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15K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篇1

參加對教材培訓的學習,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感受到教材的編寫無論是從內容的呈現方式,還是頁面的設置上都重視兒童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這些正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新教材無論教學內容安排還是呈現形式,處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以重視和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基本理念之三是“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全面地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掌握課程標準的思想內涵,通曉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才能目的明確、方向集中地鑽研教材,具體、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從而得心應手地駕弩教材,靈活自如地選擇教法。

二、適當調整知識結構,提供清晰的線索和步驟。

新教材根據教材實驗結果和教師們的普遍意見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如統計與概率等內容適當降低難度,第一學段統計與概率部分內容大幅減少,部分內容移到第二學段。如一年級上冊“時間”這一單元,將原來的“教學整時和半時”改為只教學“整時”。再如教材系統處理了“解決問題”,為實現“解決問題”的課程目標提供教學思路、發展線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針對在實驗教材使用過程中,廣大教師、教研員提出的不適用的教學素材;例題設置中的一些不合適的呈現方式;練習題編制中的有難度或效率低的題目;等等,進行細緻地修改。循序漸進的提供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課改通過教材修訂研究和精心製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準確,易懂、可讀性強,版面設計清爽美觀,圖文並茂配合恰當,裝幀精美,教師能準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的教材。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篇2

3月25日到28日,有幸到賀州參加了廣西國小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活動。三天聽了15節課,賽課內容限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執教老師都是來自廣西各地市選撥出來的優秀選手。這次賽課共有8節課獲一等獎,7節課二等獎。下面談談我們學習之後的收穫:

一、每位選手的教學設計精巧,課堂中能緊扣低年級的教學目標,創設不同情境滲透識字和寫字的教學任務,以自己的紮實基本功和教學風格營造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識字寫字課堂,把原本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鮮活靈動,充滿童趣,讓觀摩的老師享受了一次精神盛宴。如第一節桂林龍隱國小麥茜老師的《歡樂潑水節》,將識字與學文融合,滲透了多種識字方法,巧妙設計拓展訓練,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柳州的《鳥島》一課,運用編口訣、形聲字相比較看圖理解等形式識記漢字,尤其是“密密麻麻”一詞的理解:藉助圖片理解到表示多的詞語有密密麻麻、到處、一羣羣,明白不同的詞語可以表達同一個意思。藉機運用密密麻麻造句,進行説話訓練,最後看視頻感受鳥島的熱鬧景象。這樣把識字、學詞和理解課文、積累語言有機結合起來,體現課堂的高效。還有貴港的選手是根據單元特點進行整合,整體識字,這是主題式閲讀教學的一種課型。老師讓學生利用原有生活經驗、形聲字的特點,注重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反覆和生字見面,以達到大量識字的效果。

二、專家評課中提到低年級閲讀教學就是識好字、寫好字、讀好文、理解少量重點詞句、積累運用語言。識字: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寫字:體現識寫分家。注意寫字姿勢的訓練;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亂加減字,讀出韻律;理解詞句:採用多種方式選擇適合年齡特點的方法理解詞句,如結合生活體驗、聯繫生活實際等;積累:巧妙滲透説話訓練,在口語表達中學會運用剛學的詞語或句式。

專家提出五點建議:

1、教師做到心中有學生,遵循學生的記憶特點、年齡特點,把我10-15分鐘的黃金記憶時間進行教學;

2、老師書寫示範時考慮全體學生是否看得見;

3、課件製作要適當,為課堂服務;

4、教學中面向全體,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態;

5、注意傾聽,抓住課堂生成的亮點,因“學”就導。

同時專家也提出:

1、低年級閲讀教學要把握年級學段目標、關注教學目標的落實;

2、關注學習過程——識字寫字要保證時間,閲讀體驗也要給足充分時間,交流合作不能流於形式,好好落實聽説讀寫的能力培養。

3、關注課堂的時效性。

總之,精雕細琢的課是一種美,樸實自然的教學風格同樣耐人尋味!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篇3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創新建立在此基礎上。搞好創新,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

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改革教法,注重學法。變滿堂問式教學為學生自由發展式教學。教師加強學法指導,給學生學習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艱辛與喜悦。教師適時加以點撥,迸發學生好學的火花。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今後還將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篇4

