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29W

孝老愛親模範事蹟材料多篇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篇一

尤xx,女,現年54歲,中共黨員,秭歸縣泄灘鄉萬家村三組人。該同志性情率真,熱情開朗,樂於助人,是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敬老孝親、和睦鄰里的好榜樣。

一、她是一位愛生如子的好老師

尤某某同志19xx年高中畢業後即參加教育工作,當上了民辦教師。這一當就是25年,直至20xx年我市民辦教師全體辭退。在這無私奉獻的25年裏,她把滿腔的熱忱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把母親般的愛都奉獻給了她的學生。

在張家灣教學點,學校離家近,每逢自家殺年豬,學生娃們都會被尤老師請到家裏吃年豬肉。

學生胡紹玲,6歲時母親去世,家裏還有一個弟弟。從19xx年起跟着尤老師吃、住、讀書3年,直到去學堂坪讀書為止。

學生彭準,家境困難,後來被宜昌體校舉重隊選中。尤老師多方為其聯繫資助,該生受到縣質監局某同志長期資助,順利完成了體校學業。

二、她是一位恪盡孝道的好兒媳

19xx年,年邁的公婆癱瘓在牀,公公也疾病纏身。尤老師的老公有9兄妹,當時尤老師的兒子才滿週歲,但尤老師不等不靠,主動挑起贍養老人、服侍公婆的重擔。公婆癱瘓卧牀整3年,當兒媳的端茶送飯,洗衣漿裳毫無怨言。尤老師説,我老公是醫生,老人住我家照料方便一些,老人辛苦操勞一輩子不容易,能讓他們安度晚年,幫他們減輕痛苦,我願意。就這樣,直至老人先後入土為安。

三、她是一位樂於助人的好鄰居

尤老師與妯娌之間,和睦相處,親如姐妹,自不必説。對待鄰里鄉親,尤老師也是樂於助人,親如一家。有一次誰家想包餃子吃,可買皮兒又不方便,尤老師説,我家昨天從集鎮買回了幾斤,拿去吧。

尤老師的老公是鄉村醫生,以前村衞生室就設在家裏。父老鄉親來看病,常常需要輸液治療。餓了,管飯;冷了,找一件衣服給病人穿上,走時也別脱,您穿上得了,不嫌棄的話送您了。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哪怕只是一頓飯、一件衣的付出,也實實在在的温暖了許多病人的心。

19xx年,村裏還沒有自來水,彭樹佩、寇大香夫婦由於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子女在外地生活,吃水困難。尤老師每逢星期天,便主動為老人挑水,後來又從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裏擠出錢來買來膠水管,幫助兩位老人吃上了自來水。

村民盧某炸魚失手,落下殘疾,生活難以自理,一度想輕生。尤老師多次去探望,不僅給予物質上的幫助,更多的是從精神上進行安慰、鼓勵,幫助盧某重拾生活的信心。盧某曾感慨道:我不想活了,是怕成為家人的累贅。親人們勸我,那是人之常情;像尤老師這樣非親非故的人多次翻山越嶺來勸我,難得啊,人落難時最能見人心!

尤老師家還是免費客棧。在八、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幹部下鄉的,教師走訪的,人口普查的,每當走山路肚子餓的時候,趕不回去天快黑的時候,只要是經過尤老師的家,尤老師一家人總會盛情款待。

四、她是一位貼心辦事的好乾部

被辭退的尤老師當上了村裏的計生專幹,也就是村婦女主任。官兒雖小,可要辦的事卻多,且比較難辦。10多年來,萬家村沒有一例超生的,這成績是尤某某同志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貼心貼意的為老百姓服務換來的。

萬家村山大人稀,交通極為不便,自然條件惡劣。為了做好計生工作,10多年來,尤某某同志走遍了萬家村的每家每户,為育齡夫婦登記造冊,發送宣傳資料,幫忙辦各種證件,比如準生證,獨生子女證,雙女户父母光榮證,辦好後再親自送上門。曹家埡的吳某,大埡豁的尤某,計劃外懷孕,想超生,尤某某同志多次上門做耐心細緻的工作,宣講政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於做通了當事人及家屬的思想工作,及時終止了妊娠。

