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歷史教學反思(整理58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77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8篇《歷史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歷史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歷史教學反思(整理58篇)

篇1: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一)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以往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主角,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經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構成膚淺的知識。僅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必須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我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本事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

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理解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景,出現這些情景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一樣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能夠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我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能夠進一步改善,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本事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當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能夠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終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經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本事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能夠幫忙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能夠經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終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羣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能夠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經過閲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能夠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能夠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能夠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經過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研究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自我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能夠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經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當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日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善;學生的進取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供給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歷史教學反思(二)

新課程改革進行地如火如荼,教學模式也隨之一改再改,日見豐富。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隨着形勢的發展,普通國中歷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進取性調動起來,在課堂中給學生以充分發揮餘地,從而得到鍛鍊,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也是每個新老教師苦苦思索、探索、甚至頭疼的事情。經過歷史教學,讓我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頭我對國中歷史教學作以下反思,與大家共勉。

首先,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説:對於一切來説,僅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僅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很多學生認為歷史課枯燥、乏味,所以缺少學習興趣。所以我努力讓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中一向堅持比較持久的注意力,就結合歷史這門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將激發興趣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例如講到炮烙之刑時,我説:商紂王創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種酷刑,他先叫人將銅柱子放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上,等銅柱燒得通紅通紅時,就把‘犯人’的身體貼在銅柱上,‘犯人’剛貼在銅柱上,只聽到‘哧’的一聲,‘犯人’的身體立即冒起縷縷青煙,犯人幾乎都是被活活的燙死了。這樣,學生彷彿親眼看到了和親耳聽到了,產生一種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了對商紂王殘暴統治的認識。

國中學生年齡偏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個小故事,調節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講明朝君權的加強時給學生講述露馬腳故事的由來,這樣既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如在學習中外的交往與衝突講到戚繼光抗倭時,給學生講述體育課的口號稍息、立正的由來及光頭餅的由來等等,使學生聽了以後十分感興趣,由此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更濃了。

其次,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認識到不能再同我上學時那樣教學了,此刻應當教的不是書本上死的東西了,那些學生都能明白,讀史能夠明志,學史能夠鑑身此刻教給他們的是就某個知識應怎樣分析理解,使從中得到啟發。所以我努力改變學生原有單純理解式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讓他們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理解教育影響,從而到達所預期的學習目標。在上導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本事,設計了科舉制的創立這個資料,先由教師接任了一個自我一點也不瞭解的新班,要選幾位品德好、關心團體、辦事本事強的班幹部,用什麼辦法選舉呢?而引出話題,再結合本課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想象如果自我是古代的封建帝王該如何選撥官吏呢?短時間內便創造出了一個濃厚的學習氣氛,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使學生真正做了課堂的主人,享受到了歷史課堂的歡樂。

除此之外我還採用我們所熟知的温故知新教學法,讓學生首先温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經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貼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經過温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歷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僅有把握住新課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學生敞開學史之門,指明知史之路,讓每位學生暢所欲言,施展才能。才能增強歷史學科的魅力,不斷地向課堂注入活水,真正點燃學生思辯的火把。

歷史教學反思(三)

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新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等各方面都進行了較大的創新和突破。新課程要求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僅專業學識要較為豐富,而且還要善於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還有學者指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增]??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能有什麼改進。那麼,什麼是教學反思?歷史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本文作一些簡單敍述。何謂教學反思?簡言之,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知的過程。教學反思中教師經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現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調節,使整個教學活動、教學行為日趨最優化。這無疑會促進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歷史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大體有這麼幾個方面:第一,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歷史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歷史教學理論和歷史專業學識為基礎。1.要轉變歷史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對教學有重要影響。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掌握重要的史實之外,適當傳達一些歷史學的概念和方法也非常必要。而且,歷史教學的核心應當是發展學生對於歷史問題的思考能力和學習方法。要轉變教學理念,歷史教師就要了解歷史教學研究的動態,加強對歷史教學理論的研習。2.豐富歷史專業學識。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歷史教師如何提高專業修養、豐富專業學識呢?我認為,關鍵是多研讀史學名著和史家學術論文,如顧頡剛、陳垣、陳寅恪、傅斯年、錢穆、郭沫若、翦伯贊、週一良等人傳世的學術著作,精選若干研讀。閲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史學名著,不但可以提高專業素養,瞭解學科研究前沿,而且從中可以學到提出問題、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第二,教學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知識基礎上,歷史教師主要應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1.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研究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通過聽課後的相互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特別聽課教師與授課教師及時的交流、分析,有助於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歷史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在反思他人教學經驗、教訓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三是在平時注意蒐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學案例之外,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別是一些中學優秀歷史教師的典型案例也很重要。如發表在報刊上的優秀教學案例,應及時研讀,從中受到啟迪,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案例是教學理論、教學實踐取之不竭的源泉。而觀摩聽課、座談討論、專家講學等多種形式,也是對教學案例進行總結、反思和探討的好時機。2.課後小結。課後小結,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過去,人們往往重視課前的備課,對於課後的小結與反思,則較少關注。以歷史學科來説,其實,平常歷史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像這樣的課後小結積累多了,也就成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歷史教學案例,對之分析研究,相信一定有利於歷史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反思水平。總之,關於歷史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作為歷史教師,其教學反思究竟有哪些具體表現?在教學中反思達到什麼程度才是理想的狀態?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發展教學反思是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也是歷史教師成長為研究型、複合型教師的有效途徑。

歷史教學反思(四)

我省全面實施新課程,新課標,高中歷史教學能否實施新課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評價?如何實施?作為一名歷史教師,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相信將來我的工作任務更重,挑戰更多。努力學習,深入鑽研尋求對策及今後的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針對普及高中教育時期學生的認知特點,首先將教材內容的問題化。要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把教材內容變成問題的“鏈接”;引導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並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其次將教材內容結構化。我要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識時,要注意“瞻前顧後”和“左顧右盼”。要實現教材結構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內容的“綱要信號”,也可以利用“先行組織者”,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框架。

二、正確處理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係

過去一學年來,教學時,我注意利用一個簡單的道理,或者一個知識點引出一個知識串,形成一個知識網,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的關係。首先,我要選取那些最實用,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選擇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實可信,能夠逐步展開並深化和昇華主題,增強表達效果。其次,採取生動活潑,學生可以接受的學習方法和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使他們樂學愛聽。

三、常規教育教學中的“困惑”變成問題

在學科教學、師生交往中有很多“困惑”。如“我反覆講了好幾遍他為什麼還不會?”、 “為什麼學習不好的學生學習習慣都差?”、“為什麼學生對涉及理論聯繫實際的問題普遍感到困難?”等等,面對這些“困惑”我們只是説説議議,很少去深入地探究這些困惑背後的真實原因,也就是説我們缺少問題意識。我準備在新學期將問題細化,注重平時積累,着手解決,具體成文。

四、結合學生的實際,將知識整合。

在教學中,我往往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將課本知識重新組織,整合,使學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學就是適應於自己,又適合學生的教學,它既有利於學生素質提高,又有利於學生分數提高的教學。

總之,社會在發展變化,教師也應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新課改的重要性,努力設計好教學內容,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歷史教學反思(五)

歷史教學反思

新課程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鐘的課堂裏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是,認真審視、研究一下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我認為: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面,對歷史課堂實踐中某些教學行為進行剖析。

一、在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老師們把超多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貼合新課標的要求。例如,在設計《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把這課出現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減灶記”,成語“管鮑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戰”、“圍魏救趙”等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時學生把自己創作或製作的的動畫、漫畫、劇本等拿出來交流,形式十分活潑,學生興致很高,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掌握、理解的史實究竟有多少呢難道只要明白這些故事就能夠了嗎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徵是什麼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的原因是什麼這些本應在師生的活動中解決的知識卻不了了之。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構成歷史學習的初步潛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職責感

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要真正實現歷史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僅僅不能貶低知識的地位,反而應當進一步強化知識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就應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透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用心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是學生十分喜歡的形式,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思考要到達什麼目的、學生能夠從中瞭解些什麼,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資料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老師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

另一類諸如“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這樣的問題書中是能夠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就應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會遠離新課程的要求。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歷史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老師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説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係。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但是,在其中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着整理自己的資料,要麼説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説,他只是瞭解了本小組的研究資料,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説,在這一節課裏,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齊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

開放的同時,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裏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主角。例如,有一位老師在講《江南地區的開發》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老師在課前把問題佈置給學生,由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上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由於各小組準備充分,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也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受年齡、閲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有些問題説得不夠完整,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老師在小組總結時就應予以補充和糾正。但是在一節課里老師只是在各小組間穿行,就像一個置身於世外的旁觀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新課程下教師的主角確實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和灌輸者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幫忙者和合作者轉變,但是教師的作用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就應加強。這是因為,在長期的理解式的教學中,學生理解的常常是教師和書本帶給的現成的結論。而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忙。歷史是人文學科,具有綜合性、多樣性的特點。從時間上看,上下五千年:從空間上看,涉及五湖四海;從資料上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生活、民俗風情等包羅萬象。這些無不為學生帶給了寬廣的探究天地和思維空間。但不可否認的是,國中階段學生們所獲得的歷史知識是有限的,辨證的思維潛力不強,有些觀點難免會出現偏差。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帶給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就應指導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與學生一齊去尋找真理,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

五、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不能走進多媒體教學的誤區

《課標》中提出:“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絡組織教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畫皆備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採用。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於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帶給豐富的歷史學習材料,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但是,有些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卻走入了誤區:即多媒體成了課堂的中心。在聽課的過程中常常發現有些教師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圖文、動畫、音頻、視頻等無所不包,學生不斷地理解視覺、聽覺上的刺激,課堂上熱熱鬧鬧。但是學生就象一台機器,被動地理解多媒體這台“機器”的“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必要的,但並不是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是實現了教學的現代化,並不是製作了新奇生動的課件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認為,歷史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目的。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從頭到尾地演繹課件,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很難突出教學重點,淺化難點,教師在課堂上成了一個單純的首尾兼顧的機器操縱者,看不到其教學機智,而學生也只是被

動地理解信息,且很難在稍縱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節課的知識結構、線索及要到達的目標。其次,要合理安排。多媒體所用的時間過長、頻率過快,不利於實現師生互動。教師的精講、點撥以及學生的討論都在多媒體的連續演示中被擠掉了。教師沒有時間蒐集學生反饋來的信息,學生要不停地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去適應,來不及對知識資料做深入細緻的思考,事實上他們真正參與課堂的機會被多媒體剝奪了。再次,要調動學生。任何教學手段的使用都要儘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總之,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目前為止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替代不了透過師生交流與溝通而進行的知識傳遞與情感交流。因此,歷史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要與常規的、甚至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課件的數量或質量,而忽視了多媒體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

除此之外,歷史課堂中出現的合作的低效、提問的泛化等問題也是務必認真思考和應對的。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歸屬和落腳點,解決現存問題,推進歷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尋找縮短教育理想世界與教育現實世界距離的最佳結合點,對一線歷史教師來説任重道遠。

篇2: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一)

如何確定教學重點難點?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首先要吃透新課標。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完整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標,並把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師參考書整合起來,才能科學確定靜態的教學重點難點。其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的狀況;瞭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瞭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作出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藥。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切實做好理論聯繫實際。從而確定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科學切合實際的靜態和動態重點難點。例如,當原來確定的難點絕大多數學生並不感到難以理解時,教師就不必再在這個問題上花過多時間和精力。再如,當學生提出教師事先未估計到的疑難問題,又需要在課堂上講請楚時,這些地方就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在長期歷史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導”、“聯”是突破教學重難點最有效的方法。善於引導。善導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癥結和難點實質,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語言多角度地啟發學生,使之產生多方聯想而有所感悟。疑難、重點問題的多樣性,決定了引導手段的多樣性。一方面,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引導既可以導之以趣、導之以思、導之以情,也可以導之以理、導之以法。另一方面,由於教學內容的多重性,教學難點的多樣性,思維方式的多向性,決定了教師引導方法需要多變。所以,教師須多備幾手“導”的技能,以便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講故事法、觀看影視法、類比法等。善於聯繫聯想。善聯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儘快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背景和經驗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對學生來説,書本知識都是間接經驗,它只有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獲得直接經驗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學得牢固紮實。所以,教學不宜空講知識,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那樣只能弱化教學效果。善聯,一要聯繫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將時代的氣息引入課堂。二要聯繫學生以前學習並掌握的舊知識。這些舊知識既是新知識的生長點,也是新知識的固着點。因而在教學中要着眼於教學內容的縱橫聯結,注意教學內容的整體與局部、前與後、因與果的銜接與遞進,在聯繫中將新知識融為一體。三要聯繫教師自身的學習感悟。教學既是教與學的傳導過程,也是師生雙向交流溝通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若能聯繫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感悟,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自己化解難點的做法和體會,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徹,聽得有味,學得有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總之,教學方案的編制,教學方式的選擇都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難點,以效益為核心。唯有如此,實現有效教學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歷史教學反思(二)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作為教師,如何加快提升素質,提高施教品質正成為一種唯一的選擇。教師常回頭看看,作一番教學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是新時期師德建設的客觀要求。

回顧歷史,看看半個多世紀以前發生的一幕幕慘劇:日本731部隊掠奪中國活人作細菌戰試驗、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強徵韓、華婦女為隨軍尉安撫;德軍對猶太人的瘋狂迫害、波蘭大屠殺------種.種慘無人道的罪行,無一不是在這種“愛國主義”思想的支撐和推動下,在“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呼聲中進行的。

法西斯戰爭給我們人類帶來了沉痛的災難,足以讓我們反思,什麼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的最高準則是什麼?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嗎?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從內心熱愛自己的祖國,關心自己祖國的命運和前途。都應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果教育,特別是歷史教育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許多歷史悲劇就會重演,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在我國,尤其在近代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學習了近代歷史,很重要的一點要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重要問題。

歷史教學反思(三)

所謂雙語歷史教學,就是在課堂上,教師逐步導入、部分滲透地運用漢語、英語兩種語言進行世界歷史的教與學,最終達到師生均能運用兩種思維方式進行學科學習、思考。在初次嘗試過程中,我考慮了兩方面的因素,並就此採取一定的措施,力求讓初次嘗試有所收穫。一、學生方面:學生的英語基礎。由於使預備班的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有限聽説讀寫能力不強,故不能教授一些搞難度的歷史雙語知識,因此,我運用了一些多媒體的手段,儘量簡化英語術語,提高他們的興趣。我以中文課本為依據的漢語教學為主體,引入歷史專業的詞彙、歷史事件名稱等關鍵詞,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彙量,使學生多一些機會接觸英語。另外,還印發一些英語資料,學生通過英語資料的閲讀來感性地、直接地了知識體系。是另一方面,我想如歷史雙語教學提前介入,既可充分利用學生的英語資源,有利於學生英語學習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發展。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雙贏的事何樂而不為?在此次課堂教學中,我交替使用中英文,將漢語和英語整合起來,結合日常的教學,適時地將英語整合到教學活動之中。先將一些通俗易懂、生僻詞較少的原版教材和歷史事件用英語教學,採用幻燈的形式用英語向學生介紹,注意循序漸進,儘量避免由於語言滯後而形成的思維障礙。二、教材的基礎,編選合適的教材。考慮到學生接受程度和可操作性,我選用了開設歷史英語講座,The First Chinese Emperor---Qin shi hunag 並採用了一些外國的歷史材料。讓學生 能夠從另一種角度來認識歷史,瞭解外國曆史學家怎樣看待本國的歷史,看待中國這一位大的歷史人物。在課堂教學中,在講解長平之戰,我先讓學生觀看了這場戰役的動畫,然後用英語講解,最後讓學生完成有關內容的填空,交替使用中英文,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漢語與英語整合。以大道雙語課的目的。此外,我截取了部分的錄像已達到直觀瞭解。並就此展開討論。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高漲。有部分同學,用英語來回答。當然, 由於初次嘗試,仍存在不足之處,歷史的知識卻乏整體性,今後再此方面應有所改進。

歷史教學反思(四)

歷史的借鑑、歷史的智慧,不是無意識可以得到的,需要對歷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應是反思歷史尋求借鑑的過程。歷史的經驗只有與學生的認識產生共鳴,通過主觀感悟,才能內化為學生的智慧。長期以來,我們習慣於在課本上明確寫出一些重大事件給予人們的“經驗教訓”,學生則往往對此無動於衷。因此,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反思歷史,直接制約着歷史教學社會功能的發揮。我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比如在學習1966-1976年事件一課中對這樣的內容,教師一般的處理辦法是:蜻蜓點水,劃上幾個知識點,再隨便説上兩句就過去了。原因是“不好深談,避免誤導”。1966-1976年事件,中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所換來的經驗教訓應該讓後代去感悟、汲取。歷史教育應該告訴後代歷史的真相和教訓,避免後人重蹈前人覆轍,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健康發展。我在教這課的時候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引導他們學習步驟一:通過感受歷史場景,引發學生的疑問和探究的興趣。1966-1976年事件的往事,對八年級學生來説是不可思議、難以理解的。從心理學上講,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鳴。1966-1976年事件是學生父輩或祖輩親身經歷的歷史,在上課之前一週,教師先讓學生去採訪曾經經歷過1966-1976年事件的長輩人:家人、親朋、老師等。學生了解到的是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真切的歷史,因而拉近了與那段歷史的距離,切身感受到了這段歷史與黨和國家以及普通中國人命運的直接聯繫。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歷史情感被調動起來,帶着疑惑和探究的願望“走進”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上課時,教師播放了1966-1976年事件的錄像:周恩來的沉重、鄧小平的冷峻……一幕幕的歷史場景在回放,看錄像的學生再也不是看熱鬧,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一個沉重的問題撞擊着他們的心靈:“歷史為什麼會是這樣?!” 步驟二:通過引導探究1966-1976年事件發生的歷史原因,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學生“論從史出”地思考和認識問題, 教師事先給學生印發了材料,並介紹了有關書目。課上的問題探究先以分組討論的方式,然後各組派代表發表看法。學生情緒激動,思維活躍,組內就有了爭論,於是他們請當時聽課的老師與他們一起探討。各組代表發言時,不時有學生站起來質疑,教學過程突破了預先的設計,變成了自由討論和辯論,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活動始終圍繞着主題展開。最後教師將大家的認識歸納為幾個方面: 歷史的原因:中國長期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絕對服從最高權威的意識;黨內“左”傾錯誤的發展。 步驟三:通過思考:“我們應從這段歷史中汲取哪些教訓?”進行拓展性學習,提煉歷史認識,達到教育目的。我們看了學生寫的學習隨感,基本上都是自擬題目、觀點鮮明的小議論文。如:“‘文化’大革命,留下了什麼”。1966-1976年事件之我見”、“歷史不能忘記──我看1966-1976年事件"。學生的認識主要有: 一個黨,特別是一個國家的執政黨,必須有健全的黨內民主制度;一個國家,必須依法治理。 本課確定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以史為鑑”。以此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學生理性地思考和對待那段歷史,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如果教學僅僅停留在對現象的瞭解、對混亂局面的渲染和對錯誤的譴責上,教學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因此,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探究1966-1976年事件發生的歷史成因。只有搞清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才能悟出避免之道。

歷史教學反思(五)

縱觀近年會考的試卷,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材料型試題的分值逞逐年上升的趨勢(材料被更多地引入選擇題和問答題中)。材料題的考察能比較好地考察學生的歷史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更好地體現學史致用的根本目標。考試説明出吸確要求考生具備“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裏、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無疑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是我們能否在做材料型試題得出正確結論,提高得分率的關健。那麼,實踐中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到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呢?

