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物理教學反思(精選17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76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物理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物理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物理教學反思(精選17篇)

篇一:物理教學反思

物理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

1.轉變物理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課標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藴涵的課堂文化,有着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教學理念,還應加強對歷史與社會教學理論的研習,如通過一些物理專業雜誌或網絡信息、博客論壇開闢的一些欄目的討論,儘快更新教學理念,進入新的狀態。

2.豐富物理專業學識

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高中物理教師如何提高專業修養、豐富專業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史、物理學論文、物理著作等。這樣不但能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而且提煉物理學研究方法,為教學打下基礎。

3.教學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基礎上,物理教師還要在新課標指導下以課堂為中心進行以下教學反思,縮短適應新課改的週期。

(1) 進行物理課案例研究,反思教學的可行性。

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偶發事件、有意義的、典型的教學事例處理的過程、方法和具體的教學措施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蒐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進行物理課案例研究,其實是一種教學反思,有助於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學。當代國內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反思中的“反思”,從本質上來説,就是教師的一種經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現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調節,這無疑會促進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通過反思意識到人的認識是從感性到理性的發展的,那麼知識的掌握也應該遵循這樣的規律。

2.物理課的聽課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範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我校的“週週點評”已經形成教學常規,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緻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並做了評課,課後,再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通過“週週點評”活動,教師學會了評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促成教學反思的常規性

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説,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物理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觸,自己認為備好了一堂十分滿意的課,在上課的過程中也總感不足或不妥,常規性地做好課後的反思筆記是快速適應新課程的階梯。

雖然新課程下關於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複合型教師。

篇二:物理教學反思

一、填空題(每空l分,共l4分)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在每個小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

選項符合題目要求,請將其序號填入下面的答案欄中。

三、作圖題(每小題2分.共4分)

四、實驗探究題(共18分)

五、綜合應用題(共16分)

(四)一模考試成績簡析

1.市區考生的難度係數為0.50。略難於09年會考

2.。

3.如何正確看待自己學校的成績。

(1)各批次的上線人數和上線率絕對名次

(2)各批次的上線人數和上線率與同類學校對比

(3)學科各批次的上線人數和上線率與學校總分的對比

(五)對會考物理複習備考的建議

1.研讀兩本書

《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標準》

《國中學業考試説明與檢測》

注:命題人也要讀這兩本書,很有可能你的感悟和命題人得感悟相同。

(五)對會考物理複習備考的建議

2.注意對基礎知識複習的方法。

① 要強調學生對基礎知識形成過程的理解,對同一知識點或規律要適當設置不同的背景,從多角度、全方位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不鼓勵對物理概念、規律的死記硬背。要注意將基礎知識與社會生活、生產實際結合起來,加深活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引導學生戴着“放大鏡”和“顯微鏡”從司空見慣的日常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因素,學會將生活現象與物理知識相聯繫,讓學生養成用物理眼光去觀察世界、去物理知識用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複習後期要學會畫知識脈絡圖

3.注重訓練和提升學生的基本技能。

① 注意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

合能力和運算能力及突破性思維能力。

② 課堂精選反饋練習。

4.加強實驗與探究的複習。

① 對於驗證性或(測量性)實驗,一定要明確實驗的原理,用到的實驗器材,實驗的方法和步驟,以及實驗數據的處理。

②對於設計性實驗,是探究能力考查的重點。一般只考查探究能力的一個或兩三個探究要素。在平時的複習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5.強化規範,謹防意外失分。

①作圖題分為定性和定量兩類,定性的作圖不能潦草,定量的作圖則要準確。

②簡答要重視有依據、有分析、有結論。

③實驗設計題要注意實驗條件的控制、實驗操作的要點、與實驗操作所對應的現象或記錄數據是否表述清楚,在敍述操作過程中需記錄的物理量是否有相應字母進行表示。

④計算題中的重要步驟應有簡要的有助於解題的文字説明,要寫明所應用的公式,計算過程與結果均要有單位。

篇三:物理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們物理組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落實學校領導工作部署,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新教材改革為契機,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高效課堂模式和實教學常規,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從而爭取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我們必須加強學習,樹立新的理念。我們物理備課組緊緊圍繞學習新課程,構建新課程,嘗試新教法的目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把學習新課程標準與構件新理念提高課堂效率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認識到新課程改革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我校教師將一輪課程改革視為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將理論聯繫到實際教學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能力。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教師們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建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能力的人。從而形成了“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於更新教學觀念”的共識。確立了“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以人為本,育人為本”的思想。樹立學生主體觀,貫徹民主教學思想,構建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相信學生都存在發展潛能,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的條件。樹立學生髮展觀,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關注學生學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使獲取知識,學會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成為學生豐富情感完善自我,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過程。

由於新教材加強了教育的開放性,加強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現代科技的聯繫。教師教學中立足課堂而不受課堂侷限,立足學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於捕捉現代社會,現代科技,其它學科的知識信息和最新成果,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使教學活動始終充滿活力。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了學習、體驗的實際情境,創設動手實踐、創造的現實環境,加強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密切聯繫。

