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3W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多篇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篇1

有效教學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説它不是問題,是因為教師的教學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培養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人。一直以來,我們所重視的都是知識的教育,對知識的教育可以通過大大小小的考試體現出來,好的成績是衡量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指標,更是衡量學生優差的標準。所以就知識教學來説我們都教學是有效的,但這個有效時狹義的甚至是片面的有效。因為我們忽視對學生做事做人的教育,這才是真正的有效無效的標準,所以説有效教學又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中央到地方都注意到了這一問題,我們鹽城更是把今年作為有效教學年來抓,結合省廳五嚴的背景,解決有效教學的問題被大家提上了日程,各個學校、教師也逐漸形成了有效教學的理念。

我們學校更是抓住有效教學年的機遇,結合自身實際,以導學案為抓手來促進有效教學。我們每一位教師更是悉心研究,大膽實踐。我本人也閲讀了一些相關的理論,並結和自己的實際和學生情況進行試驗,在試驗中遇到了些新情況,靠自己的學習暫時無法解決,剛好,市教科院顧院長來我校作了一次關於《準確把握有效教學的基本要求》的講座,讓我如沐春風,真是醍醐灌頂解決了我最近一直困惑的問題。顧院長的講座拋開了一些空而大的理論,是從一線教學的角度來談有效教學問題的,這很接近我們教學的實際,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可操作性也很強。

一、教師的水平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對顧院長所説的要把簡單的知識教的有厚度,我有不同的看法,因為這往往使人誤以為是故弄玄虛,而等同於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實際上有效教學就是以學生是否接受、是積極主動的樂於接受還是被動的死記硬背。顯然前者是有效的,如果一定非把簡單的問題講的有厚度,我想可能會增加學生額外的負擔。當然後來顧院長講教學要深入淺出、注重知識間的異同、加強學法的指導、放時間給學生獨立探究、體驗交流反思、構建的觀點我是深表贊同的,而且我覺得要做到這幾點教師必須練好基本功,熟知教材、新課程標準和考試説明。根據實際認真編寫導學案,並做好一次備課、再備課和課後反思。平時多閲讀專業書籍和最新最實用的教育理念,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師。

二、把握好課堂是有效教學的關鍵。顧院長認為教師在課堂上要把複雜的內容教的通俗化,對此我深表贊同,其實這也是我們新課程改革教學生活化的要求。要把我好課堂教學除了顧院長講的要做到把知識生活化;講課要精要、精當、精彩、貼近學生實際;科學藉助現代媒體外,我覺得更應該做的是讓學生自己根據生活實際結合教學要求來設計情境,讓學生親自去體驗、感悟,讓學生自己去參與、探究,教師做好引導,適時點撥,這才是最有效的。正如顧院長引用的教育界的一句名言所説告訴我,我會忘記;分析給我聽,我可能記住;如果讓我參與我就會真正理解。

三、學生會學習是有效教學的保障。顧院長認為把激發學生思考成為習慣,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會學習,教學生養成好的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激起學生更大的學習樂趣,學生的學習就會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主動地學習肯定是有效的學習。當然,學習方法是因人而已的,不能籠統的將什麼、什麼方法,關鍵是培養學生在學習中去分析、去感悟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可以再宏觀上指導,正如顧院長所講,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方法時要注意技巧,讓學生從提問開始,會問問題的學生必定是有思想的學生,有思想的是學生必然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所做的就是把她或他的這種不自覺的思考學習方法變成一種習慣。這才是確保有效學習的長效機制。

四、做人的態度是有效教學的動力。顧院長認為把學生的精神愉悦當成自己的追求,我深以為然,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的愉悦必然是建立在對老師的喜愛之上的。其實這也是培養學生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教學要有效,做人是根本,這裏所説的做人就是為人處事的態度,做事的能力,不僅是指學生,更是指教師,所謂教學相長,用心去關注學生,培養學生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我們的教學就會更加有效。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篇2

一、教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教育教學的改革,更是學校對課程的革新

課程包含了教法、教材、教師這三大方面,課堂要高效,離不開對課程的認識,離不開對課程的改革。

一、改革教法

首先,從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轉變。用教材,是指不是教材裏有什麼就教什麼,怎麼説就怎麼教,而是學生需要什麼就教什麼,不是根據教材的結構來選擇教學的結構,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結構來選擇教學內容。

