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們的身體教案(實用17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0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我們的身體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我們的身體教案》相關的範文。

我們的身體教案(實用17篇)

篇1:我們的身體教案

一、目標:

1.通過玩玩、找找、發現自己身體能動的部位,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願意和老師一起説説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發現自己身體能動的部位。

2.難點: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幼兒人手一份活動器具、紙寶寶、筆,教師用的一張放大的紙寶寶。

四、活動流程:

嘗試發現—>找身體會動的部位—>活動—>延伸活動

1.嘗試發現

1)今天,老師在活動室裏放了好多的活動器具,請孩子們看看都有些什麼呀?請每個孩子拿一樣你喜歡的器具玩,玩的時候你要仔細地看看,你身體的什麼地方動了?

2)提問:你玩了什麼你身體的什麼地方動了?

2.找身體會動的部位

1)我發現你們的手和腳會動,其實身體上還有許多地方也在動。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位紙寶寶,請孩子們一邊動動你們的身體一邊把發現身體上會動的地方用筆點出來。

2)請你們把身體上會動的地方告訴大家吧

孩子們講出會動的部位老師在放大的紙寶寶上記錄並相應讓孩子們動動該部位。

3.:動一動

1)紙寶寶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動一動的。

2)老師點到紙寶寶什麼部位,你就動什麼部位。讓我們聽着音樂有節奏地每個部位動5下。

3)今天,你們發現人身上許多部位都會動,就是因為這些部位會動,我們人的身體就很靈活,樣樣事情都會做。

4.延伸活動:

身體外面可以動,那麼身體裏面部位會動嗎?請孩子們去問問爸爸媽媽或者看看書,用你們的心、眼睛慢慢地去發現,看誰發現的小祕密多,把你們的發現記下來。

篇2:我們的身體教案

教學目的:

1、幼兒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小洞以及這些小洞的功能。

2、激發想象力,萌發探索慾望,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愛上閲讀,體會和小夥伴一起做遊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圖上兩個小朋友在看什麼呢?這是什麼呀?小朋友們猜一猜,這是什麼的洞?這又是什麼?這兩個洞是用來做什麼呢的?

1、提出問題:這兩個小洞是幹什麼用的呢?幼兒猜一猜。

鼻孔的功能是什麼?鼻子可以用來呼吸,還可以聞各種氣味。

2、操作

(1)老師:在我們的身上還有哪些小洞?小朋友們找一找。

(2)看幻燈片講解這些小洞都有什麼作用。

3、老師:小朋友知道小嬰兒是從哪裏生出來的?

4、老師:身上還有哪些小洞被堵住了,你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洞?

小朋友的肚臍眼是什麼樣的?

5、小結

我們身上的小洞好多呀。

6、老師:如果我們身上沒有小洞,會如何?

7、我們身上的小洞很重要,我們要保護好我們身上的洞,也要保護小夥伴身上的每一個洞,不能讓這些小洞收到傷害。

三、教學結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洞,有的洞對我們有好處,有的卻是危險的,我們一起找一找,還有哪些洞。

篇3:我們的身體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身體裏的“洞洞”,知道“洞洞”的作用。

2、學會保護身體裏的“洞洞”。

3、體驗探索人體奧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裝有蒜、姜等物品的瓶子;放大鏡若干。

配套課件:大班科學課件《我們身體裏的洞》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生活中的洞洞)

師:今天,想跟小朋友們聊一聊關於洞洞的事情,你們在生活中見過洞洞嗎?(幼兒自由回答)出示PPT。

師:老師這裏也有洞洞,我們來猜一猜,這個洞洞有可能是什麼呢?

逐一出示下水道、蓮蓬頭、隧道洞,幼兒猜測。

二、展開部分(身體裏的洞洞)

(一)鼻孔洞洞

1、出示PPT,幼兒猜測是什麼洞洞?

師:你猜,這是什麼洞洞呢?

看,是什麼?哎呀,這兩個鼻孔怎麼啦?

你們流過鼻涕嗎?什麼時候會流鼻涕啊?

對,流鼻涕太難受了,快拿紙擦一擦!

2、鼻孔的作用

師:鼻孔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有什麼作用呢?出示PPT(聞花香味)

師:這個小女孩,她聞到了什麼?你們的鼻子聞到過氣味嗎?

今天老師要來考考你們,我的瓶子裏裝了各種各樣的東西,誰能聞出來是什麼?

這麼多東西你們都能聞出來,你們的鼻子真是太厲害了!

師:我們的鼻子除了聞氣味,還有什麼作用呢?出示PPT(呼吸)

你看,我們的鼻子把空氣吸進來,我們的肺就像氣球一樣變大了,再從鼻孔裏呼出去,肺又變小了。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吸氣……呼氣……你有什麼感覺?

3、小結:鼻孔這兩個洞洞真是太重要了,可以聞東西,還可以呼吸!

(二)耳朵、眼睛、嘴巴、肛門、毛孔洞洞

師:我們的身體裏除了鼻孔這兩個洞洞,還有什麼洞洞嗎?逐一出示PPT

嘴巴:唱歌、吃東西、説話

毛孔:排汗

師:毛孔怎樣排掉沒用的東西啊?我們的身上有許許多多的毛孔,但是毛孔網的洞洞很小很小,要用放大鏡來看,想不想看一看?(發放大鏡,幼兒觀察毛孔)

師:你看見毛孔了嗎?哪裏有毛孔?

