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巍巍中山陵課文賞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巍巍中山陵課文賞析【多篇】

巍巍中山陵教學反思 篇一

篇一:巍巍中山陵教學反思

《巍巍中山陵》教學反思

《巍巍中山陵》是一篇陵園建築的説明文,課文有條不紊地介紹了中山陵園的方位、人文環境、設計特色、修建過程和規劃特點,準確地説明了中山陵園的建築特徵,表現了它的巍巍氣勢孫中山>和孫中山先生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由遠及近按方位順序描寫和説明;敍述特徵突出,角度多變;綜合運用多種説明方法;文筆優美,描寫生動””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我認為閲讀教學應抓住文體進行。於是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能指出中山陵的建築名稱,理出空間順序,能説出中山陵的建築特徵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學習抓住特徵、按照空間順序、有重點的説明事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準確、簡明、生動的説明語言。

3、能從中山陵的建築中體會華夏文化魅力,及其表達出的莊嚴的氣氛和永垂不朽的精神,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思想。

從這三點出發,我感覺教學效果很好。 篇二:巍巍中山陵教案

固鎮三中集體備課專用稿紙

教 學 反 思

1、2、3、

4、注:寫教學反思的切入面

根據新課標理念,課堂教學規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着手:

1、教學內容方面:教材處理的合理性;導入、結課的激勵性;深層意義的規律有否揭示與發掘。

2、教學過程方面:教學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媒體運用的適切性;反饋評價的準確性。

3、從課堂管理方面進行反思:班級成員涉及面的廣泛性;全班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學法指導的經常性;處理偶發事件的應變性。

4、時間安排方面:時間分佈的合理性;課內時間的可壓縮性。

5、學生活動方面:學生活動的能動性;交往狀態的合理性;學生心智活動的發展性。

6、目標達成方面:學生知識、技能的落實性;學生學會學習的水平性;教師課內教學監控的有效性。

撰寫教後錄的切入點

1、成功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如課堂上一個恰當的比喻,教學難點的順利突破,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又如一些難忘的教學藝術鏡頭:新穎精彩的導語,成功的臨場發揮,扭轉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敗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的砸鍋點。如教學目標定位不準,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飽”之現象;教學引導的度把握不適,造成的“一問三不知”的僵局;教學方法選擇不當,造成的低效等。

3、遺漏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設計中遺漏的一些環節或知識點。如教學銜接必需的知識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內容等。

4、改進點: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經過微調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點。如更合理的分配講與練的時間,更恰當的選擇例題,更完美的板書設計,更科學的媒體選用等。

固鎮三中集體備課專用稿紙

篇三:巍巍中山陵 教案

沭陽如東實驗學校七年級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課題:《巍巍中山陵》 主備人:孫迎春 審核人:徐清遠 日期:2013.03.21 教學目標: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徵以及感受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從 “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不朽,繼續培養自己對革命者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3.學習文章是如何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説明中山陵的。

4、結合有關數字説明和描寫的語句,體會文章語言的準確、簡潔和生動。

教學重難點: 1.從 “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不朽,繼續培養自己對革命者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2.學習文章是如何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説明中山陵的。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目標定向

同學們,清明節快要到了,你知道這個節日有哪些風俗呢?(每至此日,人們會準備一些花圈和紙錢等去墳上祭拜祖先和已逝的親人,因此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節日)你能用一句詩來形容清明節的情景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與其他節日相比,清明是唯一一個充滿哀思的節日,是一個讓人心情沉重的節日。今天讓我們懷着沉重心情來悼念一個人。他既不是我們的親人,也不是“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但是他卻值得每一箇中國人深情緬懷,因為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他曾帶領國人推翻清朝的腐朽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後人為了紀念他,就為他建造了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陵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説到這裏,你們肯定猜出他是誰了吧?(孫中山)對,他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他死後所埋葬的陵墓就叫做中山陵,現在讓我們一起跟隨着一位名叫劉敍傑的作者,一起去巍巍的中山陵,緬懷這位偉大的人物。(板書課題)

目標定向:

1、把握中山陵的特徵以及感受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從 “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不朽,繼續培養自己對革命者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二、預習檢測

嵯峨(cuó’é) 斷垣(yuán)頹壁 草莽(m?ng) 靈柩(jiù) 竣(jùn)工 丘崗坡陀(tuó) 深邃(suì) 石牌坊(fāng) 南麓 (lù) 入殮 (liàn) 釉(yòu)彩 門楣(méi) 龜趺 (fū) 津樑(liáng) 纖(xiān)細 參差(cēn’cī) 穹隆 (qióng’lóng) 巉(chán)巖

三、合作探究

1、《巍巍中山陵》是一篇介紹陵園建築的説明文,學習説明文,我們可以採用説明文學習的“十五字”方法,即明對象、抓特徵、理順序、找方法、品語言。那麼通過預習,你能為十五字找到相應的答案嗎?

