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背影教學設計一等獎(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7W

背影教學設計一等獎(精品多篇)

《背影》教學設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這一單元五篇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的敍事性散文。五篇課文訴説的都是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本單元閲讀教學,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感悟到“愛”,培養自己的愛心和同情心,從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於1925年寫的一篇紀實性散文,作者另闢蹊徑,選擇“背影”這一特殊的角度來描寫父親,在特定的環境下把父親的背影定格,在樸素的文字藴含深沉的父愛。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深摯的父愛,更重要的是以本文為契機引導學生感悟身邊的親情,抒寫身邊的親情!

學情分析: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因而總是被父母濃濃的愛包裹着,他們習慣了被愛,總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很少真切的來體驗一下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不過本文是寫實的,貼近生活,中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感悟能力,應該是能夠理解文章中的感情,也能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感悟自己身邊的親情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

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3)積累重點的生字詞

2、過程與方法:

(1)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自主合作探究

(2)細讀文本,理解關鍵的語句所表達的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文章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親情

(2)溝通個體體驗,感悟親情,抒寫親情

教學重點:

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學難點:

把握文中對父親背影的細節描寫,體味父子之間濃厚的深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希望大家仔細聆聽,認真體味!

播放歌曲《父親》

(意圖:這首歌的歌詞淺顯、樸實,貼近生活,讓學生在優美、感人的音樂聲中領會父母的愛,從而激情激趣。)

同學們,在我們的人生經歷中,父母肯定給與了許許多多的關愛,他們愛得樸實,愛得簡單,也許如同歌中唱的,只是那一碗粗茶淡飯,也許是一個模糊的背影……

或許這些都不被太多的人關注,卻深深印在了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的心中,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背影》,讓我們在那淡淡的背影中去感受深摯的父愛!

二、走進文本,走近父愛

1、速讀課文,找出本文的線索是什麼?主要寫誰?

明確:背影父親

2、文章以“背影”為題,以“背影”為線索,那麼請大家找一找文章一共幾次寫到“背影”?比一比,誰最快(小組協作完成)

明確:四次惦記背影(1)——思念父親—虛寫

刻畫背影(6)——望父買橘—實寫

惜別背影(6)——父子分別—實寫

再現背影(7)——別後懷念—虛寫

第一次,開篇點題,寫最不能忘記的便是父親的背影

第二次,着力刻畫望父買橘的背影,這一刻終於體會到了父親深深的愛

第三次,分別後,目送父親背影消失在人流之中,依依惜別背影,惜別父親

第四次,看到父親的來信,想起了父親的種種好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再現了父親的背影

1、課文的線索是背影,那麼本文除了寫背影之外,還選取了哪些素材,另外還描寫了什麼?

明確:臨別時的家境

祖母去世——父親賦閒——家境慘淡

描寫慘淡的家境,渲染了一種黯淡,悲涼的氣氛!

2、眾多的背影中,你認為哪一次的背影最讓你感動?為什麼?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部分,並勾畫出你認為最吸引你的詞句。

播放視頻:《背影》

(意圖:大山裏的孩子,或許有許多還從來沒有見過火車,所以不理解父親攀爬月台到底有多不容易,觀看視頻,可以讓大家身臨其境,真切感受到父親的那一份艱難,從而更好地領會父親一言一行中所傳遞出來的父愛。)

明確:

穿着:體現父親沉重而困窘的現狀

動作:“探、穿、攀、縮、傾”等一系列的動作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艱難的卻又非常努力的背影,這是一個愛子情深,近乎固執的背影!

語言:簡單的三句話,是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的體現,樸實平淡的語言中飽含父親那一片愛子深情。

(意圖: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具體分析,學習作者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追問:讀過課文之後我們發現,其實全文對父親的語言描寫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句,你能找出來嗎?品一品這些語言中有怎樣的深意。

明確:五處

第一處(2段):父親本身難過,卻來安慰我,平淡樸實的語言,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第二處(4段):父親當時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的心目中高於一切,擔心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猶豫再三,最終決定由自己親自去送。

第三處(6段):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了,兒子勸他可以走了,而父親卻還覺得沒有儘夠新意,看見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但只要兒子受用,他也心甘情願,他還害怕兒子跟出來,忘了行李。

父親事無鉅細,無微不至的關心均源於滿腔的愛子之情!

