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彩虹》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9W

《彩虹》教案【多篇】

《彩虹》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感受彩虹的氣勢美。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彩虹圖片一張、錄像機及錄像帶

2、字卡若干

3、錄音機及音樂帶

4、實物投影一台

5、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彩虹

活動方法

1、直觀表達法

2、視像法

活動過程

1、錄像欣賞:彩虹,引起幼兒的注意。

2、錄像中有什麼?它們都有哪些顏色?

3、彩虹姐姐有幾種顏色?她是什麼時候才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呀?彩虹姐姐像什麼?(鼓勵幼兒説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4、老師配樂朗誦詩歌,請小朋友結合圖片欣賞。

5、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説一説自己的感受。(鼓勵幼兒結合圖片説出不同的感受)

6、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然後請幼兒跟着念2至3遍。

7、聽音樂做動作退場。

各領域中的滲透

1、科學領域:科學小實驗《彩虹的形成》

2、藝術領域:蠟筆畫--彩虹

3、生活中的滲透:留意生活中哪些東西像彩虹,引導幼兒觀察。

4、環境中中的滲透:製作彩虹佈置環境。

5、家庭教育:家長帶領幼兒在雨後觀看彩虹,豐富彩虹的相關知識。

《彩虹》教案 篇二

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彩虹糖是幼兒常見並喜歡的一種食物,用彩虹糖作為實驗材料,可以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有話可説。同時,溶化也是幼兒在生活中常見並感興趣的科學現象。因此,我設計了該科學活動。在活動中,我通過創設“怎樣讓彩虹糖上的顏色變沒有”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通過聽聽、看看、猜猜、做做、嚐嚐等多種方法,在親歷實驗的過程中發現彩虹糖遇到水就會溶化這一科學現象,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感受色彩變化所帶來的驚喜。

目標:

1.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現象,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2.能在教師的示範、講解下按實驗步驟進行操作,並能注意觀察實驗中的現象。

3.感受色彩變化所帶來的驚喜。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準備:

彩虹糖若干,白紙盤5個(幼兒共分4組,每組用1個白紙盤;教師用1個),用玻璃杯裝的半杯牛奶,裝有小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杯、勺子各20份。

過程:

一、萌發興趣1.教師在口袋裏搖晃彩虹糖,用聲音激起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的口袋裏藏着一個神祕的禮物。聽一聽,可能是什麼?

2.教師引導幼兒模仿彩虹糖發出的聲音。

師:聲音是什麼樣子的?請學一學。(嘩啦嘩啦。)(析:利用搖晃彩虹糖發出的聲響,一方面可引導幼兒用聽覺初步感知彩虹糖的特徵,另一方面可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二、觀察彩虹糖的顏色1.教師出示彩虹糖,瞭解幼兒的已有經驗。

師:到底是什麼?你們想不想知道?仔細看哦!變!變!變!哇!是什麼?

師:你吃過嗎?你吃的彩虹糖是什麼顏色的?

2.教師將彩虹糖倒在桌上的白紙盤中,引導幼兒觀察彩虹糖的顏色。

師:彩虹糖的顏色真的和你們説的一樣嗎?想不想看一看?

師:彩虹糖有哪些顏色?

(析:幼兒可能有吃彩虹糖的經驗,對彩虹糖的顏色有一定的瞭解,但大多是無意識的。教師先讓幼兒説一説自己吃過的彩虹糖的顏色。再進行驗證,目的就是引導幼兒有意識地觀察。)三、明確實驗步驟和要求1.教師創設“把彩虹糖上的顏色變沒有”的遊戲情境,初步激發幼兒實驗的興趣。

師:彩虹糖有這麼多的顏色,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把彩虹糖上的顏色變沒有呢?

2.教師出示裝有水的塑料杯,介紹實驗材料。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種材料,你們看看是什麼?(水。)3.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水是透明無色的。

師:水是什麼顏色的?(如果幼兒説白色,教師就出示牛奶進行對比)這是杯牛奶,它是什麼顏色的?它們的顏色一樣嗎?

師(小結):我可以透過水看到你們,所以水是透明無色的。

4.教師邊講解邊示範,幫助幼兒明確操作的步驟和要求。

師:如果把彩虹糖放到水裏,彩虹糖上的顏色會變嗎?為什麼?