20xx年3月18日,我到濱州市授田英才學園參加了全區中國小書法教學公開課觀摩會。參加本次會議的有濱城區教育局體衞藝科科長、辦公室主任王建魯、辦公室工作人員以及全區中國小書法教師。會議議程是第一、三節分別聽了由劉寧寧、黃麗麗執教的三、五年級的橫折折撇的寫法和木字旁的寫法兩節課。第二節課參觀了學校老師和學生的寫字作品。最後一節課是評課和討論環節。下面重點就兩節書法課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第一節是由劉寧寧上的《橫折折撇的寫法》。課一開始,由學生背誦的《坐姿執筆歌》。然後開始講課,從教師示範、學生練習、到最後對學生的及時評價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接下來是欣賞的環節分別欣賞了草書、篆書、隸書、行書等等作品,學生興趣很高。最後一個環節是總結。整堂課給我的最大體會是教學各環節的設計,其次是這堂課的一個亮點那就是教師注重了對學生的及時評價。

第三節課是由黃麗麗上的《木字旁的寫法》。課一開始也是教師和學生一起背誦《坐姿執筆歌》,這可能是在全校推廣的。但是有所不同的是黃麗麗老師還在課的中間環節插進了《快樂手指操》這樣使整堂課有始有終,更加緊密。然後是授課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師生一塊欣賞了漢字的演變史,找到木子的寫法,練習環節無非是教師板書、學生練習。黃老師也注重了對學生實時的評價,這和第一節課不同的是學生自己評價。整堂課給我的最大體會也是教學各環節的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

本次會議最後一個環節是評課,分別叫了參會人員分不同城區、不同鄉鎮的四位老師參與評課,評課起點高、既評出了有點,有點到了不足,真讓我受益匪淺,真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去參會學習。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篇5

當學生的時候就常聽人説,班主任特別是國小班主任是教師當中最難乾的活,最辛苦的活。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家訪、班級紀律衞生等,一天忙得團團轉。有人説過:“國小班主任太累了,起得比雞還早,睡得比狗還晚,幹得比牛還累……”對這句話現在我是深有體會了。我從事教學工作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去年9月來學校報到那天,剛出茅廬的我聽説除了教學還要當任班主任工作時,我心裏真是既激動又擔心。

接到本班的這些學生,有的老師説:“你們班有很多問題學生。”我聽了心中也涼了一大截,剛踏上教學生涯的我,一時真不知所措,再想一下,這也已經是事實,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於是我就對這些問題學生特別注意,對於他們的學習,生活等及時予以幫助,對這些學生的性格對症下藥。下面我就結合自己這幾個月來的來的班主任工作説一説自己的體會。

一、用真心贏得學生的信任。

其實有時細想一下,就我們一些年輕的班主任而言,我們現在所帶的`學生就像弟弟妹妹一樣。他們的想法和他們平時的一些作為和我們的弟弟妹妹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他們是那麼孩子氣十足,他們需要被人關愛。尤其面對困難更容易退縮,這就需要老師加倍關心和耐心引導,使他們的性格逐漸成熟起來,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做到以校為家,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我經常把我們班的住校生叫過來,詢問一下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上的情況。問問他們有什麼困難,最近學習上有哪些問題,晚自習上的怎們樣等等。學習上,教師讚許的點頭、希望的目光、會心的微笑、都表現出對學生的愛。這種關愛是一種積極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在方方面面影響着學生,它可以使學生心境愉快,使學生感受老師的愛,從而受到激勵和鼓舞,獲得主動發展。進而更好的鞏固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此,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下我總是關注一些學生,尤其是一些學困生。只要他們稍有進步,比如上課認真聽講了,課上積極回答問題了,或者回答問題正確了,課後作業有提高了並且肯下功夫了等等,我就及時的給予表揚,如果時間可以,我還常把這些學生叫到辦公室裏給予認可和表揚,給他們以鼓勵,促進他們的提高。

二、公平、合理地對待問題學生。

做有責任的班主任,就必須分析班內學生的優勢與劣勢,分析如何讓學生揚長避短,如何把學生的劣勢得到改變,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時時刻刻關注班中的每一位學生。瞭解班風、學風,瞭解全班主要的優缺點並分析其原因所在,瞭解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及時瞭解並找到亟待糾正的弱點;並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徵(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瞭解個人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這對於我一個新教師、新班主任而言更是一種挑戰。

我班就有一個調皮的學生李宏鑫,這個學生愛説話,但是不分場合,無論什麼都説。特別是在課堂上,不管會不會回答,總喜歡亂説。有一次在上公開課的時候,我提問了一個問題,別人都還沒有想到,李宏鑫就把手舉得高高的,嘴裏還不停地説:“老師,我知道。”其實我料到他又要搗亂了,但是後面有這麼多的老師在聽我上課,看到他發言這麼積極,我又不好意思不他,於是就把他叫起來,讓他回答,聽了他的回答以後,班上的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教室裏鬨堂大笑。因為猜到會發生這一現象,我知道接下來改怎麼做了。於是為了使本堂課正常進行,我沒有批評他,只是反問他一個問題,他這時啞口無言了,同學們都笑了起來,我想他也覺得不好意思了,當着這麼多老師的面,臉漲得通紅。我這一反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樹立了教師的威信。經過這一次教訓,至今這個同學在課上沒有出現類似行為。