由於村中外出務工人員多,流動幅員廣,外出時間長,信息變動頻繁,給計生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和不便。尤某某同志總是想千方設萬計獲取外出人員信息,經常保持聯繫。10多年來,該村村外出人員中也無一例計劃外生育。

除了做好計生專幹的本職工作以外,尤某某同志還把作為一位基層村幹部的温暖,一個共產黨員的關愛送到困難羣眾手中,為老百姓辦實在事,做老百姓的貼心人。給低保户送錢送物,送醫送藥成了家常便飯。低保户彭恢周、周祖英就是她幫助最多的對象。行動不便的老人周祖英,出於信任,連砍肉、購物之類的事兒,也常由她無償代辦並送至家中。

尤xx敬老孝親,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與老公相濡以沫、夫唱婦隨,與妯娌和睦相處,用真誠的心去關懷身邊的人,她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許多人,成了十里八鄉敬老孝親的楷模,帶動了一方敬老孝親的社會風氣。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篇二

我是務川縣泥高完小的一名普通教師,1986年11月21日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裏,爸爸是一名高中生,媽媽是一位沒文化的農村婦女,家裏有三姊妹。從小,爸媽就教我們怎樣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他們對父母的孝敬、對鄰居的熱情,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從小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還記得,20xx年7月份會考那天,爸爸還是鐵了心的讓我報考師範學校,當時我很不樂意,因為我的同學們都進了高中,他們都可以有美好的未來,我怎麼只能當一名普通的老師?但最終我還是於20xx年9月份進了遵義師範學校。後來爸爸和我談心的時候才得知:這些完全是她和媽媽的意思,他們都覺得當老師很好,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又能教孩子們知識,還能教孩子們怎樣做人,這也是爸爸從小的願望,當初由於我的爺爺去世早,爸爸沒能完成學業,實現自己的理想。現在他只有靠我們了。從此以後,我不再抱怨爸媽了,反而我喜歡上了自己的學校,那時還時而想着自己能早日走上講台,去教孩子們學知識、學做人??。因為,我的爸媽從小就給我起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從小就有一顆孝敬長輩,關心弱小的愛心。

在就讀遵義師範的三年裏,爸媽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才熬了過來。當時家裏情況非常困難,我上師範,妹妹讀高中,家中還在四處奔波寄錢修造房子,弟弟又小,需要人照顧,爸爸白天夜裏忙着修建房子,身體呈直線下降,那一年他染上了很多病,至今身體仍未康復。最終,爸爸被債務衝昏了頭,被逼到浙江打工掙錢還債、供我們讀書。在這三年了,我的心每天都在痛,我是多麼不希望爸媽分開到外面吃苦,多麼想馬上掙很多錢讓我們家人團圓,可是,我沒那麼大的能力,只好勤儉節約、努力學習,完成自己的學業。在師範的這幾年裏,別人的生活費要五六百,我最多隻能用一百五,我還找到了幾名學生做家

教,一個月能得到二百多,再加上學校裏的人助金、獎學金,就勉強夠我和妹妹的生活費了。每個假期回來,我們都要給弟弟買好吃好玩的,給媽媽買漂亮的衣服。爸爸的工資只夠還債。儘管這樣,我們一家人還是緊緊的凝聚在一起,永不分開,因為,我們隨時都在溝通,進行心靈上的鼓勵,我們的苦我們的累,都是那麼心甘情願。

20xx年7月,我走出了遵義師範學校,回來參加縣城的招考,當時以第三名的優異成績走上了教師這一行業。爸媽感到很欣慰,我也很滿足。還記得第一個月拿到屬於自己工資的那一瞬間:當時沒有工資卡,是校長把現金直接發到我們手中,我記得是732元,當時説不出有多高興,馬上捧着那些錢往家裏跑,衝向媽媽説:“媽,這是我的工資,我們有錢了。”媽媽接過我手中的錢,感動的熱淚盈眶,我們母女擁抱在了一起。就這樣,每當發工資的時候,我都會一分不少的交到媽媽手中,媽媽總是説:“自己都成大姑娘了,身邊需要錢,你還是放好吧,爸爸會給我寄錢。”聽到這些話,我的心中就不是滋味,就想哭,好幾次都哭出來了,媽媽只好勉強把錢收下。

