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精選多篇)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1.61W

第一篇: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

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精選多篇)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國內外條件下,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必須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這是關係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係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認真學習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樹立科學的執政新理念,不僅是解決好這一課題的重要前提,而且對於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內在要求執政理念,是指一個政黨執政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它貫穿於政黨執掌政權的宗旨、治國方略、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社會力量配置,以及在執政的條件下黨的自身建設等方面。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與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兩者是緊密聯繫、辯證統一的;只有將科學的執政理念真正落實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實踐之中,黨的執政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這是掌握執政規律、提高執政能力的重要前提。政黨都是在一定的執政理念指導下執政的,執政理念不同,執政方式也必然不同。任何政黨成為執政黨後,作為社會秩序的建設者、維護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應該是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社會全面發展,並儘可能地擴大執政的社會基礎。在執政後,我們黨的領導方式、活動方式與處於奪取政權時期相比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執政理念也要隨着黨的地位、任務、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近20年來,世界上一些長期執政的政黨陸續喪失執政地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執政黨的執政理念未能及時適應執政環境的變化,未能解決好新的歷史條件下自身的建設問題,由此造成執政理念落後,思想僵化,遲滯了執政能力的提高,無法應對面臨的各種新挑戰。因而,我們黨在成為執政黨後,培養和強化執政理念,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就顯得非常重要。科學的執政理念,不僅表現為密切地關注執掌的政權本身的運行規律,而且要思考建立政權的目的以及如何通過執政實踐來實現這一目的。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是黨的執政經驗的科學總結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有執政理念與時俱進,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才能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與時俱進的執政黨,其執政理念也必然要與時俱進,根據黨自身的實際狀況、執政的歷史經驗教訓及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調整自己,努力培養和強化執政理念,提高執政能力。從井岡山時期的紅色政權、中央蘇區的政府框架,到延安時期的“三三制”,一些革命根據地開展的選舉等活動,早在取得全國政權之前,我們黨已在一些地區建立政權,開始執政的初步嘗試。新中國成立後,黨帶領人民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其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深刻的教訓。尤其是十年“文革”,從反面告訴我們:違反執政規律的執政理念,黨和國家事業必然遭受嚴重挫折。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黨帶領人民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認真研究和解決新世紀新階段黨執政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發展。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是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它標誌着我們黨在執政理念上的成熟和理論上的自覺。中國共產黨不斷認識、把握執政規律的探索,縱貫55年的歷史時空。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自身和外國執政黨的成敗得失,讓我們黨深刻領悟到:只有不斷更新執政觀念,才能不斷適應時代提出的各種新挑戰;只有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當務之急歷史和現實表明,執政理念影響和決定着執政黨的前途和命運。原蘇共喪失領導權乃至完全潰敗,執政觀念落後、教條、僵化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黨執政55年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歷經各種艱難和曲折,勇於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把四分五裂、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在實踐中鍛鍊得更加成熟、更加堅強。黨的執政理念、執政能力同黨所肩負的重任和使命總體上是適應的。但是,從我們黨的隱憂來看,在國際形勢深刻變化,國內改革發展處在關鍵時期的條件下,我們黨執政理念和執政能力建設方面同黨肩負的重任和使命所要求的來看,還存在一些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抓緊解決的問題,使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只有以科學的執政理念為指導,我們黨才能運用好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才能釆取科學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才能有效治黨治國治軍,提高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領,才能應對時代提出的各種挑戰。因此,強化執政理念,提高執政能力,是加強黨的建設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我們必須樹立以下科學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鮮明特徵,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堅實基礎。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唯一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是我們黨執政的本質,也是我們黨執政與其他政黨執政的根本區別。因此,我們一定要增強宗旨觀念,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不斷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保持和鞏固我們黨與廣大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鞏固我們黨的執政根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理念。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圍繞發展這個主題來展開。“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解決一切問題,關鍵要靠發展,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最終也要靠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要適應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大勢和我國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善於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自覺遵循客觀規律,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理念。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完善黨的領導方式,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充分發揮人民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理念。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完成執政的歷史任務、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的必然要求。要適應我國社會生活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把建設和諧社會放到重要位置,堅持以人為本,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羣眾工作,促進社會公平,增強人民羣眾法治觀念,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從嚴治黨的理念。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堅持黨的團結統一,是黨和人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要堅持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方針,緊密聯繫治國理政的實踐,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提高黨適應時代發展和新形勢新任務的能力。總之,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黨的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