第四處(6段):關心兒子路途平安,簡單一句只是希望兒子能平安到達!

第五處(6段):擔心兒子行李安全,自己獨自離去,也不奢求兒子送別,只希望兒子一切平安!

父親的字字句句,簡單,明瞭,但無不包含着自己拳拳的愛子之情!

父親深摯的愛子之情,如涓涓細流,浸潤心田;作者的刻畫細緻入微,沒有華麗的辭藻,讓我們在特定的環境下,從父親的一言一行中深深領悟!這種手法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三、走近作者,感悟父愛

1、父親的一言一行,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可是作者理解了這一片深切的父愛了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明確:不理解—領悟—感念

不理解:

(1)“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麼要緊的了。”

(2) “我再三勸他不必去”

(3)我暗笑他“迂”,認為自己聰明,讓他回去!

等等很多細節的地方都體現我當時對父愛的不理解。

領悟:

(1) “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

(2) “我現在想想,我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3)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4)父親買橘子時我趕緊去攙了他。

“聰明”反語的手法,突出多年以後我醒悟過來,終於明白了那時父親的愛;我滑落的眼淚,正是我領悟父愛的最好的見證!

串講:文中不止一次寫到我的眼淚,找出來,仔細體味都包含了我怎樣的感情!

第一次:開篇,目睹家中的慘淡家境,想念過世的祖母,想到自己又不能為父分擔憂愁,流下了悲哀難過之淚,我們看到一個非常脆弱的不夠成熟的年輕人形象。

(見父親,睹家境,悲祖母——難過之淚)

第二次:之前不理解父愛,還曾暗笑父親的“迂”“覺得他説話不大漂亮”此次目睹父親買橘的艱辛,才意識到父親是如此的不易,父愛如此的深沉,因而深受感動,不禁淚流滿面。

(望父買橘,理解父愛——感動的淚)

第三次:分別之時,看到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人海之中,格外留戀,惆悵,想到父親前程艱難,此時留下了感傷、惜別之淚。

(背影遠去,依依惜別——惜別之淚)

第四次:收到父親來信,父親講“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深深觸動了作者的心絃,中國有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此時年近中年的作者,已經真切地理解了父愛,瞬間的情感激盪使作者淚如泉湧,父親的背影於是在作者晶瑩的淚光中永恆定格!

(再現背影,淚光瑩瑩——心酸的淚)

深深的父愛打動了我們,或許最讓我們感動的是作者對父愛遲到的理解!幾經轉折,作者才明白了父親的那份拳拳的愛子之情,不過“遲到總比不到好”!

四、感悟親情,暢談感受

今天我們學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被他們父子深情打動的同時,你們

是否對自己身邊的親情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學生聯繫自我實際,暢談心中感悟!

父親的背影,兒子的眼淚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父子之間的深情;你們的故事,你們身邊的點點滴滴也讓我感動不已,讓我們學會感悟親情,理解親人不同的關愛方式,珍惜親情、珍惜關愛!

五、發現關愛,抒寫親情

通過大家剛剛認真的感悟,深情的講述,我們發現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何

嘗不是處處充斥着一份份深摯的父愛、母愛,類似“背影”的這種另人感動的瞬間和場景也隨處可見,讓我們提起手中的筆,學學朱自清先生,用我們最樸實的語言,從最細微的點滴着手,記錄下這些讓人感動的瞬間吧!

課後小隨筆:選取身邊的一個小場景,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記錄自己最真實的感動記憶!

