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10年科技形勢分析會講話

欄目: 領導講話稿 / 發佈於: / 人氣:9K

2010年全省科技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10年科技形勢分析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2010年全省科技形勢分析會,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一是回顧總結今年上半年以來全省的科技工作,二是分析當前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探討如何進一步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三是研究部署今年後一階段的幾項具體工作。下面,我圍繞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上半年以來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科技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積極轉變工作思路,努力創新體制機制,着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科技難題,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完成全年工作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轉載請註明來自:本站)

1、科技管理工作有新理念

科技管理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就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創新工作理念,不僅要在領導決策後,在具體工作中抓好貫徹落實,而且要在領導決策前,積極主動提供參考。在創新工作理念、當好決策參謀方面,今年以來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取得較好效果。

一是針對工作形勢要求,謀劃增加管理職能。為了適應新形勢對科技管理的新要求,在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中,我廳加強溝通,積極爭取,力求職能設置符合現實科技管理需求。在年初省政府批覆的“三定”規定中,我廳的行政職責得到增強,新增了組織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牽頭組織協調促進全省產學研結合工作等五項職責;強化了對全省科技進步工作的宏觀管理和統籌協調、高新技術產業化等六項職責。更加令人鼓舞的是,在省政府規定的“機構改革後人員編制、職數、內設機構總數不得突破”的前提下,我廳新增了重大專項處,還在政策法規處加掛了“創新體系建設辦公室”、人事教育處加掛了“科技人才工作辦公室”兩塊牌子,增加了兩個行政編制、一個處長職數和4個副處長職數。這是很不容易的,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重視和關心。這有利於理順我省科技管理職能,有利於省科技廳更好地統籌管理全省科技工作,有利於更充分發揮科技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創新型湖南的支撐與引領作用,

二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謀劃對策措施。今年以來,為了進一步加快我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省委省政府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調研。省科技廳積極配合,圍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中心任務,主動謀劃科技工作。在郭開朗副省長組織領導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調研中,省科技廳牽頭,聯合省直有關部門,開展了專題調研,起草了調研報告,總結了我省依靠自主創新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成效,分析了制約我省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的體制機制問題,提出了依靠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任務和對策措施,以及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由省政府組織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出台產業差異化扶持政策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建議。調研報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在“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編制的前期調研中,我們確定了10個規劃前期重大課題,開展了廣泛調研,我們根據這些調研成果,對我省“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編制思路提出了意見建議,使綱要更好地體現科技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在由我廳牽頭的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專項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認真總結近年來我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經驗,深入調研,多次徵求部門和專家意見,形成了《新能源產業專項規劃(討論稿)》,為培育發展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決策參考。特別是,在省委部署建立健全乾部考評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時,我廳提出的將加強自主創新工作納入幹部考評體系的建議得到肯定,科技創新指標已被納入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的決定》(討論稿)中的幹部考評指標體系。

三是借力科技進步執法檢查,謀劃優化科技進步大環境。今年,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省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和《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極大地促進了科學技術進步法律法規在我省的貫徹實施,推動了科技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我們在做好自查的基礎上,主動配合有關檢查工作,積極協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省人大常委會的檢查彙報的起草工作,力爭報告能充分反映我省科技工作實情和科技部門的意見建議,為國家政策措施的制定和省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在向省人大常委會的彙報中,我們提出的建立健全科技進步考核問責機制、完善科技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創新平台共享機制等建議得到充分採納。

2、創新體系建設有新突破

今年以來,我省在科技創新創業的機制、平台、項目、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產學研結合創新機制建設快速推進。經過積極爭取,省財政廳已同意今年安排1億元產學研結合專項經費。加快實施產學研結合技術創新工程,受理項目160多項。引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與發展,出台了《湖南省關於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與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新成立6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並在已成立的聯盟中遴選了雜交水稻、柑橘、風力發電裝備、軌道交通等符合條件的聯盟開展試點工作,探索承擔重大技術創新任務、構建產業技術創新平台等方面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為聯盟的建立和發展積累經驗。加強與中科院的合作與交流,中科院湖南技術轉移中心三個分中心建設穩步推進,爭取中科院在湖南設立了4個創新崗位。積極推進我省與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的合作,省政府與浙江大學、四川大學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國際科技合作步伐加快,受理的國家合作項目涉及歐洲、亞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五大洲的近3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

