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87K

新版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精品多篇】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 篇一

作為國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道德與法治,對於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努力提升教學質量。但當前一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將其與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認真加以改進。

(一)教學目標比較單一

做好“新課標”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至關重要的就是要不斷優化教學目標,但從當前一些教師來看,在教學目標方面還比較單一。比如一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還沒有深刻認識到道德與法治教學對於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也沒有將其與“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以及“素質教育觀”進行有效結合,“應試教學”思想仍然存在;還有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還沒有從培養學生實踐意識、探索意識、創新意識等諸多方面進行教學設計,直接導致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比較單一,還不適應“新課標”的要求,這已經成為制約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教師重視,並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加以改進。

(二)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當前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教學方法創新,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比如個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把“以人為本”作為重要的教學理念,因而導致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的有效教育和引導,特別是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不夠到位,導致學生儘管在知識上有所收穫,但卻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去;還有一些教師不重視案例教學的應用,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入,甚至很多教師採取説教式、理論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此外,互動教學方法、探究教學方法以及調查研究等方面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三)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對於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説,健全和完善的教學體系具有很強的保障性。但目前一些教師在構建道德與法治教學體系方面不夠到位,比如一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信息化教學體系相對比較薄弱,在推動“互聯網+”教學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多媒體ppt技術、希沃白板技術以及“微課”等的應用不夠到位。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體系不夠完善還表現為,一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有效融合,特別是“走教案”的教學模式相對較多,在培養學習興趣,以及應用生活化教學等諸多方面不夠系統等等。

(一)優化教學目標

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同時還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優化教學目標,重中之重的就是要將道德與法治教學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重要平台,教師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和戰略思維,通過推動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創新,努力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下功夫。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特別是要針對學生道德與法治存在的薄弱環節,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點要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比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將知識應用於具體實踐,切實做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同時也要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服務意識、團隊精神以及遵章守紀意識。

(二)創新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科學的方法能夠事半功倍。由於道德與法治教學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因而必須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做到“知行合一”。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方面,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什麼樣的言行是講道德的,而且也要引導學生應用於具體實踐當中,使學生能夠做到“知行合一”。要更加高度重視“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以此加深學生的理解,比如對於法治教育來説,可以將社會上的不法行為作為“反面案例”,使學生了解違法的危害等等。要更加高度重視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都可以採取“對分課堂”的方式,在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之後,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三)完善教學體系

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學體系,努力使教學活動更具有規範化和系統性,同時還要在趣味性方面實現突破,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大力推動“互聯網+教育”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ppt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設計,使其更具有直觀性、演示性和趣味性,這就需要加入更多的音頻、視頻乃至flash動畫元素,創設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要在構建“生活化”教學體系方面下功夫,比如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孝”文化,並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孝敬父母。要更加高度重視“遊戲化”教學體系建設,比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通過“角色遊戲”的方式進行,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理解更加透徹。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新課標”下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特別是要將其與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進行有效結合,着眼於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積極探索更加符合學生實際、更加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問題導向,着眼於破解存在的問題,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重點要在優化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系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動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 篇二

關鍵詞:國中;道德與法治;方法

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就算是現在有一輪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不少教師還依舊錯誤地認為學生要多學習“正科”,把語數外的學習進行再一次的增強,而對於道德與法治這種所謂的“副科”,只要將教學任務完成個差不多即可,根本無需去對學生的本質教育進行足夠的重視,不去考慮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對於學生的積極意義,也不去考慮健全法律意識是學生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從而使得國中道德法治教學的實效大打折扣。

在新課改下的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索,尋找到新的教學突破點,樹立起全新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觀念,為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提供重要且必要的指導,因為教學觀念從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道德與法治的相關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方式隨着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而更新。因此,在國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不斷地去接觸一些先進的教學觀念,並使用全新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教學觀念來顛覆現有的教學模式,使國中學生能夠對道德與法治方面的相關問題予以足夠的注意,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的保證,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獲得成長。同時,教師要能夠在日常教學中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使學生在國中時期就構建起較為完善的道德體系,並形成一定的基本法律體系,使學生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教學方式的單調是教育教學的頭號敵人,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不少的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是否將知識灌輸給了學生,而不去注重學生是否掌握了這些灌輸過來的知識,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們形象的稱其為“填鴨式”教學。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相關知識進行單純的接收,並不去進行深入的瞭解或理解,從而教學的質量是得不到有效保證的,使得整個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教學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教師要能夠採取相應的手段,將情境創設、問題導入、小組合作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分層次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入到日常教學之中,讓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方式變得豐富起來,使得學生能夠得到全面深入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而使得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學生在課堂教學前的一種獨立自主的探索學習活動,它不僅僅是讓學生做好了學習的心理準備,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索過程中,獲得重要的學科知識與學習經驗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而且還可以使學生明白本節課知識的重難點,找到自己的困惑,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課堂上的聽課才能更有目的、更高效。學生只有在課前做了充分預習,建立起認知背景,才能實現與其他同學的合作學習。所以,指導學生高效預習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保證。