朱自清的《背影》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獲得人生的啟示。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體會評議的特點。

3珍愛親情,學會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言。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上課之前,先讓我們來欣賞一首動聽的歌曲《父親》。

2、師:在父母的辛勤哺育下,我們一天天地長大,但是,父母卻一天天的老去,同學們,你是否注意到:皺紋正一天天地爬上了父母的額頭;銀髮也在不經意間從父母頭上冒了出來;他們的腰身已變得不再挺拔……有人説:“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可當我們面對着蒼老而可敬的父親時,他的眼神、他的手勢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示着他對我們的愛,我們也不由得而升騰起一種尊重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普通的父親,認識父親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濃濃的父子親情。

3、板書:背影 朱自清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於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字詞的情況。

交卸 奔喪 狼藉 簌簌 典質 賦閒 頹唐 瑣屑

2、範讀課文。(聽錄音)學生聽讀,思考:

(1)本文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感念。

(2)作者前後的心理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起初對父親不理解,覺得父親説話不漂亮,甚至暗笑父親的迂,及至看到父親爬月台的背影,這才良心發現。

(3)文中幾次寫到背影?重點寫的是哪一次?

文中四次寫到背影,重點寫的是父親爬月台買橘子時的背影。

(4)文章明明寫的父子浦口分別,為什麼偏偏要以“背影”為題呢?

因為“背影”集中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是父子依依惜別時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

(5)父親給“我”買的橘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值得“我”如此懷念嗎?談談你的理解。

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當時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祖母去世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家中負債累累,家影甚是慘淡。在這種情況下,父親仍不忘關心兒子,因此,這一堆硃紅的橘子就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四、作業。(略)

第二課時

一、重點研討。

1.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父親的背影的?為什麼寫得這樣詳細?

2.課文寫父親離去時的背影,是怎樣寫的?有什麼作用?

3.課文結尾寫作者讀父親的信,又見父親的背影,卻是在“晶瑩的淚光中”見的,這是什麼原因

討論明確:

四次寫背影的文字:

①“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1.複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可從“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

作者這樣描寫父親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寫,寫衣帽,然後作動作描寫,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台的動作,還用自己的感情烘托這個背影。

這個背影,在全部故事情節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腦,最能體現父親的愛心,所以寫得這樣詳細。

2.父親離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寫,由近而遠,由顯而隱,並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寫這個背影,能表現這樣的感情:為父愛感動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戀、惆悵,想到父親前程艱難,又格外悲憫、辛酸。

3.父親在信上説到了“大去之期”,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淚如泉湧,含着眼淚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所以這一處背影是在“晶瑩的淚光中”見的。

三、品味語言。

父親送兒子上車過程中只説了四句話,並且都很簡短,意思也很平常,請找出來,聯繫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的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親自送兒子。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把兒子送上了車,已經照顧得無微不至了,可是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到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為兒子去買橘子。過鐵道不容易,父親自己很明白,可是為了兒子,自己仍然心甘情願地去買橘子。

3、“我走了,裏邊沒人”。父親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後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4、“進去吧,裏邊沒人。“父親趣聞 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裏還是惦記着兒子。想到兒子的行為不能疏忽,因此提醒兒子小心。

四、拓展延伸。

1、指名讀《父子情》。

2、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親肯定也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想一想,其中哪一個細節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説出來和大家交流。

父子情

舒乙

“慈母”這個詞講得通,對“慈父”這個詞我老覺着彆扭。依我看,上一代中國男人不大能和這個詞掛上鈎,他們大都嚴厲有餘而慈愛不足。我的父親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種嚴厲得令孩子見而生畏的人,所以是個複雜的父親。

我不知道,一個人的記憶力最早是幾歲產生的。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個記憶是一歲多有的。那是在青島,門外來了個老道,什麼也不要,只問有小孩沒有。於是,父親把我抱出去。看見了我,老道説到十四號那天往小胖子左手碗上系一圈紅線,就可以消災避難。我被老道的樣子嚇得哇哇大哭,由此便產生了我的第一個不可磨滅的記憶。使我遺憾終身的是,在我的第一個記憶裏,竟沒有父親的形象。我記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鐵門。

我童年時代的記憶中第一次真正出現父親,是在我兩歲的時候,在濟南齊魯大學常柏路的房子裏。不過,説起來有點泄氣,這次記憶中的父親正在撒尿。母親帶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親走了進來,做示範,母親説:“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們倆一樣!”於是,我第一次看見了父親,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樣。

