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歷史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34W

高一歷史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高一歷史教案 篇一

一、知識與能力:

基礎知識:

1、重點: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難點: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能力培養:培養利用歷史資料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與思考,初步培養學生用歷史眼光和歷史意識來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產生髮展和影響。

二、方法與過程:

①分組討論:前後桌一組,選出組長一人,記錄討論的中心論點並作好發言準備。 ②分階段進行問題解決,在學生自學階段,老師走下講壇,深入各組討論中,以便隨時發現學生在解決過程中出現的疑惑或難點,增加課堂解決的針對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我國幾千年前,就有了相當完備的國家運行機制,有相當高的政治文明,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認識到中國是一個淵源流長的文明古國,理解宗法制對歷史和現實的影響。

四、講授新課:

一、單元序言分析: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從1996年開始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更進一步證實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麼四千多年前我國國家機器是怎樣運作的呢?本單元我們一起來探究中國古代國家機器運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中國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學生形成時間概念。)

2、本專題的關鍵詞是“政治制度”。考查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響等各方面的內容。本單元分四個階段對中國古代不同時期政治制度的內容、特點、沿革和影響進行了概述,向我們描述了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脈絡和趨勢。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導入新課:從“大禹治水”的故事講起,可以由學生講述導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設問: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傳説很久以前,黃河發大水,把莊稼和房屋都淹了。當時的部落聯盟首領舜就派鰥去治理洪水,但鰥沒有使洪水馴服。鰥的兒子禹就自告奮勇地要求繼續治水。他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從而制服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間,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也正是因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過禪讓制推選為部落聯盟首領。後來,禹的勢力越來越大,於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根據斷代工程,科學地測定夏存在時間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設問:請觀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圖《戴冠冕的夏禹》,這時的夏禹有何變化?

這時的夏禹因為權勢的強大,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夏國王了。(舉例:在禹統治的時期,禹已有特權。相傳因為有個部落酋長參加會議遲到,被禹處死,可見禹已在行使着君王的權力。)冕是古代帝王專戴的禮帽,圭為古代帝王舉行禮儀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襲制

禪讓制,是原始社會部落聯盟內部民主選舉首領的制度,“選賢與能”。

設問:成為夏國王的大禹還會繼續推行禪讓制,選出他的繼任者嗎?

材料分析:禹繼位後,社會進一步發展,階級已經形成,組成國家的各政治、軍事要素已經具備,國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國王。?他的兒子啟殺掉益而奪得王位。從此,“禪讓時代”結束,“夏傳子,家天下”的時代開始。

——《中外歷史問題八人談》

禹雖然按照傳統的禪讓制推舉伯益為繼承人,卻不給他實權。相反,禹把實權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啟殺掉益而繼承王位。這説明我國原始社會的禪讓制已被王位世襲製取代,中國社會也由“天下為公”的時代進入到了“家天下”的時代。

提供兩段材料給學生,可比較分析原始社會的“天下為公”與階級社會的“家天下”: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和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材料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襲制不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終弟及這種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時期,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制定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為例説明。在中央,最高統治者為王,設相、卿士參與商王決策;卜、祝、史負責占卜、祭祀和記錄王朝大事;武官師執掌軍權,各類官職的主要職能劃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時期方國林立,方國首領被商王封賜為“侯”“伯”等,他們對方國擁有一定的支配權力,同時對商王效忠,定期納貢、朝見,並奉命征伐。(這裏可結合《商朝疆域圖》和學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國的文王被賜封為西伯侯為例講述,學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陝西一帶周部落首領周武王滅商,以鎬京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強盛時控制的地區,已經遠遠超過商朝。

材料説明:“我自夏以後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區域西起今甘肅東部,東達海濱,北起遼寧,南達長江,是三代中疆域最大的王朝。

情境設置:對於如此龐大的王朝,作為周王,怎樣才能有效地統治?(西周疆域圖)

1.西周的分封制 (“分土封侯制”) (武王開始,周公繼續)

(1)分封的目的

鞏固周王室的權力,一是要“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遺族叛亂,三是要適應人口不斷髮展、疆域不斷擴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鞏固統治)

