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晁錯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7.95K

晁錯教案【多篇】

晁錯簡介 篇一

晁錯

中文名稱: 晁錯

性 別: 男

所屬年代: 漢代

生 卒 年: 公元前200~前154

相關人物: 劉恆

生平簡介

晁錯(前200~前154),西漢政治家、散文家。潁川(今河南禹縣)人。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奉命從伏生受今文《尚書》。後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受太子(即景帝)的寵信,被稱為“智囊”。他主張重農,又力主削弱諸王勢力。景帝即位以後,晁錯遷為內史,後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他因向景帝進《削藩策》而被藩王怨恨,是故七國藉口“誅晁錯,清君側”,發動叛亂。在內外壓力下,景帝將晁錯斬於長安東市。其主要論文有:《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募民實塞疏》,《論貴粟疏》等等。

蘇軾《晁錯論》閲讀答案 篇二

蘇軾《晁錯論》閲讀答案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晁錯論

蘇軾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1]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後有辭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責,則天下之禍必集於我。

昔者晁錯盡忠為漢,謀弱山東之諸侯,山東諸侯並起,以誅錯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錯為之説。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於成功。夫以七國之強,而驟削之,其為變豈足怪哉?錯不於此時捐其身,為天下當大難之衝,而制吳楚之命,乃為自全之計,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且夫發七國之難者,誰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之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當此之時,雖無袁盎,錯亦未免於禍。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將。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難之矣,而重違其議。是以袁盎之説,得行於其間。使吳、楚反,錯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礪,東向而待之,使不至 於累其君,則天子將恃之以為無恐,雖有百盎,可得而間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

(注:狃,音同“紐”,習以為常。)

4.對下面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然後有辭於天下説辭、理由

B. 安所逃其患怎麼

C.雖有百盎,可得而間哉離間

D. 而遺天子以其至危遺:贈送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其為變豈足怪哉其皆出於此乎

B.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C. 且夫發七國之難者且焉置土石若屬皆且為所虜

D.方其功之未成也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事先估計到災難發生的必然性,再慢慢地畫出地形圖後,因地制宜,採取積極措施解決問題。

B.當七國發生叛亂的時候,晁錯既沒有挺身而出承擔危險,也沒有親自率兵去阻擊叛軍,反而留守在相對安全的後方,讓景帝劉啟親自率兵出征。

C.作者抓住晁錯當時對待吳楚騎兵錯採取的措施進行份詳細,認為晁錯被殺的主要原因不是由於袁盎進讒言,而是“自禍”。

D.本文最後總結的歷史經驗就是,要想成就非同尋常的功業,就不能只考慮怎樣保全自己,否則只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7. 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劃線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3分)

(2)山東諸侯並起,以誅錯為名;而天子不之察,以錯為之説。(4分)

(3)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3分)

答案:

4. D 遺:留給

5. D 之:主謂之間無實意,取消句子獨立性的語助詞

A 其:代詞,他們/表推測語氣,大概。B 焉:形容詞詞尾,……的樣子/句末語氣助詞。C 且:與“夫”連用,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説“/副詞,將,將要。

6. A 圖是計劃,謀劃,不是畫圖的意思。

7.(1)天下的禍患,最不好辦的,是表面上太平無事,但實際上卻有無法預料的隱患。(“治平”1分,“其實”1分,“句意”1分)

(2)山東諸侯聯合起兵,借誅殺晁錯的名義反叛朝廷,但是皇帝不能明察這一點,就殺了晁錯來向諸侯解釋。(“以”1分,“不之察”賓語前置1分,“説”1分,句意1分)

(3)只因為他想保全自己,就使得皇上不高興,奸臣能夠乘機進言。(“惟”1分,“固”1分,句意1分)

譯文

天下的禍患,最不好辦的,是表面上太平無事,但實際上卻有無法預料的隱患。坐在那裏看着事情在變化,卻不想辦法解決,那麼恐怕事情就會發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如果一開始就用強硬的手腕去處理,那麼天下的`人由於習慣太平安逸,就不會相信我們。只有那些仁人君子傑出人物,才能挺身而出為天下的人去承擔大難,以求建立偉大的功業。這當然不是在短時期內由那些只圖求名的人所能做到的。天下太平,無故挑起大難的開頭,我能挑起它,我也要能收拾它,然後才有言辭向天下的人交代。如果事到臨頭,卻想避開它,讓別人來承擔責任,那麼天下的禍患必然集中在自己身上。

從前晁錯竭盡忠心為漢朝出力,謀劃削弱山東諸侯的勢力。山東諸侯聯合起兵,借誅殺晁錯的名義反叛朝廷。但是皇帝不能明察,就殺了晁錯來向諸侯解釋。天下的人都悲歎晁錯因為盡忠朝廷而遭殺身之禍,卻不知晁錯也有自取其禍的原因。

古時候能夠建立大功業的人,不只具有超出一般的才能,還必須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昔日大禹治水,鑿開龍門堤口,疏通大河,讓水流進大海。當他的功業尚未完成的時候,也有堤壩潰決和洪水橫衝直闖的可怕災難。只因為他事先估計到這種必然性,事情來了並不驚慌,而是從容不迫地規劃解決,所以最後獲得了成功。七國諸侯那樣強盛,卻要一下子削弱它們,他們起來叛亂有什麼奇怪的呢?晁錯不在這個時候獻出自己的全部身心,替天下人做抵擋大難的先鋒,控制吳、楚等國的命運,卻為保全自己着想,想使皇帝親自帶兵出征,而自己卻在在後方留守。那麼試問,挑動七國叛亂的是誰呢?自己想求得名譽,又怎能逃避禍患呢?因為親自帶兵出征極為危險,留守後方十分安全,你自己是挑起大難的罪魁禍首,卻選擇十分安全的事情來做,把極為危險的事情留給皇上去擔當,這是忠臣義士憤恨不平的原因哪。在這個時候,就算沒有袁盎進言,晁錯也未必能免除殺身之禍,為什麼呢?自己想留在後方防守,卻讓皇帝親自出徵。按照常理上説,皇帝已經很難於忍受了,又加上很多人不同意他的建議,所以袁盎的話就能在這中間發生作用。假使吳、楚反叛,晁錯挺身而出承擔危險,日夜操勞,率兵向東去阻擊他們,不至於使自己的君王受牽累,那麼皇上將依靠他而無所畏懼,即使有一百個袁盎,可以離間得了嗎?

哎!世上的君子,想要建立不平凡的功業,就不要專門去考慮保全自己的計策。假使晁錯自己帶兵去討伐吳、楚,不一定沒有成效。只因為他想保全自己,就使得皇上不高興,奸臣能夠乘機進言。晁錯用來保全自己的計策,不就是用來自己害自己的麼?