眼睛:看東西

耳朵:聽聲音(幼兒互相説悄悄話)

肛門:排泄

師:嘴巴可以吃東西,吃到肚子裏的東西經過食道再進入胃裏,有營養的東西被我們吸收了,那沒有用的.東西去哪了呢?你看,這個人在幹嗎?便便的洞洞叫做肛門。

師:除了便便的洞洞,我們的身體裏還有尿尿的洞洞,還有毛孔洞洞,這些都能幫我們把身體裏沒用的東西排出來。

(三)嬰兒洞

師:你們知道小朋友是哪裏來的嗎?我們都是從媽媽的嬰兒洞裏出來的,媽媽把我們生出來,可辛苦了。

篇4:我們的身體教案

設計意圖:

愛玩、愛動是小班幼兒的能力特點。我們班幼兒也是這樣,尤其是一聽音樂,就喜歡扭扭小屁股,拍拍手、動動頭等等。所以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我們的身體》。動畫片《喜洋洋和灰太狼》更是孩子們的最愛,於是整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我扮演羊媽媽,幼兒扮演喜洋洋,跟着音樂用身體創編各種不同的動作,從而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體驗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夠找身體的各個部位創編不同的動作。

2、感受音樂的不同,初步學玩音樂遊戲。

活動準備:

喜洋洋胸飾若干,灰太狼頭飾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喜洋洋們,跟着羊媽媽去做做運動,鍛鍊鍛鍊我們的身體吧!(聽音樂進場)

二、傾聽音樂,創編動作

1、欣賞音樂的不同

師:我們來仔細聽一聽,哪段音樂是喜洋洋出來了,哪段音樂是灰太狼出來了。

2、感受A段音樂,創編動作

師:喜洋洋是怎麼走路的呀!它們在羊村裏都幹什麼了?是怎樣鍛鍊我們的身體?

師:那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動動我們的身體吧!(跟隨音樂做動作)

3、感受B段音樂,創編動作

師:仔細聽一聽,會是誰來了?

師:灰太狼來了,聰明的喜洋洋會幹什麼?

小結:灰太狼來了,喜洋洋蹲在草叢裏一動也不能動哦!

三、完整遊戲,體驗樂趣

1、介紹遊戲規則

師:要跟着音樂一下一下地鍛鍊我們的身體,看到灰太狼來了,要立刻蹲下,千萬不能動,否則可要被它抓走的哦!

(完整玩2-3遍遊戲)

2、請部分幼兒扮演灰太狼再次遊戲

四、手指遊戲,放鬆活動

師:我們今天玩得真開心呀!我們聽着音樂放鬆一下,動動我們的手指吧!(隨老師做動作)

教學反思:

1、這節課用的直接導入,小朋友不容易被吸引。如果換成“看看缺什麼”。(畫些缺少五官的動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2、那個照片利用的不好,在掛畫前出示照片,問小朋友這是什麼(指着五官、身體)

3、身體的作用這環節可以增強些。

篇5:我們的身體教案

設計意圖:

幼兒園的運動遊戲是指幼兒在室內外運動場所進行的,自定運動形式、自選運動器械或手持玩具,也可以利用自然物或徒手,以身體運動為主要形式的遊戲活動。進入中班以後,我班的孩子基本動作更為靈活,他們不僅能夠自如地進行跑、跳爬等動作,還敢於嘗試、探索各種動作,如何讓孩子更喜愛運動,注意科學的運動呢?於是我選擇了《幼兒運動遊戲與主題活動的整合》這一課題。本階段我班正在開展《運動身體》的主題活動,通過音樂活動《健康歌》、語言活動《胖胖兔減肥》、綜合活動《小小運動員》、《木偶娃娃》、遊戲活動《照鏡子》以及帶領幼兒參觀健身房、做健身操等多種形式,幼兒從瞭解別人運動開始,到參與運動,親身感受運動身體的快樂。在此過程中,幼兒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興趣:我們的身體是怎樣動的?我們身上什麼地方會動?帶着這些問題,我設計了“身體、移動”這一活動,讓幼兒從自己的身體本身得到運動的快樂,是我設計和開展這一活動的宗旨。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讓幼兒發現身體中會動的部位。

2、發展幼兒走、跑、跳、爬等能力,提高機體的協調性、平衡性。

3、敢於運用自己身體各個部位來探索不同的動作,從中體驗運動的快樂。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對走、跑、跳等動作的不同形式有了初步的嘗試。

2、伴奏音樂磁帶。

3、材料準備:投放呼拉圈、紙皮圈、腳印、高蹺、跳袋。

4、場地準備:鋪設泡沫軟墊、設置“鐵絲網”、隧道、畫上數字格子。

活動過程:

一、通過感知活動,引導幼兒發現身體內外部可以動的部位。

1、幼兒聽音樂繞場進行走、跑、跳的多種練習。

2、引導幼兒找出自己身體外部會動的部位,大家一起感知一下。

3、通過《木頭人》遊戲和聽、觸摸,引導幼兒感知身體內部會動的部位。

二、探索活動:我們的身體會移動。

1、幼兒自由嘗試用不同形式的走、跑、跳、爬等動作來移動身體。

2、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自己探索的移動身體的方法。

3、幼兒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自由探索一人或多人一起移動身體的方法。

4、放鬆活動:雪人融化了。

三、分享經驗

1、幼兒自由交流運用材料來移動身體的方法。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3、播放《走路》音樂,幼兒隨音樂做動作結束。

活動反思:

一節活動,時間有限,每一分鐘都不能浪費,每一格孩子都要有所鍛鍊或提升,我們只能通過材料來幫助我們達到更好的效果。

篇6:《我們的身體》教案

教學要求:

通過身體素質一的練習,發展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等

方面的素質,提高運動能力和體育運動成績;養成團結互助的學風。

教學重點:

發展速度素質的練習是本次課的重點,當中提高步頻步幅

增加下肢力量的練習是速度素質練習的重點。

教學難點:

小步跑練習和後蹬跑練習是本次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集體講授、分組練習。

使用教具:

4x50米的直跑道

教學過程(主要教學環節):

一、開始部分:(3分鐘)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相互問好;

3.教師簡單介紹教學計劃及安排;

4.教師宣佈教學內容和要求;

5.安排見習生見習內容,檢查運動着裝;

6.慢跑熱身400米。

二、準備部分(7分鐘):慢跑結束成體操隊形散開做徒手準備活動:

手腕、踝關節活動4X8拍;2.膝關節繞環4X8拍;

3.擴胸運動4X8拍;

4.振臂運動4X8拍;

5.體側運動4X8拍;