情境設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該怎樣進行分封呢?(結合《周朝分封諸侯分類示意表》説明分封的對象,能認識到分封的主體是同姓分封,同時可結合地圖説説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內容 (周王與地方諸侯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係)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拱衞王室。②被封的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盡到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舉實例説明,周成王、周康王時期的會盟諸侯,周昭王時期的巡遊南方。)③受封的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實行再分封。(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種分級立宗制,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響

設問:當週天子把同姓王室貴族、立功的異姓貴族和先代貴族的後裔分封到各地做諸侯以後,他們到底起到什麼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鞏固統治,擴大疆域?(用此設問主要是讓學生充分體會分封制帶來的影響,學生可結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認識進行思考。)

教師總結:認識分封制的影響,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強大,與諸侯國勢力強弱成反比。當週王室力量強大時,就能保持對諸侯國的震懾力,並能通過諸侯國強化對邊遠地區的統治;當週王室力量衰弱時,諸侯國獨立性就會增強,並威脅到周王的統治地位。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時期對周王朝統治的鞏固起了積極作用,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明顯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統治,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們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後者,也不能用後者掩蓋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設問:在分封制下,為什麼分封的主體是同姓王室貴族?

同姓王室貴族和周王的關係最親。他們之間是有血緣關係的。而血緣關係的親疏對周朝同姓貴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實際上,西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的親疏不同的家族結構,構成了當時另一個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與分封制密切相關。

(1)宗法制的含義

簡單説即宗族的法規。它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是用規定宗族內庶嫡系統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終保證王權的穩定。

(2)內容:嫡長子繼承製,餘子分封;龐大的宗族網;與分封制互為表裏(其中嫡長子繼承製是最大的特點)。

(3)影響:確立一整套分配與繼承製度,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家國一體。

早期國家制度以宗法制為核心,用分封制為治理國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祿製為選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總結:在夏商周時期,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構成了古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內容。宗法制通過血緣關係的親疏,規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會統治秩序,分封制則保證了周王對全國各地的統治。它們互為表裏,相互滲透,共同維持西周社會秩序正常運轉。

四、知識與能力鞏固。

(一)單項選擇題

1.商朝時,負責占卜祭祀和記錄王朝大事的官員是

A相、卿、師 B卜、祝、史 C相、師、卜 D師、卜、史

2.孔子説:“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這句話所表達的主要意思是

A夏商的制度區別很大 B夏商的`制度有繼承關係

C商周的制度區別很大 D商周的制度有繼承關係

3.史書中記載的“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所反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實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實行 D推行郡縣制

4.在西周的封國魯國的宗法體系中,處於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魯國國君 C卿大夫 D士

5.周初實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排除異性貴族 B削弱功臣、貴族的權力 C鞏固統治 D掠奪地方百姓

6.《説文解字》載:“宗,尊祖廟也。”這説明宗法制得以維繫的重要因素是

A血緣 B地域 C信仰 D出身

7.西周宗法制下,在諸侯領地內,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各子稱為

A侯 B伯 C卿大夫 D士

8.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

A與分封制互為表裏B小宗必須服從大宗C嫡長子繼承製D宗族內分大宗和小宗

(二)問答題

欣賞下列兩幅圖,回答問題:

請回答:(1)兩圖分別反映了我國古代哪兩種政治制度?簡述這兩種制度的主要內容。

(2)依據上述內容,簡要指出我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答案:(一)BDBBCACC

(二)(1)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的內容: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拱衞王室。②被封的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盡到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③受封的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實行再分封。宗法制的內容:嫡長子繼承製,餘子分封;龐大的宗族網;與分封制互為表裏(其中嫡長子繼承製是最大的特點)。

(2)特點:嚴格的等級制度;血緣紐帶同政治關係相結合。

五、教後記

①就“夏朝是如何建立的?”這一問題,學生一般都能説出“大禹治水”的故事。當看《戴冠冕的夏禹》這幅插圖時,學生還試圖從服飾和神態兩方面來説明成為夏國王的大禹。這展示了學生看問題的多角度。

②王位世襲制的產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本題設問是上課臨時讓學生回答的,教師預先備課並沒有考慮到,或者考慮到了,但認為學生思考有些困難,故未列入教學內容。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回答令教師喜出望外。應該説,學生思考得也較有深度。如:王位世襲制的產生,使中國有了幾千年的歷史;王位世襲製取代了民主選舉的禪讓制,這是進步的。(教師點評:階級社會代替原始社會是歷史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

③提出問題“禪讓制被王位世襲製取代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討論較熱烈,發言覆蓋面也較廣。

④在講到“分封制被破壞”這一內容時,教師臨時設問“分封制是否有隱患?”,教學效果較好,學生能迅速反應、討論,從而正確理解分封制為什麼導致王權衰微、諸侯爭霸?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設問“分封制的隱患以後是誰解決的?怎樣解決?”從而為第2課“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上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埋下伏筆。

⑤學生的疑問:什麼是九族?

