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省教育強市複查自查自評報告(通用多篇)

欄目: 自查自糾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35W

省教育強市複查自查自評報告(通用多篇)

省教育強市複查自查自評報告 篇一

教育是關係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性、先導性、基礎性工程。為全面實施科教興市的戰略,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步伐,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適應**經濟的發展,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自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在全省開展創建教育強縣活動的通知》(省委辦[1998]47號)以來,我市經過全面發動,全力以赴,紮實工作,使全市的教育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於xx年3月順利通過省教育強市評估驗收,使**躋身於省教育強市的行列。通過省委、省政府教育強縣命名(浙委[xx]4號)兩年多來,我市立足於新的起點,以更高更嚴的要求對照《xx年**省教育強縣評定操作標準》尋找差距,分析原因,落實措施,努力整改,不僅使原來基本達標的兩項指標達到評定標準,而且使已經通過驗收的23項指標的達標水平又在原來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現將自查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概況

**地處**省中部,總面積1049平方公里,現行政區域劃分為10個鎮,4個街道,總人口56.03萬,是聞名全國的“百工之鄉”和“五金之都”。xx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1.72億元,財政總收入26.8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3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995 元,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標連續5年名列全國百強縣(市)。

經過多年的調整、改革和發展,全市現有普通高中8所(其中綜合高中2所),職業高中4所,國中18所,國小63所,特教學校2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4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電大**學院1所。全市在校生高中15118人,國中22478人,國小50095人。學前教育發展勢頭良好,全市現有幼兒園167所,在園幼兒27131人。教師隊伍數量足夠,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逐年提高,現全市在職教職工5176人。

通過教育強市評估驗收,標誌着我市教育事業已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但是,我們並沒有因為成功創建教育強市而滿足,而是以此作為發展優質教育,構建和諧社會,提升教育整體水平的新契機,再一次將創建更高水平的教育強市作為奮鬥目標和不懈的追求,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全市工作重點,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傾力打造和諧教育,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使教育發展內涵更為豐富,人民羣眾對教育的美譽度不斷上升。

二、在鞏固創強成果的基礎上創優

(一)咬定目標不放鬆,持之以恆抓整改

通過教育強市驗收後,市委市政府在肯定我市教育創強成績的同時,更多地看到了差距和存在的不足。為確保整改提高目標實現,市委、市政府明確表示創建領導班子不散,工作力度不減,做到整改單位、內容、責任、期限四落實,全力以赴確保整改到位並全面創優。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教育創強時的職責分工,確立專人負責,使教育創強整改的後續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開展。評估驗收時認定為基本達標的兩項指標(即第7條:“國中、國小達到省標準化學校要求的比例不低於85%,各類學校中有一定數量的省示範性學校”,第14條“學校生均用地面積、生均建築面積、專用多功能教室、體育場地、教學儀器、音體美勞衞器材、電教設備、圖書和計算機配備達到國家或省定標準”),達標難度大:一是投入資金多,二是政策性強,三是涉及面廣。為此,我市再次明確了政府在建設教育強市中的主體地位,落實教育部門具體抓,各有關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從而形成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共興教育大業的局面。市政府將整改指標及要求分解到有關鎮、街道和學校,鎮、街道各自按照職能與學校共同制訂行動方案,全市再一次掀起創建高潮。規劃、設計、國土、財政、環保、公安、安監、城管、金融等部門多次聯合辦公,集中解決了規劃設計、用地審批、環保評估、消防設施、資金投放等重大問題。有關部門聯合承諾建立教育強市工作綠色通道,只要符合政策的事隨到隨辦,不拖後腿。市政府主要領導經常聽取有關部門的整改彙報,檢查整改進度,評估整改質量。《**日報》、**電視台經常刊出宣傳教育的專欄、播出教育強市再創優的專題。在教育內部,教育局每年都把整改提高列為重點工作,每學期組織專項檢查。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以再創優再提高為目標,把創優與打造和諧教育,促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相結合;把創優與提高辦學水平,推進素質教育相結合;把創優與促進師德教風轉變,優化教師隊伍相結合;把創優與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高學校品位相結合;使全市學校通過整改提高再上新的台階。

(二)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機制促提升

教育投入是社會公益性投入,只有以政府投入為主,教育經費才有保障。《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國發[xx]43號)下達後,我市按照通知中規定的“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下發了《關於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永政[xx]4號)的文件,對全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改革和運行作出了明確規定,使“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進一步得到完善。

公共財政挑起教育投入的大梁。保障機制的建立和運行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經費支撐。(一)市財政教育撥款的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xx年,我市財政經常性收入65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9.08%;當年市財政教育撥款35620萬元,增長20.33%。xx年,我市財政經常性收入73363萬元,比上年增長17.23%;當年市財政教育撥款42552.7萬元,增長19.46%。(二)年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逐年增長。國小xx年2478.02元,xx年3058.14元,xx年3833.56元;國中xx年3577.57元,xx年6279.64元,xx年7519.02元。(三)年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逐年增長。國小xx年250.30元,xx年338.36元,xx年383.17元;國中xx年294.40元,xx年470.55元,xx年474.06元。(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逐年提高。xx年佔2.1541%,xx年佔2.2365%。(五)財政支出總額中教育經費所佔比例逐年提高。我市xx年財政教育撥款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29%,xx年為30.84%,xx年為30.96%。(六)xx年我市人均預算內教育經費639.99元,人均教育經費987.40元。xx年,我市總人口56.03萬人,預算內教育經費44144萬元,人均787.86元;教育經費總支出57150萬元,人均1019.99元。兩項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七)三項經費落實情況好。教職工工資(包括縣級及以上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補貼等)全額納入市財政預算,做到通過市(縣)財政足額統一發放到教師本人。“一公三保”等與本市公務員同等待遇,實際收入水平高於本市公務員。xx年以來,全市中國小教師實行同城同待遇政策,年終獎金納入市財政預算。為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教勵優秀教師到山區(老區)學校任教,市政府出台政策(永政辦抄〔xx〕54號文件),從xx年1月1日起,對在山區(老區)學校任教的教職工任教期間實行每人每月200元獎勵。前不久省政府出台的農村中國小教師的特殊津貼(每月60-400元不等)正在得到落實。生均公用經費由市財政列入預算,xx年國小、國中分別為371元和429元,均超過省定標準。學校改造與建設資金由市(縣)統籌落實:xx年為10286萬元(其中市財政經費9334萬元),xx年為16587萬元(其中市財政經費12576萬元)。(八)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雜費、課本費全部減免。市政府下發了《關於批轉**市義務教育中國小生免除雜費實施辦法的通知》(永政辦發[xx]124號),使義務教育學生雜費全免工作順利實施。從xx年起,我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課本費、作業本費全部免除。市政府按照《財政部、教育部關於印發〈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中央專項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庫[xx]23號)和《關於農村義務教育中央專項資金動態監控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庫[xx]58號)規定的精神,迅速制定實施方案,使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真正實棗子免費教育,11年上學期市財政支付義務教育學生教科書資金達824萬元。

三、自查自評達標情況

對照《xx年**省教育強市評定操作標準》和評估驗收組的整改意見,我們再

次進行了全面認真地自查,我們認為,我市xx年已經通過評估的的23條項指標都在原有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被認定為基本達標的指標(第7項和第14項)通過整改也已經達標。(自查自評達標情況説明附後)

四、今後努力方向

(一)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未能完全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今後在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

(二)學前三年教育,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管理有待於優化,質量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今後擬加大投入,重點建一批以政府投入為主的示範幼兒園以發揮其引領、提升的功能,使我市學前三年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三)30餘萬外來民工在助推**經濟發展的同時,數萬外來民工子女的上學給**的教育帶來一定的壓力,在經濟比較發達的鎮(街、區),外地學生的急劇增加,無序流動以及學業基礎不一等,使當地中國小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受到較大的影響,如何合理疏導,規範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值得我們在今後的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深入探索。

教育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是提高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基本目標和重要手段,是綜合國力的第一支柱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升一直受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省教育強市複評必將為**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市委、市政府將一以貫之的堅持科教興市的戰略不動搖,繼續做好硬件強、軟件優、質量高的文章,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xx市申報廣東省教育強市自評報告 篇二

文 章

來源蓮山

課件 w ww.5 y m來源

全力創建教育強市 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

—— xx市申報廣東省教育強市自評報告

xx市人民政府

xx古稱香山,自南宋紹興 22年 (公元 1152年 )建立縣制,迄今已有 850多年曆史。 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市域面積 1860平方公里,轄 24個鎮區,常住人口約 139萬,流動人口約 120萬。xx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是南粵大地一座蜚聲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 20世紀中國三大偉人之一孫xx,中國早期著名資產階級維新派思想家鄭觀應,“中國空軍之父”楊仙逸,中國第一位駐外大使鄭藻如、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一代影后阮玲玉,著名導演 鄭君裏,世界冠軍江嘉良等一代英才,都從這裏走向了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大舞台,在中國政治、軍事、文化、教育、體育等各個領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中國近現代史的宏偉畫卷上抒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 山先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xx人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成了xx人民開拓創新的寶貴財富。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xx的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gdp連續5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201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10.1億元,工業總產值 2014.4億元,進出口貿易 156.2億美元,財政收入34.5億元。 全市外來投資企業總數達 4500多家,其中世界 500強企業有 20多家在xx落户。xx市委、市政府歷屆班子高度重視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先後榮獲“國家衞生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聯合國“人居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今年 10月獲首批“全國文明城市”殊榮。經過 20多年的不懈努力,xx已基本建設成為一座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富裕安康的文明名城,現正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適宜居住和創業的現代化名人城市邁進。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xx教育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市委、市政府 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以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全力以赴建設教育強市,將xx教育的綜合實力不斷推上新台階,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到新高度。

一、深刻認識教育,超前規劃教育,推動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市委、市政府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深刻地認識到,只有把教育發展放在一個城市發展的大背景下來思考,才能對教育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只有把教育放在一個城市的追求目標中來定位,才能真正凸顯出教育的價值。xx現代化目標的重要內涵,就是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和廣東省委張德江書記的要求,建設既適宜居住,又適宜創業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示範市。這對xx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如果説 21世紀初的前 20年,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重大戰略機遇期,那麼建設“兩個適宜”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示範市就是xx在這一戰略機遇期的具體戰略方向和戰略目標。

xx的城市發展定位決定了教育的發展定位:必須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確保教育的適度超前發展,建構與協調發展和“兩個適宜”相適應的現代教育體系。市委、市政府認為,從教育的戰略地位看,教育是事關現代化全局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沒有教育的現代化也就沒有城市的現代化,因此,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是xx全面現代化的迫切需要。其次,從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看,建設“兩個適宜”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示範市,要求xx必須進一步更新發展觀念,轉換髮展思路和發展模式,走出一條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耗費低、環境污染少、勞動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經濟發展的轉型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密集型的集約化發展,要求教育必須成批量地培養高層次的各類人才,而整個產業的優化升級,則要求教育必須培養成千上萬的高素質勞動者。教育發展對經濟發展有着直接而巨大的作用。今天的教育既是明天的經濟,也是搶佔明天經濟社會發展制高點的前提和基礎,是xx未來希望之所在。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第三,從教育的社會屬性看,教育是各種社會要素的聚焦領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先進的教育能夠培育先進生產力,傳承優秀文化,優質教育 更是人民羣眾的強烈需求,事關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市委、市政府有義務、有責任辦人民羣眾滿意的教育,有決心、有能力創建教育強市。因此,建設一流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也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在這樣的宏觀思考下,市委、市政府形成了以“五個一”和“五個不動搖”為核心要點的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總思路。