《晁錯》教案(《史記》選讀 篇三

學習目標

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治 徵 善  疾 恨  便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乃  因  以  為  然

2、培養鑑賞評價能力,鑑賞《史記》描寫人物形象的方法。  通過梳理矛盾衝突、品味人物語言、藉助烘托來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晁錯生平

晁錯(約公元前200-前154),潁川(今河南禹縣)人,西漢文景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漢文帝時,曾任太子家令,漢景帝即位後,更受信任,歷任內史、御史大夫等職。由於他極力主張加強中央政權,推行“削藩”政策,遭到了諸侯王和朝廷親貴的反對,因而在景帝三年,吳王劉濞等舉兵發動叛亂,藉口請誅晁錯以“清君側”時,景帝畏於七國連兵,遂錯將他處死。

大約在任博士期間,他寫了《言太子宜知術數疏》,指出:一個君主之所以能夠建立留傳後世的功業,關鍵就在於通曉“術數”,即治國的方法和策略。他認為,君主必須懂得怎樣統馭臣下,使得羣臣“畏服”,懂得怎樣聽取下面的奏報,而不受欺騙和矇蔽;懂得怎樣使萬民生活得安定並且得利,那麼海內就一定服從;懂得怎樣使臣、子以忠孝事上,那麼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

晁錯在太子家令任內,多次上書給漢文帝,提出抗禦匈奴的方略,漢文帝很賞識他的才學,採納了其中很多建議。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文帝命令朝廷各部門推舉賢良、方正、文學之士。晁錯也應一些大臣的推薦應策。文帝親自出題,就“明於國家大體”等重要問題,提出徵詢,這叫“策問”。參加對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錯的對策為第一。晁錯的《舉賢良對策》成了西漢一篇著名的政論文。

晁錯的對策,深得文帝的嘉許,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為掌管議論政事的中大夫。

西漢的諸侯王問題由來已久,漢高祖劉邦稱帝時,子侄幼弱,便大封同姓王以鎮撫天下,齊國有七十餘城,吳國有五十餘城,楚國有四十餘城,幾乎佔了天下一半。而且這些諸侯王可以自己設置官署,自己建立軍隊,國內的租税也都歸自己,如同周朝天子下面的諸侯國一樣。當初的設想是假如遇到外敵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亂,這些諸侯王便可以帶領自己的部隊入京勤王。可是後來這些禍患消失了,諸侯王的勢力反倒對漢朝的中央政權構成了最大威脅。漢文帝時,已經有諸侯王反叛,雖然馬上就平息了,但先兆已見。所以賈誼當時在一篇奏疏中就痛陳利弊,要求漢文帝及早解決,方法是“眾建諸侯而削弱之”,也就是把大的諸侯國分成若干小的諸侯國,分給諸侯王嫡子嫡孫以外的子孫,如果子孫沒有這些,就先把未封的國土空着,這樣中央不侵奪各諸侯王的一寸土地,而諸侯王的勢力卻無形中被削弱了。

應該説賈誼既有先見之明,方法也很正確,可惜漢文帝認為自己的政權還不夠穩固,所以厚施仁惠結天下人心,不願因削藩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一直擱置未辦。後來武帝時,主父偃把賈誼的這套方法加以完善,就成了“推恩令”。而武帝終於藉此解決了諸侯問題。晁錯在諸侯王問題上的看法是和賈誼不謀而合的,他繼賈誼之後,再次提出削藩,太子劉啟很贊成晁錯的建議,而爰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則持反對態度。漢文帝見反對的大臣太多,且大多是掌握實權的人物,便沒有采納。

漢文帝死,太子劉啟繼位,稱漢景帝。晁錯因受景帝寵信,先是被任命為內史,主管首都長安的行政管理工作。晁錯多次請求景帝單獨召見自己,和景帝商議國家大事,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寵幸超過九卿。晁錯仰仗景帝的寵幸把法令制度該改的都改了一遍。這自然引起許多人的不滿,可是這些人看晁錯正獨邀主寵,無人敢於發難。

不久晁錯升為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他便在此時向景帝上《削藩策》,建議凡諸侯有罪過的削其支郡。凡是犯罪有過錯的諸侯王,削去他們的支郡,只保留一個郡的封地,其餘郡縣都收歸朝廷直轄。

這個《削藩策》一提出來,立即在朝廷內外引起極大震動。景帝下令,讓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議論,大多數人知道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錯的,因此沒有人敢公開表示反對,最後,景帝決定: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部。隨後晁錯又修改了關於諸侯王的法令三十條。諸侯王都喧譁起來,聯合在一起準備武力抗拒削藩,藉口請誅晁錯以“清君側”,使晁錯被處死。

晁錯針對當時匈奴不斷侵擾西漢邊境的情況,在人口問題上最重要的主張是移民戍邊。他認為把內地居民遷往邊地,既可以對他們進行訓練,“居則習民於射法,出則教民於應敵”,有利於抗擊匈奴,鞏固邊防,又可以“使屯戍之事益省,輸將之費益寡”,節約朝廷開支,改變“中國貧苦而民不安”的狀況。

為了使內地居民願意到邊地去,去後又能“樂其處而有長居之心”,他制定了多條有利於移民的政策。

移民戍邊,在晁錯以前雖然早已實行,但大多采取強迫命令的辦法,而他不但第一次提出要用經濟措施來鼓勵移民,同時對移民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生命安全又考慮得這麼周到、具體,在我國古代思想家中是絕無僅有的。其次,他主張把人口遷往邊地,固然主要從軍事的目的出發。而不是從人口的合理分佈出發,但因他第一個從理論上對移民戍邊進行了闡述,這對後代一些封建思想家主張把人口從稠密地區移往寬曠地區,是有很大影響的。

二、自讀文本,疏通大意,整理文言知識

1. 通假字

與雒陽宋孟及劉禮同師   同“洛”洛陽

由此與錯有卻           同“郤”

諸侯皆諠譁             同“喧譁”

吳楚罷不               通“否”

計劃始行,卒受大戮     通“猝”

2. 一詞多義

3. 古今異義詞

以文學為太常掌故       古義:文獻經典     今義:以語言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

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   古義:漢朝時掌管圖書的官名 今義:學位的最高一級。

詔以為太子舍人         古義:讓……做    今義:認為

欲因此過為奏請誅錯     古義:憑藉這個    今義:表因果關係連詞

上書言軍事,謁見上     古義:軍中之事    今義:與軍隊或戰爭有關的事情

於是景帝默然良久       古義:對此        今義:承接關係連詞

因上便宜事             古義:利於治國、合乎時宜的辦法或建議  今義:方便合適

4. 常見實詞

與雒陽宋孟及劉禮同師   學習(動詞)

天下無治《尚書》者     研究(動詞)

年九十餘,老不可徵     徵召(動詞)

乃詔太常使人往受之     受學(動詞)

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   晉升官職 (動詞)