6.體轉運動4X8拍

7.踢腿運動4X8拍

8.腹背運動4X8拍

9.弓步壓腿4X8拍

10.僕步壓腿4X8拍

11.丁步壓腿4X8拍

12.深蹲縱跳男10次;女5次。

三、基本部分:(28分鐘)

教師講解小步跑及後蹬跑動作要領,邊講邊示範;學生跟着教師練習。(1).小步跑(如圖)

身體稍前傾,大腿抬起與水平線約成35-45度角,膝關節放鬆,然後大腿下壓小腿順下壓的慣性前伸,並很快以前腳掌積極着地,腳趾完成最後“扒地”動作;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頻率快而放鬆。放鬆,小腿自然伸開用前腳掌着地,支撐腿三關節充分伸展,骨盆前送,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

(2).後蹬跑(如圖)

上體稍前傾,支撐腿後蹬充分蹬直,而擺動腿屈關節領先向前擺出,然後大腿積極下壓,用前腳掌着地,兩臂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動作。

2.高抬腿跑,3.單腳跳,4.連續蛙跳,5.弓箭步走,6.50米衝刺跑

四、結束部分:(2分鐘)集體集中拍打抖動放鬆大腿前後肌肉,墊步跳放鬆,佈置課外練習,早操時男生:50米衝刺跑2組,女生弓箭步走50米2組。教師宣佈下課。

五、課後教學小節:

篇7:《我們的身體》教案

一、主題來源

在主題“有趣的水”中,孩子們對“水”十分感興趣。一次,我們來到公園的湖邊觀察水,發現了水中有柳樹、小船的倒影。孩子們一下子興奮起來了,唧唧喳喳的議論起來。回到幼兒園,孩子們在帶來的水邊照片中,也留意觀察水中的倒影“找倒影,畫倒影”。

“看,水裏有個人。”

“那是過橋的那個人的影子呀!”

“人在水裏的倒影。”

“人在地上也有影子的。”

我在一邊仔細聆聽,以一顆敏感的心,捕捉教育的契機。“哦!是嗎?你在什麼時候看見影子的?”“在晚上的時候,走在路燈下看見的。”孩子們聽了以後也立即説“我們也看到過影子的!”“在家裏的牆壁上。”……

這樣一來,在水的主題將近尾聲的時候,“影子”成了大家的興趣所在,於是我們班以“影子”這條線,自然的進入了“我自己”的主題。

二、活動來源

在一次户外“找影子、畫影子、測量影子”的時候,孩子們發現了人動影子也會跟着動。

“我頭動,影子的頭也動的。”

“我的腳動了,影子的腳也動了。”

在畫影子時,孩子們還發現人不動時間長了挺難受的。這正是主題教材中“我的身體真有用”這個站點最佳的切入點。於是我問“那我們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會動呢?這些地方能動使我們可以做什麼事情呢?”在強烈的興趣的帶動下孩子們又開始了新的探索了。在討論中,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了這些能動的部位可以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方便。我在牆面上佈置了紙娃娃,孩子們把能做的事情粘貼在紙娃娃相應的部位,如手指能做的事情貼在紙娃娃的手指處等等,孩子們很喜歡這個牆面,有空就會來看看,指指點點。

多多提出了“心臟也會跳動”有的孩子心臟跳動的聲音所吸引,他們互相貼在對方的胸前聆聽心跳的聲音。

這成了孩子共同的興趣和熱點,於是我們設計了今天的預設活動。

三、活動依據:

活動是孩子們共同的興趣和關注的熱點

孩子關注的熱點,往往是與他們的興趣、需要密切相關的,在實踐中我真切的感受到,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設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孩子所有的活動都依賴與興趣,因此沒有興趣也就沒有創造。”可見,興趣是孩子的積極參與活動的原動力,是每次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尋找到孩子真正關心的熱點,是預設與生成兩者成功結合的前提。

篇8:《我們的身體》教案

活動目標:

1.自己身體哪些部位可以動,知道人的關節是可以動的

2.瞭解保護關節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1.小朋友做操的錄像

2.球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小朋友做操,看老師拍球。

提問:

1.剛才我們看了錄像中,小朋友做操時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手、腳、腿、腰、頭)

2.老師拍球的時候有哪些地方在動?(肩膀、手、腰、手腕)3.我們身體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地方在動?(因為有關節)

二、老師講述人的身體裏有許多關節,有了關節我們活動起來很輕鬆自在。

提問:

1.我們的身體裏有哪些關節呢?它們有什麼作用呢?

2.幼兒根據老師的要求做動作,瞭解自己身體各部位的關節,知道人的關節是可以動的,如:人的肩關節、膝關節可以幫助我們行走,腕關節可以幫我們拿東西,頸關節可以幫我們前後左右看東西。

三、老師為每位幼兒準備一張娃娃臉。

請幼兒用鉛筆在能動的部位(有關節的地方)畫上一個小空圈表示這兒有關節。

四、瞭解保護關節的簡單方法

1.身體裏有這麼多的部位能動,靠的是關節。有了關節我們才能參加各項活動(請幼兒跟音樂跳舞,説出感覺很舒服)如果關節不動了,我們就不能參加活動了(請幼兒做“木頭人”的遊戲,説出關節不動了難受不舒服的感覺)

2.關節是怎樣動的呢?(用平拳和拳頭表示)如果用力拖關節就會脱下來很痛,一點也不能動,這樣就是脱臼,同時也不能把關節朝反方向扭轉,如果朝反方向扭轉,不但關節會受傷害,也會使你的骨骼被扭傷。

3.提問:我們在平時的遊戲和各項活動中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關節呢

五、評價、結束課。

篇9:《我們的身體》教案

設計意圖:

“洞”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接觸到的事物。繪本《我們身體裏的“洞”》關注的是平常不被稱之為“洞”而又最為我們熟悉的“洞”,不僅呈現了身體裏的“洞”,還有各種“洞”的作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中“告訴兒童不允許別人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的教育建議,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兒興趣點以找找身體裏的“洞”,以及保護身體裏的“洞”作為重點內容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為“洞洞大猜想”第二環節為找洞洞,第三環節為分類環節,讓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將身體的“洞”分為可以裸露和需要隱藏的兩類,初步明白身體裏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各種“洞”,大膽地猜測想象並能清楚地表達。

2.能自主閲讀繪本,對身體的“洞”感到好奇,初步瞭解一些“洞”的用處3.萌發保護身體的“洞”的意識,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學準備:

繪本PPT,簡筆畫“小人”圖,筆若干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通過繪本中的“洞”,聯想到身體裏的“洞”,並進行分類。

難點:幼兒能形成初步保護自己隱私部位的經驗

教學過程及指導

一.“洞洞”大猜想

1.觀察圖片,產生聯想師:你們在生活裏見過洞洞嗎?你們在哪裏見過啊?