—— 五個一是:明確一個目標,以實施素質教育為核心,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抓住一條主線,以改革總攬教育工作全局,通過深化教育領域的系統改革,促進教育發展;服務一個宗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作貢獻;堅持一箇中心,教育工作要成為歷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尊師重教要成為市委、市政府的優良傳統;登上一個台階,每屆班子都要奮發有為,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階段性重大問題,將教育發展水平推上一個新台階。

—— 五個不動搖是:堅持科教興市的戰略不動搖,確保教育的優先發展和適度超前發展;堅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不動搖,全力以赴創建教育強市,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堅持改革與發展並重的工作策略不動搖,以改革促發展,實現教育的外延發展與內涵發展相統一,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與質量、效益相統一;堅持均衡發展、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不動搖,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統籌城鄉教育和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堅持以政府行為作為推動教育發展的主導動力不動搖,切實履行政府責任。

正是市委、市政府歷屆班子 深刻認識教育,超前規劃教育,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為建設教育強市打下了堅實基礎,xx教育留下了三次提速發展的清晰軌跡,也樹起了前進中的三個里程碑。

—— 1988年至 1997年,投入近20億元,用 10年時間普及了從國小至高中的 12年教育。 1995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 率先提出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 1996年xx被評為“全國‘兩基’教育先進市”; 1997年xx被省教育廳定為全省素質教育實驗市。實現了xx教育的第一次提速發展。

—— 1997年至 2014年,xx以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高水平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普及學前 3年教育和中國小布局調整為重點,實現了xx教育的第二次提速發展。 1998年普及了從學前 3年教育至高中教育的 15年國民教育; 1999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關於推進教育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同年省教育廳在xx召開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現場會,確定xx市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試點市。 2014年,xx再次被評為全國“兩基”教育先進市。

—— 2014年 5月至 2014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吹響“創建教育強市”號角,xx教育現代化進程大大加快,xx教育實現第三次提速發展。以今天的省教育強市督導驗收為標誌,xx教育樹起了自己前進中的第三個里程碑。

xx教育三次提速發展,特別是以創建教育強市為階段性目標的第三次提速發展,將教育的超常規發展變為現實,將xx教育的發展水平提升到了新的歷史高度,取得了六個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各級各類教育蓬勃發展、協調發展,構建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基礎教育發達,普及程度高。全市共有全日制普通中國小(幼兒園) 750 所,在校中國小生(幼兒) 457082人。其中幼兒園 411所,在園幼兒 67015人,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 96.5%;國小 230所(包括 30 所民辦國小),在校學生 22612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和畢業生升學率均達 100 %;國中 69所(民辦 21所),在校學生 97370人,高中階段普及率達 95.8%;普通高中 23所(民辦 5所),在校學生 35372 人,大學聯考升學率達 93.85%。二是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形成了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繼 2014年設立電子科技大學xx學院後, 2014年廣東藥學院新校區落户xx、火炬區職業技術學院正式開辦。 2014年,從奠基到投入使用僅用不到 6個月時間,創造了“xx教育速度”的xx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建成。目前,xx 4所全日制高校在校學生達 15039 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 41%,高等教育開始由大眾化進入普及化階段。全市擁有職業高中(中專) 16所,高級技工學校 1所,在校學生 31205 人。近3年來,普高和職高的招生比例一直穩定在 52:48左右,實現了普教和職教的協調發展。三是特殊教育體系完善。市政府投資 3200多萬元新建了市特殊教育學校,第二期再投入 2014多萬元建設市殘疾人培訓中心,全市“三殘”兒童入學率達到 96.1%。四是成人教育網絡基本形成。全市擁有成人高等學校 1所,教學點 8 個,在校學生 5322 人。還有 24所鎮(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和 300多個培訓機構。 2014年以來全市農村成人教育年培訓量每年超過 20萬人次。

(二)中國小布局調整取得重大突破,教育發展更加均衡。從 1997年至 2014年,全市總投入 20多億元,撤併了 180多所中國小,擴大校園面積 4000多畝,建築面積超過 120萬平方米,一批批現代化的新建學校拔地而起,成為xx教育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教育教學手段基本實現現代化。近5年來,全市投入 3億多元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目前,全市中國小(含民辦學校) 100%裝備了計算機室,共建有計算機教室 513間、電子閲覽室 173間、電子備課室 196間,計算機人機比由 2014年的 20: 1提高到目前的 7.6: 1;全市已有 263所學校(教辦)實現了光纖連接,建立了 184個校園網, 100%的學校實現了“校校通”。

(四)優質學校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大大舒緩了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近3年來,全市投入 5億多元創建國家、省、市級等級學校, 目前,全市公辦中國小共有市級以上等級學校 219所,約佔公辦中國小總數的 77.4%,其中國小 145所,佔國小總數的 72.5%;國中 43所,佔初 中總數的 89.58%;普通高中 16所,佔高中總數的 88.9%;職高 15所(含中專、中技),佔職高總數的 88.2%。中國小優質學位覆蓋率超過 80%。

(五)教育教學質量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教育發展速度、規模與質量、效益的統一。近年來, 凡涉及教育質量的標誌性項目:大學聯考、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學生運動會、中國小生科技創新競賽等,xx均處全省三甲之列。

2014 年全國普通大學聯考xx本科以上錄取率高達 44.4%(全省 35%),在 21個地級市中名列第二;免試保送生人數連續四年保持全省前三名,今年免試保送生 34人,佔全省 224人的 15.2%;全市 10128名學生參加大學聯考,錄取 9508人,總錄取率達 93.85%。

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連續 10年保持全省三甲位置。 2014年,全市有 62人在全國中學生奧林 匹克競賽中獲一等獎,名列全省第一。其中 xx紀念中學周芳頡在第 36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榮獲金牌。 2014 年廣東省奧林匹克信息學(計算機)競賽,我市第三次取得團體冠軍。

第五、六、七屆中學生運動會,我市團體總分獲得“三連冠”。 2014年廣東省第八屆中學生運動會,我市中學組和中職組代表團團體總分在全省分別名列第三和第一 。

今年 5月,廣東省第十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我市舉行,全市獲得了 13個一等獎, 26個二等獎, 12個三等獎和 3個優秀組織獎。一等獎數量和獲獎總數均名列全省第一。

(六)教育強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統籌城鄉教育協調發展成效顯著。到目前為止,全市 24個鎮區(其中南朗鎮納入火炬開發區組團發展,進行資源整合, 由火炬開發區託管)有 19個通過了省教育強鎮督導驗收,省教育強鎮已達 82.6%。

二、下定志在必得決心,採取攻堅破難措施,推動“創強”工作全面提速

xx教育發展至 2014年,雖然具有比較紮實的基礎,但對照省政府提出的創建教育強市要求尚有不小距離,當時全市僅有一個省教育強區(火炬開發區),“創強”工作任務艱鉅,困難重重。面對挑戰,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決心全力以赴創建教育強市,推動xx教育跨越式發展,加速xx教育現代化進程。 2014年 5月 26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全市創建教育強市動員大會,決定以前所未有的氣魄、力度和決心推動教育強市建設,向全市人民鄭重承諾於 2014年建成省教育強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指出,要把創建教育強市視為執政為民的民心工程來抓,要將能否成功創建教育強市作為衡量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的重要標準。

“創強”動員令發出後,xx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狠抓教育強市創建工作。

(一)多點切入,多管齊下,形成創建教育強市強大合力

為了強化政府行為,落實政府責任,切實保障“創強”進度,市委、市政府推出八大措施,建立了八項制度。

一是明確奮鬥目標,建立黨政領導班子任期目標責任制。《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決定》明確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把建設教育強市、強鎮(區)納入本屆黨委、政府的任期目標,確保“創強”目標如期實現。市動員會後, 24個鎮(區)在一個月之內相繼召開了創建教育強鎮(區)動員大會,制定創建教育強鎮(區)工作計劃,排出“創強”時間表。全市形成了先進鎮區加大力度,欠發達鎮(區)不甘落後,你追我趕創建教育強鎮(區)的大好局面。二是切實加強領導,實行“創強”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市長親任市建設教育強市領導組組長,常務副市長和主管教育副市長任副組長。全市各鎮(區)黨委書記、鎮長(區辦事處主任)分別擔任創建教育強鎮(區)領導小組正、副組長。“一把手”負責制,使“創強”工作力度空前加大。市委崔國潮書記十分關注“創強”工作,親臨xx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工地視察、瞭解進展情況,親自主持召開了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座談會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並分別作了重要講話。陳根楷市長 10次到教育局,親自了解“創強”進度和困難,親自部署重點工作,親自推動重大工程的全面落實。三是明確“創強”責任,建立黨政主要領導教育工作實績考核制。市委副書記任實績考核領導組組長,主管教育副市長任市教育督導委員會總督學,“創強”工作實際進展即為教育工作實績。教育工作實績考核在“創強”工作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督導、推動作用。四是及時破解“創強”工作難題,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和聯合辦公制。市成立了由市府辦、教育局、財政局、規劃局、建設局、國土資源局、農業銀行等部門、單位組成的聯合工作小組,直接下到鎮區聯合辦公,凡鎮區“創強”工作中出現的規劃、用地、資金等問題,及時解決。五是確保“創強”工作進度,建立重點工程督查制。市政府確定中國小布局調整、信息化建設、解決教師住房問題為“創強”工作三大重點督查項目,由市府督辦科會同市教育督導室每季度督查一次,督查情況直接報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六是確保“創強”工作優先,建立重大議題“快速通關制”。兩年多來,市委、市政府召開的研究教育工作的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和部門聯席會議就達 20多次,幾乎每個月的市府常務會議都有教育的專題研究,而且對教育的經費、規劃等問題更是優先考慮,優先安排。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市政府在財政預算之外,為“創強”追加的各項經費總計達到了 1個億。七是激勵創優爭先,建立教育強鎮(區)獎勵制。市政府在對各鎮(區)進行專項經費資助的基礎上,出台獎勵措施,凡成功創建省教育強鎮(區)的鎮(區)發給獎金 25萬元。八是加強輿論導向,建立“創強”宣傳部門聯動制。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連續 3年將創建教育強市列為年度宣傳工作重點,電視、電台、報刊、信息網等各大新聞媒體分專題、多角度對全市創強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立體式宣傳,創建教育強市迅速成為全市人民關注的焦點,成為家喻户曉的熱門話題。 八大措施同時推動,xx迅速掀起了創建教育強市的高潮。

(二)超常規加大教育投入,為創建教育強市提供剛性保障。

創建教育強市投入是關鍵。市委崔國潮書記指出,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教育投入一定要有強度。陳根楷市長提出,創建教育強市不能等距離追趕,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因此,一要捨得投入,二要超常規投入。市委、市政府決定,“十五”期間每年提高本級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的比例 1-2個百分點。 2014年更明確提出,市教育經費投入要達到財政支出的 25%以上,鎮一級教育經費的財政支出不低於本級財政總支出的 35%,而實際投入則遠遠超過這一規定。

—— 1999-2014年全市教育總投入近90億元,僅 2014年教育經費總投入達 18.38億元,其中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 11.46億元,佔當年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 27%。