第一、“去偽存真”。史料由於受時代侷限以及記錄者的階級立場、認知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記錄的史實、陳述的觀點等可能有真與偽正與誤的區分。因而,我們要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就應剔除或批判虛偽和錯誤的東西,保存或闡發正確和真實的史實、觀點。如材料:

“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於今五年矣。荼毒生靈數百餘萬,蹂躪州縣五千餘里。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剝取衣服,蒐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

——摘自曾國藩《討粵匪檄》

從以上材料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曾國藩由於受到階級立場(地主階級)的侷限,對於太平天國運動採取了敵視的態度,顯然我們在分析歷史材料的時候不能對此加於採信,而必須批判地加以分析。

第二、“去粗存精”。在材料中,可能有大量與題目要求無關、沒有價值的文字。.因而,我們對材料有“去”有“存”。把無關的、無效的東西刪除,保存有價值的信息;或把繁雜的內容加以精煉,選取最能表達問題本質的材料。例如2003年會考江蘇卷第27題(下劃線為作者後期添加):

材料二

(中國歷史上)民族發展在地區上是互相j的,……漢族曾經長時期統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區擴張;可是,也有不少的性地民族進入過內地,統治過中原。這樣就形成各民族雜居的現象,而一個民族完全聚居在一個地方的比較少,甚至極少。……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

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對外曾經是長期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內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戰爭中同甘共苦結成了戰鬥友誼,使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國這個民族大家庭中,我們採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為了經過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發展,共同的繁榮。

篇3:歷史教學反思

知識不是由教師灌輸形成,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體驗、感悟、小結、提煉而潛移默化地形成。除了在增強學生歷史知識方面的學習能力以外,更多的是對學生在自主探究、信息處理、合作學習、表達交流、自我評價等方面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的養成是持久的,而且會在學生今後的學習中不斷髮揮作用並逐步深化。    學生始終是學習過程的主體,他們自己確定探究主題,自己制訂實施方案。自己進行信息的收集、處理、組織和展示,自己探索相應技術的選擇和應用,自己進行成果的評價,真正做到了自主學習,這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內在的學習潛力。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必須遵循到位不越位,參謀不代謀,指導但不指令的原則,成為組織者、參與者和幫助者。既能使學生的探究學習進入正確的軌道,又能使學生保持探究的熱情,看到成功的希望。    在傳統歷史教學中,史料的引用,顯而易見是要培養學生信息獲取、處理的闡釋素養。學生在史料的幫助下,能夠更科學、更全面、更客觀地考察中外歷史發展的環境和方向。    大量文獻資料的引用,能夠滿足高中學生的強烈探索心理和求知慾望,也符合高中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真正體現高中教學的特色。    在教學中引用實物史料,如人物圖、舊址圖、場景圖等等,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分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形式生動的實物史料可以直觀體現歷史的真實和凝重。直接的原始照片影印史料,可以生動直觀地反映歷史的原貌和信度,增深歷史的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讀懂材料文字上的含義,按要求搞清材料的基本面貌;二是進一步瞭解材料的內在含義,對材料進行必要的解釋;三是根據要求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作為證據去認識和解釋歷史;四是在分析過程中提出新概念,作出新判斷,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一過程即理解材料——運用材料——運用材料的創新。教師帶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自然會提高,尤其是與現實問題的有機結合,必將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科價值的正確認識,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從而達到“通過歷史更好地認識現象,通過現實加深對歷史的理解”的目的。    史料的引用,還體現為理念的轉變,變傳授知識為主轉移到發展智力為主上來,在教學關係上把以教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共同活動的方式上來,把注重結果的學習模式轉移到注重學習過程的模式上來;把注重識記知識的活動轉移到創造性運用知識上來。學生的視野隨之拓寬,結合問題展開聯想,進行分析與判斷,在有效信息的取捨中,完成思維的遷移和融合。

篇4: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學科有其本身的特點,講求史論結合,以史帶論,用史實、史料來説話,來為自己的觀點服務,即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來看待歷史。因此史料的來源是歷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把史料引進課堂,也是改革課堂教學的一種方法。

過程體驗

1、傳統教學環境下的實施

現行的歷史教材中,可穿插史料的地方很多,最簡單的如對歷史事件的分析、評價、補充説明,以便使學生對歷史人物作全方位的瞭解。而穿插補充的史料既可以是文字史料的轉述、圖片,也可以是一些音像資料,可視具體情形而定。在這裏,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其主導作用體現在結合章節教學目標,提供史料,,以史料和問題為學生創設歷史情境。學生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和史料體驗歷史情景,解釋歷史現象,使整個教學過程體現“雙主體”的功能。這樣,就可以從中學歷史教育的本質出發,以提高學生獨立的歷史闡釋能力為目標,滲透着求真的史學意識——用自己的眼睛看待歷史。

比如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戰爆發以後,教材中只是提到“英美不能不感到中國的抗戰對日本的南進是有力的牽制對中國的援助才漸漸積極起來。”而對於如何牽制日軍、英美等國對中國抗戰究竟持何態度,卻沒有涉及。為了使學生能夠全面瞭解,教師可以補充如下史料:

材料一: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兵力分配表:

戰爭爆發時 1942年

中國戰場 太平洋戰場 東南亞 中國戰場 太平洋

印度洋

35個師團 10個師團 7個師團 37個師團 15個師團

材料二: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雖然美國海軍主力集中於太平洋,但陸軍主力的使用始終受到歐洲戰場的牽制。法國二戰史學者亨利˙米歇爾寫道:“事實上,由於英軍和美軍兵力不夠,唯一對日軍作戰的陸軍就是中國的陸軍了。”

材料三:在如何看待中國戰場問題上,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説:“如果中國屈服,會有多少日本軍隊脱身出來,那些軍隊會幹什麼呢?會佔領澳大利亞,佔領印度,會像摘熟梅子一樣輕而易舉地佔領中東……那將是日本和納粹的大規模錐形攻勢,在近東某處會合,完全切斷俄國同外界的聯繫,瓜分埃及,切斷經過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線,難道不會是這樣嗎?”

閲讀了這些材料後,學生的視野隨之拓寬,結合問題展開聯想進行分析與判斷,在有效信息的取捨中,完成思維的遷移和融合,能夠釋疑,並且自行歸納出如下的結論:

1、由於中國的抗戰,日軍主力始終被牽制在中國戰場上。

2、如果中國放棄抗戰,日軍騰出兵力與德國法西斯東西夾擊配合,將使整個世界法西斯戰爭形勢惡化。

3、英美認識到中國抗戰的巨大作用,企圖借中國力量遏制日本,於是積極開展援華作戰。

4、中國的抗戰得到了世界輿論的首肯,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樣,在經過閲讀—理解—分析—歸納的過程之後,學生的理解更為透徹,也有利於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積極體驗。

2、網絡教學環境下的探索:

近幾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飛速的發展和普及,得以實現全球範圍的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它也使歷史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乃至教學思想發生變革。那麼,能否變換一種角度,創設一種新的學習環境,嘗試讓學生自己去收集一些史料,經過篩選並形成自己的觀點,學會通過藉助史料來解釋歷史現象;形成正確的歷史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必須經過大腦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通過獨立思考去主動選擇和獲取知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課堂的主人。提高課堂效率除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才是一切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所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要表現在他們對學習的自覺性、獨立性、創造性。

教師要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的學習。因為學生是自覺的、有意識的人,他們的頭腦並非象原料場那樣,給什麼裝什麼,給多少裝多少。而是一個加工廠,要經過自己自覺的分析綜合、加工改造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所以學生受教育的過程不僅是一個由外向內的傳導過程,也是一個由內向外的主動自覺運動的過程。隨着他們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就要求對各種事物和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甚至不滿足已有的結論和結果,會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和觀點。?

陳至立同志在為《中國教育報》專版撰寫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應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逐漸以其直觀、生動的特點和強大的交互功能,彌補了採用傳統教學手段時某些方面表現單一的缺陷,如歷史教學中的史料運用等。

篇5:歷史教學反思

為此,筆者給了學生一個課題《歷史不會忘記——懷念張學良》,要求學生通過網絡、報刊、書籍等各種渠道,收集史料,體現了獲取信息的開放性與多元性;通過對史料的加工處理,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後將論證結果製成網頁、PownPoint等,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學生通過不斷的摸索、嘗試、努力,圍繞着將軍的東北易職、西安事變、囚禁生涯、興趣愛好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將軍的人格魅力。    例學生在介紹將軍的東北易職後引用了將軍的一段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解釋:“我們為什麼易幟?實在是效法某先進國家的做法,某國起初也是軍閥操權,妨礙中央統治,國家因此極弱。其後,軍閥覺悟,奉還大權於中央,立志富國。我們今天也就是不想分中央的權力,舉政權還給中央,以謀真正統一。”之後點明東北易幟標誌着中國的統一,結束了辛亥革命以來,北洋軍閥統治長達17年之久的政治混亂局面。    又如提到將軍發動西安事變時,既列舉了事變前將軍的請纓抗戰書史料,又摘錄了事後1992年將軍接受記者採訪時的言論。    1、“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已早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為個人盡一隻前衍,為國家盡一份天職``````”選自《張學良的請纓抗敵書》    2、關於發動西安事變的動機,張學良將軍説: “那時我不想與共產黨軍隊作戰 “為什麼中國人之間要流血呢?“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對方是誰,我願意拋棄自己的權力和生命,進行抵制,這就是我的本性”。  將軍説,他是反對內戰的。“當時部隊(東北軍)內比較強烈的願望是回家鄉“他們要同日本人打,不願同共產黨作戰而失掉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戰”。    最後學生提到時光如水,張學良是在三十六歲的英年被幽禁的,在經歷了漫長的半個多世紀的囹圄之災後,當年叱吒風雲的少帥,而今已屆望九之年,那麼對於當初的抉擇將軍是否後悔呢?學生又列舉了許多的史料:    1、1980年10月10日,張學良登上金門島,極目盡情地眺望祖國大陸。這是張學良到台灣後,第一次眼見大陸土地。張學良參觀金門後,在寫給親友的信中,引用了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晚年在台灣所寫的思鄉詩﹕“葬我於高山之巔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巔,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2.張學良恢復自由時年已九旬了,但仍關心國家統一,經常在各種場合談自己對國家統一的原則看法。    譬如,1990年6月4日,他對去美國探望他的老部下呂正操將軍説﹕“我看,大陸和台灣將來統一是必然的,兩岸不能這樣長期下去,台灣和大陸總有一天會統一,這只是時間問題。”還表示﹕“我是個愛國狂,如果有來生,我還是要做張學良。”        1991年9月18日,他對台灣記者鄭重地表示﹕“我主張國家統一富強。”又如,1991年12月15日,他對香港記者説﹕“我從來都是主張中國統一的,我非常反對中國分裂。”    1992年9月10日,他對內地記者説﹕“我看時機到了就一定會統一。國家當然會統一。歷史上我是從來都贊成統一的一個人。”    另外,學生為了生動、立體的介紹將軍,還收集了將軍各個時期的照片,以及將軍一生最鍾愛的中國蘭圖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將軍的風采,總之,通過這一自主探索研究的過程,學生利用史料對將軍形成了一個全面、立體的認識,更加敬佩將軍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    實施成效    將史料引進課堂與傳統的教學形式相比,網絡教學更具有如下一些特色:    首先,由於上課形式生動活潑,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其中,通過自主搜尋史料,探索、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增強了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開始感受和體驗到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規範,並且感悟到應該如何發掘自己的學習潛力,樹立了較強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思維始終處於活動狀態,不斷地引起理解、認知、發現和表現的慾望,真正實現了課堂重心的轉移,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到主動地探究、建構知識。    其次,學生開始體會到如何根據需要去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如網絡搜索、軟件操作等為學習目的服務,對自己所不熟悉的信息技術,可以通過自己探索或互相交流去領會和掌握,並真正成為改進自己學習方式的有力工具。    總之,通過這一實踐,串聯了中國近代史中的若干重大事件,如東北易幟、西安事變等,把史料引進課堂,讓學生全面,真實的瞭解歷史,培養他們求真的史學意識,訓練他們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為拓展學生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必要舉措。通過這一舉措,首先可以延伸擴展課本知識,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從而更接近歷史的真實。其次可以培養學生的閲讀和表達能力。對於學生而言,掌握必要的文化背景信息,可以提高閲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刻程度,營造出一個綜合性,立體化的視野,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客觀事物進行探索和求導。學習形式的變化,並沒有削弱學科學習的要求,而是深化了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篇6: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課校改經驗談  懸念的作用

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説書時,每當故事情節發展到緊張激烈的高漲或矛盾衝突到劍撥弩張的關鍵時刻,突然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來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繼續聽下去不可。這種方法在中國古典章回小説裏常用,稱之為“懸念”設置。同樣,在課堂教學中設置懸念,也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激發起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

下面,筆者就教學實踐中如何設置“懸念”,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作簡要介紹。

首先,導入新課時,要有“懸念”

經過課間活動,學生的思維停留在亢奮狀態。如何在上課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鐘教學效率的重要五一節,而且學生學習情緒是否高漲,也取決於能否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時設置“懸念”,就成為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誘因。

如在學習《保衞太平天國的鬥爭》這一節時,我講到:“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東征、西征使太平天國達到全盛時期,之後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有資料明證:洪秀全從1853年3月進入天京到1864年6月身亡,八年中從未邁出過宮城一步,只有一次是坐64人抬的大轎去看望生病的東王楊秀清。請問這説明了什麼問題呢?”從而導入新課。

這樣的懸念設置,使學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奧祕,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狀態中順利地遷移到教學中來,很好地完成了導入新課的任務。

其次,在教材過渡時設置“懸念”。

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都是由一些相關內容有機結合的整體,如何使學生順暢地由一個教學環節過渡到另一個教學環節,懸念的設置就起到承上啟下,理順教學結構的作用。

如在講《抗日戰爭的爆發和國共聯合抗日》這一節時,在講授“七七事變”後,講到國民政府的正面戰場時,可設置這樣的懸念:①淞滬會戰最終失敗了,原因何在?②平型關大捷打敗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勝利的原因何在?③台兒莊戰役勝利的原因又何在?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閲讀並思考,這樣使學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學中來,並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尋找適當的答案。

不僅如此,懸念還可以設置在知識的重點、難點之處。45分鐘的教學,要使學生注意力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確實不易。“研究表明,經過10-20分鐘的注意起伏,便會導致注意不隨意地離開客體,教師講課時每隔10-15分鐘使學生轉換一下不同種類的活動,這樣有助於學生注意的穩定。” ①因此,懸念設置在重點、難點處,既可使學生引起重視,又可消除由於被動思維帶來的疲勞感覺。

如在學習“紅軍長征,遵義會議的召開”時,我講到: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迫使紅軍戰略大轉移,損失慘重,那麼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樣就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的內容,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第三,一堂課結束前設置“懸念”。

教材的內容都是環環相扣,緊密相連,起因結果,存在內在聯繫的。舊課往往是新課的“鑰匙”。因此,在結束舊課時,不能僅滿足於本課的小結,而要找出與下節課知識的聯繫點,精心設置懸念,使學生自覺地產生解開這個“謎”的需要。

如在講《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時,“二七慘案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中國革命的敵人是異常強大而兇殘的,僅僅依_工人階級單槍匹馬、赤手空拳,是無法戰勝敵人的。”我設置懸念:“因為工人階級單槍匹馬、赤手空拳”則“不能戰勝強大而兇殘的敵人”那麼出路在哪裏呢?怎樣才能不會“單槍匹馬、赤手空拳”而戰勝敵人,取得革命的成功呢?請同學們課後預習第六章找出答案。這樣可使學生帶着問題主動地去預習下一堂課的內容。

總之,懸念的設置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技巧,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課的興趣,增強學生分析問題的積極性,久而久之,每節課的“懸念”的積累,必將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持之以恆,對提高教師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處。

篇7:歷史教學反思

把“問題教學法”引入歷史教學

由於歷史知識本身的特殊性,即它具有過去性,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歷史知識好像是死的,學習歷史知識只需死記硬背就行了。這造成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的難度認識不足,引不起充分的重視,造成他們對歷史知識不易理解或感覺枯燥、乏味。那麼,怎樣把“史”變“活”呢?運用問題教學是較好的解決方法之一。所謂問題教學法,就是老師將歷史知識的重點、難點、線索等內容通過創設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掌握,並逐步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

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景,努力縮國小生與歷史的時代距離,使之由被動的“死記”變為主動的“理解”,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知識產生一種強烈的注意傾向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説的激活求知慾。

第一、課前利用問題導入新課,激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如講“大變革時的社會經濟”時可提問,“為什麼戰國七雄不斷進行戰爭,而戰國經濟卻得以發展呢?”講“古代希臘”時可設問,“你知道‘愛琴海’名稱的來歷嗎?”這就可以激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教學由被動變為主動。

第二、課中利用問題設置懸念,使課堂教學波瀾起伏。如講“紅色政權的建立”時可適時提問:①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找到了武裝起義的道路,但武裝起義失敗了,革命的道路怎樣走?②這條正確的道路是如何形成的?③紅色政權又是如何最終形成的呢?這樣通過一個個懸念的設置,把學生一步步帶入教師課堂教學的思路上。又如講“戊戌變法”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袁世凱的告密,戊戌變法會失敗嗎?”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學生認為,如果沒有袁世凱的告密,慈禧太后、榮祿就不會發動政變,戊戌變法就會成功;有的學生認為光緒帝沒有實權,成功、失敗難以預料。這樣,學生被充分溶入課堂討論的熱烈氣氛之中,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調動起來了。

第三、課後利用問題鞏固知識。如學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後,可提問:“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是如何糾正‘左’傾和‘右’傾錯誤的,結果如何?”這既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

此外,還可利用逆向提問,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如講隋朝時,可提問:有人説,隋朝的滅亡是因為開鑿了隋朝大運河,你怎樣看這個問題?又如講“古代羅馬”時,可提問:有人説,如果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的鼻子沒那麼美,安東尼將戰勝屋大維取得政權。這種説法對嗎?這種提問對學生有強烈的吸引力,使學生在思辯中加深對歷史知識、歷史規律的理解,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

篇8:歷史教學反思

人類社會總是從落後向進步,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歷史具有繼承性和發展性,因此我們在學習歷史中對某一歷史事件的還得追根溯源才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學生在學習中國近代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時,就要聯繫當前重視法制建設,就要加強對韓非的法家思想,、建國後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法國《人權宣言》、英國《權利法案》、美國《獨立宣言》、1787年憲法等史實的聯繫學習。又如1997年7月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由此引導學生追溯聯繫“香港問題”的由來:1841年英軍武力佔領香港島:1842年《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割佔九龍司地方一區;

1898年強租新界;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香港(日本戰敗後仍歸英);20世紀8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洗刷了民族恥辱。這樣對香港問題就一目瞭然。鑑古察今,學史明理。通過對歷史事件的觀察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中國香港在近代失去了,在現代卻收回了,説明了什麼道理呢?為什麼在建國初又沒有能夠收回呢?既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篇9: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圍繞三大任務展開,即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思想教育。長期以來,思想教育的重心是愛國主義教育。隨着改革開放的國策,我們提出了面向世界的改革開放教育。隨着外來文化的衝擊,我們又提出了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反思過去,我們發現以往的德育滲透於歷史課,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治傾向太強。

急風暴雨式的“運動化”教育,表面上似乎成效很大,一旦“教育運動”過去,一旦“傷熊”之類的事件沒有了,我們又高忱無憂了。拿愛國主義教育來説,幾十年的教育,結果卻發現出國的留學生――時代精英不知祖國曆史,不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大有人在。一部中華民族反侵略反封建的鬥爭史,藴含着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養分,但為考試而教歷史的強烈的功利色彩,愛國主義教育在某些課中成為點綴。另一方面,那就是教育的過於功利性價值取向,使愛國主義教育摻雜着狹隘的民族主義。

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必須將“教書”和“育人”密切結合,善善惡惡,用歷史的經驗昭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但這樣做,必須有個“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滲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則取決於教師自己的人格素質和道德涵養功夫。

篇10: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人物可以説在歷史課本中隨處可見,歷史就是人類的一部活動史,離開了歷史人物也可以説歷史教學就無從談起。歷史人物雖然在歷史發展中不是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對國中學生學好歷史,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起來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篇11:歷史教學反思

中學歷史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中學階段,歷史課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獲取歷史知識、認知歷史、培養人文情感價值。然而,由於歷史課學生識記內容太多的原因,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總感覺學生力不從心,致使教學效果不佳。這裏,筆者結合親身教學實踐,談一些教學反思,以求教於大方。

反思之一,應注重人文主義精神。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記載了眾多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一般人們心目中的歷史知識更多地來源於歷史人物故事的傳説傳講,是以正史為依據通過戲曲、歷史小説、評書、影視網絡等獲取的。這些生動鮮明的歷史人物形象,讚揚了人文主義精神,突出了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主導作用,也就是突出了人是駕馭歷史社會發展的主體,而不是物。是人創造了繁榮的經濟文化,沒有人類就沒有今天社會的文明。但是現在的中學歷史教材、教學對這些內容的體現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似乎是人屈從於政治經濟,人的主體主導作用沒有鮮明生動地體現在歷史教材教學之中,只感覺是枯燥無味的政治經濟內容,沒有生命力、人情味。

反思之二,應加強道德教育。中學歷史教學終極目的`。是為國家培養有道德的合格人才做好準備。道德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精神家園。大而言之,道德是一個民族國家對人類貢獻了多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引領一個民族前進的標杆和榜樣,是一個國家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如果缺失了道德,一個民族就會逐漸地衰落和滅亡,也會危及人類社會的發展。小而言之,一個人沒有道德,沒有仁愛之心、同情之心、行為低下,就會墮落犯罪自我毀滅。因此,歷史教學更應加強德育教育。

反思之三,應遵從學生認知規律。人的認知能力是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書本知識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性的過程,同時認知水平程度也取決人的智力水平、生理年齡、社會環境的影響。中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能力也遵循這些規律。中學生正處於身體發育成長階段,身體,智力沒有充分成熟,認知能力更多側重於感性認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將原本枯燥的歷史知識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從經濟的角度、全球整合的角度來理解和分析歷史事件,才能減少或避免學生學習的盲目性。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歷史課教師,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社會培養鍵全人格的人奠定基礎。

篇12: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

新課程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鐘的課堂裏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是,認真審視、研究一下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我認為: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面,對歷史課堂實踐中某些教學行為進行剖析。

一、在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老師們把超多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貼合新課標的要求。例如,在設計《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把這課出現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減灶記”,成語“管鮑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戰”、“圍魏救趙”等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時學生把自己創作或製作的的動畫、漫畫、劇本等拿出來交流,形式十分活潑,學生興致很高,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掌握、理解的史實究竟有多少呢難道只要明白這些故事就能夠了嗎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徵是什麼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的原因是什麼這些本應在師生的活動中解決的知識卻不了了之。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構成歷史學習的初步潛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職責感

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要真正實現歷史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僅僅不能貶低知識的地位,反而應當進一步強化知識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就應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透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用心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是學生十分喜歡的形式,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思考要到達什麼目的、學生能夠從中瞭解些什麼,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資料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老師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

另一類諸如“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這樣的問題書中是能夠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就應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會遠離新課程的要求。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歷史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老師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説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係。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但是,在其中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着整理自己的資料,要麼説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説,他只是瞭解了本小組的研究資料,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説,在這一節課裏,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齊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

開放的同時,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裏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主角。例如,有一位老師在講《江南地區的開發》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老師在課前把問題佈置給學生,由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上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由於各小組準備充分,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也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受年齡、閲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有些問題説得不夠完整,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老師在小組總結時就應予以補充和糾正。但是在一節課里老師只是在各小組間穿行,就像一個置身於世外的旁觀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新課程下教師的主角確實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和灌輸者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幫忙者和合作者轉變,但是教師的作用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就應加強。這是因為,在長期的理解式的教學中,學生理解的常常是教師和書本帶給的現成的結論。而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忙。歷史是人文學科,具有綜合性、多樣性的特點。從時間上看,上下五千年:從空間上看,涉及五湖四海;從資料上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生活、民俗風情等包羅萬象。這些無不為學生帶給了寬廣的探究天地和思維空間。但不可否認的是,國中階段學生們所獲得的歷史知識是有限的,辨證的思維潛力不強,有些觀點難免會出現偏差。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帶給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就應指導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與學生一齊去尋找真理,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