其次,從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把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當學生髮生學習需求時,教師是引路者;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時,教師是服務者;當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是欣賞者。

二、改革教材

成功的校園生活是發現人的潛能,讓人的潛能充分燃燒,只有開闢了校本課程,才能讓有差異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才能讓他們的潛能充分燃燒,才能讓他們的潛能充分燃燒。

三、改革教師

除了自身的提高,教師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愛心,一個包容的心對待孩子,既要看到盛開的鮮花,也要善待遲開的花苞,修煉出一個花苞心態。抱怨會導致失敗,賞識能導致成功。

通過學習比較我發現,我們平常的教學工作幾乎都是在教教材,很少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興趣,大部分時間還是考慮把課本上的知識滴水不漏的教給學生,雖然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鼓勵的方法,但這樣的教學方法明顯太傳統和死板,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二、南京行知國小的賞識教育教學模式值得借鑑

南京行知國小的教育理念是:學會賞識、走近生命;發現潛能,喚起自信;善待差異,引導自選。

(一)優點分享,讓每個學生成為心靈的主人

讓孩子感覺自己是一個好孩子,不背壞孩子的包袱。教育有一個很大的訣竅在於:你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好孩子,你必須讓孩子從你的一言一行中感覺到他就是好孩子,他就會變成好孩子。他們學校有一個做法:給學生寫優點卡。他們設計印製了精美的卡片,讓老師在卡片上寫學生的優點,然後頒發給學生。寫優點卡要抓住幾個要素:有時間、有地點、有人物、有細節、有老師評點。而且教師在一兩句話裏要把這五個要素表達進去,這樣優點卡才算合格。

南京行知國小所推行的優點卡,重點的不在於優點,而在於優點分享。他們會在學校的升旗儀式後面舉行隆重的頒發優點卡儀式,獲得優點卡的學生名單會在廣播裏反覆出現,會在學校黑板報上面表彰出來,優點卡會貼在班級的黑板報欄上,會帶回家給爸爸媽媽欣賞,會作為書籤夾在課本里面。一個孩子的優點通過宣傳成為全校孩子的優點,成為引領全校孩子前進的一個方向,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正確的輿論氛圍,形成了一個健康的輿論導向,此時的力量就大了。

(二)全員管理,讓每個學生成為集體的主人

班級全員管理,他們的做法是,讓學生人人當組長、輪流做班委。

每個組的同學有語文組長、數學組長、音樂組長、美術組長、體育組長、值日組長、還有管課外閲讀的組長,有管檢查自選作業的組長,有登記優點卡的組長等等。組長的確定會考慮到學生的長處、愛好。

班長、學習委員這些大官怎麼辦呢,一般是5個人自由組合,當一週班委,班長、學習委員、勞動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這5個職位,大家輪流當。一般每學期,每個孩子可以當兩週班委,當兩天班長。

(三)自主選擇,讓每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要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要讓他在學什麼、怎麼學上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自主選擇可以在課內進行,也可以在課外體現。特別在課外,應當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的餘地。他們提倡不佈置或者少佈置固定的家庭作業,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選擇12多:

好身體多練,好家務多幹;

好書報多讀,好電視多看;

好文章多寫,好消息多傳;

好節目多演,好作品多玩;

好朋友多交,好事情多辦;

大社會多訪,大自然多探。

他們認為國小教育裏面很多東西對錯不重要,好壞不重要,興趣最重要,快樂最重要。你越這樣做,小孩子越放鬆越舒展,水平就越高。

通過對南京行知國小賞識教育的瞭解,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鼓勵對孩子的重要性。雖然我們一直都在教學的方面運用了賞識方法,可起到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我打算好好的根據班上的實際情況,通過優點分享的方法來激勵更多的孩子。而全員參與管理班集體的方法,更是值得一試。我相信班級管理的工作做好了,當同學們習慣成自然的去參與管理,老師也會輕鬆很多,孩子在日常行為規範和學習方面,應該都會有一個嶄新的變化的。