資料説明:族,表示親屬關係。“九族”之説最早見於《書·堯典》:“以親九族。”九族所指,歷來説法不一,較流行的説法有兩種:

(1) 從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孫,稱之謂九族,具體的來説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子、孫、曾孫、玄孫共九代。史載燕王朱棣(明成祖)率兵入京師,奪得大權後命方孝孺替他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不聽,被殺害。當時受株連而遇害的達847人,就是滅九族的。滅九族時,對已死去的要劈棺鞭屍。

(2)指異姓親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親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代),這樣合起來共九族。

[教學反思]

2、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一、課程標準

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瞭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掌握皇帝稱號和皇帝制度的內涵,理解秦朝至高無上的皇權的權威性。

2、剖析秦朝重要官制和地方郡縣制的內容和特點,理解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對鞏固封建專制皇權的作用。

3、瞭解和掌握秦朝鞏固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措施;探究封建專制皇權對秦王朝的強盛和滅亡的雙重作用;正確地評價秦始皇。過程與方法

高一歷史教學設計 篇二

五四愛國運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上承辛亥革命即舊民主主義革命,下啟五四運動以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又是歷史學科的主幹知識,故教材的地位相當重要。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二十一條”的嚴重影響;巴黎和會的概況、性質;五四運動的爆發、口號、發展及結果;五四精神的內涵;

通過對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對比,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裏,培養學生比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探究,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②通過學生自主蒐集資料,設置場景及相關問題,角色表演,探討五四運動的經過和結果,加深對五四運動的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二十一條”是日本妄圖_而提出的,“二十一條”激起了人們的反帝鬥爭,為五四運動的發生提供了深層背景。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②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青年學生應該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鬥。

③使學生體會到,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學生是時代的主人翁,愛國是學生的優良傳統,培養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

3、教學重、難點

重點: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結果及五四精神

難點:五四精神的內涵

二、教法、學法(為了解決剛才所提到的重點難點,我設置了以下的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本課教學本人將採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如講述法、提問法、設問法、多媒體交互演示法、引導討論法、小組討論回答得分法等,在聽覺和視覺兩方面同時帶動學生聽課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本人還將採用倒敍法,打破教材結構,把五四運動背景放到五四運動經過、結果之後並採用學生分組討論的方法講授。對五四運動經過和結果的講授,本人將採用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學生融於其中。

教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一定要充滿激情,自始至終的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教學之中。

三、學法指導

由於高一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對五四運動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內容比較生疏,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故採取“提出問題—閲讀材料及課本—分析理解—分組討論—得出結論”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課前佈置學生查閲、蒐集歷史資料,培養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並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課堂中指導學生扮演角色,並採取閲讀法、歸納法、比較法等,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課後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加深對五四精神內涵的理解等,並指導學生用歸納法構建知識結構。

三、教學過程(基於以上分析,我將本節的教學程序安排如下:)

(一)、導入新課

設問:五四青年節的由來?直接引入五四愛國運動。(引出五四青年節是為了紀念五四運動而設定的,激起學生了解這場運動的求知慾望,從而揭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1、“二十一”條與巴黎和會(五四運動的背景)

本目是教學重點,我先通過對當時國外、國內的背景進行分析。用PPT提供背景材料,指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分組討論,並歸納出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

2、“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這一目主要講述五四運動的經過和結果)

這一子目的講授,可採取指導學生營造歷史情境,進行角色表演的方法來了解五四運動的經過和結果。

場景:

時間:1919年6月28日

地點:民國電視台

事件:《新聞關注》節目錄制現場

人物:《申報》記者邵飄萍北大學生許德珩

北大校長蔡元培本台評論員

主持人播放《五四運動》片段(課前準備的視頻)回顧五四運動的經過。

通過採訪邵飄萍,根據他的所見所聞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

通過採訪許德珩,根據他的親身經歷——五四運動前的籌備:口號和傳單的確定;運動的_路線及其發生的重大事件;火燒趙家樓、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後的釋放等種種經歷,進一步落實五四運動的經過。

通過採訪蔡元培,根據他的所見所感掌握五四運動初步勝利成果及青年學生、工人階級、陳獨秀和李大釗等在五四運動中發揮的作用及其地位。

角色表演後,多媒體顯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口號、二個階段(爆發和高潮)的時間、中心、主要力量、方式和結果(用表格製作),對基礎知識進行梳理。

3、五四愛國運動的意義

本目的講授,採用學生閲讀法和歸納法相結合,指導學生閲讀課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內容,並歸納。

在講授到“五四運動”標誌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時,通過新舊民主主義的對比,讓學生認識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裏。

4、五四精神

這既是教學重點,又是難點,先指導學生對照課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體表現,然後設置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五四精神的表現。

5、課堂小結

採用概述法進行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學習了87年由北京的青年學生髮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在這場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顯示了偉大力量,中國歷史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青年學生應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鬥,勤奮學習。

6、課堂反饋

通過練習,鞏固學生本課學習的知識

7、課外延展

佈置一個課外探究課題,把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延伸到課外,深入現實,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學能創新的精神。

四、板書設計:

一、“二十一條”與巴黎和會(五四運動的背景)

1、日本提出“二十一條”

2、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工人階級壯大

3、新文化運動興起,馬克思主義傳入

4、巴黎和會外交失敗

二、“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五四運動的經過和結果)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2、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_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

3、經過、結果

階段時間中心主要力量方式結果

爆發1919.5.4北京青年學生__、口號部分學生被捕

高潮1919.5.6-6上海工人、商人、學生三罷鬥爭罷免賣國賊

拒籤和約

釋放被捕學生

三、五四運動的偉大意義

1、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性質)

2、傳播民主科學的新文化運動

3、思想解放運動

4、標誌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四、五四精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高一歷史教案 篇三

一、基礎知識目標

豐島海戰和甲午中日戰爭正式爆發;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遼東戰役和日軍旅順大屠殺;威海戰役;《馬關條約》;三國干涉還遼。

二、能力培養目標

1.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清軍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用辯證唯

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2. 通過《馬關條約》和《南京條約》的比較,分析其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嚴

重危害,培養學生比較、綜合問題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標

1.學習鄧世昌等廣大愛國官兵反抗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愛國意識。

2.通過對甲午中日戰爭中國軍隊戰敗原因的分析,進一步認識社會制度腐

朽、軍事技術落後是近代中國捱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學重點:中國軍隊戰敗原因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及其影響。

教學難點:《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課時:一課時

課型:講授新知識課

教法:多媒體電化教學、講練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法

教具:投影機、電視機、錄像機、板書設計投影片、小結投影片、材料和練習投影片、《黃海大戰》錄像帶、《甲午中日戰爭形勢示意圖》。

板書設計:(另頁)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從古至今,兩國邦交友好幾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經先後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侵略戰爭。一是甲午中日戰爭;一是30年代全面侵華戰爭。(投影板書:第四章第二節甲午中日戰爭)日本一個區區小國,竟然那麼大膽對中國這樣一個央央大國發動侵略戰爭。究其根源是什麼?

2.講授新課

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進行了一場資產階級改革--明治維新。它對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個別提問)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迅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併成為亞洲唯一強國。由於資本主義本身具有擴張性,為了滿足資產階級的貪慾和轉移國內人民的鬥爭視線,在對外政策上,日本統治者竭力推行軍國主義,他們制定了所?quot;徵韓侵華“的大陸政策,要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朝鮮,再以朝鮮為跳板征服中國。所以,日本是蓄意發動侵華戰爭的。(投影板書:根本原因:日本蓄意發動侵華戰爭)那麼,這場戰爭能避免嗎?不。到19世紀末,清政府更加腐敗落後,落後就要捱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必然的。那麼,戰爭為什麼剛好爆發於1894年?(投影板書:直接原因:朝鮮的問題)1894年朝鮮發生什麼大事?朝鮮政府無力鎮壓起義,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日本乘機出兵。起義平息後,日本不但拒絕撤兵,反而大量增兵;俘虜和囚禁朝鮮國王李熙,並以保護僑民為名,驅逐清軍。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突襲中國運兵船。