自從拿到工資以後,我經常買了老年補品爬過崎嶇的山路去探望外婆,到地裏幫忙她做完了活,回到家裏,給她做飯吃了,把禮物託到她懷裏時,外婆説:“哪兒來的錢買這麼貴的東西,我不需要你們的禮物,你不嫌棄我這把老骨頭就已經很好了,每月還給我買菜,幫我幹活,洗衣服之類的,我一輩子有這麼好的外孫女已經足夠了”。當時,外婆和我都流出了欣慰的淚花。也更加堅定了我要一直照顧好我的親人、長輩、需要幫助的人的信念。

參加工作後,我交了男朋友,也就是我現在的丈夫,他是泥高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他為人正直、大方,而且對父母是百般孝敬,對我也是無微不至。我一直就嚮往一種愛情:沒有太多的承諾表白和金錢財富,沒有太多的驚天動地和轟轟烈烈,沒有太多的花前月下和海誓山盟;有的是如流水一樣綿延不斷的情感,有的是相視無言情波湧流的默契,有的是相濡以沫的相伴相隨。在兩人世界裏,自始至終感覺有一雙屬於自己的雙手,緊緊地握住你,陪伴你走過所有的晴天、陰天和雨天,一生一世,不離不棄,永遠相隨。這就是我要找的他,他已經來到了我的身邊,我一定要抓住他。於是,我們在20xx年10月1日那天,祖國、爸媽、親人為我們作證:我們正式成為了夫妻。有個説法:姑娘再好,也是給別人家養的;嫁出去的姑娘,有去無回;但是這個説法,對於我來説卻不是,反而因為結婚,我們兩家像是合為一家;我到現在為止,週末都回孃家幫忙爸媽照顧生意;他們常説:女兒啊,這個粗活你就別做了,以前做的還不夠嗎?我總是心中竊喜,而平添了更多孝敬他們的決心!

丈夫也是農村家庭出生,家境不是很好,住在偏遠的鄉村裏,家裏有三弟兄。我還未進門時,他們弟兄間的關係相處的很融洽,父母之間也很和睦。這好像是老天的安排,人們常説:“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們好像天生就是一家人,才會走在一起。公婆很喜歡我,他們喜歡我的心直口快、喜歡我對他們的孝順。常常對別人誇我是好兒媳。

和同事閒談時,她們常常談到婆媳的關係難得處理,我説沒這樣的感受,只要你抱着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她們,她們都會加倍還你,因為,老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錢和寶貴的東西,她們只要你對他的一顆孝心就夠了。從結婚到現在,我叫的每一聲“爹”“媽”都那麼真誠。我們家沒有姐妹,婆婆早就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女兒來叫她“媽媽”。現在她早已把我當做了她親生女兒了。婆婆很愛美,喜歡穿一些出色漂亮的衣服,每次出去玩,我總會帶她到處逛逛,買下她喜歡的東西,老人非常高興。婆婆非常喜歡談心,什麼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會向我傾訴。有時我都在暗笑:她好像把我當做他的知音一樣。我很慶幸。

20xx年末,我的兒子出生了,由於我還要上班,婆婆什麼都不去做,精心給我們帶孩子。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從此,婆婆的骨質增生慢慢發作,整個人走起路來十分痛苦,特別是看見她發痛的時候,我和丈夫的心也跟着在痛,恨不得把痛苦強加在自己的身上。我們帶她到了遵義、**大型正規的醫院做了檢查與治療。可是醫生説,這病不能根治,只能長期服藥,休息得好就行。我們尋遍了好幾個地方的名醫,別人説什麼藥好我們就買什麼藥來吃,都不是很好,這段時間,婆婆正在服用從廣東帶回來的膏藥和西藥,婆婆感覺好多了。哎!人老了,手腳不靈便了,我常常給婆婆梳頭髮、擦汗、洗衣、穿針。婆婆感到很滿足。