其次,加強自我培訓、提高自我素質也很必要。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是提高師資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關鍵,本學期我們在自修反思的基礎上,加強案例式分析,參與分享教學診斷,強調合作等,使教師在做中學,在實踐中領悟,使老師走上學習中研討,實踐中總結,總結中提高的成長曆程。切實有效的由新課程的旁觀者,變成新課改的組織者、參與者,投身到新課程中的改革中,並在實踐中找出其中最關鍵、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問題。針對自己的實際狀況,制定出階段性學習努力目標,提出具體的實施步驟,在自修自研的基礎上對照自我發展目標,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總結,並在教師中進行交互式討論、開放式探究,使教師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別人成長的經驗,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覺調合教與學的行為,提高課堂的教學效能。

第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需要的。學習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課改的核心之一。不會學習的人就是新文盲。我們

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的過程。新課程向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挑戰。教師要走下高高的神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我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互動、合作的師生關係,在與學生交往互動、合作交流中與學生心靈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學生人格,完善學生個性,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第四,狠抓教學常規工作,重務實,重實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是教師,每位教師必須備好每一節課,積極從教材中挖掘出啟迪學生,培養學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學上的最佳工作點,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大部分學生在克服一定困難的前提下學到更多知識,增長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思維。在課堂上,教師要刻意創設問題的情景,積極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培養概括和判斷推理、綜合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認真研究教法。根據學科的性質和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班級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自學能力。努力改進教法的同時,也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以學法的優化推動教法的優化。深入鑽研教材,掌握教材體系、基本內容及其內在聯繫,抓住主線、明確重、難點,搞清肄點,把握關鍵。精心設計教案(導學案)。每課教案(導學案)要做到: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有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連貫而清晰的教學步驟;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教法;有合適精當的練習。要提前兩天備課。授課後及時總結本課教學的成功和失誤,以便不斷改進教法,不斷提高質量。重視集體備課。備課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四統一(統一教學目的的、統一重點、統一作業內容、統一教學進度)。按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動計劃正常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教師應當將備課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材思路,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化解教學疑問,促進學生心智發展上。單純依賴教參,備課就缺少源頭活水。備課應多方擴充信息,不斷充實,完善備課資料,做到與時相和,與時俱進。創新教案,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擴展思路,加強課改認識,重點反思一節課存在問題的解決。

畢業班工作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點,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順利畢業,合格升入新的學校,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我們將以教材為主,打好學生雙基,制定系統的、科學的、周密合理的複習計劃,採用抓兩頭帶中間的辦法,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段段清、課課結、特別對過去學習底子薄的孩子,更要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更上一層樓。下學期初我們物理就進入全面複習階段,我們將進行系統複習,單元測試,綜合練習。以過去會考和模擬考的測試卷為準,整理一系列題反覆練習,鞏固再鞏固,爭取有新的突破。

篇四:物理教學反思

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國中物理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我在過去的教學中,只是單純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願望和學習方式的注重。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使我認識到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來滿足新課程的要求。把教師和學生從繁重的教學和學習中解放出來,給他們更大的個人發展空間,並授之於探究物理科學的獨立思維能力,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針對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調整和創新。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説得多,做得多,學生説得少,做得少。我通過08年最後一節探究串聯電路電流關係的實驗教學後“驚喜”的發現。過去老師講,學生被動的聽,效果不理想。在現在的教學中,教師應儘可能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形式進行實驗,開展學習。讓學生自由探索,設計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總結規律。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也經常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學生交流,學生説:“老師鼓勵的話多了,比以前和藹可親了,上課經常能夠聯繫,接觸社會實際,從生活中來學習,並把學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了思考,還做過家庭小實驗,學習起來比以前更輕鬆,對學習也比以前更有興趣,更積極了,也感覺到物理並不是那麼枯燥乏味了,而是生動有趣的。”他們的談話對我觸動很深,使我認識到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之所以不能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新的實際情景中,是由於我所教知識都是經過簡化處理(理想化、模型化)後形成的結構性知識,而忽視了知識的結構和形成過程,具體表現在:

1.孤立地講解複雜事物的各個部分,以為重新整合這些部分時,各個部分的特徵仍能保留。例如我認為,把基本概念、基本規律都講清楚了,學生自然會解決綜合問題了,從而忽視對綜合問題的處理及講解。例如:有個實際問題都是用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綜合起來就能解決的,可大多數學生為什麼不會?開始我認為是他們做的題還不夠多,這就產生了“題海戰術”。

2.將連續性的事物,分割為兩個極端,將連續的過程分解成斷續的步驟。例如:電路的連接方式既有串聯、並聯,也有非串非並的連接方式但我們給出的知識結構只有兩類。通常我們把複雜的運動過程進行分段處理,這對許多問題都行之有效。

3.孤立地處理實際上極其相倚的概念要素,散失了它們相互作用的一面,“瞎子摸象”就是如此。有些同學在處理問題時缺少對整體的“大局觀”,或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是這種結果。

4.我平時的教學以講解抽象的概念、規律為主,這些概念、規律的縱橫聯繫構建出一張“平面”網。但這一知識體系是理想化、純粹化的,

與實際相分離的。在這一知識體系的建立過程中,雖然也講一些實例,但由於多從單一角度分析或過分簡化,學生仍未能將他們頭腦中的知識體系與實際問題很好地結合起來,實例處於一種“遊離”狀態。

針對以上幾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切實貫徹物理教學“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原則,應用好學校現有實驗用具和教學資源,真正把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看待,比較多地採用學生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弄清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依據,明確由這些現象、過程,提出哪些問題需進一步研究,在研究中採用什麼方法,得出什麼結論,這些結論的適用條件和範圍是什麼,明確解題的關鍵和格式。學生在我的指導下,通過自己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四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用實驗方法探索物理知識的能力。