五、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不能走進多媒體教學的誤區

《課標》中提出:“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絡組織教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畫皆備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採用。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於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帶給豐富的歷史學習材料,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但是,有些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卻走入了誤區:即多媒體成了課堂的中心。在聽課的過程中常常發現有些教師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圖文、動畫、音頻、視頻等無所不包,學生不斷地理解視覺、聽覺上的刺激,課堂上熱熱鬧鬧。但是學生就象一台機器,被動地理解多媒體這台“機器”的“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必要的,但並不是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是實現了教學的現代化,並不是製作了新奇生動的課件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認為,歷史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目的。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從頭到尾地演繹課件,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很難突出教學重點,淺化難點,教師在課堂上成了一個單純的首尾兼顧的機器操縱者,看不到其教學機智,而學生也只是被

動地理解信息,且很難在稍縱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節課的知識結構、線索及要到達的目標。其次,要合理安排。多媒體所用的時間過長、頻率過快,不利於實現師生互動。教師的精講、點撥以及學生的討論都在多媒體的連續演示中被擠掉了。教師沒有時間蒐集學生反饋來的信息,學生要不停地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去適應,來不及對知識資料做深入細緻的思考,事實上他們真正參與課堂的機會被多媒體剝奪了。再次,要調動學生。任何教學手段的使用都要儘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總之,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目前為止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替代不了透過師生交流與溝通而進行的知識傳遞與情感交流。因此,歷史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要與常規的、甚至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課件的數量或質量,而忽視了多媒體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

除此之外,歷史課堂中出現的合作的低效、提問的泛化等問題也是務必認真思考和應對的。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歸屬和落腳點,解決現存問題,推進歷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尋找縮短教育理想世界與教育現實世界距離的最佳結合點,對一線歷史教師來説任重道遠。

篇13:歷史教學反思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以前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主角,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透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構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必須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潛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

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理解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狀況”,“出現這些狀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能夠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能夠進一步改善”,“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潛力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就應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能夠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後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透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潛力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能夠幫忙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能夠透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羣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能夠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透過閲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能夠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能夠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能夠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透過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思考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能夠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透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就應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這天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善;學生的用心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帶給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篇14:歷史教學反思

曾記《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教育學家波斯納也提出了“經驗+反思=成長”的公式,明確強調了反思的作用。

教師教完一堂課,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歎,若能對此進行簡要的歸納整理,撰寫“教學反思”,則能幫我們理解課堂所反饋的信息,克服教學中的干擾因素則有助於找出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為教學帶給可靠依據,也有助於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改革的力度。能促進我們教師自己的教學潛力、教學水平的提高。

誠然,教學反思的作用人人皆知----它是教師再次備課的必要補充、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好辦法、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更主要的是:教學反思的資料有哪些呢?怎樣撰寫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潛力呢?本人認為主要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二者相互促進、提高授課的時間資料安排得當

一、首先,學習歷史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要使學生感知歷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礎知識,正確處理識記與理解、分析、綜合等歷史思維潛力的關係。

其次,在教學中要重視古今中外歷史的縱橫聯繫。歷史所反映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紛繁複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等之間彼此並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種必然的聯繫。因此,在教學中只有縱向貫通、橫向聯繫,揭示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外在關係,方能認識歷史發展的本質及總趨

二、記教學過程中的“亮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情操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或滲透情感並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透過對圖片、錄像、電視、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學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動、感人、逼真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喚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身臨其境,並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中去感知和探究歷史。如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一課的天朝田畝制度中,教師能夠針對教學資料佈置學生課下查找資料,編寫活動劇本�D�D三個農民談《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獲得土地的喜悦、上交剩餘產品的無奈用活動劇的形式展示出來,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後性,其直觀感受遠遠超過了教師的平鋪直述。

三、記教學過程中的“敗筆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堂課中,無論設計多完善,也會有疏漏,無論教學多麼成功,也難免有失誤之舉。如果每節課後,教師都能對自己或別人的課認真進行反思、探究和剖析,並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補救,取長補短,以避免在以後的教學中重蹈覆轍。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人格。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信賴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用心思考、質疑問難、大膽發表。

總之,不進行教學反思,以後再叫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簡單重複。教師教學水平就會永遠停留在原先基礎之上,實踐證明:反思教學中的得、失、,疑能使我們以後的教學揚長避短,常教常新,不斷進步,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篇15:歷史教學反思

在校科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經過一兩個月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嘗試,用“五四愛國運動”這堂課來進行全市的教學方法的探討。談不上什麼經驗,只是在轉變教師的教及學生學習方式的做法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關鍵在教師,核心在理念引擎,重心是提高課堂效率,而中心落腳點確是每節課導學提綱和導學案的設計。只有在優質、科學、高效的導學提綱的引領下,才能真正喚醒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慾望,也才能真正體現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下面我就從如何設計導學提綱和導學案兩大板塊説一下我的具體做法。

一、導學提綱的設計

制定切實可行的導學提綱,是上好每一節課的前提和保障,它是一節課教學內容的路線圖,是教師對教材的重新加工、處理和提煉,學生了解了學習的路線圖,自己就明白每一步去幹啥,也就是用以指導學生依綱自學。

導學提綱的設計分為五步:一是學習目標;二是學法指導三是;知識梳理;四是知識理解與運用;五是知識結構的構建;六是達標檢測。

每一步的具體要求是:

1.學習目標:認真鑽研教材,制定學習目標,使學生在自學前就明確本節

課的學習目標。

2.學法指導:根據學生情況、教材內容等,提出學法建議。供學生參考。

3.知識梳理:歷史學科的特點是知識瑣碎,點小而多,不便於學生把握,

課前把知識框架用填空的方式整理出來印發給學生,以此方式閲讀教材從而達到對知識的瞭解目的。

4.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並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去創設一些問題,問題要遵循“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原則,具體來説①問題要能啟發學生的思維。②問題不要太多太碎。③問題應能引導學生閲讀並思考。④問題的敍述應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

總之,通過“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的環環相扣、逐層遞進的導學提綱設計,意在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而要使教師設計的問題有價值,達到導學之目的,我覺得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所以在設計的導學問題必須真正達到讓學生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探究,學會自學,學會合作。

5.知識結構的構建:在學生掌握本節課基礎之上,你將如何設計本課的知識結構?培養了學生動腦手的能力。

5.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突出重點。面向全體,關注差異。

以上是我在導學提綱設計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那麼如何把導學提綱各個環節的任務落到實處,我想導學案的執行就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談一下導學案的操作。

二、導學案的操作

導學案的操作我主要是圍繞“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指導思想來進行的,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操作。具體包括“學一學、用一用、議一議、動一動、做一做”等五個環節。

(一)學一學

依據高一學生的情況,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圍繞課標要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完成完成導學提綱中的任務。課堂中將完成不妥當之處講解。使之明確答案。

(二)用一用

1.讓學生圍繞知識點,自己學着設計題目。這個環節必須是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完成,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課堂上,將學生設計選擇代表性問題展示,針對問題設計是否合理,進行評議,營造一個互幫互助、互相交流、合作交流的平台。之後教師根據學生所評點撥正確設計題目的原則、方法。

(三)議一議

教師提前設計的題目,依據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關係的學科特點,讓同學互相討論、議論,從而達到歷史為現實服務的目的。

(四)動一動

在知識學習結束時,組織學生設計知識結構,提升概括能力。通過比較展示同學們的設計,大家評議,教師點撥,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

(五)做一做

針對全班同學進行檢測,試題要注重基礎,突出重點,以便更確切的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具體情況。

總之,設計好導學案是上好課的前提。課堂上教師的機智靈活運用導學案又是上好課的關鍵。每一個環節中都不能離開教師的點撥疑難問題的解答。

下面我就“導學案”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談一些感受,一點思考。

1.進行探究的前提是教師理念的轉變,多研究些理論,多借鑑些別人的做法,要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有效方式,而不是機械的模仿形式。每個學科有區別,每個年級有差異,每一課也都不相同。

2.歷史一向被學校、學生視為小科。在歷史課堂上總有個別學生有寫別的學科作業的現象,這一課我在幾個班級試講,這種現象沒有了。因為人人有事做,事事需動腦動手。

3.無論是自學還是展示,採取激勵和賞識的態度,這樣學生的參與度就有了保障。學生能全程參與,就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4.課堂上應該有利於各種學生的培養。思維活躍者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更加優秀,平日不願意發言的人也能感受到了關注、感受到了賞識、感受到了幫助,思維也被帶動了。

5.高效的課堂呼喚高標準,嚴要求的老師,學生要學習,老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只有老師站得高,才能帶學生看得遠。

對我來講這只是新的教學方法的剛起步,還有許多的不足。我會繼續認真探索研究!

篇16: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課主要是通過向學生們講述歷史事件等培養學生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的方法與能力,是從國小到國中直到高中大學都要學的一門重要課程。針對國中生歷史課程應該怎麼教學?

走上教師崗位已經有兩個星期了,生活、工作、學習都步入了正軌。這段時間裏,有成就感,也有受挫感,但的確收穫了許多,成長了許多。隨着教學工作的逐漸展開,我發現自己原來設定的教學模式並不符合學情,導致我開始工作之初便遇到了十分棘手的麻煩。

一、學情分析

我實習的學校在北京,擔任八年級三個班的歷史老師,共負責80名學生。

在北京市歷史學科與地理、政治和生物這四門學科均不參加會考,只參加八年級下學期的會考,九年級不再學習這四門課程。這就意味着學生們需要在七年級和八年級兩個學年的時間裏學完國中三年的課程,時間很緊張,每節課的知識容量非常大。目前我需要在一個學期的時間裏完成九年級下冊歷史課本的教學任務,是國中階段的第六本課本,也是最後一本,相對來説時間比較富裕。

就學校的歷史成績而言,並不是十分理想。單從我負責的三個班級的成績來看,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中將近有一半學生歷史成績不及格,但是每個班的優秀率在6%左右,與地理、政治、生物這三科同樣不參加會考的科目比起來,優秀率太低,不及格率太高。在我的瞭解中,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教師更換過於頻繁。

由於學校歷史老師資源不足,到目前為止我是任教班級的第四位歷史老師,過於頻繁的更換老師,是導致學生歷史成績不理想最主要的原因。師生之間是需要時間來彼此磨合,彼此適應的,而每一位老師都有着自己的教學風格,每更換一次老師就意味着學生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適應。長期下來,會使學生感到疲勞,對這門課程也會失去歸屬感,使他們從心裏認為這門課不重要。

(二)時間緊,任務重。

因為學生需要在兩學年的時間內學完六本書,內容涵蓋了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迫於教學任務,老師不得已加大課容量,講課速度也偏快,以致學生知識掌握不牢,也在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

(三)歷史學科不作為會考科目。

因為歷史學科不作為會考科目,學生在歷史方面下的功夫可能就相對語文數學等少一些。但這不是主要原因。

二、教學反思

截止到今天,我一共上了十三節課,在將近兩週的實際教學,觀摩其他教師上課,以及指導老師聽評課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體會,我總結了自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不足,明確了日後需要改進的方向。

(一)學生情況瞭解不足

這一點是造成我這一階段教學工作失誤的根本原因。由於自小在河北接受教育,瞭解得最多的也是河北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在一開始設定教學的時候,便較多地體現出了河北教學模式的特點,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必須要加大對學習歷史的投入。然而,在河北歷史需要參加會考,這是兩個地域最大的區別,而我卻忽視了。

再加上長久以來我同高中生接觸較多,所以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更多地偏向了高中歷史課堂,內容很多很全面,這樣恰恰偏離了出重生的學習特點。受到年齡、經驗的侷限,國中生對於一些專業名詞、較複雜的歷史事件接受起來並不容易,反而加深了他們的困惑,引起了他們的反感。

(二)課前備課準備不足

課前備課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直接決定了你一節課質量的高低。最開始上課的時候,由於課前準備不充分,常常出現不知道接下來課件上要展示的內容是什麼,甚至有些內容的出現甚至會給我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以致於後來出現了課件帶着我走,而不是我來操控課件的局面。

再有一點就是課前備課時,對於一些課外知識掌握不清要提前調查清楚。在講授俄國十月革命一課時,我提到了“空包彈”這個詞,結果學生就這個詞提出了更深一層次的問題,而這恰恰是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可想而知,當時的場面十分尷尬。

(三)課上時間安排不合理

一堂課四十五分鐘,課上時間安排不合理就十分容易導致講不完課。第一節課的時候,課前導入我用了十五分鐘,遠遠超出了正常範圍,講解課本知識再加上處理習題,往往就是一課書的內容要用兩個可是才能完成,要麼就是匆匆收尾,這樣就無法幫助學生對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四)教學活動設計缺乏吸引力

在第一節課的時候,我和學生彼此簡單地認識了一下。期間,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小遊戲。由於一開始就缺乏對學生的瞭解,加上之前沒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個環節出現了冷場,整個遊戲環節幾乎是我一個人完成的。由此,我也充分感受到了一趟無聊的課對學生對老師來説都是煎熬。

(五)講課平鋪直敍,缺少亮點

平鋪直敍是我上課最大的特點。為了避免照本宣科,同時也為幫助學生對歷史事件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在備課的時候,我特意將課本上的知識串成一條線,力求面面俱到。這樣非但沒有達到設想的效果,反而讓我陷入了一個困境。整節課我都在向學生們灌輸知識,雖然知識之間的銜接很緊密,但太過於籠統,以致學生抓不住重點,也找不到讓他們感興趣的地方,反響自然也不熱烈,很顯然,這堂課失敗了。

(六)細節問題沒能提起注意

細節決定成敗,而我卻常常輸在一些小細節上。比如:

1、寫字時筆順不對,這一點指導老師和我的學生都曾給我提出來過;

2、上課時拄講台,小動作太多;

3、經常忘記寫板書,要麼板書就是太過簡單隨意。

細微之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質,修養。注意細節,也可以向學生們傳遞一個積極的態度。

教師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職業,每次上課學生的面部表情都會直接碰觸到我的中樞神經。為期一個學期的實習工作剛剛開始,萬事開頭難,我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今後的日子裏,吸取教訓,努力鑽研,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篇17:歷史教學反思

一、在“得”方面:

1、發現學生的歷史基礎薄弱,及時調整教學重心轉向基礎教學,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特別注重高中教材和國中教材的銜接,初步培養學生的歷史興趣及歷史理念。

2、發現學生分析歷史問題,解決歷史問題能力差,甚至對簡單的歷史問題都無法理解,至於歷史方法、歷史解題技巧更是一竅不通,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放慢教學進度,注重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注重解析歷史問題方法得訓練,技巧的啟發,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要求,服務大多數學生。

3、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參與式、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有意識的採取多種教學手段,注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內驅動力及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同時積極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智力和能力。例如達成某一教學目標時,我圍繞教材的核心內容引導學生閲讀課本,思考、討論相關問題,弄清“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構建知識網絡等。在涉及到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評價時,則明確要求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注意宏觀、微觀相結合以及把是否適應生產力發展、是否適應社會發展潮流作為衡量的標準,教學反思《高中歷史教學反思——谷俊改老師》。對社會熱點或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通過自主探究、自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思辯能力。

4、課改帶來了歷史教學許多新問題,如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的改變,教學目的的不同等。在教學目標方面,新課標要求實現“三維目標”,特別是要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本人不僅是教授歷史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從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角度分析問題,同時在教學方式上,有意識的採用探究式的方法,儘量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二、在“失”方面:

1、教學知識點的處理還不夠順手,因為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變化很大,哪些知識該補哪些不補,尺度上很難把握。

2、教學深度處理還難於把握,基於新課改剛開始,無前人可鑑,無大學聯考可尋,教學應教到哪一個深度,很難把握。過於理論的話,學生上課興趣不過,而過於簡單的話,又擔心知識講解不到位。

3、學生的歷史興趣調動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很難找到一個度。到底關注基礎較好的學生,還是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這其中很難把握。

4、雖然在上崗前參加過新課程培訓,但在具體教學中,新課程理念的貫徹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學術性、思辯性強的章節,往往不盡人意,有時過於注重細小知識的分析,造成課時緊迫和教學難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線作蜻蜓點水式處理。

三、總結得失,積累經驗,吸取教訓,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以後教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繼續深入地研究新課程標準,以新課標指導教學工作,處理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尺度和積極推入新課程改革。

2、繼續以調動學生的歷史興趣為主,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歷史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學生個性。

3、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進度以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主體,積極穩定地處理歷史教學問題。

4、、全面推進探究性學習。推行素質教育,改變“填鴨式”教學方式,充分保證學生探究式學習的時間、興趣和質量。

新課程改革是從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出發。在實施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髮展為本,採取多種教學方法、手段,在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

篇18:歷史教學反思

一年的時間轉瞬即逝,這一年裏,我經歷了困惑和彷徨,也經歷了歡樂和收穫,總的來説,這一年我在不斷的成長,在逐漸的走向成熟。一年來,在學校和年級組各位領導、老師的關心指導下,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充實自己,認真的完成了教學常規工作,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今年,我擔任高一年級四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與去年相比,我在教學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第一,上課時的條理性更強了,能夠較好的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並且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在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瞭解教材的結構,分析重點與難點,思考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學生更容易接受,並且選擇一些記憶法比如聯想法,或者把所學內容編成順口溜比如在上冊書講條約時將各項條款編成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為了適應學生會考的需要,在備課時,我針對不同的內容,從歷年的會考題中為學生選出典型的題目來練習。同時還要“備”學生,瞭解和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原有的知識的質量,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等等,根據這些具體情況來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我今年所教的四個班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六班、八班的基礎較好,因此在上課時講課的速度稍快一些,補充的課外知識也多一些;而五班和七班學生的基礎稍差一些,學習的自覺性不是很強,於是在上課時重點講解課本上的基本的歷史知識,每節課加大檢測的力度。另外,如果學生對某一個歷史問題感興趣,在課堂上留一些時間讓學生自由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逐漸的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第二,在這一年的教學中,我對課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能夠較好的做到結合新課標的理念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使課程內容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比如,在講到《第二次戰爭》時,為了突出了歷史學科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特點,將本節課的內容以圓明園為中心進行重新的調整,通過大量的圖片、視頻等資料為學生展示盛世圓明園和被毀後的圓明園,震撼了學生的心靈,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對學生進行了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第三,在講課過程中,能夠較好的做到根據課本內容選擇恰當的歷史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影像等方面的資料,儘可能的為學生展現一個鮮活的歷史。

第四,除了應用POWERPOINT製作幻燈片外,我還學會運用FLASH軟件製作課件,輔助課堂教學。

我製作的課件《追尋失落的圓明園》在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庫開發的“第二屆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多媒體課件評比”活動中獲得三等獎,並在學校的評選中被評為A級課件。同時,這一年裏,我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我的論文《新課程改革下歷史教師的重新定位》在學校的評選中獲得二等獎。

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教學工作中經驗不足。

20xx年我參加了昌平區組織的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獲得區級三等獎,成績不是很理想,在參加這次比賽的過程中,有一些方面體現了我的教學經驗的欠缺。比如選題方面,我選擇的是《武昌起義》,這是廣義辛亥革命中的一部分,這節課內容少,可挖掘的內容也不多,在當時備課時,為了體現內容的完整性,我補充了“武昌首義的精神”等方面的內容,聯繫過多,給人一種牽強的感覺。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做到不斷的思考,及時總結,積累經驗,使自己不斷進步。

第二,在工作中,創新的意識不夠強。

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到大膽實踐,多學習多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總之,這一年的工作有收穫,也存在着不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相信一定會做得更好。

篇19:歷史教學反思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共同參與作為教學方法選擇的目標。因為在教學過程中,越注重學生的實踐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越豐富多彩,就越能促進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在新課改的實踐中,我嘗試着教學活動形式的改變,在課堂上我不再以單純傳統的講解為主,而是力求發動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例如閲讀和討論兩種方法在講課中頻繁的運用。

讓學生閲讀教材,是調動學生自主活動的一項重要措施,它改變了教師單方面灌輸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能動地完善知識結構,獲得自身體驗的可能,但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着明顯的差異:有時在讓學生閲讀教材前,先提出幾個問題;有時在學生閲讀完畢後提出問題;在這些問題的逆向影響下,學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師提問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他們在已學過和剛閲讀過的內容中進行檢索並進行積極的分析、比較等思維活動,逐步得出正確結論。在閲讀教學中,單純閲讀,不提出問題的方法應該摒棄,因為它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仍處於被動狀態之中。問題的設置能使學生產生懸念、質疑等積極的心理活動,保持他們學習發展的可能,所以應予提倡。而問題的選擇,則受知識水平分類的制約,對於不同層次的知識,老師在指導閲讀時應充分考慮。運用這一策略可以發揮學生認識的最大可能性,培養他們的探索和創造精神,對學生思維的廣度、深度、獨立性、敏捷性和邏輯性等各項品質的訓練效果都很明顯。

另外在高中歷史必修1的探究課教學中,我則採取“分組活動”的教學形式。“分組活動”是合作式學習和歷史課堂探究式學習相結合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探究知識、培養能力上兩者兼顧。課堂上學生不用改變班級座位,就可以組成小組。學生先自學,而後爭先恐後地發言,講課文知識,講補充材料,教師引導着學生講,看似很“亂”,但傳統的觀念被拋棄,整個課堂氣氛和諧,變過去的學生被動學習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學生依據教材、主動蒐集資料等等,這種探究性學習過程,營造了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只是在學生自學、自講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地點撥,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分組活動”方式講究的是“先學後導”。課堂教學從學生自學開始,然後由教師因勢利導、設置問題,學生則在信息加工、討論取捨、歸納整理等過程中獲得新知,增強能力,完成情感體驗和品德昇華。在這種探究中,先形成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的多向交流,接着教師在雙基落實和反饋的過程中加以點撥、指導和適時的評價、鼓勵,組織學生鞏固所瞭解、掌握的新知,並能運用新知解決一些問題。

探究課的“分組活動”教學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各類學生的學習效益、學習質量,開拓了學生自主學習、自由想象和動手實踐的空間,充分地挖掘了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了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而這一切正是課程改革所要求達到的目標。

在課程改革中嘗試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方式的改變,對學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剛開始時課堂上可能花時間較多,因此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而對教師則提出了把握教學過程的全局、知識廣博、應變能力強等很高的要求,是對教師素質的一種考驗和挑戰。由此可見,教師首先要改變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進行課程改革。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從易到難,大膽嘗試,不斷反思,我們的教學一定能有更高質更高效的改變。

篇20:歷史教學反思

本單元敍述人類從產生到公元1500年這一時段區域文明發生、發展和衰落的歷史,分為上古、中古兩個階段,涉及了大河流域出現的四大文明古國和地中海區域出現的希臘、羅馬文明等有趣內容。因此,通過圖片及相關視頻激發學生學習本單元的興趣。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講述希波戰爭和亞歷山大東征等歷史事實,增添課堂的生動性。通過學生和老師蒐集相關資料,學生領略到世界文明的文學藝術的精華,明白三大宗教對世界文明史發展的影響,培養學生蒐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從而培養了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審美觀。

本單元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等較抽象的概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互動釋疑突破本單元重難點,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歷史的興趣。

篇21:歷史教學反思

記得郭主任講過有關一個獵狗與兔子的故事,獵狗因為執行主人的命令去“盡力”追兔子,兔子為了逃命而盡“全力”的跑,所以最終兔子贏得勝利。由此我想的了我們的課堂。

老師在課堂上都希望學生“動”起來,這也是看老師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最終是看學生是“盡力”還是“全力”來學習。

前幾天和音樂課調了一節課,我一進教室,有些學生很明顯感覺有些失落,我就和同學們交流了一會為什麼那麼喜歡上音樂課,我想關鍵是孩子們沒有壓力,並且可以放鬆心情,於是我就告訴同學們:“以後只要我們上課表現好,主動學習、積極展示,時間寬裕的情況老師是願意拿出時間來和同學們唱歌的。”孩子們歡呼起來,並且這節課上的特別順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這也許是孩子們為了他們心中的願望而盡了“全力”吧,以前,也曾採取過其他的一些措施,但效果不盡人意。如和“量化”掛鈎,可是孩子們是被動接受的,這或許為完成某個任務而“盡力”吧。

只有讓學生把課堂真真正正從心裏認為是自己的課堂,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努力,相信我們的課堂會綻放出美麗的光彩!