三、學會讚美。

我覺得不管是教學工作還是班主任工作,都應該做到有一點:“學會讚美”。林肯説過“每個人都喜歡人家的讚美”,其實人性最真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真誠的讚美可以拉近心靈,吸引孩子們向你真心靠攏,傾聽你的教誨,還將每時每刻從積極樂觀裏面影響着孩子的生活和成長。

在我班裏有一個學生是全校出了名的搗蛋鬼。經常有小偷小摸的現象,老喜歡把班裏同學的本子藏起來,害得大家到處找作業,生活中又不愛乾淨,跟別的同學不和,班裏的學生都很討厭他。剛開始我也確實拿他沒辦法,像這樣的問題學生,不知道該怎麼教育才好。漸漸地我發現他有時作業上的寫得非常清楚、漂亮,而且在平時勞動的時候,他總是不拍累、不怕髒,我便趁這個機會不時地給他加油,還對他説:“相信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名書法家,要好好加油啊!”僅僅幾句讚美卻改變了他的懶散,換來了他的好學心。

作為一名班主任確實很累,事情很多,很操心,但是,當你走上講台,看到那一雙求知的眼睛,當你看到你的學生在你的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變,當你被學生圍着快樂的談笑,當學生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當家長打電話來告訴你,孩子變了,變的懂事聽話了……那快樂是從心裏往外湧的。在班主任工作中,初出茅廬的我,確實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但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加倍地努力,向那些優秀班主任看齊!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篇6

暑假總是恰如其分的到來,讓人感到親切、欣喜。我是很需要一些時間冷靜思考、修養生息、養精蓄鋭的。回首來時走過的路,腳印清晰可見,路旁草叢裏還偶有幾朵小花攢出頭來,這景象是最容易勾起人們思緒的,況且我這個小小的靈宮,是瀰漫了各種奇妙的情緒。採擷幾朵小花,細數其中的滋味。

第一朵,是我那充滿靈性和張揚個性的教案。那裏有我對教學的精心設計,對精彩環節的回眸,對學生的熱情讚揚,對意外情況的冷靜思考……,翻開它一股清新的海風會迎面撲來,你會感受到主人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人。

近兩個月的教育實習已經結束了,這短短的一個多月實習,使我真正體會到做一位老師的樂趣,體會到了一個作為老師的責任。同時,也使我的教學理論變成為教學實踐,使虛擬的教學變成為真正的教學。

第二朵,是我充滿自信、思維活躍的'學生。課堂是我們的舞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帶領他們暢享知識的樂趣,我們盡情的歡笑,盡情的爭論,在歡樂中增長知識,增加自信。現在,孩子們聰明、熱情而且自信,我不禁感歎:真是“生如其師”啊!

善於利用多媒體、歌曲、多種手段輔助教學,有助於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擴展課堂信息的交流容量,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第三朵,是學生工整、漂亮的作業。翻開它,時時會跳出藍貓、咖喱、天線寶寶……,您可別見怪,這是我為了鼓勵學生的進步,親手在他們的作業本上貼的卡通彩貼,別看我每天批改作業要花費很長時間,可看到學生已經把寫字當成一種樂趣,寫的越來越好,我是苦中自有樂呀。

第四朵,是學生百餘張晨考小卷。我堅持每天早自習利用考卷的形式,檢測學生前一天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批有改,督促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紮實積累。

備課深入細緻。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多方參閲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難重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

第五朵,是學生美詩美文的紮實積累。除了背誦學校規定的美詩美文,我還找了一些材料豐富學生的積累。例如,成語聯龍,百餘個成語學生能倒背如流;《中華民族歌》,五十六個民族學生能熟記於心……。您現在閲覽的是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數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繫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大量聯繫實際的試題,聯繫實際日益成為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第六朵,是我班的親子閲讀活動。我們班的親子閲讀活動已經開展一段時間了,我最初的想法是提供一些親子閲讀的美文,在各位家長的全程參與下,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為孩子的進步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想法是好的,然而這無非是給本已繁重的工作又增添了不輕的砝碼。選文要文質兼美,感悟要深刻透徹,問題設計要新穎獨特,啟發孩子靈性。我的課餘時間幾乎全部花費在這件事上。選擇文章,設計問題,打字排版這一切都要在週三之前完成,以保證週四印刷,週五順利發到各位家長手中。有時當親子閲讀活動與其它的教學任務或家庭瑣事發生矛盾,真壓得我透不過氣來,我曾經想過放棄。但各位家長在反饋意見中,或給予肯定,或表示理解,或訴説感受,真誠的話語給了我莫大的鼓舞。從他們的話語中,我得知了孩子一天比一天懂事,感受到了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日益融洽,激動欣喜之餘,讓我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啊!一位哲人曾説過:人之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得是心間的一泓清潭裏不能沒有月輝。所以我咬緊牙關讓親子閲讀活動一路坎坷走到了今天。