第二篇:樹立科學執政理念

科學執政理念是科學執政的思想基礎。堅持科學執政,要結合中國實際不斷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國際形勢深刻變化、國內改革發展處在關鍵時期,我們必須按照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的要求,牢固樹立科學執政的新理念,不斷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的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

一、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確立科學執政理念首先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全面系統地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增強運用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黨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和當今中國發展中的所有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發展。我們要抓住新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發展。發展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不斷提高科學發展能力,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重大決策上來。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我們必須按照中央“五個統籌”要求,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加快社會發展;堅持城鄉協調發展,着力研究解決“三農”問題;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各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實現共同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中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正確理解和把握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把宏觀調控作為一個重大機遇,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把握好宏觀調控的目標、方向、重點和力度,在營造發展氛圍、破解要素制約、加快結構調整等方面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要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從粗放的資源消耗型發展方式向集約的生態型發展方式轉變,在加快發展中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在轉變增長方式中加快經濟發展,建立起循環經濟發展體系,促進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整體推進,努力提升發展層次和水平,實現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二、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對執政黨而言,堅持科學執政理念、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但體現在發展上,也必然體現在政績上。歷史充分證明,一個政黨能否長期執政,與這個黨創造的政績休慼相關,只有得到最廣大人民認可的政績,才能擁有廣泛而深厚的社會羣眾基礎。因此我們在執政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政績觀。

執政行為必須以人為本,以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為出發點。胡錦濤同志指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説到底就是要忠實實踐黨的宗旨,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也就是説,要把執政為民作為執政黨的第一價值取向,把實現人民羣眾的解放和幸福作為共產黨人的終身追求,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人民創造實實在在的政績,真正造福百姓。各級領導幹部要在勤政廉政的基礎上,真正把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各項具體工作中去,千方百計造福百姓,高度關注民生。要從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努力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要牢記羣眾利益無小事,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切實為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特別是對當前羣眾的住房難、就業難、行路難、辦事難等熱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儘快解決好。

三、牢固樹立全面的創新觀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執政黨永葆活力的源泉。實踐證明,唯有創新,政黨才能求得生存,求得發展;唯有創新,才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增強科學性,從而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樹立全面的創新觀必須堅持各個領域和層面的創新。創新應堅持理論、制度、科技、文化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創新相統一。各級領導幹部應當樹立起全面的創新觀,倡導和鼓勵廣大人民羣眾在廣泛的領域和層面開拓創新,讓羣眾中藴藏的巨大的創造力、想象力的思想之花在理論、制度、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結出絢麗多彩的文明之果。

樹立全面的創新觀必須抓住求真務實這一本質,使主觀更加符合客觀,理論更加符合實際。作為黨的領導幹部,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求真務實,將中央要求與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中央精神,勇於創新,善於實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堅持科學態度,大膽進行探索,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要求。

樹立全面的創新觀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社會發展不會停止,創新也沒有止境,在創新的過程中隱含着風險和不確定因素,這需要我們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積極的進取精神,敢為天下先,不斷地改革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和機制。作為執政黨,要強化黨員幹部的進取意識,大力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技能學習,不斷提高開拓創新能力。

四、牢固樹立持久的穩定觀

持久的穩定觀的實質,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問題。對執政黨來説,穩定壓倒一切,任何時候穩定都是改革創新和發展的前提。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人民就無法安居樂業,就根本談不上改革和發展,執政也就會面臨一系列困難。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推進,總的來説,社會穩定係數日益增強,解決不穩定問題的辦法增多。但也有一些領導幹部不善於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或者求穩怕亂不敢放手改革發展,或者為改革發展而忽視維護穩定。持久的穩定觀,是大穩定觀,追求的是維護穩定而不是維護現狀;是長期穩定,而不是短期穩定;是動態的穩定,而不是靜態的穩定;是改革發展促進穩定,在維護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

樹立持久的穩定觀,就要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完整的社會信息反饋網絡,形成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建立完備的突發事件管理制度和緊急狀態法律法規,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的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營造一個始終保持快速發展、充滿活力和持久的穩定環境。