篇22:歷史教學反思

“大運河的開通”是《繁盛一時的隋朝》一課的重點,內容包括大運河開通的目的、條件、概況和作用。

為強化重點,突破難點,我精心設計教法,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取道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讓學生讀導入框中有關“隋煬帝專看瓊花”的傳説,激發學生興趣,然後提問:“隋煬帝專為看瓊花開通大運河的説法對不對?”“隋朝開通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引導學生看書、議論、作答,使學生對開通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為下面討論“開通大運河的作用”做準備。

2、請一位學生朗讀〔動腦筋〕“想想看,隋煬帝時為什麼能夠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引導學生看書找到“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徵發幾百萬人”、“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運河基礎上開通”,由“已知”引出“新知”(從新的情境和角度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

3、採用數字教學法,總結大運河為“一心、兩點、四段、五河”;採用繪圖法,讓學生畫大運河的簡圖並標註要點,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動手能力。

4、利用導入框和〔活動與探究〕中提出的問題製成投影

篇23:歷史教學反思

開放性的教學提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於是有不少老師誤解了這一點,認為學生的積極性就是積極動口、動手,這必然有動腦的過程。於是多樣化的方法最終被簡化為一種方式――提問。雙邊活動中不斷地提問,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也不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要不就是非常簡單的問答式,甚至於是一些非常低級的問題。告訴學生看某一段落然後找出答案之類。一堂課下來問了無數個問題,而有價值的卻沒有一個,以致於學生失去上課的興趣,提不起回答的勁,這樣的雙邊活動怎能有效。

確實,問答式是開放式教學中一個重要方法,但課前設計時教師應該對問題的深度、難度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切不可濫而不精。另一方面,開放式教學也還有許多其他各種方法,如參觀博物館、編寫歷史小論文、講歷史小典故、討論、辯論等等。我們要從各個不同角度鍛鍊學生,不可以偏概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篇24:歷史教學反思

長期以來,歷史作業形式單調,學生感到死板乏味。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學特徵,注意作業的趣味性,那麼,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增強知識點對學生大腦的“刺激度”,加深印象,既可以使學生喜愛做作業,又能起到鞏固提高,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改實踐中,我在佈置作業趣味性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1、整理題列舉題。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提示從外貌、工具、用火、社會組織等幾個方面去考慮。)又如列舉“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暴君。

2、連線題。用線把相關的人事連接起來。如基礎訓練上的連線題,我都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因為比較簡單,學生在不太費力的情況下經過努力達到成功。這樣,不僅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時得到強化,而且能經常感到學習的滿足和快慰。所以學生積極發言,作業當堂就完成了。

3、巧記題。讓學生想法巧妙地記住某一知識點或某一類知識。如學習“夏商西周的興亡”這一課後,我佈置作業:結合課本內容背會順口溜“夏商西周的興亡歌”――夏朝開國是夏禹,早期國家已建立。王位傳給兒子啟,禪讓從此變世襲。夏朝經歷四百七,暴君夏桀被商取。商湯滅夏建商朝,盤庚遷都到殷商,有名暴君是紂王,武王伐紂滅掉商。武王伐紂滅掉商,西周定都鎬京上。分封制度定國策,天子統治有加強。暴君厲王無人道,前七七一週滅亡。學生很感興趣。

篇25: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1)

“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學會停下來。”這句話告訴我們在跑步中應學會停下來,這樣可以對自身做全面徹底地調整,也可以積累更多的體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衝刺。跑步是這樣,教師工作乃至一切工作何嘗不是這樣呢?有的教師勞累了幾十年,在退休時除滿身的病症之外,什麼也沒有留下;有的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像一部機器痛苦地運轉,怨聲載道,卻從沒想過究竟怎樣做才能獲得工作上的快樂。我認為這有可能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反思”的結果。

《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樣定義反思: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推及到教學中,反思有着更為深厚的內涵。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工作回過頭來總結,坐下來反思。教學反思能力並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自我培養和自我提升。“實踐出真知”教師的反思能力應在自身的反思過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理論經驗為基礎,教師反思過程分為四個環節:具體經驗——觀察分析——重新概括——積極驗證。

首先是具體經驗階段。這一階段,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明確問題情境,然後進入到反思環節。

接着是觀察分析階段。教師廣泛收集並分析有關的經驗,對照自身教學活動的信息,以判斷的眼光反觀自身。

第三、重新概括階段。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反思舊的教訓指導思想,並積極尋找新的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最後是積極驗證階段。這時要檢驗上階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動和假設,它會是一種實際嘗試,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新的具體經驗,從而進入具體經驗第一階段,開始新的循環。

篇26:歷史教學反思

傳統的教學法強調了教師的講授作用,其課堂結構千篇 一律,難以創設生氣。當今,加強素質教育就要改變這種狀況。“讀、講、議、練”教學法注重“教”與“學”的互相滲透和互相作用,在歷史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較好地掌握歷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觀點,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及其規律。這種方法,一改教師過去硬性灌輸、包辦代替的現象,真正體現了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標”的現代教育思想。近年來,我校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嘗試“讀、講、議、練”四段教學法,效果顯著。

讀:教師課前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精心設計問題;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問題,閲讀教材,思考問題。讀是教學開始部分,時間控制在6至8分鐘。要求學生閲讀時注意章、節、句、段之間,特別是小標題之間的內在聯繫,注意教師列出的問題,初步讀懂教材內容,明確重點、難點,標出疑點,理清線索,做好讀書筆記。學生在閲讀的時候,教師應注意巡迴指導,解惑釋疑。如《中國近現代史》上冊《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一節,教師可先提出“什麼是資本輸出”,“帝國主義國家對華資本輸出的形式及危害”等問題,指導學生讀書,獨立思考,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個別輔導,闡釋“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等概念。

講:就是教師的講授,授課時突出一個“精”字。即學生通覽教材,經過一般思索後教師“精講”。其目的是要用精練的語言,講清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和熱點,把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起“畫龍點睛”的作用。講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時間掌握在20分鐘左右,講授中教師要用彩色粉筆書寫正副板書,凡是重要的年代、地名、人名,主要內容――歷史的基本線索、重要的基礎知識,亦即基本觀點和基本概念等,都要求學生在課本相應的位置上註明符號和寫出要點。教師精講後,應即安排2至3分鐘時間讓學生速讀,將學生在自學時的疑點和教師精講部分的重點,有選擇地再讀一遍,強化記憶,以達到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的目的。

議:教師有目的地讓學生把尚未弄懂問題的疑點提出來,師生一起展開討論。方法可以由教師先提出疑點,引導學生思維,學生在討論中解決問題;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加以點撥啟發,開啟學生的思路,當堂講清疑點;也可以概括幾種不同看法,然後指導學生閲讀一些相應的課外讀物,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鑰匙,讓學生在課外尋求正確答案。如在講授西歐啟蒙思想時,學生提出:啟蒙思想的核心是反對專制、特權,要求民主、自由、平等,可盧梭又提倡“社會契約”,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社會契約”,這前後兩種要求是不是矛盾的?通過討論,學生終於弄清啟蒙思想家是要求以“社會契約”――“法制”來維持一個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從而,進一步挖掘了教材的內涵,學生對教材上一些問題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全面了。

練:學生在經過讀、講、議幾個過程,獲得了新知識、新概念後,為了鞏固這些知識,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練習題(包括課後練習題),要求學生及時完成,一般以選擇題和簡答題為宜。課堂上的練習主要是師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範性的例題,為學生課後作業掃除障礙,並希望通過“練”,發現並及時解決問題,達到當堂掌握、當堂理解、當堂鞏固的目的。但不宜把求知的目標定得太高,以免脱離學生的學習實際,有時不妨稍稍降低一些訓練的難度。從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着眼,訓練應有一個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總體構思,引導學生“拾階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

“讀、講、議、練”教學法注重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讓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習中自己發現並解決問題,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讀、講、議、

練”注重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中開發智力,使之逐步養成積極思維的良好習慣。“讀、講、議、練”注重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通過經常、反覆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讀、講、議、練”注重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教師講得少,學生動腦、動手機會多,思維訓練容量大,不僅使學生把知識真正化為己有,同時也為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創造了條件。

應該注意的是“讀、講、議、練”要體現歷史課的特點,切忌將歷史課上成語文課。不應在語言文字上兜圈子,要突出把握歷史課的“個性”。

“讀、講、議、練”整個教學過程的安排,課堂結構、教學方法的設計,都要靠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合理組織,同時,在教學過程,又必須隨時根據課堂出現的新情況,因勢利導,調整教學步驟,以便把學生求知探索的積極性引向既定的目標。

教學中,要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倡導教學相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平等、民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際關係。教師應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積極開發學生潛能,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標新立異,使學生身心愉悦。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敏捷,真知灼見、創新火花才會迸發。

在“讀、講、議、練”教學中,直觀教具,特別是現代化教學手段要充分運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

篇27:歷史教學反思

縱觀近幾年來的中學歷史教學,讓人憂思:歷史課極不受重視,被視作“副”課,學生認為學歷史是難記難背難思維,是政治説教,學生寧可多做一道數理化題目,多記一個英語單詞,也不願意多花一會兒時間在歷史上,學生對學歷史心生厭倦,興趣索然。我認為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一、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1、教材內容的問題化

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把教材內容變成問題的“鏈接”;引導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並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

2、教材內容的結構化

教師要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因此教師在教某部分知識時,要注意“瞻前顧後”和“左顧右盼”。要實現教材結構化,教師可以提出教材內容的“綱要信號”,也可以利用“先行組織者”,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框架。

二、正確處理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係

教學時,教師利用一個簡單的道理,或者一個知識點引出一個知識串,形成一個知識網,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那才是高明的教師。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首先,教師要選取那些最實用,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選擇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實可信,能夠逐步展開並深化和昇華主題,增強表達效果。

其次,採取生動活潑,學生可以接受的學習方法和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使他們樂學愛聽。

常採用如下方法:

1、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教學藝術在於激勵學生,引導學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説過,“教學成功的藝術就在於使學生對你教的東西感興趣。”然而,要做到學生樂意聽講,並非一件易事,這需要教師不斷摸索和完善各個教學環節,總結經驗教訓。其中,歷史教學導入法語設計尤為重要,一個成功的導入法可以馬上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興趣,如同徐徐拉開的帷幕,讓同學們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間接興趣。

在國中階段,所學的課程有十幾門,並不是每位學生對每門學科都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歷史這門課,部分同學接觸到大量的時間、人物、事件後,覺得難寫難記,苦燥煩瑣,於是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完全失去學習的信心。針對這種情況,要從學習歷史的目的上去引導,讓他們認識到學好歷史的重要性,如瞭解歷史王朝的興衰,可以提供建設祖國的經驗教訓;學習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蹟,可以指導我們如何做人;通過分析、比較不同的歷史事件,可以提高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通過這樣的思想教進行審美化教學,培養直接興趣育,使學生增強了求知慾。

3、新版的歷史教材,增加了精美的圖片,形象的地圖,精當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導入,在客觀上提供了引發學生興趣的素材。

作為教師,關鍵是如何運用。目前有些教師出於應試的需要,完全放棄對形象性材料的處理,讓學生死記硬背抽象的概念,幾十遍的抄寫人物名詞,這樣不僅會泯滅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形成惡性循環。對此我們應緊緊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營造師生和諧的教學氣氛,創造優美的教學情境:運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材料,形象的板書,讓學生情緒上受到感染,易於同老師形成互動。這樣讓學生在歷史的空間中自由翱翔,學生得到的是美的享受和人文關懷。

4、設置問題情境,引起探究興趣。

從設計、準備實施到鞏固延伸,形成完整體系。許多優秀的教師在教學中,設疑導學已成為普遍的激發興趣的手段。有的已形成一種系統的教學模式,可見大家對“問題”的重視。的確,一個好的問題,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啟迪無限豐富的聯想,形成創見性的`觀點;還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探索中體會發現的快樂。設問的方法有許多,可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如問“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步步深入;也可逆向提問,如中國歷史第一冊中的《伐無道,誅暴秦》一課,可設問:“若不雨,秦末農民戰爭還會爆發嗎?”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代歷史人物發問:“如果你是商鞅,你將如何實施變法?”這樣可以吸引學生參與教學,增強主體意識,渲染歷史情境。總之,問題要設在關鍵處,設在重難點上,要在平淡中激起波瀾。要注意課堂需要,不可盲目設疑,也不能連珠炮式的發問,這樣沒有思考的餘地,效果反而不佳。

5、開拓學生視野,深化研究興趣。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已成為廣大中國小教師的共識,歷史學科以它廣博的內容和充分的借鑑價值,為這種培養提供了可能。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內外的結合:如某一制度政策的演變軌跡,象封建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等,可讓學生討論,上網查閲資料,並撰寫歷史小論文;可推薦帶有研究性的歷史小讀物,如《上下五千年》、《中華歷史名人傳》、《秦漢史話》等,讓學生閲讀,並摘抄讀書筆記;也可讓學生自己出一期歷史板報,組織興趣小組進行辯論,製作剪報,瞭解新的考古發現,這樣既鞏固強化了課內知識,又為學生未來的獨立研究,成長髮展受益匪淺。

三、通過本課教學,我更深刻認識到老師在備課是不光備教材、課本,還要備學生。

課無定課,可以説有一千名教師就有一千種教學方案。通常意義上的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只能是對普通意義上的學生共性進行預先考慮,但教學對象的多變性與教學對象個體的複雜性出乎教師備課前的教學設想。所以,課堂上常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師一遇到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無策,甚至擺出師道尊嚴的架子來壓制學生,這恰恰反映出教師無能。而課堂上的閃光點往往體現在教師對這些問題的表現的機智上,而這些機智是我們寫在紙上的教案無法體現的。

教師要加強專業素質,拓展知識面,深挖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以不變應萬變,提高教學質量。

在學生眼裏,教師都是有豐富專業知識的人,著名的“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的論斷也説明了教師具有的專業知識水平的重要性。

總之,社會在發展變化,教師也應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新課改的重要性,努力設計好教學內容,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篇28:歷史教學反思

xx月xx日,在全市畢業班歷史學科第二次研討會上,聆聽了中學xx老師的一節課複習課,忽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悟。

感悟一:丹心熱血沃新花

有人説,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xx老師從的設計,到課堂的活動都精心設計,用盡苦心。從形象直觀的圖表,精美的圖片到會考鏈接,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形式各異。使單調的歷史複習課的形象,在老師,學生的腦海中鮮活起來,豐滿起來。整節課時時處處無不彰顯着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益而設計。有人説:課堂教學分為四種境界。第一種境界遭受――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第二種境界忍受――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第三種境界感受――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第四種境界享受――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説。要想達到第四種境界,我認為應做到向xx老師那樣用“心”備課、上課。

感悟二:腹有詩書氣自華

激情是歷史課堂教學的生命,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的事業。如果教師自身死水微瀾,而期待學生洶湧澎湃,只能是痴心妄想。xx老師激情高昂,妙語連珠,實屬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樣的課堂學生難拒誘惑,“親其師,信其道”怎能不學好歷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回眸xx老師這堂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一、專業知識 ――深挖井,廣積糧。

在學科知識方面,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建立起國中學段的歷史學科知識樹,做到深挖井。在教育科學知識方面,要廣泛閲讀,做到廣積糧。只有輸入,才有輸出,才能在課堂上做到旁徵博引,左右逢源。

二、專業技能――多實踐,練真功。

加強專業技能的提高。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大膽的開發、整合教材,不唯教材。

總之,正如中學老師所説的那樣,暖暖的三月,我們蓄勢待發,播下希望的種子,在我們細心的呵護下,期待六月絢麗的開放。

篇29:歷史教學反思

1、劃分小組,展開合作與竟爭。

自主學習的成果需要比較,出現的問題需要解決,沒有學習小組,就缺乏向前推進的平台。前邊講的“給歷史人物製作名片、簡介,對歷史事件進行新聞報道,以目擊者身份講述事件,或對歷史場景進行模擬表演,雖然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學生個人的能力有限,必須發揮合作的作用,為此需要劃分學習小組。而小組之間的成果展示,能激發學生的對抗心理,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所以劃分學習小組是合理的、適時的。

在劃分學習小組時,應注意學生能力、性格及相互之間的關係等情況。

2、充分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

多媒體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方便,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把上課的目標、重點、需要投放的照片、漫畫、視頻,需要表演的場景、需要探討的問題、練習、提示、供參考的答案等通過合理編排,形成一個完整導引的環節。

3、教師組織起呈轉合,設計好過渡語。

篇30: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一)

據調查,高中學生喜歡歷史,但不喜歡歷史課。學生不喜歡歷史課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師教學的因素。反思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不得不思考高中歷史究竟該怎樣上?優秀的高中歷史課應當具有情感性、人文性、歷史性、文化性。對照上述歷史課“四性”,反思目前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還存在諸多薄弱之處。如何讓學生喜歡歷史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

一.加強史實教學

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中寫到“學習歷史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不斷積累歷史知識,進而不斷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感知歷史階段主要向學生呈現歷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現象等具體史實。感知歷史階段,學生不僅僅是掌握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潛力,受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薰陶。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忽視、削弱感知史實階段是存在的,自覺不自覺地抹煞了感知史實階段的資料和好處,影響歷史教學效果。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怎樣加強史實教學呢?首先教師要認識史實教學在學生歷史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尤其是直觀教具和多媒體的使用,使史實能生動地再現歷史形象。再次是補充豐富、具體的史實,歷史細節越清楚學習印象越深刻,甚至終身難忘。歷史教師要在史海中篩選典型、鮮活、有穿透力的歷史細節。例如,我在講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時,給學生講了胡適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適得到一塊上好的雞血石圖章料,決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師傅,刻“胡適之印”即可。篆刻師傅認為胡適是白話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話寫文章的大家,影響這麼大,怎樣刻圖章還用“之乎者也”一類的字,於是自作主張地把“胡適之印”改刻成“胡適的印”。三天之後,胡適收到印章,發現上面刻的是“胡適的印”時,哭笑不得。透過這個事故學生對胡適在文學革命中的重大影響印象十分深刻。

二.培養學生質疑意識與方法

歷史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教師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識視為真理,奉為神聖,要求學生死背史實和結論,質疑意識缺失。

基本史實和歷史結論構成歷史的陳述性知識。歷史知識具有客觀性又有主觀性,即二重性。客觀性指史實的客觀性,主觀性是指結論的主觀性。歷史結論是教材編寫者對史實的解讀,具有時代性和主觀性。史實是雖然具有客觀性,但也不能説就是絕對的歷史真實,可能個別史實也是謬誤。歷史結論具有時代性和主觀性,我們更需質疑。例如,列寧指出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腐朽的資本主義,而今帝國主義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們還要學習借鑑。再如,經濟危機在舊教材中認為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現象,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從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在全球化的當今時代,哪個國家能逃脱經濟危機的厄運?還有,在舊教材中對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評價是否客觀、公正?