三、杜郎口教改關注問題學生,有效的促進教學成果值得我們學習

杜郎口教改得以成功的一大突破就是對差生的關注和幫扶,他們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為辦學理念,通過兵帶兵兵幫兵兵強兵等幫扶形式,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弱勢羣體學生的健康發展,從而達到整體提高的效果。

如何有效的實施幫扶計劃呢?具體措施是對每個班級的管理都體現出對差生的關注如:1、每個班級都有幫扶計劃,都張貼有結對子名單2、對優等生的成績的考核是通過和結對子學生成績的平均分來衡量的,並且進步與否也是看這個幫扶的效果來衡量。3、定期的評選幫扶能手4、教師的教案裏都有對差生的課堂反饋情況及整改措施,尤其對課堂效果監測不達標的學生均有相應的提升措施。5、班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評分細則,有完善的學生管理檔案,有對問題學生違紀的事實的記錄也有整改的措施和效果的檢查記錄。除此之外班級還設有個人量化評比,小組之間也有競爭,班級還對錶現好的進行表彰獎勵,對有進步的差生進行肯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競爭和互助中得以成長和進步。

我打算學習杜郎口教改對差生的幫扶方法,細化一對一的幫扶計劃並付諸實踐,在充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的同時,幫助差生走出困境,整體提高全班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綜合四種現代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們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課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創新的,學生的學習是愉快的。作為一名教育者,當我們面對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時,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反思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方法了,雖然四個學校的教育改革模式我們不能照搬硬套,但我們也應該從這樣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啟迪,才能找到適合我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篇3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要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使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養。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是,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種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課程目標就在於打破傳統的基於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於狹窄的課程定位,力求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培養他們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基於此種認識,就應把學生看做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能的人來培養,而不應把他們視為應試的機器或是可填塞的容器,而不斷灌輸知識,施加壓力,因而限制甚至扼殺了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新舊課程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理念。長期以來,在我國中國小教育領域中奉行以知識傳遞為價值取向的教學觀,致使課堂教學模式輕視甚至否認主體活動給予學生素質發展的真正價值。在這種背景下實施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無疑給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新課程的先進的理念反映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特點,體現了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折射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它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一些重大的課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問題基本上都出在課程理念與教師行為的轉化上。《英語課程標準》的正式出版與發行,拉開了中國小英語課程改革的序幕,這標誌着新課程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新課改對全體英語教師來説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必須認真面對。

英語新課改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注重鍛鍊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用英語去交際,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中心地位。在這方面我的做法是:

一、在詞彙方面,由於新教材詞彙量較大,因此我要求學生每單元的單詞可分二至三部分進行背誦,鼓勵他們通過音標、構詞法等科學地記憶單詞,並堅持課前小測;

二、在語法方面,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本節課的語法點,上課時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總結,並提出重難點,然後再歸納總結,課後佈置相關的配套練習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

三、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訓練他們的口語和聽力,還能讓他們不斷的回顧單詞以及語法。

在教學方面,我遭遇了新課程改革,這對我來説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新課改倡導全人教學,強調課程教學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通過這一階段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差生,我儘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儘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説very good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説thank you all the same.以表示鼓勵。這樣他們會因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面對優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後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閲讀量等。

二、創造寬鬆、和諧的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英語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地説英語,並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這鍛鍊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學習課文前我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知識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難點。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改正。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在開學一週後我就讓學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給我的教學提意見,下課後我也經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這階段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一名好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耐心、愛心。

總而言之,教師要使英語成為學生生活中須叟不可或缺的有趣事物。"變學習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使學習過程成為一種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的探索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積極的學習者和有創造性的未來建設者,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取其精華,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不斷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而且作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我們教師自身要深刻理解課改精神,把教學與課改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更新觀念,與新課程共成長。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篇4

通過學習,受益菲淺,特別對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情境,教學關係等方面印象尤為深刻.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教學生成性及教學情境等環節,它們是相輔相承.現將談談我在教學活動 的幾點體會.