篇五:物理教學反思

對於學生而言,學生是主體,教師的觀念應該改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個人認為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不太適用,我們應該讓學生大膽的去猜想,不能對於學生的猜想不加考慮的一票否決,當有學生問到:房屋究竟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人站在車裏向上扔東西東西會怎麼樣物體為什麼下落而不向上掉?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為什麼卻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如果當初牛頓沒有在蘋果樹下看書或者牛頓坐在榴蓮樹下看書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無疑是學生的創新思想,學生的思想很活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教師所不及的,當我們所講到這些知識的時候的答案也就一目瞭然的呈現出來,對於學生提出的答案當他們知道答案後印象非常深刻,這樣不斷的質疑不斷的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開端。物理可以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學生可以從生活中去找到問題也可以從生活中找到答案。這樣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為學習物理打下一定的基礎。

任何一門學科、一項技術都是以興趣為先,物理也不例外。對於學生而言應提高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思維,讓物理從生活中發現,也要讓物理走進他們的生活特別是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實驗比如説降落傘實驗比誰的成果下降的速度慢,自制電動小車實驗比比誰跑的遠、誰跑得快,這些實驗都是學生所喜愛的,因為這些都貼近於生活中的玩具,但在物理中讓玩具變成工具。還有很多的有趣的實驗都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物理興趣。

物理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所以實驗必不可少,當然由於學校的實驗條件限制,不能夠達到所有事實驗都能夠做的目的甚至一些實驗不能進行。那麼教師可以根據實驗的目的、基本步驟自制生活中的小實驗,比如説:聲音是怎樣的?音是有振動產生的,但是我們要以實驗的方法去告訴學生,這節的實驗器材需要音叉,我們不能説沒有了音叉這個實驗就不能做,教師可以改進方法,在沒有音叉的條件下,我們可以用學生常用的刻度尺(直尺)放在桌邊,讓學生撥動刻度尺,當刻度尺振動的時候聲音也及產生了,當用手按住刻度尺的時候發聲停止,這樣簡單的小實驗既讓能每一位同學動手做,也讓學生了解了聲音產生的原因————振動,學生知道這些事生活中的實驗,也能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激發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從而學習也就不會產生很大的困難。有很多的同學都是學習物理很困難,其實國中物理是從生活的實踐出發,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的產生及過程,所以物理的學習不是盲目的記一些概念,關鍵是掌握實驗方法,是一個動手動腦的過程。

對於複雜的實驗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告訴學生實驗的過程,不能簡單按照教材所説來告訴學生,這樣做法讓很多的學生很疑惑,甚至根本不知道方法的原因、過程、影響從而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物理的教學方法是重點但興趣是前提,是我們教師應該考慮的重點問題。

篇六:物理教學反思

物理複習課教學辛勤勞累,有時候得不到應有的收效,我覺得主要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識”的複習課中,往往都是通過歸納成條文或畫圖表概括的手段來羅列知識,梳理知識方法,這種做法,往往表現為老師津津樂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經心,沒精打彩,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但一當老師提出一些創設性的問題,則學生精神振奮,精力集中地思考問題,這就是明顯反映了學生需要通過問題來複習“基礎知識”的迫切要求。問題是物理學習的鑰匙,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道理就在這裏,因而也就理所應當地要順應學生的心理需而發揮主導作用。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複習課中,以往教學往往是闡述一種“方法”後,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學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過程,即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學生上課聽得懂,課後或考試不會思考、不會做題”的現象。在解答問題上,學生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這就是當前物理複習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解決途徑:

那麼,怎樣才能提物理複習課的質量,使師生辛勤勞作,換得豐富的碩果?我認為,要想讓學生聽懂學會,就必須為學生創造和安排練習的機會。 例如在複習浮力分析題時,可以根據解答浮力分析題的幾種方法,設計一組可將有關“方法”溶於其中的小題目,讓學生做,這樣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應用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法掌握物理、運用物理的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回顧所學的“方法”並

作出相應的選擇判斷,從而輕鬆愉快地實現知識複習與能力提高,最後老師可以再進行歸納解答相關幾種解法。為此,我認為用這種方法進行物理複習教學,是解決當前物理複習教學效率低,質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在章節複習中,通過以實驗的複習為載體,把相關的物理各知識點的複習引入,同時把基本技能和概念等加以複習,感覺效果還不錯。

三、方案設計:

課前針對複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幾組題目,將有關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物理思想溶於其中,換言之,即以實驗為骨架編擬課時教案,在具體教學中,以實驗問題開路(先出現題目,再出現其它),然後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解答。教師借題發揮,畫龍點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並使學生智力與能力得到訓練與提高,變“講練講”為“練講練”,變“一法一題”為“見題想法”。

四、方案實施:

1、選題時,各題組要緊緊圍繞課時複習目標,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律,重複出現,螺旋式遞進,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助於學生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能深深印入到學生的腦海中。

2、題目的選編以考綱為綱,以教本為本, 具有基礎性、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層次性。我們教師應該如何選擇習題呢?國中 物理是打基礎的時期。所以,首先習題應具有基礎性,避免開始就是偏題、怪題和難題,這對鞏固基礎知識是非常不利的;其次,習題應該具有針對性,一節課上下來,一個章節複習過後,重點在哪我們的習題就要針對到哪,起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不要讓一些無用的題目沖淡了重點;再次習題應該具有量力性,難度適中,太容易則不易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深度,太難則成為學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讓學生望而生畏,抹殺學生的自信心。

