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體育課教案全集【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5W

國小體育課教案全集【精品多篇】

國小體育教案 篇一

一、教學課題:

本課教材選自人教版國小《體育與健康》第五冊第六課。

二、教學課時:

1課時

三、教學課型:

新授課

四、教材分析:

主教材前滾翻是《大綱》要求學會的基本動作之一,它是學習較複雜技巧動作的基礎,也是生活中自我保護的一種基本方法。教學重難點是團身緊、方向正、滾動圓。教學內容從學生喜愛的仿生動物開始,過渡到簡便易行的單個動作,然後上升為適合學生實際的難度組合動作。

五、學情分析:

國小生有強烈的表演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大膽的對本節課學習的動作的瞭解和嘗試。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和親身體驗,讓學生通過實踐去感悟動作完成的要領。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踐中更好的去體驗。

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滾翻必須團身緊,只有像球一樣,才能滾的好,才能處理緊急的意外事故做到自我保護。

2、過程與方法:1.70%-80%的學生掌握前滾翻正確技術動作,發展學生靈敏、柔韌、協調等身體素質。

2、通過遊戲練習,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判斷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模仿性、創造性練習和遊戲練習,進行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的品格教育,培養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七、教學重難點:

1、重點:滾動圓滑,滾成直線。

2、難點:低頭含胸,蹬地有力,頭後部着墊,團身緊。

八、教學準備:

小墊子40塊;體操墊1塊;白紙10張;籃球5個;小正方形紙箱5個,電腦1台,背投影儀1台,小音箱1台,優盤1個。

九、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實踐法、探究法。

十、教學過程:

上《本站·》課前6分鐘先讓學生在教室觀看前滾翻的視屏,簡單的瞭解本節課學習的動作要求。

【設計意圖:利用視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整隊到操場上,教師帶領學生做準備活動。引導學生分組分別用籃球、小正方形紙箱進行比賽,並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引導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步驟:

1、原地蹲撐,屈臂,低頭練習。教師在體操墊1塊做示範動作。

【設計意圖:學生能夠直觀的看清楚老師的動作,並知道前滾翻開始的動作】

2、輔助性練習:學生分組仰卧團身前後滾動(4次)

【設計意圖:是學生分組練習找到前滾翻的慣性動作】要領:團身緊、手抱小腿前後滾動。

3、低頭夾白紙,在幫助與保護下做前滾翻(3次)

【設計意圖:低頭夾白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做到低頭含胸這一動作難點】

4、分組各自練習,找出做的好的同學,行表揚。

【設計意圖:有效的語言刺激能使學生的表現慾望增強,更好的學習動作要領,找出別人做好的原因,自主學習動作。】

5、在美妙的音樂中進行放鬆活動。

6、本課學習點評,宣佈下課。

國小體育課教案 篇二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本課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中心,遵循技能形成的規律,鼓勵學生通過練習與體驗,探尋和糾正技能動作,啟發學生自學自練、互幫互學,並逐步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學過程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章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序的組織教學。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在與同伴的合作學習中得到技能的逐步提高,心裏的愉悦與滿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初步體會練中生疑、練中思疑、練中釋疑的體育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二)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選自人教版國小體育與健康教材第四冊,內容是小籃球:原地運球和遊戲:前赴後繼。

(三)單元課次:

小籃球原地運球單元共安排3課次,本課是第3課次。

單元計劃:

第一課次:初步學習籃球基本站姿、雙手持球的方法,重點進行1—2種熟悉球性的練習,使85%的學生基本掌握1—2種的熟悉球性的練習方法。

第二課次:進一步進行熟悉球性的鞏固練習,重點學習原地運球的技術動作,使80%的學生正確掌握原地運球的技術動作。

第三課次:進一步進行原地運球的鞏固練習,重點練習與糾正原地運球低頭運球的錯誤動作,使80%的學生能都抬起頭來運球。

(四)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在人教版教材中,小籃球從四年級開始出現至六年級,技術動作呈由易到難的遞進,是國小球類教材學習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國小生年齡特點,國小籃球教學,主要抓熟悉球性、腳步移動、傳接球、運球和投籃等最常用的幾項主要技術動作進行教學,重點以學習基本技術和技能,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為主,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基本技術,懂得一點比賽規則,培養籃球運動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練。