自從進入丈夫的家庭以後,我們兄弟、妯娌間的關係非常融洽。我和我的弟媳相處的很好,好似親姐妹,從不斤斤計較,説三道四。由於家庭的困難,被逼外出打工,她很放心把兒子交給我們管教,為了讓我們這個大家庭能夠和睦相處,我樂意的接受了我的侄子,我真誠地對待他,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讓他學會知識、學會做人。一晃,我的侄子和我們生活已經兩年了,他從不提起她的爸媽,隨時都是跟在我和丈夫的身後,在他的心中,我們就是他的依賴,也許我們就是他的“爸媽”。街上的人們都説:這兩個孩子好像雙胞胎,什麼都穿做一樣,有你這樣的叔娘,是孩子修來的福氣。聽到這樣的話語,我心裏暗自高興許久。我很樂意為我的兒子、侄子付出一切,他們的幸福、快樂,就是我的成功。

在工作中,我對我的學生也是百般照顧,他們好比我的孩子,我要教會他們怎樣做人,學會感恩,做一個有愛心、孝心的孩子。參加工作這麼多年,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這項工作可是學校裏最繁瑣的工作,因為,這不是隻教會學生學知識,班主任還是一位父母,要用愛心去感化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做人。我的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認可,推薦我擔任學校少先隊輔導員的工作。我時常對少先隊員們進行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等行為的教育,還時常帶他們到敬老院給老人們做事,清理街邊的清潔衞生,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現在,我校學生的行為品德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曾多次獲得了學校領導的好評,也獲得了縣教育局頒發的《優秀班主任》的稱號和縣團委頒發的《十佳優秀輔導員》的稱號。

我的苦,我的累,是值得的,因為我想構建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社會,而做出榜樣。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篇三

現年35歲,1996年技校畢業分配到xx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以下簡稱xx集團),現為xx集團本部資產管理公司聚氯乙烯廠的一名普通女工。1997年,她與xx公司員工自由戀愛結婚。作為普通工人,他倆收入微薄,婚房只是一間十三平米的小屋。20xx年7月兒子出生,小家庭沉浸在歡樂中。雖經濟不算寬裕,他們仍在隔壁租好房子,將公婆從農村接來,一家人在一起過着簡單和睦的生活。

天有不測風雲,20xx年3月22日丈夫在重慶萬州不幸因意外摔死,當時兒子還不到兩歲,27歲的嚐到了人生的苦痛、莫測與無奈。亡夫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本養育了一雙兒女,期盼着能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女兒20xx年因病去逝,老人又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命運對兩位老人是卻是如此苛刻,唯一的兒子也離他們而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現實,再一次給年歲已高的公婆沉重打擊,公婆相繼病倒。

家裏失去了男人這個頂樑柱,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接踵而至——老的病,小的弱,微薄的工資要養活4口人,困難可想而知!她感覺天都要塌了,無法想象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辦。她想到了死!想到黃泉路上去追尋那相親相愛的丈夫。但看到一夜白頭的公婆無依無靠,再看看蹣跚學步的兒子天真無邪,幾年來一起生活的相濡以沫,善良的老人早就和她融為血肉相連的親人了,自己真的就能放棄他們嗎?不,不能啊!意識到:自己決不能垮!丈夫不在了,她就是這個家的頂樑柱,她要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要扛起兩個老人老有所養的擔當,命運既然這樣安排,她只能坦然面對,堅強地挺下去。

擦乾了眼淚的,面對公婆無助的眼神,她一字一句對老人許下承諾:“爸、媽,佰均和姐都走了,從今以後你們就把我當親生女兒來看待,我也會把你們當成自己親生父母一樣孝敬。”看到可愛年幼的孫子,再看看神情堅定的媳婦,兩位老人放下心來。一家人住在一起後,兒媳盡心照顧老人的生活,飯桌上的肉、好吃的菜,儘量給老人和孩子留着。八年來,雖然日子過得非常艱苦,但和睦謙讓的他們,讓孩子享受到了無比的幸福與快樂。