樹立持久的穩定觀,就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各級領導幹部想問題作決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讓廣大羣眾充分享受到發展的成果,特別要高度重視和落實人民羣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同時要建立健全社會利益的溝通渠道和協調機制,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努力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將人民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正確把握各項改革的出台時機和推行力度,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要積極研究並把握新形勢下羣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探索新途徑、新方法,不斷提高組織羣眾、宣傳羣眾、教育羣眾、服務羣眾的本領。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基層,傾聽羣眾呼聲,關心羣眾疾苦,以羣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善於運用説服教育、示範引導和提供服務等方法把羣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凝聚和激勵羣眾共同前進。

五、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人才是第一資源。一個政黨能不能凝聚大批優秀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政黨的興衰存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關鍵在人才,希望在人才。

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應鼓勵人人都作貢獻,倡導人人都能成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為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都是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要堅持德才兼備原則,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選人才。

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全面統籌人才工作,使我們黨真正成為聚集優秀人才的執政黨。統籌發展規劃,把人才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本文權屬文祕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請登陸查看)發展的總體規劃。統籌隊伍建設,既突出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又要加強各個領域和層面的多樣化人才隊伍建設。統籌工作環節,加大改革力度,理順體制機制,正確把握引進、培養、使用人才三個關鍵環節的內在聯繫,有效促進各個工作環節的有機統一,提高人才開發的整體效能。統籌政策措施,根據總體部署和要求,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和配套政策措施,注重各項政策措施的銜接和落實,努力營造人才政策優勢。統籌資源開發,注重人才資源開發與其他要素資源的相互配套,促進人才開發與創新創業環境資源的有機結合,真正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當其時和人才輩出的新局面。

第三篇:牢固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

、人u

共產黨執政的核心問題是要變

國家脱離社會、遠離居民、凌駕於社

會之上的“公共權力機關”為紮根社

會、服務人民的糯民政府,使其發展

方向從階級政治越甸社會政治,即馬

克思所説的“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

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廠

■蕭斌

四中全會鮮明提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 政,是“十六大”關於5種執政能力認識的進一步深 化,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 執政水平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刻的理論意 義。就科學執政而言,其內容是全方位的,涵蓋了執政 的目標、方略、體制、方式和基礎,等等;其要求是總攬 性的,涉及黨執政活動的方方面面。但集中起來,問題 無非是對為什麼執政和怎樣執政這兩個根本性問題 的回答和實踐,看它是不是符合客觀規律和科學規律 的要求。前者關係執政目標的預設期,後者關係實現 目標的工具和方法的選擇。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科學 執政的首要問題是牢固樹立科學的執政理念,即科學 地認識為誰執政和怎樣執政的問題。

一、以人為本是黨執政目標的科學理念

執政目標既是政黨的本質寫照,也是給它歷史定 位的重要依據。近現代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執政黨的 執政目標,雖然表述方式不同,但實質是“以富人為 本”,為有錢人服務。用歷史觀點看,這個目標在某些 時期可能含有合理因素,也曾經起過進步作用;但終 究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要求,其科學性是有限 的。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確立全心全意為 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地肩負起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 解放、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始終站在時代前列, 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 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內在 地規定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目標。這個目標的科學性表 現在現實政務活動上,其根本要求是把經濟社會發展 納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軌道,從人民羣眾的根本利 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 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的經濟、政治和 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 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以人為本的目標又 是衡量改革得失和評價政績優劣的根本標準,是克服 執政過程中一切違揹人性合理要求及其體制和機制 持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緊密結合,一步一步地去實現全

世界“自由人聯合體”的宏偉目標。

在實行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並受到經濟全球化、 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衝擊的條件下,我們黨的執 政目標受到了嚴重挑戰,其突出表現就是在相當一部 分黨員特別是黨的幹部中,由於不正確的利益觀、權 力觀和價值觀的影響,出現了一股來勢十分猛烈的 “以官為本”、與民爭利和以權謀私的歪風。在政治生 活領域,民主遭到踐踏,法制受到破壞,嚴重的權力腐 敗現象難以扼制;在思想道德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 義橫行,私慾與拜金主義猖獗,唯我獨尊、好大喜功和 極端利己主義等等愈演愈烈。這些消極腐朽甚至反動 的東西,極大地損害了黨羣、幹羣關係,危害了黨和人 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任其滋生蔓延,就會直接削弱黨 的執政能力,消解黨的執政資源,最終改變我們黨執 政的科學目標,重演蘇東那場“衞星上天,紅旗落地” 的慘劇。