公言善,吾亦恨之       好(形容詞)

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喜歡(動詞)

力未有以傷            中傷(動詞)

欲因此過為奏請誅錯    罪(名詞)

欲因此過為奏請誅錯    奏章(名詞)

丞相謝                謝罪(動詞)

乃先請,為兒所賣,固誤       小輩(名詞)

諸侯皆諠譁,疾晁錯            痛恨(動詞)

吾去公歸矣                    離開(動詞)

上書言軍事,謁見上            晉見(動詞)

內杜忠臣之口                  堵塞(動詞)

公言善,吾亦恨之              遺憾(形容詞)

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      處所(名詞)

5. 常見虛詞

錯常數請間言事,輒聽  總是(副詞)

錯常數請間言事,輒聽  單獨(副詞)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  沒有誰(無定指代詞)

上初即位                      剛剛(副詞)

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可是(轉折連詞)

吳楚七國果反                  果真(副詞)

道軍所來,聞晁錯死            從(介詞)

於是景帝默然良久              很(副詞)

6. 詞類活用

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          以為……奇(意動用法)

太子善錯計策                  認為……善(意動用法)

別疏人骨肉                    使……離別疏遠(使動用法)

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穿(名詞活用為動詞)

吾當先斬以聞                  使……知道(使動用法)

內杜忠臣之口                  對內(名詞做狀語)

外為諸侯報仇                  對外(名詞做狀語)

錯乃穿兩門南出        向南(名詞做狀語)

7. 特殊句式

晁錯者,穎川人也           (判斷句)

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先所     (狀語後置)

乃先請,為兒所賣,固誤     (被動句)

此非廟垣,乃堧中垣         (判斷句)

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省略句)

太常遣錯受《尚書》伏生所   (省略句)

第二課時

就人物性格和刻畫方法研討探究

1. 《晁錯》記敍了晁錯哪些方面的事蹟,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哪件事?

提示:

被派去齊向伏生學習,他學習回來後上書講述其所學,得到文帝的賞識。

晁錯善於辯論,智謀出眾,深得太子寵信,稱他為“智囊”。

多次上書孝文帝,探討削弱諸侯的事以及更改法令的事。

景帝時更改了許多法令制度。

擊敗了丞相對自己的中傷。

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內外引起極大震動,諸侯以此為藉口發動叛亂。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向景帝提出削藩策,在朝廷內外引起極大震動,諸侯以此為藉口發動叛亂。

2. 晁錯最後落得腰斬東市的結果,原因有哪些?

削弱諸侯勢力,觸動了諸侯的根本利益。

晁錯一介書生,對諸侯王對中央政權的危害是看得透徹,可是卻沒估計到各諸侯王聯合反叛會有怎樣的後果。

為人過於嚴肅,又不能容忍別人的過錯,一人立於朝廷之上,孤危無援。

只依仗皇上的寵信,有些有恃無恐。

其政敵伺機陷害。

他的削藩策略還不夠成熟。

3. 司馬遷説,晁錯擅權,“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蘇軾《晁錯論》中也説,以七國之強,而晁錯要立即削弱它們,是為了沽名釣譽。你如何評價晁錯的所作所為?你認為一位政治家要想改革時弊,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才有可能結局比較圓滿?

提示:

本題具有開放性,請各抒己見,自圓其説。

4. 司馬遷塑造的晁錯這個形象,性格鮮明,主要是通過哪些手法來表現這個人物的?

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

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人物。

通過反面襯托和側面烘托表現人物。

劉老師

[《晁錯》教案(《史記》選讀)]

晁錯 篇四

晁錯(前2----前154年),是西漢文帝時的智囊人物,漢族,潁川(今河南禹州城南晁喜鋪)人。年輕時學法家學説,漢文帝時,晁錯因文才出眾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師)、賢文學。在教導太子中授理深刻,辯才非凡,被太子劉啟(即後來的景帝)尊為“智囊”。因七國之亂被腰斬於西安東市。

目錄簡介文學貢獻相關事件後世評價收縮展開簡介

概述

晁錯(音cháo cuò)潁川(今河南禹州)人,漢初學者和積極的政治改革者。曾隨張恢習申商刑名之學,向伏生學《尚書》。據説他個人曾使《書經》免於亡佚。文帝時官太常掌故、博士、太子家令,遷至中大夫。有辨才,號稱“智囊”。景帝初,官御史大夫。曾先後上書言兵事、邊防,主張重農貴粟,力倡削弱諸候,更定法令,招致王侯權貴忌恨。公元前154年,吳、楚等七國以“討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晁錯因此被殺。事蹟見《史記》卷一百一、《漢書》卷四十九。 《漢書・藝文志》載晁錯有文三十一篇,多數已佚年輕時學法家學説,晁錯最早是學“刑名之學的”,而後又被選拔去讀《尚書》,可以説是學貫儒法。漢文帝時為太子家令,有辯才,號稱“智囊”。漢景帝時為內史,後升遷御史大夫。曾多次上書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減諸侯封地、重農貴粟。晁錯的經濟思想,散見於《漢書》的《食貨志》、《袁盎晁錯傳》等篇。

政治立場

晁錯是獻身於漢帝國中央集權事業的政治家。在政治立場上,他主張中央集權。比賈誼更堅強,是一個能有條理和系統地分析當時問題的務實的政治家。他勸景帝勇敢地對付諸王的挑戰;他總結了影響與匈奴關係的戰略和戰術;他力主採用為國家增加農業生產的措施。 晁錯力主振興漢室經濟,他發展了漢高祖的“重農抑商”政策。同時主張將內地遊民遷到邊塞屯田,既開發了邊疆,又減少了內地對邊塞的支援,這些由晁錯主張或更定的措施,對漢初的經濟發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晁錯在任太子家令時,就上書文帝《言兵事三章》(後人稱為《言兵事書》)分析自高皇后以來對匈奴一直消極抵抗,片面求和的危害性,提出了“募民徒塞屯田”的主張,文帝採取了這一主張,“絕匈奴不與和親”。令大批內地人遷往邊疆屯田。 晁錯為人剛直,在政見上與羣臣多有不合。最致命的是,晁錯急於推行,而當政的景帝一度猶豫,未能及時採取行動。這些致使對“削藩”政策不滿的劉姓諸侯於公元前154年(景帝三年)發動了“七國之亂”,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威逼景帝。景帝為平息事態,無奈道:“吾不愛一人而謝天下”,遂腰斬晁錯於西安東市,時年四十六歲。

