他鼓掌。”“他的想法很有創意,誰能幫他解決?”“錯了沒關係,大膽説出來,重在參與!”簡單的話語恰到好處地給了學生鼓勵、肯定與安慰,使學生充滿自信,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後有一道題是如何除去nacl中的naco?有學生提出了用cacl,我用鼓勵的語氣問他們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有的學生回答可用hcl,有的回答可用hso,也有的回答用bacl還有的説用ba(oh)等,我不指出誰對誰錯,讓他們寫出反應方程式,分析產物,根據除雜時不增、不減、易分離的原則,讓他們自己判斷,最後得出結論。這樣的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敢想、敢説、敢問,允許學生對同一問題發表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允許學生犯錯誤,給他們一個寬鬆的思維空間,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

二、分層提問、激活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教育學認為,學生的發展存在個別差異,這種差異是由不同的遺傳、環境和教育方法等因素造成的。新課程強調“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保障每一個學生平等學習的權利。”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個性差異,要關注不同層次孩子的發展。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生命體驗、情感世界與精神世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允許並鼓勵他們個性化的理解問題、表達思想和情感,引導他們發現問題,支持鼓勵他們探索學習。教學時面向全體同學,分層次提問,既要照顧到點又要關注到面,以點帶面,培養優等生,轉化後進生,達到共同提高。課堂上針對優等生的提問,設置問題時要有適當的難度,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關鍵,“跳一跳,摘得着果實”會使大部分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效果。針對基礎差的學生設置問題能達到新課程標準規定的最基本的要求即可,可使大部分學生加深對基礎知識理解的目的。

如學生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知識後我給出下面幾個方程式

①cao+ho=ca(oh),②2h+o====(點燃)2ho,③caco==(△)cao+co↑④2ho2ho+o↑

⑤fe+cu=fe+cu⑥nacl+agno=agcl+nano,設置了以下提問(1)你能判斷哪些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嗎?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指出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2)你是如何判斷的?(3)你能否歸納出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4)氧化還原反應為什麼有化合價的變化?(5)你能否把上述的氧化還原反應設計成原電池?用什麼做電極?什麼做電解液?畫出原電池的裝置圖。其中前四問針對大多數同學提問,第(5)個問題是針對優生設計的。這樣通過分層次提問培養了學生非智力因素,消除學生學習中的自卑、驕傲等心理,使所有學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成功的喜悦,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又使學生養成了獨立思考、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培養了創新思維創新精神。

三、設計多樣化的習題,培養思維創新

習題有助於鞏固已學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單一的題型限制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所以在化學教學中要對已有習題進行改造,重視習題的創新。設計一些探究題、開放題與實踐題、一題多解等多種題型,形成學生積極探究的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多層面地思考問題,有助於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如我把人教版104頁的第10題如何區別濃硫酸和稀硫酸改為實驗題,課堂上我拿來了兩瓶100ml的濃硫酸和稀硫酸以及一些相關的儀器、藥品,讓學生用簡單的方法區別它們?當堂試驗,看看誰的方法最多、誰的方法最簡單、誰的方法最有創意,學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紛紛舉手説方案、做試驗,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列出了十多種鑑別方法,學生的創造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再如:有一道題是等質量的鈉、鎂、鋁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在相同條件下,將產生的h進行比較,按常規用方程式求解。但如果將題目改為:鈉、鎂、鋁與足量的鹽酸反應,在相同條件下,要產生的等質量的h,其質量比為多少?經這麼一改,題目難度加大,解答此題可歸納出金屬與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m+nh→m+n↑。這樣可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和獨立性,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

四、立足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

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法國生理學家貝而納曾説過:“創造力是沒法教的。所謂創造力是指要真正給予學生髮表他們想法的機會,從而發展他們富有創造力的才能。”同樣只憑教師講授,找方抓藥式的實驗教學無助於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的培養,而當把化學實驗教學改為探究性的問題解決時,化學實驗的創造性變會顯現出來。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技能和方法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實驗問題解決過程中提出的每一個設想或方案,對實驗的某些環節、步驟做出的每一點改進,設計出的每一種實驗裝置,所有這些對學生而言都是創新,都是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在實驗探究中的體現。