要把握一個“度”,讓學生“跳一跳,夠的着”,題量也要適中,並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還有,習題應該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題”涉及到“一類問題”的效果,而不是就題論題,所以應該有選擇性佈置作業,最後,還有一個習題的層次性問題,知識的掌握是循序漸進的,習題也應該把握一個由易到難的逐步上升的台階,要避免講授完新知識後,立馬把大量的複習題,好像難不住學生就顯示不出老師的水平似的。

3、作業要佈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改、批改了必講評、講評了必訂正,做到反饋全面,校正及時。但在我所教的三個班級中,都存在有十幾個學生做作業時態度較差,對於知識公式的應用的基礎題不記知識和公式,隨心所欲瞎做,填空和選擇隨便亂寫,而對於實驗和計算就乾脆不做,上課時,儘管把是什麼知識?怎樣使用知識解決的步驟和方法解決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但學生也不改,這種情況一直在困擾着我,沒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今後還需在這方面加以研究,力爭找到解決的方法。

4、一組題目解完後,應帶領學生回過來反思,本題用到了哪裏基礎知識?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題可以推廣,引申變式?哪些題還有哪些解法(一題多解)?把後兩個疑問交給學生,使他們在反思中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5、題目要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隨時調節教學。因為能讓學生當場瞭解解題過程,知道正誤,及時反饋,由此也能立即獲得學生方面的信息。糾正或強化,隨時解決,不燒“夾生飯”,這樣教與學的針對性都強,及時瞭解學生掌握了什麼?還未掌握什麼?哪些學生掌握了?哪些學生還未掌握?等等。

篇七:物理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將探究式學習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因此作為新時期的物理教師要改變過去的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傾向,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那麼在探究教學實踐中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的學,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但是,自主學習並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學的引導學生自覺的完成探究活動。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予以指導。當學生的探究方向偏離探究目標時,教師也要予以指導。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何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課程改革的領跑人呢?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傳統的教學觀、教師觀提出了挑戰,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

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正確關係,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素質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教師的職責不再是教書,而是學習的引路者,只有教會了學生的如何學,提高的學生的能力才能説完成了對學生的教育。

終身學習,以最新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自然學科,它要求物理教師具有豐富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還要有熟練的科學探究技能。新課程對物理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隨着科技的發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湧現,並不斷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師要學習這些新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新課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張通過物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的培養。但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物理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師要學習人類社會豐富的科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新課程對物理教師還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信息技術與教材的整合能力、課程設計與開發等能力。在新形勢下,教師第一次處於被學生選擇的地位,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內化為自學行為,時刻保持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創新及總結的態度,力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素質的教育工作者

以人為本,創新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開發並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學生的學習目的、興趣、意志、態度、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是推進教學進程與實現教學效果的動力系統,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着發動、維持、調節的作用。在授課中重視物理實驗和物理知識的講授,結合介紹物理學家的故事,物理趣聞和物理史料,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體會物理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的作用;善於對比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引發認知衝突,培養學生的質疑習慣,引導學生尋找當前問題與自己已有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繫,強化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最後還應通過比較、分類、類比、歸納演繹和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法,向學生展示知識的來龍去脈,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新課標下的課堂應是這樣: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人性的養育聖殿,它是學生成長的殿堂,是學生髮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學生品味生活的“夢想劇場”。在這裏學生有了探索新知識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學習興趣、熱情、動機以及內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得到豐富,有了親身體驗,學習態度和責任,對物理教學反思才具有它真正功效。

篇八:物理教學反思

物理學作為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國中物理教學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入門和啟蒙,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用心性,瞭解並適應學生心理特點有很大的作用。

就八年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言,他們一方面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於幻想,同時好動、好勝、好玩。但學習用心性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鈎,遇到較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識時,這些小困難會很快使他們失去學習興趣和用心性,最後導致國中物理教學的失敗。因此教學必須要適應學生心理特點。好奇作為中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培養好奇心,能使人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求知慾和學習興趣,教學中應有意識進行引發和激勵,如:精心設計相關情景,充分利用相應實驗和小故事。好問,是中學生心理的又一特點。中學生已有必須基礎知識,這些知識和生活經驗具有過渡性的特點,他們的認識由經驗型向思維型發展,學生好問的用心性應得到及時鼓勵和尊重,教師要善於設問,以培養學生提問的習慣和分析問題,回答問題的潛力。好動,是中學生用心思維的和一種表現。精心準備探索性實驗器材,精心設計探索性實驗過程,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動心理,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觀察力和實驗素養。好勝,是中學生極為寶貴的一個心理特點,有利於他們構成平等競爭的品格。可把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有意識讓學生爭論,在爭論中培養勇於創新的思維習慣。好玩,是中學生的天性,要啟發學生,在玩中求知,玩中創

新,玩得有出息,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玩的天性,合理安排課堂時間,鼓勵學生做課外小實驗,在玩中學,學中玩。易受挫折是中學生心理弱點。在學習困難知識時,學生易受挫,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悦。應鼓勵學生培養和鍛鍊意志品質,多表揚學生的閃光點,多挖掘學生的優點,鼓勵他們的信心,多與學生溝通,對於犯了錯誤的學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了解他們犯錯誤的原因。給他們講科學家、偉人的故事,學習他們經歷了困難的歷程,歷經了磨難,最終克服困難的精神。激勵學生確定短期學習目標,為目標不懈地努力。

