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年級下冊《小池》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55W

一年級下冊《小池》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小池》教案 篇一

教學預設目標:

1、有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能初步感悟詩歌的韻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背誦一首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課件、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預設

第一課時

學習古詩《所見》。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一、激趣導入  。

1、沈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很多同學學過很多的古詩,也會背很多的古詩,誰願意把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誦)

--展示學生平時的古詩積累

2、揭題,釋題。

齊讀課題。"所見"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指名説説)

小結:所見--所看見的事物(東西)

3、出示課文插圖投影:

《所見》這首詩,寫的就是詩人所看到的圖上的景物。讓我們也來看看圖,你能用幾句話説説你看到了什麼嗎?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小黑板:預習"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大聲朗讀)

二讀:劃出生字,記住字形(不出聲音默讀)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輕聲讀)

2、請同學們用我們學古詩的"預習三讀法"來預習一下課文。

把不懂的字、詞、句子用橫線加上"?"劃下來。如:?

3、學習生字。

(1)、預習好了,你能把古詩中的生字讀出來嗎?(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老師相信你們不用看拼音也能讀出來。(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

自己練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對讀,檢查。

三、精讀課文。

1、你能把這首詩流利地讀出來嗎?指名讀(兩名)

2、播放音樂,教師範讀。

學生閉上眼睛聽,初次感悟、體會詩句的意思。

3、學生練讀全詩。(4人組內合作朗讀)指名1號做朗讀彙報。

4、在4人組內交流:古詩寫了畫中的哪些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5、全班交流。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教師相機解決問題)

預設問題:什麼叫"振林樾"?(傳遍了樹林)

"意欲"是什麼意思?(想要做什麼事情)

6、理解詩意。

(1)出示課文插圖。

A師指"牛與牧童"圖問:這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牧童騎黃牛)

B放錄音(牧童歌唱的聲音)聽!牧童高興地唱起了歌,他的歌聲怎麼樣?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裏迴盪。出示詩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C齊讀詩句。

(2)、演示"牧童捕蟬"的動作及"蟬叫聲"。説説第二句話的意思。

心想捕捉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出示詩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齊讀詩句。

(3)、你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説一説嗎?(小組合作完成)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歌聲在樹林裏迴盪。心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馬上站在樹下一聲不響。

(4)挑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讀一讀。(指名讀)

(5)多美的一首詩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配上音樂)

齊讀--指名讀--男女生讀

四、讀詩想畫面。

1、教師配樂朗誦,學生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背誦。(引背同桌對背齊背)

3、從"林樾"、"蟬鳴"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季節?

五、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指名説説)

2、説説你認為最好記的字是什麼?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呢?

3、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林:左邊的木的捺改成點。

黃、童:中間一橫要寫長,其他的橫要寫短。

範寫"黃"、"童"

六、編故事

學完了這首詩,你覺得牧童捕到蟬了嗎?小小組裏討論一下,試着編一個故事。

七、課後作業 。

1、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2、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第二課時

學習古詩《小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圖揭題,導入  。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這是什麼?

2、小池美嗎?美在哪裏?(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説説)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彙報。

三、圖文對照,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説説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麼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湧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麼?詩中是怎麼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 教師範讀。

2. 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餘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 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裏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隻蜻蜓,有一隻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這樣的景象,給你一種什麼感覺呢?

4. 引導學生帶着這種感覺朗讀。

5. 朗讀反饋。

6 .練習背誦。

五、學習生字。鞏固詞語。

1. 出示帶音節生字認讀。

2. 去掉音節認讀。

3. 小組合作,創造性認記字形。

4、認讀課後我會讀的詞語。

六、總結全文。

七、課後拓展:

和夥伴們交流自己會背的古詩。

《小池》教案 篇二

榮成市實驗國小 一 年級 語文 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型

新授

課題

13、《古詩兩首》(所見/小池)

課時

兩課時

設計教師

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培養學生閲讀興趣,閲讀能力,激發對祖國古典文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設計

情景教學法。

誦讀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看圖激趣 圖上畫了誰?他在幹什麼?他想幹什麼? (二)初讀感知,瞭解詩歌大意 1.齊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畫理解詩意。 2.小組內交流自學。 3.課堂討論自學中的疑難處,教師相機點撥。 4.教師範讀,學生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四)簡述詩意,熟讀成誦 1.教師簡述詩意。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詩意練習背誦。 (五)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聯繫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 (六)讀一讀,想一想 (七)書寫生字 (八)評價、指導 本課是兩首古詩。袁枚的《所見》寫的是“意欲捕鳴蟬”的情趣。楊萬里的《小池》寫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這兩首古詩貼近學生的生活,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夏天的情趣。學習古詩,重在吟誦, 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可以定為: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培養朗讀古詩的興趣。2.認識“所、枚”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3.背誦兩首古詩。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反覆朗讀,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 古詩大意是:在茂密的樹林中,一個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兒,歌聲穿過樹林飄向遠方。樹上的蟬“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 初夏的早晨,陽光燦爛,我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池邊,只見水池中已經長出了一些嫩綠的荷葉,有的荷葉還沒有完全展開,只是露出一個尖尖的小角;池裏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動,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濃密的樹陰。這時候,飛來幾隻蜻蜓,有一隻飛累了,落在尖尖的荷葉上休息。 學生看圖,交流圖意。指導學生有順序觀察,並進行語言訓練。 老師進行朗讀指導。 進行認字教學,學生交流認字方法。 並進行詞句訓練。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