幼兒自由談論。

師:哇,有這麼多的洞洞,今天,劉老師帶來了一本關於洞洞的書(出示PPT1),我們一看,都有哪些神奇的洞洞。

2.看圖猜洞出示PPT2,師:你這會是什麼洞呢?

幼:老鼠洞,螞蟻洞,黑洞……出示PPT3,幼兒觀察發現,師:哦,原來這是下水道的入口,水可以從這個洞洞流進下水道。

出示PPT4,師:這兩個洞又會是什麼洞呢?

幼:山洞?車洞?……出示PPT5,幼兒觀察發現,師:這個山洞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隧道。你見過隧道嗎?它有什麼用?

幼:隧道可以用來開車。汽車可以鑽進去,還可以鑽出來。

出示PPT6,師:這些洞和剛才的我們見過的洞洞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幼:小小的,很多……師:那請你猜一猜這些又小又密的它們會是什麼洞呢?

幼兒自由猜測。

出示PPT7,幼兒觀察回答。

師:原來這些小小的洞是我們用來洗澡的噴頭上的洞。這個噴頭長得很像蓮蓬,因此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蓮蓬頭”。

師:你們用蓮蓬頭洗過澡沒?有什麼感覺?

幼:很舒服,很好玩……師:蓮蓬頭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洞,水從這些洞洞裏流出來,衝在我們身上可真舒服啊。

師: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不同的洞,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多,有的少,但是每個洞洞都有它的本領,真了不起。

二.找找身體裏的“洞”瞭解“洞洞”的本領,

1.看圖發現身體裏的“洞”出示PPT7,師:現在劉老師要考一考小朋友了,請你們睜大眼睛再仔細看看這幅圖,除了有蓮蓬頭的洞,還有別的洞洞嗎?

幼:鼻孔洞。

師(指着自己的鼻孔):呀,這個洞洞我也有的,你們有嗎?

幼:有,在這裏,在這裏。

2.找找身體裏的“洞”師:原來我們身體裏也有洞洞呀,現在我們來做個小遊戲。請你們來找一找身體的洞洞,找到後就用水彩筆畫在這個“小人”身上,畫好後就拿着你的小人趕快回到座位上,我要看誰是第一名哦?

(幼兒開始找洞洞,並記錄在圖片小人上,完成後請他們回到座位上。)出示剩下的PPT,一一對照幼兒找到的“洞洞”。

出示鼻孔圖片,師:這個鼻孔怎麼了?幼兒回答。師:那該怎麼辦啊?

幼兒:用紙巾擦乾淨。師:那我要問一問了,鼻孔有什麼用呢?

幼兒自由回答。師:那麼鼻子除了可以聞味道,還可以幹什麼?

幼兒回答。

出示眼睛圖片,師:眼睛有什麼用呢?幼兒回答。

出示耳朵圖片,肚臍圖片等等

三.給“洞洞”分類,

師:原來我們的身體有這麼多有趣的洞,可這些洞洞有的是要藏起來的,有的是要露在外面,那到底哪些是要藏起來的呢?為什麼?

幼:噓噓洞洞,嗯嗯洞洞,肚臍眼洞洞露在外面會着涼的。。

師:那哪些洞洞為什麼不能藏起來呢?

幼:眼睛藏起來就看不見東西了;耳朵藏起來就聽不見聲音了;嘴巴藏起來就不能吃東西了;鼻子藏起來就不能呼吸了。

師。

四.幫“小人”藏“洞洞”,

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師:要藏起來的“洞洞”,我們要特別地保護好它們,不能讓別人看見,也不能讓別人摸。你有什麼辦法把它們藏起來嗎?

幼:穿上衣服,褲子。

師:可是你們看一看自己手裏的小人,它身上的洞洞有沒有被藏起來呀?幼兒回答,師:它覺得有點羞羞臉了,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好嗎?怎麼幫他呢?

幼:給他們穿上衣服,褲子。

師:那請你們回到座位上,為小人畫上衣服和褲子吧。

(幼兒操作,為小人“穿”背心,短褲)

師:小人很開心,他不再羞羞臉了,謝謝小朋友。你們也要一樣哦,藏起來的洞洞要保護好,不能被別人看見,更不能讓別人摸哦。現在看看你們有沒有把這些要藏起來的洞洞藏好,藏好了我們就出去玩咯。

篇10:《我們的身體》教案

內容分析:

《觀察我們的身體》是國小科學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的第一課時。當學生能夠有目的地觀察身邊事物的時候,他們觀察和研究的對象在逐漸增多,他們也能夠自覺地把這些事物納入到自己的研究活動中去。“我們的身體”這個單元包括七個部分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認識自己身體結構和功能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意識到身體的各種活動都需要各個系統的協調動作,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他們的健康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有兩個觀察活動構成。觀察活動從兩方面進行:一是身體外部的組成部分,二是感知身體內部構造。身體外部的觀察活動希望學生圍繞“觀察什麼”“怎麼觀察”展開思考。身體內部的觀察活動由“人體的有些組成部分從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卻可能聽到、觸摸到或者感覺到它們的存在。”這句話引出。活動中,學生要根據觀察內部進行分析,思考使用怎樣的觀察方法才能觀察到看不到的身體內部。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可能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也是一個可以研究的對象,而當我引導學生對身體關注的時候,熟悉的身體活動與陌生的身體結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非常熟悉的身體一下子變得陌生了,平時習以為常的現象變成了問題接踵而來。學生對於自己身體的研究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展開了。“觀察我們的身體”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人體的結構,並嘗試着以功能的不同劃分身體的結構引出深入的思考。