風燭殘年的公公經常生病,送醫院的路上夏天日曬雨淋是常事,冬天遇上寒風凜冽最苦的人還是。20xx年初春的一個夜裏,老人發燒病得不輕,急忙收拾好到醫院需要的物品,背起老人來到樓下,漆黑的周圍沒有出租車的影子,更沒有一個可以幫忙的人。沒有因為難而放棄,背起老人就往醫院趕,靜靜的夜裏只有她呼呼的喘氣聲,伴着她深一腳、淺一腳趕往醫院。等醫生給老人檢查完並打上吊針後,又困又累的鬆了一口氣,趴在老人的牀頭櫃上睡着了,等護士給老人輸完液叫醒她時,東方已泛出魚肚白……

為了讓兒子從小樹立孝敬老人的意識,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天天讓兒子為卧病在牀的公公拿藥端飯,讓孩子和她一起照顧兩位老人,儘可能讓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強生活的信心。

八年的光陰,為家庭付出了女人最好的青春年華,同事和朋友都希望能有一個男人幫幫她,每次介紹的男友,得知她還要供養前夫多病父母的實際情況後都離開了。現實的殘酷沒能動搖決心,她回憶起以前和丈夫的相濡以沫,想到公婆兒女雙亡的無依無靠,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老人,她毅然選擇了前夫的父母,放棄了重新組建家庭的希望,她要替逝去的愛人盡到贍養雙親的責任,讓愛人在九泉之下瞑目。

孩子一天天長大,需要各種學雜費,公公一直生病,只能靠簡單的藥物維持,生活上再怎麼節約開銷每月仍捉襟見肘,經濟壓力讓喘不過氣來。善良的婆婆為了替她減輕一些生活負擔,偷偷去撿破爛換錢以貼補家用,面對生活的艱難,面對“倔強”的老人,她不得已默認了婆婆的做法。一次婆婆一大早就出門了,到傍晚仍沒回來。下班得知後,不顧天已經下起了大雨,急忙跑去周圍的幾個小區找尋,當她在一個垃圾站低矮的屋檐下看到彎曲着脊背、被雨水濕透了的婆婆,看到婆婆身邊的一筐破爛時,她不禁流淚滿面,深深的自責,死死咬住嘴脣,顫抖着叫了一聲:“媽,讓我來背。”婆婆用慈愛的眼光看着她:“不關事,媽和老漢拖累你了,娃兒,你也辛苦啊”。當背起沉沉的破爛,一手撐起傘,一手扶起年邁的婆婆,冒着大雨往家裏走的時候,天已經黑盡了。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卻沒有因為家庭原因影響過工作,十五年來,她勤勤懇懇地幹好本職,通過不懈努力,從一名普通包裝操工成長為一名DCS自動控制系統的操作骨幹,多次被分廠評為“操作能手”,她用加倍努力工作來回報社會、公司、領導、同事的幫助和期望。

只是一名普通女工,沒有多少豐功偉績,但是她那種在重重困難和打擊下不自棄的堅強與獨立和對公婆不拋棄的堅守,深深地激勵和感動了周圍的人。她把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真實地融入平凡而又平淡的點滴生活中,她用真心善待人,以摯愛感染人,讓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成為一盞不滅的長明燈,照亮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 篇四

供銷社經濟發展科副科長,是個讓人一見過目不忘的、個頭高條、美麗漂亮的中年女性。多年來,她在出色的完成單位本職工作的同時,用真情悉心孝敬公婆,為老人排憂解難,為年邁的父母撐起一片睛朗的天;用真心教育着聰明可愛的兒子,是兒子的第一任好“老師”,在兒子的成長中托起一片風帆;用真愛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工作生活中温馨的“港灣”,展現了一個東方女性的善良和賢惠。

公婆説:“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

1985年,鄒春鳳帶着女孩的純真走進了這個家庭,20多年來,她默默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着。

鄒春鳳丈夫是家中的長子,因此在贍養老人問題上,鄒春鳳對丈夫最常説的一句話就是“小事不計較,大事做表率”。只要老人有困難,她總是第一個出現。

為了讓公婆安度晚年,,她為公婆在市內買下樓房。為了給公婆一個舒適的環境,她每週到公婆家裏打掃房子,把家裏收拾得乾淨整潔;為了讓公婆增加營養,她就隔三差五變換着花樣給老人做菜;為了排除公婆寂寞的心情,她經常利用周未陪老人外出散心;每年春秋和過年過節,給兩位老人裏裏外外換個新,老人嘴上説不要亂花錢,但心裏樂開了花,總是樂呵呵的,在老戰友面前也揚眉吐氣了。公婆常説“有這樣的好媳婦,是我們前生修來的福分。”