文學貢獻

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晁錯有文章三十一篇,然大多已不存,現傳的只有散見於《漢書》中的《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賢良文學對策》等少數幾篇政論散文。 作為與賈誼相頡頏的政論家,他的文章在內容上不僅應合當時時代的熱潮,積極總結古代聖王治世和秦朝覆亡的歷史經驗教訓,如其《賢良文學對策》答明於國家大體 時,為 竊以古之五帝明之 ,答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寧 時,為 竊以秦事明之 等。而且,晁錯還以政治家深刻的洞察力和匡正時弊的滿腔熱情,將其視角敏鋭地投向事關國計民生、政權安危的一系列重大社會問題,並通過分析論證,不失時機地提出切實可行的主張和具體措施,往往起到對現實的指導作用。 晁錯為直言敢諫,為發展西漢經濟和鞏固政權,他制訂並主持實施了許多積極的政策,期間還寫有《説景帝前削藩書》、《募民既下書》等大量政論性文章。

相關事件

太子智囊

晁錯年輕時,曾在軹這個地方向一個名叫張恢的先生學習先秦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學説。因此司馬遷曾説:“賈誼和晁錯明申商”,就是説他們都是法家。但是,應該補充説,他們並不是純粹的法家,因為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如晁錯,曾以文學,(指一般的學問)為太常掌故(負責祭祀的太常的一種屬官),在此期間,被派到濟南伏生那裏,去學習儒家經典《尚書》。學習回來以後,就向文帝講述《尚書》的內容和他自己的一些看法,很得文帝的賞識。文帝便任命晁錯為太子舍人,後又改為門大夫(這兩種都是太子的屬官),再升為博士。 大約在任博士期間,他寫了《言太子宜知術數疏》,文章指出:一個君主所以能夠建立留傳後世的功業,關鍵就在於通曉“術數”,即治國的方法和策略。他認為,君主必須懂得怎樣統馭臣下,使得羣臣“畏服”,懂得怎樣聽取下面的奏報,而不受欺騙和矇蔽;懂得怎樣使萬民生活得安定並且得利,那麼海內就一定服從。懂得怎樣使臣、子以忠孝事上,那末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這四項,是我為皇太子考慮的當務之急。晁錯駁斥了一些朝臣認為皇太子不必知道治理國家的事的意見,認為以前的君主有的不能保持政權而被臣下殺害,就是由於不懂得治國的“術數”的緣故。現在太子書讀得很多,但是如果不通曉治國的方法,只知背誦書本,那是勞而無功的。他建議文帝選擇聖人之術中在當今切實可用的,賜給皇太子學習,經常讓太子在你面前陳述自己的看法。文帝採納了晁錯的意見,認為説得很對,於是就拜他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太子府內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屬官,職責是主管庶務。由於晁錯善於分析問題,提出中肯的意見,深得太子劉啟的喜愛和信任,被太子家譽為“智囊”。他的言行,對劉啟有了重要的影響。

出謀劃策

在文帝朝,晁錯除了輔佐太子外,還對當時國家大事發表意見,提出建議。這些意見和建議,大都切合實際,見識深刻,不但在當時起了積極作用,而且對以後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貴粟疏》和《舉賢良對策》等,都是當時傑出的政論文。 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匈奴侵擾狄道,隴西軍民以少擊眾,打敗了匈奴軍隊。晁錯乘機向文帝上了《言兵事疏》,對過去的歷史經驗和當時的事實進行總結,論述了抗擊匈奴的戰略和策略思想。他論述了戰爭中激勵士氣和選擇良將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戰爭中地形、士卒訓練有素、武器鋒利三者之間的關係。他舉例説,水溝沼澤、山地丘陵,宜於步兵作戰,戰車、騎兵二不當一;平原廣野,宜於戰車、騎兵作戰,步兵十不當一;河流山谷地區,高下相臨,宜用弓箭,短武器百不當一;兩軍逼近,平地交戰,宜用長戟,劍盾三不當一;道路曲折隱蔽,狹隘、險要之地,宜用劍盾,弓弩三不當一。這是講的地形與兵器使用的關係。士兵不經過挑選和訓練,作風拖拉,行動不齊,戰機有利時不能及時趕到,不利時不能迅速轉移,不能聽從指揮,這樣的軍隊百不當十。由此他得出結論説:武器裝備不精良,等於把士兵斷送給敵人;士兵不會作戰,等於把將領斷送給敵人;將領不懂用兵,等於把君主斷送給敵人,君主不善於選擇良將,等於把國家斷送給敵人。這四項,是軍事上的要領。晁錯還具體分析了漢軍和匈奴軍雙方的長處和短處。指出匈奴軍有三長,漢軍有五長,提出應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同時指出,漢朝地廣人眾,可興數十萬之師,以十擊一。晁錯還建議爭取少數民族共同抗擊匈奴。如義渠等族來歸附的有幾千人,生活習俗與長處和匈奴相同,可以發給他們精良的武器裝備,並派熟悉他們習慣並能團結他們的良將去統帥他們,讓他們把守險阻的地方;而平地要道則派漢軍守衞。這樣可以使兩者相互配合,發揮各自長處,這就是萬全之術。

真知灼見

文帝對《言兵事疏》很讚賞,賜給晁錯詔書,以示嘉獎。晁錯接着又向文帝上了《守邊勸農疏》和《募民實塞疏》,提出用移民實邊的辦法來代替輪番戍邊的辦法,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創新的建議。 晁錯首先總結了秦朝戍邊政策的歷史教訓。那時,從遠地戍邊士兵不服水土,運糧困難,病死不少;加上秦法嚴酷,誤期要判死罪,終於激起陳勝起義,秦朝滅亡。他又分析匈奴軍時來時去、經常騷擾的特點,漢軍輪番戍邊的辦法無法對付,缺點很明顯。因此,他提出了移民實邊的新政策,其要點是:一、招募內地百姓到邊塞地區,長期安家落户,先由政府供給衣食、住房、耕作器具,規劃耕地,直到能夠自給為止;二、按軍事組織編制移民,並實行軍事訓練,平時耕種,戰時出擊;三、建築防禦工事,高築城牆,深挖壕溝,並設滾木、蒺藜。這些措施,切實可行,足以鞏固邊防。同時,晁錯又在《論貴粟疏》中建議,全國百姓向邊塞輸納糧食,以換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贖罪,這叫納粟授爵。對晁錯提出的移民實邊、寓兵於農的政策,文帝立即付諸實施。這個政策不僅在當時起到防禦匈奴的作用,而且開了歷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對後世影響很大。漢武帝時趙充國實行軍屯,三國時曹操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錯移民實邊政策的繼承和發展。

