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校長關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經驗交流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7.27K

細化管理制度 大幅提高質量

 校長關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經驗交流

 校長關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經驗交流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很榮幸能站在這裏,此時心中波瀾起伏,激動萬分。能向大家學習先進經驗,指導自己的日常工作,真是一大幸事!我做校長這個崗位時間不久,也談不上有所謂的經驗和大家交流,只是把心中所想的和打算做的事情,和大家交流,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書記指出,教育是臨泉的未來,是臨泉發展的希望,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負有重要責任。教育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教育強,則臨泉強。作為學校的當家人,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校長責無旁貸。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是教育的靈魂,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就必須有質量;教育要生存、發展,就必須靠質量;沒有高的教育教學質量,就談不上辦出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街道的一間國小校長,確保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校在縣城地區的立足之本,現就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談一點想法。

學校的教學管理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的,無逾矩,但是也無特色可言。教師隨意的教,學生無目的的學。課堂教學無效性大量存在,靠拼時間、拼體力、精力來提高成績。其實這是一種粗放型的 管理方式,犧牲了師生的健康和長遠的發展為代價,是不足為取的。作為校長,辦好優質教育,服務人民羣眾,培養優質人才, 是我們肩上責任。我們現在亟待解決是變粗放式管理為精細化加工,把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理念植入管理者和教師的心中去。

一、完善制度、落實教學管理的精細化

加強制度保障是教學管理有序、有效運轉的堅強保證。教學管理的精細化就是制度的精細化。

(一)用制度規範日常教學。校長要始終牢記“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思想,廣泛徵求全體教職員工的意見,討論制定並完善各項制度。如《考勤制度》、《常規教學管理制度》、《教育教學工作獎懲制度》、《評優評先制度》等,確保全員參與共同商討、落地實施。讓事事有規定,有標準,建立一套完備的、操作性強的制度。

(二)用嚴抓細管落實制度。制度必須要嚴格落實,用制度激勵人,約束人。必須把落實制度當做重要抓手,做到天天查、週週通報、月月評比、年年考核。在嚴,細,實,恆上下功夫。把常規搞好,把細節抓嚴,把過程紮實。把常規的教學管理的重點放在督促老師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搞好每一次輔導批閲好每本作業。

(三)用細化考評鞏固制度。有效的評價是教育的重要過程。評價的體系中包括量化的數據,也包含思想道德、業務能力、學生評價、家庭評價等綜合的評價體系。但學校在評價的過程中,應注重質量佔主導,過程有體現,結果過程並重,過程先於結果的原則。教學質量的評價不僅依靠教學成績,而且涉及教學過程管理的每一個環節,每個細節。與常規管理掛鈎。與年度考核掛鈎,與老師的績效工資掛鈎。做到獎懲並重。體現評價的準確性與客觀性。

二、精細管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學校教學質量要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需要學校常規管理落到實處,各崗位職責要分工到位,要真抓實幹,需要教師們共同的努力。需要每個老師對於自己的教學過程,必須腳踏實地,敬業奉獻,嚴格要求,嚴謹勤奮,不斷學習,精心研究,注重實效,切實規範自己的一切教育行為。為此,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營造精細管理的範圍。把教育人,引導人,鞭策人,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結合起來,並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一)規範教師教學行為,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在管理中。學校無論出台什麼制度什麼措施。只有充分尊重教師的權益,才會得到教師的認可,才能自覺地執行。為此,我們共同商討,提出努力培育自己的五心要求:一是要有忠心,即忠心教學,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二是要有公心,即辦事公道,言行一致,有正義感,有責任心。三是耐心。百教不厭,百問不煩,循循善誘。四是愛心,善待同仁,愛生如子,尊重學生。五是匠心,掌握學生學習心理,把握教育規律,注重教育方法,講究教育藝術,對學生“”管之有度,導致有法”。按照這五心要求,逐步規範教師言行。使教師們互相對照,互相競爭。這樣就大大提升了本身的教學水平。

(二)讓教師參與管理,發揮集體智慧。學校的事情,包括學校的政策、制度出台,都及時組織辦的成員進行商討。並提交教代會進行討論。各個部門的人員都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再做決策。這樣以來,決策就成了教師意志的集中體現。大家也會對學校的管理從心理上產生認同感,在實施的過程中,大家就能自覺遵守並嚴格執行。為了更好的。抓好常規教學。在班子成員集體研討的基礎上。制定了“三定(定內容、定人員、定時間),五統一(統一進度、統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難點、統一練習題、統一單元測試,)、七備(備目標、備學生備教具、備教法、備作業、背課外輔導)”的標準。然後提交教代會進行研討。老師們各抒己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最終使三定、五統一、七備的標準得以推行,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教學過程精細化的管控,嚴格落實常規管理

教學常規管理是教學工作的重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常規管理,只有抓實着力點,追求精細化,才能確保管理高效,教學高質量。更能強化質量意識,唱響以質量論英雄的主旋律。

一是領導班子成員帶頭。“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班子帶頭帶考試科目,帶頭抓教學,帶頭抓成集體質量。並向老師公開承諾,教學質量不好的領導是不稱職的。二是抓集體備課。加強和提高備課實效性的研究。避免集體備課的形式主義。採取無確定主備人的方式。要求在集體備課之前,人人寫出相應的教學方案。並採用質疑問難式交流研討,確保備課的質量。三是抓課堂練習,確保課堂練習的針對性,有效性。力避練習設計的隨意性。做到備為教用,備為學用,確保練習效益。四是作業創新。作業佈置必須體現探究性,層次性和開放性。要有利於學生開拓思維,鞏固知識,要少而精,提高作業的綜合效益。五是常規抽查。對教學設計,作業等教學常規。改變以往的檢查模式。進行不定期推門進教室,查教案和作業。看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看作業設計是否科學,適量。六是抓好課堂評價。加強檢驗過程教學,及時進行課堂教學評比,對每一位老師。進行真實的教育評價。採取學生問卷調查評價和聽課評價相結合的模式。有利於教師對自己的業績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尋找差距。

管理是科學也是藝術。靠制度來管,靠藝術來理。在書記提出轉變教育思路,抓好基礎教學,提高全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方針指導下。我們一定要用最科學的手段、更靈活、精細化的制度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把制度內容化為自覺行動,真正建立起適應學校特色,時代特點和教師需要的精細化管理體系。真正達到人司其職,人盡其力,人負其責,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好人力,物力,財力的效用。提高效率,增強效益,不負書記的重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