6月5日婆婆外出突發過敏,當幫忙人問她家在哪時,她脱口而出的不是兒女的聯繫方式,而是兒媳鄒春鳳的聯繫方式。

有一次,婆婆生病,她為了讓婆婆早日康復,每天下班後無論多忙多累,她都要去照顧婆婆。每天為婆婆喂水餵飯,洗洗涮涮。常言説“久病牀前無孝子”,但婆婆在牀上最長躺的三個月。她為婆婆洗澡、梳頭、理髮、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從不厭煩。婆婆逢人便説:“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我家春鳳待我比親閨女還親。”為照顧卧病在牀的婆婆,她很少走孃家,偶爾去一趟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親戀戀不捨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説不出的愧疚。

如今,公婆都已經80高齡,在她的悉心照顧下,身體健康、精神舒暢,走起路來根本不象80歲的老人,鄰居説他們有福氣,婆婆説:“都是媳婦照顧的好”。而她卻説:“爸媽,作為小輩,我們孝敬你們是應該的,為什麼非要讓別人知道呢?”

兒子説:“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

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着子女。兒子從小到大,她沒有過多的嘮叨,也沒有空洞的説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兒子。在她的影響下,兒子小小年紀就充滿孝心、愛心、上進心。每次買了兒子最喜歡吃的東西,兒子總是先拿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不吃就硬往他們嘴裏填;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爺爺病了,兒子一晚上不離爺爺左右,把爺爺感動的直掉眼淚;兒子上學、放學的路上常常會遇到一些行乞的殘疾人,每次他都會把自己的零花錢全部送給他們;學校組織給困難或患病的學生捐款,兒子捐的總要比別人多;坐公交車遇到老人時,兒子趕快讓座並把老人攙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兒子總是主動把雨傘讓給離家遠的同學。如今,已經大學畢業的兒子一個人在烏魯木齊打拼,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她經常教育兒子,要自己努力認認真真做事,要禮貌特人,尊重領導、同事等。通過她的悉心教導和鼓勵,兒子能正確地處理各種困難和問題,為自己理想事業努力勤奮的工作着。

丈夫説:“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動力”

丈夫從事工作,她瞭解丈夫、理解丈夫,為了支持丈夫幹好工作,她承攬了全部家務。為了做家務,這麼多年她中午從不睡午覺,晚上忙到12點多。為丈夫工作性質的原因,經常出差,為了讓丈夫安心在外工作,公婆病了,兒子病了,自己頸椎疼的抬不起了。.。.。.她都一個人扛着,從來不告訴在外出差的丈夫。

人常説“患難見真情”,2010年7月丈夫不幸遇到火災,造成全身十幾處骨折,幾處燒傷。因傷情嚴重,有時候脾氣不太好,她總是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着。前期丈夫不能下地,她守在丈夫牀前,精心照料,端屎端尿……沒有一句怨言。出院後,丈夫不明原因全身痛癢,她跑遍了五師、州市大小醫院,請大夫到家給丈夫看病,找多少藥方,抓了多少中藥煎熬喝了但效果不好,沒有辦法的她就一晚上無數次給丈夫用手搔癢。丈夫病情稍有好轉,她就鼓勵丈夫多活動,避免長期卧牀肌肉萎縮,一日三餐丈夫想吃什麼,她就趕緊做什麼,為怕丈夫寂寞,她買來許多丈夫愛看的書,讓他在牀上看,打消病痛的折魔。

同事説:“她待我們情同姐妹”

她説能在一起共事是緣分,她把同事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無論誰有困難她都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幾年前,單位一位同事下午下班後突患急病,因其丈夫一時趕不回來,她就把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交給丈夫看管,自己在醫院照看病人,直到病人家屬趕來接管病人,她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