在我兩歲零三個月的時候,父親離開濟南南下武漢,加入到抗戰洪流中。再見到父親時,我已經八歲。一見面,我覺得父親很蒼老。他剛割完盲腸,腰直不起來,站在那裏兩隻手一齊壓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聲“爸”,他抬起一隻手臂,摸摸我的頭,叫我“小乙”。對他,對我,爺兒倆彼此都是陌生的。他當時嚴重貧血,整天抱怨頭昏,但還是天天不離書桌,寫《四世同堂》。他很少到重慶去,最高興的時候是朋友來北碚看望他。只有這個時候他的話才多,變得非常健談,而且往往是一張嘴就是一串笑話,逗得大家前仰後合。漸漸地,我把聽他説話當成了一種最有吸引力的事,總是靜靜地在一邊旁聽,還免不了跟着傻笑。父親從不趕我走,還常常指着我不無親切地叫我“傻小子”。他對孩子們的功課和成績毫無興趣,一次也沒問過,也沒輔導過,採取了一種絕對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態度。他表示贊同的,在我當時看來,幾乎都是和玩有關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賞我對書畫有興趣,對唱歌有興趣,對參加學生會的社會活動有興趣。他很愛帶我去訪朋友,坐茶館,上澡堂子。走在路上,總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緊緊地跟在後面,他從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説話。我個子矮,跟在他後面,看見的總是他的腿和腳,還有那雙磨歪了後跟的舊皮鞋。就這樣,跟着他的腳印,我走了兩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國。現在,一閉眼,我還能看見那雙歪歪的鞋跟。我願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擔心,不必説話,不必思索,卻能知道整個世界。

再見到父親時,我已經是十五歲的少年了,是個九年級學生。他給我從美國帶回來的禮物是一盒礦石標本,裏面有二十多塊可愛的小石頭,閃着各種異樣的光彩,每一塊都有學名,還有簡單的説明。

我奇怪地發現,此時此刻的父親已經把我當成了一個獨立的大人,採取了一種異乎尋常的大人對大人的平等態度。他見到我,不再叫“小乙”,而稱呼“舒乙”,而且伸出手來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樣。他的手很軟,很秀氣,手掌很紅,握着他伸過來的手,我的心充滿了驚奇,頓時感到自己長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高中畢業後,我通過了留學蘇聯的考試,父親很高興。五年裏,他三次到蘇聯去開會,都專程到列寧格勒去看我。他沒有給我寫過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對朋友們説:兒子是學理工的,學的是由木頭裏煉酒精!

雖然父親誠心誠意地把我當成大人和朋友對待,還常常和我討論一些嚴肅的問題,我反而常常強烈地感覺到,在他的內心裏我還是他的小孩子。有一次,我要去東北出差,臨行前向他告別,他很關切地問車票帶了嗎,我説帶好了,他説:“拿給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車票,他才放心了。接着又問:“你帶了幾根皮帶?”我説:“一根。”他説:“不成,要兩根!”“幹嘛要兩根?”他説:“萬一那根斷了呢,非抓瞎不可!來,把我這根也拿上。”父親的這兩個問題,讓我笑了一路。

對我的戀愛婚事,父親同樣採取了超然的態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選擇。他送給我們一幅親筆寫的大條幅,紅紙上八個大字“勤儉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這是繼礦石標本之後他送給我的第二份禮物,以後,一直掛在我的牀前。可惜,後來紅衞兵把它撕成兩半,扔在地上亂踩,等他們走後,我從地上將它們揀起藏好,保存至今,雖然殘破不堪,卻是我的最珍貴的寶貝。

直到前幾年,我才從他的文章中發現,父親對孩子教育竟有許多獨特的見解,生前他並沒有對我們直接過説,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我終於懂得了愛的價值。

父親死後,我一個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過了一個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臉,拉了他的手,把淚灑在他滿是傷痕的身上,我把人間的一點熱氣當作愛回報給他。

我很悲傷,我也很幸運。

背影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樸素而又飽含深情的語言。

2、學習體會通過人物動作刻畫形象、展現人物心理的方法。

3、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感悟“愛”這種博大的感情,通過此文去引導學生關注父母的生活與情感,懂得感恩。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背影”作為文章描寫的對象在文中多次出現,尤以父親為“我”買橘子而穿鐵道、攀月台那個場面的描寫為最詳,是全文的重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難點:體會藴涵在作者筆端的深深的父子之情。

1、導入課文

2、作者介紹

3、背景簡介

4、整體感知

文章以什麼為線索來展開的?