—— 2014-2014年設立市級“創強”專項經費。其中中國小布局調整每年 1000萬元、教育信息化每年 1000萬元、中國小等級學校建設每年 500萬元。

——鎮(區)集中財力投入“創強”。全市 19個成功“創強”的鎮(區)平均投入達到 2億元以上,投入強度達到可支配財力的 50%以上。如 小欖鎮“創強”經費高達 5億元。

——改革投入機制,融資籌措 “創強”經費。在教育專項經費使用上,我市將調整學校佈局的 3000萬元專項經費,全部用來貼息,從銀行獲得學校佈局調整專項貸款 4.1億元。信息化建設採取“賣方信貸,一次裝備、三年還清”模式,市每年 10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貼息, 3年時間裝備了近2億元信息化設施設備。

快速投入、集中投入、高強度投入,為xx創建教育強市提供了堅實保障。

(三)推進“六大工程”建設,切實提高教育綜合實力

創建教育強市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xx以抓關鍵問題為着眼點,以抓重點工作為着力點,全面實施“六大工程”,攻堅破難,迅速增強了教育綜合實力。

1.啟動新一輪中國小布局調整工程,努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調整中國小布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是創建教育強市的重點工程和關鍵性工作。xx規劃超前,起步較早, 1997年,我市就全面啟動了調整學校佈局、建設規範化學校工作,並於 2014年完成了第一輪中國小布局調整任務,全市投入 10億元,撤併了近100所中國小。 2014年, 市政府又 出台《關於加快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的意見》,啟動了新一輪中國小布局調整工作,結合創建教育強市工作,市政府出台了三條硬措施:一是明確規定,中國小布局調整沒有完成的鎮區不能申報省教育強鎮;二是調整用地指標,優先解決教育用地,優先辦理徵地、報建手續,免收市級徵地辦證費用;三是市財政貼息,協調鎮區向銀行融資,解決經費短缺問題。三招齊下,全市中國小布局調整力度空前加大, 2014— 2014年我市中國小布局調整工程涉及 241所項目學校,全部按照省、市一級學校標準建設,國小佔地 40畝以上,國中佔地 100畝以上,全市投入資金 11.2億元,建築面積 767219.42平方米,新徵地 2794.72畝。通過新一輪佈局調整,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辦學條件接近,均衡發展的目標基本實現。

2.推進教育信息化工程,搶佔教育發展制高點。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手段和重要特徵。我市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 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得早,抓得實。 1999年 1月,我市被廣東省確定為省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兩個試驗市之一。 2014年,又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同年 6月我市建立了全省首個教育城域網 ——xx市教育城域網和地級市首個教育信息網 ——xx教育信息網。

在信息技術裝備建設上,近5年來,全市總投入已突破 3億元,裝備水平居全省領先位置。更重要的是 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和教育教學軟件的研發工作取得可喜成績。xx市教育信息網 日均發佈新聞信息達 37條,提供的資源庫素材峯值容量達 1100g,日均瀏覽量達 200g,內容覆蓋國小至高中的所有學科 。在信息技術教育方面,我市自 2014年起,已將信息技術列入中國小必修課程。國小三年級以上至初高中開課率均達 100%。 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教育管理、教學管理、輔助教學、學科整合和辦公自動化方面也得到充分應用。目前,全市擁有國家級信息技術實驗學校 3所,省級 14所,市級 52所。為適應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全程運用,我市教師計算機應用培訓連續進行了 3年,全市教師參加廣東省計算機初級考試合格率達 100%,中級考試合格率達 88%。

3.實施優質學校建設工程,迅速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一是加快等級學校創建步伐。市政府設立創建等級學校專項經費,每年撥款 500萬元支持鎮區中國小上等級,近兩年,全市新增等級學校 142所,等級學校比例已達到 77.4%。

二是啟動示範性高中建設,做強、做大、做優普通高中。全市規劃第一輪創建 5所示範性高中,目前,xx紀念中學、市一中、市華僑中學、市實驗高中、桂山中學等 5所普高已啟動申報工作,全市已投入近5億元創建經費。

三是啟動振興國中行動計劃, 全面提高國中整體辦學水平。國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關鍵學段,一直以來也是基礎教育最薄弱的環節,對高水平辦好高中教育形成瓶頸制約。 2014 年,市政府出台《振興國中行動計劃》,決定用 3年左右時間,以農村國中建設為重點,推進國中標準化建設,基本實現國中教育的均衡發展,確保全市所有國中達到市規範化學校以上標準, 80%以上的國中達到省市一級學校標準,確保每個鎮(區)至少有一所優質國中。 為推動國中建設,市政府加大經費投入力度,設立了國中建設專項經費 , 2014 年至 2014年每年 800萬元, 4年 共 3200萬元。市級各項專項經費也重點向國中傾斜。 振興國中行動計劃啟動以後,各鎮區迅速行動,掀起了新建、擴建國中學校,推動國中上等級的熱潮。目前,全市已有 20個鎮(區)共新建、擴建國中 54所,投入資金近8億元。國中建設的全面加強,使國中教育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為辦高質量、高水平的高中教育奠定了基礎。

為了加速中學優質化進程,今年,我市與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簽訂合作協議,聘請由全國著名教育專家、華東 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玉琨領銜,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 18名教授、中學退休名校長 和博士研究生組成的專家組進駐xx,對初、高中進行為期一年的對口指導,幫助學校全面提高辦學水平。此舉被 陳玉琨教授譽為“開創了中國基礎教育先河,並將在中國教育史上寫上一筆”。

4.推動職業技術教育優化升級工程,服務xx經濟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深刻認識到工業化城市必須有一流的職業技術教育作支撐。為此,xx採取了兩頭延伸策略,優化升級職業技術教育。一頭向深度延伸,優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一頭向高度延伸,提高職業技術教育層次。為此,市委、市政府採取了三條有力措施 :一是加大中等職業學校佈局調整力度,有效整合全市職業教育資源。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由 1995年的 38所調整至目前的 17所(包括中專、中技)。同時,有計劃地扶持市直屬及部分鎮(區)獨立設置的中等職業學校辦好拳頭專業,面向全市招生,為提高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效益奠定了基礎。二是適應全市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優化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選擇一批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全面改善專業教學條件,加快培養技能型緊缺人才,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適應和服務市場經濟的能力。推廣校企合作辦學,推出“訂單式”培養模式,增強職業技術學校發展活力。三是加大了等級職校建設力度。目前,全市 17所中等職業學校中,有國家級重點中專 1所,國家級重點職中 4所,國家級高級技工學校 1所,省級重點職中 6所,市級重點職中 3所,等級職業技術學校達 82.2%。在優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同時,我市切實加大力度,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提高職業技術教育的人才培養層次。 2014年xx火炬職業技術學校正式開辦,目前在校學生人數已達 2700多人,預計 2014年學院全日制在校生將超過 5000人。 2014年 12月xx職業技術學院順利通過廣東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在崔國潮書記、陳根楷市長的親自關心和直接推動下,投資 1個多億,從規劃、立項到開辦招生僅用了 6個月時間,一所現代化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拔地而起。學院目前已建成校區建築面積 32014平方米,二期建設工程也已啟動,計劃 2014年全日制在校生規模達到 5000人。兩所職業技術學院的創辦為我市大批量培養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5.實施“三名工程”,精心打造xx教育領軍團隊。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工作的永恆重點。我們深知,一流的教育必須靠一流的人才來支撐。因此,我們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教戰略,為教育構築人才高地。為儘快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教育管理專家,我市全面啟動了“名教師、名校長工程”,並期望通過名教師、名校長打造一批名學校。為使這一工作能產生實效、長效,xx搭建了五大平台,作為“三名工程”的基礎性配套工程。一是搭建人才引進平台,優化教師隊伍整體結構。出台了《xx市引進優秀教育人才暫行辦法》,為引進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的教育人才鋪設了綠色通道。近幾年來,全市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達 470 多人。二是搭建培訓平台,提高教師專業水準。全市投入 1000多萬元培訓經費,在進行市內、省內培訓的同時,特別注重境外培訓,為教師拓寬視野。近年來,全市共有 160多名骨幹教師分別派往美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進行了培訓。三是搭建競賽平台,引導教師追求卓越。xx建立了全員、全目標(包括師德、理論素養、教學藝術、教學效果和經驗總結)教學競賽制度和以“面向全體,注重素質”為核心價值的全員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凡是教學競賽或教學質量評價的一等獎獲得者,在符合師德規範的前提下(即師德一票否決),即認定為當年市優秀教師。並規定,凡教師業務性或專業性榮譽稱號的授予對象必須是教學競賽和教學質量評價的獲獎者。四是搭建發展平台,為教師不斷成長加註動力。我市為教師系統設立了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教育名師、特級教師、教育專家五級專業性發展台階,確保教師從青年、壯年到老年,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發展的機會和台階。五是搭建激勵平台,鼓勵優秀骨幹脱穎而出。 2014年,我市制訂了名教師、名校長評選獎勵辦法,經過層層評選,有 8位“xx市名教師”、5位“xx市名校長”脱穎而出,受到了市政府的重獎(除每人頒發價值 5千元的金質獎牌外,還發給名師 2萬元、名校長 3萬元的獎金)。為了充分發揮名教師、名校長的作用,xx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他們搭建展示風采的舞台。一是選派名教師作為全市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相應學科的特聘教師;二是建立名校長、名教師工作室,並對名校長、名教師教育科研課題給予經費資助;三是制訂了名校長、名教師訪問講學制度。這些措施使名教師、名校長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

通過上述五大平台落實“三名工程”,xx教育領軍團隊基本形成。全市現擁有省基礎教育“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專家 2名、特級教師 27名,國家級骨幹教師 27名,市級名校長、名教師 1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 100人,市教壇新秀 500人。教師的學歷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國小專任教師大專率達 85.4%,國中和高中教師本科率分別達到 75.8%、97.5%,高中教師研究生比例達到 10.4% 。

6.實施扶困助學工程,着力解決貧困家庭子女讀書問題。

多年來,我市十分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讀書問題,把扶困助學當作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來抓。市委書記崔國潮同志、市長陳根楷同志多次指示做好這項工作,並帶頭向扶困助學基金捐款,還與貧困生結對子,勉勵經濟困難家庭子女自強不息,立志成才。 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正式啟動機制化、制度化的扶困助學工程,成立了由彭建文常務副市長任組長、主管教育和民政的兩位副市長任副組長的xx市扶困助學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扶困助學基金,制定了《xx市扶困助學工作意見》、《xx市扶困助學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xx市助學貸款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扶困助學配套文件,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市統籌、分級資助的工作機制,對貧困學生實行全員、全程資助,實現無縫覆蓋的工作目標。從 2014年起,我市每年通過財政撥款、紅十字會捐款和福利彩票收入向扶困助學基金注資 200萬元,同時大力發動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包括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踴躍捐款,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扶困助學活動。目前全市 扶困助學基金已 達 2014多萬元,其中市級基金 1200萬元 。為管好、用好扶困助學資金,我市成立了由主管教育副市長任 主任的xx市扶困助學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下設市扶困助學辦公室(設在教育局),配備 3名專職幹部,負責日常工作。市扶困助學辦公室現已建立了xx市貧困家庭學生信息庫,統一管理全市貧困學生和受資助學生信息資料。 2014年 全市共有 6804名大中國小學生接受了各種形式的資助,實現了不讓一個貧困家庭孩子輟學的目標。