基本的做法是教師課前編寫導學案,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課前自學。學案是指教師在備課時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精心設計的問題探索、要點強化的學習指導方案。學案的編寫要貫徹三原則:基礎知識原則、學法指導原則和提高能力原則。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預習後,教師必須對預習進行檢查和評價。否則,學生的預習過程就會有很大的隨意性,就會影響本節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上課前可利用個別提問的形式,瞭解學生對本框題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應該設法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期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認為:兒童的學習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始終伴隨着情意活動的複雜認知過程,學習興趣作為情意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對認知活動起着始動、調節、催化等重要功能。因此,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就要做到創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高潮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思考,通過生生互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認知過程。一節課是否高效,與學生是否主動參與是密切聯繫的。著名教育專家於春祥老師説:“人是表達的動物,課堂因表達而精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創設真實情境,也就是教學情景的創設必須貼近學生、貼近社會、貼近實際、貼近時代。設計教學情景問題的梯度和坡度要合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與教材相關的、儘可能真實的情境,根據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材料。學生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激發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興趣與內在動力。

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應創造條件,讓每位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自己生成的東西,同學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激情的火花,小組之間、個人之間形成知識的對抗。這個過程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信心,都會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總結: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教師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指導,學生才是主體,教師要基於課堂的教學結構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 篇三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不斷增多,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對人的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都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國中學生處於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於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學校在思想品德的發展上給予正確引導和有效幫助。

為適應國中學生的成長需要,思想品德課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相關內容,旨在促進國中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國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國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本課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思想性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分階段分層次對國中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人文性 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體現青少年文化特點,關懷學生精神成長需要,用國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課程內容、實施教學,用優秀的人類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學生心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實踐性 從學生實際出發並將國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作為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基礎;注重與社會實踐的聯繫,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樣的活動,在認識、體驗與踐行中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

綜合性 有機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與國中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繫;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與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掌握融為一體。

(一)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是課程的核心

國中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步增強。在國中階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品德,樹立責任意識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課程的任務是引領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公共生活、珍愛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惡和美醜觀念,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

(二)國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

思想品德是人在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國中學生生活範圍逐漸擴展,需要處理的各種關係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課程正是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與他們一起體會成長的美好、面對成長中的問題,為國中學生正確認識成長中的自己,處理好與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係,提供必要的幫助。

(三)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課程的基本原則

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積極實踐,國家和社會的要求只有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實踐才能為學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課程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藴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積極探究和體驗,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思想品德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旨在促進國中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與發展,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思想品德課程引導和幫助學生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生命的可貴,養成自尊自信、樂觀向上、意志堅強的人生態度。

●體會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係,愛護環境,形成勤儉節約、珍惜資源的意識。

●養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誠實守信、樂於助人、有責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質。

●形成熱愛勞動、注重實踐、崇尚科學、自主自立、敢於競爭、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的個性品質。

●樹立規則意識、法制觀念,有公共精神,增強公民意識。

●熱愛集體、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認同中華文化,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識和國際視野,熱愛和平。

(二)能力

●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能夠自我調適、自我控制。

●掌握愛護環境的基本方法,形成愛護環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與溝通的技能,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方法。

●學習蒐集、處理、運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養,能夠積極適應信息化社會。

●學會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和多樣的價值觀念,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標準,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

●學習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的合法權益。

(三)知識

●瞭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基本常識,掌握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途徑與方法,理解個體成長與社會環境的關係。

●瞭解我與他人和集體關係的基本知識,認識處理我與他人和集體關係的基本社會規範與道德規範。

●理解人類生存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認識當今人類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根源,掌握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識,瞭解法律在個人、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義。

●知道我國的基本國情,初步瞭解當今世界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第三部分課程內容

一成長中的我

(一)認識自我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1.1 悦納自己的生理變化,促進生理與心理的協調發展。

1.2 瞭解青春期心理衞生常識,體會青春期的美好,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調控好自己的心理衝動。

1.3 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厭學情緒和過度的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成就動機。

1.4 理解情緒的多樣性、複雜性,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1.5 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成勇於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1.6主動鍛鍊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1.7 瞭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能夠客觀地認識自我,積極接納自我,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

1.3討論遊戲活動和學習活動之間相互矛盾又相互促進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遊戲觀念。

1.4分組交流當情緒衝動或低落時的表現,和老師一起討論如何利用傾訴、轉移、換位、自我寬慰等方法,合理調節情緒。

1.5蒐集“戰勝困難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事例,討論應該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

1.7從“我心目中的我”“同學心目中的我”“老師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給自己畫像,反思和分析評價的差異,找出前進的方向。

(二)自尊自強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2.1 認識生命形態的多樣性,理解人類生命離不開大自然的哺育。