同學們覺得作者筆下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父親形象呢?

作者是如何體現這個形象的?

文中寫了父親幾次背影?

四寫背影

⑴懷念父親,惦記背影;

⑵望父買橘,刻畫背影;

⑶父子分手,惜別背影;

⑷別後思念,再現背影。

這四次對背影的描寫中,哪一次“背影”寫得最具體、最感人?

5、思考討論

聽錄音(第六段)

思考討論一:父疼子

(1)讀父親過鐵道的部分,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父親背影?

父親的穿戴:黑、布(兒子衣着)

走路的姿勢:蹣跚

爬月台動作:探攀縮傾

提示:寫人記事,應選擇最動情的一件事;寫最動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動情的瞬間。

(2)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為兒子做了這麼多細小繁瑣的事,進行了外貌和動作描寫以外,還用什麼描寫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父親的語言。

⑴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⑵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⑶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⑷進去吧,裏面沒人。

憐惜體貼,依依不捨

提示:

寫作,要善於用樸素的語言寫出深摯的感情;

選材,也要善於選擇那些平常而又飽含深情的素材。

思考討論二:子愛父

對於父親的關心和疼愛,作者理解了嗎?從哪裏表現出來?

三、拓展遷移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想一想,哪一個細節給你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小結:整篇文章抒情氣氛濃郁,通過日常生活中一連串細小的事情,用樸實的語言直抒胸意,表達了父子深情。

(放歌《父親》)

四、作業佈置

1、有感情的把《背影》讀給你的爸爸聽聽。

2、借鑑《背影》的構思法,選取你生活的片斷,以父親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習作,寫好後請你爸爸修改。

背影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掌握狼藉、蹣跚、頹唐、瑣屑等詞的音義。

2、領會本文表現父子之間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難點:

1、對第六段父親買橘子過程的描寫。

2、樸實語言的表達效果,感受父親的愛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播放音樂課件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前先來聽一首歌曲《父親》,(播放音樂),這首歌曲在娓娓的餘音中結束,我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父親那衰老而疲憊的身影。父母是我們的港灣,撫慰你這條流浪的小船;父母是我們的大樹,遮擋住生活的風風雨雨;父母是我們堅實的大地,無論我們走到哪裏,我們都會從他們身上汲取無窮的力量。這節課我們學習《背影》,去感受一下父愛的偉大無華。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作品有《背影》、《春》、《綠》、《荷塘月色》、《槳聲燈影秦淮河》,《背影》是他滿譽文壇的佳作,本文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

三、自主學習(重點)

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狼藉:亂七八糟的樣子蹣跚:因為腿腳不靈便,祖樓緩慢的樣子。

頹唐:衰退敗落瑣屑:細小繁多的事情

四、正文講解(重點)

一、本文的主要線索是什麼?(背影)

二、文中一共刻畫了幾次背影?

(四次難忘、刻畫、離別、再現)

三、仔細閲讀第六段,作者運用了那些描寫手法寫父親買橘子的過程?

外貌: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動作: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

語言:“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四、父親的外貌有什麼特點?

(“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這樣寫有什麼用意?

①父親在守孝期間,體現了父親的孝順。

②和“肥胖”的身子構成一致,更顯得壓抑沉悶,有助於對“背影”的理解。

③父親性格內向,不愛説話,黑色突出這一性格特徵。

五、作者在動作描寫運用了哪幾個動詞?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攀”、“縮”、“傾”)

為何用“攀”不用“抓”?(因為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後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攀”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是多麼地令人揪心啊!)

用“縮”字有什麼好處?(“縮”字説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多麼得緊張啊!)