師:有的人説會變,有的人説不會變。我們來試試看。

師:每人只能拿一杯水和一顆彩虹糖,先看看你拿的彩虹糖是什麼顏色,再把彩虹糖放在水杯裏,用小勺子輕輕地攪一攪,不能吃。

5.教師帶領幼兒共同複述實驗步驟。

師:先做什麼?(拿一杯水和一顆糖。)再做什麼?(觀察糖的顏色。)最後做什麼?(把糖放進水裏,攪一攪,看一看糖和水的顏色有沒有變化。)(析:此環節有兩個目的:一是觀察水的顏色。小班幼兒很可能把水説成是白色的,所以,教師要有所預知,事先準備好牛奶。當幼兒不能正確描述時,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牛奶和水的對比觀察,具體直觀地瞭解水是透明無色的這一特性,而不是簡單地告知。二是瞭解實驗的步驟。因為小班幼兒記憶較長的實驗要求有困難,所以,教師示範講解後必須幫助幼兒用短句進行復述和強化,以便幼兒正確操作。)四、幼兒實驗,教師觀察指導1.幼兒操作,教師個別瞭解幼兒的發現。

師:你的彩虹糖是什麼顏色的?

師:輕輕地攪一攪,看看水有什麼變化?

師:再把彩虹糖舀上來看看,它變成了什麼顏色?

2.教師引導幼兒交流分享。

師:你原來的彩虹糖是什麼顏色的?現在呢?水變成了什麼顏色?彩虹糖上的顏色到哪裏去了?

師:有誰的發現是和他一樣的?慢慢舉起來給大家看看。(教師帶領幼兒集體檢查。)師(小結):原來彩虹糖上的顏色溶化到水裏去了。

(析: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在實驗過程中通過簡單的攪拌動作,看到了水從透明無色到有顏色的變化過程,在驚喜的同時自然地獲得了有關溶化的科學經驗。另外,也因現象變化明顯,幼兒有了交流的基礎,因而有話可説,有話願意説。)五、教師實驗,拓展幼兒的經驗1.幼兒猜測多顆彩虹糖放進水中的變化。

活動習反思:

糖果是幼兒鍾愛的食物,當出示彩虹糖的時候就足夠的吸引兒的眼球,調動了幼兒積極性。通過認識彩虹糖的樣子。

觀察彩虹糖的顏色進而引入手指點畫的美工活動。在操作過大部分幼兒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務,可是有部分幼兒還是出現了顏色的混搭,整個彩虹糖的罐子沒有均勻的填滿。在此次的活動中,還是要重點強調活動要求力求達到活動目標。在最後一個環節作品欣賞中,沒有做到更好的評析。整節活動過程太順利,沒有難點。

《彩虹》教案 篇三

教案准備

1、紅色、綠色、黃色顏料、剪成瓶狀的作業紙。

2、彩虹糖裝在透明的玻璃瓶中。

教案過程

一、預熱階段。

1、創設小熊做客的情境,導入教案,激發孩子參與教案的興趣。

教師用捉迷藏的形式出示玩具小熊,鼓勵寶寶向小熊問好,並出示小熊帶來的彩虹糖。

2、認認説説彩虹糖的顏色、形狀,感知紅、黃、綠三種顏色。

“看,漂亮的彩虹糖,有哪些顏色呢?”(豐富詞彙:五顏六色。)

“彩虹糖是什麼形狀的?”

3、分享彩虹糖,學説短句“我喜歡什麼顏色的彩虹糖”,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二、圖形刺激。

1、出示瓶狀的作業紙。

“看,小熊的瓶子裏還有彩虹糖嗎?”“看,老師把彩虹糖變出來。”

2、教師示範手指點畫彩虹糖。

説口訣“壓壓(蘸顏料)點點(點畫)彩虹糖”,並鼓勵寶寶伸出食指,和教師一起邊説邊練習。

三、想象創造。

幼兒自由找空瓶子進行點畫,教師指導孩子用是指點畫,鼓勵她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點畫,在瓶子裏變出五顏六色的彩虹糖,提醒他們換顏色時先用抹布把手指上的顏料擦乾淨。

教案反思

糖果是幼兒鍾愛的食物,當出示彩虹糖的時候就足夠的吸引兒的眼球,調動了幼兒積極性。通過認識彩虹糖的樣子。

觀察彩虹糖的顏色進而引入手指點畫的美工教案。在操作過大部分幼兒都能按照要求逐一完成任務,可是有部分幼兒還是出現了顏色的混搭,整個彩虹糖的罐子沒有均勻的填滿。在此次的教案中,還是要重點強調教案要求力求達到教案目標。在最後一個環節作品欣賞中,沒有做到更好的評析。整節教案過程太順利,沒有難點。