、二、“新民本政治”是我們黨執政工具的科 學理念’

一在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説的指引下,以胡錦濤同志 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科學總結國內外共產黨執政的歷

史經驗,提出了“新民本政冶”的冶國理念。其一,作為 階級政治載體的國家是實現執政目標的基本手段,即 使共產黨執政電離不開國家工具,在一定歷史時期還 須強化國家的作用。誠如恩格斯所説:“無產階級在取 得勝利以後遇到的唯一現成的組織正是國家。這個國 家可能需要作很大的改變,才能完成自己的新職能。 但是在這種時刻破壞它,就是破壞勝利了的無產階級 能用來行使自己剛剛獲得政權、鎮壓自己的資本家敵 人和實行社會經濟革命的唯一機構,而不進行這種革 命,整個勝利最後就一定會重歸失敗:。我們要特別注 意“社會經濟革命”這個概念,説明國家對“進行這種 革命”所發揮的功能大小強弱,具有決定人民生死存 亡的作用。其二,共產黨執政就是對國家功能化實施 “很大的改變”的過程。核心問題是要變國家脱離社 會、遠離居民、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機關”為 紮根社會、服務人民的新民政府,使其發展方向從階 級政治走向社會政治,即馬克思所説的“達到消滅一 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如果改革國家工 具(主要是制度創新與親民愛民政風的張揚)的意識 不強烈,或者改革道致失敗,國家就會從反面對人民 發揮“贅瘤”與“禍害”的作用。社會主義事業就會因為 工具理念對價值目標觀念的叛離而毀於一旦。其三, 新民本主義

傍p n彳k

務對象之“民”及其效忠方法的本質區別。這裏的“民” 是指對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具有最緊要的起決定性作 用的最廣大的人民羣眾,而不是不允許形成的“既得 利益集團”(經濟學家稱“權貴資本主義”);這裏的 “本”是指執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為最高標準,緊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所有 黨員幹部必須依法執政,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 權,努力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胡錦濤同志將此概括 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憊,利為民所謀”x弧列寧曾經將已經滅亡了的舊國家比作一具“抬不 出去”的屍體,它要長久地留在人民中間腐爛發臭,毒 害社會。這種情況在具有專制主義悠久歷史的中國表 現更盛,在社會大轉型時期的危害更烈,集中來説一 是國家權力的擴張幾乎達到吞沒和掩蓋社會的程度 所謂“全能政府”;二是相當一部分掌政權者以人民羣 眾為魚肉對象,巧取豪奪,以權謀私幾乎達到無民復 加的程度,表現出一種末日般的政治瘋狂。一家《時 報》最近公佈了一份時下官民關係問卷調查的結果, 被調查者認為不關心羣眾的官員佔總卷數(下同)

48.6%,能關心羣眾的只佔31.9%,只接近上級領導的 官員佔54%,能接近羣眾的只佔24.5%;膀大款為有錢 人服務的官員佔50.1%,能關心羣眾的只佔28.1%,只 會宣讀喊口號的官員佔51 2%,能作實際工作的只佔

26.3%,只為自己打算的官員佔49.8%,一般能依法行 政的只佔31.7%,等等。這個調查結果雖然不能反映黨 的幹部隊伍的全貌,但相當一部分羣眾的政冶社會心 理對執政者運用國家權力工具的憂慮,必須引起全黨 的高度重視。.

三、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我們黨執 政方法的科學理念·

建國50多年來,我們黨在艱苦探索治國理政方 法中,既有成功經驗,也有失敗教訓。前30年搞階級 鬥爭為綱,用計劃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實踐證明 此路不通。為了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 主義的生機和活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 重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同時實行改 革開放的總方針總政策。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鬥,我 們黨找到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之路,在人口比 ’1980年淨增3億多的情況下,使人均gdp翻了兩番 (2014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總體上實現了由貧窮到 温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並且在產業結構、消費 方式、研發與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方面均具巨大後 發優勢的盛況,不能不令世人驚訝。,

