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殘聯會長在全國殘聯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3.1W

殘聯會長在全國殘聯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殘聯發言稿範文】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習近平在會見第五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時強調 ,要不斷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努力讓殘疾人共享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豐富殘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務內容,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質量。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殘疾人生活條件有了顯著改善,殘疾康復水平、受教育程度、就業狀況、家庭收入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作為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內容之一,使很多殘疾人受益。但是我們還應當看到,目前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人數眾多,需求也在不斷擴大,而殘疾人的公共服務仍主要由政府和殘聯組織提供,很少有市場參與,供需缺口很大;同時在公共服務資源的配置上,還存在很大的地區差別和城鄉差別。這幾年,我到農村調研,看到一些貧困地區殘疾人的生活狀況很困難。解決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的供需差距和配置不平衡問題,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更均衡地向殘疾人配置公共服務資源;還要重視市場的作用,通過政府的優惠政策引導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殘疾人服務,把更多的市場資源配置到殘疾人需求上,延伸到農村和偏遠地區。

關於如何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提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質量,我有三點想法:

一、基本公共服務是政府資源配置的一個重要領域,基本公共服務要求公平,公平不等於絕對平均主義,不僅要兼顧地區差別、城鄉差別,還要兼顧健全人與殘疾人的差別等各因素。政府在設計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時尤其要充分考慮不同類別殘疾人的需求,有區別、有針對性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使有限的公共服務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使最困難、最迫切需要幫助的殘疾人得到實惠。同時,要注重個性化服務,使殘疾人得到適合其特殊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務。

二、政府要引導、鼓勵和支持社會服務資源進入殘疾人服務領域。殘疾人社會服務起步晚、市場化程度低,進入殘疾人服務行業的社會資源相對較少,服務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比如,提供給殘疾人的公共服務和設施,需要無障礙等條件。所以,社會能夠提供給殘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務,有一個開發、培養、普及、提高的長期過程。這裏應當有兩個引導,一個是政府引導,另一個是需求引導,也就是市場引導。政府引導就是政府根據殘疾人的實際情況,通過扶助等優惠政策引導社會服務資源向殘疾人服務領域傾斜。至於需求引導,實際上這個需求是很大的,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包括殘疾人輔助器具、康復設施和器械、職業技能培訓、重度殘疾人託養、護理等等。但是殘疾人的公共服務市場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需要大力培育,殘疾人需要從依靠殘聯提供服務,逐步適應由社會服務提供者提供服務,也就是有償服務,而社會組織也要學習如何為殘疾人提供服務。這個市場的培育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在推動殘疾人公共服務市場化進程中,必須加強政府的監管和社會的監督作用,加快建立健全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國家標準體系,保障殘疾人公共服務的質量。需要指出的是,提供給殘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務是低迴報的,付出多,回報低。這就要求政府首先要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同時,在選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提供者時,要充分考慮其信譽、資質和能力,設置嚴格的准入和退出機制,杜絕無資質、無信譽的組織或缺乏實際服務能力的組織進入這一服務市場,因為很多殘疾人由於表達上的障礙而得不到想要的幫助。

提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質量,要充分發揮市場在公共服務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政府要做好相關引導、鼓勵、支持和市場監管等工作,能夠開放的殘疾人服務領域向社會組織開放,制定更多符合殘疾人實際需要和市場化特點的優惠扶持政策和監管標準,使更多社會組織和市場主體進入殘疾人服務領域,加快殘疾人的融合發展,提升殘疾人的生活質量。

【殘聯發言稿範文】

中國殘聯成立20多年來,殘疾人事業在不斷髮展,從一個小家發展成一個大家,從幾十個人的組織發展到幾十萬人,現在全國每一個地方都有殘疾人工作者。但是家大了,我們怎麼管好家?怎樣管理好殘疾人事務呢?這個問題越來越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管理是基礎,是一門科學。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儘快把黨和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來,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更加有效運轉。”殘疾人事業管理也是國家治理體系的一部分,我們把管理工作做好了,也是對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的貢獻。春節前,我和_向王勇國務委員彙報工作,王勇國務委員明確要求,要把加強管理作為各級殘聯組織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機制,通過管理推動工作上台階。