用“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夥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表明父親要爬上月台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父親爬月台的時候,作者運用了幾個特別生動形象的動詞:“探”、“攀”、“縮”、“傾”等。父親爬月台既然如此困難,還堅持去給我買橘子是因為父親疼愛兒子,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六、全文父親對兒子説了幾句話?有什麼特點-?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安慰兒子)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擔心別人照顧不周到不放心)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怕兒子累着)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擔心兒子是否安全到達)

(5)進去吧,裏邊沒人。(擔心行李的安全)

——樸實而簡潔,表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惦記思念兒子,語言樸實、感情深沉。

七、父親對兒子如此的愛,那麼兒子對父親的感情呢?(文中作者幾次流淚)

悲傷的淚水:看到家境衰敗,望着父親,想起祖母

難忘的淚水:望父親買橘子

離別的淚水:依依惜別之時

兒子感激父親,從側面表現父子之間的真摯感情

五、拓展延伸(討論)

從全文來看,父親對兒子的愛是細膩體貼,無私偉大的,兒子對父親思念感激,父子之間感情真摯,非常感人。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感觸呢?父母為你做的哪件事最令你難忘呢?請同學們先分小組交流,然後請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看哪個小組的代表説得感人。

教師總結:同學們都是懂事體貼父母的好孩子,也很善於觀察生活,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天下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最真摯無私的,父母的愛一直都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好好珍愛這一份人間最寶貴、最美好的感情。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學會享受美好的生活。

六、教師小結

從此文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所記敍的只是生活中的繁瑣小事,然而道出的卻是人間至真至純的親情,真正達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的高度。希望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領會本文表現父子之間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用自己純真的心和美麗的眼睛去發現這個愛的世界吧!

七、佈置作業

請大家回到家裏,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替他們洗一次腳,為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同學們回去給父母洗一次腳,把你的感受寫到作文本上。

背影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2、通過關鍵詞語,句子表達特殊感情。

3、領會本文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感受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聯繫自身,淨化靈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重點語段(第六段父親買橘子的過程的描寫)閲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難點:樸實的語言的表達效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及內容:

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裏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其中父母對我們的愛卻是最令我們感動的,哪位同學能講述一個父母令你們感動的故事?再談談你們當時的心情。

提示:可鼓勵大家盡情去説,看誰講述得栩栩如生,令大家感動。

今天,我們來品味一下現代著名作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看他是怎樣寫自己的父親的,怎樣描繪父子親情的。

二、朗讀訓練

1、抽學生分段朗讀後互相評議得失;2、播放配樂朗誦示範。3、學生配樂朗讀。

三、自主學習

1.這篇散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

《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通過選取離別時對父親背影的描寫,充分體現了父親之間真摯深厚的感情,表達了父親的一片愛子之心。這篇文章寫於1925年10月,作者當時處於一個顛沛流離的時代,世態的炎涼,生活的困頓,使作者的心緒充滿寂寞和哀愁,親人之間的離別就更加重了這種傷感的色彩,特殊環境就多了一份特殊的感受。故事發生的時候正是作者家境敗落,祖母的死,父親的失業,接二連三的災難,父親本已承愛了沉重的打擊,對“我”卻還無微不至地憐愛和體貼,送別時為“我”買橘子,使我們理解到父子間在困境中彼此體貼,相互憐愛的真摯感情。

2.本文很類似於一般寫父親或母親的敍事抒情散文,完全可以用“回憶我的父親”之類作題目,作者為什麼要以“背影”為題目,換成其他題目,效果會怎樣?

背影,可看作是父親的一種特殊“面貌”。由於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獨特發現,選擇了這個最佳的表現角度。以“背影”為題,貫穿全篇,父親老境的頹唐、心情的憂鬱、父愛的真摯等,都可通過“背影”真切地表現出來。它意藴豐富,耐人尋味,留給讀者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這裏,我們可看出朱自清不隨人後、善於開拓創新的藝術才華。如果換成“浦口別父”之類,就平庸無味了。

四、合作學習

1、找出文中四次提到的“背影”都在哪些段,作用有什麼不同?哪一次是寫作的重點?