1894年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投影板書:爆發:1894年)日軍早已準備,清軍被迫應戰。豐島海戰、牙山戰役失利後,直隸提督葉志超率軍一縷煙逃到平壤。戰爭爆發以後,中日雙方主要進行了四場交戰。(投影板書:主要戰役:平壤戰役、黃海大戰、遼東戰役、威海之戰)閲讀課本,結合課本練習題1進行思考:用史實分析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失敗的原因。(2-3分鐘)(播放錄像:《黃海大戰》)錄像後,提問:中國軍隊戰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具體表現在那裏?(先提問,後教師歸納)正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對外推行妥協投降政策導致中國軍隊在戰爭中的失敗。戰前,清政府不作認真準備;戰爭爆發後,極力奉行”避戰自保“的方針,萬餘名清軍滯留平壤,貽誤戰機。平攘戰役中,以慌報戰功反被提升的葉志超一戰即潰,棄城逃走;黃海戰役後,李鴻章為保存實力,令北洋艦隊躲入威海衞港內,不許巡海迎敵;遼東半島戰役中,北洋艦隊在威海衞坐視大連、旅順失陷;威海衞戰役中坐等捱打,致使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慈禧太后在國家危難之秋,大搞萬壽慶典,不惜挪用海軍軍費,置國家危亡於不顧。

當然,在戰鬥中,也不乏可歌可泣的愛國官兵。如:左寶貴、鄧世昌、林永升、丁汝昌等。

威海戰役以後,清政府驚恐萬分,慌忙向日本求和。189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進行談判,並完全按照日方意願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投影板書:結果:《馬關條約》1895年)《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為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為什麼?閲讀條約的主要內容,並思考課本P50思考題:將《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比較一下,説明《馬關條約》簽訂後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為什麼大大加深了?(1分鐘)(投影板書:主要內容)教師結合《南京條約》講解《馬關條約》的內容,並分析其嚴重危害。得出結論:《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投影板書: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3.小結:(另頁)

4.鞏固新課:歷史手冊P57第5、8、9題。

5.佈置作業:課本P50練習題。

高一歷史教案模板 篇四

教材解讀:

本課課標要求學生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生產工具和耕作方式,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學習時應從生產力角度提綱挈領地分析概況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農業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產部門,也是我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隨着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逐漸形成了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也促進了生產組織的小型化,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式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成,小農經濟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形態的基礎。小農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發展時期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隨着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成為阻礙生產發展的因素。

方法指導:

為了更好地把握本課,課前要求學生分別蒐集整理中國古代農業的相關知識,充分預習好課本知識。課上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巧妙地引導學生主動認識歷史和探究歷史。通過情境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走進歷史。鼓勵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層層剖析和比較,大膽回答,積極發言,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機會和平台。

教材整合:

本課一條重要的線索就是生產力的提高,而生產工具的改進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誌。

隨着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耕作方式不斷髮生變化,從刀耕火種到石器鋤耕再到鐵犁牛耕,至此鐵犁牛耕成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細也成為主要生產技術。精耕細作是對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的一種概括,萌芽於夏商周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技術成形期,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的擴展期,明清是深入發展期。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是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基礎。

商周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工具簡陋,勞動者集體耕作;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出現和逐步推廣,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農業經營成為可能,小農經濟逐步形成,集體耕作被小農經濟取代,男耕女織成為主要生產的組織方式。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首先給學生放映黃梅戲《天仙配》中《夫妻雙雙把家還》視頻選段。歌詞是“(七)樹上的鳥兒成雙對,(董)綠水青山帶笑顏。(七)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夫妻雙雙把家還。(七)你耕田來我織布,(董)我挑水來你澆園。(七)寒窯雖破能避風雨,(董)夫妻恩愛苦也甜。”提問學生,七仙女和董永所向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這種生活方式有什麼特點?帶着問題進入新課。

感知目標

通過整合教材,整體感知目標,並通過多媒體展示,1、早期的農業生產2、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3、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4、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前提下,把握本課重點。

