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大學生誠信道德論文3000字(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2W

大學生誠信道德論文3000字(新版多篇)

大學生誠信道德論文3000字 篇一

《當代大學生誠信道德現狀及對策探討》

摘 要:誠信作為最基本的道德範疇,在大學生成才的過程中起着關鍵作用。在現代社會,無論是經濟全球化、市場化,還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文化多元化、現代化,無不凸顯着誠信的價值並要求踐行誠信。大學生作為現代教育的主體,在誠信道德方面的缺失有多方面的原因。唯有加強誠信建設,內外兼治,但更重要的是靠全社會的實踐。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現狀;對策

當前,大學生在面臨就業壓力的情況下,誠信道德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大學生輔導員,如何輔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是我們工作的第一要義,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毫無疑問地也將成為這其中的核心內容;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應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闢一條嶄新的誠信教育途徑,着眼於和諧校園的構建。

一、大學生誠信道德現狀考察及原因分析

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在邁向世界強國的道路上,各地出現了良莠不齊的局面,利益最大化原則不僅在企業的競爭中得到體現,大學亦是如此,大學校園是國家培養新世紀人才的聖地,受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的影響,部分學生將誠信這一道德準則拋於腦後,諸如考試作弊、僱傭“槍手”、功利入黨、虛假證書、助學貸款拖欠等等,這些現象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在各地高校,高校為此也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學校在教育學生誠信問題上多是在認知及形式層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實踐過程中卻受制於其對該問題的觀念、方式方法的限制,使得誠信教育與轉型時期的現實要求尚有缺位。我對於誠信缺失的具體原因總結如下:

(一)社會各領域對學校傳統教育參差不齊的涉入。大學是“小社會”,這種説法有一定道理,一是大學生的人際關係網在大學時代逐漸形成,而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中最為重要的;二是學生組織與社會各界團體、公司的合作與交流。由於現階段文明程度還沒有達到理想高度,人們的道德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類似,出現了分化嚴重的局面,加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時期特有的利益最大化滲透在各行各業等因素的影響,社會中的誠信丟失這一現象普遍存在於各個領域,如政治領域中的嚴重受賄現象、缺乏公證鑑定、不按規矩辦事、上級機構的政策無法落實,拖欠教育經費和教師工資等;經濟領域的違約合同、以次充好、偷税漏税、虛假廣告、商業欺詐等現象也在不同程度上擾亂經濟體系,不僅損害了一些消費者利益,也影響了大學生,使他們在無形之中逐漸淡化對社會責任感和誠信道德意識的重視。

(二)對教育模式化理解的偏離。我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是有一定模式的,學校偏重教授人的專業技能,家庭則注重德育培養,然而,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存在着一種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觀念。俗話説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言一行將對孩子產生極其關鍵的影響。但是受我國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我國的大部分家庭教育也是注重智育忽視德育,家長片面以考試成績來判斷自己孩子是否優秀,對於子女平時的不誠實行為沒有足夠的重視,甚至有的家庭還會向向孩子灌輸一些利己損人的觀念,要孩子做人做事不要太老實等。這樣的環境下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的初衷不相符合,造成在教育模式上的偏離,對於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並不樂觀。

(三)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失信成本低。社會主義有關誠信的法律不健全,因為誠信屬於道德範疇,不受法律約制,因此對失信者的打擊力度很低。在美國,關於誠信的法律有很多,不僅如此,他們還制定了嚴厲的懲罰措施。歷史原因在於,目前我國正處於轉型時期,有規模的社會信用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實際上,在生活中,獲益的大多數是那些弄虛作假、投機取巧的人,對於誠實守信並不會被太多人看重。所以秉承着誠信原則的大學生吃虧、失信者佔便宜的現象失信行為的發生決定其成本的大小,當失信成本小於失信收益,失信行為有利可圖時,經濟主體有可能選擇甚至主動選擇失信行為,失信行為就會大量發生。

(四)大學生自身社會意識不濃、個人主義膨脹。改革開放以前,我們國家強調的是要大公無私,要絕對服從,集體利益國家利益高於一切,而改革開放以後,經濟得到迅速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使得人對於自有資本的渴望高過以往任何時候,而這一切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現在這一代的大學生大多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的,他們的成長過程正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然而這一時期的貧富差距也是前所未有的,他們的競爭意識、自我意識相當強烈,而對於社會責任意識則相對淡薄,誠信對於他們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詞眼,而大學生自身素質欠缺是造成誠信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二、應對大學生誠信道德現狀的對策探討