一、要注重教會學生學習

1.適當開設數學閲讀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很多學生認為,數學課只要帶着耳朵來聽足矣.其實不然,數學學習離不開書本,進行數學閲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數學閲讀課就是課堂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各自獨立地進行學習。即使九年級學生處在複習階段,也還是離不開對書本的閲讀.當然,教師首先告訴學生閲讀的範圍,指導學生閲讀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等;學生通過閲讀、思考、分析、訓練,弄清知識原理,學會例題,也可以對例題進行改造.既完成練習,又複習舊知識;課堂後段教師用適量的時間進行點評、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數學閲讀課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學習能力,為他們主動地去學習、以及獲取課外知識提供可能。

2.注重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中概念的建立、結論、公式、定理的總結過程,藴藏着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傳統教學相對比較注重結果教學.教學中如果只注意結果,學生在應用知識時總顯得比較吃力.進行這些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識的引入和生成過程的編寫,這也正是為了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們應當改變那種害怕浪費課堂時間,片面追求提高學生方法運用能力的做法,應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利於學生參與認知的教學環節,把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的探索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自己探索和發現的過程,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增強求知慾,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時,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等邊對等角,而是可以先讓學生將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對摺,讓學生髮現它們相等這個特性,從而進一步提出結論的數學理論推導過程.並且學生可通過摺痕得到添加輔助線的方法----------作底邊上的高或頂角平分線或底邊上的中線去構造兩個全等的三角形,通過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導出結論;同時,通過學生親手操作,學生還會發現等腰三角形軸對稱等特性.這樣,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這種探索精神也勢必激勵學生去習,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情境教學以優化的情境為空間,以創設情境為主線,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情境教學講究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發展,乃至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教師設計這樣的一個情境來學習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有一位老奶奶家裏的圓鏡弄碎了,想重新配一個,該拿哪一塊?請你給她拿個主意. 問題提出後,學生們十分感興趣,紛紛議論,連平時數學成績較差 .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學生們學習的主體性很好地被調動了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了數學課堂的思維活動之中.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是思維過程的教學,沒有學生的思維活動的數學課是不成功的,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課堂的情境,以及教師的循循善誘和精心的點撥。因此,課堂情境的創設要以激發學生思維活動為出發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維情境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所以,課堂上提問的設計、題目的選擇、情境的創設等課件都要充分考慮對學生思維活動的啟發性,這正是課堂情境創設所要達到的目的。

數學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問題是數學的靈魂。課堂上,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激勵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獲得積極的心理滿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這一點,可以用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求知慾。

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講授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間製造一種不和諧,將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相關的情境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要小而具體、新穎而有趣、具有啟發性,同時又有適當的難度,與課本內容保持相對一致,不要運用不恰當的比喻,這樣不利於學生正確理解概念和準確使用數學語言能力的形成。教師要善於將所要解決的課題寓於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懸念,把問題作為教學過程的出發點,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

例如,在對 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創設出如下誘人的問題情境:而這正是要學的課題。於是教師便抓住引出課題,再引導學生分析畫法的實質,並用幾何語言概括出這個實質,即這樣,就由學生自己從問題出發獲得了判定定理。接着,再引導學生根據上述實際問題的啟示思方法。除創設問題情境外,還可以創設新穎、驚愕、幽默、議論等各種教學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讓學生深切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並升化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正象贊可夫所説的:"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

教師要傳授知識,更要育人。如何在數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學中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法國著名數學家包羅•朗之萬曾説: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歷史具有百利而無一弊的。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中華民族有着光輝燦爛的數學史,如果將數學科學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風氣有着重要作用。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適應地選擇數學科學史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比如圓周率π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常數,是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為了回答這個比值等於多少,一代代中外數學家鍥而不捨,不斷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其中我國的數學家祖沖之取得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為了讓同學們瞭解這一成就的意義,從中得到啟迪,我選配了有關的史料,作了一次讀後小結。先簡單介紹發展過程:根據這一段教材的特點,適當選配數學史料,採用讀後小結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人類對圓周率認識不斷加深的過程也是學生深受感染,興趣盎然,這對培養學生獻身科學的探索精神有着積極的意義。

有效的教學離不開好的教學情境,創造和諧的教學情境,才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才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三、要以新課標為指導進行數學課堂教學

傳統的課程只有教師與教材,新課標的數學課程是教師、學生教、學材料教學情境與教學環境構成的,就是説,課程是變化的,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新知識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一部分,也是課程的建設者,教學過程教師與學生共同創新課程和開發課程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應該以新課標為標準.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體驗數學,體驗數學具有自然科學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都存在一定數量和空間關係,它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自然科學的工具.任何一門自然科學都離不開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語言及思維方式.它是其它自然科學的基礎,生活離不開數學.例如,模特高跟鞋高度的選擇,儘量讓自己的身高滿足黃金分割比例;又如,商品買賣,儲存貸款等都用到數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聯繫生活.