如在學習原電池構成條件時,我先讓學生展示收集的各種電池,然後提出問題這些電池是由什麼構成的?讓學生拆開電池觀察,清楚了電池的構造後,我又提出你能否設計出原電池,學生設計了由鋅、碳棒稀硫酸等構成的原電池,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原電池能否產生電流,當小燈泡 發光時學生別提有多高興,我又提出如果①把鋅換成鐵,②把碳棒換成鋅,③把鋅換成銅,④把稀硫酸換成酒精⑤把鋅、碳棒斷開能否形成原電池,通過實驗驗證,歸納出原電池形成的條件後,我又提出能否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水果設計出原電池呢?這樣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索規律,調動了學生的創造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

五、組織課外活動,展現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非一日之功,化學課堂的學習畢竟只佔有限的時間,因此必須重視課外學習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創造條件開展課外活動,把對化學有濃厚興趣又有一定化學基礎的學生組成化學科技創新小組,定期開展活動。在活動中,通過教師的指導,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去設計實驗,驗證課堂中學到的化學知識,去發現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問題,用課堂中學到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設計興趣實驗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發揮自己的創新潛能。

如學習了原電池原理後我組織學生調查常用化學電池的種類、名稱、形狀、電極、電解質、電壓、可否再充電、價格、存放期、特點、用途、回收途徑等,寫出調查報告,辦牆報或展板向全班展示。再組織學生分成小組辯論原電池的使用與環境保護的關係,讓學生在課外展開討論學習。也可以利用學到的化學知識設計一些趣味性強而且有意義的實驗,如在化學科技週上化學科技小組的同學表演了魔術,“玻璃棒生煙”,“滴水生火”,“吹氣起火”,還有的同學將硫氰化鉀溶液和氯化銨溶液分別放在兩個玻璃水槽裏,用脱脂棉蘸氯化鐵溶液塗於手心,待幹,表演時,將雙手在硫氰化鉀溶液中搓洗,當雙手“鮮血淋漓“時,故作痛苦狀,使觀眾大驚,這時再將雙手放到氯化銨溶液中洗滌,又變成無色。通過科技小組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熱情,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確,只要我們教師能為學生的創新萌芽培一片沃土,多一些陽光雨露,中學生這一時代之花,就會在創新的百花園中爭奇鬥豔,並結出豐碩之果——造就一代創新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促進“觀念建構”的化學教學設計畢華林; 崔素芳中學化學教學參考-08-10

2、中學化學教學中學生物質微粒觀的培養黃瓊山東師範大學-04-08

國中化學論文教學反思二:對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幾點思考

論文導讀::通過近幾年對電腦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使用的的基礎上,結合當前使用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充分發揮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整體作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化學教學效率問題進行了思考。

論文關鍵詞: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

隨着課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已成為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課題。當今社會教育不再是“粉筆加嘴巴”的傳統模式,而是“傳統+現代”的多形式的教學模式。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已悄然進入化學課堂。但是,在應用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化學教師對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沒有理性認識,盲目追求化學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因而也產生了一些帶普遍性的問題。現從電腦多媒體技術應用於化學教學中的功能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上進行探討,結合中學化學教學的實踐及電腦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我幾點我的認識。

一、電腦多媒體技術應用於化學教學中的功能:

1.電腦多媒體集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信息傳輸手段為一體,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課堂氣氛並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前提。

2.電腦多媒體可以把靜態事物動態化,微觀問題宏觀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它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化學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觀運動和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要讓學生認識和掌握化學研究領域中物質運動的規律,對於某些物質的微觀運動和變化規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是很難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的,而藉助電腦多媒體的動畫模擬手段,可以讓學生比較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粒子的運動,從而對化學變化的本質一目瞭然。