e—mal]:cj rbabc@ya}100.co rn.cn電

,羹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按照建立社 會主悽濰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來改造國民經濟體系,重 塑產鞘構,這一系列治國方略的實現,奠定了科學 執政褒衽理念的基礎。但是,在具體的制度建構、機制 運仲j謄實施辦法等等方面還很不健全、很不成熟、很 不寬罨,有的甚至顧此失彼,漏洞百出。從實際工作反 映來蚤經濟的高速增長帶來了一系列必須正視並應 i人真_s決的新情況新矛盾,有的還形成了十分嚴重的 社會『雷題。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依據全面建設小康社 會的謇求,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 義蕁泰原理的指導下,總結了國內外在發展問題上的 經驗蒙訓,吸收人類文明進步的新成果,站在歷史和 時f℃固高度,進一步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要發 展、鮒麼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了“堅持 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 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在這個既是價值觀又是方 法淪的科學執政理念指導下,強調統籌城鄉發展,統 籌絳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 發展和對外開放,標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入,從治國理政的方略上把科學執 政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科學理念的樹立,有利條件的發揮,加上堅韌不 拔的努力,也許是事業成功的一半。為了達到我們黨. 預期的執政目標,眼下的困難條件和乖稀j因素必須正“ 視。但是,從正視向題到解決問題不但需要有適 觀條件及其變化的主觀條件(能力)的配合,而且 誓出乒是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就執政的主體

看,雖然有了一整套科學理論的指導和黨中央正確而 堅強的領導,可是全黨幹部隊伍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 觀的自學性還不是很高(有的甚至還在充當阻力),對 正確認識和處理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關係(特別是利益^ 關係)的理論思維與操作能力還普遍地較低。i迭力職f、 能轉變遲遲不能到位(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 和公共服務)等等,都直接地影響了我們黨的科學執、 政。從客觀條件説,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社會生產力 水砸不高,發展很不平衡。因此,城鄉、地區發展差距 問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解決就業與再就業 『百]題,部分社會成員貧富差別懸殊問題,消除權力尋 祖與反腐敗問題,遏止道德水平下降問題,公共安全 相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問題以及社會管理體制創新 閫題,等等),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都是一個長期的 歷史任務,既不可急於求成,又不能觀望等待,只能從 哉國現階段國情和各地實際情況出發,提出分階段的 目標鏨任務,用“彈鋼琴”的方法(圍繞中心工作而向

時開麓並儆好其他工作)、,積極而紮實去推動各項事城市既是一

人口密度,也是

具體地説,是~

顯然,這種氣氛

個性與人文環鳥

存發展的重要i

展示城市個性能

地理位置的江甥

的城市競爭中已

大廈和霓虹立繭

的培養和建設,

強化和識別,氣』

一、營建武‘

現代化的必然需

國際大都目

究部發現,城市1

爭力。一些投瓷

看安於今後10年

展勢頭。而隨宅

發工程的啟動}

改造熱情的高矧

的風格、人文環]

首先,獨特j

城市的魅力。城

通、發達的金融

而且還意味着!

格。然而,武漢.

目益靠前,但其:

人士的眼裏還刁

次,儘管武漢在

也取得了很大廊

的“濱江外灘”、,

等項目,但是武;

升城市發展質i

次,城市文化個’

務環境的需要。

化中不能不考鷹

作簡單統計的。

個性。近年來,i

但從城市的整僻

變的低層次上運

性的高度來規翅

二、武漢城1

從功能重複 樣,經歷了開發 建築熱、商務區 片開發的大型村 百畝幹畝的開發 源的破壞和浪費 出。

從目標趨匿 個城市紛紛投^ 國際都市、國際1 個。.顯然,從武£ 念

^了

^日

■■●i

◆◆一

樹一

固一

牢~

第四篇: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不斷提高執政能力[交通]

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不斷提高執政能力[交通]

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不斷提高執政能力

寧夏公路管理局固原分局

景清龍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指出:“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

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集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着眼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着眼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科學地總結了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黨執政的成功經驗,提出的執政理念,並作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寫進了決定。我們學習貫徹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黨、特別是領導幹部,就要牢固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從而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付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一、深刻認識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重大意義

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國情、放眼世界,對當今中國和世界發展變化趨勢的科學把握,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和新時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執政實踐的理論昇華。在新形勢下,引導和促使廣大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樹立和落實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對於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指導意義。