總之,八年級物理課堂教學要適應中學生心理特點,極大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因與外因,從而有效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有用的人才。

篇九:物理教學反思

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但是“物理難學”的印象可能會使不少學生望而卻步。物理教學首先是要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順利跨上台階,其次是要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然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提高。

一、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併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地內部條件,採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了“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後,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並不是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二、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後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後輔導。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於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台,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篇十:物理教學反思

為了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改理念,在課堂上能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連的知識內容、我都努力給學生創設機會,讓他們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現,但從學生課堂交流的反饋情況來看,結果大出我的意料,令我堂目結舌:原來學生的生活經驗是那樣的貧乏,那樣的蒼白無力,下面就對物體對外作功為例,為了鞏固對概念的理解,我讓他們從生活中廣泛舉例,結果學生能順利舉出恰切的例子寥寥無幾,學生的表情讓我感覺到,他們的確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了緩解課堂上的尷尬局面,我只好把自己的生活體會與學生交流起來,象用高壓鍋作飯,當鍋內的蒸氣壓強足夠大時,蒸氣便可對限壓閥做功,使限壓閥旋轉起來或讓限壓閥上下跳動起來…………我一口氣連續舉了五六個例子,和同學們一起分析完這些例子時,他們的目光剎那間亮了起來,物理原來就在我們的身邊,物理原來這樣有用,有趣。

篇十一:物理教學反思

九年級的物理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已經不再是八年級的物理現象分析,而是要求學生學會抽象的定量分析,並且加大了學生計算的量和難度,這些對教師來説,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老師們教的辛勤勞累,卻得不到應有的收效,原因在哪裏?下面就我個人去年九年級的教學經歷,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必須樹立一個理念:讓學生花一分鐘思考的問題,老師必須思考十分鐘,讓學生做一道題,老師必須做十道題。因為九年級學生的時間非常緊迫寶貴,所以教師每提一個問題,每佈置一個題都必須是精選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要先從備課入手,備課時首先仔細解讀課標,分析教材,仔細挖掘課標與教材之間的契合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地掌握知識。另外要加強學習,廣泛閲讀,博採眾長,不能是簡單的拿來主義,適合學生髮展的就是最好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組內教師要經常相互聽課,充分利用身邊的優秀資源。常聽習題課,聽其他教師講解題目得思路和方法,有時聽一堂課,要比自己看十遍教材,看十個教案效果要好的多,因為老教師對於教學中每個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法都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總結歸納出來的,並且能夠獲得較高效益的方法。還有一點,就是要有效地做好提優補差工作。對學習優秀的學生,我主要是有意的和他們討論一些課堂內容延伸的知識,激發他們探求知識的慾望,同時在學習優秀的學生中製造一些競爭的氣氛。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讓他們在紙條上寫出自己不懂的知識點,然後利用課間在這張紙條上給他們講解例題,並補充一些相應的練習題來鞏固這個知識點。雖然這樣每天只能幫助幾個學生,但長期堅持下來,基本上與每個同學都能交流到,這樣一方面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困難,另一方面學生在心理上也願意接受這個老師。

第二,作為一個九年級的物理老師還必須肯做題,會做題。一個好教師必須對所教的內容非常熟悉,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講解一道題心中必須有十道題。所以一個老師還要肯花時間做題,一個題目可能有幾個解題思路,幾個題目可能有着一定的聯繫,多做了題目之後,可以在講解題目時舉一反三,同時還可以更好的

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另外作為青年教師我覺得還要注意自己的解題格式,然後才是解題的方法,會考中學生很多的失分經常是書寫格式不規範造成的。一個好教師還是學生的榜樣,而有的教師有時在黑板上解題時隨意性太大,書寫不嚴謹,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失分的原因,因為學生大部分都是在模仿老師的解題。

第三,要善於出練習卷。每個章節,每個教學階段都要嘗試出一份練習卷,因為要出一份適合自己學生的試卷,同時在卷子中要根據學生平時的錯誤改編一些題目來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鞏固以前沒有學好的內容。這是對教師能力的綜合考查。這首先要求教師對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分佈把握好,其次對學生學習情況也要有非常清晰的瞭解。出完了以後,再相互交流,看看其他老師對題目的篩選以及篩選的理由,以便自己以後出卷時可以加強這方面的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學生,要時刻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篇十二:物理教學反思

對於每一位老師來説,下課後的感受比課前備課的感受更深刻,更能理解課堂教學的得失。因此,課後反思自我備課和課堂教學,特別是記錄一些有感情、與物理知識密切相關的生活實例和有用的話語,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反射的基本形式

1、課後做總結和反思筆記。課後總結和反思筆記是及時記錄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受、想法或困惑,以便重新審視他們的教學行為。

2.、物理課的聽力和評價活動。

作為一種教育研究範式,聽力與評估是一項涉及課堂的全面而豐富的活動。通過相互觀察、協商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及時與教師溝通分析,促進教學策略的改進,無形中促進了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

第二,反射的基本材料。

1、教學目標反思

首先,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從知識和能力要求兩個方面分析他們是否達到了課前預定的目標。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緻。否則,將直接導致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為他們今後的進一步學習埋下禍根。例如,當教師解釋“滑動摩擦的方向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時,如果他們沒有徹底解釋“相對”,並且示例訓練不到位,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往往會確定錯誤的滑動摩擦方向。為了提高課堂能力,我們應該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意識,教師經常關注自己。一個人總是在説話,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技能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和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教師應自覺地從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髮現、討論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教師應科學、系統、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的內在條件,採用良好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觀察、實驗、思考等實踐活動