(一)優化外部環境,改變唯智育的現狀。新一時代大學生代表着新一時代國家的未來,誠信的重新構建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去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一個國家的誠信應該從政府做起,失信的政府將難以維持,國家行政機關要加強誠信道德建設,接受各方面的監督;誠信的社會更需要從每個人做起,國家更應加強對道德教育的干預,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讓人民理解誠信意識是一種財富而不僅僅停留在口號上;誠信的國家需要有法律干涉的內容,法律是來規範道德的,沒有法律的道德將難以維繫,要將社會誠信納入法律的體系,維護守信者的利益,加大對投機取巧、失信者的處罰以達到震懾的效果。大學不是與世隔絕,唯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才是誠信社會的前提基礎。

(二)加強內部管理,擴大輔導員隊伍規模。作為大學生輔導員,首先從一個個體角度,應當引導學生在價值觀上以誠信為榮,將誠信這一道德底線作為衡量學生的重要標準。對於整個輔導員隊伍來説,加大思政類課程在考試中的分值比例,並且將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互評作為綜合測評的主要依據;同時,發揮思政類課程主渠道作用,做到教書育人。加強對教師授課習慣與學風教風的端正,對於學術泡沫以及投機取巧之道,應當明令禁止,營造求實的環境並踐行“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通過教師年度、季度考核,增強自身的職業情懷,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將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表率作用。

(三)創設道德情境,培養公民社會責任意識。當今,對於新時期的大學生,忽視對其在道德觀念上的培養將對整個社會的道德培養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時代在賦予大學生努力學習新文化知識歷史使命的同時,同時也賦予大學生對於全社會的道德教化任務,因此,社會也將盡可能地創設道德情境,將培養公民社會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體現在任何一個課時中,貫穿於任何一次團日活動、黨日活動,尤其要在生活中,把營造優良校園文化氛圍作為促成道德的個體向道德的羣體轉化的關鍵,進而使得全社會從由個體所組成的道德體而進化為具有更高的道德屬性,除去非道德屬性,一方面實現了有教養有道德的個體帶領社會羣體的改變,另一方面,社會的改變又反作用於原本非道德的個體,促成其個體道德與公眾道德的融合。

(四)落實生活細節,加強自律管理。誠信機制的建立,從大方面來説,需要國家法律法規的出台,社會團體的宣傳;以小集體來説,一方面需要別人的不斷監督與提醒,另一方面,就是大學生自身要完成從他人律己到自我律己這樣一個過程。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説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而大學生又是現代教育的主體,因此加強對大學生誠信教育,一方面要通過外部多方努力,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大學生自身的因素,促進其有效的自我教育。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主動積極地接受教育,更主要的是要從生活中主動感悟道德的偉大力量,把誠信落實到日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在論文、考試、戀愛、求職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中追求誠實,從而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

大學生誠信道德論文2500字 篇二

《試談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及對策》

引言

誠信建設是目前的熱門話題,政府講信用、企業樹名牌、每個行業都需要誠信品質。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也要擔負起誠信教育的重任。但現在很多高校學生講起履約、守信、誠實等道德問題頭頭是道,對社會不良現象口誅筆伐,但實際行動中卻缺心誠信,如論文抄襲、考試作弊、助學貸款不還、求職材料不實等。失信現象體現出大學生在道德誠信方面的缺失,影響素質教學的質量,不利於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活中的發展。

一、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的現狀

現代大學生重視提高思想修養,積極鑽研業務和鍛鍊能力,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勇於面對挑戰,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將誠信道德教育當作是符合社會需要與培養人格的要求。但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學術腐敗。此問題是籠罩在高校中的陰影和影響學術發展的絆腳石。但在大學生羣體中,部分學生理解甚至認同論文抄襲和學術造假。其二、考試作弊。部分大學生不重視提高學業而重視考試分數,考試中運用不同作弊方式,雖然學校再三強調此行為會受到處分,但難以完全杜絕作弊現象。其三、拖欠貸款。大學生以各種理由不還貸款,甚至運用隱瞞聯繫方式和工作單位的方法逃避還款。

其四、虛假利益。受功利主義影響,大學生為得到物質利益和精神榮譽,運用欺騙或誇大事實的方式獲得利益。其五、網絡道德缺失。大學生在網絡中盲目相信他人,隨意欺騙與撒謊,惡意攻擊他人或不負責任的發表言論等式。其六、缺少求職熱情。大學生以虛假資材欺騙用人單位以達到就業的目的,或者不顧及學校、單位的利益和聲譽,單方面隨意違約或毀約。

二、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1、社會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法治片面、法制不完善以及缺乏健全的經濟運行體制,導致出現不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行為與觀念。很多人重視實現個體利益,不關心國家和集體利益,社會道德的集體下滑對高校大學生具有重要影響。