(四)深化三大改革,為教育可持續發展增強活力。

以改革促發展,一直是我市教育工作的主思路。近年來,我市主要狠抓了三個方面的改革。

1.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形成公、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在確保義務教育由政府辦學為主的前提下,大力支持發展民辦教育,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教育,積極探索民辦公助、公辦民助、公民聯辦、私人辦學及中外合作辦學等多種辦學模式。我市先後出台了《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社會力量辦學的決定》、《轉發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動社會力量辦學的政策措施:採取經費資助、出租或轉讓閒置國有資產等措施對民辦學校予以扶持;新建、擴建民辦學校,按照公益事業用地及建設的有關規定給予優惠;落實民辦學校有關税收方面的優惠政策。教育部門在業務指導、教師管理、質量評估、表彰獎勵等方面,給予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的待遇;成立市民辦學校設置評議審查委員會、在教育局設置民辦教育管理科,加強對民辦學校設置的資格審查和可行性分析,確保民辦教育的有序發展和良性競爭;健全年審制度,啟動對民辦中國小辦學水平的評估,規範民辦學校辦學行為等。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我市民辦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近幾年來,每年吸納社會資金投入教育超過 1億元,使我市形成了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目前 , 全市有民辦教育機構共 537個,其中民辦幼兒園 171所,民辦中國小共 56所,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 9所,各類培訓中心 300個。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市的民辦教育辦學行為和辦學質量均得到市民的肯定和社會的廣泛認同。

2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發幹部教師幹事創業的管理新機制。

( 1)深化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事管理新機制。 xx在多年實施“兩聘兩制,一包一獎”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基礎上,於 2014年在全省率先對中國小人事制度從用人機制、評價機制和分配機制三個層面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一是建立了以聘用合同製為基礎,能 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教師由國家人變為單位人,打破了教師職務終身制和人才單位所有制。二是建立了教師工作績效評價機制。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評價方案,從職業道德、育人能力、工作績效、教學風格與特色等四個方面對教師進行全面、全程、客觀、公正的評價。三是建立了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機制。收入分配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教職工的獎金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掛鈎。搬掉了“鐵交椅”, 廢除了“終身制”,破除了“大鍋飯”,人事制度改革猶如一股源頭活水注入了教師隊伍,教師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責任心、緊迫感明顯增強,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大大提高。可以説,教育人事制度全面、系統和深入的改革,是對教育生產力的一次大解放。省委政研室來我市調研後,對我市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我省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

( 2)實施校長職級制改革,為促進校長專業化成長、可持續發展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在 2014年中國小人事改革的基礎上,xx乘勢而上,於 2014年又在全省率先全面啟動了校長職級制改革。一方面,取消中國小校長的行政級別,根據校長的職業特點設置 10個等級的校長職級,根據校長的理論素養、學識水平、治校能力和工作業績,對全市 261位中國小校長進行了職級評定;另一方面,提高了校長的待遇,校長按照相應職級和年度業績評價可享受相當於教師年薪 1.5— 2倍的待遇,超出教師平均待遇部分由財政另行撥給。校長職級制改革,其意義和影響極為深遠。一是脱離了“官本位”,迴歸了校長的本義和職業本位,強化了校長專業職能,促進校長向“學者型”、“專家型”角色轉換;二是 10個等級的設置,為校長鋪設了不斷進取的階梯,從制度上保證了校長的可持續發展,給校長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才華的空間;三是改革了校長評價制度,開啟了探索校長成長規律的科研之門;四是理順了校長與行政部門的關係,既有利於校長自主辦學,又有益於提高行政效率;五是有利於校長的校際交流和區域流動。

在適度引入競爭機制,改革教育人事管理制度的同時,xx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以情動人,以誠感人,凝聚人心,吸引人才。 陳根楷市長多次強調,提高教師待遇,解決教師的實際困難,不是政府對教師的恩賜,而是義不容辭的責任。xx 建立和完善了農村中國小教職工工資保障機制,從 2014年 9月起,實行公辦教師工資統發,各級政府增加投入 5000多萬元,使人事制度改革後教師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市政府規定了教師收入最低保障標準,國小、國中、高中教師的人均月收入分別為 2450元、2650元和 2850元, 2014年全市教師月人均實際收入達到了 2959元。目前,市政府正在醖釀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 1998年xx實行了教職工養老保險制度, 1999年實行了教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教師與公務員享受同等的醫療待遇。為防止教師因患重大疾病而致貧致困,最近市政府倡議成立了“xx市教職工健康基金”,對患重大疾病的教師給予特別救助。我市還制訂了三年( 2014-2014)基本解決教師住房困難的目標要求,採取貨幣分房、集資建房、購房補貼、自建房補貼等多種形式,為 11000多名教師解決了住房問題。最近,市政府又按人均 120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標準安排了 721畝教師住房用地,爭取儘快解決所有教師住房問題。

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早在 1996年,我市就制定和實施了《關於在中國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工作意見》,在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又明確提出,素質教育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和本質體現,要通過推進教育現代化來實施高水平的素質教育。

一是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切實抓好學校教育主體工程、家庭教育啟蒙工程、社會淨化工程。學校抓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機遇,以開展弘揚“新時期xx人精神”活動為載體,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開展了感恩教育、青年志願者行動等主題鮮明、針對性強、形式多樣的活動,取得很好的效果。家庭教育方面,我市通過辦好家長學校,開展“走近家庭,同育新人”萬名教師家訪活動,開闢“空中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拓寬與家長溝通聯繫的渠道,有效調動了家長關愛子女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質量。我市還大力推廣社區教育經驗,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德育工作網絡和機制。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成立了由 17個部委辦局領導組成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聯席會議”,統籌全市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協調青少年校外教育,制訂了《xx市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與發展規劃》。全市投入 2億多元建設體育健身廣場 ,其中中心城區建立了 5個高標準的全民健身廣場,鎮區和村、社區建有 228箇中心健身廣場 ,覆蓋了全市 80%的居住社區。全市擁有中國小德育基地 9 個,校外活動場所 300多個。 2014年 3月,廣東省教育廳在我市召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現場會,充分肯定我市政府統籌、學校為主、社會參與、雙向服務、共建文明的社會化大德育體系的經驗。 2014年,“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天津召開,市委副書記陸國良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介紹了xx的做法和經驗。

二是着力解決中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多年來我市做了大量工作:更新教育觀念,從源頭上“減負”;改革招生評價制度,從導向上“減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提高效能上“減負”。 2014年,我市出台了《關於切實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負擔,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統一思想認識,下大決心改變單靠加班加點、片面追求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的教學觀念,全面追求素質教育的育人質量;由主要依靠拼時間、拼消耗提高質量轉到深化改革、藉助教育科研提高質量的正確軌道,並採取嚴格的“減負”措施,切實減輕中國小生的過重負擔。我市還建立健全了中國小“減負”保障機制,明確各方責任,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減負措施真正落到實處。這項工作,受到了省教育廳和來我市視察的省人大代表小組、省政協考察組領導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推進課程改革。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工程, 國家新課程改革啟動後,xx被定為全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市,所有中國小一次性全面鋪開。為了紮實、有效地推進課程改革,xx以“既積極又穩妥,既符合規範又有xx特色”為工作的基本原則,切實做到了“三到位、三加強、一開發”。“三到位”是:經費到位,全市 3年投入課改經費 2014多萬元,用於課改培訓和實驗;培訓到位,全市教師全部先培訓後上崗和上崗後再培訓;實驗到位,真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驗證課程標準、教材建設的實際成效。近3年來,我市共發現了 200多個課改中的具體問題,提出了 100多條改進建議。“三加強”是:切實加強教育科研、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目前,全市共有立項課題 200多項,其中省部級立項課題 30項; 校本研究課題逾 1000項,編寫了一批有特色、有水平的校本教材。“一開發”是:以精品課程建設為龍頭課題,對課程資源進行全面、系統的深度開發,力求用 5-8年時間形成有xx特色的精品課程體系,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向深入。 3年課改,成效初現,一大批成果應運而生: 20多人蔘與了國家新教材的建設; 9次省級以上的課改研討會在xx召開; 80多個課題獲省教育科研成果獎,其中一等獎達 14項,獲獎總數和一等獎數量均居全省前列。 去年 2 月, 全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我市成功舉辦,宋海副省長、省教育廳領導對我市課改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xx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廣, 《中國教育報》特別報道了我市的課改經驗。

四是建立了完整的素質教育評價體系。xx從 1997年開始就建立了分別以鎮(區)教辦、普通高中、普通中國小、教師個人為評價對象的素質教育年度評價制度,從素質教育思想,素質教育管理,素質教育科研,素質教育質量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與獎勵掛鈎,這種以教育內涵發展為價值取向的發展性評價,成為xx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 xx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經驗引起了國家教育部的高度關注和重視。 2014年 6月,教育部在我市舉辦了首屆全國省、地級督導室主任培訓班,推廣xx的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經驗,《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等全國 12家主流媒體紛紛刊載、報道了xx的經驗和研究成果,該成果也兩次獲得省科研成果一等獎。

今年 9月,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同志考察xx,對xx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經驗和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希望xx成為全國推進素質教育的示範市和實驗基地。

回顧xx“創強”歷程,主要有三點體會:

(一)認識高度決定工作力度。崇文重教是xx的優良傳統。 10年來,xx教育常抓不懈,一路快跑,就因為我們深諳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全局性、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和作用,深知這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必須具有超前的戰略眼光。xx教育有今天的成就,取決於xx市各級領導和全市人民秉承了優良傳統,對優先發展教育有高度共識。我市黃圃、三角兩鎮是經濟欠發達鎮,但他們不甘落後,以巨大的勇氣和決心,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最近高標準通過了省教育強鎮督導驗收。 廣大市民、海外鄉親、企業單位踴躍捐資辦學,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xx創建教育強市征途上,全市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尊師重教的先進單位和個人。

(二)“真”“實”程度決定工作效度。求真務實是xx的行政風格。抓教育尤其應當如此,教育工作任務重、難度大、戰線長、見效慢,因此,抓教育無法一蹴而就,不能急功近利,必須從基礎做起,在“真”、“實”二字上下功夫。要以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真情,切切實實把教育擺上黨政班子的重要議事日程,紮紮實實地抓條件、抓隊伍、抓管理、抓科研、抓質量,必須真心實意辦教育,真抓實幹發展教育,求真務實改革教育,離開了真、實二字,教育工作就很難有實效、有長效,更難有跨越式發展。

(三)改革深度決定發展高度。敢為人先是xx的城市精神。身處變革的時代,只有勇立改革潮頭,把發展納入改革的視野,注入改革的元素,發展才能展現理性與活力。近年來,xx一直把改革作為主線貫穿教育工作的始終,以改革總攬教育工作全局,先後出台了 20多份改革文件,在全國、全省率先進行了辦學體制、投入機制、教育人事制度、校長職級制、國中建設、中學優質化工程、“三名工程”、素質教育評價、基礎教育課程等一系列改革。正是這些改革卓有成效的推進,使xx教育基本實現了外延發展與內涵發展的協調統一,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的協調統一,發展的速度、規模與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我們始終認為,教育強市是一個相對概念,也是一個動態概念,因此改革促發展也是一個永恆的命題。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使教育長盛不衰,充滿活力,才能造就今日之強,成就未來之更強。