怎麼做好管理工作呢?這就要求同志們努力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工作能力。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很多,涉及醫學、心理、經濟、社會保障、科技信息等方方面面,特別是公共管理。王勇國務委員要求,“各級殘聯幹部都要學習管理、研究管理、熟悉管理,懂管理善經營。”管理水平決定效率的高低。沒有管理的能力和力量,這麼大的家業,怎麼才能管好呢?今年中國殘聯決定開展殘聯繫統“基礎管理建設年”活動。各地殘聯都要把加強管理作為重要工作,要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對事業進行管理。要建章立制,該健全的健全,該改進的改進,沒有的要建立,過時的要修訂,切實完善人、財、物的監督與管理。

在各項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設是最重要的內容。數據是管理的基礎,是科學開展殘疾人工作的依據。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一些領域底數不清、數據不實情況仍然存在。”我們現在使用的一些數字是否準確,是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呢?我到有的地方調研發現,殘疾人口有三個數據,一個是根據“二抽”推算的數,這個最大;二是當地工作需要調查的人數,這個位列第二;三是持證殘疾人的數據,這個最小;這三個數據根據需要選擇使用,但哪個是最準確的?誰也説不清。我們工作要報數字,要使用數字,我們一定要用極其負責和嚴肅的態度對待數字,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反映的數字一定要準確,必須反映真實的情況,問題多了沒關係,我們的工作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越有困難我們越要千方百計地解決困難。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一定要把摸清底數作為要務來做,一定要抽調最強力量把數據庫做好,給國家提供更多、更精確的數據來源,讓國家瞭解真實情況。現在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我們要用準確可靠的殘疾人數據管理殘疾人事務,為政府宏觀決策和向社會購買服務提供依據。各級殘聯對此都擔負着重要責任。我們一定要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把殘疾人工作的各項底數摸清楚。

必須把信息化建設納入非常重要的日程,摸清基本數據和基本情況,掌握基本材料,做好數據庫。數據準確了,不但能爭取財政投入,而且使每一分投入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精準管理、精準服務。管理和質量是緊密相關的。管理出了問題,質量就會出現偏差,殘疾人事業管理也要講質量,講投入產出和效益。雖然我們的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過去的五年中央財政為殘疾人投入100多個億,加上地方財政投入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大家有沒有認真核算過,這些款項在本地區都為殘疾人做了什麼?產生了什麼效益?我們幹工作頭腦一定要清楚,要把殘疾人事業當作大家庭的事情來管理。每個人對自己家庭的賬目都會很清楚,可是我們有多少人能把國家對殘疾人事業的投入説清楚呢?這些年我們的一些工作不夠透明,或是透明度不夠,甚至還有遮掩的地方。有些事本來應該光明正大地説,但卻要小聲説,甚至不敢説。比如中央財政撥款,加上各地財政的投入,這些資金的投向、得到的效益怎麼樣?還有的地方用就業保障金蓋樓建房或是做其他的事情並不鮮見。殘疾人事業本身是充滿陽光、慈善的事業,充滿了愛和温暖,可有的地方有些事卻不能明朗地對大家講,甚至遮遮掩掩,不透明,這樣就得不到很好的監督,而殘疾人得到的幫助就打了折扣。我們一定要認真研究各級財政對殘疾人事業的投入和效益,要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使用監督和管理。管理是服務的基礎,通過加強管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要把殘疾人事業做成陽光下的事業,讓它照亮每一個殘疾人生活的角落,給他們帶來温暖和光明。

除了內部建章立制,殘聯發揮管理職能主要體現在履行法律和章程賦予的職責。《殘疾人保障法》規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其地方組織依照法律、法規、章程或者接受政府委託,開展殘疾人工作,動員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事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章程》規定:“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承擔政府委託的任務,管理和發展殘疾人事業”。各級殘聯一定要積極向各級黨委、政府充分反映殘疾人的訴求、困難和問題,使政府把推進殘疾人同步小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納入日程,納入目標管理和領導班子、領導幹部政績考核評價指標。各地政府殘工委是各地殘疾人事業管理、決策、協調的核心機構,殘工委辦公室是具體辦事機構,應充分利用這個平台,加強與各成員單位及各方面的聯繫,強化工作手段,加強統籌安排和督導檢查,使各成員單位切實將殘疾人工作納入工作職責,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合力。