其次,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否正確,決定了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如果不正確,教學過程就會失去意義。如果不清楚,教學過程就會失去方向。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即要達到的質量標準。因此,教學目標的重點和難點是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教學活動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如果一個班級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沒有關於關鍵知識的重點講座,或者錯誤地將只有“難”的知識視為“關鍵”。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下降。

對於某些知識,教師不應該認為這很容易,或者他們應該滿足於他們的自我解釋是清晰的和到位的,並且在任何時候都不觀察學生的反應。因此,我們應該隨時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方法和思路,準確、順利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達成共識。

2、反思有意義的案例,如記錄一些課前沒有想到但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的好句子和隱喻。例如,在討論彈性力的組成時,我想到了“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在討論描述圓周運動的幾個物理量中的線速度和角速度之間的差異時,介紹月球-地球對話,這有助於你在以後的講座中應用它。

3、對訓練練習的反思

首先,問題解決應該標準化。物理學是一門具有嚴格邏輯體系的學科。

篇十三:物理教學反思

20xx年江蘇大學聯考物理試卷延續了這些年江蘇自主命題的特色,在保持較高知識覆蓋率基礎上,堅持考查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突出對學科主幹內容的考查,注重與生產生活、現代科技的緊密聯繫。全卷不偏不怪,穩中有新,難度適當,是一份分層次,分辨學生理解力,靈活性,運用數學能力的高質量的試卷。試卷總體感覺是呈現了“穩中有變、變中求新”的特點

一、選擇題注重考查理解與推理能力,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實驗題注重考查操作細節和實驗原理,考查學生探究能力

三、選做題注重情境創設,難度適中,考查學生知識的系統性

四、計算題分層設問,逐步深入,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

結合本次大學聯考,在今後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方面的改進

一、加強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總結

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加強基礎知識的總結,歸納,尤其是生僻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通常難度要求不高,易於學生得分。

二、加強過程分析和模型選擇應用的歸納

大學聯考題創設的情景一般都是新的,不會出現陳題,尤其是計算題。但解題的思路源於平時學生學習的基本模型。這就要求學生學會思考,分析,應用。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更多的應該授之於漁,而不是授之於魚。

三、少講多做,注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做題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一種基本方法。在學科時間趨緊的大環境下,教師應該注意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訓練量,這就要求我們評析問題是不能面面俱到,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四、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效率。

本次大學聯考卷考查的內容基本上無偏題,怪題,即使是計算題的最後兩題也是分層設置的。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和練習設置上切勿走入偏難怪的死衚衕,而應該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模型的講解上有所側重。

五、合理安排複習時間的分配,指導學生在複習時間的安排上注意側重

近幾年的大學聯考卷都呈現一個規律:要想得B或A,選修模塊和計算題的第一題得分要好。而這些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模型的掌握。在今後的複習中,要指導學生有意識的在這些模塊投時間,下功夫。

六、課堂複習注意規範化教學,強化學生解題的規範性

篇十四:物理教學反思

1、對高一新生引導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同時高校要求選考物理學科的專業佔的比例相對較多固然是個有力條件,但是“物理難學”的印象可能會使不少學生望而卻步。客觀地分析,教學的起點過高,“一步到位”的教學思路是導致學生“物理難學”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級的物理教學首先是要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順利跨上由國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這個大的台階,其次是要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然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提高。

例如,關於“力的正交分解”這一基本方法的教學就是通過分期滲透,逐步提高的。這不僅是一個遵循認知規律的需要,其意義還在於不要因為抽象的模型、繁瑣的數學運算沖淡物理學科的主題,通過降低台階,減少障礙,真正能夠把學生吸引過來,而不是把學生嚇跑了,或者教師一味的強調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學生就硬着頭皮學,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甚至變成了物理學習的“奴隸”。如果我們老師有意識地降低門檻,一旦學生順利的跨上的這個台階,形成了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再提高並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師並沒有很快領會這種意圖,因而在實際教學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圖文並茂的課本,不注意加強實驗教學,不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只靠生硬的講解,只重視告訴結論,講解題目,這怎麼能怪學生對物理產生畏難情緒呢?學生如果對物理失去興趣,對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對知識掌握不牢也就不足為怪了!我們不妨再舉一個例子,有的老師在教完“力的分解”後,馬山就去講解大量的靜力學問題,甚至去講動態平衡問題,試想這時學生對合力的幾個效果尚難以完全理解,對平行四邊形法則的應用還不夠熟練,學生解決這類問題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這種由於教師的引導方法不當,導致學生一開始就覺得物理如此之難,怎麼能怪學生認為物理難學呢?我們教師不應該把教學目標選擇不當的責任推向學校的考試,推向市場上的參考書,這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應該多從自身的教學思想以及從對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們作為引路者有意識的降低高中物理學習的門檻,先將學生引進門,哪怕先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好學”的假象,我們都是成功的。