三、志存高遠,鋭意進取,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創建教育強市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強大動力,教育現代化沒有終點,因此,教育強市也是永不落幕的民心工程。未來的xx教育將以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總目標,以“兩高”(高水平實施素質教育和高水平普及 15年國民教育)、“兩化”(教育發展均衡化和教育資源優質化)、“兩提高”(提高教育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為基本工作思路,牢牢抓住兩大工作重點。

(一)抓投入,促進教育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發展。

推進教育現代化,工作力度不減,投入強度不降是關鍵。通過創建教育強市,我市教育均衡發展目標已基本實現,但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教育發展的不平衡現象仍一定程度地存在。具體表現在仍有 5個經濟欠發達鎮區尚未成功創建省教育強鎮,還有一定數量的學校未達到市級等級學校的辦學水平。xx的奮鬥目標是,在今後兩年內大力扶助 5個經濟欠發達鎮區創建省教育強鎮,使xx教育實現高水平層次的均衡發展。

(二)抓內涵發展,進一步提高教育內在品質。

推進教育現代化,內涵發展是核心。進一步壯大優秀骨幹教師羣體,進一步完善現代教育管理制度,進一步 深化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科研的層次和水平,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等都是內涵發展的具體內容和工作重點。適度調整工作重心,集中精力抓緊、抓實、抓好這些工作,切實提高xx教育內在品質和綜合實力將是我市教育工作今後的戰略重點之一。

乘着“創強”的強勁東風,展望“十一五”教育發展的宏偉藍圖,xx人民將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再創輝煌,朝着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邁進。

對照省教育強市督導驗收標準,我市進行了認真自評,各項指標均已達到或超過省驗收標準,已經具備了省教育強市的條件,特提請省政府檢查驗收。

文 章

來源蓮山

課件 w ww.5 y m來源

紅旗學校創建新民教育強市自檢自查報告 篇三

紅旗學校創建新民教育強市自檢自查報告 我校依據上級各部門關於創建新民教育強市工作方案的精神,對 照《新民市創建教育強市學校自評調查表(表三)》中的五項一級指標,二十二項二級指標,84條三級指標進行了逐條自檢,對檢查的內容做以簡單自檢報告。

縱觀全局,我校對照自檢自查的內容進行了解讀,絕大部分我校都能達標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改進後完成達標。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填寫反饋給上級有關部門,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辦學條件二級指標中的“教育設施”三級指標1中要求學生運動場地國中要有400米跑道我校沒有,校內沒有室內運動館,需急切解決。大約資金200萬元。此項滿分10分,我校失分為7分。

2、辦學條件二級指標八中的三級指標4,要求師機比達到1:1我校未能達到要求。現在我校有教師80人,用於教師的計算機是65台,尚缺15台。需用資金約7萬元。

3、教育質量二級指標中的三級指標3、4項“運用外語會話好”和“運用網絡學習”兩項還有尚缺的地方,有待今後改進。

4、教育質量二級指標中的十九“國際交流” 由於地域差異,農村學校很少能與國際接軌,只能依靠電化教學瞭解國際相關信息,還有待於改進。今後應盡其所力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與國際交流。以縮短與城市學校的差距。此項工作我校得分為0.

此項自檢自查滿分為360分,我校自檢得分332分,達標率為92%

紅旗學校

創建新民教育強市自檢自查報告

紅旗學校

2014年4月29日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複查自查報告 篇四

澤林鎮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複查自查報告

鄂城區人民政府:

澤林鎮地處鄂州市南大門,武黃高速公路澤林站出口1公里就是鎮政府所在地,鎮政府離城區僅7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鎮人口45231人,國土面積76.2平方公里,轄區範圍16個行政村。全鎮19所中國小,其中國中2所,國小17所(含初小3所),在校學生8860人,其中國小5101人,國中3759人,教職工總人數486人,其中專任教師465人。

一、“普九”複查的主要指標鞏固提高情況

1、普及程度。2014-2014學年度國小適齡兒童毛入學率102.8%,輟學率0.03%,國中適齡少年入學率由原來的98.9%上升到103%,國中在校學生年輟學率由原來的3.65%降為2%,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為100%,15週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仍保持100%, 17週歲人口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由原來的94.06%上升到96.1%。

2、師資水平。通過幾年的努力,我鎮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全鎮共有專任教師465人,其中國小教師245人,國中教師220人,2014-2014學年度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由原來98.6%上升到100%,國中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8.63%,中國小校長全部持證上崗,合格率達100%。

3、辦學條件。學校佈局合理,校舍建築堅固、適用,無危房。生均校舍面積國小6.9平方米,國中10.8平方米,生均校園面積國小34平方米,國中27.4平方米。在1999年“普九”複查達標的基礎上,共投入129.2萬元,使11所學校建起了微機室,2所學校建起多媒體電教室,4所學校安裝了地而衞星接收站。同時,全鎮投資7萬元添置教學儀器、圖書、電教設備和體音美勞器材。

4、教育經費。生均教育事業費國小822.9元,國中901.6元,教師工資計645萬元,比上年增長10.2%。

5、教育質量。學校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按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而向全體學生,全而實施素質教育,全而推行新課程改革,全而啟動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一育手段,使教育質量大幅度、大面積提高。2014-2014年度中國小畢業率分別達99.73%和100%,中國小生各科成績合格率達99%以上。

二、近幾年的主要作法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多年來,我們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教育的優先發展擺在黨委和政府的議事日程上。通過1996年“普九”達標和1999年複查達標後,我們從沒鬆勁,做到好中求優,優中求精。

為了迎接“普九”複查,鎮政府成立了以楊全意書記任組長,楊樹支付書記任副組長的“普九”複查工作領導小組,各村也分別成立了相應的機構,就此項工作簽訂責任狀,納入年度考核。特別是學生控流、校舍改造等納入政府每年需辦的大事之一,作為政府的工作責任目標。同時還相繼建立了鎮“四大家”領導包點包校責任制,這些舉措對鞏固和提高全 鎮“普九”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

2、依法治教,突出重點抓普及

實現“普九”目標後,我們針對義務教育普及程度受外在因素影響大,易滑坡,不穩定等特點,從防堵中學生輟學着手,以有關法律為依據,落實“三個到位”,鞏固“普九”成果。

(1)堅持宣傳工作到位,增強人們依法治教觀念。春、秋兩季開學後,我們充分利用三月和九月的教育法規宣傳月,通過發文件、電視講話,辦宣傳欄和展報等形式,重點宣傳《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宣傳了一批克服困難送子女上學的典型,做到橫幅上街、處罰規定上牆,義務教育法規宣傳上板報,控流報道上報紙、電台,產生了良好

的社會效應。

(2)堅持政府的行為到位,加大執法工作力度。

一是政府積極幫助和支持教育部門抓“控流”,實行鎮幹部包村包校,將控流工作納入年度責任目標,教育部門建立教育幹事包全鎮,校長和中心學校領導包校,教師包班包組的層層責任制。二是要求家長和監護人依法按期送子女入學,政府簽發了《對不送子女上學的家長或監護人進行處罰的規定》,發到各村各組張貼。三是積極開展救助貧困生活動,鎮黨委頒佈[2014]27號文件,建立“雙扶”責任制,實施“希望工程”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每人每年拿出200元與貧困學生“結對子”幫扶,鎮直各單位定點幫扶一個村的貧困生,企事業的老闆和負責人每人每年拿出500元資助71名貧困生,樓下村每年拿出15萬元全額減免本村學生的學雜費。

(3)教育部門措施到位,落實依法治教的責任。

全鎮中國小全員參與,上下聯動,多方防控,形成控流合力。鎮中心學校將“控流”納入校長責任制評估,與校長簽訂控流責任狀,校長再與教師、班主任簽訂責任狀,發揮各個層次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的各項規章,實行學生流失報告制度、義務教育通知入學制度、義務教育完成證書制度。嚴格執行收費政策,控制亂收費,對貧困生實行減、免、緩、保(由教師擔保)等形式,確保每一個貧困兒童全部入學(全鎮中國小每學期減免學費5.8萬元)。注意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帶動一大批教師積極做好輟學學生的勸返工作。

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1)以財政投入為主渠道,實現教育經費的增長。

(2)多方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從1999年至現在全鎮共投資伍百萬元,加大對危房改造的力度,共對程潮中學、澤林中學、洋澤中學、大山國小、團結國小、陳橋國小、桐城國小、塔橋國小等8所學校的危房進行了大而積改造,消除了d級危房。新建了澤林中學、程潮中學、洋澤中學綜合樓,澤林中學、澤林國小、程潮中學教師宿舍樓、大山國小、團結國小教學樓,投資近110萬元,有11所學校建起了微機室,投資1.2萬元,建立4所學校的衞星地而接收站,投入4萬元,對澤小、樓下、澤中等各校功能室進行改造,添置設備,澤林中學建成校園局域網。我鎮大力加強環境建設,使校園環境不斷改善,有15所學校被評為市級綠化先進學校,其中澤林中學、澤林國小被評為花園式學校,全鎮的辦學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

4、搞好二項(業務、學歷)培訓,加強隊伍建設。近幾年來,澤林鎮黨委、政府對廣大中國小教師在政治上關懷,在思想上幫助,在權益上保護,在業務上指導,建設了一支素質良好、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立足“三個轉變”,着眼“三個提高”,堅持“兩個學習”,即由應試型向素質型轉變,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努 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提高專業水平和基本技能,加強繼續教育學習和政治學習,全鎮中國小教師合格率不斷提高。

建立激勵機制,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我們大力宣傳政策,鼓勵、督促學歷未達標的教師通過脱產進修、函授和自修等途徑參加學歷補償教育。近兩年全鎮共選派8人蔘加湖北教院,湖北師範學院脱產進修。二是狠抓教師集訓,使教師通過暑假和日常的短期培訓,從整體素質上得到提高。多次組織骨幹教師到外地參觀學習,交流研討,接受課改新信息,並 配合區教研室舉辦多次教學研討會,同時鼓勵教師撰寫教改論文。2014年有129名教師的論文在12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三是堅持繼續教育,對教師分批進行輪訓,重點抓好校本培訓,協助上級有關部門抓好普通話、微機、骨幹教師、校長上崗及提高培訓。2014年我鎮普通話、計算機合格率均得到95%以上,50歲以下的教師繼續教育達標率為100%。市教育局授予我鎮中心學校為“中國小教師繼續教一育先進單位”稱號。

5、深化教一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l)管理體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2014年秋撤銷了鎮教一育組,建立了中心學校,對原教育組的人員進行合理分流,實行校長競爭上崗和教師聘任制,堅持雙向選擇。

(2)狠抓學校德育工作,注重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對學生不斷進行前途理想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及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並專門開闢德育陣地,建立校園文化設施,建立社會、家庭及學校三結合的德育網絡,為德育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幾年來,全鎮中國小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達100%,無違法亂紀行為發生。

(3)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提高教學效益,優化教學手段,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切實提高教育質量,同時還經常組織骨幹教師、青年教師開展教學比武,優質課比賽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全鎮中國小生合格率、優秀率明顯提高。近幾年,我鎮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僅2014年全國理、化競賽,我鎮獲國家級獎10人次,省級獎22人次。2014年、2014年國中綜合評估,程潮中學、澤林中學均獲全市第二、三名。2014年會考五率評估,程潮中學獲全市第二名,澤林中學獲全市第三名。