2.2 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珍愛生命,能夠進行基本的自救自護。

2.3 自尊、自愛,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2.4 體驗行為和後果的聯繫,懂得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後果,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5 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在比較複雜的社會生活中作出正確選擇。

2.6 體會生命的價值,認識到實現人生意義應該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

2.7 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2.1以“我們身邊的動植物夥伴”為主題,作一次本地區的植物、動物物種及其生存狀況的調查,觀察每個物種及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體會生命世界的神奇。

2.2通過觀看紀錄片、圖片等方式,初步瞭解地震、火災、水災等災害,學習一些自護、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識。

2.4開展一次合法、安全的“行為後果體驗”活動,從中感受“為自己行為負責”這一意識的重要性。

2.6列舉一些中外人物特別是革命領袖和英雄人物的事例,或圍繞自己和同學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義”開展一次主題討論。

(三)心中有法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3.1 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範。理解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3.2 知道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理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3 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瞭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掌握獲得法律幫助和維護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提高運用法律的能力。

3.4 瞭解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心理和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強自我防範意識。

3.1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用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討論説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2列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表現,分析這些行為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危害。

3.3蒐集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的典型案例,討論和説明未成年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意義。

3.4蒐集身邊的案例,討論並説明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等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二我與他人和集體

(一)交往與溝通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1.1 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

1.2 瞭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現象及危害,積極與同學、朋友和成人交往,體會交往與友誼對生命成長的意義。

1.3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孝敬父母和長輩。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調適“逆反”心理。增強與家人共創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

1.4 瞭解教師的工作,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

1.5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與同齡人交往,建立同學間的真誠友誼,正確認識異性同學之間的交往與友誼,把握原則與尺度。

1.1交流使用和不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以及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和輕聲細語的不同感受,體會講文明、懂禮貌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

1.3舉辦蒐集“父母説得最多的十句話”的活動,嘗試理解父母“源於愛”的初衷,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和分享。

1.4採訪老師,內容包括該老師對其所教學科的認識、對班級的評價和期望、生活中的煩惱和歡樂等,根據採訪寫出報告。

1.5蒐集災難或其他事件中中學生勇救他人、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蹟,體會同學友誼的珍貴。

(二)在集體中成長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2.1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主動參與班級和學校活動,併發揮積極作用。有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體會團結的力量。

2.2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與寬容,尊重、幫助他人,與人為善。

2.3領會誠實是一種可貴的品質,正確認識生活中誠實的複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2.4 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係,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競爭,敢於競爭,善於合作。

2.5知道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能、性別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視他人,富有正義感。

2.1開展多樣化的班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體會温暖與力量。

2.2用小組交流的方式討論在與同學發生爭執時,如何通過換位思考或其他方式來化解矛盾。

2.3以“誠信”為題展開一次課堂討論。

2.5就“公民的平等”問題開展一次課堂討論,理解平等主要表現在人格與法律地位上。

(三)權利與義務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3.1 瞭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懂得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3.2 知道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3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3.4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3.5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3.2蒐集因侵犯人身權利而受到法律嚴厲懲處的案例,説明公民的人身權利受到法律保護,並討論維護人身權利的途徑和方法。

3.3蒐集有關資料,討論維護受教育權利的途徑。

3.5蒐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典型案例,討論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

(一)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1.1 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正確認識好奇心和從眾心理,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1.2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傳播媒介,初步養成積極的媒介批評能力,學會理性利用現代媒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

1.3瞭解不同勞動和職業的特點及其獨特價值,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1.4 知道責任的社會基礎,體會承擔責任的意義,懂得承擔責任可能需要付出代價,知道不承擔責任的後果,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1.5 理解遵守社會規則和維護社會公正對於社會穩定的重要性,正確認識和理解社會矛盾,理解發展與穩定的辯證關係。

1.6 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公益活動,自覺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有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精神。

1.7 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繫,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

1.1選取一個感興趣的社會熱點話題或現象,發表個人的意見和看法,並與同學交流。

1.2開展“假如沒有網絡,我的生活會怎樣”的討論活動,思考如何正確使用網絡。

1.4嘗試分析自己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的不同責任。就“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進行一次主題討論。

1.6考察社區內殘障人羣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難,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善的建議。組織一次志願者活動,在社區內開展有意義的公益服務。

1.7舉行“祖國發展我成長”的主題班會,認識祖國發展的大好形勢,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感受二者之間的關係。

(二)認識國情,愛我中華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2.1 知道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狀況,瞭解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續發展意識。

2.2 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

2.3 瞭解我國在科技、教育發展方面的現狀,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認識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2.4 瞭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知道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一項重要要求。

2.5 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瞭解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國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6 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傳統,增強與世界文明交流、對話的意識。

2.7瞭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2.8 瞭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知道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麪臨的機遇與挑戰,增強憂患意識。

2.9 認識樹立全球觀念的重要性,增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貢獻的意識和願望。

2.1調查本地區存在的資源短缺問題,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通過討論共同設計一條珍惜資源的宣傳標語。