第一次:文章第1段。開篇點題“背影”,以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第二次: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第6段。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具體的描繪。這是寫作重點。父親胖胖的身軀,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色棉袍,步履艱難,蹣跚地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這個境頭表現了父親愛兒子的深厚感情,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第三次:父子告別,看到父親的“背影”,第6段。兒子眼望着父親的“背影”在人羣中消失,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第四次:文章結尾。兒子讀着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與文章開頭呼應。

2、四次“背影”的出現,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實與虛之間關係如何?

第二、三次是實寫,第一、四次是虛寫。實寫是虛寫的基礎,是虛寫的條件,沒有實實在在的“背影”的描寫,本文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虛寫是對實寫的感情的深化和昇華。

五、探究學習

1、本文是從哪些方面刻畫父親形象表達父子之情的?

①動作描寫。蹣跚地走、慢慢地探身、用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身子向左微傾、將橘子散放在地上、慢慢爬下。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使那為我熟識的父親的背影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意境,成為一個永遠不能忘懷的鏡頭,銘刻在我的心中。父親那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奮爭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文中表現的那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間相愛相憐之情,字裏行間的那種淡淡的哀愁,多麼真摯動人呀!那淡灰色的愁雲之間,那一捧“硃紅的橘子”,不正是父親一片親子之情的真實寫照嗎?

②語言描寫。文中父親的語言都很簡短、平淡,但平淡之中寓深情。

當祖母去世、父親失業、“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時,父親説:“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當父親不放心別人送我,決定親自送我,我勸他不必去送時,他説:“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當父親要為我買橘子時,他説:“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當父親與我告別時,他説:“我走了,到那邊來信!”他走了幾步,又回頭看見我,説“進去吧,裏邊沒人。”

這些話藴含着許多的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意思。

2.速讀課文,簡析文章的語言特點。

《背影》全用白描記敍事實,不作任何修飾。通篇寫父親多麼關心愛護兒子,兒子又是多麼感激思念父親,但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大拙正是大巧的表現。文中用詞造句都經過認真考究,絕不隨便。如送行那一段:“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説定不送我,叫旅館裏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這裏的“説定”,如果用“説過”似乎也通,但遜色多了。“説定”不送,後來終於還是送了,實際上是説而不定,很好地表現出父親當時的矛盾心理。“熟識”一詞,説明父親託的這個茶房該是靠得住的;“再三咐”,表明囑咐茶房遍數之多,不厭其煩,反覆交代,唯恐茶房有半點疏漏;“甚是仔細”,表明囑咐內容之詳,把送行中應該注意的細微末節都提到了。這些用語,強調説明父親已為兒子上火車作了極其精細、周密的考慮和安排,字眼雖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處,使父親愛子之心躍然紙上

3.分析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板書:

開篇設疑 惦記背影(思念父親)1

悲涼氣氛(別時家境)2-3

回憶往事墊背影(細心關照)4-5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別後思念 再現背影(別後懷念)7

朱自清的《背影》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設想:

本課是名家名篇,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學適合採用自主參與活動的教學方式,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自主式學習的方法。教師首先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閲讀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以自編提綱卡的學習方式,將本文的內容系統化。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抒發的父子間看似平淡實為深切的感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作者抓住某一特定情景展開內容的寫法

教學難點 :

學習在敍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課文:

同學們,有誰知道孟郊的《遊子吟》這首詩嗎?

(教師用幻燈片打出,師生共同朗誦這首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詩歌讚頌的是誰?(它是歌頌母愛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很多的詩和歌都是詠贊母親的,説明母親的確偉大。然而,父親偉不偉大呢?同學們愛自己的父親嗎?今天,我們來感受一篇表現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檢查預習情況,正音正字。(打投影片)

差使(chāi) 交卸(xiè ) 奔喪(sāng) 遊逛(gung)

躊躇(chu ch’) 柵欄(zhà ) 蹣跚 (pn shn) 瑣屑(suǒ xiè)

2、由學生自由上台寫出其它的生字詞,集體討論解決。

3、簡介作者及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歐遊雜記》等,收在《朱自清文集》裏 。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説:“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裏所敍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三、初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父親説過的五句話。

1、由生活導入 :根據同學們的觀察,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二人哪個人的話語多些呢?父親一般沉穩少言。朱自清的父親也一樣。大家找找看,父親一共説了幾句話,用直線劃出來。(以快速閲讀抓文章重要信息為突破口,分組討論。)

2、提問:父親説第一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a:祖母死了 ; b: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提問: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重點詞:“死、交卸、禍不單行、狼藉、變賣典質、虧空、喪事、慘淡、賦閒”等)

提問:這些沉重的精神和物質負擔均壓在父親身上,但他對兒子説的話是憂傷的嗎?