其次,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做數學,探究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自主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傳統教育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容器,學生的任務是接受知識.但新課標要求,教學並不是老師塞給學生多少知識,學生腦子可裝進知識,學生可以有選擇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自己自主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及主體性和獨立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

再次,在教學中,應把教學過程看成是教師與學生互動,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的教任務實際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系統和發展自己的潛能,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統一的,是交往互動.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能只作聽眾,應自覺地動起來,操作數學,通過思考探究,發現數學知識.在教學中可通過師生及生生之間進行合作交往,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同時,在發展個性中,要關注學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還有,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處理師生間的關係,他們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師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成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學生是獨特的,獨立的和發展的人,是發展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和主動性.

只有把的五個方面把握好,才會使自己的課堂煥發精彩的光芒.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篇5

自我校高效課堂開展以來,我們一直在學習“洋思教學模式”,3月18日,我校全體教師齊聚一堂,就“洋思教學模式”得學習心得做了進一步交流。洋思經驗是洋思人根據本校師生的實際情況摸索出來的一套適合本校師生的教與學的方法,即便是所有的洋思人在教學中也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洋思的教育理念。而今,我們學習洋思,首先是學習其理念,其次是方法,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如果一成不變地照搬的話,就會有許多行不通的地方,畢竟我們面對的羣體不一樣,國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而我們國小生相對來説這種能力就顯得非常弱了,但是結合我們的教學方法我們不難發現,兩者合一更能體現新課程理念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以下是我學習“洋思”的一些粗淺的感悟,和大家分享。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出示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它的出示並不需要有特定的形式,應從孩子角度出發把它轉化成孩子們學習要達到的一種目標。例如,一篇課文一般情況下分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我們多數的時候以讀通讀順課文並瞭解課文的大意為主要內容,而第二課時則是從寫作手法、寫作方式、特點入手深入分析文章。這實在每課切入主題後,教師就可以通過語言明確描述這節課我和孩子們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務即可,無需明確出示。

(二)有效指導自學

洋思教學模式提出以學促教,當堂訓練的理念。首先對教師的促進,學生根據自學指導進行自主學習,殊不知這就對教師提出更嚴格、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想課上這種所謂的輕鬆,課前就得深入研究備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自學指導,而學生自學經驗不足,因此,自學指導的指向性就要明確,不光是要完成那個任務、解決那個任務,更重要的還有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思路,以及最終達到什麼樣的水平要求都要給學生明確。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單純是為了找答案還是學習方法的滲透。,此時教師不再是滔滔不絕的講,而是更注重發現學生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在檢查學生自學情況時有針對性的、尤其是一些共性問題的講解、鞏固、練習。

(三)免講學生會的

這對這一點我覺得在語文教學中不可取,尤其是針對國小生。學生通過自覺指導進行自主學習後更注重語言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而表達的流利、流暢更深乘此的體現出了語言的組織、邏輯思維的能力,同時在此過程中來發現語言表達上的不足之處,以便有力指導。

(四)小組互助學習孩子的力量往往不小覷,可是針對語文教學,我認為課下用“兵查兵、兵幫兵”效果會更好。

這段時間的學習中我明顯的感覺到學“洋思”不輕鬆,它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備課方面下足功夫,以便課上可以有的放矢。以上是這段時間來我對學習“楊思”的一些粗淺的感受。希望能在與同事們更多的交流中繼續收穫。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篇6

本期我校開始學習高效課堂“五步三查”教學模式。這兩個多月的學習探索使我受益頗多,同時也思考了許多。

一直提倡課堂教學改革,從六步式教學模式到五步三查模式,我都有過一些嘗試,一些體會,也有一些迷茫和遲疑。通過這兩個多月以來的探索,我更堅定了信心,提高了對課堂改革的認識和對傳統教育弊端的瞭解。