2.5蒐集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反映社會生活中發生巨大變化的資料,討論變化的原因,感受中國共產黨是我們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

2.7分組蒐集不同國家、民族和區域的獨特文化,認識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2.9以世界地圖為依託,開展“我在地圖上旅行”的演講活動,收集不同國家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等素材,積極感受“和平進步、和諧發展、和睦相處、合作共贏、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三)法律與秩序

課程內容

活動建議

3.1 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的根本活動的準則,增強憲法意識。

3.2 知道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體會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有賴於每個公民的參與,是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3.3知道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律,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

3.4瞭解建立、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強公民意識,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3.5 懂得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3.1以班級為單位,舉行“憲法在我心中”的主題活動。

3.2開展“我是中國公民”主題活動,討論羣眾舉報和輿論監督對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秩序的作用。

3.3以“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為主題,設計一個以班級為單位的討論活動,並進行相應的實踐。

3.5結合本地實際,以“維護國家各民族的團結”為主題,開展一次主題活動。

關於活動建議的説明

以上表格中的課程內容不全配有活動建議,活動建議的編號是依據與之相關聯的課程內容的編號進行編制的。活動建議僅具有參考價值,教師可結合本地情況設計、選擇適當的活動方式和內容。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教學是落實本標準、達成思想品德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和基本環節。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應以本標準為依據,遵循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

(一)準確把握課程性質,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教學應準確把握課程的綜合性,以學生健康成長需要處理的主要關係為線索,將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內容進行有機整合、科學設計,避免將這些內容割裂開來,分塊進行教學;應準確把握思想品德課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傳授和記誦知識,努力使知識的學習服務於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需要。

(二)強調與生活實際以及與其他課程的聯繫

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於開發和利用國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服務。思想品德課程實施者應增強課程的開放性,積極開發各門學科中的相關資源,加強與其他課程的有機聯繫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

(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優化教學過程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性資源,教師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體佈局,把握教材具體內容在單元和整個教材中的地位、任務,根據本標準,設定鮮明而集中的教學目標。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應創造性地組織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靈活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四)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

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是最重要的道德學習方式。教師要善於利用並創設豐富的教育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與感悟,在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深化思想認識。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直接參與實踐的機會,提高他們道德踐行的能力。

(五)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調查、參觀、討論、訪談、項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中的問題,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驗,在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的過程中增強道德學習能力。

思想品德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設計思想品德課程評價方案時,應以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為依據,體現學科評價特點,蒐集學生學習的完整信息,客觀評價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教師要總結與反思評價結果,改進教學,進而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

(一)評價目標

思想品德課程的評價目標是,考查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程度,提高教學質量,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使評價成為促進教師教學、學生思想品德發展與提高的有效手段。

(二)評價方式思想品德課程倡導的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觀察:教師在自然狀態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和行為,並記錄下來,作為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引導的依據。

描述性評語: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用描述性的語言將學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現,如態度、能力和行為等寫成評語,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項目評價:按照不同項目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學生自主設計活動計劃,學生可以圍繞真實的社會生活問題進行收集、組織、解釋或表達信息,如提交調查報告或小論文等。師生可以對小組成果進行分析,將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

談話:教師通過與學生各種形式的交流和對話,獲得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狀況的信息,據此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引導。

成長記錄:教師應建立學生的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程學習中的各種表現,主要是進步和成就。以學生的自我記錄、自我小結為主,教師、同學、家長共同參與,學生以評價對象和評價者的雙重身份參與評價過程。

考試:考試方式應靈活多樣,如辯論、情境測驗、開閉卷的筆試等。要加強思想品德考試命題研究,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道德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發揮考試對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

思想品德課程鼓勵學校教師結合本校實際,積極探索獨具特色、符合本課程特性和學生髮展實際情況的有效評價方式。

(三)評價實施要求

1.評價要客觀、公正,要準確記錄和描述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思想品德發展狀況,調動學生道德學習的積極性。

2.評價不僅要重視結果,更要注重發展、變化和過程,要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突出形成性評價。要注意給予學生足夠的機會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3.要重視學生、教師和家長在評價過程中的作用,使評價成為學生、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教師共同發展的過程。

4.各級教育行政、招生考試部門以及學校教師在設計思想品德課程評價方案時,必須以本標準評價目標與評價實施要求為依據,綜合多方面獲取的考查信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作出合理評價。要注意評價的導向性,不能用單一的知識性考試成績作為對學生思想品德課程學習質量評價的唯一方式,警惕應試傾向的評價方式,避免評價方式偏離本課程目標和理念。

教材編寫者要遵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中國小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本標準為依據,以現實的社會生活與學生生活面臨的各種現象和實際問題為基礎,創造性地編寫教材。

(一)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堅持正確的導向

教材編寫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更新教育觀念,創造性地體現和強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對課程性質的規定,體現課程理念,緊扣課程目標,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程在學校德育中的基礎性、導向性作用。