通過這節課的觀察,希望學生能從盲目的“看”狀態過渡到初步學會按照一定的次序觀察身體的外部特徵,從而獲得更系統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知識,至於身體內部的構造,重在引導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身體內部的構造,並不在乎學生對身體內部知道多少,學生只要是自己動了腦筋,真正學會去觀察就達到目的。四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表現欲也很強,但缺乏合作意識和傾聽習慣,這節課強調小組的分工合作。

設計思想:

在這一課中,要向學生介紹關於身體結構劃分的不同方式——從身體的外形劃分和根據身體各個部分功能不同劃分。觀察與體驗活動構成了學生活動的主體形式。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應用觸摸、手捏、聽等觀察方法並結合體驗活動,瞭解身體的結構,根據觀察目的的不同,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觀察人體根據外觀特徵可以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功能的不同人體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而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幹、四肢這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

(2)、能聯想人的身體如果左右不對稱,生活中將會怎樣,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有順序、有目的、有計劃、仔細地觀察人的身體。

(2)、能用看、摸、聽等不同手段進行觀察,有意識地記錄觀察的結果,並能整理總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將想象與實際的觀察結果區分開,保證觀察活動的真實性。

(2)、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感受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3)、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用多種方法親自觀察。

2、觀察中要做記錄,並且學習整理和總結觀察材料。

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用看、聽、聞、摸各種方法結合進行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體基本結構模型、空白紙、觀察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謎語,讓同學們猜猜是什麼?謎語:有一種動物,會走、會跑、會説話,能學習、能思考、能勞動。猜猜看,這種動物是什麼?(人)

2、對,同學們多聰明。剛才説的這些都和我們的身體有關。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觀察我們的身體。(板書課題:觀察我們的身體)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課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二、觀察身體的基本組成和外形特點

1、請一位學生上台讓學生觀察,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由上而下認真觀察這位同學,説説人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生交流)

2、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展示人身體各部分分解圖片,組成一個完整的人體圖形並標出各部分名稱。(多媒體課件)(板書:頭、頸、軀幹、上肢、下肢)

3、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幹、上肢、下肢這幾個部分組成。(教師邊説邊在自己身上做演示)請同學們在自己身上找到這些部位,然後請上同學上台演示一下。

4、遊戲放鬆。請同學們跟老師邊念口令邊做動作。(搖搖頭,伸伸脖子,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腳,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拍拍手吧)

5、同學們觀察這幅圖(多媒體課件),你們發現人身體的這幾部分,有什麼特點?(學生交流,左右對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來觀察身體,從而獲得系統的有關身體方面的知識。通過放鬆遊戲,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身體是由頭、頸、軀幹、上肢、下肢組成的。〕

三、體驗身體對稱的好處及人體構造的精巧和諧之美。

1、請同學們觀看這些畫面。(多媒體出示楊威體操、郭晶晶跳水、舞蹈等照片,簡單介紹)

2、我們人能做出這麼優美的動作,是因為我們身體的對稱,才能保持平衡,我們才能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動作。如果身體有所缺陷,生活將會怎樣呢?我們現場來體驗一下。

(1)、請兩位學生上台,一位單腿跑步,一位雙腿跑步,並説説親身體驗的感受。

(2)、進行單、雙手系紅領巾比賽,並説説體驗感受。

3、課件出示殘奧會的運動員,簡單介紹。

4、教育學生愛護生命,關心弱者。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活動,從中感受人體這種對稱結構的好處,從而教育學生自覺愛護自己的身體,並體會到身體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殘疾人的種種不方便,懂得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四、初步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

1、先猜一猜我們的身體裏面有什麼?你們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觀察嗎?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並隨時做好記錄(填課本第64頁的記錄本表)

3、學生彙報交流成果:

(1)、可以通過看、聽、聞、摸等方法來感覺人體的內部構造。

(2)、個別同學提出可以到醫院拍X光或B超等方法,教師給予表揚。

〔設計意圖:對身體內部的觀察,其重點並不在於學生對身體內部知道多少,而在於學生自

己想辦法感知內部各器官的存在。〕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研究,你有什麼收穫呢?(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有所獲,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六、探究拓展

展示並簡要介紹人體內部結構模型和骨骼模型,激發學生課外繼續探究的興趣。

七、板書設計:

觀察我們的身體

頭、頸、軀幹、上肢、下肢 (特點:對稱)

精巧和諧之美

感知——身體的內部構造(看、聽、聞、摸 )

篇11:《我們的身體》教案

一、主題名稱:

我們的身體

二、主題背景:

(一)主題產生:

對於中班幼兒來説,對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關注了,如對自己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的異同產生的好奇和興趣。因此,就有了主題活動“我們的身體:。在這個主題背景中,讓幼兒能進一步地瞭解人體每一個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之間的聯繫,也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孩子天生好動,我們的身體是怎麼動的?在探索和嘗試中,他們會發現人是會運動的,運動可以促進健康,身體運動和控制身體是多麼有趣,它為發展感知覺、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機會。結合我們幼兒園研究的尊重課題,《我們的身體》主題活動體現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等方面的內容,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我們在強調尊重兒童學習發展規律的同時,要結合本年齡段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孩子的發展需要。中班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興趣,以及對自己生命的信心開始萌芽,讓孩子在活動中,引發孩子對奇妙身體的好奇。

(二)主題核心價值:

1、對於中班幼兒來説對自己的各方面都有關注了,如對自己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的異同產生的好奇和興趣。在這個主題背景中讓幼兒能進一步地瞭解人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之間的聯繫,也讓幼兒知道自己是與別人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人。

