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09W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多篇】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 篇一

鮑峯,是馬鞍山師專的一名思政課老師,同時也是和縣人。在他的同學當中,有幾位是葉連平老師門下畢業的學生,因此很早以前,他就從同學處聽説過關於葉連平老師的先進事蹟。幾年前,有一次學校請葉老來校給青年老師作報告,鮑峯也第一次當面傾聽了葉連平老師的講解並描述,知道了他更多的生平故事,為之感動。

鮑峯認為,葉老既是他的鄉中先賢,也是他的同行前輩。學習葉老敬業樂業和奉獻精神,自是應有之義。“葉老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崇德向善的師德,葉老是我們和縣人的傲慢,也是我們年輕老師學習的榜樣和楷模。”鮑峯表示,葉老關切留守兒童的學業成長和身心健康,自費成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把孩子們聚集起來,無償施教。又把有限的收入掰成幾瓣花,組織學生出外學習參觀,擴大視野,甚至自費發放獎學金,激勵孩子們的每一個進步。傾其全部,以個人之力,先後培育輔導千餘學生。

“沒有仁愛精神,是難以做到這樣的傾情付出,更別説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鮑峯説。

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鮑峯認為,他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仁愛精神不行或缺,放下身材接觸學生,瞭解學生,關注他們學習生活情感須要,如此才能贏得學生家長的信任,教學之中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鮑峯還認為,葉老的精神還表現在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老師不僅僅是個職業,更是學生靈魂的引路人。”鮑峯説,“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為學生的人生‘扣好第一粒釦子’,指引他們走好人生的。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有這樣的覺悟,好在有葉老為我們做了榜樣。”

提及對自身的將來規劃,鮑峯表示,他將以葉老的精神為指引,補精神之“鈣”,不斷武裝頭腦,強素養、提本事,進一步堅決志向信念。立足崗位查找不足,強化學習,提振精神,不斷加強看家本事,耕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和責任田,向葉老看齊,爭當先進模範,立足崗位做貢獻。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二

龔全珍,女,90歲,現居江西蓮花縣琴亭鎮金城社區。

1957年8月,開國將軍甘祖昌主動向組織上辭去新疆軍區後勤部長職務,回家鄉江西省蓮花縣坊樓鄉沿背村務農,龔全珍相隨而歸。那一年,她34歲。

將軍當農民,甘祖昌是新中國第一人。龔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決定:“老甘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正像他説的那樣,‘活着就要為國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幹不了複雜重要的工作就做簡單的工作,決不能無功受祿,決不能不勞而獲。”

從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裝只有3個箱子,卻帶了8只籠子,裏面裝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種。當時甘祖昌每月工資330元,生活上十分節儉,把2/3的工資用來修水利、建校舍、辦企業、扶貧濟困。他一共參加建起了3座水庫、4座電站、3條公路、12座橋樑、25公里長的渠道。龔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資的大部分花在支援農村建設上。回到蓮花頭幾年,她沒有做一件新衣服。

龔全珍在家裏呆不住。步行25公里到縣文教局聯繫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學任教。這所學校條件很差,只有3名老師,她卻一點不嫌棄,第二天就搬鋪蓋去了學校,開始把自己赤忱的愛投入到這片紅土地。

1961年,縣文教局安排龔全珍到同鄉的南陂國小當校長,在那裏一呆就是XX年。後來,她又被調到離家不遠的甘家國小當校長,依然還是老作風,吃住在學校,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

1986年3月,甘將軍因病逝世,一隻鐵盒子是他留給妻子和兒女唯一的遺產,裏面用紅布包着3枚閃亮的勛章。

離休後,龔全珍積極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傾力捐資助學、扶貧濟困,開辦“龔全珍工作室”,服務社區、服務羣眾,從青春歲月到耄耋之年,為廣大羣眾做了大量的實事好事,受到當地幹部羣眾的尊敬和愛戴。

XX年9月26日,龔全珍獲得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xxx高度讚揚。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三

張桂梅

2000年,在雲南兒童之家工作的張桂梅看到了很多農村貧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徹底解決山區貧困問題。