二是創新平台和人才隊伍建設步伐加快。立足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兩型社會”建設,啟動了2010年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申報受理工作,將在8月底前下達立項計劃。針對省屬科研院所技術創新能力弱、科研人才缺乏等問題,設立了省屬科研機構技術創新專項,重點支持省屬科研機構的技術創新推廣活動和人才引進培養項目。省競爭情報中心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競爭情報監測外包市場開拓成效明顯,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工業設計平台建設加快推進,第二屆“芙蓉杯”國際工業設計創新大賽籌備工作進展順利。組建了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通過提供創業硬件與軟件服務,引導大學生以技術創業,培養和儲備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促進大學教育資源與科技成果產業化相結合。加強孵化器和技術轉移機構建設,中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和湖南大學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在科技部的綜合考評中,均被評為優秀,其中中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名列全國第二;岳陽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被評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使我省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數量增加到五家,我省已被科技部列為生產力促進中心體系建設重點省行動試點。積極爭取在我省建立“亞歐會議(ASEM)框架下的亞歐水資源研發中心”,外交部已明確,將向國家建議,在今年10月4-5日在比利時召開的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上,由温家寶總理在會上倡議在中國湖南成立“亞歐水資源研究中心”。實驗動物管理工作進展順利,有效保障了科研平台實驗動物質量和動物實驗環境。2010年度省自然科學創新研究羣體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博士後科研資助等人才培養項目順利推進,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取得新進展,截止目前共有24人進入省“百人計劃”,其中12人進入國家“千人計劃”。

三是管理機制創新進展明顯。在年初的全省科技工作會議上,我們特別強調了要提高管理科學化水平。上半年,大家解放思想,大膽嘗試,管理機制創新亮點紛呈。在“十二五”規劃編制中,大膽探索技術路線圖的應用;在重大專項的立項管理機制中,引入了公開招標機制,對“工程機械液壓元器件關鍵技術攻關”專項實行了“公開招標、擇優支持”的立項方式;主動聘請外省專家參與立項評審,進一步確保重大專項立項的公開、公正、公開和民主、科學;在省科技獎勵網評中,採取“雙盲”評審、從全國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庫中隨機遴選評審專家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維護了評審的公平、公正和權威性;在今年的傑出青年基金項目評審中,區別對待,分部屬院校和非部屬院校兩組進行,既促進了項目整體水平的提升,又有利於非部屬院校的人才引進與培養,得到廣泛好評;作為科技部科技成果評價的9個試點單位之一,我們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評價體系改革,按照新的評價體系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嘗試,達到了預期目的,積累了寶貴經驗;適應科研新需求,設立了科研條件創新專項,重點支持科學儀器、實驗動物自主創新以及創新方法工作;自主創新產品認定工作快速推進,受理自主創新產品申請200多項,湖南省第一批自主創新產品目錄即將出爐。在創新體制機制的同時,迅速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面推廣應用。比如,將科技重大專項中探索出的“兩條線”管理和“四評三審”制,引入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重點項目的管理中。

四是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僅從兩個方面的數據就能看出,我省的創新能力具有較高水平。第一個是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上半年我省專利申請9160件,同比增長43%,專利授權5424件,同比增長52%。第二個是爭取國家項目經費方面的數據。在今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第一批項目中,我省獲批項目272項目、資助經費1.97億元,經費數進入全國三甲,僅次於江蘇、浙江兩省。近年來,我省獲得國家創新基金的資金快速增長,從2008年的全國第9位,到2009年的全國第6位,再到今年第一批項目經費全國第3位,充分説明我省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有了快速提升。此外,截至目前,爭取高新口經費1.2億元;爭取社發科技經費達1.64億元;爭取農村口經費1.2億元,其中爭取國家農轉資金1600萬元,居全國第一。特別要提出來的是,今年我省申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33個,涵蓋所有11個民口專項中的7個,預計獲得資助3億元。今年全年預計將爭取國家科技經費12億元,將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3、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有新成就