(4)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啟動新的教學思想。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我鎮教師積極投身於課改實踐,課改工作多次受到省、市的好評,在中國小課外活動中,突出“以人為本,培養個性”的現代教育思想,大多數中國小建成了各具特色的快樂校園活動園地,全鎮教育科研突出了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了科研成果向教學成果的轉化。目前全鎮已基本實現了校校有科研課題。2014年推薦給各級教育學會論文30多篇,有51名教師在省、市級優質課教案、論文、課件評比中獲獎,其中有2名教師在全國新課程改革論文評選中獲獎。

(5)五育並重,全而發展。全鎮各中國小堅持開齊體、音、美、勞、技等課程,控制學生在校時間,控制作業量。學校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建“四隊二組”,大力開展“快樂校園”課外文體活動,提升全體學生的體育、藝術水平,體育達標率達99%,健康合格率98%。

三、存在的問題

幾年來,我鎮在鞏固提高“普九”成果,辦好基礎教育方面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上了台階,為社會和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量合格人才,為當地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不可否認,我鎮的教育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教育的發展還面臨着諸多困難,如學校發展不平衡,國中生控輟難度大,教育經費不足,這些問題有待於我們今後去克服。我們決心以這次“普九”複查為動力,與時俱進,鋭意創新,持之以恆,紮實苦幹,使我鎮的基礎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階。

澤林鎮人民政府

二00四年十一月八日

省教育強市複查自查自評報告 篇五

教育是關係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性、先導性、基礎性工程。為全面實施科教興市的戰略,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步伐,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適應**經濟的發展,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自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在全省開展創建教育強縣活動的通知》(省委辦[1998]47號)以來,我市經過全面發動,全力以赴,紮實工作,使全市的教育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於xx年3月順利通過省教育強市評估驗收,使**躋身於省教育強市的行列。通過省委、省政府教育強縣命名(浙委[xx]4號)兩年多來,我市立足於新的起點,以更高更嚴的要求對照《xx年**省教育強縣評定操作標準》尋找差距,分析原因,落實措施,努力整改,不僅使原來基本達標的兩項指標達到評定標準,而且使已經通過驗收的23項指標的達標水平又在原來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現將自查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概況

**地處**省中部,總面積1049平方公里,現行政區域劃分為10個鎮,4個街道,總人口56.03萬,是聞名全國的“百工之鄉”和“五金之都”。xx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1.72億元,財政總收入26.8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3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995 元,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標連續5年名列全國百強縣(市)。

經過多年的調整、改革和發展,全市現有普通高中8所(其中綜合高中2所),職業高中4所,國中18所,國小63所,特教學校2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4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電大**學院1所。全市在校生高中15118人,國中22478人,國小50095人。學前教育發展勢頭良好,全市現有幼兒園167所,在園幼兒27131人。教師隊伍數量足夠,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逐年提高,現全市在職教職工5176人。

通過教育強市評估驗收,標誌着我市教育事業已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但是,我們並沒有因為成功創建教育強市而滿足,而是以此作為發展優質教育,構建和諧社會,提升教育整體水平的新契機,再一次將創建更高水平的教育強市作為奮鬥目標和不懈的追求,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全市工作重點,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傾力打造和諧教育,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使教育發展內涵更為豐富,人民羣眾對教育的美譽度不斷上升。

二、在鞏固創強成果的基礎上創優

(一)咬定目標不放鬆,持之以恆抓整改

通過教育強市驗收後,市委市政府在肯定我市教育創強成績的同時,更多地看到了差距和存在的不足。為確保整改提高目標實現,市委、市政府明確表示創建領導班子不散,工作力度不減,做到整改單位、內容、責任、期限四落實,全力以赴確保整改到位並全面創優。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教育創強時的職責分工,確立專人負責,使教育創強整改的後續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開展。評估驗收時認定為基本達標的兩項指標(即第7條:“國中、國小達到省標準化學校要求的比例不低於85%,各類學校中有一定數量的省示範性學校”,第14條“學校生均用地面積、生均建築面積、專用多功能教室、體育場地、教學儀器、音體美勞衞器材、電教設備、圖書和計算機配備達到國家或省定標準”),達標難度大:一是投入資金多,二是政策性強,三是涉及面廣。為此,我市再次明確了政府在建設教育強市中的主體地位,落實教育部門具體抓,各有關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從而形成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共興教育大業的局面。市政府將整改指標及要求分解到有關鎮、街道和學校,鎮、街道各自按照職能與學校共同制訂行動方案,全市再一次掀起創建高潮。規劃、設計、國土、財政、環保、公安、安監、城管、金融等部門多次聯合辦公,集中解決了規劃設計、用地審批、環保評估、消防設施、資金投放等重大問題。有關部門聯合承諾建立教育強市工作綠色通道,只要符合政策的事隨到隨辦,不拖後腿。市政府主要領導經常聽取有關部門的整改彙報,檢查整改進度,評估整改質量。《**日報》、**電視台經常刊出宣傳教育的專欄、播出教育強市再創優的專題。在教育內部,教育局每年都把整改提高列為重點工作,每學期組織專項檢查。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以再創優再提高為目標,把創優與打造和諧教育,促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相結合;把創優與提高辦學水平,推進素質教育相結合;把創優與促進師德教風轉變,優化教師隊伍相結合;把創優與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高學校品位相結合;使全市學校通過整改提高再上新的台階。

(二)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機制促提升

教育投入是社會公益性投入,只有以政府投入為主,教育經費才有保障。《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國發[xx]43號)下達後,我市按照通知中規定的“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下發了《關於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永政[xx]4號)的文件,對全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改革和運行作出了明確規定,使“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進一步得到完善。

公共財政挑起教育投入的大梁。保障機制的建立和運行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經費支撐。(一)市財政教育撥款的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xx年,我市財政經常性收入65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9.08%;當年市財政教育撥款35620萬元,增長20.33%。xx年,我市財政經常性收入73363萬元,比上年增長17.23%;當年市財政教育撥款42552.7萬元,增長19.46%。(二)年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逐年增長。 國小xx年2478.02元,xx年3058.14元,xx年3833.56元;國中xx年3577.57元,xx年6279.64元,xx年7519.02元。(三)年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逐年增長。國小xx年250.30元,xx年338.36元,xx年383.17元;國中xx年294.40元,xx年470.55元,xx年474.06元。(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逐年提高。xx年佔2.1541%,xx年佔2.2365%。(五)財政支出總額中教育經費所佔比例逐年提高。我市xx年財政教育撥款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29%,xx年為30.84%,xx年為30.96%。(六)xx年我市人均預算內教育經費639.99元,人均教育經費987.40元。xx年,我市總人口56.03萬人,預算內教育經費44144萬元,人均787.86元;教育經費總支出57150萬元,人均1019.99元。兩項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七)三項經費落實情況好。教職工工資(包括縣級及以上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補貼等)全額納入市財政預算,做到通過市(縣)財政足額統一發放到教師本人。“一公三保”等與本市公務員同等待遇,實際收入水平高於本市公務員。xx年以來,全市中國小教師實行同城同待遇政策,年終獎金納入市財政預算。為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教勵優秀教師到山區(老區)學校任教,市政府出台政策(永政辦抄〔xx〕54號文件),從xx年1月1日起,對在山區(老區)學校任教的教職工任教期間實行每人每月200元獎勵。前不久省政府出台的農村中國小教師的特殊津貼(每月60-400元不等)正在得到落實。生均公用經費由市財政列入預算,xx年國小、國中分別為371元和429元,均超過省定標準。學校改造與建設資金由市(縣)統籌落實:xx年為10286萬元(其中市財政經費9334萬元),xx年為16587萬元(其中市財政經費12576萬元)。(八)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雜費、課本費全部減免。市政府下發了《關於批轉**市義務教育中國小生免除雜費實施辦法的通知》(永政辦發[xx]124號),使義務教育學生雜費全免工作順利實施。從xx年起,我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課本費、作業本費全部免除。市政府按照《財政部、教育部關於印發〈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中央專項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庫[xx]23號)和《關於農村義務教育中央專項資金動態監控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財庫[xx]58號)規定的精神,迅速制定實施方案,使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真正實棗子免費教育,11年上學期市財政支付義務教育學生教科書資金達824萬元。

社會資金髮揮積極作用。**民營經濟活躍,吸引民間資金投資教育,用社會資金回報社會是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助推教育發展的有效舉措。近年來,我市由企業或個人出資金舉辦的明珠學校、古麗中學、麗州中學、龍川學校,不但有規模而且上等級;學前教育則基本上由社會團體或個人出資舉辦。

強化監管,保證投入發揮效益。近三年,我市學校建設項目多、投資大,為了使投入的資金安全運行,讓有限的錢用到好處,用到實處,市教育局先後下發了《**市學校建設項目管理試行辦法》(永教計[xx]7號);《**市中國小零星工程管理及資金管理試行辦法》(永教計[xx]36號);《**市學校物品採購管理試行辦法》(永教計[xx]20號)等文件,進一步規範了工程管理,使學校的工程承包、物資採購等日趨科學規範,從而確保了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確保了政府投入的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益。

根據永教計[xx]3號《**市教育局關於下發<**市實施農村中國小食宿改造工程>規劃》的通知精神,xx年以來,全市共有42 所學校63個項目的食宿工程進行建設,截至2014年8月底,全市所有學校的食宿工程均通過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新樓、巖後、八字牆等山區學校的孩子也和城鎮學校的孩子們一樣可以在寬敞明亮的食堂餐廳就餐,在舒適整潔的宿舍裏寄宿。全市新增學校建築面積64856平方米,工程總投資7000多萬元,近4萬學生直接受益。城市化加快了人口向城鎮集聚的步伐,使城鎮學校的學生急劇增加,我市把解決城鎮學校新建、擴建、改建列為市重點工程,投入大量的資金在近兩年內先後完成了**二中、市教師進修學校、局屬部門綜合辦公樓,古山國小、溪岸國中的新建和象珠國小、前倉國小、大徐國小,胡庫國小等 14 所中國小的改(擴)建工程。人民國小、永二中附小、特殊教育學校、實驗幼兒園、永五中的新建工程正在建設中。

(三)加快教育資源整合優化,力促城鄉教育均衡

加快佈局調整步伐,加速教育資源整合。整合教育資源,是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的舉措之一。xx年,我市比較順利地完成了21世紀第一輪學校佈局調整工作,使國小、國中的校均規模分別達到579人和984人。緊接着在xx年上半年,我市又制訂了《xx-2014年學校佈局調整規劃》。根據新的規劃,到2014年,我市的國小將調整為55所,國中將調整為17所,另設普通高中5所、綜合高中2所,職業高中3所。為使此規劃早日實施到位,有關鎮、街道、學校做了大量工作。到xx年底,我市有國小63所,比xx年減少8所,校均規模為756人,比xx年增加177人,國中18所,比xx年減少1所,校均規模為1124人,比xx年增加140人,中國小校均規模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均衡 三年來,我市加大了對農村中國小資源統籌配置的力度。一是對撤併的10所學校的資源進行優化組合,根據需要統一調配。如古山鎮的金川國小撤併後,其學生併入古山國小,而金川國小的圖書、儀器、計算機等則配置到資源相對缺乏的世雅國小,使世雅國小達到辦學水平等級評估aa級標準。石柱高中撤併後,其校舍分別劃給石柱國中和石柱國小,使這兩所學校很快達到了省一類標準化學校的標準。二是市財政重點投入學校的網絡多媒體建設,使全市中國小在教育系統內部的公文傳輸、信息報送、教育資源檢索實現網絡共享。三是加快設備更新換代步伐,對不適應的計算機、語音設備、實驗器材及時予以更換;四是資金支持力度加大,xx年以後凡列入教育技術