(讀“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句,體悟理解父親對兒子的愛——寬厚豁達。)

3、父親的第二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説的?

(護送兒子過江上火車。“不要緊,他們去不好!”“他們”是單指茶房那一類人,包括了其他任何人,表達父親情感的細膩的一面。)

提問:兒子遠行,父親開始決定送還是不送?

(先不送後又送。)

提問:父親為什麼送呢?表達了父親對兒子哪一側面的愛呢?

(“忙、不送、囑茶房甚仔細、不放心、頗躇躊”。抓住“躇躊”一詞,反覆悟解,聯繫前文背景介紹,體會父愛的深沉而細膩。)

4、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説的三句話,並體會所含的意思。

<1>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3>進去吧,裏邊沒人。

<2>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4>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2、課文哪兩個地方實寫父親的背影?

a: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時候;

b:父親送子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羣的時候。

3、着重寫父親“背影”的是哪一處?把“背影”的內容劃出來。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顯出努力的樣子”)

提問:這裏運用的是什麼描寫?

(肖像和行動描寫,重點寫衣着和動作。)

4、父親的外貌有什麼特點?

(“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

提問:這樣寫有什麼用意?(鼓勵學生自由發言)

(如:①父親在守孝期間,體現了父親的孝順。②和“肥胖”的身子構成一致,更顯得壓抑沉悶,有助於對“背影”的理解。③父親性格內向,不愛説話,黑色突出這一性格特徵。)

5、父親過鐵道時的行動描寫有什麼特點?找出其中的詞句,並加以體會。

(蹣跚、慢慢探身、兩手攀着上面、縮、微傾;這些動作描寫,表現出父親行動的困難、艱難。)

探討: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為什麼還堅持為我“過鐵道買橘子”?

(各抒已見,互相補充。)

6、集體誦讀這些句子,注意語調、語速、語氣。

…本站 …

7、第一處和第四處寫“背影”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第一處點題,第四處照應,前後一體。)

8、請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四、精讀課文,捕捉作者的情感特點:

1: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找出文中幾次寫“流淚”的句子。

a: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b:感動之淚:望親買橘,父子離別

c:傷心之淚:再現背影,淚光瑩瑩

2、文中哪兩處地方用了“聰明”一詞?文中“聰明過分”“太聰明”兩個短語的含義是什麼?

(一處:在父親與腳伕討價還價時,我覺得掉面子,説“聰明過分”是深深的自責,是嘲弄自己“少年不識愁滋味”。二處:對父親囑咐茶房後,自責“太聰明”了,較前句內疚更甚。)

3、本文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前後討論,互相啟發,儘量統一答案)

(褒義詞貶用,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表明“我”自作聰明,這不聰明,主要是突出“我”對父親所做的事情不理解。展現父親對兒子的無微不至的關心疼愛,為後邊寫“背影”作鋪墊。)

4、緊抓文末一句感歎,把握全文情感線索,概括課文的中心意思。

本文通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於敍事中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情至愛,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五、拓展遷移:

1、上面我們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分析,大家是否有這種體會:同樣是通過極平凡的小事來寫人,我們往往寫得十分乏味,而《背影》卻寫得深切感人。這是為什麼呢?現告訴大家一個祕訣:寫散文有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善於選擇表現角度。本文表現角度的選擇上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然後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1、表現角度新穎獨特。本文選擇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全力抒寫父親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絕。2、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對象的內在精神。“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背影,是全文的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兒子對父親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緒都聚會攏來了,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2、將全班同學分為“頌父組”與“頌母組”,從日常生活中找出父親或母親令人可敬的生活事例,以“我説父親(母親)好”為主題開展辯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