3.利用電腦多媒體技術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電腦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過程的應用,使得化學教學過程圖、文、聲並茂,信息傳播量大、速度快、形象、直觀而富感染力,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效率,促進了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在各種聲像素材的感染下,與教育者達到情感共鳴,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同時,它還使各種風格的教師都有可能優化自己的教學系統的途徑,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二、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具有傳統教學不可擁有功能,決定了它在化學教學中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在通過教學過程中發現,由於部分化學教師對“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中的“輔助”認識不夠,導致產生了一些帶普遍性的問題。

1、大材小用

我們知道電腦多媒體源於媒體,高於媒體。它具有集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信息傳輸手段為一體,實現了信息載體的多元化。教師只有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心理特徵,再依據媒體的功能製作出來的課件併合理地應用到教學中去,才能談得上是多媒體的應用。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只是用電腦多媒體來放一段錄像或放投影片,這樣僅把多媒體當作單一媒體使用,就難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巨大功能,與其它媒體在教學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變化,而沒有質的提高,同時也浪費了教學資源

2、使用不當。

在教學實際中,不恰當地使用電腦多媒體的典型表現為:①教師備課時沒有經過周密的考慮,精心的設計,只是盲目使用。②對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中的“輔助”認識不深刻,對於使用何種媒體、何時使用、使用多長時間,心中無數。鑑於以上兩點主要原因,導致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在化學教學中不但沒有起到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益的作用,而且有時還造成了教學與教學手段的脱節。在這樣教學過程中,表面上看是運用了現代教學手段,而實際上仍然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

3、設計欠佳。

學生易對未知事物產生較強的興趣,但自控力不強,注意力較易分散,興趣難以持久,這就要求製作多媒體課件時,應考慮怎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但目前不少教師製作的課件,雖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仍然以展示知識為主,忽視對能力的培養;突出主導,以人機交互為主,忽視了教學的主體。所以在課件的設計時,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很少考慮學生如何學的問題。一堂課下來,就是放了一場“電影”,以致學生對電腦多媒體的教學產生這樣的評價:“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信息量大,且變換快,產生的印象不深,很難把課堂上傳播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

4、屏幕當黑板

有些化學教師認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可以從教室中消失了。他們把投影屏幕當作黑板,備課時將全部的教學材料、問題和答案及圖片都輸入電腦,課堂上點擊鼠標,通過大屏幕一一顯示。我們知道,在化學課堂上,教師應隨時根據教學進展需要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獲取知識的體驗,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而且,優秀的板書不僅精練,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疑問隨時調整、修改板書內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會影響對整課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會影響電腦多媒體在幫助我們解決教學疑難問題方面優勢的發揮。

國中化學論文教學反思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應把握好“三性”。

為解決好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整體作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我認為,可以從把握好“三個性”方面入手

1.明確目的性。

應用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藉助其形象性、直觀性,將那些看似獨立的、靜止的事物變得活動起來。因此,在利用電腦多媒體進行輔助化學教學之前,首先要明確這堂課使用多媒體的目的何在,所選用的多媒體課件能不能使學生更容易接收、理解、掌握教學內容。然後,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教學流程,並綜合考慮如何充分發揮電腦多種媒體的作用,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強化交互性。

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交互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師生之間的“交互”,二是人機之間的“交互”。

師生之間的“交互”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還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活動完全處於師生協同活動、相互促進的狀態之中。因此,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要儘可能多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動腦、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多設計問題,提問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人機之間的“交互”是指在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還必須正確處理好人與電腦的關係,電腦多媒體集文字、圖像、聲音和圖形於一體,作為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者,就要在設計過程中強化這種交互性,使操作者能利用人機之間的交互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創造欲,增強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3.注重反饋性。

在電腦多媒體課件設計中,如果沒有反饋設計就不是完整的設計。科學的教學設計既要求教師重視如何教,更重視學生如何學。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遇到的困難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或幫助。所以,教師在課件設計過程中,要努力發揮現代教育媒體反饋及時、準確的特長,使課件具有跟蹤學生學習情況的能力,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師獲得有效的反饋信息,從而正確地調整教學程序。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只要我們認真地去研究、探討,真正理解和認識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真正感受到多媒體的神奇和巨大的潛力,電腦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就能為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發揮重要作用。