設備配置的農村中國小,其所需經費全部由市財政負擔。五是市政府[xx]46號、[xx]35號、[2014]52號文件對市重點中學招收國中畢業生作出了明確規定,在農村國中就讀的學生上重點中學的政策更優惠,使更多品學兼優的學生安心農村國中就讀。六是從城區學校選派年輕幹部、教學骨幹、優秀班主任到山區、老區、薄弱學校任教或兼職。這項工作已連續堅持4年,60多名城區學校教師在十幾所農村中國小、薄弱學校開展傳、幫、帶,有效地促進了這些學校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管理水平、教師素質的提升。與此同時,城區學校則主動與這些學校結成幫扶對子,大司巷國小、民主國小、人民國小、解放國小、高鎮國小等學校每年都擠出一定的資金和物資支援結對學校的建設。

(四)打造公平教育環境,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會公平。近年來,我市圍繞創建更高水平的教育強市,在推進教育公平,力促教育均衡發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各類教育發展更加協調,更具特色。一是義務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更加鞏固。我市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和鞏固率多年來都已處在較高的水平,其中,國小普級率100%,國中99.99%,初升高比例97.17%。在高度普及的基礎上,我市優先發展義務教育的重點是不斷減輕人民羣眾的負擔,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三年來,我市減輕羣眾負擔的重點對象是貧困家庭的子女、下崗職工子女、三殘兒童少年、外來建設者子女,既保證讓他們依法上學,又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給他們以關愛。通過“希望工程”、“春蕾行動”、“關工委助學行動”、團市委“青年志願者助學活動”、慈善總會慈善救助等羣眾性活動,使全市1000多名在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三殘兒童入學率100%;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市義務教育中國小學生免除雜費實施辦法的通知》(永政辦發[xx]124號)精神,在全市中國小生免除雜費後,我們仍然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對生活困難學生羣體的幫助上。三年來,全市共有20142名學生享受教育券資助,金額達592.9695萬元;有62857名學生享受營養餐工程的補貼,資助金額達62.85萬元。對符合省市有關規定的外來建設者子女,我市一律給予他們與本市學生的同等待遇,借讀費、雜費、課本費、作業本費全部免除。今年8月,我市被授予省規範收費示範縣稱號。二是學前教育管理更規範,整體水平在提升。我市的學前三年教育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公辦幼兒園和鎮(街道)中心幼兒園為骨幹,以民辦幼兒園為主體的辦園格局。學前三年教育在基本普及的基礎上狠抓管理的規範和整體水平的提升。①抓督查,以督查、評價為抓手,促進學前教育逐步走向規範;②抓評估,以上等級幼兒園評估為載體,促進學前教育機構自我加壓,不斷提升;③抓培訓,通過園長上崗培訓,幼師學歷培訓等促進學前教育師資水平的整體提高。市電視台連續舉辦了3屆的“陽光燦爛六月天”大型文藝晚會,受到社會高度好評;市廣電局、教育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健康寶貝秀”比賽已連續舉辦了三年,並連續三年在省廣播電視節目評選中獲獎,成了**電視台的品牌欄目。今年“迎奧運,健康寶貝趣味運動會”更是精彩紛呈,全市5000多名幼兒報名參賽,盛況空前。三是高中段教育質量、辦學特色齊頭共進。經過幾輪的教育佈局調整,我市高中段教育的整體格局已定。作為五金製造業基地,我市一方面是企業急需大批技術工人,另一方面是由於經濟發展,社會對普通高中的教育質量提高又非常迫切。為此我市以永一中、市職技校、市綜合高中為龍頭,實施高質量、有特色的高中段教育提升戰略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市職業技術學校“堅持立足**經濟,放眼職教世界,打造全國先進的製造業人才培養基地”的辦學方向,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以培養五金機電人才為主的國家級重點職校、全國數控專業技能型人才培訓示範基地、全國創建綠化學校先進單位、**省綜合性公共實訓基地。該校先進的辦學理念,突出的教學成果先後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汪洋、教育部長賙濟、省委書記趙洪祝的高度讚揚;全國政協等300多個國內外考察團先後來校考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50多家新聞單位陸續前來採訪、報道。學校先後榮獲**省綜合實訓基地評估第一名,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評估第二名,金華市職教師生技能比武團體總分第一名,省政府連續三屆授予該校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和省先進集體;校長華康清被授予“省功勛教師”榮譽稱號。為使更多的學生報考職業技術學校,我市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加大了對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扶持力度,兩年共發放學生補助金 486.508萬元,並向701名學生髮放了70.1萬獎學金。四是民辦教育在更高的層面上得到發展。我市的民辦學校通過多年的滾動發展,由創辦之初注重量的擴張向追求高質量、有特色轉變。截至xx年底,全市民辦國小在校生2464人,佔5%,民辦國中在校生2602人,佔12.3%,民辦高中在校生5005人,佔41%。民辦教育良好的發展態勢正成為我市教育新的增長點,明珠學校、古麗中學分別跨進了省二級和三級重點中學行列。五是大力實施“陽光工程”,切實抓好成人教育。**市是**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試點縣市,xx年因試點成績優異獲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一等獎。三年來,我市不斷推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優惠政策,鼓勵農民轉型學藝,通過鎮、街道成技校、專業培訓機構、社區學校等渠道培訓,共有63385名農村勞動力通過一門或者幾門專業技能培訓,有17150人獲得了國家頒發的專業技術等級證書。參加這些培訓的農民所需培訓費用全部由政府買單,市財政三年累計投入成教經費1500萬元。初、高中學生是社會勞動力的有生力量,我市的預備勞動力培訓工作,從xx年開始啟動,每年安排500人蔘訓,每人的培訓費用在1000元左右,培訓經費30%省撥,市財政負擔70%。

(五)不斷完善多元機制,致力發展優質教育

一是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更加落實。先後出台了永政發[xx]45號《關於加快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關於進一步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從政策層面上進一步明確了市人民政府對全市義務教育所擔負的主要責任,鎮、街道繼續承擔義務教育相應的辦學責任,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在義務教育實施中力所能及的作用,使義務教育的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和優化,運行更為順暢。二是教育內部的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全市中國小都設獨立法人資格單位,減少中間環節,使原來由中心國小管理若干所一般完小的弊端得到較好地解決。三是激勵機制不斷完善。為更好地推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和鎮、街道黨委政府創建示範學校和教育強鎮,市委、市政府對通過評估考核的省市示範學校、省市教育強鎮,省市教育技術實驗達標學校和省市綠色學校、省市各種等級的標準化學校分別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同時把創建績效列入市委市政府對鎮(街道)主要領導政績考核內容和市教育局對所屬學校領導的政績考核內容。這些舉措大大激發了鎮(街道)黨委政府和學校創優的積極性。到xx年底,我市共有省級教育強鎮13個,佔鎮(街道)總數的92.9%,省標準化學校39所(2014年再增6所),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達標學校63所。中學省示範幼兒園2所,省示範國小7所,省示範國中11所,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5所,省級中職示範專業基地4個,金華市級素質教育示範學校3所,規範收費單位34個,國家級綠色學校1所,省市級綠色學校3所,正在申評的省級綠色學校的2所,金華市級綠色學校9所,正在申報金華市級綠色學校的3所。四是社會助教獎學機制逐步形成。天行集團設立的獎教獎學基金(每年10萬元)已連續發放了4年;王力集團重獎大學聯考學子,旅美華人設立的樓彥直獎學金、市人民教育基金會獎學、助學基金等都對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六)實施優師強教戰略,促進區域教育不斷增“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是教育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在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市以率先實現教師隊伍現代化為目標,堅持培養、培訓和引進相結合,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數量足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

堅持不懈地抓師德師風建設。師德是當好教師的必備條件。大力弘揚敬業愛生的師德風尚,激勵教師恪守職業道德,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評價、考核、獎懲機制,使廣大教師以德立教,終身樂教這是我市近年來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着力點之一。為此,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先後出台了《關於加強名師、名校長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關於規範中國小教師個人帶生(家教)行為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優秀班主任培訓計劃的通知》等規範性文件,有效地規範了教師的職業行為,加強了師德建設,優化了教師成長的環境。

堅定不移地實施優師強教戰略。為進一步優化我市中國小師資隊伍,促進區域教育不斷增“強”,我市從xx年就開始實施優師強教戰略:一是先後出台了《**市農村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意見》、《**市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三年培訓計劃》、《關於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培訓方案》、《**市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校本訓練考核辦法》等文件,對教師培訓的目標和任務、形式和內容、考核和獎懲以及經費保障等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二是精心組織,認真實施。①培訓好骨幹,挑選好帶頭人。xx年起我市先後選派4名國中教師、4名國小教師、1名國中校長和1名國小校長參加省級培訓;選拔48名國中教師、54名國小教師先後到金華市培訓。市教師進修學校還從有關學校選拔了教學技能全面、專業知識紮實和理論水平較高的25名教師組成教師培訓講師團。②分層次培訓。xx年以來,全市共舉辦中國小教師科研骨幹培訓班、青年教師提高班8期,參訓人員335人,選送省市培訓21人;名師、名校長培訓、心理輔導教師高級培訓、校長、教導主任上崗培訓等11期,參訓人員1766人;骨幹教師培訓和名師、名校長培訓的經費近三年累計投入115.6萬元。③全員培訓。實施素質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三年來,全市國中、國小教師共3025人分階段參加素質提升工程學習培訓。廣大教師通過《師德與教師職業》、《e環境下的中國小學科教學專題研修》、《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等課程的培訓學習,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過省、市培訓統考和過程考核,第一次參訓的625人,四科平均合格率為99.88%,第二批972人,四科平均合格率為100%,第三批1457人,合格率為100%。市財政為全市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全額撥款,投入資金301.992萬元。為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我市委託國家行政學院對全市國中、國小的校長進行專業培訓,使校長管理學校的能力大大提高。實施優師強教戰略,使我市中國小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升,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9.01%,高標率為70.58%,國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8.87%,高標率為60.39%。普高教師學歷合格率94.61%,職高教師學歷合格率92.88%。名師、名校長增量迅速,胡君亮、林愛娟、蔣巧君三位老師於xx年7月成為第九屆省特級教師。

認真把好入口關,擇優引進專業人才。師範院校畢業的學生是中國小師資的重要來源。近年來,我市嚴把新教師招聘關,嚴格用人標準,堅持擇優錄用,通過利用媒體發佈消息、公開考試範圍、嚴密組織考試等程序,三年來累計招聘新教師400餘名。xx年我市為解決部分農村國小尤其是山區學校師資匱乏問題,專門下達了招工指標,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25名,定向分配到農村(主要是山區)學校,並規定在服務期內不得調離,從而有效地緩解了部分農村學校師資緊缺的矛盾。市政府還出台特殊政策,為學校解決特需師資難題。市職技校根據專業設置要求面向全國招聘汽車、數控、機電等專業課教師;永一中、永二中等校則面向市外擇優招聘具有研究生學歷的骨幹教師。優惠的政策吸引了許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三年來累計引進教師30餘名。