我們也要用好社會化工作方式,爭取社會組織、社會力量支持殘疾人事業。未來幾年,政府要加快職能轉變,大力發展社會組織。2013年9月3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這是增加公共服務供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步驟。我們要認真研究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給殘疾人事業創造的新的條件,推動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殘疾人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積極推進政府購買社會組織的助殘服務,大力發展殘疾人慈善事業,發展壯大助殘志願者隊伍。我們要積極培育和支持殘疾人社會組織,加強對殘疾人服務的行業管理。動員社會力量支持殘疾人事業,是殘聯這個人民團體特有的工作方式,也是殘疾人公共服務的一個發展方向。我國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殘疾人服務的資源在長時期內還會相對短缺。為此,社會化的工作方式就十分必要。社會組織服務的豐富性和針對性比較強,各級殘聯應加強與社會組織的聯繫,提供培育和指導,動員各種社會力量為殘疾人服務,為殘疾人實現同步小康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我們要代表殘疾人蔘與國際殘疾人事務,健全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履約機制,加強國際合作。通過學習借鑑發達國家和地區管理殘疾人事務的有益經驗和做法,來完善我們的管理制度。

同志們,“代表、服務、管理”是殘聯的根本所在,也是殘聯推進殘疾人事業科學發展的內在動力。讓我們進一步弘揚人道主義思想,團結一心,充分發揮好“代表、服務、管理”職責,提高工作本領,改進工作作風,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為加快推進殘疾人同步小康進程,為殘疾人兄弟姐妹創造幸福生活而奮鬥!

【殘聯發言稿範文】

“六代會”後新一屆主席團、執行理事會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工作呈現出一片新氣象。這段時間不斷有好消息傳來,一些省份實施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和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政策,每個月有50元的,100元的,最多的350元,對我們來説這是好消息,對於殘疾人更是好消息。我們向着更普惠的社會福利,向着更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又邁進了一步。

這次工作會上,_對2014年的具體工作作了部署。在六屆主席團一次會議上,我就今後的重點工作,講了我們的目標和任務,我希望與同志們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目標和任務。今天我再談點想法。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有了目標和任務,怎樣才能把具體工作做得更好?中國殘疾人事業已經走過了25年的歷程,在鄧樸方主席和幾代殘疾人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們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發展道路,並且堅定不移地沿着這條道路前進。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幫助8500萬殘疾人和全國人民同步小康,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這就要求我們更深地思考殘疾人事業的意義,思考殘疾人聯合會“代表、服務、管理”的職能。這些年殘聯的職能發揮得怎樣?是否真正發揮了代表、服務、管理的作用?今後應該怎樣推動殘疾人事業科學發展?想清楚這些問題,才能更加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怎樣更好地發揮“代表、服務、管理”職能,我想講三點認識,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增強代表性,真正做到與殘疾人心貼心

“代表、服務、管理”三者是有機聯繫的整體,代表是立場,服務是宗旨,管理是手段。殘疾人組織要代表殘疾人的根本利益,代表殘疾人和殘疾人親友發出聲音,提出並解決問題,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讓他們獲得實在的幫助。要代表和幫助殘疾人,首先還是要深刻認識生命的意義,無論健康還是殘缺,都要有意義和幸福感,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讓殘缺的生命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我們更要幫助殘疾人實現理想。人不僅僅要活着,有意義地活着才有精神的快樂,而無意義地活着則是痛苦的。我們要消除殘疾人的痛苦,讓他們感到生活的美好。做好殘疾人康復託養工作也是為國家分憂。

我們要研究每一類殘疾人不同的特點,真正瞭解殘疾人的痛苦,瞭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要向基層學習,向羣眾學習,總結基層的經驗和做法。要不只一次去調研,科學的方法是要回訪,不一定跑的地方多,一些地方去了要再去,今年去了明年再去,要看變化,看存在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常説的要實踐、實踐、再實踐。要不斷在實踐中向前走,改進工作方法。當然每個殘疾人個體的需求不一樣,有康復需求、教育需求、就業需求、扶貧需求和託養需求等等,我們要了解殘疾人的需求,並提出來,推動解決,這就是“代表”的具體體現。我們要重視和支持各專門協會的工作,專門協會代表本類別殘疾人的共同利益,充分反映他們的特殊需求。專門協會貼近基層殘疾人,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專門協會的工作做好了,我們的工作就有了堅實的根基。