(二)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規律,體現思想道德學習的獨特性

教材內容的編排與呈現要依據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從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學生能夠接受、樂於參與和能夠促進思考、拓展體驗、激發實踐等有利於品德發展的方式組織和表述教學內容,將課程的價值引導意圖轉化為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內在需求,創造出一個生機盎然的學習空間。

(三)選取現實生活中的素材,突出教材與生活的聯繫

教材編寫應以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實踐水平為基礎,選取學生關心的具有教育意義的現實問題、實際事例作為主要素材進行提煉,使教材成為聯繫現實生活與實踐的橋樑,為思想品德教學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倡導以主題方式呈現課程內容,激發學生思考、探索的興趣

教材編寫應從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事件或問題中選取主題,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統籌設計教材結構,將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國情等學習內容有機整合,避免對課程內容進行分塊式的機械處理。將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融入生活實例之中,呈現方式要生動活潑。設計開放性的探索環節,以激發學生參與和思考的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應充分考慮和體現不同地區的特點

在保證達到課程標準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編寫在內容和呈現形式上要因地制宜,以適應不同地區及城鄉學生的特點和需求。

課程資源既包括學校內的教育資源,也包括學校外的各類社會機構和各種教育渠道所藴含的多種教育資源,教師應建立融合、開放、發展的課程資源觀,整合並優化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各種課程資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為課程實施和教學服務。

1.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開發、選擇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

2.儘量組合不同類型的資源,將文本資源、音像資源、實物資源等結合起來,使學生深入理解課程內容。

3.鼓勵和指導學生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重視對學生自身資源的開發,使學生的參與過程和生活體驗成為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4.結合當地和學校實際情況,重視對本土資源尤其是農村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發揮本土資源的優勢和獨特價值。

5.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服務於教學內容,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義。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 篇四

國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緊密聯繫當下社會實際生活的人文學科,它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正確的人生和價值觀念為目標,融合了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中國國情、法律等相關內容,有利於學生人文素養的積澱,對學生日後的成長、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門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專設課程,它與學校日常德育及黨、團、少先隊組織教育共同構成並駕齊驅的三條德育路徑。下面就該學科的教學談一談我的一些感悟。

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的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教育的政治和階級立場,愛黨教育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目標。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要努力滲透愛黨教育,教育學生擁護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堅定的政治立場。要極大程度地發揮革命傳統文化的育人作用。讓學生學習和了解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邱少雲(黃繼光、董存瑞)精神、雷鋒精神、歐陽海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實事求是精神、中國載人航天精神,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建設好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好中國。

青春期教育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一個重要內容,集中安排在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裏。包括第一課《青春的邀約》、第二課《青春的心絃》、第三課《青春的證明》、第四課《揭開情緒的面紗》、第五課《品出情感的韻味》,每一課有兩個課時,共10課時內容。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等實際情況,適時對學生進行青春早期生理、心理、衞生等知識教育。可以在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青春期健康教育講座,內容包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和家長和諧相處、如何與同學特別是異性同學建立友誼、如何正確看待一些不良現象、如何處理與家長和同學之間的矛盾等。可以要求學生對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和辯論,如:“早戀的利與弊”“做男生好還是做女生好”等等,教師在學生討論中加以正確的引導,使學生之間達成科學的共識,用集體輿論促使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青春期教育要把握兩條原則:1.生理教育不迴避。特別是有關青春期第二性徵發育的問題,教師要大膽講解。因為這些正是學生羞澀和惶恐的問題,在家人和同學處如果得不到明確的答案,會使學生感到十分棘手,帶給他們心理負擔,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2.心理教育重疏導。早戀、學業負擔重、上網成癮、叛逆是青春期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師要講清利害,多做移情,少一些批評,從正面引導。

法治教育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內容,在七、八、九年級都有相關課程安排,佔到整個內容的三分之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法律中與學生權利和義務相關的重要條款,培養法治觀念,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樹立法律的底線意識,即:人的行為不能違反法律,否則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結合實際生活中部分少年“厭學—逃學—輟學—違法犯罪”的墮落過程,教育學生:學校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最好環境,要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勿以惡小而為之,自覺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誘惑,牢固樹立底線意識,賭博、偷竊、吸毒等違法的事情堅決不做。

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內容和方法力求生活化,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道德與法治迴歸生活的必然要求。在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國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體驗,瞭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所看、所聞,努力創設現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關注身邊人也關注全人類,關心身邊事也關心國家大事,在生活中學習道德與法治,向生活學習道德與法治,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使課堂成為生活化的課堂。

具體來説,就是課前導入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社會實踐生活化。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基本步驟可以歸納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是生活中的案例,使學生在與生活的溝通中真正感受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幫助學生明確道德認識,端正道德行為,強化道德情感。