(七)實施科研興教戰略,努力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我市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強化意識,規範管理,提高素質,突出重點”為指導,力求在實用性、前瞻性、創新性上下功夫。市政府每年撥款20萬元設立教育科研專項經費,出台《**市教育科研“十五”規劃》、《**市教育科學規劃管理辦法》,從抓骨幹、培訓帶頭人入手,使學校有科研骨幹、學科有科研帶頭人。自xx年以來,我市先後舉辦了6期教育科研培訓班,10多位省教科院、浙師大、金華市教科所的專家、教授和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來永授課,使全市521名教育科研骨幹教師不定期接受專家的培訓和指導。市教科所還緊密配合金華市教科所“教育科研精品工程”的實施,每年選取有較高理論與實踐價值的課題,重點投入、重點指導,使這些課題很好地起到引領、輻射、示範的作用。在教育科研管理、成果鑑定、應用推廣等方面,我市則以較為科學的評定考核標準,客觀、公正、全面地進行量化考核,使教科研工作既有理論探索價值,又有實際應用意義。我市的教育科研管理辦法已在金華市推廣應用。

xx年,民主國小被評為**省xx-xx年教育科研先進集體;人民國小、大司巷國小、市職技校、解放國小、民主國小等5所學校被評為金華市“科研興校”示範學校;大司巷國小被評為金華市第四屆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市全面推進心理輔導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獲省基礎教育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金華市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和金華市第二屆創新成果獎。《區域性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獲金華市首屆德育成果精品獎;《面向新課改的培訓者先行發展研究》獲**省優秀科研成果獎。《**市全面推進心理輔導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獲省基礎教育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金華市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和金華市第二屆創新成果獎。《區域性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獲金華市首屆德育成果精品獎;《面向新課改的培訓者先行發展研究》獲**省優秀科研成果獎。《**市全面推進心理輔導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獲省基礎教育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金華市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和金華市第二屆創新成果獎。《區域性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獲金華市首屆德育成果精品獎;《面向新課改的培訓者先行發展研究》獲**省優秀科研成果獎。朱振飛等三位老師被評為**省xx-xx年度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徐俊英等5位老師被評為金華市第四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三年來我市在金華市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比中成績顯著,其中xx年度一等獎3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19個;xx年度一等獎4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16個;xx年度一等獎2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11個。獲獎質量和數量均列金華市前茅。

截至2014年8月底,全市正在開展研究的課題共有332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6個,金華市級85個,**市級219個。

(八)注重改革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實施素質教育,堅持德育首位。

學校德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有鑑於此,市政府專門下文成立**市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領導小組,以便統籌協調。xx年6月永委辦[xx]59號《關於轉發**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十件實事工作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協調黨、政、工、青、婦、公安、司法、文化、體育、科協、教育等部門共同開展軍校共建、警校共建、廠校共建,各方聯動,共同參與。市關工委、團市委、鎮、街道、村關心下一代工作小組、學校家長委員會等組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全市上下形成濃郁的德育氛圍,使德育的路越走越寬,內涵越來越豐富,育人環境越來越優化。

加強和改進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陣地是學校。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對全市學校做好德育工作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通過校園文化薰陶、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活動感知、專項訓練深化等途徑,使學校德育工作主陣地作用充分發揮。**市職技校開職教先河,實行職校生學分制,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表現、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根據相關標準量化評分,達到規定的學分,學生即可畢業。學分制的實施促進學生在校期間德、智、體全面發展,受到社會的好評和上級有關部門的認可。全市中國小普遍為學生建立了成長檔案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真正體現了德育為首,全面發展。**中學的科技活動周、實驗學校的藝術教育周、方巖國中、橋下國中的校園文化藝術節以師生廣泛參與,家長湧躍參加,內容與時俱進和活動的前後相承為特點,既打造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品牌,又為師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發展個性的平台。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後,我市各級各類學校的師生員工緊急行動,積極主動地捐款捐物,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全市學校共捐善款531.26萬元。可謂患難見真情,關鍵時刻因勢利導,學校德育工作實效凸顯。高鎮國小不僅其開展的“唱響新童謠”活動受到中央有關部門的表彰,而且其師生創作合編的《**新童謠》還公開出版面向全國發行;華溪、南溪流域的學校開展的愛我母親河、城區學校學生認養公共綠地等活動都是我市學校積極開展德育工作、努力踐行道德規範的實際行動。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都緊緊抓住時代的主旋律,結合學生實際,發揮學校的特色優勢,不斷拓寬德育渠道,探索德育工作新機制,創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使全市學校的德育工作與時俱進,卓有成效。

三年來,全市各級各類學校通過省、市、縣有關單位命名的文明單位52個,巾幗立功示範崗14個;省、市、縣表彰的教師120人次。

2、抓住課改契機,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是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為使素質教育全面實施落到實處,我市專門成立全市課程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監測機構,定期開展三項教學常規、陽光體育活動、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等專項檢查,通過檢查對實施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校本課程開發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市先後在實驗學校、大司國小舉辦校本課程開發培訓暨校本課程教研現場會,通過試點學校的成果展示,教育專家的點評輔導,有效地推動了全市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全市現已有50多所中國小開發了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市教研室主編的地方課程已經陸續投入使用。大司國小和市機關幼兒園分別被評為**省第三批和第二批校本教研示範校(園),**四中被評為金華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第一批先進集體。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市教育局以“立足實踐,講求實效,致力創新,和諧發展”為指導思想,以“開發智力、培養興趣、挖掘潛能、發展個性、鍛鍊能力、激勵創新”為目標,以“接觸、貼近、體驗、感悟”為方式創立“**市中國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活動基地開設工程技術、金工、木工、陶藝、雕刻等20個綜合實踐活動工作室,全市的國中學生和國小四-六年級的學生每學期都能在實踐基地集中活動一週。

3、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切入點。xx年10月,**市成立“**市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統一管理、協調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後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等規範性、指導性文件19個,使全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步一步走向規範,走向成熟。到2014年7月底,全市有省級上崗證書的心理輔導員612人,居全省之首。24所學校心理輔導室已成為上等級心理輔導室;大司巷國小心理輔導室被評為省一級心理輔導站;6項課題獲省基礎教育優秀科研成果獎;出版了《心靈陽光》、《心靈對話》、《學校發展性輔導》等專著,地方校本課程《心理健康與人生規劃》開始在全市中國小使用;我市還成功承辦**省第七屆學校心理輔導研究會第七屆學術討論會,《中國教育報》以《心理輔導:現代學校的一個重要標誌》為題專門報道我市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

4、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着力培育辦學特色。辦學特色是學校個性化的具體體現。我市的特色學校建設遵從“夯實基礎,發展個性”的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走出了一條辦好特色學校的特色之路。**一中的“主動學習,主動發展”、**二中的“人文教育”、明珠學校的“潛能開發”、荷園中學的“美術教育”、高鎮國小的“校園文化建設”以及**中學、**三中的“社團活動”等特色教育項目,都已持續多年,且初顯成效。**市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校。學校根據孩子們不同的殘疾障礙開設課程、培養特長,使孩子們在無聲世界裏體現到美妙的生活,在生活的逆境中揚起走向光明的風帆。該校“面向全體,五育並進;針對個體,突出一育”的教改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4月,該校在金華市聾人運動員選撥賽上獲得男子籃球冠軍;同時乒乓球、羽毛球男女乙組的第一名均被該校包攬,還有8名同學進入前五名。在省第二屆聾人運動會上,該校乒乓球隊勇奪女乙團體冠軍、女乙雙打冠軍,女乙單打冠軍;羽毛球隊喜獲女甲團體冠軍,女甲雙打冠軍和女甲單打冠軍。參賽運動員不畏強手,奮勇拼搏,喜獲乒、羽團體總分全省第一,金牌數全省第一,並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被命名為**省教育科研200強學校的人民國小從優化管理入手,創新教科研工作機制,努力打造特色名校,大司巷國小重視基地建設,全面普及與重點培訓相結合,學校乒乓球隊11年獲金華市國小生乒乓球比賽團體金獎。為把全市特色學校建設引向深入,我市將對前兩年已命名的特色學校進行全面評估,總結經驗、推廣先進,使特色更突出,以便使學生的個性更好地得到發展。

5、實施陽光體育工程,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團中央《關於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精神,我市從xx年開始,在全市中國小全面深入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市裏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教育、體育、團市委一把手任副組長的學校陽光體育運動領導小組。中國小以體育勵志運動為主體的陽光體育運動為載體,帶領、幫助和鼓勵學生全員參與,積極參與,逐步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各校對每天1小時的學生體育活動精心策劃,統籌安排,制訂實施方案,確保計劃、內容、時間、場所、指導老師“五落實”。去年3月27日,市教育局、體育局、團市委在市體育館舉行“迎奧運倒計時500天暨**市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啟動儀式”,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城區中國小師生代表千餘人蔘加主會場的啟動儀式,全市所有中國小設啟動儀式分會場,全市近10萬中國小生共同見證啟動儀式,全市上下進一步掀起體育鍛煉的熱潮。我們的學校由此顯得更加充滿生機,我們的學生也由此變得更加朝氣蓬勃。

6、創建平安校園,保障素質教育實施

以平安**創建為載體,加大平安校園建設力度。一是全市所有學校配備綜治副校長;二是有關職能部門每學期都要組織校園周邊環境聯合整治;三是加強平安校園考核評估;四是司法部門開展送法律進校園活動;五是公安機關加大涉校案件查處力度,有警必接、有案必查;六是學校內部強化平安校園建設意識,安全工作領導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各種安全制度齊全,預防處置突發事件預案翔實;七是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指導功能和監管功能,衞生監督、疾控中心、公安消防、安全監督等部門每學期都要開展專項督查。

增加投入,硬件優化保平安。xx年上半年有關部門組成檢查組對全市學校開展教學場所、師生宿舍、餐廳的消防通道、應急燈、滅火器等進行專項檢查,缺、損的一律按設置標準重新配置,所需經費由市財政負擔;xx年全市學校開展重點部位電子監控設施專項檢查,其防盜設施和監控裝置的投入統一由財政買單;xx年我市在橋下鎮、西溪鎮中國小開展學生上學放學公交車接送試點,一年的試運行、學生方便、學校放心、家庭稱心,市財政先期劃撥試點經費85萬元。全市全面實行學生接送公交化後的經費也將由市財政劃撥。xx年全市所有學校都通過市“平安校園”的考核驗收,**省校園周邊環境整治考核驗收時,我市以較高的分數通過考評。

三、自查自評達標情況

對照《xx年**省教育強市評定操作標準》和評估驗收組的整改意見,我們再

次進行了全面認真地自查,我們認為,我市xx年已經通過評估的的23條項指標都在原有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被認定為基本達標的指標(第7項和第14項)通過整改也已經達標。(自查自評達標情況説明附後)

四、今後努力方向

(一)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未能完全滿足人民羣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今後在促進教育均衡協調發展方面還需進一步努力。

(二)學前三年教育,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管理有待於優化,質量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今後擬加大投入,重點建一批以政府投入為主的示範幼兒園以發揮其引領、提升的功能,使我市學前三年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三)30餘萬外來民工在助推**經濟發展的同時,數萬外來民工子女的上學給**的教育帶來一定的壓力,在經濟比較發達的鎮(街、區),外地學生的急劇增加,無序流動以及學業基礎不一等,使當地中國小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受到較大的影響,如何合理疏導,規範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值得我們在今後的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深入探索。

教育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是提高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基本目標和重要手段,是綜合國力的第一支柱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升一直受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省教育強市複評必將為**教育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市委、市政府將一以貫之的堅持科教興市的戰略不動搖,繼續做好硬件強、軟件優、質量高的文章,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