做殘疾人工作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注重基層調研,一定要多到殘疾人工作的一線做調研,要有務實的精神,把調查研究當作工作中的常態,而不是隻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看望一下,走走形式。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與殘疾人的血肉聯繫。第一批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結束,第二批已部署開始。在第一批活動中媒體曝光的老百姓到一些基層政府部門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在殘聯繫統存不存在?殘疾人給我們打電話、來殘聯,我們有沒有敷衍甚至推諉?這樣的問題一定存在。我們一定要以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緊抓作風建設,各級殘聯要真正成為“殘疾人之家”,密切與殘疾人的血肉聯繫,把每一件事做細做好,讓殘疾人得到真切具體的幫助,這樣才稱得上是代表殘疾人的組織。

二、加強服務,紮實推進殘疾人同步小康進程

對殘疾人工作者來説,為殘疾人服務就是為人民服務,為殘疾人服務就要全心全意,要服務到位,服務到家,因為他們是最需要幫助的人,是承受痛苦的人。我們要堅持人道主義情懷,把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當作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為殘疾人服務是殘疾人工作者存在的意義,當初為什麼成立中國殘聯呢?她的功能就是要幫助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就是我們的工作,康復、教育、就業、扶貧、維權等都是重要的內容,我們要做的就是聯繫政府、動員社會關心幫助殘疾人和他們的家庭。當前最重要的服務就是加快推進殘疾人同步小康進程。

同志們,大家想過什麼是小康?小康是什麼標準?全社會的小康是什麼?殘疾人小康又是什麼?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殘疾人與健康人的生活水平差距還很大,還有1230萬農村殘疾人沒有脱貧,260多萬城鎮殘疾人生活還很困難。相信到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走訪和調研的同志們一定很清楚這種差距。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叫《小康人家》,新媳婦出嫁時父親送給她兩把鋤頭當陪嫁,她的婆家只有公社分的八棵蘋果樹,這就是小康水平了。八十年代,家裏有自行車、縫紉機和電視機就是小康了。小康之家的人找對象都好找。但是,今天我們還有很多殘疾人達不到小康人家的水平,距離全國人民的小康水平也差得很遠。所以推進殘疾人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小康是非常艱鉅的任務。我們都知道,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的小康,就是不全面的小康。我們必須加快殘疾人同步小康的進程,這才是對國家負責任的態度。

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面臨的機遇,確立目標,堅定信心。社會主義從本質上説,就是共同富裕,沒有共同富裕,就不叫社會主義。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這將會有力促進殘疾人保障體系的健全和完善;快速發展的經濟和不斷加快的城鎮化建設,為我們提供了越來越好的物質基礎,這些都為促進殘疾人同步小康提供重要助力和保障。中辦、國辦最近印發的《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要求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創新扶貧機制,將有助於我們解決殘疾人的貧困問題。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相關政策文件精神,主動作為,落實好中央政策,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我們還要深刻學習理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比如,中央提出推進城鎮化建設,我們就要加強進入城鎮的殘疾人的工作,協助各級政府安排好他們的居住、康復、教育、就業等,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城鎮生活,這對改善殘疾人的生存環境,促進同步小康具有積極作用。

20多年來,中國殘疾人事業不斷髮展,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完善。這次會議上徵求同志們意見的《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同步小康進程的意見》,是又一個重要文件,是今後幾年加快殘疾人同步小康進程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殘疾人事業,全社會也給予殘疾人更多的關心幫助,各級殘聯逐步建立健全的工作體制機制,為殘疾人服務的內容越來越多,殘疾人的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改變。比如,現在無論到哪個城市,無論在機場、車站還是碼頭,還有數不清的街道、商場、銀行、電信、影劇院、賓館,甚至有的農村殘疾人家庭,都有無障礙設施。還有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很多聾啞孩子能夠説話了,並且能與健康孩子一起讀書,有的殘疾人安裝假肢後,不僅能行走,有的還能騎自行車。這幾年,肢體殘疾人和聾人駕駛汽車已經不再是新聞話題。殘疾人的生活比起20多年前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殘聯的服務職能發揮的作用,幾代殘疾人工作者為了讓殘疾人曾經的夢想變成現實,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做出了無私的奉獻,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已經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

