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鼓浪嶼之波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53K

鼓浪嶼之波教案(精品多篇)

課堂小結 篇一

這節課通過演唱《鼓浪嶼之波》和欣賞歌曲《西沙,可愛的家鄉》,感受到了大海的廣闊與美麗,更體會到了骨肉同胞的無限思念之情。

教唱歌曲 篇二

師:剛才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一首非常優美動聽的描寫大海主題的歌曲,下面你們能否説出歌曲描寫的是我國什麼地方嗎?

生:台灣島、鼓浪嶼、基隆港等。

師:同學們説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那裏美麗的台灣風光吧!

師:優美的畫面好像把我們帶到了富饒美麗的台灣島,使我們流連忘返。下面我們就用美妙的歌聲來表達對它的讚美與熱愛吧!

師:先提示歌曲中的節奏難點──弱起節奏(後八分音符起唱)(出示4/4拍圖示)。並要求學生劃拍。八分休止符可以讓學生用吸氣或拍腿表示,同是強調第一拍重音。

生:第一遍隨鋼琴輕聲視唱曲譜。(《鼓浪嶼之波》歌曲學習)

教師提示:1、弱起節奏。2、視唱曲譜時的正確發聲狀態:上身挺拔,放鬆:嘴巴充分打開,吸氣積極,總之視唱也要儘量要求學生做到“字正腔圓”。

師:同學們第一遍視唱得比較準確,弱起節奏完成得也很好,只是在樂句的連音處理上需要更好一些。之後教師分別在歌曲的第一、第二樂句唱出加連線與不代連線的兩種不同唱法,讓學生聽後比較説一説在情緒上有什麼不同。

師:仔細聽,哪一個你認為是加有連線的唱法,哪一種是沒有的?

生:第一種沒有連線,第二種是有連線的。

師:同學聽得很仔細。很準確。再想想,兩種不同形式的演唱,聽起來在音樂發展上有哪些不一樣?

生:(沒有連線)比較方整,生硬,較缺乏樂句間的連貫性。(有連線)較柔和,樂句間的線條比較鮮明,比較連貫,鮮明地描繪出了水中波紋流動的感覺。

師:説得很好,很有體會。連線的運用在這首歌曲作品中不能被忽視,下面我們分別把第一、第二樂句視唱一遍,同時再次體會一下連線在樂句中的作用。

生:同時劃拍,視唱歌曲第一、第二樂句旋律,注意連線的正確唱法。

師:同學們剛才旋律視唱得比較準確。下面我們能不能在視唱較準確的基礎上,小心地把歌詞填進去,同時提示學生注意的幾個要點:a、填詞時要注意連線的`處理,不要影響到樂句的連貫性與起伏性;b、樂句間的呼吸要積極、深入;c、注意歌曲中的弱起節奏;d、高音區避免聲帶用力,而是體會全身在完全鬆弛的狀態下,借用腰腹的力量,同時打開口、咽腔。

生:第二遍隨琴輕聲填出歌詞,同時儘量注意體會教師提示的四個演唱要點。

師:同學們歌詞填得比較準確,也比較完整。現在

你們思考一個問題:剛才你們完整地唱了一遍這首歌曲,結合音樂中樂句與歌詞的發展,能不能説説這首歌曲大致可以分成幾部分?

生:討論並回答。

師:肯定後加以總結。同學們説得都很有道理。此曲在結構上分為二段體: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第六小節至第十三小節)。第二樂段(第十三小節至第二十二小節)。與前一樂句形成對比,從而達到全曲旋律的最高點。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一高潮樂句唱的是什麼地方嗎?

生:日光巖。

師:同學們想一想歌曲中為什麼會提到日光巖?

生:風景名勝,制高點,日光巖中部的水操台遺址,是當年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操練水軍、揮師東渡之地。

師:1981年,詞曲作者共同去福建沿海深入生活,在“鼓浪嶼”共登日光巖,極目遠眺,遙想當年的民族英雄鄭成功,趕走了荷蘭殖民者,使台灣重回祖國懷抱,思及今日,台灣與大陸尚處於隔離狀態,不禁思緒萬千,於是共同寫下了《鼓浪嶼之波》這首歌。(《鼓浪嶼之波》動畫)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個站在日光巖上思念親人的人,這個時候你的心裏在想些什麼?更加思念家鄉的那種情感已經隨着海水漂向了遠方美麗的台灣島。下面我們能不能把這種情緒帶到歌曲中,用自然、深情的聲音去演唱呢?