一是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成效不斷擴大。緊緊圍繞調結構、轉方式這一首要任務,突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民生科技兩個重點方向,着力突破對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公益技術,今年確定新啟動“大型盾構設備研製及其產業化”等12個專項。進一步完善了“兩條線”管理機制,抓好已啟動的重大科技專項的過程控制和目標管理。據初步統計,2006年來,我省組織實施的45個科技重大專項,累計攻克關鍵技術瓶頸243項,研製出重點新產品72個,取得授權專利188項(其中發明專利109項),制定國家標準205個,企業標準70個,新增產值343.25億元,新增利税29.34億元。

二是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按照《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五年行動計劃(2008-2012年)》的要求,加強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搶佔產業價值鏈高端,推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上半年,全省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903.36億元,同比增長58.46%(按原有高新技術企業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41.6%);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880.59億元,同比增長61.11%(按原有高新技術企業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40.3%),佔GDP的比重提高到11.8%,佔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2.5%;實現利税總額292.99億元,同比增長64.11%(按原有高新技術企業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48.2%),實現出口創匯19.1億美元,同比增長43.29%(按原有高新技術企業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35.4%)。高新區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集聚和帶動作用突出,上半年全省5個高新區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1382.37億元,同比增長47.7%,佔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的47.6%。其中,長沙國家高新區以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為戰略指導,紮實推進科技創新工作,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同比增長57.6%,新產品產值增長34.5%;株洲國家高新區認真做好服務企業工作,上半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98億元;湘潭國家高新區利用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的契機,加快推進火炬創新創業園、科技孵化城等平台建設,招商引資成績喜人;衡陽高新區上半年投入科研經費達1.5億元,佔總銷售收入的3.5%,創歷史新高;益陽高新區實施全體科技管理人員與企業掛鈎聯繫制度,切實服務企業創新創業。高新技術產業的跨越發展,不僅大力促進了我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且對推進我省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發揮了重要的引導帶動作用。

三是農村科技工作進一步加強。通過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的實施,大大提升了我省農村科技創新的顯示度和影響力。據最近對9個農業科技重大專項的驗收和中期現場評估,共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200餘項。項目創新成果示範推廣面積2000多萬畝,新增產值近47.6億元,帶動農民增收22億元以上。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和農村特色產業科技示範基地建設成效顯著,新增產值近130億元。正式啟動了湖南省農村科技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工作,積極爭取省政府支持,主動加強與科技部的溝通,我省有望成為全國繼山東之後第二個國家農村信息化科技示範省。

四是民生科技得到強化。全力推進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科技創新,科技部已啟動國家“863”項目“湘江流域冶煉重金屬污染物減排與利用關鍵技術及示範”作為應急項目。城市生活垃圾和電子廢物綜合利用專項,建設了示範工廠,實現了整機拆解20萬台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設計處理能力,有力支撐了湖南兩型社會建設。加速推進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獲得國家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氣象災害預警評估”專項實施成效顯著,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到我省氣象災害的預測、預警、應急的各個環節之中。科普工作紮實開展,2010年湖南科技活動周共開展各類科普活動4000多項,在全省掀起了科技普及的熱潮。

4、市州科技工作有新亮點

今年以來,各市州科技部門在市州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據初步統計,今年全省14個市州本級科技投入5.9億元,較去年增長11.8%,有7個市的本級科技投入較上年增長10%以上。長沙市大力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今年市本級科技投入2.5億元,已引進了11家知名高校院所長沙建立技術轉移中心,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超千億元,同比增長43%。株洲市運營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已達260台,國家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機研究室也落户株洲。湘潭市緊緊抓住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專項列入國家大江大河專項治理這一契機,繼續推進“1126”科技工程,支撐節能減排。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預計上半年實現產值226億元,同比增長78%;增加值72.6億元,同比增長84.7%。岳陽市創新引導資金投入引導比、投入利税比分別達1:125和1:78,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被列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益陽市建立了國家專利技術(長沙)展示交易中心益陽分中心,為全省首家。常德市大力引導規模工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預計上半年全市規模工業企業R&D投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9.8%。邵陽市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促成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41份;以“科技創新的魅力”為主題的系列宣傳報道,社會反響熱烈。郴州市積極推進有色金屬產業園區積極創建省級高新區工作。婁底市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税收預計同比增長409%,出口創匯預計同比增長605.8%。永州市上半年專利授權同比增長1.6倍。懷化市出台了《懷化市工業發展獎勵辦法》,強化了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激勵。張家界市2010年市本級科技投入同比增長52%。湘西自治州2010年州本級科技研發經費財政預算760萬元,較上年度增長20%。