人教版的國中《道德與法治》教材,在內容安排上力求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別於空洞的説教,一般每一課都設置了“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方法與技能”“閲讀感悟”“拓展空間”等學生活動內容。目的在於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藉助教師適時的講解和引導,使學生明確道德認識,昇華道德情感,規範道德行為。把握了這個編排意圖,教師就要發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好這些活動,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通過實踐活動內化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活動問題。

國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 篇五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國小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

綜合性 本課程設計體現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內在整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品德和規則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歷史與文化、國情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生命與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等;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生活經驗、知識學習與社會參與的彼此滲透和相互促進,從多角度、多層面引導學生去理解、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並以此為基礎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質。

實踐性  本課程學習是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注重學生在體驗、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現社會性發展。課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親身參與豐富多樣的社會活動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開放性  本課程內容根據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有彈性地吸納鮮活的社會生活事件;教學空間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課堂向學校、家庭和社區擴展;課程評價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態度,不以單一指標評價學生的發展,評價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重視學習過程和日常行為。

(―)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本課程特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學生的道德發展,豐富學生的社會認識和內心世界,健全學生的人格,使他們能夠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參與社會,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二)學生的生活及其社會化需求是課程的基礎

本課程注重學生生活的價值。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學生的生活對本課程的構建具有重要價值。課程必須貼近他們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並以此為基礎,提升學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是課程的追求

本課程強調必須從學生髮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教學要因地制宜地營造有利於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學習環境,選取學生生活中真實可信的生動事例,採用學生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教學成為學生體驗生活、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

本課程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家庭、學校、社區、國家、世界是學生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社會壞境、社會活動、社會關係是存在於這些領域中的幾個主要因素。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是在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要素的交互作用實現的。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條主線”即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為主線;“點面結合”的“點”是社會生活的幾個主要因素,“面”是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領域,在面上選點,組織教學內容;“綜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個生活領域所包含的社會要素是綜合的,在不同年段層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公民奠定基礎。

本課程引導和幫助學生達到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律、樂觀向上、勤勞樸素的態度。

2、愛親敬長,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規則意識和民主、法制觀念,崇尚公平與公正。

4、熱愛家鄉,珍視祖國的歷史與文化,具有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差異,初步形成開放的國際視野。

5、具有關愛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能力與方法

1、養成安全、健康、環保的良好生活和行為習慣。

2、初步認識自我,掌握一些調整自己情緒和行為的方法。

3、學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傾聽他人的意見,體會他人的心情和需要,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集體生活。

4、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事物和現象,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力所能及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能夠選用恰當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説明問題。

(三)知識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為規範和文明禮貌,瞭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規則、法律對於保障毎個人的權利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生產和生活的重要影響。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初步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瞭解人類共同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

4、瞭解家鄉的發展變化,瞭解一些我國曆史常識,知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瞭解影響我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5、初步瞭解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環境下人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懂得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第三部分課程內容

説明:

1、依照課程設計思路,課程內容中各項與學段相對應,並按其適宜程度標註在各項後。(中)表示適用於中年級,(高)表示適用於高年級,(中、高)表示適用於中、高年級。但各項課程內容及排列順序與教材、課時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2、本課程內容為基本標準。在掌握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編寫教材和開展教學活動,可根據各地區、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有所拓展。

3、根據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精神,表中所列教學活動建議側重於有學生主體參與的體驗、探究、交流研討等實踐性教學活動。這些建議是提示性的,供編寫教材和教學時參考。

4、教學活動的形式應不拘一格,鼓勵教師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結合教學實際,選用並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

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

本標準是品德與社會課程設計、教材編寫以及課程實施和評價的基本依據。在實施過程中,應當遵照本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地區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教學,有效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整體把握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關係

課程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綜合實現的,尤其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和能力與方法目標要經過長期的培養才能達成。因此,教師要在把握整個課程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單元或課的教學目標,處理好長期形成的目標和短期教學目標之間的關係,突出每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必面面俱到,應簡潔、清晰、具體,注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儘可能根據本校和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和需求進行設計,避免大而空。

例如,“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目標需要一個長期養成的過程,“誠實守信,友愛寬容”也是要在實踐中通過不斷踐行逐步達成的目標,因此,它們不宜作為一節課的目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將目標具體化,確定毎節課可達成的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注意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關注學習過程中生成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目標。教學活動完成之後,還應通過學生的反應和作業檢驗目標的達成狀況,深入反思並不斷改進教學。

(二)通過創設多樣化情境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基礎。教師首先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設計教學,同時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加深他們對社會的認識。

應該注意到,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教學前,教師應對學生的生活壞境、家庭背景有所瞭解,並通過觀察、聊天等調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樣化的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的機會。

在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認識,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學生之間經驗的差異,鼓勵學生與擁有不同經驗和觀點的同伴、教師和其他人開展交流、討論和對話,分享經驗和感受。