《彩虹》中班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三拍子歌曲。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部分歌詞。

3、在活動中體驗歌唱帶來的喜悦。

活動準備:

1、自制卡片式圖譜、彩虹兩個、小雨點4中各兩個。

2、幼兒人手一份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發聲遊戲

1、用聲音吹氣球la和lu。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玩的發聲遊戲,老師今天買了很多氣球,我拿了一個我喜歡的紅色的氣球,你聽:la~ la~ la ~。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2、用手勢表示音符的長短。可是老師買的氣球質量太差,一吹就破,你聽:la~拍手,la~拍手。我們一起來吹吹看。

二、學習副歌部分

1、教師:小朋友你見過彩虹嗎?你聽,哪裏的彩虹會唱歌?(出示彩虹圖譜),教師範唱,帶領幼兒學習彩虹唱歌。

2、教師:彩虹是怎麼唱歌的?(幼兒隨樂演唱)

3、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小雨點跳舞的聲音,並在音樂的伴奏下學習演唱歌曲的後半部分。教師:這是小雨點,小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他們跳舞的時候回發出什麼聲音呢?

4、教師引導幼兒將彩虹唱歌和小雨點跳舞連一起來唱一唱。

三、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隨伴奏逐一出示歌曲前半段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的含義。

2、教師:那問號唱的是什麼?仔細聽哦。

3、幼兒跟隨教師範唱歌曲前半段。

4、幼兒跟隨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四、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創編歌詞

1、教師:小雨點可能會在哪裏跳舞呢?請你用勾線筆在紙上畫出你的想法。

2、幼兒交流繪畫作品,教師選擇合適的圖案貼在“?”處。

3、根據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彩虹》中班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仔細觀察畫面,想想説説熊奶奶和小動物的故事。

感受朋友間相互關心的快樂。

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PPT,熊奶奶頭飾,有關圖畫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畫,倒入故事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看看圖畫上有些什麼?裏面藏着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嗎?

2、講述故事,感情交流

熊奶奶怎麼了,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每個人都會生病?生病的時候感覺怎樣?心裏想些什麼?

小結:生病的熊奶奶心情和小朋友説的一樣,非常孤單,非常難過。

圖2,圖3,圖4,圖5,,觀察交流,情景表演

導語:現在誰願意來看看熊奶奶,對她説些好聽的話(是扮演熊奶奶)

小結: 你們真會關心人,熊奶奶的病好多了 。

3、青蛙的禮物

熊奶奶有什麼願望? 猜猜青蛙大叔回想一個什麼辦法來實現熊奶奶的願望?

集體看PPT6、7、8、9、尋找答案

他想了個什麼辦法?為什麼會想到用鮮花造彩虹?

圖十,提問:為什麼小動物們會很開心?

總結:很多時候,如果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和別人友好相處會很開心、很快樂。

課後反思:這節語言活動《鮮花彩虹》,在運用看望繪本教學的基礎上,有添加了小朋友喜歡的動畫故事,題材新穎,幼兒感興趣。不足之處是看望熊奶奶的的過程中,應讓幼兒學説小動物的話,活躍課堂氣氛。併為後面的環節打下伏筆。

小百科: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欣賞的植物的統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

《彩虹》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2頁,分為“自制水稜鏡”、“製作牛頓盤”2個部分。

學生們在驚詫於雨過天晴時彩虹的美麗,但卻未必能解釋雨後為什麼會產生彩虹?學生們知道彩虹由7種顏色組成,但卻未必能解釋彩虹不同的色彩是怎樣形成的?本課意圖利用三稜鏡與牛頓盤的製作和使用,讓學生了解到光可以分解和混合。

第一部分:自制水稜鏡。

教材首先將一束陽光投射到三稜鏡上,讓學生觀察產生的現象。學生們將可能會觀察到三種現象:一是陽光被稜鏡的一面反射到牆壁上,我們會看到一塊白色光斑;二是投下的稜鏡的陰影;還有一種現象就是被折射出來的彩虹。讓學生描述並解釋觀察到的這幾種現象,他們可用光的反射來解釋白色光斑,然而在解釋彩虹形成時,就遇到了障礙。於是教材提供了這樣的解釋:“陽光穿過透明的稜鏡時,光的路線會發生改變,被分解為多種顏色的光,形成太陽光譜。”(我認為在實際教學應該注意兩方面的事項:一是如何讓外界的陽光引到教室內來,第二是如何從鏡子反射陽光過渡到稜鏡折射陽光。)