要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首先教師要有質疑的精神和尊重歷史的態度。教師要關注史學動態,查閲歷史資料,敢於質疑。其次是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質疑意識,指導學生質疑的方法。例如,《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105頁的活動課:你怎樣評價辛亥革命。討論題目是:有人説“辛亥革命勝利了”,也有説“辛亥革命失敗了”,你怎樣評價辛亥革命,為什麼?教材還給學生帶給了有關資料、參考論文。透過這個活動課,使學生明白對辛亥革命評價有多種觀點,但不管哪種評價都要有依據。

三.在歷史教學中融入新歷史觀

我們使用的舊教材體現的是片面的、教條的舊唯物史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類社會五種社會形態是舊唯物史觀主要觀點。隨着新課程實施,教師關注課程觀念和教學理念的轉變,但忽視新的史學觀念的吸納,史學理念陳舊。因此無論舊教材還是歷史教師都存在新史觀的缺失。

新史觀的缺失既不利於高中歷史教學的與時俱進,也不利於學生大學聯考歷史考試的發揮。在高校和中學最緊密的結合點——大學聯考命題這個環節上,高校教師必定會把他們平時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地體現出來。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大學聯考歷史試題都融入了新史觀,如全球史觀、禮貌史觀、唯物史觀中的現代化史觀等。

新時代要求和大學聯考推動,迫使我們在使用歷史舊教材的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新史觀。例如,我們在《中國近代現代史》教學中有必要融入禮貌史觀、現代史觀、全球史觀。中國近現代史反映了工業禮貌與農業禮貌的碰撞與衝突,中國近現史也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史,用全球史觀審視中國近現代的發展變化。

四.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目標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中指出:“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確立用心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潛力。”從中我們能夠看出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是歷史課程的重要目標,也是歷史課程的最高目標。然而説教式、教條式、僵化的歷史教學很難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導致歷史教學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大躍進中餓死很多人,有的同學認為控制了中國人口增長。又如,2001年美國“9·11”事件後,有的同學認為是美國強權政治的報應。這些都反映了學生對人生命權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我們在歷史教學中應充分挖掘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歷史素材,讓學生在感知豐富、具體的史實過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薰陶。

高中歷史教師應當認真學習研究《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學習新版中學歷史教育教學專著、讀經典的歷史專著和重要的歷史期刊,關注史學研究動態。切實轉變課程觀念、教學觀念、史學觀念,用心投身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打造歷史魅力課堂。

歷史教學反思(二)

歷史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本事,所以其課堂教學具有不一樣於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經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中學教材的資料編排突出了對這種本事的培養,採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史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歷史教學觀,使有效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歷史教師要轉變的第一個觀念是:歷史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於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歷史教師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分析。這次中學歷史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傳統考試的餘威仍在,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是應當懂得如何在這兩點找到一個平衡點。值得高興的是中學歷史教學大綱適時進行了調整,明確規定將降低語法試題的難度,減少知識性的客觀題,重點培養學生的言語本事,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師觀念轉變的第二個方面是:由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歷史是一門不斷髮展的語言,現代科技的發展為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歷史教材只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礎、媒介,學生要學好歷史就必須融入歷史的海洋,跟上歷史發展的步伐。所以我也時常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隨時把鮮活的歷史輸入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歷史,能夠使用歷史表達自我的思想。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並且不能體現語言的生動性,而多種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的不一樣興奮點,抑制大腦疲勞。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廣闊的天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點是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應當是學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進取性。歷史學習的特點決定了討論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特殊意義。歷史課的討論法應具有更廣泛的資料,更自由的民主氣氛,不但能夠討論本課的問題,並且能夠用歷史發表自我的見解,縱論國內國際的是是非非。而討論課是在考驗教師對整個課堂的駕權本事,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經常有學生在討論課時不用歷史,或者是説與本堂課毫無聯繫的話題,這需要教師時常督促。

在這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如何使教學活動在一種簡便,民主的氣氛下進行。到底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用何種姿態應對學生。教師在不能體罰的情景下,還能採取哪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歷史教學反思(三)

構建歷史“生命”課堂的途徑    1、改變教學觀念,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生命課堂的新理論。    傳統課堂是建立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上,強調刺激――反應,把學習者看做是對外部刺激作出被動反應、即作為知識灌輸的對象。“生命”課堂則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基礎,它強調認知主體的內部心理過程,把學習者看做是信息加工的主體,並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於學習是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播者與灌輸者。尤其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環境的設計,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要構建“生命”課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落實好新課標,視學生為鮮活的生命體,樹立現代教學觀、主體性的學生觀、廣義的知識觀、發展性的教學目標觀,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自己教學改革的指導方針。    2、運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增進課堂生命活力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教育改革提供了條件,各種現代化科技成果被動用於教學中,既推動教學手段的更新,而且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讓學生成為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人,使歷史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生命發展的一種場所,歷史課堂必須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投影、錄音、錄像、微機的演示,擴大和改變視覺和聽覺途徑,提高視聽效果,再現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在情感的薰染中,在情境的氛圍中感知歷史,陶冶性情,激發情趣,活躍思維。尤其是計算機程序教學,可將教師的思維過程用計算機的畫面和文字體現出來並形成教學軟件,把本不能再現的歷史現象,真實地或“近似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聲、光、形、色、音等多種信息作用於學生,在他們的大腦皮層留下很多較深刻的現象痕跡,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還可使更多的學生有思考和參與解決問題的機會,增加課堂的活力,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質量。而且教師可以把教學的靜態設計和動態設計結合起來,形成活而不亂的課堂教學,增強師生的熱情和參與興趣,使課堂教學顯露出無限的生機來。例如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與性質,教師在運用微機設計的戰爭形勢與戰爭路線圖及展示了戰爭的局面後,向學生提出假想,根據當時戰爭的形勢分析,一戰結果是必然的嗎?如果你是德國的總參謀長,你是否有辦法來贏得這場戰爭?可從戰略上,外交上考慮,然後又提出,如果你是法國的統帥,你將如何對付這位德國總參謀長的辦法?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討論得非常熱烈,想出了很多辦法,提出了很多設想,最後教師指出,戰爭的結果不是必然的,但無論哪一方勝利,都不能改變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通過這樣的講座與分析,學生不僅加深了印象,而且活躍了思維,鍛鍊了表達與評述歷史問題的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對提高教學質量會產生積極作用,回使歷史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3、通過學生活動、體驗、表現來使課堂成為生命的綠洲。    傳統課堂教學在談到教學目標時,雖然口頭上提出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在實踐中,只侷限於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把生命的認知功能從生命整體中分割出來,而忽視了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除了有認知發展的需要,還有技能與情感的發展要求。完整生命的發展本質是通過活動、體驗和表現進行的。人通過活動發展能力與認知,通過體驗豐富情感世界,通過表現獲得前進的動力。例如在講北京人和山頂洞有什麼區別時,我們不妨讓學生動手用橡皮泥捏出北京人、山頂洞人像,再比較二者異同。這樣,課堂上學生自然會細心觀察,用心雕塑,興趣盎然、記憶深刻,調動了積極性,主體性也得到了體現。再例如,講《美國內戰》一節,可把學生分成兩組,穿越時空進入正在進行激烈辯論的美國國會中,就南北矛盾中的焦點展開辯論,在教師啟發下,得出結論,化解了難點,鍛鍊了能力。同樣還可以通過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等,來煥發歷史課堂強大的“生命”潛力。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能動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習者的活動。教師為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充分創設情境,切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支配自己的學習,把更多認知力量投入到歷史課堂中去,體驗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歷程。使歷史課堂走出荒蕪的沙漠,成為生命的綠洲。

歷史教學反思(四)

我們作為教師隊伍中的新鮮血液,我們應當相應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號召,我們的教學模式也應當改變。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這就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一種學生本位的新模式。歷史教學也不例外。如何在歷史教學中破陳出新,在課堂中給學生以充分發揮餘地,從而得到鍛鍊,到達基礎知識、本事培養、思想教育三位一體,是每個新老教師苦苦思索、探索、甚至頭疼的事情。認知指導實踐,許多教師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在教學中嘗試改革,出現了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我所在的實習學校豐潤二中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經過三年的探索實踐,構成了豐潤二中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即:(1)檢測複習(5分鐘),檢測上一節學習資料,相互訂正,上交。(2)情境導入(2分鐘),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導入新課,明確目標。(3)自主學習(12分鐘),以一體化教學案為引導,學生對教材資料進行自學,完成相關題目。(4)合作探究(8分鐘),學習小組內部交流,互幫互學解決問題。(5)交流展示(8分鐘),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對重難點問題的解決辦法,或提出問題。(6)教師評議(10分鐘),教師點評小組成果,提升知識精華(方法、規律、疑難)。(7)鞏固練習(5分鐘),針對本節目標進行達標練習,反饋矯正。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確保了新課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落實,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享受成功

在課上經過這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在大多時候充當的都是提示、總結這樣的主角,不在時傳統課堂中的一言堂,在上課的時候只能聽見教師一個人在説話的聲音,學生是完完全全的被動的學習。此刻上課運用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在上課的時候女教師説的話很少,大多的時間是留給學生自我討論問題,有利於發揮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而不是等這教師直接給答案。經過學生思考、討論得出來的答案學生記得更牢固。在考試的時候遇到開放性的試題,學生也會答得順風順水。

在上課的時候所有的教師都會運用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在課堂上更大的發揮學生的作用。

歷史教學反思(五)

有反思,失敗才能夠成為成功的基石,逆境才能成為人前進的動力,好的環境才會為人的成長帶給營養。沒有反思,失敗會把人打倒,逆境會讓人沉淪,好的環境會讓人得過且過。因為有反思才會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不丟失目標,才會進步。故針對本學期教學反思如下:

1、穿講歷史人物趣事

歷史人物的遺聞趣事是絕大多數學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是他們極感興趣的東西。教師在課堂上適當穿講這些資料,便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有利於學生掌握相應的歷史知識。比如:講《新文化運動》(必修三文化發展歷程)這節課的時候,我提到晚清怪才辜鴻銘,我向學生介紹了他那個著名的為中國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辯護的言論:中國男人好比茶壺,女人則好比茶杯,世上只有一個茶壺配幾個茶杯的事兒,豈有一隻茶杯配幾個茶壺的道理?學生聞此無不忍俊不禁。如此不僅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進一步理解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思想。

2、用口訣法記憶歷史知識

許多歷史知識枯燥乏味又很難記牢。教師不妨編些生動的口訣以幫忙學生記憶,如此,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裏準確掌握知識且經久不忘。我在講授《天津條約》(必修一政治禮貌歷程)資料時,介紹給學生2個記憶法。《天津條約》資料能夠記憶為:公使進京喪顏面,增開十處新口岸。自航長江各口岸,破壞內河航運權。內地遊歷宗教傳,鉅額賠款樂開顏。十處通商口岸記憶法:天約增開十口岸,長江南鎮和九漢。沿海營煙再加汕,島上還有瓊台淡。學生在會心的微笑中記牢了這一知識點。如此一個重要且難記的知識點就這樣迎刃而解了。另外,,中日《馬關條約》資料可編為一廠、二億、三島,四口。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3、採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透過多媒體教學能生動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圖片、實物、漫畫、影片等等。不但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理解知識,也能使歷史可看、可摸、可感,從而變得生動搞笑,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用心性和課堂教學質量。

4、設置討論環節

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往往莫衷一是,各有各的説法。這時候教師可適當組織學生就某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討論,甚至能夠不拘泥於教材的表述,這不但能構成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比如在講《太平天國運動》(必修一政治禮貌歷程)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太平天國運動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其結果會是怎樣呢?此問題一提出,便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幾分鐘後,許多學生自告奮勇講述自己的看法,有的説將建立一個由農民階級掌握的政權,有的説將建立一個工農聯合專政的政權,也有的説建立的仍是一個地主階級政權......最後我作總結:由於農民階級的階級侷限性,革命勝利後的農民領袖將會蜕變為封建地主階級的代理人,建立的仍是一個地主階級政權,正如歷史上其他的農民起義領袖一樣。

我要感謝學生,是學生的測評激勵了我,鞭策了我,催我奮進,催我在教改道路上向前邁進了一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反思,正所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篇31: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分享

摘要:《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樣定義反思: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推及到教學中,反思有着更為深厚的內涵。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反思溝通交流成長

“你要想跑得更快,要先學會停下來。”這句話告訴我們,在跑步中應學會停下來,就是説可以對自身做全面徹底地調整,也可以積累更多的體力、技巧和方法,以更高的速度衝刺。跑步是這樣,教師工作乃至一切工作何嘗不是這樣呢?有的教師勞累了幾十年,在退休時除滿身的病症之外,什麼也沒有留下;有的教師在工作崗位上像一部機器痛苦地運轉,怨聲載道,卻從沒想過究竟怎樣做才能獲得工作上的快樂。我認為這有可能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反思”的結果。

《現代漢語詞典》中這樣定義反思: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推及到教學中,反思有着更為深厚的內涵。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

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工作回過頭來總結,坐下來反思。教學反思能力並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會隨時間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自我培養和自我提升。“實踐出真知”教師的反思能力應在自身的'反思過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以理論經驗為基礎,教師反思過程分為四個環節:具體經驗─觀察分析─重新概括─積極驗證。

首先是具體經驗階段。這一階段,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明確問題情境,然後進入到反思環節。

接着是觀察分析階段。教師廣泛收集並分析有關的經驗,對照自身教學活動的信息,以判斷的眼光反觀自身。

第三、重新概括階段。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反思舊的教訓指導思想,並積極尋找新的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最後是積極驗證階段。這時要檢驗上階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動和假設,它會是一種實際嘗試,在檢驗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新的具體經驗,從而進入具體經驗第一階段,開始新的循環。

教學反思畢竟是以教學水平的提高為其歸宿的,這種循環往復的反思過程帶來教師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讓教師自覺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具有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權。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只有運用頭腦真正地反思,才會有我們教師自身的發展,才會有學生的發展。通過我的歷史教學實踐,結合教學反思,使我真正的體會到反思對一個教師成長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來談一談“反思”給我們帶來的多多益處。

1、回顧經歷,積累經驗

(1)賞識的目光象陽光,照到哪裏哪裏亮

教師在上每節課時,都會有自己的感受,或愉悦,或平淡,或痛苦,或氣憤,在這不同的情緒中,往往藴藏着寶貴的經驗教訓。有一次,我在給八(2)班上完歷史課後,感覺非常愜意與喜悦,因為平時上課不聽講、很愛説話的徐亞和常金同學居然在那節課上從始至終保持積極狀態,後來,我仔細回憶每個細節,不禁豁然開朗:課前,我走進教室,對學生説:“哪位同學幫老師把投影準備好?”徐亞和常金就不約而同主動去做了,我在課上對他們熱愛勞動和樂於助人進行了表揚,學生報以鼓勵的掌聲。徐亞和常金臉上洋溢着被肯定的自豪感,那堂課上的表現與以往也就大相徑庭了:潛心貫注的聽講,爭先恐後的發言,面紅耳赤的討論。針對他們的變化課堂上共響起5次掌聲,它緩解課堂的緊張氣氛,就象潤滑劑一樣,使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使學生感覺象做遊戲一樣,在愉快中獲得了知識。尋找閃光點真誠讚美、賞識激勵,這一條作為寶貴的工作經驗被我收入行囊,並在以後的工作中運用,成效很大。

(2)尊重和理解象明燈,指引教育邁向成功

由於歷史學科的特點,要求識記的知識很多,在日常教學中,為了很好的鞏固所學的知識,我採取的措施是,每節課在講新授課前,總是進行小測驗,不合格的同學要受到一定的懲罰。記得有一次測驗時,有一名同學早做了“準備”,當她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行動”時,我悄悄的走到她的身邊,輕輕的在她的桌上點了三下,這三下既有對她行為的提醒,又有對她行為的“包庇”,公佈於眾與尊重暗示中我選擇了後者。她當時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從這件小事之後,樓道中擦肩而過中多了一雙真誠而感激的眼睛,她在以後的測驗中沒有再發生過作弊現象,而且每次都考得非常好。我在教學反思中寫下:“即便學生有錯,也要給學生留面子,也要絲毫不懷疑他們自省和改正錯誤的能力,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教育成功的祕訣。”

2、發現問題,尋找方法

有一次,在八(3)班課上,我有意識地貫徹新課標,上了一節以“討論”和“學生編演課本劇”為主線的歷史課。課前,由於我做了充分的備課和精心的課堂設計,所以我滿懷信心地走進了課堂,誰知那堂課上得亂七八糟,課堂秩序混亂不堪,課本劇的節目還沒上演就草草收場……從講台上我灰頭土臉地下來之後,在反思記錄上我這樣寫到:“這節課我耗費的精力最多,但卻上得最失敗,究竟是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請教八(3)班的幾位同學,他們告訴我説:“老師,分組討論可有學問了。首先,你得選一個有威信、有震撼力的組長;其次,不能自由結組,平時混得不錯的哥們兒姐們兒坐在一起,可不就只剩下談天説地了!”我恍然大悟,此後,在課堂組織的問題上,我更加註意細節問題,把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儘可能想周全……我想,我的這一進步,不得不歸功於課堂反思的驅動力。

篇32:歷史教學反思

一、從歷史教學的三大任務的完成情況看

第一、在知識傳授方面,總體看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具體來説,一是在貫徹整體知識結構的教學方面,教師應注意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結構和發展脈絡,尤其還要重視對內容的深廣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規定,便於有的放矢地教學;二是要重視學生知識結構的轉化,即將教材的基本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第二、在學生的智能培養方面,雖已有所側重,但與素質教育的智能培養目標尚有很大的距離。這也是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內容。筆者認為,要想使智能培養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具體説:一是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閲讀教材、思考問題,並進行思辯性的討論;二是教師講授的側重點應從歷史過程為中心轉向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繫為中心;三是歷史教學要聯繫實際,要談古論今,發揮歷史的明理、鑑今、育人的作用。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總體看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是個普遍現象,當然學科的思想教育的陣地作用也就遠未得到充分地發揮。思想教育的'內容籠統地講,在中國史教學中要着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在世界史教學中主要是審美觀、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國史的思想教育要好於世界史部分。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應試教育有直接的關係,歷史教師應引以為戒,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予以重視和進一步地落實。

二、從教學方法看還比較單一、陳舊

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突出很多教師,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師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傳統的單一型,即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突出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提倡的教學指導思想是啟發式教學。據統計,目前教法已有14類72種之多。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去學,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並且要教會學生分析歷史人物、事件的立場、觀點,引導學生去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和駕馭知識。3.從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底來看,還有待於進一步強化關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這裏從三點來談一下個人想法:第一,關於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問題。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首先應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完善的知識結構,這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這個知識結構應當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貫通古今的通史知識結構;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識結構;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學範圍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第二、關於歷史教師的語言問題。歷史教學以其學科的特點,對教師的語

言也有相應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動、具體,又要準確、無誤;二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時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質樸風格;四是既要邏輯嚴謹,又要有節奏感。但要達到上述要求,教師必須重視教學語言的培養和訓練。第三、關於歷史教師的板書、板畫問題。板書是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設計板書的過程,既是一種教學藝術再創造的過程,又是教師對教材分析、把握、濃縮和轉化的過程。關於板書的要求、形式等,這裏不作闡述。只想説明的是關於板書的書寫時間問題,這是個易被忽略的問題。恰當的書寫時間是在教師説完某一知識後,再掉轉頭去板書,而非邊説邊寫。板畫。筆者只想談談自繪地圖,這是歷史教師必備的基本功。可惜在教學實際中,其落實情況是不盡人意的。故筆者建議歷史教研指導部門,應加強對教師自繪地圖的基本功的監督和指導。此外,在目前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筆者認為還存在着教學信息反饋不及時、教學評估不盡科學等問題,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篇33:歷史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進行地如火如荼,教學模式也隨之一改再改,日見豐富。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隨着形勢的發展,普通國中歷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進取性調動起來,在課堂中給學生以充分發揮餘地,從而得到鍛鍊,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也是每個新老教師苦苦思索、探索、甚至頭疼的事情。經過歷史教學,讓我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頭我對國中歷史教學作以下反思,與大家共勉。

首先,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説:“對於一切來説,僅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僅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很多學生認為歷史課枯燥、乏味,所以缺少學習興趣。所以我努力讓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中一向堅持比較持久的注意力,就結合歷史這門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將激發興趣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例如講到“炮烙之刑”時,我説:“商紂王創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種酷刑,他先叫人將銅柱子放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上,等銅柱燒得通紅通紅時,就把‘犯人’的身體貼在銅柱上,‘犯人’剛貼在銅柱上,只聽到‘哧’的一聲,‘犯人’的身體立即冒起縷縷青煙,犯人幾乎都是被活活的燙死了。這樣,學生彷彿“親眼看到了”和“親耳聽到了”,產生一種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了對商紂王殘暴統治的認識。

國中學生年齡偏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個小故事,調節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講“明朝君權的加強”時給學生講述“露馬腳”故事的由來,這樣既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如在學習“中外的交往與衝突”講到戚繼光抗倭時,給學生講述體育課的口號“稍息、立正”的由來及光頭餅的由來等等,使學生聽了以後十分感興趣,由此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更濃了。

其次,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認識到不能再同我上學時那樣教學了,此刻應當教的不是書本上死的東西了,那些學生都能明白,“讀史能夠明志,學史能夠鑑身”此刻教給他們的是就某個知識應怎樣分析理解,使從中得到啟發。所以我努力改變學生原有單純理解式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讓他們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理解教育影響,從而到達所預期的學習目標。在上導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本事,設計了“科舉制的創立”這個資料,先由教師接任了一個自我一點也不瞭解的新班,要選幾位品德好、關心團體、辦事本事強的班幹部,用什麼辦法選舉呢?而引出話題,再結合本課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想象如果自我是古代的封建帝王該如何選撥官吏呢?短時間內便創造出了一個濃厚的學習氣氛,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使學生真正做了課堂的主人,享受到了歷史課堂的歡樂。

除此之外我還採用我們所熟知的“温故知新”教學法,讓學生首先温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經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貼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經過温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歷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僅有把握住新課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學生敞開學史之門,指明知史之路,讓每位學生暢所欲言,施展才能。才能增強歷史學科的魅力,不斷地向課堂注入“活水”,真正“點燃學生思辯的火把”。

篇34:歷史教學反思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以往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主角,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經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構成膚淺的知識。僅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必須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我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本事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

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理解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景”,“出現這些情景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一樣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能夠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我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能夠進一步改善”,“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本事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當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能夠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終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經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本事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能夠幫忙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能夠經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終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羣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能夠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經過閲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能夠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能夠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能夠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經過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研究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自我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能夠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經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當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日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善;學生的進取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供給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篇35:歷史教學反思

綜觀近年來的中學歷史教學,讓人憂思:歷史課極不受重視,被視作“副”課,學生認為學歷史是難記難背難思維,是政治説教,學生寧可多做一道數理化題目,多記一個英語單詞,也不願意多花一會兒時間在歷史上,學生對學歷史心生厭倦,興趣索然。我認為應從如下幾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一、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1、教材資料的問題化

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教師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把教材資料變成問題的“鏈接”;引導學生憑藉自我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並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

2、教材資料的結構化

教師要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所以教師在教某部分知識時,要注意“瞻前顧後”和“左顧右盼”。要實現教材結構化,教師能夠提出教材資料的“綱要信號”,也能夠利用“先行組織者”,還能夠指導學生自我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框架。