2007年,張桂梅成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眾講述了自己的夢想,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2008年,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成立,這是全國唯一一所免費女高,專門供貧困家庭的女孩讀書。學校建校12年以來,已有1645名大山裏的女孩從這裏走進大學完成學業,在各行各業做貢獻。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患上了10餘種疾病。張桂梅説:“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後能為社會做貢獻時,我覺得值了。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在頒獎現場,因為關節痛,張桂梅的手上貼滿膏藥;早上要吃十多種藥,中午吃五種藥……主持人白巖鬆説:“大姐這是在拼命啊”。張桂梅説:“拼就拼一點吧,現在是當媽的感覺……”

【頒獎詞】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於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四

張桂梅同志是一名貧困山區基層教育工作者,現任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

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為育人之基。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黨建統領教學,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特色教學模式,確立了“繼承革命傳統、發揚延安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辦學宗旨。華坪女高每週的升國旗儀式上,學生們都會鏗鏘有力地呼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女兒”。女高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徽上班、每週重温一次入黨誓詞、每週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週觀看一部紅色影片、黨員每週組織一次理論學習;每週開展一次德育課,誦讀革命故事、傳唱愛國歌曲、開辦法治講座、弘揚傳統文化;每天堅持跳革命歌曲編成的課間操,教室裏、走廊上、操場邊,古典詩詞、革命傳統標語、紅色文化警句隨處可見,讓孩子們在舉手投足、潛移默化中感受革命精神、愛國情操和紅色基因,不斷激發對黨忠誠、報效祖國、刻苦學習的信念。

修身律已,無私無我寫大愛。她從2001年開始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了136個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的稱呼為“媽媽”。為讓孩子們生活得好一點,她領着孩子們賣鞋、賣花,到處籌措資金,工作再忙都堅持每天到福利院看望孩子,為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温暖。她長期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創辦女高後,堅持每年家訪,11年來已家訪1345户,行程近11萬公里,多次舊病復發暈倒在家訪路上。她對自己近乎苛刻,多年來,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她經常出差、家訪,路途中的開支費用都是自掏腰包,從未報銷過一筆差旅費。她省吃儉用,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甚至提出提前預支喪葬費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她沒有親生兒女,沒有自己的家庭,沒有任何房產,她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正如她所説的:“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蹟 篇五

楊振寧對物理學的貢獻包括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發現宇稱不守恆之外,楊振寧還率先與米爾斯(s)提出了"楊—米爾斯方程",與巴克斯特(er)創立了"楊振寧—巴克斯特方程"。

宇稱不守恆理論

他與李政道提出基礎粒子間的弱核力並沒有鏡像對稱的特性,違反了當時物理家的認知。該理論後得吳健雄的實驗驗證。

楊—米爾斯方程

他與羅拔米爾斯(RobertMills)提出的理論,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的基礎理論。

對理論結構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貢獻。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風格:獨立性與創建性強,眼光深遠。

美國鮑爾獎授予楊振寧時的頒獎詞説楊—米爾斯方程和牛頓、麥克斯韋及愛因斯坦的工作相提並論,必將對未來有着足堪比擬的影響。

楊—巴克斯特方程具有基本的數學結構,而且隨着時間的推進也慢慢在物理方面顯示出深層的意義。1990年菲爾茲獎頒給四位數學家,其中就有三位和楊—巴克斯特方程有關。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 篇六

陳貝兒主持的紀錄片《無窮之路》,拍攝團隊穿梭全國6個省份,深入10個貧困縣瞭解各地民生。報道稱,陳貝兒出生在香港,生長在温哥華,一直生活在繁華都市的她對貧窮沒有什麼概念,去脱貧地區的艱辛是她未曾預料的。為了拍攝懸崖村易地扶貧搬遷,她兩次攀爬天梯上懸崖村,來回共一萬多級,每次花費十幾個小時,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在去怒江拍攝交通扶貧時,陳貝兒不顧危險,親身體驗了過去百姓過江用的溜索。