這種現象如果能被學生用一定的方法再現,那是多麼愉快的事。於是,教材就提供了一種簡便易行的製作太陽光譜的活動——製作水稜鏡的活動。在製作水稜鏡時,學生還可能觀察到水中的硬幣、鏡面的折射效果。教師可以適當地講解一下光的折射現象,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我認為教材中這種製作方法可以用配套材料中的器材替代,並且效果比較好。而水稜鏡分解陽光,我們可以做成模擬實驗。可以用手電筒的光替代陽光,水稜鏡替代三稜鏡,白紙替代牆面。這樣的改變一方面可以解決這節課受陽光限制的侷限,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經歷模擬實驗的產生與設計過程。)

在活動結束前,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聯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或折射現象,分析其中的光學原理,並利用這種原理創造性的再現天空中的彩虹。

這部分的內容,是這節的重要部分。

第二部分:製作牛頓盤。

白色的太陽光(姑且將陽光的顏色稱為白色)通過稜鏡能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那麼這些光能否再混合成白光呢?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面臨這個問題,學生們會怎樣思考呢?按照探究的一般過程,他們應該下一個真假判斷,再通過設計實驗加以驗證。設計實驗的過程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雖然教材中沒有要求有這樣的思考過程,但在出現牛頓盤製作之前,教師還是應該帶領學生經歷這樣的過程。相信學生們會找到驗證的方法,他們可能會想方設法地製出7種不同顏色的光,再將這些光同時用鏡面反射到同一個地方;或者找出不同的顏料將它們混合在一起(這時他們看到的卻是黑色)。

牛頓盤是利用視覺暫留現象將不同顏色的光混合在一起。製作牛頓盤的活動可稱得上是一個“工程”。因此我們可讓學生在課外事先剪好7個不同顏色的圓片,或者由教師直接提供牛頓盤。課堂上可以讓學生思考“顏色的排列順序、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看到的效果”諸如此類的問題,以求觀察與研究的結合。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製作水稜鏡,並利用水稜鏡對光的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觀察研究,鼓勵學生積極地、有創造性地思考,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並理解“三稜鏡能夠改變光行進的路線並分解光”。

2、通過組織、指導學生製作水稜鏡和牛頓盤並觀察光的分解和合成現象,使學生了解有關光的折射的初淺知識和人工製造彩虹的方法。

3、通過牛頓盤對光的混合實驗,使學生對七種色光混合形成白光產生新的探究問題,激發學生課餘時間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愛好、樂趣。

三、教學準備

1、演示材料:投影儀(光源)、三稜鏡兩個、透明玻璃一塊、鏡子兩面、水稜鏡套材料一套、牛頓盤套材一套、手電筒(光源)、16K白紙、水盆(裝水)一個等。

2、分組材料(按四人一組準備數量):水稜鏡套材料一套、牛頓盤套材一套、手電筒(光源)、16K白紙等。

3、其它材料:觀察記錄紙兩張

四、教學過程

1、觀察陽光的分解。

(1)教師提問:你們有辦法將室外的陽光請到教室裏來嗎?

(2)教師演示:利用鏡子將陽光反射到牆壁上。

(3)教師提問:這個實驗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學生描述並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教師板畫鏡子反射陽光的線路草圖。)

(4)教師提問:將鏡子換成玻璃,又會產生什麼現象?鏡子與玻璃有什麼區別?(教師板畫陽光透過玻璃的線路草圖)

(5)教師出示三稜鏡,並讓學生觀察及描述三稜鏡的特點。

(6)教師提問:將一束陽光照到三稜鏡上,將會出現什麼情況?

(7)學生猜測、教師演示,學生觀察現象並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8)引導語:這個實驗你想做嗎?老師這兒沒有這麼多的三稜鏡怎麼辦?我們自己動手做一個三稜鏡好嗎?

(9)教師引導並解釋水稜鏡模擬實驗:水稜鏡替代三稜鏡、手電筒替代陽光、白紙替代牆面。

(10)學生實驗:水稜鏡分解手電筒光,開成光譜。

(11)請做得比較成功的小組上台演示

(12)教師提問:要使這個實驗做成功需要注意什麼?(學生小組討論)

(13)教師提問:剛才在白紙上我們看到了什麼現象?除了光譜還有什麼?請在記錄紙上標出相應的位置?(學生小組討論,並作好記錄)

(14)教師板畫、小結:教師板畫手電筒的光穿過水稜鏡時,光前進的方向發生改變,並被分解多種顏色的光。那麼,你現在能不能解釋三稜鏡分解光的道理?