國之賢良

文帝十五年(前165年),文帝令大臣們推舉賢良、方正、文學之士。晁錯在太子家令任內被推舉為賢良。文帝親自出題,就“明於國家大體”等重要問題,提出徵詢(這叫“策問”)。當時賈誼已死,參加對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錯的回答為最好。晁錯的《舉賢良對策》成了西漢一篇著名的政論文。 在回答“明於國家大體”的問題時,晁錯以古時五帝的事蹟來闡明。聽説五帝十分賢明,臣子都比不上他,所以他們親理政事,每天在正殿處理政務,在明堂頒佈政令;各項措施上符天意,下順地利,深得民眾擁護。眾生萬物沒有不受其好處的。因此,氣候調和,四季分明,日月光明,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無災無疫,百姓安康。這就是符合天地之意,明瞭治理國家的要領所收到的功效。 在回答“通於人事終始”的問題時,晁錯以歷史上三王之事來闡明。聽説三王之時,君主與臣子都很賢明,所以共同商議政事,決定天下安定的大計,都以人情為根據。晁錯列舉了人情所希望的長壽、富裕、安定、閒逸,三王都不加傷害、阻止、妨礙,而是加以保護、扶持、愛惜。制訂法令,要合乎民情才實行;動用民力,要根據民眾的情況,然後才去做。要求別人象要求自己一樣,寬恕別人象寬恕自己一樣。人情所憎惡的,不要強加於人;人情所向往的,不要強令禁止。這樣做的結果,是百姓和睦相親,國家太平安寧,君王地位鞏固,恩德延傳到後代。這就是明瞭一切根據人情來辦事的功效啊。 在回答“直言極諫”的問題時,晁錯以五霸之事來闡明。聽説五霸不如他們的大臣,所以把國家大事託付給大臣,讓他們去處理。輔佐五霸的大臣,他們經常檢點自己而不敢欺騙君主,奉法令而不徇私,遭患難而不避死,見有才能的人而不壓制,受俸祿不過量,不讓無能之人居高位。有這樣的品行,可算是方正之士了。大臣們制訂法令,以“興利除害、尊主安民”為目的,而不“苦民傷眾”。他們實行獎賞,是表彰人們忠君孝親的功績,而不是無故把民財隨便給人,百姓就不會怨恨;他們施行刑罰,不是放縱自己殘暴之心去亂殺人,而是禁戒那些不忠不孝而危害國家的人,定罪量刑得當,犯罪者知道罪有應得而不抱怨。如此法治,可以説是平正之吏了。法令不合理,提請君主更正,不使害民;對君主的暴虐行為,不應順從,而要幫助糾正,不使國家受害。糾正和補救君主的過失,顯揚君主的功德,使君主內無邪惡的行為,外無污濁的壞名聲。這樣來輔佐君主,可以説是直言極諫之士了。在回答“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寧”的問題時,晁錯以秦朝的教訓來説明。聽説秦開始統一天下時,君主的賢明不及三王,他們的大臣的才能也不及三王的助手,然而秦的統一事業完成得很迅速,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地形有利,山川富饒,財用充足,百姓善戰;再加上六國的君臣都不賢能,意見分歧,百姓不肯出力。相比之下,秦最富強。本國富強而鄰國混亂,正是統一天下的有利條件,因此秦始皇能兼併六國。在那時,三王的功績都不能超過秦始皇。但是後來衰弱下來了,那是因為任用了不肖之徒和聽信了讒言之賊;大造宮殿,貪得無厭,民力疲盡,徵收賦税沒有節制;狂妄自大,自以為是,羣臣恐懼,諂媚求存,驕橫放縱,不顧禍患;憑着高興而隨便賞賜,發泄怒氣而胡亂殺人;法令煩多殘酷,刑罰嚴厲殘暴,草菅人命,秦二世甚至親自射殺百姓取樂;貪官污吏乘法令混亂之際,擅作威勢,獨斷專行,各自為政。秦末開始亂的時候,官吏首先侵害的是貧民百姓,到了中期,富人也受到官吏的損害;最後,連皇族和朝廷大臣們也受侵害。因此,鬧得人人自危,個個怨恨,離散逃亡,人心渙散。陳勝帶頭造反,天下大亂,秦朝滅亡。晁錯這個分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還是比較中肯而切實的。 最後,晁錯指出,陛下即位十六年了,但百姓還沒有十分富裕,盜賊還未減少,邊境尚未安寧。所以會這樣,想來是陛下沒有親自管理國事,而一味依靠臣下的緣故。而那些大臣才能不及陛下,恐怕會把有的大事耽誤了。我雖愚昧無知不自量力,但也深深為陛下惋惜。 晁錯的對策,深得文帝的嘉許,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為掌管議論政事的中大夫。

備受信任

對地方諸侯王危害西漢王朝的問題,晁錯與賈誼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晁錯曾多次上書文帝,提出削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議。文帝雖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但十分賞識他的才能。當時,太子劉啟很贊成晁錯的建議,而袁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則持反對態度。 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劉啟即位,這就是景帝。景帝立即提升晁錯為內史(京師長安的行政長官)。晁錯多次單獨晉見景帝,議論國家大事,景帝對他言聽計從,其寵信程度超過了九卿,許多法令是經他的手修改訂立的。丞相申屠嘉對此心中十分不滿,但無法傷害晁錯,只好尋找機會。正巧,內史府坐落在太上廟(劉邦父親的廟)外面的空地上,門朝東開,進出不方便;晁錯就另開一個從南面進出的門,鑿通了太上廟外空地的圍牆。申屠嘉知道後大怒,想借此過失,報請皇帝殺掉晁錯。晁錯得到消息後,立即單獨向皇帝説明情況。等到申屠嘉到景帝面前告狀,説晁錯擅自鑿開廟牆開門,請把他送交廷尉處死時,景帝對申屠嘉説:“晁錯鑿開的不是廟牆,只是廟內空地上的圍牆,沒有犯法。”申屠嘉只得謝罪而退,一氣之下,發病不起,不久就死了。這樣一來,晁錯就更加顯貴了。