對於西方媒體的質疑,陳貝兒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説,拍攝之前就看過一些外媒報道稱那些村民搬到安置房之後很不習慣,配套又不好,“但是我自己親眼看到的不是這樣的。我真的非常震撼,從這一點我就看到,國家是很大手筆,也不惜代價,為了脱貧的決心是非常強的”。她感慨,中國脱貧工程比聯合國早10年完成,“這是因為我們當中有很多無名英雄”。

港媒還稱,《無窮之路》播出後,不僅內地觀眾讚不絕口,在香港也好評如潮。陳貝兒透露,很多香港觀眾朋友給她留言表示很感動,因為這個節目讓他們瞭解國家發生的變化。

彭士祿事蹟介紹: 篇七

他是革命先烈彭湃的次子。3歲喪母,4歲喪父,童年時兩次被國民黨抓進監獄,先後輾轉被送到20多户百姓家裏寄養。作為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主持了我國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裝備、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參加指揮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調試和試航工作。

改革開放後,他負責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的引進、總體設計和前期工作,組織自主設計建造秦山核電站二期,為我國核事業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頒獎詞

歷經磨難 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傾聽 於花甲年重啟,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你如同你的作品 無聲無息,但藴含巨大的威力。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事蹟 篇八

天梯和溜索。沒有親身體驗過是不會深切地體會到當地民眾生活的艱辛和不容易的。去懸崖村的必經之路,是用鋼管搭建的天梯,有2556級。不要説叫你親自去攀爬,只是看看圖片你也會嚇得兩腿發軟。更不要説爬上去之後還要下來,正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下來時更困難,特別是對有恐高症的陳貝兒來説。但陳貝兒做到了,她克服了心理和體能上的困難,親自上下了懸崖村的天梯,前後花了十多小時,目的是體驗一下當地村民的不容易。如果沒有真誠的心,就讓無人機去拍便可以了,何必辛苦自己呢?

拍攝乘溜索過怒江那一節,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陳貝兒是極其害怕的,剛開始的時候連眼睛都不敢睜開。但本着對拍攝的真誠,她還是咬緊牙關堅持完成了拍攝。

陳貝兒對祖國也充滿着真誠。《無窮之路》的播出,讓香港觀眾有了更多的瞭解祖國的途徑和機會。在TVB製作的英文版《無窮之路》中,陳貝兒親自作英文旁白配音,目的是希望能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真實的中國。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蹟 篇九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 uawen.c n 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

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癮。華坪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和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校園媽媽”、“張媽媽”。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

我們學習她,首先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一個黨員,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畢業班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大家決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打造文化旅遊名市,構建和諧大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要認真學習張桂梅同志努力實踐思想,帶頭貫徹落實,牢記宗旨、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張順東、李國秀事蹟介紹: 篇十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尋覓生命的支點,挖掘幸福的源泉,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下,他們夫妻將在鄉村振興的戰略中,再立新功,再創輝煌,再當新標兵,再樹新形象。

習近平總書記説:“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是的,追逐幸福生活永遠在路上。近段時間以來,為幫助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實現在家發展電商產業的心願,昆明市東川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為其定製了電商創業幫扶培訓計劃,從資金幫扶、電商培訓、電商崗位實習等方面為張順東一家做電商運營實操培訓,再從直播帶貨等方面教會張順東一家在電商平台創業。

在東川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安排下,張順東的兒子張光雲開始電商試崗學習。目前,張光雲學會了作為淘寶客服與客户簡單交流並自主接單發貨,同時,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售後問題。此外,在產品拍攝、視頻剪輯方面,張光雲通過學習可以自行製作產品主圖,張光雲説:“我想在學習電商創業相關知識後,帶着父母一起開網店、一起直播,同時,幫助村民在電商平台銷售農產品,宣傳推廣東川土特產。”東川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將繼續幫助他們一家掌握電子商務銷售產品的流程,並能獨立運用電子商務平台開展業務,同時,引導、鼓勵、支持更多的殘疾人、農村青年等人羣通過電商創業就業,帶動羣眾增收。

頒獎詞

山對山來崖對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順風順水出山來,李家大姐人才好,張家大哥看上她,沒腳走出致富路,無手繡出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