通過學習,自身素質方面不斷提高,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平時教學中的困惑得到有效的解決,加強了認識和理解。其他方面也有很大收穫,如教師的專業發展一般可分為四個基本階段,即新手階段、勝任階段、熟手階段、專家階段。分析自己情況,應該屬於“勝任階段”,或是由“勝任階段”向“熟手階段”的過渡過程。專家對學員提出問題的解釋全面、具體、耐心,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

第七朵,是我個人的成長。本學期,在“非典”熱的特殊的背景下,恰好使我有機會進行冷思考。對當前教育的審視,對教師職業的看法,對課改的深入理解,對自身比較客觀(但難免主觀)的定位,甚至對人生的思考……這一年我長大了不少,成熟了許多,有了堪稱知己的朋友,有了面對世事的原則,我想這一切會使我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更加和諧有效。

這七朵小花,代表我教學工作的點滴,我把它們攜成一束,獻給關心我和我的一年(4)班成長的人們,也祝願自己的花樣年華能亦如花樣的心情。

在這次聽課中我明顯地感受到這些上課的老師都很善於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八十六中應虹老師的《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精彩之處在於課堂上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去解決問題,讓學生經歷、感悟知識的形成過程。首先在上課前一天應虹老師佈置了含兩對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減數分裂圖像,課堂中請同學在黑板上畫出圖像,並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給予點撥。然後再分別讓兩位學生在圖像的每一個細胞中標出一對等位基因,同時下面的學生也在作業本上畫圖,以複習上節課講的基因的分離定律。再讓學生從圖中找出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以及自由組合發生的時期。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而作為一名新教師更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説教師是父母。並且作為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求。第五,教師是朋友,“良師益友”這就強調了作為教師要懂得和學生做交心的朋友,師生之間相處要融洽,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裏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裏學等,作為教師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裏特點、心裏困惑、心裏壓力等,並及時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裏品質。

感謝您的閲讀,祝您生活愉快。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篇7

國小三年級的數學教學,如何提高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最讓老師煩心和頭疼的一個問題。原因較多,也是比較複雜的,我個人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外、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基本功是否紮實是主要原因。於是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學水平,在教學設計中不斷的反思,上課前認真準備,同時我還積極的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善自己的每一節課堂教學。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學生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

對於優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如高浩傑很聰明,做題速度很快,但計算太粗心準確率較低,我先表揚他,然後指出他美中不足的地方,鼓勵他與細心交朋友,做更優秀的學生。

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講哪兒,對他們來説心不在焉,要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要讓他們跳一跳夠得着,這樣讓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此外,教師在課堂上要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着急,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才會願意學這門學科。

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注重教的方式,努力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採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國小教學節心得體會篇8

9月26日至28日,xx市國小閲讀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梅列區第二實驗國小舉行,由十二縣市和兩所市直屬校選送的14節閲讀課參加本次評選活動。

本次活動呈現出如下亮點:

一、參賽選手素質較高。

無論是久經沙場、揮灑自如的骨幹教師,還是初出茅廬、教風清新的年輕老師,都能準確把握教材重難點(教學目標值得商榷),精心設計教學預案,立足學生閲讀本位,提高學生閲讀能力(但這似乎還不夠)。閲讀教學中讀的形式更加豐富,除了朗讀以外,默讀、略讀、瀏覽、快速讀等各種讀書形式都進入課堂(但老師更多關注的還是朗讀指導,對其他幾種讀的能力只見佈置,未見指導)。在課前不能進班熟悉學生的情況下,他們大多能在課前10分鐘的交流時間裏較快熟悉學情,調動學習氣氛,不少課堂都能體現出學生由“冷”到“熱”的過程,學生剛開始不愛發言,思路沒有打開,後來隨着課堂教學的進程,學生的學習潛能被不斷激發,漸漸融入課堂,大膽發表見解,且發言、朗讀的質量也有明顯提高。

