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25W

八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教案【多篇】

八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輪船、火車、電報、照相和電影等在中國出現的史實,提高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

能力目標:運用多媒體,展示反映社會生活變化的大量信息,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文化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教學難點:理解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温故互查

1、簽訂後,列強直接剝削中國人民,狀元實業家張提出“”的口號,並在他的家鄉創辦等一系列企業。

2、時期,我國出現了一些民族工業的萌芽,但這些民族工業往往受到

的阻礙,難以生存和發展。時期,我國近代民族工業進入“黃金時代”。主要是辛亥革命的成功,衝擊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資產階段受到了鼓舞。還有就是帝國主義國家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時期,我國近代民族工業萎縮。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經濟勢力捲土重來,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概略,使我國民族工業再度受挫。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也沒能得到很好的恢復。

3、簡述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

二、設問導讀

近代交通通訊在中國的出現

1、交通工具:

時間:19世紀初,配方發明後相繼傳入。

作用:使人們出行,極大地促進了。

2、通訊工具:

時間:19世紀70年代後傳入。

作用: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文化生活的變遷

1、和的傳入:

時間:近代以來。

作用: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保留了珍貴的歷史鏡頭。

2、新聞報紙的出現:

名報: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

作用:是人們獲取信息、瞭解社會的主要傳媒工具。

3、出版機構的出現:

名社: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的文化出版機構。

作用:有利於信息和文化的傳播。

社會習俗的變化

1、原因:後,為了改變愚昧落後的習俗,頒佈了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

2、簡述裝束、禮節和稱呼的變化。

八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教案 篇二

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瞭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農民起義軍的反抗鬥爭等史實

記住圓明園被燒燬,主權進一步喪失,領土被大量割佔的恥辱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綜合理解

探索分析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聽、看、議,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理解列強肆無忌憚侵略我國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國運動將清政府作為自己鬥爭首要目標的原因

識圖填圖新學案91頁第三題:沙俄割佔我國領土及其條約名稱

情感、態度

價值觀愛國情感民族的強弱同國家的先進或落後是息息相關的,要為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強大而發憤學習,努力奮鬥

思想意識要繼承併發揚中華民族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

教學重點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以及列強侵華的罪行

教學難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新學案第2頁的“知識網絡”,討論回答問題:

1、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的簽定,給中國帶來什麼後果?(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鉅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税,有利於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列強是否滿足已經得到的利益?(不滿足)

小結、過渡:《南京條約》使侵略者攫取了許多利益、中國遭受到了沉重的災難,列強並沒有滿足貪婪的慾望,想要通過修訂條約來擴大權益。遭到清政府拒絕後,他們便找藉口發動戰爭,想要迫使清政府就範。由於這場戰爭是上一次戰爭的繼續,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鴉片戰爭。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一、火燒圓明園

教師介紹圓明園建築的宏偉和精美,組織學生看、説、議。

學生閲讀6——7頁的本目課文、插圖、資料和第10頁“自由閲讀卡”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註答案。

1、看過電影《火燒圓明園》的同學請舉手。誰能結合課文內容揭發列強的罪行?(掠奪珍寶,焚燒罪證)

2、哪那兩位同學願意扮演當年的英國兵和法國兵?(背景是火燒圓明園後,他們在倫敦重逢的某一天)請他們通過對話,表示一種懺悔的心情。

二、俄國侵佔我國大片領土

學生閲讀7——8頁的本目課文和表格、地圖,隨堂練習:

1、學生先根據第8頁表格,在4人小組內“動腦筋”:沙俄通過哪些不等條約割佔我國北方哪些領土?(説出大致位置和麪積)

2、學生完成新學案第7頁[自我測評]第二題“知識聯線”:([數字]表示相應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學生完成課本第9頁“練一練”。(答案應選C)

三、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學生閲讀第9頁本目課文和“插圖”以及“説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軍的鬥爭,説明中國人民怎樣對待國內的腐敗政府和外國的侵略勢力?(“落後就要捱打”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所以,要想改變落後捱打的命運,就必須__國內的腐敗政府,堅決抗擊外來的野蠻侵略。)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指導學生根據[知識網絡]梳理本課線索。