例如,在學習“誠實守信”時,不能僅僅呈現誠實守信的正面例子,可以適當呈現不誠實守信而獲得利益的事例,讓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的複雜性。並且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或身邊的人在這方面所遇到的不同情況和感受,對不同情況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和探討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學會根據情境作出恰當的判斷和行為選擇。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教師要通過創設任務情境或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主學習既包括學生個體的獨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學生與同伴合作開展的學習和探究。教師要為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提示方法和步驟,避免放任學生進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動。例如,學生第一次開展調查之前,教師可以提供一張調查表,列示若干調查內容,讓學生填寫;學生有了一定的調查經驗之後,可以提示學生自己制訂調查計劃,寫明調查的目的、對象、地點、要點和注意事項後再去調查。又如,讓學生收集、整理和交流資料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出若干問題,提示收集、整理和交流資料的要點,避免學生不假思考地摘取資料,照本宣讀。

教師要創造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對獲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觀點進行大膽質疑,同時尊重並積極迴應他人的質疑,並幫助他們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和探究過程,修正和改進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教師自身要做到並且指導學生學會根據掌握的事實材料作出判斷和結論,不要盲從和輕信他人的傳言和不實信息。

(四)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學時空

本課程的教學時空不侷限於課堂和學校。教師應將本課程的教學與相關學科以及班隊活動、學校德育活動、社區活動、社會重大事件等緊密結合,從中捕捉、挖掘鮮活的素材,調動學生在課外學習和活動中獲得的經驗和知識,充實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同時將課內學習延伸至其它學科的學習或校內外其它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教師既不能因為沒有所謂的考察與調查的條件和資源,將教學侷限於課堂傳授,也要避免製作高成本的課件或教具,以及開展華而不實的社會調查等活動。教師要根據實際條件,就地取材,創造性地發掘和利用學校、家庭、社區、媒體已有的資源,以及購物、旅遊、訪友等機會,引導學生適時地開展體驗、考察、調査、製作、遊戲等活動,通過學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學生與學習對象的距離。

例如,可以讓學生在平時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注意觀察某類公共設施的分佈、使用情況和變化,並做簡單的記錄,經常性地利用班會或課前幾分鐘相互交流和提問。在學習相關課程內容時,就可以提取這些積累的調查成果設計教學。

在學習有關本地區變化和發展的內容時,提前數週讓學生收集家裏或親友家的舊物,聽取舊物的擁有者講述其來歷。如果舊物擁有者允許,可將舊物拿到學校分類展示;不便拿到學枚的,可以拍照、錄音。教學時可以圍繞某一類舊物,按使用或出產的年代分類,比較它們的差異和變化,讓學生從中體會社會的變化。

在學習其它國家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觀察家庭、學校和商店裏的進口商品或品牌,在世界地圖上尋找這些商品或品牌所在國家或地區的位置,從學生熟悉的商品或品牌切人,學習某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歷史、經濟方面的知識。還可以結合奧運會、世界盃等國際性活動,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收集和學習主辦國或地區的地理、歷史知識和風土人情,以及該國或該地區與我國的聯繫。

為此,教師平時就要做一個有心人,經常與其它教師和相關部門溝通,並養成讀報、收聽收看新聞和通過網絡收集信息的習慣,用剪報、攝影等方式積累素材。同時也要培養學生收聽收看新聞、觀察事物、積累材料的習慣。可以通過開展諸如每日兩分鐘輪流播報新聞或見聞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這種習慣。

(五)有效組織適宜的教學活動

本課程的教學活動方式多樣,如閲讀、討論、辯論、參觀、調查、訪問、遊戲、角色扮演、模擬活動、兩難問題辨折,以及撰寫報告書、製作圖表等,每一種活動都有其適用的範圍和價值。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加以選擇,最大程度地發揮每―種教學活動的效用,而不宜在一節課內展現多種教學活動方式。教師要對以下幾種教學活動方式加以重視。

1、體驗學習。體驗學習是學習者通過身體的各種感官進行學習的一種方式。體驗學習的種類多種多樣,大體可以分為直接體驗和間接體驗。體驗學習的重要價值不在於學會某種操作方式、獲得某種技能,而在於每個人在活動中獲得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

2、探究學習。探究學習重要的是通過探索性活動,使學生獲得探求知識的學習方式,形成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對於學生來説,探討和把握獲得探求結論的方式和途徑,往往比學習和記憶知識結論更有價值。探究學習包括髮現問題,設立假説,收集信息、資料、數據,處理數據,驗證假説等步驟,整個過程必須為學生留下思維和行動的足夠空間,不能將過程和答案直接呈現給學生。探究學習經常需要經歷和體驗失敗,最終結果的有無、正確與否,不是評價活動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據。

3、問題解決學習。問題解決學習是使學生直接面對實際問題,學習、研究並嘗試提出某種解釋問題或解決問題方案的學習方式。問題解決學習的目的,在於使學生在尋求解決或解釋某個具體的社會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綜合地、關聯地、多角度地、切合實際地分析和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形成關心社會的態度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行為方式。問題解決學習沒有固定的學習步驟,而且是針對社會生活中的某種現象或實事,通過提出問題、查詢資料、訪問調查,提出有針對性與合理性的解決問題方案,在學習過程中,倫理的、道德的、對社會價值觀和人的行為方式的思考與判斷必然貫穿始終。