2、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

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併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時,如果對“相對”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後來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錯誤的現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為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還有一個就是要善於創設物理情景,做好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揮想象地空間。如果僅僅侷限與對物理概念的生硬講解,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物理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的問、多方位的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為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地內部條件,採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地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與否,決定着教學過程的意義。若不正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意義;若不明確,教學過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即所要達到的質量標準。因此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了“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後,師生的達標意識要強,達成度要高。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馬上就接受。譬如,當初在講“力的正交分解”,筆者花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就“解決問題”,但後來發現學生老是在正交分解這部分出錯,自己還埋怨學生學習不認真,後來在學生的物理學習總結裏,我看到了不少學生説老師在此“惜墨如金”,他們沒有真正的搞懂,此時自己才恍然醒悟。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3、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後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後輔導。記得有人曾經説過這樣的一句話“教師對好學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有意無意地將太多的精力和榮譽給予成績好的學生,教學的重心向成績好的學生傾斜,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視為差生,對他們關注的太少,教師缺乏對他們的鼓勵和幫助,好像他們就是來“陪讀”的,從而使得好的學生昂首闊步,越學越好;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信心不足,越來越差,直接導致整體成績兩級分化,對後進生也是一種損失,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學生的參與意識強,主體作用明顯,有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推理得到的。學生只有在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給他們以充分的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充分經歷觀察、分析、推理、綜合等過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規律的實質,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真正的鍛鍊,體現其學習的主體角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於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台,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老師除了採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的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如網絡、投影儀、錄音錄像、製作多媒體課件,特別是製作複雜物理過程的演示動畫等視聽設備和手段,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衝擊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物理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的全過程,為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進行形象而生動的模擬表現,它是傳統教學手段的補充和延伸,兩者協調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廣泛地被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採用。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實驗法(如伽利略的關於力和運動的理想實驗),控制變量法(如牛頓第二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數學歸納法(如牛頓第三定律)等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4、對訓練方法的反思

篇十五:物理教學反思

一、問題提出:

老師們為物理複習課辛勤勞累,有時候得不到應有的收效?原因在哪裏?經過這個問題的考慮,我覺得主要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1、在涉和“基本知識”的複習課中,老師們往往都是通過歸納成條文或畫圖表概括的手段來羅列知識,梳理知識方法,這種做法,往往表示為老師津津樂道,同學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經心,沒精打彩,無法激發同學的興趣。但一當老師提出一些創設性的問題,則同學精神振奮,精力集中地考慮問題,這就是明顯反映了同學需要通過問題來複習基礎知識的迫切要求。問題是物理的心臟,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動身點,道理就在這裏,因而也就理所應當地順應同學的心理需要發揮主導作用。

2、在涉和“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複習課中,以往教學往往是論述一種方法後,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同學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同學就省略了方法的考慮和被揭示的過程,即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同學的思維,長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同學上課聽得懂,課後或考試不會考慮、不會做題的現象。在解答問題上,同學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這就是當前物理複習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解決途徑:

那麼,怎樣才幹提高物理複習課的質量,使師生辛勤勞作,換得豐富的碩果?我認為,要想讓同學聽懂學會,就必需為同學發明和佈置練習的機會。例如在複習力的平衡問題時,可以根據解答平衡問題的幾種方法,設計一組可將有關溶於其中的小題目,讓同學做,這樣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同學,同學應用自身的知識和思維方法掌握物理、運用物理的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使同學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回顧所學的方法並作出相應的選擇判斷,從而輕鬆愉快地實現知識複習與能力提高,最後,老師可以再進行歸納解答相關幾種解法。為此,我認為用這種方法進行物理複習教學,是解決當前物理複習教學效率低,質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三、方案設計:

課前針對複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幾組題目,將有關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物理思想溶於其中,換言之,即以題目為骨架編擬課時教學設計,在具體教學中,以題目開路(先出現題目,再出現其它),然後引導同學對題目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解答。教師借題發揮,畫龍點睛,使同學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並使同學智力與能力得到訓練與提高,變“講練講”為“練講練”,變“一法一題”為“見題想法”。

四、方案實施:

1、選題時,各題組要緊緊圍繞課時複習目標,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律,重複出現,螺旋式遞進,這符合同學的認識規律,有助於同學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能深深印入到同學的腦海中。

2、題目的選編以考綱為綱,以教本為本,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起到示範作用。

3、一組題目解完後,帶領同學回過來反思,本題複習了哪裏基礎知識?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題可以推廣,引申變式?哪些題還有哪些解法(一題多解)?把後兩個疑問交給同學,使他們不時地反思,在反思中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4、題目要能和時反饋教學信息,隨時調節教學。因為能讓同學當場瞭解解題過程,知道正誤,和時反饋,教師由此也能立即獲得同學方面的信息。糾正或強化,隨時解決,不燒夾生飯,這樣教與學的針對性都強,教師和時瞭解同學掌握了什麼?還未掌握什麼?哪些同學掌握了?哪些同學還未掌握?等等。

篇十六:物理教學反思

國中物理,是在國小“科學”的基礎上,並以數學知識為輔助,開展的一門觀察和解釋自然界中,人們生活周圍出現的一些現象學科。所以要學好物理,對學生的要求很高,既要有紮實的語文功底,還要有熟練的數學運算能力,並要養成良好的物理思維方式和推理能力。

因此,在國中物理的日常教學中,按照《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依照啟發式教學的原則,我設計了四個教學步驟。(1)讓學生產生好奇。(2)讓學生主動提問。(3)讓學生積極探索。(4)讓學生自主追求,來培養學生的能力。