1、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必然要求。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進入新世紀以來,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根據發展目標和發展條件的新變化,中央對加快發展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強調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正確認識和把握髮展與執政之間的關係,更加明確什麼是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執政理念,更加明確執政的努力方向和根本要求,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實踐證明,只有樹立正確的執政理念,才能做出黨和人民所需要的紮實的工作,才能推動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先進文化的進步、實現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

2、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是共產黨人執政的最高價值追求和根本意義之所在,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執政的最高價值導向和目標導向。它科學地規定了衡量一個執政黨先進性和戰鬥力的標準,就是看其能否始終代表好、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既為共產黨人在新世紀如何執政、做人民公僕進一步明確了具體目標,又對領導幹部的執政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和更為迫切的要求。領導幹部只有樹立正確的執政理念,才會有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和增強執政本領的內在動力,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本質要求落到實處。

3、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的客觀需要。執政理念是領導幹部執政的行為準則。領導幹部有了正確的執政理念,就能幹出實實在在的政績。如果執政理念出現了偏差,不僅會貽誤黨的事業,損害黨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也會妨礙個人成長進步。因此,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必須着力解決的問題,也是幹部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實踐證明,執政理念是否正確,對增強領導班子的團結與合力,對領導幹部能否健康成長,甚至對一個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能否快速發展,關係重大。因此,教育和引導幹部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

二、準確把握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深刻內涵

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核心問題是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使黨成為始終做到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執政黨。

1、正確認識黨執政的目的。共產黨執政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在執政的過程中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落到實處。西崗區委提出的“從羣眾滿意的事做起,從羣眾不滿意的事改起”,這非常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要不斷改進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缺點和不足,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解決好羣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為羣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2、正確掌握黨執政的方式。科學、民主、依

法執政,應該説是一語中的,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堅持求真務實。要發揚腳踏實地、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機會主義,深入實際,深入羣眾,用紮紮實實的工作幹出政績來。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堅持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不搞花架子,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在創造政績過程中把握規律性、提高科學性、減少盲目性、克服片面

性。善於正確處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關係,主動地服從大局、服務大局;善於謀劃長遠,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有機地統一起來,以當前的科學發展保證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善於協調各方,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兼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善於突出重點,抓住改革發展穩定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善於見微知著,不斷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法律性。

3、正確衡量黨執政的標準。羣眾、實踐和歷史是衡量執政的根本尺度和準繩。因為羣眾對領導幹部的執政理念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發言權,執政的水平只能由羣眾來評判;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執政的效果只能通過實踐來甄別;歷史是最好的裁判,只有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執政能力才是真正成功。羣眾檢驗、實踐檢驗和歷史檢驗是相互統一的整體,三者的主體是羣眾,統一於羣眾公認。也就是説,衡量執政能力的最終標準是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

三、人大工作要體現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

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涉及到以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的黨的建設各個方面,是全黨的一項重要任務。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要把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理念作為新時期人大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履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能,在科學、民主、依法執政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1、加強理論學習,夯實思想基礎。我們要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最根本的是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只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與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與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緊緊聯繫在一起,才能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理念。因此,要進一步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促使領導幹部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夯實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思想理論基礎。一是堅定理想信念。真正在思想上認清“過去參加革命是為什麼,現在當幹部應該做什麼,將來身後留點什麼”,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正解決“為誰執政,怎樣執政”的問題,正確對待權力,認真履行職責,做到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相統一,執政的初衷與實現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相統一。三是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做到看問題、做工作尊重客觀實際,無論在任何時候,從事何種工作,都要符合客觀實際,都要符合科學規律。四是進一步振奮精神、改進作風。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始終保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深入基層、深入羣眾,卓有成效地推進工作,創造出實實在在的業績。