再次提示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特別注意樂句間的換氣要深沉,整首歌曲的力度變化應為:p—mp—f—p。

生:隨琴在教師的帶領下充滿感情地、深情地第三遍演唱《鼓浪嶼之波》全曲。

師:同學們演唱得情緒很飽滿,很投入,通過你們的歌聲,彷彿把我帶到<>了美麗的台灣島,也感受到了那裏的骨肉同胞思念祖國親人的無限眷戀之情。

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 篇三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用優美的歌聲表達了對大海的讚美以及對祖國寶島台灣的深深思念。下面我們就超越遙遠的時空,來看一看祖國西沙羣島的美麗風光吧!

生: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動畫。

師:聽完這首優美的歌曲,體會與《鼓浪嶼之波》在音樂風格及情緒上有哪些不同?

生:(分組討論後回答)兩首歌曲在音樂風格上都很優美抒情,但《鼓浪嶼之波》在演唱形式上更加內在、深情,表達了骨肉同胞思念親人的心情,而《西沙,可愛的家鄉》在優美的同時,更增加了活潑、歡快的情緒。

師:回答得很好。歌曲《西沙,可愛的家鄉》是電影《南海風雲》的片頭曲。蘇圻雄詞、呂遠作曲。歌詞以優美的筆調和親切的語句,寫出了西沙羣島富饒的資源和美麗的風光,並以此抒發了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音樂以南海漁歌為基調,並吸取戲曲音樂甩腔的手法,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曲調活潑優美,熱情地讚頌了西沙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無比熱愛之情。歌曲為C大調,節奏較為自由,並賦予變化,歌曲分為兩大部分。前7小節的引子曲調充滿了呼喚性,好像作者對家鄉美麗景色的讚歎之情,緊跟着在7─24小節的第一部分比較自由,像是海上漁歌,生動地描繪了西沙寶島“綠樹銀灘,風光如畫”的美麗景象。24─47小節為第二部分音樂較激情,是歌曲的高潮,唱出了南海漁民熱愛家鄉的喜悦心情。

師:瞭解了歌曲的音樂結構,我們再次結合譜例完整地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

生:隨錄音小聲哼唱旋律欣賞全曲。

教學目標 篇四

1、有感情地演唱《鼓浪嶼之波》,掌握弱起節奏。

2、通過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感受大海的光彩和寓意於大海深情。

教學過程 篇五

一、導入

欣賞以大海風光為主題的視頻(有波瀾壯闊的驚濤駭浪、有委婉細膩的潺潺溪流等)畫面。

教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大海美嗎?美在哪裏?

生:討論分析。

師:大海是美的,我們歌唱和讚美大海,大海是深邃的,寄託着我們無限的情思,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首寄託着海峽兩岸深情的歌曲《鼓浪嶼之波》。

教學重、難點 篇六

1、有感情地演唱《鼓浪嶼之波》。

2、歌曲《鼓浪嶼之波》中的弱起節奏。

教材分析 篇七

1、《鼓浪嶼之波》

《鼓浪嶼之波》,D大調,4/4拍,二段體結構。曲調優美抒情,表達了兩岸人民隔海相望,渴望早日迴歸故鄉的思鄉情緒。

第一段:1─8小節(不包括前奏),共有兩個樂句。其中第二句是第一句的變化重複,併為第二段樂曲高潮部進行鋪墊。

第二段:8─17小節,與第一段不論是在力度和音區上,都形成鮮明的對比,使旋律上升到“e”,隨後樂句中運用的兩個“我渴望”非常緊湊,充分表現了兩岸人民渴望早日相聚的迫切心情。

2、《西沙,可愛的家鄉》

這首歌曲曲調活潑優美,熱情地讚頌了西沙的美麗景色和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歌曲為C大調,節奏較為自由而且稍有變化。

歌曲分為兩大部分。前7小節為引子,曲調具有呼喚性。

第一部分:7─24小節,由兩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都是弱拍起。

第二部分:24─47小節,是樂曲的高潮部分,樂句連接緊湊,節奏由快到慢,尤其是40—43小節長達4小節的拖腔,更是將歌曲推向最高潮,更抒發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