一、讓學生產生好奇

好奇作為思維的先導,它是成功的起點。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並想法去解決問題。

國中物理(人教版)開篇就講到有趣的物理現象,列舉了幾個好奇的實驗。我一一在講台上演示出來,邊做邊問:“為什麼沒給水加熱,它就會沸騰?”“乒乓球為啥不掉下來?”“空心牙膏片為什麼在水中

可沉可浮?”隨着一個個的提問,造成一個個懸念。學生很快“磁化”般地被緊緊吸引住,多麼好奇,多麼有趣,吊起了學生的“胃口”,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興趣和急待解決問題的求知慾。

所以,每一堂客,我通過自己的語言、行動和要求去影響學生,提出或製造一個個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懸念,讓學生產生好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誘發他們的追求。

二、讓學生主動提問

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動下,就會主動的去了解問題,認識問題的本質。這就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思維推理能力。他們之間就會出現一定的討論和爭議,並會不時的請教老師來評判。教師此時要善於鼓勵和保護他們的這種學習熱情,引導他們深入分析,着重培養他們的良好思維方法。

在學習“光的色散”後,學生對“彩虹”充滿好奇,通過自己的學習,相互討論,認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時看不到,而有些學生主動提問,怎麼才能看到“彩虹”?我就用三稜鏡,當上午或下午有太陽光時,帶領學生到室外背向太陽光站立,用口斜向上噴射水霧時,他們就看到了一道人造小彩虹。再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形成共識,解決了學生的提問,增長了學生的知識。

在學習完“測量物理的密度”,學生了解到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用量筒測物體的體積,再運用公式計算物質的密度。有些學生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1)怎樣用天平、量筒、水等測金屬塊得密度?(2)如何用,怎樣用天平、燒杯、水等測金屬塊得密度?(3)怎樣用量筒、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4)怎樣用彈簧秤、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5)怎樣用天平、量筒、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6)怎樣用準確的砝碼、直尺、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説明他們在掌握現有的知識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去探索一些更新、更難的知識。此時,我把學生分成幾個興趣小組,指導他們去設計,並進行實驗,解決他們的問題。

三、讓學生積極探索

產生了好奇,主動提出了問題,就具有了動力。在此時,就積極鼓勵他們,自己去探索,物理這一門學科的特點就是觀察和實驗,理論聯繫實際。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實驗學習前人的“創新”。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1)引導學生利用課本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實驗。(2)創新機會多做實驗,養成勤動手的好習慣。(3)用簡單器材創造性的做好實驗。例如“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讓學生準備平面鏡,觀察手中的鋼筆,橡皮擦等在鏡中的像,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係等,再開展討論,讓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並與課本結論進行比較。我不斷髮問:看到什麼?説明什麼?結果是什麼?內在聯繫是什麼?成敗關鍵又是什麼?

再例如,學習“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時,學生心中都認為100w燈泡一定比40w的燈泡亮。此時就要鼓勵學生動手實驗,親自去探索一下,幫助學生設計好實驗,讓兩個燈泡(220v、40w、220v、100w)分別接在教室的插座上,哪個燈泡更亮?學生討論,再將兩燈泡串聯接入電路,讓學生觀察哪個燈泡更亮?學生討論,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加上我的指導,解決了心中的困惑。總之,通過實驗,觀察認識,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辨別存在於他們周圍模糊不清的事物,培養了認識事物的能力,對他們的智力發展極其有益,更為以後的學習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方法。

篇十七:物理教學反思

新課程教學呼喚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走向教學研究者、教學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時期的教師不僅專業學識要較為豐富,而且還善於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那麼,什麼是物理教學反思?物理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的專業發展有什麼幫助?我們物理教師又如何進行教學反思?筆者試做些初步探討。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呢?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而國中物理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髮現、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

二、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可是,如果物理教師對於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們的研究成果,自己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後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麼,又怎能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物理問題的空間呢?那麼,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通過反思,在現在的教學中,教師應儘可能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形式進行實驗,開展學習。讓學生自由探索,設計實驗,分析實驗數據,總結規律。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樂於探究,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改變了教師一味傳授的權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現在學生普遍反映,現在的課堂教學形式多了,經常開展討論和交流合作學習。老師鼓勵的話多了,比以前和藹可親了,上課經常能夠聯繫,接觸社會實際,從生活中來學習,思考。經常做家庭小實驗,上網查資料,學生學習比以前更輕鬆了,更喜歡上學了,對學習也比以前更有興趣,更積極了。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國中物理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

三、新課程下物理的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物理專業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有助於我們在新課程改革下實踐教學智慧。

教學的複雜性決定了它不是教師展現知識、演練技藝的過程,而是教師實踐智慧的體現過程。

例如學了温度的測量後所做的反思是:本節課學生活動較多,如: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認識到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是不可靠的;通過實驗學習實驗室温度計的使用,使學生了解一般科學測量都要注意的問題和一般方法;讓學生估計水(或教室)的温度然後再測量;探究體温計的特殊結構和使用方法等,這些試驗和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中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從中也學到了一些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方法,因此學生普遍歡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但同時,對於教師的要求實際上是提高了許多。

另一方面,有助於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學。

當代國內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反思中的“反思”,從本質上來説,就是教師的一種經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現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調節,使整個教學活動、教學為日趨優化的過程。這無疑會促進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成為時下教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許多教學雜誌也刊登了很多關於研究性學習的文章,各地也普遍重視研究性學習。但是如何開展物理學科的研究性學習,需要我們深入、細緻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