同時,我廳也繼續加大了對市州科技工作的領導支持力度。與常德市人民政府建立了科技會商工作機制併成功舉行了第一次工作會商;與湘西自治州政府舉行了第二次會商。目前,省科技廳已與5個市州建立廳市(州)會商工作機制,正在積極籌備與株洲市、張家界市政府建立科技會商工作機制。省基金委在與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同設立省市聯合基金的基礎上,今年又與衡陽市人民政府共同設立了湖南省自然科學衡陽聯合基金。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縣市科技工作的支持和引導,組織實施了科技支撐縣(市)區域經濟發展專項計劃,優先支持省直管縣的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5、自身建設有新進展

“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有序開展。3月份開展了“破解難題促轉變,服務民生促和諧”作風建設主題月活動,各級黨組織深入基層,充分發揮科技部門優勢,主動為農村、科技企業、科技人員排憂解難,受到基層科技人員和羣眾的歡迎。創先爭優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圓滿完成了省直工委佈置的創先爭優公開承諾試點工作任務。<?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6月18日省委組織部、省直工委組織省直各廳局近200人前來觀摩考察學習,我廳的做法得到省委組織部、省直工委的肯定和兄弟廳局的好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正在積極踐行承諾,爭創先進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有效推動了機關作風建設,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條財處與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共同開展了支部學習教育活動、農村處黨支部等與科技部農村司新任司長陳傳宏帶領的農村司黨支部共同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規範權力運行制度建設已全面部署,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同時,全省各市州、縣市區科技局黨組織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也開展了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創先爭優”活動。

二、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增強科技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科技工作要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新變化有清醒認識,必須對黨和政府對科技工作的新要求有準確把握,必須對應對當前的新機遇、新挑戰有積極謀劃,切實增強科技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1、準確把握當前科技工作所處的新背景和麪臨的新要求

我們的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科技事業,從建國初期的向現代科學進軍,到改革開放初期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戰略思想的形成,到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再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確立,認識越來越深刻,層面越來越高,措施越來越大。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黨中央國務院對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的認識又進一步深化。黨中央國務院深刻認識到,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的衝擊,實質上是對發展方式的衝擊。要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就必須着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儘快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在有關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和温家寶總理都對科技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分量之重,部署之全面,要求之明確都是過去少見的。比如,胡錦濤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一個國家的科技競爭力,決定了其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前途”,“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7月9日-11日,胡錦濤在河南調研,在調研企業時,他説“企業的生命在於創新”,希望企業着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適應市場新變化;在專程考察了兩家科研機構後,他強調要發揮人才作用,加強科研攻關,加快成果轉化;在河南省的工作彙報會上,他又着重強調要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温家寶在中科院建院60週年大會上,以“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為題發表講話,對加快發展科技的重大戰略意義進行了深刻闡述,指出“科學技術決定民族興衰和國家命運”,“中國的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科學技術是推動這場變革的重要原動力”。在今年1月份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温家寶總理明確指出:“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把加強科技支撐作為一攬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進一步強調“要始終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中心環節”。4月份,温家寶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深刻闡述了“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6月初在天津調研時,温家寶指出,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繼續加大對“三農”、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薄弱環節的支持。7月初在長沙調研時,温家寶指出“企業的前途在於自主創新”。7月中旬在陝西調研時,温家寶又強調,“要永遠記着,高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靠我們自己”。

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自主創新工作,在“一化三基”發展戰略中,明確將自主創新工作作為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置於發展戰略佈局的重要位置,並確立了“科教興湘、建設創新型湖南”的自主創新發展戰略。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省委、省政府在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制定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戰略措施時,把自主創新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政府專門出台了《關於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確定重點任務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並建立了湖南省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為推動產學研結合創新,省委、省政府舉行了高規格的全省產學研結合創新大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加會議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出台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產學研結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見》,在省財政支出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省委、省政府仍下決心設立了5個億的產學研結合專項資金。今年6月8日,省委召開常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兩型社會”建設工作。周強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的中心環節,並將“大力推進自主創新”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要研究解決的十大問題之一。徐守盛代省長上任以來,幾次調研,都將科技部門作為重要經濟部門,要求省科技廳負責人陪同。今年,省級部門預算安排科技資金比上年增長15.15%,同時,財政還明確表示,在今年財政超收分成中再安排產學研結合專項資金1億元,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重視和殷切希望。