講授新課

(一)早期的農業生產

1、請同學們看地圖冊《南北兩大農業經濟區的形成》,讓學生了解中國的農耕經濟形成了南北兩大經濟區,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認識到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之一是以種植業為主以家畜飼養業為輔。

2、進行歷史遺蹟探究,通過展示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和馬橋文化遺址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明白當時使用的工具是石斧、石鏟、石鐮、木耒、骨耜,分析歸納在原始社會、商周時期耕作方式。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採用列表的方法,按照原始社會、商周,春秋戰國、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順序,從生產工具、耕作方法、農作物種類和水利灌溉等方面,説明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2、展示春秋戰國以及西漢和唐宋農業生產的基本工具,使學生意識到中國古代農業生產工具的變革。

3、通過圖表讓學生明確我國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的演變方式,形成精耕細作技術的基礎,分析出早期農業生產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使學生了解生產工具和耕作方式的關係,最後瞭解中國古代農業在古代世界居於領先地位,使學生增強愛國意識。

(三)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1、展示小農經濟的幾個問題,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討論某個問題然後各個小組有一個代表進行回答。第一小組討論小農經濟形成的條件,第二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特點,第三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有利影響,第四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不利影響。通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展示材料

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使烏獲、藉蕃(大力士)從後而牽牛尾,尾絕而不從者,逆也。若指之桑條以貫其鼻,則五尺童子牽而週四海者,順也。”

材料二:“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里,桑麻青氛氲。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採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弔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覆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西漢晃錯《論貴粟疏》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麼生產技術?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樣的生產方式?它有什麼特點?

(3)材料三反映了小農的生產生活狀況,概括該則材料的觀點。

(4)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我國古代農業發展需要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回答後展示答案:(1)牛耕技術。(2)生產方式:“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特點: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②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主要觀點:農民長年勞累、生活貧困;賦税和徭役負擔沉重:農民生產規模小,生產資料有限;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生產、生活條件艱苦。

(4)古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條件:①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水利的興修。②政府要減輕對農民的剝削。③優越的自然環境。④穩定的社會環境。

(四)概括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從歷史地位、生產結構、基本特徵、基本模式等幾方面,小組討論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特點,然後展示。

1、歷史地位:中國是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的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之一。

2、生產結構:種植業和家畜飼養業相結合,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3、基本特徵:農業生產精耕細作。

4、基本模式:一家一户的小農經濟。

知識拓展:

當今中國農村人口膨脹,農民生活條件急需提高,如何處理好“三農”問題是中國社會走向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回顧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歷程,結合農業發展的現狀,談談你的看法和建議。

課堂小結:

我國農業歷史悠久,在世界眾多文明古國中居於領先地位。在有利的自然條件下,由於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水利工程的興修,中國農耕文明得到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 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要基本模式。鑑古知今,瞭解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將有利於促進現代中國的農業發展。

教學反思:

本課以學生所熟知的戲劇入手,化抽象為具體,便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易於接受。在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圍繞着四個問題,由淺及深,展開問題探究,有利於形成學生的思維主線。在充分利用課本資源的基礎上,教學中又整合了鮮活的歷史圖片和資料,使學生易於建立知識結構。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課試圖通過各種途徑,活化歷史教材,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追求知識,在掌握歷史知識中,提高自己認知水平,促進社會的發展。

高一歷史教案 篇五

[主題內容分析]

本主題是從人類的物質生活入手,論述人類的生存方式,突出社會存在的基礎地位,展現人類文明的發展成果。第一板塊"社會結構"主要闡述影響、制約人類生存的社會因素;第二板塊"社會生活"描述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第三板塊"社會風俗"展示生存方式中的慶典形式和人際交往形式。

第一單元社會結構

[單元內容分析]

社會結構是指由社會分化產生的、各主要的社會地位羣體之間,相互聯繫的基本狀態(馬克思語)。本單元由《婚姻與家族》、《等級與階級》和《種族與人口》三課組成,人口、婚姻、家庭、家族、階級、階層共同構成"社會結構"的基本內容。其中不同的歷史時期形成不同的等級和階級,它是構成和決定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徵。

[單元教學目標]