替罪羔羊

朝廷討論削吳國封地的消息傳到吳國,劉濞就策劃發動叛亂。他先派中大夫應高到膠西王劉印那裏去密謀,約好以聲討晁錯為名,共同起兵,並奪天下,“兩主分割”。劉濞聽了應高的回報,怕劉印翻悔,自己又喬裝打扮,祕密到膠西,親自與劉印訂立了叛亂的盟約,劉印又發使串連齊地諸國,劉濞發使串連楚、趙諸國,相約一起反叛。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首先在都城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起兵叛亂,並向各諸侯王國發出了宣言書,以“清君側”為名,攻擊晁錯“侵奪諸侯封地,專以劾治污辱諸侯為事,不以諸侯人君之禮對待劉氏骨肉,所以要舉兵誅之”等等。同月,膠西王劉印帶頭殺了朝廷派到王國的官吏;接着膠東王劉雄渠、苗川王劉賢、濟南王劉闢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也都先後起兵,共同向西進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楚七國之亂”。 七國叛亂的消息傳到朝廷,景帝立即在軍事上作了部署:太尉烴侯周亞夫率領三十六將軍為主力,進攻吳楚軍;曲周侯酈寄攻趙軍;將軍欒布攻齊諸軍;拜竇嬰為大將軍,屯兵滎陽,監視齊趙方向,作為後援。景帝召見竇嬰時,竇嬰以有病為由加以推辭。景帝對他説:“現在國家有危急,王孫(竇嬰的字)難道可以推辭嗎?”竇嬰這才接受了任命。 吳楚等七國聯兵反叛,以誅晁錯為名,使晁錯的處境十分危險。當此之時,晁錯本人又有兩件事處置失當,更增加了這種危險。一件是他向景帝提出建議,讓景帝御駕親征,而自己留守京城長安,使景帝產生了對他的懷疑,也給其他大臣提供了攻擊他的藉口。一件是追究袁盎預知吳王劉濞陰謀反叛之罪。本來,袁盎同晁錯兩人的成見就很深,每當晁錯在坐時,袁盎就走;袁盎在坐,晁錯也走:兩人從來沒有一起説過話。袁盎曾任過吳國相,接受過吳王劉濞的賄賂。晁錯當了御史大夫以後,派人審查過袁盎受賄案件,要判他的罪,景帝從寬發落,削職為民。吳楚七國反叛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晁錯還要進一步治袁盎的罪,對他的屬官説:“袁盎受過吳王的賄賂,包庇吳王,説他不會反,現在吳王造反了,應該審問袁盎預知吳王反叛之罪。”御史府的一個屬官説:“現在這麼辦恐怕沒有好處,而且估計袁盎還不至於會預先知道謀反。”由於證據不足,晁錯猶豫不決。但是,卻有人給袁盎通風報信,把晁錯的話告訴袁盎。袁盎驚恐萬分,連夜去見竇嬰,商量對策。他們都是晁錯的對頭,決定以謀害晁錯的辦法,來保護袁盎。

腰斬東市

於是竇嬰入宮,請求景帝召見袁盎。當時,景帝正與晁錯商議調撥軍糧的事。景帝召見袁盎時,晁錯也在坐。景帝問袁盎:“你曾經當過吳相,現在吳楚反叛了,你的看法如何?”袁盎説:“不用擔擾,一定可以破吳。”景帝説:“吳王近山採銅鑄錢,煮海水為鹽,招引天下豪傑,頭髮都白了,還起兵反叛,如果不是策劃得十分周密,他會這麼做嗎?你有什麼根據説他無能為力呢?”袁盎説:“吳王鑄錢、煮鹽取利是有的,但哪裏有豪傑可引誘呢?假如吳王真的得到豪傑,那也只會幫助他做正當的事,而不會反叛了。吳王所招引的,都是些無賴子弟和私鑄錢幣的亡命之徒,所以他們互相勾結作亂。”這時,晁錯插話了:“袁盎你策劃個好辦法出來!”景帝也問袁盎:“你有什麼對策?”袁盎趁機説:“請陛下命令左右的人退出。”景帝叫左右都退下,獨留晁錯在場。袁盎説:“我所講的話,臣下都不該知道。”景帝只好讓晁錯也退下。晁錯退到東廂,心中十分憤恨。袁盎對景帝説:“吳楚所發書信,説是晁錯擅自抓住諸侯過錯,削奪封地,因此以反為名,要殺晁錯,恢復原來封地就罷兵。當今之計,只有斬晁錯,派使者宣佈赦免吳楚七國,恢復被削奪的封地,就可以不流血而統統罷兵。”袁盎這番話,完全重複了吳王劉濞叛亂宣言中的“清君側”的策略。景帝沒有識破它,同時也因為吳楚兵勢大,心中害怕,就聽信了袁盎的這番話。景帝沉默了好久,然後説:“且看真實情況如何,假如真象你所説的那樣,為了對得起天下,我不會愛惜某一個人。”這實際上是同意袁盎的主張,準備以犧牲晁錯的性命來乞求吳楚等國退兵了。於是,景帝就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祕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過了十多天,丞相陶青、廷尉張歐、中尉(主管京城治安的武官)陳嘉聯名上了一封彈劾晁錯的奏章,指責晁錯提出由景帝親征、自己留守長安以及作戰初期可以放棄一些地方的主張,是“無臣子之禮,大逆無道”,應該把晁錯腰斬,並殺他全家。景帝為了求得一時苟安,不顧多年對晁錯的寵信,昧着良心,批准了這道奏章。這時,晁錯本人還完全矇在鼓裏呢! 誅殺晁錯完全是一種突然襲擊:景帝派中尉到晁錯家,傳達皇帝命令,騙晁錯説讓他上朝議事。晁錯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車走了。車馬經過長安東市,中尉停車,忽然拿出詔書,向晁錯宣讀,這個忠心耿耿為漢家天下操勞的晁錯,就這樣被腰斬了。忠臣無罪,慘遭殺害,這真是一個悲劇啊! 景帝殺了晁錯以後,就派袁盎以太常官職出使吳國,告知已殺晁錯,並恢復被削封地,要求吳王退兵。這時劉濞已打了幾個勝仗,奪得了不少地盤。和袁盎同去的宗正先見劉濞,要他拜受詔書。劉濞狂妄地大笑説:“我已為東帝,還拜什麼詔書?”於是不肯見袁盎,卻把他留在軍中,想讓袁盎參加叛軍,任命他為將領,袁盎不肯。吳王劉濞就派一名都尉帶五百兵把袁盎圍守在軍中,還想把他殺了。袁盎得到消息後,連夜逃出吳軍營地,最後回到長安。這樣,吳王劉濞就自己揭穿了所謂“清君側”是一個騙局。 這時,從前線回長安來彙報軍情的校尉鄧公來見景帝。景帝問他:“你從前線回來,聽説晁錯已死,吳楚退兵了嗎?”鄧公説:“吳王謀反,已經準備幾十年了,為削他的封地而發怒,要求誅晁錯,不過是個藉口,本意並不在反對晁錯一個人。現在殺了晁錯,我恐怕天下之士從此閉口,再也不敢説話了。”景帝問:“為什麼呢?’’鄧公説:“晁錯擔心諸侯王國越來越強大,朝廷不能控制,所以建議削奪他們的封地,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政府的地位,這是對萬世都有利的打算啊。計劃剛剛開始施行,竟全家被殺,這樣對內堵塞了忠臣之口,對外卻為諸侯王報了仇,我認為陛下這樣做是不可取的。”聽了鄧公的一番精闢的分析,殺了晁錯吳楚仍不退兵的事實,使景帝如夢初醒,他歎了一口氣,對鄧公説:“你説得很對,我也悔恨了。”但後悔已經晚了。鄧公這番話,顯示了他的見識高深,得到了景帝的賞識。於是,就拜鄧公為城陽中尉。 用犧牲晁錯和恢復被削封地的妥協辦法不能使吳楚七國退兵,景帝就只有堅決使用軍事手段,來平定叛亂。二月中,景帝下了一道詔書,號召將士奮力殺敵,同時下令嚴懲參加叛亂的官吏,從而鼓舞了漢軍的士氣。在周亞夫等路軍隊的攻擊下,吳王劉濞兵敗被殺,其他六個叛王有的畏罪自殺,有的被處死。劉濞經過長期準備發動的叛亂,不到三個月就被徹底粉碎了。 晁錯雖然犧牲了,但晁錯為之奮鬥的事業還是被繼續下去。景帝在平息吳楚七國叛亂之後,趁機在政治上作了一番改革。他下令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給他們派去官吏;他又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這就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僅得租税而已。這樣一來,中央政權的權力就大大加強,而諸侯王的力量就大大地削弱了。晁錯在歷史上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晁錯當然不是完人,他的缺點很明顯,但是,在那個時代,他確是一個進步的傑出的人物,是一個政治家。明代李贄曾説:“晁錯可以説他不善謀身,不可説他不善謀國”,熱情讚揚了晁錯為了國家利益而不顧個人安危的獻身精神。應該説,這種精神是很可寶貴的。