二、正確處理資料和形式之間的關係

教學時,教師利用一個簡單的道理,或者一個知識點引出一個知識串,構成一個知識網,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那才是高明的教師。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正確處理資料與形式的關係。

首先,教師要選取那些最實用,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選擇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實可信,能夠逐步展開並深化和昇華主題,增強表達效果。

其次,採取生動活潑,學生能夠理解的學習方法和形式,調動學生的進取因素,使他們樂學愛聽。

場採用如下方法:1開門見山、直接入題2認真組織、全員參與3形象化的語言,增強直觀性、情感性4組織過程嚴謹、完整有序。從設計、準備實施到鞏固延伸,構成完整體系5巧妙結尾、引人深思。

三、經過本課教學,我更深刻認識到教師在備課是不光備教材、課本,還要備學生。

課無定課,能夠説有一千名教師就有一千種教學方案。通常意義上的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只能是對普通意義上的學生共性進行預先研究,但教學對象的多變性與教學對象個體的複雜性出乎教師備課前的教學設想。所以,課堂上常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師一遇到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無策,甚至擺出師道尊嚴的架子來壓制學生,這恰恰反映出教師無能。而課堂上的閃光點往往體此刻教師對這些問題的表現的機智上,而這些機智是我們寫在紙上的教案無法體現的。

教師要加強專業素質,拓展知識面,深挖教材,僅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以不變應萬變,提高教學質量。

在學生眼裏,教師都是有豐富專業知識的人,著名的“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當有一桶水”的論斷也説明了教師具有的專業知識水平的重要性。

總之,社會在發展變化,教師也應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新課改的重要性,努力設計好教學資料,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篇36:歷史教學反思

曾記《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教育學家波斯納也提出了“經驗+反思=成長”的公式,明確強調了反思的作用。

教師教完一堂課,定有自我的感受感悟、感想感歎,若能對此進行簡要的歸納整理,撰寫“教學反思”,則能幫我們理解課堂所反饋的信息,克服教學中的干擾因素則有助於找出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為教學供給可靠依據,也有助於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改革的力度。能促進我們教師自我的教學本事、教學水平的提高。

誠然,教學反思的作用人人皆知----它是教師再次備課的必要補充、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好辦法、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更主要的是:教學反思的資料有哪些呢?怎樣撰寫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本事呢?本人認為主要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以教促學,以學促教,二者相互促進、提高授課的時間資料安排得當

一、首先,學習歷史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要使學生感知歷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礎知識,正確處理識記與理解、分析、綜合等歷史思維本事的關係。

其次,在教學中要重視古今中外歷史的縱橫聯繫。歷史所反映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紛繁複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等等之間彼此並不是孤立的,都有着某種必然的聯繫。所以,在教學中僅有縱向貫通、橫向聯繫,揭示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外在關係,方能認識歷史發展的本質及總趨

二、記教學過程中的“亮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情操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或滲透情感並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經過對圖片、錄像、電視、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學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動、感人、逼真的教學環境和氛圍,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喚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身臨其境,並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中去感知和探究歷史。如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一課的天朝田畝制度中,教師能夠針對教學資料佈置學生課下查找資料,編寫活動劇本——三個農民談《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獲得土地的喜悦、上交剩餘產品的無奈用活動劇的形式展示出來,揭示制度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後性,其直觀感受遠遠超過了教師的平鋪直述。

三、記教學過程中的“敗筆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堂課中,無論設計多完善,也會有疏漏,無論教學多麼成功,也難免有失誤之舉。如果每節課後,教師都能對自我或別人的課認真進行反思、探究和剖析,並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補救,取長補短,以避免在以後的教學中重蹈覆轍。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民族提高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使學生具有創造性人格。在課堂上,教師應尊重、信賴每一個學生,鼓勵學生進取思考、質疑問難、大膽發表。

總之,不進行教學反思,以後再叫這部分就只能是老方法的簡單重複。教師教學水平就會永遠停留在原先基礎之上,實踐證明:反思教學中的得、失、,疑能使我們以後的教學揚長避短,常教常新,不斷提高,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篇37:歷史教學反思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能夠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知識的價值。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點,使得很多學生感覺歷史“無用”,若教師再不充分發掘歷史學科知識的價值,把課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難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眾所周知,歷史知識是豐富多彩的,歷史又是與現實緊密聯繫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注重聯繫現實生活,聯繫社會實際,讓學生認識到學好歷史知識用處很大,就能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唐朝歷史時,能夠讓學生深入思考“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帶給我們的啟示,教師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個國家要強盛,必須重視人才建設和制度建設,注意減輕人民負擔,大力發展社會經濟,重視文化教育事業。今日,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要推向前進,也需要處理好這幾個方面的問題。

這樣一分析,學生就感到學歷史很有用處,從而,就對學好這門課程有了進取的認識,學習的興趣也就提高了。

篇38:歷史教學反思

我們作為教師隊伍中的新鮮血液,我們應當相應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號召,我們的教學模式也應當改變。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這就要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一種學生本位的新模式。歷史教學也不例外。如何在歷史教學中破陳出新,在課堂中給學生以充分發揮餘地,從而得到鍛鍊,到達基礎知識、本事培養、思想教育三位一體,是每個新老教師苦苦思索、探索、甚至頭疼的事情。認知指導實踐,許多教師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在教學中嘗試改革,出現了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興趣小組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我所在的實習學校豐潤二中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經過三年的探索實踐,構成了“豐潤二中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即:(1)檢測複習(5分鐘),檢測上一節學習資料,相互訂正,上交。(2)情境導入(2分鐘),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導入新課,明確目標。(3)自主學習(12分鐘),以一體化教學案為引導,學生對教材資料進行自學,完成相關題目。(4)合作探究(8分鐘),學習小組內部交流,互幫互學解決問題。(5)交流展示(8分鐘),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對重難點問題的解決辦法,或提出問題。(6)教師評議(10分鐘),教師點評小組成果,提升知識精華(方法、規律、疑難)。(7)鞏固練習(5分鐘),針對本節目標進行達標練習,反饋矯正。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確保了新課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落實,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享受成功!

在課上經過這“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真正做到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在大多時候充當的都是提示、總結這樣的主角,不在時傳統課堂中的一言堂,在上課的時候只能聽見教師一個人在説話的聲音,學生是完完全全的被動的學習。此刻上課運用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在上課的時候女教師説的話很少,大多的時間是留給學生自我討論問題,有利於發揮學生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而不是等這教師直接給答案。經過學生思考、討論得出來的答案學生記得更牢固。在考試的時候遇到開放性的試題,學生也會答得順風順水。

在上課的時候所有的教師都會運用高效課堂七環節教學程序,在課堂上更大的發揮學生的作用。

篇39:歷史教學反思

(1)應以課程標準為依託,轉變課程理念,明確教學資料目標性。

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的思想,凸顯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國家在歷史新課改中的政策與發展方向,體現了國家對學生在知識與本事、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的基本要求。

我們僅有經過對課程標準的認真學習、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資料標準、實施提議等資料制定的初衷,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教材,指導教學,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從而進一步全面提高全體國民素質。

新課改要求教師做課程的開發者,在“一綱多本”的時代,如何在課標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景和教材具體資料處理教材,是課改中教學創新的起始點。

在學習必修1《世界多極化趨勢》一課時,首先明確本課學習資料要點是:“簡述歐洲共同體的構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瞭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其次注意到“簡述”和“瞭解”這兩個不一樣本事層次目標要求,進而明確“簡述”的是四種政治力量的興起,“瞭解”的是“多極化趨勢”既“發展”又“曲折”的特點,最終根據上下節的課標資料,把本節的時段確定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開本節教學資料的處理和學習探討。

在處理簡述四種政治力量的興起是有主次、輕重之分的,歐共體、日本、中國是本課的重點,不結盟運動則相對不是主要的,是能夠略講的;而簡述部分則可由學生根據教材和所學的知識自主學習。

對歐共體和日本興起的原因可經過合作學習、共同討論得以完成。對“瞭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這一教學難點的完成,教師能夠用講解法或材料解讀法來突破。這樣即可靈活處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緊扣課標要求完成教學目標。

(2)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學方式,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

歷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沒有學生的進取、主動參與,就談不上歷史教學改革,教師的完美願望也就無從實現。學生是否能夠進取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改革中來,是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歷史教師不僅僅要使學生能夠較好掌握運用知識,努力創設新的歷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引導和促進學生將傳統的歷史學習方式轉變為科學的新型的歷史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自我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斷得到發展。

在學習《世界多極化趨勢》一課時,以多媒體的手段經過講授法、討論法、材料學習法、觀察學習法、實踐學習法等多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逐步地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比如:經過設置問題情境,進行導入新課和引導學生認識“歐共體構成原因”和“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並結合相關資料,以材料解析題形式,培養學生分析歷史材料的本事,並加深對歷史問題的認識。經過觀看“歐共體構成”的錄像,讓學生感性地瞭解歷史,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經過“中國和平崛起對世界歷史產生哪些影響”的研究性學習小課題探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精神,充分地發揮學生的進取性和創造性能,使教學資料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經過圖示教學法,幫忙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發展的現象,使所學知識具體化、直觀化。經過“對戰後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我們有何啟示?”問題提出,將歷史學習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體現歷史教學的人文關懷。

(3)以培養多元智能為宗旨,轉變單一評價機制,增加評價標準的多樣性。

課標中的評價提議明確指出:“遵循既注重結果,也注重過程的基本原則,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有效的評價手段,對學生的知識與本事、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

所以,我們要注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問創新,有時學生提問很有深度,我們要善於賞識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歡樂,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不僅僅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本事也得到必須的提高。

在學習了《英國的制度創新》、《北美大陸上的新體制》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資料和了解世界主要大國崛起的情景,思考當今中國路在何方,啟發學生為中華崛起而學習。

我就組織學生觀看《大國崛起》的錄像或文字材料,並寫出觀後感的小論文。學生興趣很高,在觀看之餘,進取撰寫讀後感。寫小論文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主要的是學生的心靈感化和愛國情結的昇華。

篇40:歷史教學反思

“一支粉筆一本書”,教師講重點,學生劃重點,考試考重點,一味的“滿堂灌”自然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此刻,各學校電化教學手段都比較齊全,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投影儀、錄像片等先進教學方式,適時播放一些歷史或考古記錄片,展示一些圖文資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設計上,能夠採取自由辯論、小品表演、論文答辯等適合學生特點的活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條件的學校,還能夠讓學生走進歷史遺蹟,走進歷史博物館,搞社會調查,讓學生體驗“走進歷史”的真切感受。

第三,多角度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探究欲和思維的進取性。歷史課堂提問應當摒棄那些只做“是”或“不是”之類簡單確定的缺乏思維性的問題,多設置思維含量高的有效問題。

一是要設置揭示教材隱性知識的問題。所謂隱性知識就是教材中隱含的、並非一目瞭然的知識點,如知識的實質、知識的區別和聯繫等,將這些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有必須的深度,既能提高學生的探求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本事。

比如,讓學生分析康有為和孫中山思想的不一樣特點,並分析產生這些特點的原因,就能夠有效地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是要多設置一些指向明確,貼合學生思維實際的小切口、深分析類問題,避免那些大而空的問題出此刻課堂上。舉例來説,講授唐朝晚期的歷史時,讓學生分析“開元之治,幾於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這句話是否正確為什麼就是小切口深分析的題目,思維含量相當高。

經過這麼一個問題的剖析,就能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唐朝滅亡的原因,並很好地鍛鍊了其歷史思維本事。中學生正處於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化的時期,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只是簡單地、機械地記憶歷史知識,而是渴求利用歷史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

篇41:歷史教學反思

昨日已經過去,我們只能留給記憶,歷史教學反思。未來沒有來臨,我們僅有寄託。今日才是最現實的,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當下。

對於歷史的學習,我們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能夠從歷史中總結很多的經驗,這樣就能夠避免我們少走一些彎路。

對於歷史要做到三抓好,抓好課堂,抓好複習,抓好考試。我們要講好每一堂課,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進取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節課都能有很好的效率,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穫。更好的完善我們的講課方式和方法,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好複習,學習很關鍵,可是做好複習更為重要。複習不是簡單的背誦,而是要深刻的讓學生去理解。進而從歷史中總結出經驗和教訓。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這才是複習的根本目的所在。抓好考試,考試不僅僅是抓好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試,平時我們也要注重一些課堂上的小測驗。

這樣更有利於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做好上頭三抓好的基礎和前提是我們要更好的走進學生,去了解並解決學生在學習歷史中遇到的困難,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歷史教學的重任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這樣有利於學生未來的發展。抓好課堂效率,提高複習效果,實現考試的真正目的,努力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我們教師要不懈努力!

篇42:歷史教學反思

新課程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鐘的課堂裏常常就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就是,認真審視、研究一下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我認為:對新課程的理解就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就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頭,對歷史課堂實踐中某些教學行為進行剖析。

一、在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就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就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教師們把超多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但就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貼合新課標的要求。例如,在設計《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把這課出現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減灶記”,成語“管鮑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戰”、“圍魏救趙”等以自我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時學生把自我創作或製作的的動畫、漫畫、劇本等拿出來交流,形式十分活潑,學生興致很高,但就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掌握、理解的史實究竟有多少呢難道只要明白這些故事就能夠了嗎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徵就是什麼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的原因就是什麼這些本應在師生的活動中解決的知識卻不了了之。知識就是基礎,就是依託,就是載體,就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學生僅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構成歷史學習的初步潛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

、正義感、社會職責感

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所以,要真正實現歷史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僅僅不能貶低知識的地位,反而應當進一步強化知識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就應就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透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們用心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就是教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就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就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就是學生十分喜歡的形式,但就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思考要到達什麼目的、學生能夠從中瞭解些什麼,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資料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就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就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就是教師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就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

另一類諸如“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這樣的問題書中就是能夠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就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所以,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就應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會遠離新課程的要求。

篇43:歷史教學反思

有反思,失敗才能夠成為成功的基石,逆境才能成為人前進的動力,好的環境才會為人的成長供給營養,沒有反思,失敗會把人打倒,逆境會讓人沉淪,好的環境會讓人得過且過。因為有反思才會無論在什麼情景下都不丟失目標,才會提高。故針對本學期教學反思如下:

1、穿講歷史人物趣事

歷史人物的遺聞趣事是絕大多數學生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是他們極感興趣的東西。教師在課堂上適當穿講這些資料,便能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有利於學生掌握相應的歷史知識。比如:講《新文化運動》(必修三文化發展歷程)這節課的時候,我提到晚清怪才辜鴻銘,我向學生介紹了他那個著名的為中國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辯護的言論:中國男人好比茶壺,女人則好比茶杯,世上僅有一個茶壺配幾個茶杯的事兒,豈有一隻茶杯配幾個茶壺的道理學生聞此無不忍俊不禁。如此不僅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並且進一步理解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辦學思想。

2、用口訣法記憶歷史知識

許多歷史知識枯燥乏味又很難記牢。教師不妨編些生動的口訣以幫忙學生記憶,如此,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裏準確掌握知識且經久不忘。我在講授《天津條約》(必修一政治禮貌歷程)資料時,介紹給學生2個記憶法。《天津條約》資料能夠記憶為:公使進京喪顏面,增開十處新口岸。自航長江各口岸,破壞內河航運權。內地遊歷宗教傳,鉅額賠款樂開顏。十處通商口岸記憶法:天約增開十口岸,長江南鎮和九漢。沿海營煙再加汕,島上還有瓊台淡。學生在會心的微笑中記牢了這一知識點。如此一個重要且難記的知識點就這樣迎刃而解了。另外,,中日《馬關條約》資料可編為一廠、二億、三島,四口。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3、採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經過多媒體教學能生動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圖片、實物、漫畫、影片等等。不但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理解知識,也能使歷史可看、可摸、可感,從而變得生動趣味,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進取性和課堂教學質量。

4、設置討論環節

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往往莫衷一是,各有各的説法。這時候教師可適當組織學生就某個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討論,甚至能夠不拘泥於教材的表述,這不但能構成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並且能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比如在講《太平天國運動》(必修一政治禮貌歷程)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太平天國運動成功地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其結果會是怎樣呢此問題一提出,便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幾分鐘後,許多學生自告奮勇講述自我的看法,有的説將建立一個由農民階級掌握的政權,有的説將建立一個工農聯合專政的政權,也有的説建立的仍是一個地主階級政權......最終我作總結:由於農民階級的階級侷限性,革命勝利後的農民領袖將會蜕變為封建地主階級的代理人,建立的仍是一個地主階級政權,正如歷史上其他的農民起義領袖一樣。

我要感激學生,是學生的測評激勵了我,鞭策了我,催我奮進,催我在教改道路上向前邁進了一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反思,正所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篇44:歷史教學反思

學生基礎相對較弱,九年級歷史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同學雖然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兩級分化較嚴重。因此,在上課時經常會顧此失彼。今後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記得一位優秀的老師曾説過:“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聽課的主要對象是我們組的優秀老師的課,同時也聽其他老師的課。本學期,我聽完課之後,把教師們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後對我自己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他們很多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

因為歷史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優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篇45:歷史教學反思

《數學閲讀》在課程改革之前的教材中從未涉及,就是在課程改革之後的教材中也很少安排。在和學生對“圓周率的歷史”的共同解讀之後,有了許多收穫,也留下了一些思考:

1、豐富的內容,讓學生學會獲取

這部分內容非常豐富,他們也非常感興趣,同時,作為現代城市的孩子,他們也有能力利用網絡、書籍等自主獲取圓周率歷史的相關知識。事實證明,他們可以獲得相關的大部分資料。

2、大量的信息,讓學生學會分享

圓周率歷史的信息量非常大,一個人獲取的信息可能各有不同,此外,學生的獲取信息的能力也各有差異,他們需要分享。在本節課中,我把“分享”作為主線,給他們設計好分享的步驟,主持分享的過程。他們在分享中互相學習,瞭解圓周率的歷史、數學思想、民族自豪感……

3、深奧的數學思想和知識,需要怎樣的引導和解釋

在圓周率的歷史中,涉及到許多深奧的數學思想和知識,有極限思想、概率思想、外切、內接、勾股定理等,雖然本節課的重點在感受圓周率的這一歷史文化,但這些深奧的數學思想和知識,他們不會熟視無睹,他們渴望瞭解。因此,我準備了多媒體資料,給他們適當瞭解的機會,但學生在接觸的過程中,似乎明白了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感覺疑問越來越多,怎樣的`引導才更為適合他們?

篇46:歷史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作為教師,如何加快提升素質,提高施教品質正成為一種唯一的選擇。教師常回頭看看,作一番教學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是新時期師德建設的客觀要求。

回顧歷史,看看半個多世紀以前發生的一幕幕慘劇:日本731部隊掠奪中國活人作細菌戰試驗、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強徵韓、華婦女為隨軍尉安撫;德軍對猶太人的瘋狂迫害、波蘭大屠殺------種種慘無人道的罪行,無一不是在這種“愛國主義”思想的支撐和推動下,在“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呼聲中進行的。

法西斯戰爭給我們人類帶來了沉痛的災難,足以讓我們反思,什麼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的最高準則是什麼?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嗎?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從內心熱愛自己的祖國,關心自己祖國的命運和前途。都應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果教育,特別是歷史教育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許多歷史悲劇就會重演,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在我國,尤其在近代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學習了近代歷史,很重要的一點要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重要問題。

篇47: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不會忘記—懷念張學良》教學反思2

為此,筆者給了學生一個課題《歷史不會忘記——懷念張學良》,要求學生通過網絡、報刊、書籍等各種渠道,收集史料,體現了獲取信息的開放性與多元性;通過對史料的加工處理,形成自己的觀點,然後將論證結果製成網頁、PownPoint等,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學生通過不斷的摸索、嘗試、努力,圍繞着將軍的東北易職、西安事變、囚禁生涯、興趣愛好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將軍的人格魅力。    例學生在介紹將軍的東北易職後引用了將軍的一段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解釋:“我們為什麼易幟?實在是效法某先進國家的做法,某國起初也是軍閥操權,妨礙中央統治,國家因此極弱。其後,軍閥覺悟,奉還大權於中央,立志富國。我們今天也就是不想分中央的權力,舉政權還給中央,以謀真正統一。”之後點明東北易幟標誌着中國的統一,結束了辛亥革命以來,北洋軍閥統治長達17年之久的政治混亂局面。    又如提到將軍發動西安事變時,既列舉了事變前將軍的請纓抗戰書史料,又摘錄了事後1992年將軍接受記者採訪時的言論。    1、“每念家仇國難,叢集一身,已早拼此一腔熱血,灑向疆場,為個人盡一隻前衍,為國家盡一份天職``````”選自《張學良的請纓抗敵書》    2、關於發動西安事變的動機,張學良將軍説: “那時我不想與共產黨軍隊作戰 “為什麼中國人之間要流血呢?“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所以不管對方是誰,我願意拋棄自己的權力和生命,進行抵制,這就是我的本性”。  將軍説,他是反對內戰的。“當時部隊(東北軍)內比較強烈的願望是回家鄉“他們要同日本人打,不願同共產黨作戰而失掉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戰”。    最後學生提到時光如水,張學良是在三十六歲的英年被幽禁的,在經歷了漫長的半個多世紀的囹圄之災後,當年叱吒風雲的少帥,而今已屆望九之年,那麼對於當初的抉擇將軍是否後悔呢?學生又列舉了許多的史料:    1、1980年10月10日,張學良登上金門島,極目盡情地眺望祖國大陸。這是張學良到台灣後,第一次眼見大陸土地。張學良參觀金門後,在寫給親友的信中,引用了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晚年在台灣所寫的思鄉詩﹕“葬我於高山之巔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巔,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2.張學良恢復自由時年已九旬了,但仍關心國家統一,經常在各種場合談自己對國家統一的原則看法。    譬如,1990年6月4日,他對去美國探望他的老部下呂正操將軍説﹕“我看,大陸和台灣將來統一是必然的,兩岸不能這樣長期下去,台灣和大陸總有一天會統一,這只是時間問題。”還表示﹕“我是個愛國狂,如果有來生,我還是要做張學良。”        1991年9月18日,他對台灣記者鄭重地表示﹕“我主張國家統一富強。”又如,1991年12月15日,他對香港記者説﹕“我從來都是主張中國統一的,我非常反對中國分裂。”    1992年9月10日,他對內地記者説﹕“我看時機到了就一定會統一。國家當然會統一。歷史上我是從來都贊成統一的一個人。”    另外,學生為了生動、立體的介紹將軍,還收集了將軍各個時期的照片,以及將軍一生最鍾愛的中國蘭圖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將軍的風采,總之,通過這一自主探索研究的過程,學生利用史料對將軍形成了一個全面、立體的認識,更加敬佩將軍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    實施成效    將史料引進課堂與傳統的教學形式相比,網絡教學更具有如下一些特色:    首先,由於上課形式生動活潑,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其中,通過自主搜尋史料,探索、研究和評價歷史人物增強了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開始感受和體驗到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規範,並且感悟到應該如何發掘自己的學習潛力,樹立了較強的自信心和進取心;思維始終處於活動狀態,不斷地引起理解、認知、發現和表現的慾望,真正實現了課堂重心的轉移,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到主動地探究、建構知識。    其次,學生開始體會到如何根據需要去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如網絡搜索、軟件操作等為學習目的服務,對自己所不熟悉的信息技術,可以通過自己探索或互相交流去領會和掌握,並真正成為改進自己學習方式的有力工具。    總之,通過這一實踐,串聯了中國近代史中的若干重大事件,如東北易幟、西安事變等,把史料引進課堂,讓學生全面,真實的瞭解歷史,培養他們求真的史學意識,訓練他們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為拓展學生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必要舉措。通過這一舉措,首先可以延伸擴展課本知識,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從而更接近歷史的真實。其次可以培養學生的閲讀和表達能力。對於學生而言,掌握必要的文化背景信息,可以提高閲讀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刻程度,營造出一個綜合性,立體化的視野,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客觀事物進行探索和求導。學習形式的變化,並沒有削弱學科學習的要求,而是深化了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