從上面介紹的情況可以看出,隨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全面深入推進,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作用越來越重視,把自主創新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科技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切實增強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埋頭苦幹,只爭朝夕,勇挑重擔,有所作為。

2、清醒認識依靠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面臨的挑戰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省委省政府“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強基礎、惠民生”的總要求,紮實工作,開拓創新,戰勝連續十餘次暴雨洪水,經濟社會保持速度穩增、結構優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初步統計,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05億元,增長15.1%。這當中,科技發揮了重要貢獻。但是,我省自主創新工作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迫切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面臨新的挑戰,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產業結構調整缺乏高端應用技術的有力支撐。

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是我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突破口。近年來我省的新型工業化戰略對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我省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狀況還比較突出,還沒有擺脱重化工業為主導的模式。因此,在優化產業結構時,一方面,要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傳統產業升級,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通過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並逐步使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然而,目前,我省在這兩方面都還面臨比較嚴重的高端應用技術短缺問題。

在傳統產業方面,產業提質升級的技術需求非常迫切。比如,鋼鐵產業:鋼鐵是我省傳統支柱產業,但鐵礦石主要依賴進口,而我省祁東、洞口擁有近10億噸低品位鐵礦儲量,由於選礦技術因素,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開發,急需突破低品位鐵礦高效富集和利用的技術瓶頸;高品質、特種鋼等高附加值鋼生產技術也有待突破。化工產業:由於技術瓶頸制約比較嚴重,產品品種少,上海市精細化工產品上萬種,而我省只有1000多種;精細化工產品“大路貨”較多,高附加值產品較少。有色金屬產業:我省是“有色金屬之鄉”,但現在已面臨嚴重的資源枯竭危機,富礦所剩不多,鉍、銻、鉬、銅等礦產品資源儲量增長已遠遠低於原礦產品的消耗速度,迫切需要攻克低品位、難選型礦產資源開發技術。同時,我省有色金屬產品結構不合理,“兩頭小,中間大”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初級礦產品、初級冶煉產品比重偏高,技術含量高的深加工產品只佔總產值的一成左右,十種有色金屬萬噸利潤僅為有色金屬資源稀缺的江蘇、廣東的1/5和1/3。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同樣面臨着亟待突破的關鍵產業技術難題。比如,工程機械產業:工程機械是我省的第一個千億產業,但規模以上工程機械企業生產的主機產品中,液壓元器件、發動機等基礎零部件的進口成本佔製造成本的40%以上。國外供應商在基礎零部件供給、價格、供貨期、規格等多方面陸續開始對我採取限制,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企業就曾因境外零部件供給不足,不得不重新調整生產進度和生產計劃。這種技術依賴狀況,嚴重影響我省工程機械產業的正常發展和做大做強。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雖然我省軌道交通裝備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但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提升整體產業水平,仍面臨變頻調速異步牽引電動機技術、100%低地板輕軌車系統集成技術等難題。電動汽車產業:雖然近年來我省在電動汽車產業的技術研發、示範運營推廣數量等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但現階段裝備電動大巴的動力電池組重量在2噸左右,價格在三四十萬,開發高功率和高容量動力電池依然是阻礙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一個主要的技術瓶頸,同時,在電驅動技術、混合動力集成技術、整車集成技術及共性技術等方面也存在一系列技術難題需要集中力量進行攻關。風電裝備製造產業:我省風電產業的葉片、風電機組電控系統、主軸承、偏航變槳驅動等主要零部件還依賴於進口,特別是主軸承,我省乃至我國尚不能自主製造,嚴重製約了我省風電產業的發展。太陽能發電產業:急需突破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製造、太陽能級多晶硅材料製備、太陽能熱發電等高端應用技術,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能力轉化存儲效率,為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第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缺乏農業科技創新的有力推動。

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要求依靠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湖南的農業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但我省只是農業大省,不是農業強省,需要加大農業科技創新能力,解決相關技術難題。