2、孩子天生好動,我們的身體是怎麼動的?在探索和嘗試中,他們會發現人是會運動的,運動可以促進健康。身體運動和控制身體是多麼有趣,它為發展感知覺、想象力、創造力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3、在主題活動中開展幫助娃娃或自己穿脱和整理衣服、梳頭、洗臉、刷牙等活動,可以幫助孩子達到需要的基本經驗,促使幼兒各種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的提高。

三、主題預設目標:

1、認識身體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徵,瞭解他們的作用。

2、在探索和嘗試中獲得豐富的上呢體經驗和運動經驗,從而獲得滿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3、運用測量及比較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為自己長大而高興。

四、主題實施時間:

10月11日到10月30日

五、可利用的資源:

(一)幼兒園資源

1、利用幼兒園互外運動場地上的多種小型運動器材,供幼兒運動。

2、利用探索室的人體模型讓幼兒瞭解人體內部的結構。

(二)家長資源發動家長帶領幼兒一起收集有關人體的資料。

(三)社區資源邀請社區醫生為幼兒講解有關身體的知識、祕密。

六、主題內容與活動形式:

學習活動:一條小縫耳朵有什麼用,雙手真能幹十個手指頭小手歌能幹的雙手會説話的小手小人國機器兵,我的小腳丫滑稽的腳先生小腳印大鞋和小鞋,我們快快長我在長大我長高了和同伴比高矮笑呀笑我們會長高運動活動:猜猜我是誰踩影子貼人跳腳印

遊戲活動:小機靈練本領小手棋會説話的小手生活活動:照鏡子保護自己清潔的身體

篇12:《我們的身體》教案

教材分析

1、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身體是生命的載體,知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身體,保持良好心態,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瞭解公共衞生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夠自覺維護公共衞生環境。

本節內容屬於課本當中的第一單元珍愛生命中的第三課,其知識體系為:第一課是美麗的生命,第二課是我們的生命,第三課是呵護我們的身體。單元的內容安排是從大自然的生靈萬物到人類的生命,從珍愛我們自己的生命到為他人的生命獻出自己的愛心。其中珍愛我們自己的生命是重點,珍愛自然界的各種生命是宏觀引入,為他人的生命獻出自己的愛心是延展。針對不同的內容,本單元還安排了不同的學習方法。

從“欣賞”生命、感知生命的美麗入手,喚起心中對生命個體的愛與尊重,從而珍惜生命、善待生命。

2、主要關注的便是生命道德,對生命的欣賞和感受,關注動植物的生命是從它們也有生存的權利這一角度出發,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它寄託了家人無限期望,強調的是對於生命的責任感。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四年級的學生,正處於身體生長髮育時期,他們並不完全清楚該如何去愛惜自己的身體,更沒有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對自己身體的危害性,這種情況在農村更為普遍。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相對城市學生而言,生活在農村的學生,雖然都知道要愛惜生命,但他們還不太明白身體是生命的載體,自我保護的意識比較差。同時,農村家庭對學生呵護自己生命的教育也很少,對應該如何珍愛生命的知識瞭解的不多。

通過對學生的困惑和障礙分析,我們發現,對於農村國小四年級學生來説,由於農村經濟條件比較差,公共衞生相對落後,居住條件簡陋,學生不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生活中一些不良的衞生、飲食、作息習慣,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危害着他們的健康。學生的公共衞生意識有待加強。

本課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明白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愛惜生命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知道只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身體、保持良好心態,才能保證身體健康。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知道公共衞生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自覺維護良好的公共衞生環境,讓學生認識到身體就是生命的根本,愛惜生命就要先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將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在“陋習大清除”活動中,需強化學生的公共衞生意識,並以實際行動為革除陋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創造良好的公共衞生環境出一份力。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喜歡參加多樣的體育活動。

能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身體、保持良好心態,並能自覺維護良好的公共衞生環境。

知識:明白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愛惜生命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知道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保持良好心態以及公共衞生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明白身體是生命的載體,愛惜生命就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知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鍊身體、保持良好心態,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2、教學難點

知道公共衞生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自覺維護良好的公共衞生環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相關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與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關的俗語、諺語。

篇13:《我們的身體》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活潑、樂觀、開朗的性格。

2、引導幼兒積極思考,發展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3、鍛鍊身體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地毯、獎勵用的小旗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學做音樂機器人:

聽音樂模仿機器人走入地毯。當音樂停止時,一下子癱軟在地毯上。

2、活動身體的各個環節:

我們的身體是否象機器人這般僵硬呢?那我們的身體哪些關節會活動呢?

請幼兒講一講,然後大家用多種方式來活動這一關節。

3、小遊戲:用身體指示上下、左右、前後的動作遊戲。

二、基本部分:

1、我們現在坐在哪裏?(地毯的邊上)

2、那麼誰能移動我們的身體到達身體的對面呢?

3、幼兒自由創造,想出各種走、跑、跳的動作,集體模仿一些有代表性的或新穎的運動方法。

獎勵:女孩子想出辦法就插上一面小紅旗,男孩子想出辦法就插上一面綠期。

4、請幼兒兩個人合或三個人或更多幼兒合作創造出運動的辦法。(可以插上兩面紅旗)

三、結束部分:

遊戲:我們都是機器人。方法同木頭人。

篇14:《我們的身體》教案

活動目標:

1.觀察並發現我們身體裏的洞洞,瞭解洞洞的祕密,樂意完整表述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2.體會探索發現身體祕密的樂趣,有繼續探索的願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繪本《我們身體裏的洞》。

已有經驗:幼兒對自己的身體有初步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洞”

1.出示一個洞洞、兩個洞洞的畫面。

關鍵提問:這黑黑的圓圓的會是什麼呢?

小結:一個洞洞是下水道,兩個洞洞是隧道哦!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看到過的洞,很有用的哦。

【這個環節,就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聯想、猜測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孩子的興趣,並且鍛鍊幼兒的多樣思維。】

二、“身體裏的洞”

過渡:那我們身上有沒有一個或兩個洞洞呢?