篇48:歷史教學反思

傾心教學,持之以恆

從走上講台開始,一次次鋪陳千年烽煙,一幀幀展示壯觀畫面,一頁頁掀開精彩歷程……

作為一名xxx員,劉xx老師學習不輟,成為他踐行信念與擔當的常態。身為歷史老師,劉xx酷愛讀書,“咀嚼”良書猶如飲蜜般甘甜。“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就努力做一個那樣的老師。”

既為自己不斷成長,又為促進教學工作,劉xx在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理論、新課程教學改革等方面,有計劃、有方法、有實踐地學習,在實踐運用中不斷提高着自身教學能力、素養。他多次參加省高中歷史疑難問題教學研討會,聆聽專家報告,吃透教材編寫意圖。

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課前,劉xx圍繞課改理念,深刻領會課標內涵,準確把握、認真鑽研教材,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課中,他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融整體把握、突出重點、品讀史料、感悟歷史為一體,實現師生、生生、生本之間的平等對話……他的課因鼓勵學生個性地思考而美麗,因教學理念的時尚前衞而精彩。

劉xx多次開出市、縣級公開課,獲得專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評,還積極參加各級教學比賽,努力提升教學技能和水平。20xx年獲xx縣課堂教學評比獲第一名、台州市課堂教學評比二等獎,20xx年,獲xx縣中國小教學大比武二等獎,執教《理性與信仰的交織――探祕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遺產》一課被評為部級優課。

教學成果上,劉xx同樣取得優秀成績。越有成績越謙遜,日有所進日有德。由於表現優異,他不斷擔當起更大的責任:從普通教師到教研組長,從班主任到年級主任,到德育處副主任,但不管處在什麼崗位,他的初心從未改變:傾心教學,持之以恆。

傾力教研,學貴有恆

一名教師的成長首先從教學反思開始。劉xx老師堅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反思自己每一節課的得與失,也反思其他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經過多角度的反思和留心自己的教學,不斷總結經驗,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着力實施解決……多年的自我反思、虛心求教、積累與沉澱,為教育科研積澱了基礎,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實踐素材,也讓他進階為xx縣高中歷史學科的帶頭人。

20xx所撰寫的論文《基於“主題式”歷史教學活動設計》發表在《中學教學參考》第10期,另一篇論文《新大學聯考背景下高中歷史選考複習策略與思考》獲縣二等獎;20xx年,主持xx縣教科研規劃課題《普通高中歷史選考複習策略的研究》獲優秀結題;20xx年,論文《析選考試題變化,探高三複習新路徑》發表在省級刊物《中學政史地》第10期。20xx年參與市級重點課題《縣域高中歷史教師“集羣―共進”的策略研究》,並撰寫論文《“共讀、異構、樂享”――探縣域高中歷史教師“集羣―共進”模式新路徑》。20xx年7月,論文《例談歷史解釋在概念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發表於省級刊物《新課程研究》。9月19日,他在縣歷史教研會上,做了題為《高三歷史備課組最後30天備考經驗》的書面發言,總結了選考複習的應試策略和具體措施,為各兄弟學校做出表率,提供借鑑,得到同儕廣泛歡迎。

傾情教育,日升月恆

劉xx老師對當班主任有着自己獨特的體會:贏得學生內心的尊敬和思念,是教師最大的幸福。他把尊重學生當作自己的言行第一遵守,春風化雨,實行“雙向制、民主化”管理模式,提高了班級管理效能,優化管理過程,更是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能動性,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劉xx老師所帶的班級,曾經連續三年榮獲先進班集體稱號,每個月被評為優秀,曾獲校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和精神文明隊,紅歌大合唱一等獎等榮譽。

劉xx説:“我自己與他們好像不是師生關係,而是同一個團隊的共生關係,彼此之間同聲相合、同氣相聞、同心相勵、同行相進……”德智體全面發展是教育事業上一個永恆的課題。他創新德育思維,實踐外國語學校“立標看齊、激情邁進”激勵性德育新模式,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主題活動,營造奮進、有序、緊張、和諧的班級氛圍,全面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

“把培養一代新人作為最光榮、最聖潔的事”這是他的心裏話。劉xx老師一直奮鬥在教育教學的最前沿,他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樂觀的精神狀態去對待每項工作,不斷地完善自我、開拓進取、成就夢想……

篇49:歷史教學反思

新學期接任了七年級歷史課,自己就像剛入學的國小生一樣一切又從“0”開始了。雖然對歷史課的教學有所瞭解,但心中還是充滿忐忑,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這門課的教學嗎?七年級的學生上課是怎樣的狀態?他們會積極配合嗎?這樣的學科該怎樣提高學習成績呢?這些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備課時也一直在想如何解決一系列的難題。“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終於到了進入課堂的一刻。説實在的,進入課堂前,心裏真沒底。沒想到的是學生們是如此的熱情、興奮,讓我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第一節課自己沒有急於去講解新課,而是先從歷史課的學習方法及歷史課的評價制度開始讓學生對今後的課堂、作業、考試都有了明確的態度和學習目標。然後才進入了七年級下冊歷史的學習。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有了上學期古代歷史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今後學習歷史的基礎,學好這部分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備課時,我們本着教學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引發學生興趣的原則,創設故事情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繁盛一時的隋朝的歷史史實,讓學生大膽猜測、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等合作探究活動,獲得知識。

雖然在備課時,我精心設計了教案,但由於對知識考慮的過於簡單,過高估計了學生的能力,在上課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進行了深入地參與。我這才恍然發現,看似簡單的問題,即便是在能力較強的小組內,探究得也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感覺“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也就是説,我對學生估計過高,對學情瞭解不準確。因為這節課的知識對學生來説,畢竟很抽象,很多史實學生沒有經歷過或沒有知識基礎,有的學生缺少參與的積極性,結合這些實際情況,老師必須進行合理的引導、解釋,學生才會很自然地掌握。因此在探究前進行適當的啟發引導是有必要的。否則,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生就會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研究,這樣就會適得其反,不僅浪費時間,還沒有什麼效果,既丟了西瓜,又撿不着芝麻。

當同學們互相質疑的時候,老師給予合理的鼓勵和評價的機會較少,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對於提出的問題,老師有些急於解答,沒有讓其他同學來探究問題的關鍵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效果不是很好。

總之,通過這節課,我深深感到歷史課堂不應只是給孩子展示那片灰色的天空,而應是一個充滿色彩、充滿無限想象空間的世界,把課堂還給孩子們,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彰顯無窮的魅力。努力構建一種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的歷史課堂,讓學生在快樂無比中學歷史,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充盈歷史味的魅力課堂,才是真正讓學生學有所得的效率課堂,才是真正着眼於學生髮展的生命課堂。這將是我今後努力追求的目標和成長的方向。

篇50:歷史教學反思

《儒家文化複習專題》是我在這次參加青年教師教學比武所選擇的課題。

複習課比起新課來説要枯燥很多,作為公開課並不討好。多媒體課的優勢在於對各種圖文影音資料的利用,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複習課很難真正發揮出多媒體課的這一優勢。

但是結合近期教學的情況,我還是選擇了這樣的課題,原因有二。

一是近期複習剛好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儒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

二是複習儒家文化需要大量的文言文資料,利用多媒體來進行展示會提高上課的效率。也許作為一節多媒體公開課會略嫌枯燥,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不僅完成了教學比武,也完成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複習任務。

在本節課結束之後,不僅歷史組的同事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其他學科的老師也給予了不少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讓我對這次公開課的得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除了課題的選擇之外,本節課還有一處是讓我比較滿意的`,就是本節課上的十分的流暢。學校對於本次活動比較重視,作為年青教師我也十分珍惜這次機會,所以在上課之前做了比較細緻的準備,無論是課件的製作,還是在教案的撰寫上,都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準備的很充足,所以在講課的過程中才能保證授課的流暢性。由此也充分的説明了一點,如果想上好一節課,態度是第一位的,充足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前提。

當然,這節課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逐漸的進行調整和修正。經過這節課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有如下兩點。

一、上課的時候缺乏激情。

雖然歷史教學本身就比較沉悶,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想讓學生喜歡歷史,喜歡上歷史課,才更應該保證上課的氣氛不至於太低沉以牢牢的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而無論是本次公開課,還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的授課都相對沉悶,缺乏激情。雖然在上課的時候我一直很注意用比較輕鬆的語氣,再搭配一些笑話來改善課堂氣氛,但是始終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孫豔麗老師,徐雪琴老師等人的課中讓人深刻的感受到充滿激情的語言能夠帶給學生多麼強烈的聽覺衝擊,從而極大的提高課堂效率。在未來的教學中,我應該會更加註意這方面,希望能夠逐漸的克服這個缺點。

二、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夠。

隨着新課標的推行,對於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強調的越來越多了,單純的講述法和如今的教學理念顯得格格不入,因此師生間的互動已經成為評價一節課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鑑於我在以往上課中一直存在着和學生互動不足的問題。在這次課中,我採取的是用材料來引出結論的方式,因此設計讓學生來回答的問題是比較多的。但是在課後還是有老師提出了和學生之間互動不夠的意見。反思這次課,確實存在着這樣的問題。雖然問題設計的很多,但是因為儒家思想大多是由大段文言文材料所反映出來的,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所以真正能夠起來回答的就只有少數幾位基礎比較好的幾位同學。所以這節課,提問不少,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的把整個班都調動起來。

學校教科處所組織的這次教學比武對年輕教師而言是一次不錯的展示自身才華的機會,同時也是強化學習不斷增強自身業務能力的機會。通過這次公開課以及在聽其他老師講課中所學習的經驗,我再一次的反思了自身在授課中的優缺點,希望能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揚長補短,將教育變成一門真正的藝術。

篇51:歷史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九年級新授課,授課的內容是《人類的形成》。

第一、在教學目標方面,力圖貫徹課程標準和考綱的要求“求真”,即尊重歷史,追求真實。“增智”,即通過學習,使學生增強歷史意識,汲取歷史智慧,增長見識,瞭解人類的形成過程所經歷的幾個階段。

第二、在教學內容方面,依據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目標和學生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了調整,教學重點和難點也是根據課堂教學實踐的需要和可行性確定的。

第三、在教學過程和方法方面,首先讓學生明白課程標準對本節課內容的要求,其次,圍繞着教學目標,按歷史發展的時序,對教材知識進行梳理整合。通過邊問邊講,問講結合,把學習的`過程化解為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突破重點、難點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和感悟歷史。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多數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不高,究其原因來説,⑴中國史學到的知識點,如今幾乎遺忘光了,學習新知識聯繫中國史,尤其是當很多知識點整合到一起的時候,學生感到很困難。⑵有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惰性很強。⑶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卻是很弱,但這又是會考的重頭戲,授課中又不能因為學生能力弱而避開不講。所以設計到這類問題時,往往會佔用大量的授課時間。

就整個授課過程來説,這堂課是不完整的,有兩部分內容被擠到了習題課中去了,一是典型會考題分析,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線索總結。

一節好課,就教學過程來説應該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主體、過程管理、練習應用、學法指導等各項策略相互協調、共同支持的過程吧。雖然這節課並不盡如人意,但在不斷地磨合、調整過程中,九年級的課一定會越來越好。

篇52:歷史教學反思

成功方面:

(1)善於創設探究性問題的情景,讓學生去感悟與反思。藉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探究性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走進歷史,貼近歷史時空。

(2)抓住主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教學始終圍繞主題“中華文化的勃興”,展開。

(3)體現現代歷史教學的新理念:讓歷史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歷史人物站起來。

(5)堅持教學設計的'四個原則:教學設計問題化,問題設計層次化,解決問題民主化,形成知識網絡化,最大限度地貼近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本節課中共設計了10多個探究性問題來實現這些原則、理念和要求。

(6)本節課教學設計不只停留在歷史知識的表面,不是為了講知識而講知識,在講解史實時注意方法的多樣性和科學性。在知識的講解中,通過一定的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不足:

(1)課件製作還需改進:增加動感和交互性。

(2)還沒有最大限度地放權於學生。比如小品表演中應由學生自由發揮。

(3)應課前按排學生收集更多的相關的資料。

篇53:歷史教學反思

新課程啟動後,武漢市教科院教研室決定組織一次高一新課程歷史教學研討展示活動,由武漢市第12中學的劉芃老師主講《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筆者和當時在美國的汪學毅老師一起進行教學設計。基於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尋找材料、設計問題,試圖以“材料·問題”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為了試驗教學設計能否在一堂課內完成,20xx年10月7日,劉汝明在武漢市新洲區城關高中高一年級進行了試教,並幫助完善了教學設計。20xx年10月16日,劉芃老師在本校高一(3)班為全市高一歷史教師進行了教學展示,得到參與者的肯定和讚許。20xx年7月19日,應人教社的邀請,劉芃赴重慶在“新教材培訓會”上進行了展示教學。本文在重慶教學實錄基礎上整理、反思而成。

高中新課程教學強調以問題探究為中心、以解釋為主要形式、以意義構建為目的,關注教學資源的拓展,強調文明發展過程中問題的產生及解決,重視教科書知識結構建構,更注重問題的提出與探究。改善課堂提問是新課程教學繞不過的問題。筆者認為課堂教學是否有效,與課堂提問能否調動學生的思維有很大關係。

本文結合《希臘城邦與雅典民主政治》(人教版必修Ⅰ)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認識。依據“課標”(瞭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時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希臘民主政治產生的乃史條件;知道希臘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希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課前下發了“導學提綱”,為學生提供圖片、表格和材料,預設了課堂提問,如下:

(1)觀察圖一,上海世博會希臘館。圖片給大家的直觀感受是什麼?

(2)圖二是希臘三維地形模型圖,圖三是希臘的衞星地圖。從這兩張圖中,得到關於希臘的哪些信息?

(3)這樣的地形,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問題(1)(2)是要學生將現實與歷史聯繫起來,圖片信息很集中,學生能夠有效提取,也能夠直觀理解教科書上“多山、山勢陡峭、有很多小的島嶼”,“商品經濟發展起來,形成了新興工商業階層”等內容。但問題(3)沒有針對性,沒有限定學生思考的範圍,問題看上去很開放,其實不能調動學生思考。地形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應朝哪個方向思考?這對學生來説很難把握,有的學生思考的方向和回答與本課內容相差較遠。

材料一希臘半島上多山,許多山脈呈西北東南方向貫穿半島……由於山勢陡峭,很難翻越,因此形成了一個個地理上相互隔絕的小單位,這對形成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重要的影響。

——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4)POLIS(波利斯)就是城邦的意思。材料一給你提供了哪些信息?

(5)請同學們讀教科書第22頁第二、三自然段,找出幾句話,概括一下什麼是“城邦”?什麼是公民?

材料二據不完全統計,希臘城邦的總數達到300多個,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彈丸小國。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達也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約40萬。另一大城邦雅典領土約2500平方公里,人口20~30萬。

——齊世榮總主編《世界史·古代卷》

材料三……每個城邦向它的鄰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權按照它自己的意願處理它自己的事務。……城邦雖然不容忍它境界以內主權的分割,對它鄰邦的獨立卻是容忍的。

——顧準著《顧準文集·希臘城邦制度》

(6)根據材料二、三,找出描述城邦特徵的幾個關鍵詞。

(7)城邦的這些特點,對公民的政治生活有怎樣的影響?

材料四希臘多山多島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可能像東方大河流域平原那樣可以提供大片肥沃的宜農耕地,但起伏山坡卻適宜栽植荀萄、橄欖,發展園藝業。

——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前工業文明與地域性歷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五海上貿易和海上交通的發達,反過來對希臘各殖民地城邦和本土諸國的經濟,又產生巨大影響。它使本土諸國古老的自然經濟,迅速轉為商品貨幣經濟。

一一顧準著《顧準文集·希臘城邦制度》

(8)閲讀材料四、五及教科書第23頁“歷史縱橫”,概括古希臘人的社會經濟生活。

(9)這樣的經濟生活,與民主政治的產生有怎樣的聯繫呢?

(10)如果我用1只雞來換你1頭羊,你願意嗎?為什麼不換呢?如果我用50只來換呢?商品交換的基本原則是怎樣的?

(11)商品交換的這些原則,與民主政治的產生有怎樣的關係?

(4)到(7)涉及城邦特點,學生能把材料與教材知識結合起來解答。説明材料一至五這種“還原”式的情景創設,學生很適應。但是問題(5)前半部分要求概括什麼是城邦,展示過材料二三後,問題(6)又要求找出描述城邦的關鍵詞,這個設計不太合理,反覆對學生提出要求有些浪費時間,應該合併提問,或重新設計提問,增強提問的效率。(5)的後半部分要求根據教材概括什麼是公民,公民概念在材料裏沒有體現,之後的問題(15)(16)卻集中涉及,放在(5)沒有呼應,對學生來説也不能算有效問題。問題(7)對應的材料體現了城邦的獨立性,要求據此回答對公民政治生活的影響,材料似有不足。

問題(9)超出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理解水平。問題(10)(11)中,學生得出“商品交換需要自由、公平、協商”的結論,是基於政治學科知識,只是按預設概括並接受一些條款式的結論:商品交換中的平等觀念為民主政治產生準備了社會思想條件;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也改變了社會政治力量;城邦的出現有了政治活動的中心;地域狹小使公民能廣泛直接地參與政治生活;繼承了原始社會的民主平等觀念等。然而“地理環境與民主政治的產生有怎樣的關係”?“中國也存在物物交換,為什麼沒有產生民主政治而古代希臘卻產生了直接民主政治”?“自然地理條件到底在民主政治產生中有多大的作用”?這些問題和疑慮並沒有真正從學生心中消失。儘管學生很“熱鬧”地參與了“解析”,但問題(9)(10)(11)的程式化和線性分析解釋,學生的思考沒有辦法複雜起來。教師應有所補充。

有學者研究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具備兩方面條件,“一方面是社會中下層羣眾總體實力的加強,具體表現為經濟狀況的改善和政治力量的壯大”,“另一方面是國家財力的增長”。中小工商業奴隸主、小農階層和無地貧民,在政治上不同程度地受到貴族排斥和壓制無權或少權;在經濟上受到不同程度侵害,貧窮而困窘,他們要求推翻貴族政治,建立民主政體,構成了民主派的骨幹力量和基本羣眾。經濟狀況的改善和政治力量的壯大,是他們總體實力加強的基本要素,隨着這些要素的發展成熟,民主力量不斷壯大,貴族勢力相對削弱,從而引起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促成民主政治的確立[l]。公元前5世紀,所有希臘公民處於一種自然的生活狀態,有大量空閒時間進城參加公民大會。“公議是古希臘民主的核心”。因此,“自然經濟是城邦存在的第一法則”。“對雅典人而言,城邦不僅是他們生活的載體,每個人心裏裝的都是城邦,他們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棄任何個人的私利甚至生命,並通過取消公民權來制裁漠視城邦利益的人”[2]。“雅典政治領袖的領導權和民眾的決策權長期處於一種相互制約和平衡的狀態,從而使得雅典民主政治在長達二百多年的歷史中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3]

材料六新的致富機會和貴金屬鑄幣的使用所促成的金錢貪慾,刺激了許多人作各種各樣的冒險,或從事創造性的經濟活動。一部分當政的土地貴族,利用權勢取得了財富;同時也出現了貴族以外的工商業的富裕階層,而他們是被摒除於政權之外的;這樣,政治權力的分配和各階級實際力量的時比之間,出現了矛盾,這種矛盾日益加劇。

經濟發展和海外移民都造成了人力的不足,使得土地貴族難於掌握他們支配之下的人手。另一方面,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刺激了土地貴族的金錢貪慾,從而使他們加深了對平民羣眾的剝削。

——顧準著《顧準文集·希臘城邦制度》

(12)請同學們根據材料六和教科書第23頁的內容,説明梭倫改革的目的是什麼?協調了哪些人之間的關係?

(13)請同學們閲讀教科書第23頁至24頁的內容,填寫下表。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

項目

梭倫時期

克里斯提尼時期

伯利克里時期

公民大會

有權終止任何對民主造成威脅的公民的政治生涯

每個公民在會上都有發言權和表決權

四(五)百人大會

每個成員都有機會擔當公民大會的輪值主席,執掌國家權力

陪審法庭

從10個部落中30歲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選舉產生

其他規定

(14)歸納雅典民主政治發展過程中,是如何逐步削弱氏族貴族權利、擴大公民權利的?