後世評價

學問大家

首先他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晁錯最早是學“刑名之學”的,什麼叫“刑名之學”呢?用現在的話説,就是學政治法律的。也就是説晁錯是政法學院或者政法系畢業的。因為學習成績還不錯,而且主要是文字工夫好,就當上了太常掌故。我們要知道,古人判案子很講究判決書的起草,要求判決書寫得很有文采,晁錯很有文采,所以選他做太常掌故。 晁錯時來運轉是什麼時候呢?是被太常選拔去讀《尚書》。我們知道,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古代的典籍失傳,很多典籍流散在民間,傳人一代一代地沒有了。到了漢文帝的時候,懂得《尚書》的只剩下一個人,叫做濟南伏生,但是等漢文帝找到這個人的時候,他已經九十多歲了,不可能把他請到朝廷來,怎麼辦?所以只好下命令説:太常寺不是教育部嗎?選拔一個可造之材,到濟南伏生家裏去學。蒼天有眼,太常寺選中的就是晁錯。晁錯在濟南伏生家,跟着濟南伏生學了《尚書》,這就是儒家的學説,他原來學的是法家的東西,現在又學了儒家的東西,這叫做學貫儒法,學問大長,名聲也大長,回到朝廷以後,説起話來是頭頭是道。漢文帝説這是個人才啊,這個人才不能浪費了啊,那就去輔佐太子吧,太子就是後來的漢景帝,於是就任命晁錯做了太子舍人,後來又做了太子門大夫,後來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個什麼級別呢?算是一箇中層幹部。

智慧之人

晁錯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口才特別好,能言善辯,他進了太子府以後,太子嘛,他是儲君,就是他等着做皇帝,他平時不管事兒,他沒什麼事兒做,晁錯又一肚子學問,就天天跟太子談學問,談得太子對他有點崇拜,經常和他坐而論道。太子的家人也對他有點崇拜,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智囊”。 晁錯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他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非常關心國家大事,他雖然在太子府裏面做一個家令,或者還只是做一個門大夫等等,官職不大,但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他時常研究國家大事,向漢文帝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他給漢景帝上了好幾道疏文,其中最有名的是談兩件事情的:一件事情是守邊,一件事情是勸農,這篇疏文後來被收入《漢書》的時候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收入晁錯的本傳,一部分收入《食貨志》,收入《食貨志》的後來被命名為《論貴粟疏》。《論貴粟疏》是一篇有名的文章。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晁錯,他又是一個有思想的人、有辦法的人,還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正因為他是一個有學問的、有思想的、有能力的、還不甘寂寞的人,就命中註定了他會來趟朝政這汪“渾水”,他一定會來管這個國家的事情。 晁錯的第一個問題,是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他在太子府的時候,和朝中的大臣關係就不好,我們看《史記。晁錯列傳》裏面有這樣一句話:説袁盎及諸大功臣都不喜歡晁錯,很不喜歡他,你想想,他在太子府裏面不過做個舍人,門大夫,家令,並不是什麼職權很大的,很重要的官員,只不過喜歡發發議論而已,大家都不喜歡他,一旦他進入中樞,擔任重要職務的時候,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果然漢文帝駕崩,漢景帝繼位以後就重用晁錯。因為漢景帝覺得晁錯是一個“智囊”,所以漢景帝一上台,第一件事情就任命晁錯為內史。內史是個什麼官呢?內史負責的是京城地區所有的行政工作,相當於現在一個首都市的市長,所以晁錯是越過了副部級,直升正部級。這樣一來,晁錯恐怕是有點得意忘形,至少是有點趾高氣揚,仗着漢景帝信任他,不停地提意見,不停地提建議,今天要改革這個,明天要改革那個,漢景帝還言聽計從,都採納他的建議,這一下子弄得朝中的大臣就不太高興了。

能言善辯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政治,它有官場上一整套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規矩,而漢代的政治在漢武帝以前是以道家的治國理念為國家意識形態的,主張清靜無為,主張一動不如一靜,主張以柔克剛。總而言之是不喜歡折騰,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漢初的那些高級官員基本上是貴族,或者功臣,有的是當年跟着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雖然能力不一定強,但是熬熬年頭也就慢慢地熬上來了,所以大家對於像晁錯這樣一個靠着能言善辯、誇誇其談就青雲直上的傢伙,看不上眼。所以晁錯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樣呢?應該夾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變法,像根“攪屎棍子”,攪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寧,大家對他就忍無可忍。 第一個被惹毛的是當時的丞相申屠嘉,申屠嘉惹毛了以後,找了個岔子就要殺晁錯,找了個什麼岔子呢?晁錯不是當內史嗎?那就是首都市的市長,內史有一個辦公機構叫內史府,內史府有一個門朝東邊開,晁錯覺得這個門朝東邊開,出出進進不方便,他就南邊開一個門,南邊是什麼?南邊是太上皇的廟,南邊開一個門就把太上皇的廟外面圍牆打一個洞,申屠嘉想,好傢伙,太上皇頭上動土啊,大不敬。於是商量説,我們明天上朝的時候彈劾他。不知道這個消息怎麼就走漏了,晁錯得到消息之後連夜進宮去見漢景帝,就把情況都説了,漢景帝説:這個事情朕給你做主了。 第二天,一上朝,丞相申屠嘉把這個事提出來,漢景帝説:哎呀!這個事兒朕知道了,這個晁錯他是在太上皇廟的牆上開了一個洞,不過那個牆不是內牆,那是外牆。那我們大家都是北京人,知道北京,看看就知道,故宮、太廟都是一圈一圈的好多牆,他開的是最外面的那個,沒戳到裏面去,外面那個地方是幹什麼的呢?是安置閒散官員的,沒什麼了不起的。最後漢景帝説了一句關鍵的話,這個事是朕讓他做的。申屠嘉沒有話説了,回到家裏吐血而死。就是晁錯一上台就氣死一個宰相,申屠嘉是什麼人啊?申屠嘉是跟着高祖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啊,這樣的人都搞不定晁錯,還誰能擺平他?晁錯,我們可以想象得出,他在朝中更加是恃寵驕人,不把別人放在眼裏。 這裏順便要説一下這個申屠嘉,他不是小人。我們去看《史書》對申屠嘉的評價,申屠嘉這個人是一個非常廉潔的清官,叫“門不受私謁”,什麼叫“門不受私謁”?就是他在自己家裏頭是不接待客人的,其他的官員你不要到我家裏來談事,有事咱們上朝,到辦公室去談。袁盎曾經找過申屠嘉,申屠嘉説:袁公有什麼事嗎?公事明天到辦公室找辦事員談,如果是私事,本丞相無私事,清官嘛,所以這件事情申屠嘉在這個朝廷當中威望是很高的。你得罪了申屠嘉,你就得罪了一批正人君子。比方説後來聯名上書要殺晁錯的廷尉張歐,什麼人,大好人,廷尉我不是説了,是司法部長兼最高法院院長,他辦案子有一個原則,就是他拿了這個判決來了以後,他要看,看了以後,他發現如果這個案子有疑點,比方説證據不足,程序不對,發回去重審,如果交上來的案卷左看右看都挑不出毛病,那確實是證據確鑿,這個人也確實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能赦免他,他會親自到監獄裏去宣讀判決書,流着眼淚,一邊哭,一邊讀,説你犯了什麼滔天罪行,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然後弄點好酒好肉伺候你上路吧。是這麼一個人,你想這樣一個人都主張殺晁錯,你説晁錯得罪人得罪到什麼程度了,我們可想而知了。