二、閲讀教學有新的突破。

一些課堂呈現出了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的轉變,以課文為例子教學語文的知識和技能的意識有所增強。如《祖父的園子》《我最好的老師》等,既關注了課文表達的內容,同時也關注到其表達的形式。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語文室孟令全老師指出:“閲讀教學中,對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研究得比較多;對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形式研究得比較少。這不能不説是閲讀教學中的一種失衡。只講內容,不講形式或講得極少,是目前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語言閲讀教學,如果只侷限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是不完整的教學,最多隻能説完成了教學的一半。只有把理解內容和形式有機統一結合起來,才能説走完了閲讀教學的全過程。這樣的過程是由語文教學的本身特點所決定的,否則就不是語文的閲讀教學。”這應該成為我們當前閲讀教學改革的一個指導思想和努力方向。

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是課時目標不明,雖然是上第一課時,但大多數的課堂呈現卻是基本上囊括了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比較突出的是六上《只有一個地球》的第一課時其實已經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老師在結課時交代的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討論為什麼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地球?”已經脱離語文學科的本位。大概是老師們總想在第一課時儘可能展示其引導學生閲讀理解的精彩部分,所以才在第一課時大包大攬,但第一課時的教學有其既定的目標,如字詞教學、初讀感知、瞭解大意、理清脈絡等,再把第二課時的大量閲讀理解擠進來,難免貪多嚼不爛,好幾節課都出現前面教學的生字在後面又出現讀錯的現象,如:“引吭大叫”“淨角”“大模大樣”“瀑布”“磨坊”等,説明讀準字音這關未過。四上〈白鵝〉與三上〈風箏〉理解課文都是三個部分內容,在第一課時既定教學任務這麼重的情況下,還學完了兩個部分內容(〈白鵝〉的叫聲、步態,〈風箏〉的做風箏、放風箏),只留下一個部分內容在第二課時學習(〈白鵝〉的吃相,〈風箏〉的找風箏),這樣是不是會頭重腳輕了?課時劃分比較恰當的是六上〈老人與海鷗〉,在瞭解大意、理清文脈後,學習第一部分“老人愛海鷗”,將第二部分“海鷗送老人”安排到第二課時學習,這樣第一部分就能學得比較充分些。

二是學段目標不明。四上〈白鵝〉用了14分鐘學習生字新詞,有無必要?四年級學生已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在字詞教學中老師可以更加放手一些,這樣就不會導致後來學生兩次讀書時間不足,有點匆匆走過場。又如第三學段的閲讀目標要求“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但是大多數老師都只關注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忽視了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還有一點缺憾:老師自身的語文素養不高、語文意識不濃、語感能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多數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不太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對於學生在回答問題或談感受時出現的表達不清或表達困難等問題,不能予以及時幫助和指導,甚至對於有明顯語病的表達也輕易放過,如一個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又大聲又響亮”,還有一個學生説“我們激烈地喊叫着:風箏飛得再高一點”,老師都沒有注意。其實這些不都是最好的修改病句的範例嗎?可惜老師錯過了一個規範語言表達的機會。學生在發表見解時,不僅關注其思想內容,也要關注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語文老師不同於其他學科老師的特有的教學任務,我們責無旁貸。二是個別老師自己的語言也不夠規範,如“長長的瀑布”“這樣長的瀑布讓你想到什麼”用“長長”來形容“瀑布”不妥。三是出現知識性的錯誤,如老師説“讀古詩是有節奏的,如果你喜歡哪個字,還可以把這個字讀得重一點,拖得長一些。”古詩誦讀的音長是由學生喜不喜歡來決定的嗎?老師缺少相應的專業知識,在指導朗讀時很想給學生方法,卻只能在“大聲、有感情地讀”中繞來繞去,無法提升。四是有一個老師把“賈*凹wā”讀成了“āo”。

一點思考:閲讀教學還有沒有別的招?

本次閲讀教學不管是第一課時還是第二課時,不管是第二學段還是第三學段,老師們都是兩招打天下,一是提出一個問題,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詞句談體會,二是創設一些情境,引領學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讀。不是説這兩種教學手段不好,但是學生如果年復一年,一節課接一節課都是這樣上的,他們會不會厭倦?另一方面,關於找詞句談體會,學生都沒有困難,他們都能準確找到相關的語句,而且他們談的感受也似乎都受到了肯定,如果一節課光讓學生交流他們已知已會的東西,我們的閲讀教學還有何意義呢?如何在他們原有的認知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提升呢?老師的教學目標定位在哪裏呢?有些茫然。

在提高學生閲讀水平、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方面,我們語文老師還有沒有別的招呢?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