2、健全監督機制,強化監督工作。要樹立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理念,必須加強對決策的監督,不斷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防止決策的隨意性。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中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應有的作用。一是在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自身工作中體現科學、民主、依法的要求。常委會的議題選擇要體現科學性,對本轄區內的區域經濟發展,事關全局的大事、要事進行及時的審議,適時作出相應的決議、決定,促進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三察(查)”活動體現民主性,進一步加強與“一府兩院”的溝通和聯繫,深入基層瞭解人民羣眾所思、所盼,通過“三察(查)”,推動“一府兩院”工作的開展,使人民羣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行使職權體現依法性,要嚴格堅持集體行使職權的原則,在領導班子中切實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常委會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使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更符合黨的意志,更能體現人民羣眾的意願。二是行使“三權”的過程要體現科學、民主、依法的要求。要科學行使好重大事項決定權。對影響大、投資多、範圍廣的重大事項,要經科學論證,必要時有關部門要提交可行性報告;要依法行使好監督權。這裏要解決好的問題是監督前移和剛性監督的問題,在監督工作中體現與時俱進的要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事後監督有其可取的一面,但對於一些明顯會對國家財才和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後果的,一定要提前介入,不要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監督工作的力度,有必要時可進行一些量化要求;要民主行使好人事任免權。既要加強自上而下的監督,又要充分傾聽羣眾的意見,最大限度地擴大人民羣眾對領導幹部任用的知情權、評價權、監督權,建立並落實領導幹部評議、公示、審核等制度,使領導幹部權力運行時刻處於代表和人民羣眾監督之下。

樹立科學、民主、依法執政的理念,既是當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我們要在區委領導下,振奮精神,精誠團結,使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目標在我區早日實現。

第五篇:樹立和落實科學治關理念

樹立和落實科學治關理念

海關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堅持科學的指導思想,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以人為本,建設一支“政治堅強、業務過硬、值得信賴”的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堅持協調發展,整合海關各項改革,協調推進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堅持共謀發展,與有關地方和部門、廣大進出

口企業以及社會各界攜起手來,努力創造和諧執法環境;堅持統籌發展,不斷研究和把握海關工作規律,全面提高把關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海關是國家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在依法行使行政執法權的同時還行使部分刑事執法權。做好新時期的海關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的治關理念。

堅持科學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海關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堅好範文版權所有持科學的指導思想,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是海關工作方針。這一方針,明確了海關工作必須以“促進發展”為根本目的,堅持“依法行政”這一基本準則,全面發揮“為國把關”和“服務經濟”的職能作用。“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軌道的重要時期。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海關工作16字方針,就必須把工作的着力點從單純促進經濟發展轉變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審視和檢驗海關各項工作,增強海關工作在促進科學發展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當前,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六個必須”原則,把握好六個工作重點:一是按照“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原則,不斷提高海關監管、税收、打私和進出口統計能力,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平穩較快發展;二是按照“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原則,深化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監管制度改革,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和商品結構優化;三是按照“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原則,有針對性地採取進出口便利措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四是按照“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強地區海關合作,推動區域通關改革,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五是按照“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原則,積極開展與社會各界的廣泛合作,建立與守法企業之間的新型夥伴關係,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六是按照“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原則,及時研究國內外經濟發展的特點,全面推進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的各項改革,加強“大通關”和“電子口岸”建設,促進改革開放不斷深化。

全面建設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堅持以人為本,按照黨中央提出的“政治堅強、業務過硬、值得信賴”的要求,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是海關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隊伍建設的基本任務,是海關真正成為守護國門、維護國家利益鋼鐵長城的基礎工作。應以建立“和諧海關”、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通過全面加強海關隊伍建設,激發全體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激情,使其在把關服務的神聖崗位上建功立業,切實履行好肩負的職責。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開展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建設,需要把握好三個關係:一是把握好準軍事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關係。既要切實抓好教育、培養、引導人才的各項工作,又要切實抓好使用、關心、激勵人才的各項工作;既要有統一的要求和嚴格的紀律,又要加強人性化管理,為廣大關員的成長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二是把握好廣大關員根本利益與個體利益的關係。既要維護好廣大幹部職工的集體利益,也要照顧到關員的個體利益,努力營造人人心情舒暢的和諧氛圍。三是把握好海關事業整體發展和關員自身發展的關係。引導關員將自身發展融入海關事業發展之中,在推動海關事業發展中實現個人價值。

整合海關各項改革

全面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從海關工作來看,貫徹全面協調發展思想,重點是整合海關各項改革,協調推進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