性情耿直

從政的晁錯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然而他的性格使他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 那麼晁錯為什麼不得人心呢?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政見不和,他主張削藩,其他人主張不動,“道不同,不相與謀”。第二個原因,性格不好,性情耿直,比較認死理。史記和《漢書》講到晁錯的時候都用了四個字:峭、直、刻、深。峭,什麼意思呢?嚴厲;直,什麼意思呢?剛直;刻,什麼意思呢?苛刻;深,什麼意思呢?心狠。一個人又嚴厲,又剛直,又苛刻,又心狠,討人喜歡嗎?不討人喜歡。誰會喜歡這樣的人呢?誰會跟這樣的人成為好朋友呢?這樣的人怎麼會有一個好的人緣呢,而沒有一個好的人緣,你怎麼能在政府裏面混呢?這就是晁錯性格上的原因。 晁錯的這個性格,我們在電視劇《漢武大帝》裏面也看到有表現。晁錯推出削藩的政策以後,朝野譁然,晁錯的父親就千里迢迢從潁川趕到長安來找晁錯,他是這樣説的:“必須這樣做呀!不這樣做,天子就沒有尊嚴,國家就不得安寧。”那麼這個情節表現了什麼,表現了晁錯的忠心耿耿,晁錯是一個既忠心耿耿,又深謀遠慮的人。按説這實在是國家的一個棟樑。但是晁錯的忠心耿耿和他的深謀遠慮都有一點問題,什麼問題呢?他是為國深謀遠慮,為自己一點都不深謀遠慮,所以《漢書》對他的評價是:“鋭於為國遠慮,而不見身害”,而自己要倒黴了,他都不知道。這樣的人,按照我們一般來説的道德標準,這是一個大好人啊,大公無私,一心為公,一往無前,奮不顧身,這不是很好嗎?怎麼不好呢?這裏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能為自己考慮的人,他往往也不能為別人考慮,不懂得民情的人,不懂得那些人之常情的人,也往往不懂國情。國家是什麼?國家是具體的人民構成的,人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你不瞭解人,你就不能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你就是要了解人性、人情,包括人之常情,你不能夠沒有人之常情,一個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裏的人,往往也不把別人的生命放在眼裏,一個不把自己的生命當回事兒的人,也不會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兒,你既然不能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兒的話,你怎麼為民眾謀福利呢?一個連自己都保衞不了的人,你能夠保衞國家嗎?所以對於這樣一種奮不顧身,我們要一分為二地來看,承認他道德上高尚的一面,也看到他缺陷的一面。

忠心不二

忠心耿耿又有什麼問題呢?忠心耿耿的人往往會有這麼一個問題,我既然是一心為公的,誰反對我,就是[]一心為私,我既然是忠臣,誰反對我,那就肯定是奸臣,他就會以自己來劃線了,他就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了。而一個人不能夠聽取別人不同的意見,他就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兼聽則明嘛。那麼你要兼聽的話,你就不能説我是一心為公的,你們是一心為私的。晁錯就是這樣,這是不是有問題呢? 第三個問題,就是他那個一往無前,一往無前我們以前也認為是一個很高尚的品德,當然我們某些時候是需要一往無前,需要奮不顧身的,也需要執着,需要認死理,但要看什麼人,什麼事兒,什麼情況,比方説你做學問,執着是好的,為什麼呢?追求真理,一個學者,一個科學家,一定要執着,一定要認死理,我認準了這個,我就這條道走到黑了,我不碰到南牆,我絕不回頭,也許就在我探索過程中,我還沒有碰到南牆的時候就找到真理了。但是政治家不行,政治家必須是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該堅持的時候堅持,該妥協的時候妥協,該讓步的時候讓步,該迂迴的時候迂迴。而且政治家要考慮的問題,一件事情不僅僅是該不該做,而且還要考慮能不能做,現在就做還是將來再做,這是一個政治家所需要的素質,他得看三步。而晁錯是執着,堅持,認死理,只看一步,削藩就是對的,就是要做,能不能做,他不考慮,現在就做還是將來再做也不考慮。 而漢文帝是考慮的,所以他一再向漢文帝上書,漢文帝不採納,後來晁錯給漢文帝上書的時候寫了這樣一句話:“狂夫之言,而明主擇焉”,就是説我是一個很狂妄的人,我説了一些狂話,請英明的皇上來做出決策。漢文帝批示是什麼呢?漢文帝批示説:“言者不狂,而擇者不明,國之大患,故在於此”。就是一個國家最糟糕的是什麼?是提意見的人其實並不狂,但是做決策的人他糊塗,這就糟糕了。所以漢文帝是政治家,他是清楚的,他很清楚建議歸建議,決策歸決策,建議沒有狂不狂的問題,什麼建議你都可以提,但是決策有英明不英明的問題,決策不能不英明,這個道理文帝懂,景帝不懂,景帝不懂的結果是什麼呢?採納晁錯的削藩策,而且讓晁錯自己來主持這項工作,這一下子麻煩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