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採擷課堂浪花 激勵問題學生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4W

       2014年九月中旬的一節語文課堂上,我給八年級學生講評《親愛的爸爸媽媽》 一課《練習冊》上的習題,其中一道仿寫題是“沒有…… 沒有…… ,只有…… 只有 ……只有……”。仿寫題一貫是學生的一個難點,全班做的同學寥寥無幾。我問誰做了而且做對了。此時,李瀟漢同學舉手了,他笑嘻嘻地站起來説:“我們的校園,沒有貓,沒有狗,只有人,只有樹,只有花。”全班立即鬨堂大笑起來,而且有的同學笑得前仰後合。李瀟漢同學羞怯得低下了頭。我立馬大聲説:“李瀟漢同學造對了!”此刻,教室鴉雀無聲,全班同學睜大眼睛看着我。

採擷課堂浪花   激勵問題學生

我又説:“李瀟漢仿寫對了,只是內容上有些粗俗。我改一下:我們的校園整潔美麗,沒有荒草,沒有垃圾,只有鮮妍明媚的花草,只有鬱鬱葱葱的樹木,只有寬敞明亮的校舍。”我又仿寫了一個句子:我們的家庭,沒有虐待,沒有暴力,只有父愛,只有母愛,只有家庭成員和睦相處。然後我問:“同學們,現在會仿寫這個句子了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會了!會了!”那你們立即仿寫一個句子,比拼一下,看誰仿寫得最棒。

同學們爭先鞏後地仿寫了起來。不一會兒完成了。我點兵點將地叫了七八個同學站起來説他們的句子,他們個個都造得很精彩。我欣慰地笑了,表揚了他們,他們臉上綻開了笑容,其他同學臉上充滿了自信和喜悦。

我接着講,看來同學們都會仿寫這個句子了,而且從同學們的面部表情看來今後再不懼怕仿寫句子了。但是,今天我們得感謝李瀟漢同學給了我們思維的啟動,使我們仿寫的思維活躍了起來,寫出了精彩的句子,邁過了仿寫題的這道難坎。現在大家鼓起熱烈的掌聲,表達對李瀟漢同學的感謝。此時掌聲雷鳴,平時學習差紀律差但還有幾分聰明的李瀟漢興奮不已,笑臉像一朵盛開的水蓮花。我又説:“天賦較好的李瀟漢,如果能敏而好學的話,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優秀學生的!”

這節課上得很精彩,收效很大,是我所出乎意料的 。此後 ,同學們不管做平時作業還是答考試題,其中有仿寫題再不空在那兒了,都能大膽地去做而且做得挺棒,仿寫得極富個性化,猶如爭奇鬥豔的朵朵花兒。此後,李瀟漢熱愛起語文學科了,上課專心聽講了,愛舉手回答問題了,課堂搗亂的次數鋭減了;課後完成作業積極了,書寫慢慢清楚工整起來了,不交作業的現象越來越少了;考試成績擺脱了班內的倒數第一,而且由不及格考到及格。除此而外,李瀟漢對其他學科也產生了興趣,得到了科任老師讚揚。經過多半年的努力,李瀟漢的總體學習位次由原來的末位上升到中等位次,從此以後,他再不當搗蛋鬼,再不隔三差五地逃學上網了。可見,這堂語文課是李瀟漢同學由問題生轉變為好學生的契機。

這堂習題講評課上完後,我感慨良多,及時而且認真地寫了五百字左右的課後反思。在2015年陝西省農村學校優秀教學成果徵收之際,我又把它擴展成了一篇教育敍事進行呈報。下面我就這堂課的教學感觸淺談一下。

首先,談談怎樣採擷課堂浪花。

不管哪一類型的語文課,都要認真的去上。因為課堂浪花的產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只有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才有採擷課堂浪花的可能。

課堂上一旦產生了浪花,教師要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緊迫感,抓住時機,大力渲染,使課堂浪花迸濺得又高又大,而且晶瑩美麗,充分折射出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學生的聰明才智,從而獲取最大可能的課堂效益。

採擷課堂浪花是教師教學藝術的精彩綻放。教師採擷課堂浪花應具備一下一些教學素養:1、熱愛學生,一視同仁,關愛每一位學生。2、熱愛教育事業,有敬業奉獻精神。3、每堂課課前都要進行認真地設計,教學目標準確而且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突出,教學方式方法要充分體現“學生是教學主體,老師是教學主導”的教學理念。4、教師要有把學生放得開收得攏的教學機智和藝術。

接下來,談談怎樣激勵問題學生。

當今,學校、家庭和社會對青少年的教育都提倡“賞識教育”。但絕大多數人認為賞識教育就是不失時機地表揚,獎勵。根據課堂上我對李瀟漢有效激勵的實況分析,賞識教育不能氾濫,要恰到好處。教師對問題學生的賞識教育,要在得當、自然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其中要融於教師關愛問題生的真情,融於教師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總之,讓問題學生感到老師激勵他的真情,感到得到老師表揚是自己努力奮進的結果,從而使他獲得自信和動力。此時,我深感教師真正的賞識教育能有力佐證“一個教師能成就一個學生的一生,也能毀掉一個學生的一生”的説法是很有道理的。

一堂普通的課後習題講評課,獲得了以上一些教學感悟,我很欣慰。這源於我一直關愛每一位學生,教學一絲不苟,積極踐行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善於借鑑他人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執着追求高遠的教學境界。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仍堅守良知,勤耕教壇,多運用自己的教學積澱,多借鑑他人的教學經驗,多采擷課堂浪花,多成就問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