朗讀指導: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認字板塊:聯繫前面的課文,熟字帶生字,如:蜻———晴(同聲旁)怪———惜(同偏旁)陽———陰(反義字) 創造性識字,如:柔(把矛放在樹上。) 讀詞語,造句子識字。 認讀:可惜、愛惜;晴空、晴天;柔和、柔軟 池———池塘 池塘裏開滿了荷花。 露———露珠 露珠在荷葉上跳舞。 學生説詩意,並背誦。 指導書寫,並展評。 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所見     小池

課後反思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着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後,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彙報“讀懂了什麼”,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於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小池》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認識保護大自然的重要。

教學重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詞語,課文。

教學準備:投影圖、詞語小黑板、畫紙、彩筆、抄好比喻句的小黑板。

教學時數:兩課時。

《小池》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 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 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並背誦古詩。

3.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池上>>誰還記得,指名背出,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在池塘裏小孩偷採蓮花的事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和小池塘有關的古詩,題目叫《小池》,板書題目。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同學們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那麼你們想象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會有什麼美麗的景象呢?學生自由想象並用語言描繪。

2.課件出示小荷塘畫面。我們一起看看屏幕,看看課文裏的小池塘裏都有什麼?.説一説圖上畫了什麼景物。試着誇一誇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那麼詩人是怎麼描寫這麼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學習生字。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昔”認讀那麼老師給它加個豎心旁”惜”你還認識它嗎?你還能給”昔”加什麼偏旁?

(2)同樣方法學習”廷”和”蜓”。

(3)指名讀全詩,教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請一個同學朗讀全詩,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圖,想想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演示課件。

2、寫泉眼詩人是怎樣寫的?演示課件。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麼意思?誰捨不得誰?誰能説説這行詩的意思?

(1)指導讀出捨不得的語氣。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

3、作者又是怎樣寫樹陰的呢?讀第二行,“樹陰照水”怎樣理解?晴柔剛才同學們學生字已經理解了,“愛晴柔”又怎樣理解?誰喜歡晴天裏柔和的風光呢?這行詩是什麼意思?

(1)指導讀出喜歡的語氣。

(2)學生練讀,男女比賽讀。

4、小結:這兩行詩寫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泉眼和樹陰。作者把泉眼和樹陰寫得像人一樣懂得感情,其實是融進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喜愛)請同學們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捨不得和喜愛的語氣。

指名讀,賽讀。

5、寫“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樣寫的呢?

讀三、四行,演示課件。這兩行詩寫的是小池裏的景物。“小荷”指什麼?“才”在這兒是什麼意思?嫩和荷葉剛露出什麼?蜻蜓就怎樣?哪為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麼季節的池塘?為什麼?(初夏,因為只有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説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起來這兩行詩眼前彷彿看見了什麼?把這兩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説一説。怎樣讀才能表達出生動、有趣的情景呢?

指導朗讀。

6、把四行詩的意思連貫起來説一説,注意詩句中內容之間的聯繫。(自己説,互相説,當眾説)

7、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夠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小池寫下來,這裏真是太美啦!

8、指名反覆朗讀,指導讀出語氣

9、全班朗讀。

10、有感情的朗讀小詩。

四、總結: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讚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五、小結:你學會了什麼?

一年級古詩《小池》優秀教學設計 篇五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理解詩句的內容,瞭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欣賞古詩,讓幼兒體會大自然的美。

3.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對《小池》的感想。

4.理解古詩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理解古詩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活動準備古典音樂,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啟發性談話:小朋友,誰會背古詩呀?背一首給大家聽聽好嗎?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一首新古詩《小池》。

二、展開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講述,理解古詩的意境。

(1)圖上是什麼地方?(小池塘)

小小的池塘邊有什麼?

(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從這幅圖上,你能看出是什麼季節嗎?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教師:詩人在炎熱的夏天,來到小池邊,泉水在悄悄地流淌,樹蔭倒映在水面上,

一隻飛來的蜻蜓站立在嫩嫩的荷葉上。

看到這麼美麗的'景色,詩人就提筆寫下了這首《小池》。

2.示範朗誦,講解詩意,介紹作者。

(1)教師朗誦古詩。

提問:古詩的名字是什麼?這首是共有幾句?