2、佈置作業

八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教案 篇三

第1課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1949年9月(2)地點:北平

(3)內容:①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②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決定在首都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2、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54門禮炮齊鳴28響:“54”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54個民族,紀念五四運動,當時參加開國大典的54個單位;“28”標誌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鬥的28個春秋(1921年——1949年)。

3、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1)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闢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鬥爭。

4、西藏和平解放

(1)時間:1951年(2)談判代表:阿沛•阿旺晉美

(3)歷史意義:標誌着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2課 最可愛的人

1、抗美援朝,保家衞國

(1)原因:①美國侵略朝鮮(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轟炸中國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着中國安全;②美國派太平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台灣,公然干涉中國內政。③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朝脣齒相依,脣亡齒寒。

(2)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3)目的: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4)司令員:彭德懷

(5)部隊: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可愛的人)

(6)經過: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抗擊美國侵略者,連續發動五次大規模戰役,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附近。

(7)結果: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而歸。

(8)性質: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9)意義: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

2、戰鬥英雄

(1)黃繼光:上甘嶺戰役(2)邱少雲:嚴守潛伏紀律,壯烈犧牲。

3、最可愛的人

(1)指中國人民志願軍

(2)為什麼: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不畏艱險,英勇頑強,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

第3課 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

(1)原因:①舊的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②新解放區的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2)1950年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4)意義:①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③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農村生產力。

第4課 工業化的起步

1、第一個五年計劃

(1)原因: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好水平。但我國的工業發展水平仍然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不如印度。我國的工業水平很低,工業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2)目的: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八年級下冊歷史複習教案 篇四

一、教情、學情分析

八年級歷史本學期內容多,而且課時少(每週只有2節課),教學任務艱鉅。本次複習時間較短,差不多隻有兩週的複習時間。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參差不齊,學困生依然很多。學生掌握知識的手段比較單一,缺少靈活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比較多,對自己的要求不夠嚴格,自控能力差,學習態度較差,學習目的不明。為了在有限的時間裏,把握考試要點,作到科學合理、優質高效地安排複習,並根據實際情況,特作計劃如下:

二、複習重點及難點:

1、第一單元:新中國的成立與鞏固

2、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3、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4、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5、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6、第六、七單元:科技、教育、文化、社會生活

三、具體措施:

1、做好思想工作,切實預防學生眼高手低的問題,讓學生安下心來認真複習,查找不足之處。

2、立足基礎,精心設計題目和練習,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3、組織學生在複習過程做好互查的工作,相互促進。

4、及時檢驗當堂學習效果,以確保基礎知識掌握牢固。

5、加大對邊緣生及後進生的輔導和檢查,以確保他們能鞏固好基礎知識。對學習自覺性差,成績較差的學生要嚴格要求,及時督促他們完成任務並隨時抽查、提問。

6、及時反饋檢測情況,查找教學漏洞,及時彌補不足之處。

7、加大個人輔導力度,針對檢測中出現的問題,因材施教。讓各層次學生都各有所獲,各有提高。

四、期末複習安排:

關於期末複習,我主要分了兩個階段。基礎階段和提升階段。

基礎階段:計劃4課時,依據課本基礎知識和重點難點,包括歷史時間、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精心設計好複習提綱。上課時,先由教師概述主要內容,使學生形成整體知識框架,然後學生根據提綱列出的每一課的重點基礎知識進行鞏固記憶。從課本中提煉一些填空題,精選部分選擇與判斷題進行達標檢測,及時反饋,紮實基礎。

提升階段:計劃2課時,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複習鞏固。通過精選材料題及問答題的練習,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從檢查基礎知識、培養能力、答題規範各方面入手,進行綜合性的複習。通過複習,使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同時訓練學生的考試能力和應試素質。 在材料題的處理中,以點撥為主,以學生記憶為輔。目的不僅是讓學生記住題,關鍵的是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既要讓學生好好審題,又要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材料題看起來題目很大,其實答案很簡單,所以一定讓學生學會審題,學會組織政治語言,拓寬思維,把材料題答完整,答完善。

五、期末目標:

通過期末複習,使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能達到優秀,基礎較差學生爭取多一些達到及格,盡能力使歷史學科的優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儘自己努力,使大部分同學更優秀,讓全體同學達標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