1、知道人口、婚姻、家庭、家族、階級、階層是構成社會結構的基本內容;瞭解婚姻制度的演變和家族家庭的變化;瞭解階級與等級的產生以及演變;瞭解人種的形成和人口增長情況;初步瞭解推動社會結構變化的內在主要因素,初步瞭解社會結構變化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認識人類社會結構的變化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係;初步瞭解中國特有的社會結構及其變化。

2、通過對社會結構的考察,初步感知從文化的大環境看人類生活結構的思維方式;通過對社會結構各要素的變化及其原因的探索,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人類學、風俗學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狀況,初步體驗運用階級分析發法、統計數據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歷史的過程。

3、通過對社會結構考察,使學生認識社會存在的基礎地位。通過對古代中國社會結構的瞭解,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中華民族傳統的社會生活,感受中華民族文明的璀璨。

[單元教學建議]

1、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結構的變化,探索變化的原因,認識社會結構的變化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係

(2)瞭解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及其變化,探知變化的原因,進一步引導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

(3)引導學生認識等級與階級是構成和決定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徵。等級與階級的演變,具體地揭示了社會結構的縱向發展。不同等級、階級之間的鬥爭,是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之一,構成文明發展史的重要內容。

2、內容解析

社會結構是在一定物質生產水平上,人類把自己組織起來藉以在其中生活、生產的文明框架。

婚姻制度、姓氏來源與家族、家庭演變直接引起了社會結構的改變,對人類歷史進入氏族社會以及氏族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種族與人口"在於闡明人類生活最根本的要素,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便沒有社會。人口數量的多少,歸根到底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自然條件的巨大差異,使不同地域的人羣形成了不同的可遺傳的體質特徵,由此形成不同人種。人種的不同是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與智力、能力沒有必然聯繫,無論屬於哪個種族,都賦有多方面的聰明才智和潛力,都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明。"等級和階級",這是兩個有區別,又有聯繫的概念。階級的概念偏重於經濟地位。等級則是偏重於政治與法律地位。不同的歷史時期形成不同的等級和階級,它是構成和決定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徵。讓學生了解婚姻與家族、種族與人口、等級與階級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認識它們是構成社會結構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探知他們的演變及其原因,使學生能更好地把握社會結構的變化既是文明發展的原因,又是文明發展的結果。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獨特的姓氏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着中華文明的延續和發展。家族制度是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基礎,在數千年家族的歷史變遷中,家族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並通過與地緣關係、利益關係的結合,演化出種種再生形態,形成一個從家庭到宗族不斷分化、整合的過程系統,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國在人口問題上做出重大貢獻,實行計劃生育,有效地控制人口,為世界各國解決人口做了有益地探索。瞭解中國傳統社會結構的變化,可以引導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對現實中國的認識。

3、活動建議

(1)學習目標

瞭解家庭形式的變化及其歷史因素、瞭解人口遷移及其歷史因素;通過微型調查瞭解自己家庭的變遷,探究從中藴藏着豐富的歷史知識,並初步掌握簡單的社會調查方法;通過對自己家庭的考察,增進對自己家庭的認識,懂得家族與社會的關係,尋根認祖,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2)學習過程

第一階段調查收集資料。本階段,教師工作重點在於對調查、訪問活動的原則加以指導。

①介紹社會調查的主要途徑、撰寫社會調查報告的主要方式,教師可以提供若干範文,給學生作參考

②明確調查的主要目的、對象。目的:收集反映家庭在近一百年變化的資料,探知變化的歷史因素;對象:自己的家庭成員;

③明確調查主題,撰寫調查提綱。反映家庭的變化狀況的內容有很多,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從家庭成員職業變化、家庭成員人數的變化、家庭成員居住地變化等方面展開調查。④組織學生開展調查

第二階段圍繞資料展開探究。本階段,教師的工作重點是要指導學生有效處理材料,發現材料相似之處,並引導學生從歷史發展、文明發展的大背景中尋找相關因素。

①展示所收集的資料。可以要求學生把所收集的資料,通過製作演示文稿、編寫家譜、撰寫調查報告等方式向全班展示

②按時間段:1839年—1915年;1927年—1949年;1950年—1977年;1978年—2002年,把學生分成4個小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找出本時間段各自家庭的相似之處。