一方面,提升農業生產水平的有關技術亟待突破。我省在超級雜交稻、高產優質油菜等良種選育等方面有明顯優勢,但要繼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還有一系列技術難題要突破,特別是在超級雜交稻分子育種技術、快速繁殖技術與裝備、高產高效種養殖技術、高效生物肥料和農藥生產技術等方面,有待加大攻關力度。

另一方面,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有待增強。我省高附加值農副加工產品生產能力較弱,農業初級產品與加工品的產值比例僅為1:0.92,不僅低於發達國家1:3左右的發展水平,甚至低於全國1:1的平均水平。比如,稻米加工還主要停留在食用大米的水平,功能性食品、大米蛋白等高附加值產品處於起步階段。我省農產品加工領域需要農產品加工工藝和質量控制、酶與發酵工程、植物有效性成份產業化提取等關鍵技術的有力支撐。

第三,生態文明建設缺乏節能環保技術的有力支持。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須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技術體系和生產體系。近年來,我省在推動兩型社會建設上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生態文明建設形勢仍不容樂觀。

一方面,能源資源緊張局面日趨嚴峻。我省是一個能源資源比較匱乏的省份,石油、天然氣資源完全依賴調入;煤炭缺口也非常嚴重,年淨調入上千萬噸;鐵礦、鈦礦資源十分缺乏。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我省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節約集約利用是必然選擇。但是,目前我省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不高,2009年我省能耗為1.202噸標煤/萬元GDP,這一能耗水平不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1.6%,而且是江蘇的1.58倍、是廣東的1.76倍。

另一方面,環境治理和保護任務十分繁重。近年來我省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工業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但工業固體廢物、生活污水COD、生產生活廢氣的排放量仍呈增長趨勢,環境污染事故呈高發態勢,環境治理和保護任務艱鉅。比如,湘江水環境重金屬污染較為嚴重,已影響到湘江流域的飲水安全,急需突破有關技術,加緊治理。再比如,我省某鉛鋅礦,建廠以來曾產生1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但其遺留的4000畝尾礦庫,對水域和土壤產生了嚴重污染,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要綜合治理好至少需要200億元。

面對如此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必須加快節能減排科技創新,通過新能源開發利用、能源高效利用、廢棄物利用、廢水處理利用等技術應用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污染。目前,在這些技術領域,我省還需突破電氣節能、節能高效冶煉工藝、重金屬廢渣處理與資源化、重金屬重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等關鍵技術。

第四,自主創新政策和社會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要有良好的政策和社會環境作保障。雖然近年來我省創新環境不斷優化,但仍然與這種要求有很大差距。在一次問卷調查中,被調查者普遍反映,制約我省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的最主要因素是“政策和社會環境”,佔41.61%。目前,我省創新政策和社會環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個突出問題。

一是政策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雖然我省出台了系列鼓勵自主創新政策法規,但政策法規體系仍不夠健全,系統性、針對性、約束性有待增強。比如,在系統性方面,提出了鼓勵高校院所科技人員投入產學研的兩個“70%”的政策,但以論文、獎勵、項目、經費為主要標準的科研人員評價體系尚未真正打破,使得兩個“70%”的政策對科研人員的激勵效果有限;在針對性方面,缺乏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差異化扶持政策,新興產業由於其技術難題大、市場風險高等特點,難以在普適性科技政策支持下跨越發展;在約束性方面,一些工業園區的企業入園標準過低,入園企業沒有淘汰機制約束,造成了個別園區出現主導產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中低端和較低層次的加工環節上的現象。同時,已有政策法規執行不到位現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如,有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未按法定要求增加;鼓勵企業創新的加計扣除、加速折舊等優惠政策難以落實到位等。

二是政府創新資源整合程度有待提高。近年來,各級科技、教育、發改委、經信委、財政、税務、知識產權、科協等部門,在各自職能範圍內都對自主創新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但是,由於尚未建立良好的統籌協調機制,造成了平台重複建設、資金投入分散、資源缺乏共享、信息溝通不暢、項目多頭申報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了政府投入績效和引導作用的充分發揮。

三是社會自主創新氛圍不夠濃厚。學術界和產業界在自主創新上不同程度存在急功近利、浮躁浮誇的現象,偏重於引進國外技術裝備和跟蹤模仿國外先進技術,傾向於搞一些風險小見效快的課題,不太願意做一些基礎性、原創性的研究,不敢挑戰難課題、大課題,全社會崇尚創新、追求創新、勇於創新、寬容失敗的濃厚氛圍尚未形成,特別是產業界的創新激情還未充分調動。