問題(12)(13)(14)較好地扣住教科書,學生參與的狀況很好。這説明拓展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景的同時,不能完全拋開教科書。但是梭倫改革,實際上確立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材料六展示的種種社會矛盾,是梭倫改革的動因之一,也是促成民主發展的因素。之前的問題(9)(10)與此相關,材料不足,學生回答的不好。這裏有一個材料設計問題,應使各問題有機結合,不能將就教材框架割裂問題之間的聯繫。教學設計應有順序、有層次,是對教材的重新整合。

材料七人口結構與公民所佔的比例圖示

(15)從材料七中可以得到什麼信息?

(16)是否所有的自由民都享有公民權?

(17)雅典的民主是哪些人享有民主?雅典民主是否如伯利克里所説屬於“全體人民”?

材料八沒有人願意用抽籤的方法去僱用一位舵手和建築師、吹笛手或其他行業的人,而這類事若出錯的話,危害還比在管理國家事務上出錯輕得多。

——蘇格拉底

(18)雅典民主是一種直接民主。閲讀材料八,蘇格拉底認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什麼弊端?如何理解蘇格拉底這句話?

(19)蘇格拉底這樣比喻想告訴我們什麼?

材料九希臘人對波斯國王談及自己的同胞時説:“雖然他們是自由人,但並非在各個方面都是自由的;法律是他們的主人,他們畏懼這位主人甚於你的臣民害怕你。法律規定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法律的條文始終如一。法律禁止他們臨戰逃脱,不管遇到的敵人有多少;要求他們作戰時堅如磐石,或者戰勝敵人,或者死於敵手。”

——[美]斯塔夫裏阿諾斯著《全球通史》

(20)閲讀材料九,指出希臘人在民主政治中奉行什麼原則?

材料十德國曆史學家西格弗裏德勞菲爾指出:“這兩條原則,即所有公民都應該享有平等權利,所有決定必須以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現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徵。從古代到現代,它們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現代政治思想起源於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過去的政治形式。”

——[美]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譯,《西方社會史》

(21)閲讀材料十,勞菲爾認為現代民主繼承了古希臘民主的哪兩條原則?

(22)當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則和程序,在雅典已經存在。結合所學內容,舉例説明當今哪些民主原則或程序起源於古希臘?

學生對運用數據材料分析歷史問題反應很積極。問題(17)到(22),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為學生思考和活動提供了縱深空間。這也是按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意義建構來預設的。學生能回答出“用抽籤的方式決定,説明有一定的隨意性”,“管理國家也需要專業的人才”等結論。儘管學生還沒學到當代西方民主,但還是通過知識積累,概括出“法律至上、公共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選舉、輪流執政、主權在民、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等,認識到現代民主政治(西方民主大致經歷了古希臘直接民主、代議制民主與當代協商民主三種形態)中,仍然有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則。

由於材料充分,學生能夠依據材料得出結論。特別是問題(19),學生均能有話可説,較有效地轉換了思考歷史問題的'角度。學生對這組問題的反應超出了老師的預期,也為下一單元的學習預設了很好的“接口”。

民主制度促成了雅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高度繁盛,它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這裏雖刻意避免讓學生用階級分析法來分析所謂“侷限性”“虛偽性”,強調用文明史觀認識歷史,避免發“後見之明”,但仍應當引導學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討論雅典直接民主的利弊和它如何為代議制民主所取代。這條線索在學完此課後尚不明顯,教師需要為學生理解從直接民主到西方現代民主制度的轉變做些鋪墊:從古代希臘開始,特別是從公元前5世紀末以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修昔底德中世紀的思想巨人托馬斯·阿奎那,對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沒有停止。由於雅典在伯羅奔尼撤戰爭中慘敗,民主政治的缺點逐漸暴露,批評逐漸成為主流。這些批評大多來自上流社會,言論具有更深刻的理論思考和分析色彩。隨着馬其頓、羅馬對希臘的征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制度衰落。君主制度合法化的理論代替了對民主的頌歌。“縱觀古今人們對雅典民主制的態度可以看出,不同時代的社會政治背景決定了人們對民主制的興趣與價值評估”[4]。因此,學者在評價這一政體時,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理想的政體;有產階級眼中的雅典民主——民眾暴政”[5]。“雅典民主政治所倡導的民主原則和寬泛的自由精神是後來歐洲民主和自由的基礎和濫觴”。“雅典民主政治對西方近現代民主政治的影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則;國家機構‘三權分立’的組織形式;‘少數服從多數’的決策原則;國家公職選舉任期原則”[6]。而這種直接民主最終為代議制民主所取代。在代議制民主中,全體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過他們定期選出的代表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人民直接參與政治決策並進行公共選擇的概率驟減。議會辯論傳承了古希臘直接民主的公議。這對英國、美國民主制建立影響巨大。

“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並不像一些西方學者所宣稱的那樣,相似於現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自由。雖然它們具有相同的一面,但二者的區別同樣明顯,而且是根本性的。耐人尋味的是,當代西方的古典學者明顯忽視它們的區別,而強調其相似性”[7]。不容置疑的是,雅典民主的理論與實踐,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從提問的技術層面來説,本課包括觀察類問題、回憶類問題、比較類問題、思辨類問題,試圖以歷史事實為依據展開學生的思考過程。提問不是讓學生簡單記憶所學內容,而要關注並指導課堂對話和認知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建構合理的歷史解釋。問題(5)(6)(8)(12)至(16)“找出”“概括”“説明”“填寫”“歸納”“得到”等詞彙,規定了學生思考的行為。這樣不僅讓學生的思考活動通過具體的動作完成,也扣住了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和問題。通過歸納民主發展的歷程,幫助學生理解“奠定了基礎”“得以確立”“發展到頂峯”等結論。因此,材料拓展有利於學生理解,有利於調動學生思考。

教育目標分類的層次不同,老師提示語的指向對學生的刺激與暗示是有區別的。記憶、理解、應用型的問題在追問時,可用“你能舉一個例子嗎” “你説的……是什麼意思”“在課本中什麼地方”“還想到了什麼”等句式。分析、評價、創造型的問題在追問時,可用“請説出你的理由”“你是怎樣知道的”“請解釋你對這件事的認識”“你的觀點依據什麼資料或史實”“你判斷的標準是什麼”等句式。追問的目的是“要求學生通過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來解釋、驗證和支持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者生成個性化的觀點”[8](p46、50)。提問預設時,用好這些引導學生思考的詞,結合學科內容的邏輯預設學生的思考活動,才能真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反思的結論是:優化課堂提問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課堂有效提問應激發學生思維。結合歷史學科特點,要注意:第一,要理清教科書的知識,注意問題之間符合學科內容的邏輯關係;第二,創設情景,應在課本知識的盲點處、學生理解難點處和史實不足處預設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思考;第三,提問的指向要明確,針對學生的回答跟進的追問,即加工性問題或矯正性問題,要促進學生解釋自己的回答;第四,要關注學術研究動態,提高問題的開放性和思辨性;第五,要注意指導學生分析問題、解釋問題、論證觀點的方法,培養學生規範的學科思維方法和習慣。課堂有效提問值得研究的東西很多,以上淺見就教於方家。

參考文獻:

[1]顧鑾齋.論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的形成[J].歷史研究,1996(4).

[2]禹露,鄭進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徵及利與弊[J].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xx(4).

[3]蔣保.演説與雅典民主政治[J].歷史研究,20xx(6).

[4]魏鳳蓮,郭小凌.對近年來國外雅典民主制研究的思考[J].史學理論研究,20xx(4).

[5]晏紹祥.從理想到暴政——古典時代希臘人的雅典民主觀[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11).

[6]蔣雲芳,胡長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徵及對西方民主的影響[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1).

[7]黃洋.民主政治誕生25的週年?——當代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研究[J].歷史研究,20xx(6).

[8][美]丹東尼奧等著,宋玲譯.課堂提問藝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xx.

篇54:歷史教學反思

第三節課,九﹙1﹚班,一堂歷史專題複習課《俄國﹙蘇聯﹚的變革史》。在學習了俄國﹙蘇聯﹚歷史上的改革之後,在歸納改革的過程時我的思路本來是這樣設計的: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後→社會制度改變→十月革命後→社會制度改變→列寧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後→﹙社會制度改變﹚→蘇聯解體

在我引導學生歸納到十月革命後改變了社會制度後,在這時,一學生舉手要求發言,説“老師,我認為:社會制度改變應該與斯大林模式形成是同時的,而不是在十月革命之後”。可能是他的發言激發了另一位同學的勇氣,另一位也站起來説:“通過做題我發現,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後一般説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而不是社會制度發生變化,老師,社會制度和社會性質有什麼區別?”。

面對兩位同學的大膽提問,我改變了以往直接作答的方式,對他們説:“你們提出的問題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們只要學習一定能弄清所有的問題”。現在我提議分小組學習,你們倆(我真誠地微笑着對剛才兩位提出問題的學生)如果願意就一人帶一小組,第一小組主要整理哪些改革或革命改變了社會性質?第二小組結合中國建國曆史與蘇聯建國曆史對比主要整理社會性質與社會制度的改變有何異同。各小組形成書面材料並交流彙報,老師作必要的補充或更正,最終我們師生形成的共同思路是: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後→社會性質改變→十月革命後→社會性質改變→列寧政策→→斯大林模式後→社會制度改變→赫魯曉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後→﹙社會制度改變﹚→蘇聯解體

通過這堂課我從學生臉上洋溢的笑容中發現,學生獲得了滿足感和作為學習主人自主獲取知識的成就感。從此以後,我發現很多同學上課積極性也高起來了。“老師,我認為”這句話,勾起我對歷史教學的深刻反思。

一:教師備課時,往往更多的考慮的是教學過程的設計,且力求盡善盡美,而恰恰忽視了學生這個學習的主人,忽視考慮學生在學習本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和為解決這

些問題採用哪些方法和途徑,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留一點空間,給學生思考、談自己的看法、進行討論的時間,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使實施中可根據課堂情景如學生的反應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二:我認為要改變課堂教學行為,首先要確立教師為學生服務的思想,考慮這節課我能為學生提供哪些服務?上課時更多地讓學生表述他們想了解什麼?特別在學生髮現問題時,老師要引導他們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導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新課程理念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要求教師要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的發展是全人的發展,由此我認為,我們教學中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既注重本堂課學生的學習收穫,又考慮每堂課對學生以後乃至終身的進步或發展的作用;既注重歷史學科教學內容的價值,又考慮與之相關學科的知識的有機整合。總之,把有效教學定位在對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

篇55:歷史教學反思

在反思中,已有的經驗得以積累,成為下一步教學的能力,日積月累,這種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將日益形成。所以只有通過教學反思,教師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會對後續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

九年級歷史教學涉及會考,而當前新課程改革也正在進行中。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如何在九年級歷史教學中兼顧會考和新課程改革,追隨上形勢的發展,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挖掘和反思。

一、新課中,課堂教學要注意情感目標與知識目標並重。

國中歷史新課程改革強調“要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新課程改革強調“同時”,反對那種填鴨式教學,改革應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應該在普及歷史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所以説知識是基礎,是學生髮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更需要聚焦課堂,反思自身的教學。講好歷史課難。因為學科淘教案網之處。比如,我在複習《戊戌變法》的時候,我把戊戌變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放在一起比較着複習,使學生認識到一場改革需要從原因、國際環境、內容和影響等幾個方面去掌握。通過比較使原本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而且可以加強原有知識的記憶。

二、複習的時候選取好的線索。

我在進行《侵略與反抗》的設計時,選擇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分中國近代史為平行的兩部分,即屈辱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和抗爭、探索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編織一張知識網。縱向看,是戰爭、條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探索等幾個專題;橫向看,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從民族危機到思變、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等一系列變化的內在聯繫。

三、能力提升與方法指導。

學習歷史不應該停留在掌握基本的歷史史實上,更應該學會評價歷史事件,比如辛亥革命,首先可以讓學生自己隨意評價,然後指導學生注意形式上的全面——評價可以分三步:

(1)是什麼;

(2)積極作用;

(3)消極作用。然後再讓學生對某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比如分析拿破崙,我們應該對學生強調:

(1)不要受文學作品和影視劇的影響;

(2)要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評價,不要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昨天的人,要客觀公正。同之處。比如,我在複習《戊戌變法》的時候,我把戊戌變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放在一起比較着複習,使學生認識到一場改革需要從原因、國際環境、內容和影響等幾個方面去掌握。通過比較使原本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而且可以加強原有知識的記憶。

四、複習的時候選取好的線索。

我在進行《侵略與反抗》的設計時,選擇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分中國近代史為平行的兩部分,即屈辱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和抗爭、探索史(淪為半殖民地的歷史),編織一張知識網。縱向看,是戰爭、條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思想探索等幾個專題;橫向看,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從民族危機到思變、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等一系列變化的內在聯繫。

篇56:歷史教學反思

《重演歷史劇,構建快樂課堂》是一節活動課,有利於改變學生被動聽講的消極性,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領會所學知識,在參與中完成學習任務。充分調動教與學的自覺性。調動學生課堂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要求學生參與的過程增加,這必然督促師生在課下認真閲讀及查閲相關資料,充實自我,以滿足課堂上參與相關主題的討論和學習的需要。雖然對節個課題作了一些準備工作,但是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反思和總結,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課堂上為了整體的課堂效率,如交流、板演、演示等,這種交流只屬於一種靜態的溝通“合作”,而不是動態的全員的主動的合作。在課堂上,學生機械反應式的回答,這一問一答看似熱鬧,但缺乏教師對學生的深入啟發,也缺乏學生對教師問題的深入思考,沒有思維的碰撞,沒有矛盾的激化,沒有情緒的激動,這種打乒乓球式的“一唱一和”表面上是互動的,但其實只是一種靜態下的.被動式互動。

我們的努力方向是:

1、進一步豐富、積累學習課例,多出精品課例,做好理論分析,力求出思想、出成果。

2、加強技術指導,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尤其是現代教學媒體手段的應用。

我們相信,在課題組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級領導和專家的支持、幫助下,會取得更大進步!

篇57: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是會考科目,而且分值也不少。在歷史教學中,怎樣提高歷史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成為了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了教學:

一、認真備課。

在學生眼裏,教師都是有豐富專業知識的人,著名的“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的論斷也説明了教師具有的專業知識水平的重要性。在備課環節,我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做到精心安排,認真寫好教案,做到每一課都“有備而來”。在本學期的歷史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國中學業考試複習迎考訓練、同步學習探究,着眼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藉助網絡資源,拓寬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不至於陷入鼓譟乏味。

二、九年級歷史教學告訴我們,要加強會考、新課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關注會考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會考意識。

九年級的教學工作是直接面對會考考試。做為九年級教師不能只顧眼下,閉門造車,不去學習來了解新信息。因此,教師要經常瀏覽時下最新的教學參考、雜誌,多留意會考考試方面的信息,便於更好的把握會考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會考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做到功在平時,形成習慣。

三、課堂教學注重激發學生思維興趣。

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教師通過設疑,創設一種有趣的思維意境,從而刺激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無疑會使教學事半功倍。

四、教會學生理清歷史發展線索,抓住學習重點。

歷史發展的線索就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繫,中學歷史教材的特點是範圍廣、頭緒雜、內容多,牽扯到的年代、地點、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導學生在這紛繁複雜的歷史知識中理清發展線索,提示歷史發展的規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繫,是十分重要的。在理清線索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掌握教材中的重點,指導學生學會確定學習重點。

我引導學生從以下四方面去確定教材中的重點:

第一,能夠説明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觀點的內容;

第二,對歷史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和事件;

第三,屬於“世界之最”的內容;

第四,教科書上有插圖,課後有練習題的內容。

學生掌握了上述原則,就比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點。今後需要努力的方面:

1、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新課程要求教學應該是教給學生的是就某個知識應怎樣分析理解,使從中得到啟發

。所以我還應繼續努力改變學生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積極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建立和形成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支配、自我調節和控制,從而達到教學預期目標。

2、指導學生學習歷史的科學方法,掌握記憶技巧

我們知道時間、地點、事件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關鍵。不少學生採用機械記憶方法,收效不大,所以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是很重要的。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應力爭嘗試教給學生多種記憶方法,如:分散記憶法、趣味記憶法以及引導學生記憶綱要等。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歷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相信只要我們能把握住新課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學生敞開學史之門,指明知史之路,讓每位學生暢所欲言,施展才能,就一定能增強歷史學科的魅力。

篇58:歷史教學反思

一、適應新課程標準形成全新教學理念

作為歷史教師,教學理念理應不斷更新才能適應新課標下對教學的新要求。新的教學理念十分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課標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新高中歷史課程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事物的過程,學生是認知的主體,其主體性發揮得愈充分,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愈強,學習效果也就愈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主導作用應表現為強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促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非常強調培養學生健康、穩定的心理素質和對所學科目的持久興趣,這是新課程標準能否成功的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除了可以使人滿腔熱情地從事實踐活動、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以外,對於豐富人的知識、開發人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價值。新課程改革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合作,賦予歷史教育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所以,我認為,歷史教師應努力激活學生對每一節課的積極參與,提高課堂效率、因此,傳統的“以講為主,一講到底”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影響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用課改眼光重新審視歷史課堂教學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初步發展、黃金時期、夾縫中求生存、建國後的合理調整再到改造勾勒出了中國近代化歷史進程中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尤其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一課涉及的內容在近現代史上更是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考題也經常涉及,學習好這一課內容對把握這一體系至關重要、

以前,在講這段歷史時,教師運用的是傳統的講授法,根據教材的體系,重點講了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中國無產階級的特點三個方面,基本知識點都講到了,但在以後中國族資本主義發展歷程的學習和考試中,很多問題出來了,很多學生還是分不清楚近代工業與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概念,也難以真正把握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特點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在歷史上的影響,為什麼無產階級是近代中國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等等。

隨着教學理念的更新,我反思為什麼這節課讓我費盡了口舌,效果卻難如人意,我的教學究竟缺失了什麼?與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對照,我發現原來是缺乏三樣重要的東西。一是缺失了“人”。“人”既指學生,也指教師。於也就是説,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所擁有的主體地位基本上被剝奪,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也基本未顯現。一節課,我幾乎一講到底,在這樣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只不過僅僅是知識的簡單傳遞工具與機械接受容器而已。二是缺失了“情”,即情感。歷史是有生命的,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歷史教育的生命性。但是,在傳統的歷史課堂裏,我卻以一種固定的模式來傳授原本豐富多彩的歷史知識,以一種整齊劃一的設定目標來約束原本個性鮮明的學生。於是,在這樣的課堂裏,當然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動與智慧的碰撞、三是缺失了“魂”,即思想。人們常説,“讀史使人明智”。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教學生從歷史之中“學會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從這個意義上講,我的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生成的這節課既忽視了學生,又缺乏情感和思想,只是機械灌輸歷史知識,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於是問題的生成就是自然的了。

有人説,課堂應當是“一個充滿着眾多生靈喜怒哀樂的地方”,課堂應當是師生生命的一部分,是“點化和潤澤生命的園地”,因而,它“更加強調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強調對智力的挑戰,強調對激情的引發,強調生命對生命的呼喚,強調人性對人性的交流理解”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強調:“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因此,現在,當再教這節課時,我着力體現新課改的理念,激活學生的參與,感覺教出了成效。

成功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幾點:

首先,根據歷史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容,我大膽取捨,精心設計出具有創造性的教學體系,誘發學生去探索。如我緊緊圍繞“《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這一課的標題,以中華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的必然、中華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特點、中華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的影響三個子標題為核心,緊扣主題,脈絡清晰。實踐證明,教師對教學體系的科學設計是培養學生參與意識的前提。

其次,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構建了一系列由淺入深的階梯問題,積極營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變化過程,讓其既符合引導學生思維活動向縱深發展,又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維深度諸方面異於尋常的突破,通過引導設問,能點燃學生心靈中創造的火花。

為此我拋出的問題有:

近代企業與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有什麼不同?近代民族工業從一產生開始就有哪些特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其特點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有何關係?中華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對近代中國的經濟結構、階級結構以及思想觀念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事實證明這些問題的切入點很好,學生能夠形成討論、研究的氛圍。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例如在分析中華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特點時,我讓同學們分組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各種答案精彩紛呈。有的認為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有的認為地域分佈不均衡;還有的認為行業發展不齊全這些都體現了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弱的特點,但是它與在中國佔統治地位的封建經濟相比還有什麼特點呢?課堂上沒有同學提到,在老師的適時引導下,學生意識到民族工業在當時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新的生產關係的體現,因此,民族工業同時具有“弱”和“新”的特點。我再繼續引導學生思考,民族工業正因為有“新”的特點,為謀求生存、發展,它具有抗爭性;正因為“弱”,它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具有依賴性,而民族工業的內在屬性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一方面有改革和革命的願望和要求即革命性,另一方面在有所作為的同時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即妥協性,民族資產階級兩面性的特點是由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屬性決定的,學生們連連點頭稱是。在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和認識加深了,頓悟了歷史的規律。

與開學初相比,我在教學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第一、上課條理比較清晰,能夠做到重難點突出,詳略得當、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工作,認真收集資料、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地將課本知識與資料內容相銜接、在給學生講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他們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備課是我認真鑽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瞭解教材的結構,思考什麼樣的方法學生更容易接受、並且選擇一些記憶方法比如聯想法,或者把所學內容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

第二、在講課過程中能夠較好地做到根據課本內容選擇恰當的歷史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影象等方面的資料儘可能為學生展現一個鮮貨的歷史。

在這堂課的講述過程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語速過快。雖然心裏不緊張,但因為説的過快,使得自己和學生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問題。

2、在教學過程中,某些環節的處理有失妥當,內容過多。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應做到不斷的思考,及時總結積累經驗,使自己不斷進步。

3、在教學中,創新意識不夠強,在以後的工作中應做到大膽實踐,多學習多思考,不斷提高在自己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