根據籃球內容教材中的分佈情況,制定四年級籃球原地運球的單元計劃。單元目標:學會原地運球的方法,初步掌握原地運球手觸球的部位和時機,發展協調性和上肢小肌羣的控制能力,激發學練興趣,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根據豐台區國小體育教學統一計劃安排,四年級原地運球共1.5課時3課次,本課次在單元計劃中是第3課次。

2、學生情況分析:

(1)心理特點: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上體育課,對體育運動具有良好的參與意識,並且對教師明確提出的學練要求能夠主動完成,同時,他們對動作的認識具有了初步地自我分析、理解能力,對動作的完成質量有了初步的評價與量化標準,這是進行合作學習,教學中能高效率完成嘗試與體驗的一個先決條件。

(2)生理特點:四年級學生開始進入青春初期,身體發育較快,身高明顯增長,身體素質明顯增強,但長時間、大運動量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感,易產生消極情緒。技能的形成過程較低年級快,對粗略動作的掌握較快,但細緻程度不夠,在學練的過程中,動作容易變型,走樣,形成各種錯誤的技術動作。

(3)技能基礎:籃球原地運球的技術比較簡單,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學生們都或多或少地參與過,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基礎,但是也養成了一些錯誤的練習習慣,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糾正。

年級:四年級人數:28

1、小籃球:原地運球

2、遊戲:前赴後繼

教學目標

1、採用不同方式鞏固練習原地運球的技術動作,80%的。學生能抬頭運球

2、發展學生上肢小肌羣力量及協調性,提高手對球的控制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國小體育課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快快集合的遊戲提高集合的速度和準確性。

2,技能目標:經過反覆練習立正,稍息來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能,使動作做到協調性。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掌握立正稍息的做法,集合時的反應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課堂常規檢查:師生問好,宣佈教學內容,檢查學生服裝情況,進入課堂。

組織方法:成四路縱隊――集合(如下圖)

遊戲方法:

(1)先排成四路縱隊。

(2)發出“解散”口令後學生分散到指定的區域內自由活動。或者有老師帶領做模仿動作,當聽到“集合”的口令或哨聲,立即回到原來的位置站好,以快,靜,齊的對為勝。

教與學的方法:

(1)教師簡單講解並説要求。

(2)學生聽指揮練習。

(3)教師反饋給學生l練習的情況,針對不足加以糾正。

(4)重複練習。

二,主體部分

授新知識:立正,稍息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看過解放軍叔叔集合時的場合嗎?他們立正時站得像一棵松樹一樣挺拔,不動搖;稍息時也一樣站得不錯,你們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偉大的人物。

教與學的方法:

(1)導入

(2)講解立正稍息的做法,並做示範。

(3)學生聽指揮練習,然後分組練習。

(4)教師觀摩學生練習情況,並及時進行糾正。

(5)集合隊伍,進行小結。

(6)讓學生上來演習,檢查練習情況。

三,結束部分

1,遊戲:母雞愛小雞

遊戲方法:把學生分成四隊,每隊選一名學生做“老鷹”,排頭的學生做“母雞”,並張開雙臂保護“小雞”,其餘學生做“小雞”,拉住前面一個人的衣服,靈巧地躲閃,不讓“老鷹”拍着。

遊戲規則:

(1)“老鷹”不能從“母雞”的翅膀下面鑽過去拍“小雞”,只能從側面繞過去拍隊尾的一個,也不能和“母雞”相互推,拉,撞,扯。

(2)“小雞”在躲閃時不要掉隊。

2,整隊,總結本節課的內容。

3,宣佈下課,師生告別。

場地:一個排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