從上面列舉的四個方面的挑戰可以看出,我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道路上,有大量關鍵技術急需突破,自主創新的政策和社會環境也亟待改善,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已刻不容緩。我們要切實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從戰略全局高度,下大力解決影響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阻礙發展方式轉變的突出問題。

3、積極謀劃應對“省管縣”體制改革對科技管理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目前,全省的“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已全面鋪開,今年9月份前將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實行“省管縣”體制改革,可以達到減少管理層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進而推動城鄉經濟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這既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現“扁平化”管理、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客觀需要,也是增強縣市自主發展能力、實現“擴權強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措施。但“省管縣”體制改革不是萬能藥,隨之而來也會出現新的矛盾和問題,就科技管理工作而言,對省、市、縣三級科技管理部門都會帶來新的挑戰。

對於省科技廳來説,今年初,針對“省管縣”體制改革,科技廳在科技計劃改革和科技資源配置方面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省財政科技撥款未設立縣市科技專項、省本級科技投入並未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專門設立了科技支撐縣(市)區域經濟發展專項計劃,由縣市科技局和財政局聯合申報,目前已申報推薦了34個項目。近兩年來,我省爭取直接支持縣市中小企業的國家創新基金項目有113項,金額達7850萬元。同時,明確產學研項目由縣市直接申報,重大專項由縣市直接參與。另外,明確科技支撐計劃、成果推廣計劃、科技富民強縣項目和可持續發展試驗區等都要加大對縣市的支持力度。但隨着“省管縣”體制改革的全面推行,將給省廳的工作至少帶來兩大挑戰。一是管理幅度加大。現在我們主要直接面對的是14個市州,將來在此基礎上還要直接面對79個省直管縣,管理幅度大大拓寬、管理難度空前加大。儘管現在的信息技術和交通都比較發達,但如此眾多的縣級行政單位無疑給省科技廳的管理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二是資金壓力驟增。在現有經費條件下,我們要加大對所有省直管縣的支持,難度相當大。因此,如何創新管理手段和爭取縣市專項資金是省科技廳當前要迫切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對於市州科技局來説,“省管縣”體制改革,能使市州科技部門集中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市州本級的科技發展中。但是,“省管縣”並不意味着市州對縣市科技發展工作的責任缺失,在行政體制改革尚未完全跟進的情況下,市州仍然需要加大對縣市科技發展的指導力度。因此,市州將面臨“不管錢,要管事”的難題,如何處理好財政體制與行政體制不對稱的問題是市州科技局要抓緊研究解決的。

對於縣市科技部門來説,“省管縣”體制改革,能帶來更多的潛在資源,一是國家和省級科技部門的支持將增加,二是“省管縣”後縣級財政留成比例增加,縣級財政科技投入也將相應增加。因此,縣市科技工作的現狀將得到改觀。但縣市科技部門必須認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科技資源,圍繞縣市發展大局,創新科技工作思路,在縣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真正發揮科技支撐作用,要徹底改變以前部分縣市科技部門固有的“作用不大”、“難有作為”的錯誤定位,必須亮出真本事、幹出實績來。同時,要避免縣市與縣市之間在科技發展方面的重複建設和無序競爭,最終削弱財政科技資源的使用效益。

總之,“省管縣”體制改革是一個涉及政治、經濟、地理以及文化傳統等多方面因素的複雜工程,牽一髮而動全身,給我省各級科技管理部門都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要深入細緻地調查研究,科學合理地統籌規劃,不斷總結經驗,加快探索出一條全省科技工作協調發展的改革模式。

三、今年後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後一階段,全省科技系統要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上半年的良好發展態勢,密切跟蹤研究新形勢、新挑戰,緊緊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謀劃科技工作,真抓實幹,開拓創新,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1、要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大力扶持高新區和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推進長沙高新區國家創新型園區試點,推進株洲、湘潭高新區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做好衡陽高新區升級國家高新區工作,啟動郴州、常德高新區建設工作。要繼續做好高新技術企業和自主創新產品認定工作,加強對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調研和管理,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要做好高新技術企業投融資服務工作,推進與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全面合作,探索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新的運行模式,吸引社會資金組建創業投資公司。要着力突破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信息、生物、文化創意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以園區和基地為載體,加強技術的集成應用與產品規模化的基礎能力建設,加大示範應用推廣力度。要爭取今年全省示範推廣640輛各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2、要加快推進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