(15)教師再小結:陽光穿過透明的三稜鏡時,光行進的方向會發生改變,被分解成多種顏色的光,形成太陽光譜。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2、例舉日常生活中的“彩虹現象”。

(1)學生討論並交流以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還在哪裏看到過類似現象?

(2)引導語:沒有三稜鏡,沒有水稜鏡,我們也能用水和鏡子分解陽光。

(3)教師出示簡易水稜鏡的製作方法,演示製作過程。

(4)教師介紹人造彩虹的簡單製造方法。

3、單色光混合成白光的探究活動。

(1)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老師還有一個問題:當陽光透過三稜鏡照到牆面上形成光譜,如果我將牆面換成一塊三稜鏡,你想,這七種光透過三稜鏡又會變成什麼顏色的光呢?太陽光通過稜鏡分解成的多種顏色的光,是否能再混合成白光呢?

(2)學生作出判斷,並嘗試説明判斷的依據。

(3)教師提問:你想研究這個問題嗎?(小組研討:怎樣用實驗的方法驗證我們的想法,畫出示意圖。)

(4)教師小結:同學們,在300年前的18世紀初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就研究過這個問題,為此,牛頓還製作了實驗工具,後來稱它為牛頓盤。

(5)出示牛頓盤及製作方法,並解釋怎樣做這個觀察實驗。

(6)學生在課後,利用牛頓盤進行研究並思考:旋轉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塊的大小是否會影響白色光合成的效果?從7種圓形紙板中任選幾片做相同的實驗,是否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彩虹》中班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材料準備:

兩個塑料水瓶,一支圓規;一把錐子,一些水;一根小號縫衣針。

實驗操作:

1、用縫衣針在塑料瓶蓋上扎大概二十幾個小孔,將塑料瓶灌滿水,蓋緊瓶蓋,人背對太陽,握住瓶子,輕輕地擠壓使水噴出來,就能看見彩虹了。

2、用錐子在另一個瓶蓋上扎孔,重複上面的試驗,這次從瓶蓋上噴出的小雨中就看不到彩虹了。

指導要點:

幼兒在用縫衣針扎孔時要指導幼兒注意使用縫衣針的方法,使用縫衣針時要注意不弄到手上。

活動反思:

幼兒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活動中,幼兒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以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探究活動中。使幼兒主動學習,激發起幼兒探究的興趣。

《彩虹》中班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利用CD照射觀察各種顏色的光。

2、初步理解CD顯現出的彩虹光芒和實際彩虹光芒的關係。

活動概要

用CD照出各種顏色的光(手電筒和蠟燭),觀察CD表面的光。

準備活動

【自由選擇活動科學領域】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尋找彩虹(彩虹在哪裏呢?)

活動內容

【導入】

1。 觀看動畫片【尋找彩虹】,説説你看到過的彩虹,讓孩子們對於製作生活中的彩虹充滿好奇心。

你見過彩虹嗎?在哪兒見到的彩虹?

彩虹都有什麼顏色?

怎樣在我們的周圍製作出彩虹呢?

【展開】

2、觀看視頻【尋找彩虹】,説説實驗目標,備品以及實驗順序。

今天我們要做的實驗叫什麼?

做實驗的時候都需要哪些東西呢?

用手電筒和蠟燭照射CD表面的話會發出什麼顏色的光呢?

看一看實驗順序 。

1)觀察CD。

2) 用CD照出各種顏色的光。

3)移動CD,尋找和彩虹一樣的光。

【活動1:觀察CD。】

3、探究CD,説出你的感受。

用手摸一摸CD的正反面,有什麼感覺?

在CD上可以看見什麼顏色?

【活動2:用CD照出各種顏色的光。】

4、用手電筒和蠟燭照射CD,觀察CD折射的光。

如果想要看CD折射的光,應該怎麼做呢?

用燈照一照CD的背面,CD有什麼顏色呢?

用手電筒照一照,你看到了什麼顏色?

用蠟燭照一照,你又看到了什麼顏色?

【結束】

5、實驗結束後,Big eye small eye活動紙() 尋找彩虹(可以製作彩虹)寫出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儘量把室內的光線調暗後再觀察自然光。

活動評價

對於利用CD的顯現出的彩虹光芒和實際彩虹光芒的關係是否充分理解來進行評價。

教師活動相關信息

我們通常看到的光裏包含着各種顏色的光,這些光合並在一起就是我們看到的白光。CD表面有溝槽,當有光照射的。時候,經過溝槽反射的光就會有波長的變化,所以就會看到不同顏色的光。波長的不同顏色也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