4、小組學習。小組學習是調動所有學生參與學習,培養合作交流能力和民主意識的途徑,提供了開展探究學習所必需的交流平台,小組有多種組合方式。要根據學習任務採用不同的分組方式,可以座位相近或住家相鄰的學生組成小組,也可按照興趣相同或任務相同的學生組成小組,應特別重視不同特長、性格、學習興趣和成績的學生混編為一組。小組成員的人數不宜過多,以4~6人為佳。教師應關注學困生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弱的學生,幫助他們融入小組學習,同時指導其它學生接納和幫助這些同學。教師應指導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平等討論,並讓每個學生輪流擔任組長,負責組織小組的活動、交流和彙報,使小組學習成為培養學生平等民主意識與合作交往能力的過程。

(―)評價的目的和原則

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積極促進學生髮展,全面瞭解和掌握學生的道德和社會認知、判斷、行為,以及發現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評價應以本標準為依據,面向全體學生,從毎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注意認知和操行相統一,綜合性和簡約性相統一,顯性表現和隱性品質相統一,採用多元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

(二)評價的目標和內容

本課程主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主要包括:

1、學習態度。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

2、學習能力和方法。包括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收集、整理、分折資料的能力和方法,與他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

3、學習結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

評價教師的教學行為主要考査其是否能夠落實教學目標、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激勵每一個學生參與學習並有所進步。

(三)評價的方式和方法

本課程倡導採用多主體、開放性的評價,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或綜合運用評價方式。其主要的評價方法有:

1、觀察記錄。教師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進行觀察,並做記錄。

2、描述性評語。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3、達成水平評價。按照本標準的基本要求,以學年及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紙筆測驗、考試等方式進行評價。本課程不排除紙筆測試方式,但反對考査死記硬背的知識或刻意追求難度,以及將學生的品德用卷面成績衡量的做法。

4、作品評價。將學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活動產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師生共同進行評析。

5、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引導與幫助學生對自己和同伴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勵學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鑑,相互促進。

學習結果評價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毎一種評價方法都有其適用的範圍,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鼓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創新,不斷完善評價方式方法。

(四)評價的實施和反憒

1、評價要真實、可信、公正、客觀。注意積累能真實反映學生髮展變化的資料,如學生的作品、作業等,將日常觀察和定期考查相結合。

2、評價要注重知行統一。將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有機結合。

3、評語既要簡要、精練,又要注意差異性、針對性。評價結果要能夠反映出毎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與變化。

4、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給學生,並對評價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幫助學生準確瞭解自己的學習狀況。評價結果的反饋應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反思。

1、教材編寫應以本標準為依據,應準確、完整地反映本標準的理念和要求。

2、課程內容的條目、順序與教科書內容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內容編排可採用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螺旋上升。

3、教材編寫要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整合各相關學科的知識內容,並通過設置若干學習主題,展現不同的學習視角和問題視角。

4、選材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心理需求和實際生活需要,凸顯學習內容的思想性和科學性。

5、教材內容與呈現方式應有利於學生採用體驗、探究和交流討論等多種方式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為學生的嘗試、體驗和實踐活動留有空間。

6、教材的呈現方式要適合學生的閲讀、審美習慣和接受能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願望。、

7、教材編寫應考慮不同地區,尤其是農村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適當拓展相關內容,選擇貼近當地生活的素材。

8、教材中的教學活動設計應儘可能地提供多種方案,供教師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進行選擇。

充分開發、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對於豐富品德與社會課程內容,增強課程的開放性、生成性和教學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本課程的資源是多樣的,課程資源的利用應為教學服務,力求切合實際。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應當做到:

1、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內資源

教科書以及教學所需要的教學參考資料、其它各類圖書、教學用具(包括地球儀、掛圖等)、音像資料、教學軟件、校內環境設施和校園網絡、圖書館等是學校中基本的資源。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首先要重視並加以利用。

可以結合少先隊活動、主題班會、課外活動小組、文體活動、校本課程等,豐富和拓展本課程的內容。

2、因地制宜利用社區環境資源

社會公共設施和場所,如商店、紀念館、博物館、公園、少年兒童活動中心、文化體育場館、校外教育基地以及區域自然景物、人文景觀等是需要因地制宜地充分加以利用的課程資源。

3、合理利用和挖掘多種社會資源

學校師生、家長、社區人員以及周邊從事各種職業的人都是重要的資源。本地區的民風民俗、傳説故事、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學生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例,國家和地區的一些重要事件或突發事件等,也是需要教師關注並加以整理、開發的資源。在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中,要注重利用網絡、電視、電影、廣播、報紙、雜誌等信息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