(一)發現同伴身體裏的祕密,並用語言完整表述

1.兩兩結對探索發現

師:我們身上一個洞洞的是什麼?兩個洞洞的是什麼?和旁邊的好朋友互相找一找,找到了請用筆圈出來。

2.交流討論發現

師:你發現了什麼?

幼:一個洞洞的是耳朵,嘴巴;兩個洞洞的是鼻孔,眼睛。(將幼兒説到的洞洞用圖片進行呈現。)

【讓孩子通過同伴間的互相觀察,發現並記錄身體裏的洞洞,讓幼兒的觀察更具目的性。】

(二)觀察畫面,發現並瞭解洞洞的祕密

師:剛才大家講了好多身體上的洞洞,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身體裏的這些洞洞有什麼本領呢?你們想先説哪一個呢?

1.“會呼吸的洞”――鼻子

關鍵提問:鼻子的兩個洞有什麼作用呢?(幼:聞東西)

師:老師這裏有好多不同的瓶子,請你們用鼻子來聞一聞。(各種味道,例如花露水、洗手液、醋。)

師:鼻子除了可以聞東西,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本領,你們知道嗎?(教師出示圖片或者做深呼吸的動作引導孩子。)

師:鼻子這個洞洞還有一個大本領哦,那就是呼吸,我們來深呼吸,吸進空氣,呼出空氣,好舒服!

小結:原來我們鼻子的這兩個洞洞作用可大了,即能呼吸又能聞味道,誰也離不開哦。

<<<12>>>

2.發出美妙聲音的洞――嘴巴

關鍵提問:嘴巴的洞有什麼作用呢?(幼:吃東西)

師:除了吃以外,嘴巴這個洞還有別的作用嗎?(幼:發出聲音)

小結:嘴巴是可以用來吃東西,享受美味的洞洞,又是發出美妙聲音的洞洞。

3.看世界的洞――眼睛

關鍵提問:眼睛有什麼大本領呢?(幼:看東西)

師:看看窗在哪裏,電風扇在哪裏。

師: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名字叫大家來找茬,老師這裏有兩張圖片,但是有5處不同的地方,請你們用眼睛來找一找。(通過遊戲讓幼兒感受眼睛大大本領。)

小結:眼睛是看世界、發現祕密的洞洞。

4.聽聲音的洞――耳朵

關鍵提問:耳朵這個洞洞是一個什麼樣的洞洞呢?(幼:聽聲音)

師:接下來老師就帶你們去森林裏來一次尋找聲音的探險好嗎?聽到什麼聲音請舉手告訴我。(鳥鳴、門鈴、蛙叫)。

小結:耳朵是能聽到各種美妙的聲音的洞洞。

【這個環節和幼兒一起觀察畫面並討論洞洞的本領,以遊戲化的形式讓幼兒感受趣味性。重點關注幼兒嘗試能夠用比較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

5.完整閲讀繪本。

師:我們身體上的洞洞本領真大呀,今天我們説到的這些身體的洞洞都在這本書上哦,接下來聽老師完整的來念一念。

《我們身體裏的洞》

我們身體裏的洞洞真多啊,

鼻子是用來聞氣味的洞洞,

嘴巴是用來嘗美味的洞洞,

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洞洞,

眼睛是用來看世界的洞洞,

我們身體裏的洞洞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樣,都非常重要哦!

我們身體裏的洞洞真是了不起!

三、“堵住的洞洞”

師:聽説我們身體上還有一個洞,是堵住的一個洞,這是怎麼回事呢?答案就在《我們身體裏的洞》這本書裏,你們在去找找身體裏的洞洞,還有很多祕密哦。

【留下疑問,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篇15:《我們的身體》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身體能活動的一些部位,對身體感興趣。

2、知道多運動,身體才會健康。

3、在大膽探索、自我發現的活動中,增強活動興趣,提高合作能力,體驗愉快情緒。

活動重點:

通過自身探索,感知身體多個地方能動。

活動難點:

認識關節這一新名詞。

活動準備:

紙偶娃娃,人物動、靜活動圖片,如跳舞、織毛衣、踢足球等,記號筆等。

設計理念:

教育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中班孩子的活動量和活動內容,顯然要比小班孩子大而多,孩子對自己身體的興趣,以及對自己生命的信心,也開始萌芽。於是設計了這個活動《我們的身體》,通過提供自由、寬鬆的環境,充分運用幼兒已有的經驗,讓幼兒探索身體會動的祕密,原來是關節在動,從而使幼兒在自然狀態下接受”關節“這一概念。

活動過程:

一、做遊戲”木頭人“――孩子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動的,老師正好作小結。

老師(小結):人不動是很難受的,因為我們都是有生命的。

二、跟着音樂動一動――讓靈動的身體與前一個活動”木頭人“形成鮮明的比較。

三、説説:人有哪些活動――瞭解人的許多活動,感受生命的豐富。

老師:跳舞是一種活動。(出示圖片)她在幹什麼?織毛衣是一種活動。(出示圖片)踢足球也是一種活動。你們知道,人還有哪些活動呢?

四、説一説:身體的哪些部位能動人們怎麼會有那麼多活動呢?是因為人的身體的許多部位能動。

1、邊動邊記錄:你的身體有哪些地方會動的?

――記錄在紙寶寶上。

2、講講哪些地方能動,討論:

這個地方能動使我們可以做什麼事情呢?

如果不會動會怎麼樣?

這裏會生什麼病?

――通過”能動“和”不能動“的比較(在感受不會動時,可以請 孩子嘗試不動某部位,做一件事,可以有這樣的指導語”瞧,不動不行吧“、”動了才方便呢"等等),感受活動部位,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3、介紹骨折、脱臼。

――與生活保健相融合,如果能與本班孩子的健康情況相結合則更好。

五、我們身體會動的地方還很多,我們以後慢慢去發現――這個活動還沒有完,因為事實上,孩子對自己身體的發現 還沒有停止,可以在教室掛本本子,供孩子進行專題記錄。

活動延伸:

我們身上除了這些能看得見的地方可以動,在看不見的身體裏面也有會動的地方。下課後請你們去找一找,把你的發現和你的朋友分享一下!