教學反思論文2300字 篇二

美術教學反思論文

美術教學反思論文

【摘 要】葉瀾教授説,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

新課標要求教學要為學生服務,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要為每個學生的成長提供一個適宜發展的環境。

然而傳統的國小美術教學模式是:教師要黑板上繪畫並進行解説--學生記憶繪畫步驟及過程--學生“複製”圖畫。

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嚴重的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其想像力,創造力及動手實踐能力不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所以,要不斷地進行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進行反思,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至關重要。

【關 鍵 詞】教學反思;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創造能力

教學反思主要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某種教學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活動,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自我覺察水平促進教學監控能力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當前“教學反思”已成為教育界使用率頗高的時髦詞彙,幾乎成了老師必談之話題,寫案例必寫之內容。

如此鋪天蓋地盛行的反思之風,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若靜心分析一下則不難發現,現在老師們所進行的教學反思存在着不少問題和誤區,儘管教學反思本身沒有錯,但過度的反思,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話連篇等現象則需要我們予以高度的關注和深入的思考。

特別是不少教師把反思的着眼點多集中在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的效果等“教師怎麼樣教”這一層面,對“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的並不多見。

主張課堂上“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理念。

教師的教最終應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宗旨和歸宿,忽視對學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義和價值。

而且教學作為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其實質是以課程為中介,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其中“教”與“學”本身是統一的,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機的`整體。

所以進行教學反思時,應該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大方面的內容。

因此説:有志於教學反思的老師們,除了反思自身的教學能力外,還應該多為學生考慮,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反思自己的教學。

那麼如何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反思呢?經過教學實踐,我們可以考慮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和創造能力方面進行反思。

一、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反思

俗話説得好:“興趣是最大的動力,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學生對美術感興趣,才能主動去吸收美術知識和技能,並更多地接觸優秀的美術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興趣也是信心的推動力,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兒童,總是信心十足敢於大膽表現,他們思想活躍,經常表現出高度的創造慾望和熱情。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採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去感受事物並對事物產生充分的聯想,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兒童的好奇心強,好動,他們喜歡各種各樣富於樂趣的“遊戲活動”,可以説喜愛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生活是遊戲的生活,兒童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

因此,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寓教於樂,常常採用遊戲教學法,例如猜謎語、腦筋急轉彎、貼五官等遊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生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約束,心情舒暢地即興作畫,對培養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張揚學生的個性,挖掘內在的潛力,具有很大的幫助。

二、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反思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傳統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學生不再是“接受器”,被動的接受知識。

通常以這種“探究”、“體驗”、“合作”等學習方式來代替這種“接受式”的學習方式。

“探究式”是當今最熱門的學習方式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

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反思教學中要重視從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方式上考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有一句名言:“自然總是美的”。

帶領孩子們走出教室,看看各式各樣的草兒、美麗的花兒,摸摸樹皮上斑駁陸離的花紋,觀察小動物們的行走姿態,傾聽鳥兒婉轉動聽的聲音等將孩子放歸大自然,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藉助大自然的力量來啟發孩子的想象力,這樣孩子的興趣就會被激活,想象也就隨之迸發。

三、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反思

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情感是創造的靈魂,興趣是創造的先導,想象是創造的核心。

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創造。

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也指出:“最傑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那麼,在美術教學中,就是要給孩子創造一種利於他們思考和探究的良好氛圍,讓他們的豐富想象力在繪畫天地自由馳騁。

聽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們留下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給子孫後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給世界留下什麼樣的子孫後代。”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創新教育”的重要性。