小結:很久以前古代詩人寫的詩就叫古詩。古詩的詩句簡練,朗誦起來也非常上口。

(2)講解詩意,學説詩句。

泉眼悄悄無聲是愛惜細細的流水。泉眼:泉水的出口。惜:愛惜。細流:細小的流水。

樹蔭倒映在水面上是它喜歡晴天柔和的風光。照水:倒映在水面。晴柔:晴天柔和的風光。

小小嫩嫩的荷葉剛露出緊裹的葉尖。尖尖角:指剛出生的、緊裹着的嫩小荷葉尖。

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

(3)介紹古詩作者。

楊萬里,南宋詩人,是我國古代的寫詩做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詩以描繪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樸實清新,流暢自然。

3、欣賞錄音,學習朗誦。

提問:剛才錄音中是怎樣朗誦古詩的?你能試着像古人那樣朗誦古詩嗎?

幼兒跟隨教師學習朗誦。

4、配上古典音樂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位畫家,讀完這首詩,你會想怎麼畫詩中的景色呢?回家之後把它畫下來好嗎?

古詩: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教學反思:

在理解古詩內容的時候,教師緊緊抓住詩中描寫的景物:泉眼、樹陰、小荷、蜻蜓,來引出相應的詩句進行學習和誦讀,並讓幼兒通過圖文結合感受泉眼與泉水、樹陰與池水、小荷與蜻蜓之間的聯繫,從而感受自然之間的和諧與美好。為讓幼兒更好的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對詩句中關鍵詞做了一定得理解。理解的時候利用了幼兒在平時“詞語開花”的經驗,對古詩中關鍵的詞語進行拆字組詞的方法,這樣幼兒不僅很感興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詞的意思。

《小池》教案 篇六

【片段1】

師:我們已經學過好幾首古詩了,想一想當時怎麼學的?説一説你準備怎樣學習今天的這首詩,好嗎?

生:要把詩讀熟,瞭解它的意思。

生:還要會背誦。

生:還要認識生字。

生:還要會有感情的朗讀。

師:誰能將學習步驟連起來完整地説一説?

生:學習這首詩,我們要先認識生字,讀熟全詩,瞭解意思,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師:我們就按這個順序和方法學習這首詩好嗎?

【片段2】

(學生同桌間互相讀、互相評。)

師:同學們讀得這麼起勁,老師也想讀,行嗎?

生:(齊聲)好!

師:(範讀)老師讀得好嗎?

生:好!

師:謝謝同學們的鼓勵,相信大家一定會比老師讀得還好。

(學生又有激qing地高聲朗讀。)

【片段3】

師:大家都會讀了,現在你們想幹什麼?

生:(大部分)背課文。

師:背就背,自己試試看,看誰先背下來。

(生紛紛高聲背誦,課堂上書聲朗朗。)

【片段4】

(學生想像詩中描寫的美景之後,教師在優美的樂曲中朗誦出描寫夏日荷塘美景的片段。學生邊欣賞圖畫邊仔細地聽。)

師:聽完後,你有什麼感覺?

生:這裏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生:這裏好美呀!我要是能親眼看到這美麗的景色該多好啊!

生:我真想變成一隻蜻蜓,永遠地生活在那裏。

師:帶着你的感情,再來朗誦這首詩好嗎?

(學生一個接一個站起來讀。)

師:誰能勇敢地走到台前來,在優美的樂曲中給大家表演詩朗誦?

(學生爭着到台前表演。)

【訪談錄】

問:您開始為什麼先讓學生説出學習步驟?

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往的課堂上,“主人”往往對學習目標、內容、步驟、方法等,都很模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都必然受到壓抑。相反,教師真正相信學生,放手讓他們參加制定學習步驟與方法,使他們對學習進程心知肚明,這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探索和思考,逐步形成一種以創新的意識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性格特徵。

問:在教學過程中,按步驟熟讀課文之後應該是瞭解意思,再有感情朗讀,你為什麼打亂了這個順序先背誦呢?

答:學生會讀了,要求接下來背誦,也是順理成章的,教師不能只拘泥於教案,而要尊重學生的意見,靈活地調整學習順序和內容,使學生主體地位落到實處。

問:對於低年級的國小生,古詩教學好像沒有課文教學那樣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顯得抽象一些。你採用什麼方法使學生對古詩更感興趣呢?

答:通過範讀、試讀、誦讀、賽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切身感受到古詩語言的節奏美、音韻美、繪畫美。引導學生在意境中展開想象,獲得情感體驗,產生心理共鳴。

【案例分析】

這節課留給我們了以下幾點啟示:

1、使學生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改變了學生被動地被老師牽着鼻子走的教學現象。

2、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地位。教師平等的對待學生,真誠地徵求意見、在乎學生的評價,使課堂充滿了親和力。

3、靈活地使用教案,尊重學生的表現,更加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教師充分地滿足學生的要求,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體驗成功的喜悦。

5、以讀貫穿整個教學,使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體驗,讀中感受,迎合了《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古詩教學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