1998年,海關總署作出了《關於建立現代海關制度的決定》,勾畫出現代海關制度的基本框架,並確定了建立現代海關制度“兩步走”的發展戰略。2003年,在第一步發展戰略目標基本實現後,海關總署又制定了《2004—2010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規劃》。其目標是:到2010年,按照“建立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與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嚴密監管與高效運作相結合的現代海關制度”的總體要求,以建立風險管理機制為中心環節,全面、協調地推進海關各項業務改革和綜合改革,使我國海關現代化建設邁上科學、文明、高效、廉潔的新台階。

隨着現代海關制度第二

步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和海關各項改革向縱深推進,許多體制機制上的深層次問題進一步凸顯,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帶來的資源配置矛盾日益突出,科技應用管理與技術的升級換代不同步等問題尚未解決,這些都對推行以風險管理為中心環節的現代海關制度第二步發展戰略帶來了一定的阻力。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必須按照全面協調發展的思想,樹立“改革是創新,整合也是創

新”的理念,着眼於海關改革發展全局,進一步整合海關信息資源、科技資源、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創新和完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切實做到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統一,整體推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改革目標與管理資源相匹配,部門之間、關區之間相協調,努力擴大改革的綜合效應。

創造共謀發展環境

海關作為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代表國家在口岸行使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權,每天都要和眾多進出口企業打交道,海關的許多行政行為還要與有關部門、有關地方合作實施。海關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與有關地方和部門、廣大進出口企業及社會各界攜起手來,努力創造共謀發展的和諧執法環境,共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國家利益以及廣大進出口企業和人民羣眾的利益。

海關承擔着進出口監督管理、口岸管理、“大通關”建設、電好範文版權所有子口岸建設、反走私綜合治理、特殊監管區域管理等職能。必須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理順海關與地方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關係,與廣大進出口企業建立起以誠信為本的新型合作關係,同時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重點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建設服務政府的要求,堅持執法為民,尊重和維護管理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廉潔從政,高效運作;二是積極搭建海關與有關地方和部門的信息溝通平台,加強彼此間的聯繫與配合,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的合作機制,共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三是努力建立與廣大守法企業的合作伙伴關係,落實守法便利原則,真正實現海關與企業和諧雙贏;四是切實加強與新聞媒體、中介機構等社會各界的聯繫與配合,完善和落實關務公開、警務公開制度,積極接受羣眾監督,爭取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羣眾的理解與支持;五是大力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領域,開展國際海關執法行政互助,通過互助互利,提高我國海關的管理水平和國際地位。

提高把關服務能力

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之一。海關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不斷研究和把握海關工作規律,堅持統籌發展,全面提高把關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應重點抓好三個統籌,並以此帶動海關各項工作。

用構建綜合治税大格局統籌海關各項業務工作。海關税收既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和增強中央財力、提高宏觀調控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黨中央、國務院考核海關工作的一項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化指標;既是國家賦予海關的重要職責和海關參與國家政治經濟活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又是體現海關執法整體狀況和把關服務能力的重要標準,是海關各項業務工作的“軸心”。因此,必須構建海關綜合治税大格局,並以此統籌兼顧海關税收、監管、保税、稽查、緝私、統計和科技、口岸等各項工作,通過改革體制機制、整合資源配置、合理界定事權、明確職責任務,從根本上確保海關税收應收盡收。

用建立風險管理機制統籌海關各項業務改革。風險管理是發達國家海關普遍應用的先進管理理念和科學管理方法。在現代化海關建設中,必須牢牢抓住風險管理這個中心環節,按照“方法(本站向您推薦:)科學、手段先進、識別準確、反應敏捷、配合密切、管理有效”的要求,以信息化管理為依託,以風險分析為基礎,以對企業和進出口貨物等管理對象實施分類管理為主導,統籌各項業務改革,建立起全關境、全過程有效防控海關執法風險的海關執法新機制,從根本上實現“管得住、通得快”的進出口通關秩序。

用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建設統籌海關隊伍建設。“把好國家的門”,必須首先“管住自己的人”。應以建設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統籌海關領導班子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訓工作以及機關建設、基層建設等,堅持準軍事化管理與紀律作風建設相統一、基層建設與機關建設相統一、內強素質與外樹形象相統一,始終做到用準軍事化理念管理隊伍,用準軍事化作風鍛鍊隊伍,用準軍事化標準檢驗隊伍,使海關隊伍真正成為一支“政治堅強、業務過硬、值得信賴”的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