2、高校不重視誠信教育

現在高校教育特別重視增加辦學規模,一直存在輕德育、重智育的情況,在教育中機械化的灌輸道德知識,而忽視了學生誠信品質出現的變化。學校管理難以創造出優秀的誠信環境,沒有科學有效的教學制度、教學策略和教育方式,致使學生及學校誠信意識的不足。

3、大學生在道德認同方面存在矛盾心理

大學生需求的滿足對應其行為動機,有獲得交往、尊重、發展的內在需要,他們肯定自身的誠信道德水平,但對於個人和羣體道德認同上存在矛盾心理。想讓外部環境要滿足自己的需要,但忽略自己的非誠信行為。

4、對於大學生誠信道德涉及的範疇沒有清晰的認定

大學生主觀思想上認識到誠信對社會、對個人的重要性,但行為習慣與實際行動中顯示出他們對誠信缺乏清晰的認識。實際行動與道德標準相背離,暴露出大學生較為薄弱的道德意識,以及道德行為與認知的雙重標準,沒有體現出他們對自己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認識,其誠信的判斷尺度比較模糊。

5、大學生重視自身利益

當大學生觸碰到誠信問題時,更多的考慮會不會對自己利益造成影響,忽視自身意志、個性、品格等情感及心理因素的培養,造成學生難以很好的協調道德行為、道德態度和道德認識。在出現利益誘惑或者自己利益受損時,就不再遵守道德準則,具有明顯的功利傾向。

三、提高大學生誠信道德的策略

1、道德教育體系要全程化、全員化、全面化

健康、和諧的教育環境對於大學生是特別重要的。教育環境包括校園環境以及家庭、學校、社會融合的系統環境,誠信是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保障、以學校為關鍵。高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的誠信品質,將其納入教學環節中,將學生誠信素質作為考核指標,優化學生的素質結構,進而建立起全過程、全員化、全方位的誠信教育網絡,構建每位師生都守信、誠信的環境。高校通過演講、報告、講座、社會實踐、網絡教育、課堂教學等方式,有層次、有計劃的開展誠信道德教育。

2、高校要建立起科學完善誠信測評體系

高校要積極引進信用等級評價體系,在學生全面考核內容上加入誠信評價,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道德測評整合在一起,建立起誠信檔案和數據庫管理及查尋體系,由學校調控與管理。在學生鍛鍊、生活、學習等教育的各個環節上體現出道德評價。建立完善的誠信測評體系,測評要素包括友善、正直、信用、誠實等,以此為前提對各種指標進行細化,並分為不同等級,通過老師評論、同學互評、學生自評以及社會評論,客觀、真實、全面的對大學生道德誠信進行評價。

3、建立健全大學生道德教育機制

高校將提高道德教育當作重要的學生工作來抓,在提高自律教育的基礎上,將信用制度運用在學校誠信制度上,構建起完善的懲罰約束制度,在思想建設、學習生活、學術研究等環節進行誠信規範,運用誠信教育提高建設水平。建立規範機制後,將其作為人才評價的重要指標,在畢業分配、入黨、評優等方面要考慮其誠信度。當學生誠信品質較差時,要運用懲罰與防範措施,開展行政和道義的約束。學校可以將學生誠信記錄與社會溝通,確保用人單位可以查詢到此記錄,並作為學生生存、生活、求職、求學的重要條件。

4、大學生要建立起道德誠信主體觀

大學生在開展誠信道德教育中佔據主體的地位,需要其具有主動性和自覺性,將誠信道德教育轉化成自身需求,主動引導和教育學生從培養性格、提升品格、完善自我、全面發展等環節主動內化與實踐。將誠信教育作為大學生提高人格魅力的切入點,推動其優化自己的素質結構,讓自己得到全面的發展。在教育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以增強他們的認知能力與發展水平。

5、大學生要積極參與實踐教育

道德實踐教育是大學生形成優秀人品的重要方式,道德教育要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與道德選擇能力,運用實踐將認知統一起來。大學生要反省實踐中的行為與思想,對違反要求的方面予以矯正,讓自己具有誠信的品質。誠信道德教育的方式、內容要實現常態化和通俗化,建設起誠信道德教育的培養和交流平台,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為誠信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載體保障。

結束語

大學生誠信教育是全面系統的工作,在良好的社會氛圍內,在落實相關鼓勵和引導大學生道德誠信政策情況下,在逐步建立政策支持體系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體現出高校管理、教育的主導性作用,不斷增強大學生素質,培養其理性思考的能力,重視道德誠信的實踐,圍繞着以人為本理念,開拓出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