當然,任何一項事業的進步都要經過長期奮鬥,殘疾人事業也是如此。殘疾人小康是以省、市、縣為單位,使殘疾人的生活水平接近當地平均發展水平,而不是簡單地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較,更不是與發達地區平均水平比較,能讓本地殘疾人實現小康就是對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貢獻。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道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走向成功的,為殘疾人服務的工作要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地做好。現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時間只有六年了,要實現既定的目標,時間已經很緊張了。我們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科學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紮實的工作作風去為之奮鬥。我們要提出明確目標,但不能提過高的、實現不了的目標,要抓住主要工作,把前進的道路鋪平鋪遠。大家要沉下心來,任務越重越要堅定不移地向前走,要把隊伍帶好,少走彎路,把事業做強。

我們鋪就的是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的道路,一定要有前瞻性的目光,想得更遠一點。作為殘聯的領導同志不能只為自己這一屆出成績,不能把殘疾人工作當作自己的政績,而是當作終生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社會主義從空想的萌芽,到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科學社會主義的設想,到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歷經幾百年的摸索和追求,是一代又一代人艱苦奮鬥的結果。再過5年或10年,我們這一代殘疾人工作者終究要離開,殘疾人事業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奮鬥。今天我們要為20年、30年、甚至50年後的殘疾人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到那時候殘疾人能夠擁有法制健全、保障完善的生活,殘疾人和家庭才能真正生活無憂。我們還要為殘疾人全面融入社會而努力,我們的工作是社會福利的一部分,是民生事業和社會建設的一部分,是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我們的理想是殘疾人像健全人一樣過上美好的生活,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障,肢殘人有輪椅,聾人有助聽器,盲人有盲道。到那時殘疾孩子都能到學校讀書,社會將不再有對殘疾人的歧視。

為殘疾人服務,還要掌握服務方法。要善於處理整體和具體的關係。要抓好8500萬人的整體工作,也要把每個殘疾人個體的工作做好,認真解決每一個殘疾人的困難和問題。當前我們要研究怎樣將國家有關殘疾人的政策措施逐一落實到每位殘疾人身上。比如,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殘疾人會不斷增加,我們要做好殘疾人託養工作,科學研究託養機構、康復機構建設問題。一方面要努力加強基礎建設,同時建設康復機構、託養機構要注意與醫療機構、養老機構資源整合共享。機構建設要注重實效,避免重複建設。要勤儉辦一切,把每一分錢都用在殘疾人身上,要力戒形式主義,不能把康復託養機構建得像賓館,要讓殘疾人住得起。康復與託養設施要講求實效和質量,要與社區和周圍環境相結合,設施的服務和運轉要規範標準,這樣才能讓殘疾人享有好的服務。

殘疾人就業是服務殘疾人的重要內容,要呼籲各地黨委、政府對殘疾人事業重視再重視,要以多種形式安排殘疾人就業,在安排重度殘疾人居家就業的同時,又要重視人的社會屬性和人的歸屬感,要幫助殘疾人融入社會,迴歸社會,而不是孤立地生活。發展殘疾人事業要有更廣闊的視野,一些好經驗和做法往往來自基層,要支持地方積極探索和實踐,好經驗要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制定了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對殘疾人崗位預留和定向招錄殘疾人的規定;山東青島實施重度殘疾人提前5年享受養老保險金的政策;河南、湖北、安徽、河北等開展全省殘疾人狀況調查,建立全省殘疾人口數據庫,為打好數據基礎進行探索;天津按高於當地人均收入增長比例,提高增發殘疾人生活救助金增長比例;浙江2012年起將國家規定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的9項康復項目擴大到25項;河北石家莊為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並明確規定補貼可與已享有的低保、城鄉醫療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政府補貼、貧困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疊加享受;河南正在積極探索用耕地補貼方式增加農村殘疾人收入,這些做法都很好。我在這裏僅舉了幾個省市的例子。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東西南北、內地沿海都有區別,殘疾人工作要因地制宜,各地要有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大膽實踐,穩中求進。總之,我們要把為各類殘疾人的服務納入國家公共服務體系中去,努力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