首先,傳統教學方法過程統一化。在當前教學中,強調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傳授以及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追求學生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因而特別講究向學生講授系統的知識,採取統一的方法,按統一的進度以及統一的要求來開展教學。不論是優等生還是落後生,在當前教學過程中的各方面沒有多少區別,優秀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香,學困生吃不了。還有些教師還在填鴨子,往往認為只要講得多,講得細,學生就可以學得多,就不至於在應試中失敗。可結果往往是教師講得口若懸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種教學實在是談不上學生個性的發揮和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實現。

其次,傳統教學評價單一化。雖説近年來,我國對中國小考試製度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校長和教師的評價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然而,依然有很多人認為評價就是測驗或考試,就是考查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並根據考試分數對學生進行評等和排隊。每次根據學生成績的優劣對教師業績的排隊排名是教師的榮辱榜。半期的學習和嘗試,解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專家們都談到了小組評價的問題,如果沒有對小組的多種形式的評價可能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通過嘗試,使我對小組建設,小組評價有了更深的認識。解決了小組建設,小組評價的問題。也為高效課堂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再次,傳統教學目標知識化。當前教學注重的主要是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把要考試的知識和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通過學習雖然獲取了相應的書本知識,但在素質各方面沒有得到發展。依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學是一種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當觀眾被動接受的單邊活動。由此可見,現在的教師不應是站在講台上滔滔不絕的講演者,而應是流動於學生(演員)之間的導演者,參與者。素質教育中的師生關係有如下特點:民主和諧、平等和作、互敬互愛。素質教育觀念中的優秀學生不是那些認真聽講、全盤接受、不假思考的學生,而是那些善於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敢於創新的學生。高效課堂“五步三查”模式在這方面非常成功。相信通過參與這種學習模式的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將的到長足地提高。

總之,通過學習專家的報告和自己的體驗,我對高效課堂模式有了更深地認識。我深信,在縣教育局和我校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把課堂還給學生。面對困難和問題,冷靜思考,善於總結,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改革的成功。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篇7

我有幸去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習。在短短的時間裏,使我對杜郎口中學的教育教學有了更深的瞭解,以下是我的幾點感悟:

一、學校環境校本化。

走進教學樓,牆壁上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名人像、名言警句,代替它們的是學生的照片和自編的激勵性語言的標語牌,“試一試,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贏”,“課堂大舞台,人人展風采”,“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等等。教室內三面牆壁都是黑板,每間教室的外牆上也有一塊大黑板,黑板的上面也都寫滿了學生的“名言”,或經驗,或方法,或精神激勵,沒有華麗的包裝,但句句催人奮進。

二、學校管理精細化。

杜郎口中學實行精細化管理,工作可以用點點滴滴,紮紮實實,精耕細作,緊鑼密鼓來形容。在工作中找不足,尋差距,謀發展。管理的準則是入木三分,直來直去,不論是學生、老師有了錯誤,直接指出來,用事實説話。杜郎口中學的“評比”無處不在,年級組要評比,個人要評比,學科之間、班級之間、學習小組之間都要進行評比,正是這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比出了師生、工作、學習的熱情,比出了不遺憾的自覺性,比出了公正和諧。

三、課堂學習自主化。

十年來,杜郎口中學圍繞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用模式構建為載體,一步步將新的教育理念變成全體師生的“教”“學”行為,在課堂上,師教生,師幫生,師生互動;生教生,生幫生,生生互動,使得教師的教學形式實現了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了從被動、低效向主動、高效的轉變,實現了師生共同成長。“10+35”課堂模式,就是教師在一節課45分鐘內,自己活動時間不超過10分鐘,其餘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活動。課堂中,學生在明確了自己的學習任務後,在教學活動中必備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熱情,學習動機,學習毅力等學習動力全由學生主宰,教師所承擔的任務是對教學的設計、組織,對學生的啟發、引導、解疑、監控、調節、配合和評價。

四、對於如何將杜郎口的先進經驗順利地開展本校教學工作,為此我有這樣幾點認識和體會:

1、要改革就要轉變觀念

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型所遵循的教學理念我們老師都具備,也可以説我們的老師都在為使這一理念轉化為課堂教學實踐努力的工作着,效果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師的轉變太難了,有諸多的這不敢、那害怕在進行自我束縛,根子還是在於部分老師學習新理念不深入,或者理解不深刻,自以為知道就是理解、理解就是掌握,造成傳統的學生獲取知識觀、知識獲取方式與學生自身能力形成的關係觀在大腦中佔據統治地位,諸多的這不敢、那害怕其實就是傳統觀念的必然結果。要改革就要不怕失敗,不能縮手縮腳。

2、不能拿來主義,不搞形式主義。

畢竟校與校之間存在着諸多不同,我們應該根據本校本班的特點,因校因班制宜的找到合適的結合點與突破口,合理嫁接,在教學改革上就會有所突破。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精髓和原則是不變的,教學規律是相通的。學習時結合學校、班級的實際情況,和班級聯繫起來,因此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3、教師要加強業務學習

在杜郎口中學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要分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的情況下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這就對老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業務水平,才能更好的駕馭課堂。

136教學模式心得體會篇8

十幾年來,一直都在進行課堂改革。高中階段的教學,由於大學聯考成績的壓力,很難有一個根本的轉變。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加以改進,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爭取課堂改革秀外慧中。

我們的教學方式經歷了:背課、講課、導課三個階段。學生聽課的方式也經歷了:被動的聽---同步的思考---積極地練習,三個階段。教學觀念由最初的教師為主體逐漸改為學生為主體。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爭取做到:凡是學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師不包辦,凡是學生能自己能説的自己説,凡是學生能自己想的自己想,凡是學生能自己操作的自己操作,凡是學生能自己練得自己練。將主動權還給學生。

在實際的教學中,大家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

不願提問學生,嫌費時間,影響進度。我們自認為完成了教學任務,實際檢測下來發現學生掌握的並不好。所以説,我們必須注重的是學生學了多少,而不是老師教了多少。要給學生一定的記筆記的時間,記憶的時間,不為完成任務而忙。要講究效果,提高效率。

提問學生,不善於引導,甚至自問自答。這樣的提問沒有實際教學效果,反而會損害學生求知的慾望。所以教師要善於提問,提有價值的問題,同時注意問題的梯度性。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如何適時引導幫助他完成思考,這對於他以後的學習起着深遠的影響。

事實證明,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思考的學生,成績往往很出色。組織課堂教學,我們追求的是學生思維的活躍度,而不是表面上的熱熱鬧鬧。這就要求教師仔細琢磨知識點的銜接,不斷地激發引導學生的思維。

鑑於以上情況,我認為要上好一堂物理課需要做以下準備:

教學中,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師觀念.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堅決杜絕:台上天花亂墜,台下昏昏欲睡的不良局面。

教學中應樹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三主一心教學思想。教師為主導就是要通過誘導、啟發、檢測、評價等手段,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和啟發學生愛學、會學。以學生為主體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訓練是掌握知識獲取技能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要更加註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也是近年大學聯考的新要求。

教師最大的藝術在於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素質,採用各種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感官,激起學生求知興趣,使他們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通過思維活動的引導,促使學生主動的跳起來摘果子,比較輕鬆地獲得知識,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家葉聖陶指出:嘗謂教學各種學科,其最終目的達到不復需教,而學生則能自為研索,自求解決。故教師之為教不在於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難怪乎有物理貴在引導,妙在開竅之説。

要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於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動口、相互交流合作的狀態中,這樣學生的思維、表達、實踐、合作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發展,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從中悟出學習的真諦,從而自然而然地以主人翁身份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極為有利。

總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貴在引導,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變滿堂灌為啟發式;變教師主宰為教師主導;變學生被動為學生主動;變學生模仿為學生探索;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

在實際教學中,不同學科,同一學科的不同課型,不同年級,同一年級的不同層次的班級的授課方式稍有不同,但都離不開兩個最重要的點:一是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動起來(眼動、腦動、耳聽、嘴説,手動)二是要關注學生這堂課到底學了多少,而不是教師講了多少。

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繼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繼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學語言力爭更加簡潔,更加幽默。給學生以正確有力,回味無窮的指導。做一個稱職的導演,和那些可愛的演員們,共同上演一幕幕精彩的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