反思:

今天幼兒表現不是很好,散文中提到耳朵的用處,大多他們都沒聽清楚。分析原因:可能是受到散文的侷限性,因此幼兒的想象能力沒有發揮出來,也許是我對孩子們的要求太高了。建議與措施:今天的活動,使我體會到,孩子們是十分喜歡一些實物的東西,非常喜歡把眼鏡帶在自己的耳朵上玩,但這些實物太少了,不能使所有的幼兒都體驗到其中的樂趣,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應該多準備教具。

篇16:中班主題教案:我們的身體

主題來源:

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既熟悉又陌生,隨着年齡的長大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臉上的五官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樂趣;自己的小手、小腳都還有些什麼自己不知道的本領;小時候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些什麼區別;鞋子、服飾等都穿不下了,是不是因為它們變小了;長大以後身體的各個部位和自己身體的關係……

“我們的身體”這個主題能幫助孩子解開自己的這些疑惑。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我又多高、能幹的小手、會變化的表情、可愛的小腳丫等,進一步瞭解身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的聯繫,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為自己長大而高興。在瞭解身體奧祕的過程中,孩子們還會發現父母養育自己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更能引發幼兒關愛自己的家人,使之從小就具有一顆感恩的心。

題目標:

1、瞭解的身體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徵,體驗它們的作用。

2、運用策略及比較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大,併為自己長大而高興。

優秀教案:

活動名稱:

我想長大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小老鼠、青蛙身高、體重的變化,瞭解飲食、運動與身體長大的關係。

2、引導幼兒大膽地想象讓自己長大的方法。

活動準備:

PPT《我想長大》、幼兒對測量身高體重有一定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説説,比較小老鼠、青蛙身高體重的變化

看PPT《我想長大》

1、你們覺得它們長大了嗎?從哪裏看出來它們長大了?

2、小老鼠小青蛙原來多高?原來多重?現在多高?現在多重?

觀察:身高樹2—3天平秤蘋果2只—3只

小結:師生共同小結(小老鼠長高了嗎?原來是2現在是3,原來兩隻蘋果現在三隻蘋果。)

二、觀察討論,發現飲食、運動與身體長大的關係。

(一)提問:1、小老鼠怎麼會長大的?

2、小青蛙的身高和體重怎麼會發生變化的?

(二)再次觀看PPT

小結:小老鼠吃了許多食物長高了、長胖了,小青蛙天天鍛鍊也長高了、長胖了。

三、大膽想象,勇敢地説説讓自己長大的辦法

1、除了長高了,長胖了,還有那些事情讓我們知道自己長大了呢?

2、我們一天天都在長高長大,你還想長大嗎?你有什麼辦法讓自己長高長大?(幼兒自由發揮想象並大膽講述)

3、提升:身體的變化、本領大了都説明我們長大了。祝賀你們長大了!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主題活動反思:

本次主題活動——“我們的身體”,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説,對自己的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產生許多的好奇和興趣。在這個主題背景中,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人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之間的聯繫,也讓幼兒知道自己與別人不同。認識自己,是中班幼兒在集體中能夠獨立學習生活的心理基礎。活動從認識自己的身體着手,到認識自己的能力,為幼兒確立了“我已經長大了”的概念,樹立了“我能行”的信心,產生了我還會長大的期待。在為期四周的活動中,幼兒在操作中發現“身體長大”了,在與情景的交流中發現“本領變大”了,使幼兒在感性活動中獲得直觀的認識。對於身體上的常用部位,孩子們大都知道它們的名稱,但是,對於不常説到、用到的那些部位幼兒由於年齡等關係對其不是太瞭解,於是在《滑稽腳先生》活動中,讓孩子在與同伴結伴尋找的過程中利用他們的互動使其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互動的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不但進一步激發,而且對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進。在活動中,孩子們發現了新的部位,認識了新的名稱,如“腳窩”、“腋窩”、“腳踝”等。結果表明: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較高的興趣,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認識。在活動開展期間,幼兒由於經驗不足、動作發展不夠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動設計時,我們還結合思維課程的內容,利用個別幼兒的親身經歷來開展活動。讓他們在與同伴結伴討論、交流中獲得一些經驗,通過活動,孩子們也從中瞭解到了一些自我保護的經驗。

篇17:中班主題教案:我們的身體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玩、找找、發現自己身體能動的部位,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2.願意和老師一起説説自己的體驗和感受。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發現自己身體能動的部位。

2.難點: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活動器具、紙寶寶、筆,教師用的一張放大的紙寶寶。

活動過程:

1.嘗試發現

1)今天,老師在活動室裏放了好多的活動器具,請孩子們看看都有些什麼呀?請每個孩子拿一樣你喜歡的器具玩,玩的時候你要仔細地看看,你身體的什麼地方動了?

2)提問:你玩了什麼你身體的什麼地方動了?

2.找身體會動的部位

1)我發現你們的手和腳會動,其實身體上還有許多地方也在動。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位紙寶寶,請孩子們一邊動動你們的身體一邊把發現身體上會動的地方用筆點出來。

2)請你們把身體上會動的地方告訴大家吧

孩子們講出會動的部位老師在放大的紙寶寶上記錄並相應讓孩子們動動該部位。

3.遊戲:動一動

1)紙寶寶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動一動的遊戲。

2)老師點到紙寶寶什麼部位,你就動什麼部位。讓我們聽着音樂有節奏地每個部位動5下。

3)今天,你們發現人身上許多部位都會動,就是因為這些部位會動,我們人的身體就很靈活,樣樣事情都會做。

4.延伸活動:

身體外面可以動,那麼身體裏面部位會動嗎?請孩子們去問問爸爸媽媽或者看看書,用你們的心、眼睛慢慢地去發現,看誰發現的小祕密多,把你們的發現記下來。

活動反思: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説,對自己的的身體,對自己與別人產生許多的好奇和興趣。在這個主題背景中,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人體每一部分的用處和每一部分之間的聯繫,也讓幼兒知道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