現在的學生正是未來的創造者,他們的創新能力將影響着一個民族能否自立於世界之林,能否位於科學技術的制高點。

而這一切又深深依賴於一個國家和民族創新教育能否得到勝利實施。

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代,好奇和幻想是兒童思維的特徵,也是兒童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他們可以“異想天開”:彎彎的月亮掛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掛鞦韆搖盪;蝴蝶紛飛撲向孩子身上,説明我比花兒更美;不同國家的兒童可以在紙筒互相“打”等在成人看來似乎“荒誕不經”,對兒童來説,正是奧妙所在,因此,要指導兒童畫,首先要尊重兒童神奇的幻想,挖掘這審美的奧妙,進行一些能引起學生聯想、發揮想象的創造活動,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參考文獻

[1]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美術課程標準》

[2]李彥花《我國教師教學反思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

教學反思論文1400字 篇三

國小是一個人的知識大廈的地基,並且語文對於人生至堪重要,語文學習成績好,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強,不論學習什麼,都駕輕就熟,下面談一下我的教學體會。

一、培養國小生的語文素養

根據國小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水平以及主體發展的需要,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從以下三方面着手來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

1.基本功的牢固掌握。牢固的基本功是學生學習的基石,國小階段語文基本功包括學生對於字、詞、句的書寫、學習和理解以及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處理問題的能力,規範、整齊而嫻熟的書寫是國小生應該達到的最基本要求,國小階段要求學生標準地書寫祖國的語言文字的同時有感情地朗讀祖國的語言文字,運用語言文字來完成自己想要傳遞的信息的記載和交流,並且逐漸運用口語交際能力表達自己的思想。寫、讀、説以及初步的理解能力的形成使學生具有了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2.注重積累。國小生正處於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對於他們來説,大量積累語言、豐富和發展語言能力,是他們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因此,我們要讓學生把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相結合,做到課內積累與課外積累並重。

3.培養語感。培養語感,也是由語文學科獨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內涵決定的。語感,既包括對語言文字正確、豐富的理解力,又包括用語言文字準確、生動地反映生活的表現力。語文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培養語感的過程。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1)反覆誦讀,感悟語言。我們既要保證誦讀量足質高,又不能過度;既要在“書讀百遍”的基礎上達到”其義自見”的效果,又不能把語文的學習當作玄學,對感悟的內容不加區分。(2)對比揣摩,培養語感。有些詞語看似平淡無奇,但仔細一琢磨,就能感受領悟到其中精妙傳神之處。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重要的詞語、句子進行揣摩,以體會藴涵在文字裏面的深層含義。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語文教學,實質是人文教育。多媒體形象逼真,活潑生動,學生感到其樂融融;多媒體有聲有色,繪聲繪影,學生津津樂道,趣味濃厚。多媒體情景交融,突破時空,活靈活現,十分適合國小課堂。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具體意義如下。

1.多媒體滿足求知慾,添點快樂。國小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難有持久力。教師要了解學生的這個特點,給予所需,“投其所好”。多媒體畫面逼真,生動活潑,寓教於樂,不要説引導學生,就是一播放生動的畫面,學生早已經安安靜靜、聚精會神、不錯眼珠地注視着畫面了。

2.多媒體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講授有關毛澤東的課文《七律·長征》《開國大典》《毛主席在花山》等,如果教師單純把書上的內容搬到課堂上,學生理解不了那個時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教師便實現不了教學目標,課堂上也不會有精彩生成。如果教師和學生在學這一單元之前都能詳細瞭解紅軍長征時的歷史背景及長征路上的感人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抗戰的光榮歷史,認識毛澤東文學作品的特點,則會幫助師生深入理解文本。

3.模擬配音,訓練能力。多媒體聲色俱佳,十分適合國小生的教學,尤其是誦讀詩文,感覺極佳,播放課文錄像,背景是高山流水,古箏樂曲音樂柔和悦耳,學生跟讀,字幕清晰播放全文,簡直就是藝術享受。

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和有利的條件,我在教學《第十二塊紗布》時,把裏面的人物設計成動畫,很精彩,先聲情並茂地再現課文內容,然後只出現動畫和音樂,藉助這些有力的提示,讓學生給動畫中的人配音,這時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堪稱熱情高漲,樂此不疲。

總之,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語文教學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要觸摸學生的內心,讓他們學習起來不感覺枯燥,從而有利於提高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