③分析每個時間段出現相似之處的原因,引導學生從社會變遷、文明發展的角度理解家庭的變化。

④揭示上海家庭的變遷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高一歷史教案 篇六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進一步加深。本課的內容為綜合考察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思維素材,,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而且能夠促進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在聯繫。從而貫徹“以學生髮展為主”的新課標理念。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性質和影響;《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火燒圓明園;俄國侵佔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2、分析《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危害,使學生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3、在落實目標1、2、的過程中,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本課重點:

《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危害

本課難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

二、説教法

探究性學習: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凋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通過讓學生靜下心來自主學習,對教材內容進行仔細梳理,找出自己的不足,作為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提供依據。教師通過給學生進行方法指導,教他們學會挖掘教材的潛在因素,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對教材進行反覆整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避免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滑行”,達到查缺補漏、深化提高的學習目標。

三、説學法

學情分析: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剛開始高中學習不久,初高中的過渡尚在進行,學習習慣、思維方式還有待養成。

主要環節: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當堂反饋。

簡述歷史思維的三時態特徵,並將學生分為三組

讓學生分組在課本中找出與各時態相對應的觀點

提出本課的總問題:為什麼同一事件不同的時間人們的看法會有如此差異?

分別以“鴉片戰爭後的中國”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為例通過具體問題引導學生由共時態思維向即時態思維轉化,完成教學目標

板書設計:

第三節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侵略戰爭

1、英法美提出”修約"要求及實質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

二、《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1、攻佔大沽、天津和《天津條約》的簽訂2。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和《北京條約》的簽訂

三、俄國侵佔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四、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一些基本構想,上述構想基於新課程標準中“以學生髮展為主”這一理念,力圖在課堂上體會到歷史學習的樂趣,培養髮散性四維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習歷史的樂趣不僅僅建立在軼聞野史之上,關注社會演進中人們的觀念之變,體味社會文明的進步,才能真正從理性層面體會歷史之美。

新高一上歷史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南京條約》及其附件。

2、使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重難點

1、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是重點。

2、條約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和把握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

導入:利用“洋火”等日常詞彙,引起學生的注意。分析中國社會如何打開國門引入西方科技。

鴉片戰爭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硝煙引起英國不滿

根本原因:英國企圖打開中國市場,傾銷產品,掠奪原料,把中國淪為其殖民地

鴉片戰爭過程:

1、1840、6-1841、1(定海、大沽、廣東戰事;所謂《穿鼻草約》;英軍強佔香港島)

2、1841、1-1841、5(廣東戰事;《廣州和約》;三元里抗英)

3、1841、8-1842、8(廈門、浙東、長江戰事)

戰爭失敗原因:

1、清朝社會制度的腐朽和經濟、科技的落後。清王朝處於封建制度的衰敗時期,政治昏暗,各種矛盾加劇,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禁錮,使得社會生產力低下,科學技術落後,財政拮据,軍備廢弛,武器低劣,封建統治自身已陷入嚴重危機,連其本階級的有識士都感到面臨“末世”,在這種情況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2、統治集團昏庸-。“時代呼喚巨人,上台的卻是侏儒。”鴉片戰爭當中,清政府各級決策者錯誤頻出,上層指揮簡單低效,各級官員欺上瞞下,導致不知己不知彼,對戰局應變低效。兩年的戰爭過程中,同樣的決策錯誤在各地重複上演。這既是由於清政府的-所致,也是清政府-的具體表現。正是在清朝統治集團的這種狀況下,英國方面的優勢才得以顯示和發揮出來。

南京條約的內容:

1、宣佈結束戰爭。兩國關係由戰爭狀態進入和平狀態。

2、清朝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准許英國派駐領事,准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3、賠款。清政府向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其中600萬銀元賠償被焚鴉片,1200萬銀元賠償英-費,300萬銀元償還商人債務。其款分4年交納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則酌定每年百元應加利息5銀元。中國向英國共賠償二千一百萬西班牙銀元(一個賠款以“銀元”為單位的不平等條約)。

4、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英軍撤出南京、定海等處江面和島嶼。

5、廢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貿易制度,准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

南京條約影響:

社會性質的變化。條約簽訂前,中國是一個經濟上自主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着統治地位;條約簽訂後,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遭破壞。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的變化。條約簽訂後,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四、板書設計

第二節鴉片戰爭的影響

一、中英《南京條約》

1、中英《南京條約》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二、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三、鴉片戰爭的影響

1、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3、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