要着力抓好新立項專項的啟動實施,儘快下達經費,加快實施進度。要嚴格執行“兩條線”管理機制,抓好新啟動和在研專項的過程控制和目標管理,突破一批共性和關鍵技術瓶頸,為轉方式、調結構和“兩型社會”建設提供技術支撐。要加大對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成效、管理經驗等的宣傳,擴大影響,樹立品牌。要抓好科技支撐縣市區域經濟發展專項的實施,培育縣市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3、要加快產學研結合創新體系建設

要突出抓好產學研結合專項經費的使用,確保投入效益。重點圍繞《湖南省高新技術產業五年行動計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領域開展產學研結合創新。加強分類指導,根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學研結合創新平台建設、產學研結合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這三大類項目的特點,合理確定投入比例和支持原則。要加強對項目執行效果及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提高投入效益。要引導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與發展,新建一批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要抓好聯盟試點工作,積極探索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推動聯盟發揮更大作用。要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評價及獎勵辦法,根據科技創新活動的不同特點,完善科研評價制度和指標體系,轉變科技成果評價導向,變單純傾向技術導向為技術導向和產業化導向並重,突出創新成果的應用價值,推動產學研結合創新。特別要注意的是,現在全省上下在推進產學研結合創新上熱情高漲,動作很大,一批市州、縣市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一大批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但建立合作關係僅僅是一種手段,我們的目的是通過產學研合作,解決生產中的技術問題,提升產業水平。因此,當前,更為迫切是要探索總結有效的合作機制和運行模式,要多調研,多分析,大力挖掘典型,做好宣傳推廣。

4、要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步伐

要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申報國家項目,加強申報項目跟蹤,確保全年爭取國家項目經費有較大增長。要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重大專項招標機制、聘請外省專家參與立項評審、生產力促進中心體系建設試點等工作,出效果、出經驗。要針對“省管縣”帶來的挑戰,研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要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等專項實施力度,選拔好第二批省科技領軍人才。要統籌項目、平台、人才建設,把人才培養目標納入科技計劃實施、科研平台建設各個環節。要深入研究轉制科研院所的改革發展問題,創新工作思路,加快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做大做強科研院所產業,維護轉制科研院所的穩定和發展。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重大事項通報制度,及時傳達學習中央和省裏的重要決策部署、國家和省產業發展政策調整等等涉及全局的重大信息,以最快速度尋找我們的切入點。對於經黨組集體決策實施的重大工作進展情況,有關處室要及時報告分管廳領導,分管廳領導要及時在黨組會議或廳領導辦公會議上進行通報。

5、要加快“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要組織好“十二五”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深入分析“十二五”發展所處的新背景、面臨的新情況,編制出“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十二五”科技工作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要加強與科技部的彙報、銜接,力爭我省更多的優勢項目能進入國家“十二五”科技計劃。要儘量將進度往前趕,這樣我們取得的成果就有更多機會納入國家“十二五”科技計劃框架。各市州科技部門要立足本地實際和發展特色,在全省“十二五”科技發展中準確定位,切實做好市州科技發展規劃工作。

6、要紮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要嚴格按照總體要求和統一安排,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作為推動科技工作的重要推動力來抓,紮實推進各個步驟的工作,務求實效。特別是要抓好承諾履行任務。廳機關各支部和全體黨員都向人民羣眾作出了鄭重承諾。這些承諾不能只是寫在紙上,掛在牆上,立在桌上,一定要銘記在心裏,一定要落實到行動上。如果承諾變成了空洞的口號,成了擺樣子、走過場的作秀,那就會使科技廳和科技廳的黨員幹部在人民羣眾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特別是全省科技系統要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努力提高科技部門的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推進科技管理創新,在建設服務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和廉潔政府方面取得新的進展和成效。

同志們,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形勢下,科技工作肩負的使命更加艱鉅,承擔的責任更加重大,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全省各級科技管理部門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以更加奮勇的精神,更加紮實的工作,做好今年後幾個月的工作,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兩型社會”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Tags:講話 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