明確:明對象——中山陵;抓特徵——巍巍(高大);理順序——空間順序;找方法——列數字等;品語言——準確、生動。

2、過渡:從上面五個方面,我們對文章的一些基本內容有了瞭解,但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知道這些皮毛,讓我們在作者的帶領下,走進陵園深處。 看看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陵園“巍巍”特徵的。

(1)從設計方案的擇優,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a.假設一下,如果請你為孫中山先生設計陵墓,那麼你在設計時會考慮哪些因素?(以貝聿銘的設計為參考)

參考:地理環境(中國人對身後事非常重視,要選一個風水寶地)、設計應符合人物身份、要考慮資金預算等 b.我們同學還挺有當設計師的潛力的,考慮的因素還是很多的。其實當時人們在為孫中山設計陵墓時也是煞費苦心的。提出的設計方案很多,但只有40餘份入選,其中最後只有一個方案被選中,它就是呂彥直的設計方案。請大家各自朗讀課文的第4段,想想這些設計方案是怎樣入選的,為什麼最後只有呂彥直的方案脱穎而出?

c.交流:可用原話回答,鼓勵儘量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要點如下有注重和諧協調;弘揚民族文化;追求形神兼備等。

d.呂彥直的設計憑藉這些優勢而入選了,但設計方案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建造。課文中簡單的介紹了陵園的建造情況,誰願意為我們讀一下?(一生朗讀,提醒學生注意數字) 提問: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麼説明方法?這些列舉的數字能説明什麼問題的?

參考:中山陵從動工到竣工耗時之久,用地面積之大,使用經費之多,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山陵建築的“巍巍”以及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從地理位置的選擇,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a.過渡:那麼,這樣一座巍巍的建築,到底建築在什麼地方呢?(古都南京東郊的鐘山南麓,第一小節裏有交代)。但大家知道孫中山是哪裏人?(廣東香山人)中國有句古話,“葉落歸根”,也就是人死之後要埋葬在自己的出生地,但孫中山為什麼會葬在南京的鐘山腳下呢?你能從文中找到答案嗎?

明確:因為這是孫中山的遺願(內部原因);

b.那麼,鐘山為什麼能得到孫中山的青睞呢?請大家閲讀文章的第二小節,看看你能找到鐘山吸引孫中山之處嗎?

交流:鐘山地勢雄偉,風景優美,並且有沉重的歷史感等

c.説到這裏,老師有一個疑問,這篇文章是介紹鐘山陵的,但作者為什麼用這麼多的文字介紹鐘山呢?是不是偏題了?誰能為老師解答一下疑惑?

明確:

一、正是鐘山的這些地理和人文環境,才使孫中山選擇這裏;

二、用鐘山雄偉的壯觀的氣勢來襯托中山陵的“巍巍”。

四、個性展示

請在文中至少找出兩處運用説明方法的句子,並分析其作用。

五、整合提升

這節課我們從兩個角度:設計方案的擇優和地理環境的選擇兩個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山陵( )的特徵。它有兩層含義:

六、檢測反饋

完成《提分教練》第一至四題。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 “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不朽,繼續培養自己對革命者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2.學習文章是如何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説明中山陵的。

3、結合有關數字説明和描寫的語句,體會文章語言的準確、簡潔和生動。

教學重難點: 1.從 “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不朽,繼續培養自己對革命者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2.學習文章是如何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説明中山陵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目標定向

二、複習檢測

嵯峨(cuó’é) 斷垣(yuán)頹壁 草莽(m?ng) 靈柩(jiù) 竣(jùn)工 丘崗坡陀(tuó) 深邃(suì) 石牌坊(fāng) 南麓 (lù) 入殮 (liàn) 釉(yòu)彩 門楣(méi) 龜趺 (fū) 津樑(liáng) 纖(xiān)細 參差(cēn’cī) 穹隆 (qióng’lóng) 巉(chán)巖

三、合作探究 1.從中山陵的組成部分,理解中山陵的“巍巍”

(1)過渡:從中山陵的設計方案、建造過程和地理位置,我們初步感受到了中山陵“巍巍”的特徵,接下來,我們就要去看一看中山陵的“廬山真面目”,看看它本身是不是真的那麼“巍巍”。

(2)文章正式介紹中山陵建築羣體的是哪些段落呢?(從第5~11小節)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點。

(3)請大家閲讀第5和第6小節,瞭解一下中山陵的總體設計和總平面圖。

思考三個問題:a.中山陵的總體設計為什麼“值得稱道”?b.陵園大道旁為什麼栽種如此多的樹木?c.既然文章第7~11小節具體介紹了陵園的主要建築,為什麼第6小節還要總

寫陵園平面佈局?

交流:a.三處風景區連為一體;b.形成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也體現了孫中山的精神萬年長存;c.使讀者對中山陵先有一個概括的瞭解,也表現了設計者的思想。

2、除了通過總體設計和佈局,襯托中山先生博大的襟懷和不朽的業績之外,哪些地方還以建築的有機組成部分直接表現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偉大形象呢?哪些地方可以表現中山陵“巍巍”的特徵呢?

交流:直接用數字體現中山陵的高大;“博愛”“天下為公”遺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雕像和卧像等。

3、閲讀第6~11段,理清説明順序

(1)剛才,我們匆匆的遊覽了一下中山陵,對裏面的建築有了大致的瞭解,現在,我們就放慢腳步,細細地欣賞一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中山陵由南北兩區組成,南區包括石牌坊和墓道;北區包括陵門、碑亭、石階、大平台、祭堂和墓室等。這些內容都是在哪個小節裏提到的?(第六小節)那麼這一節與其他小節是什麼關係呢?(總分)

(2)請對照着課文,邊閲讀邊完成課後的圖表,並思考兩個問題: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介紹中山陵的?如果請你當中山陵的講解員,你能用簡單的語言把這幅平面圖介紹清楚嗎?

(3)學生自主完成圖表,並交流:

a.説明順序:由外到內,由整體到局部

b.講解:要求語言簡潔,條理清楚。

四、個性展示

一篇優秀的説明文語言通常有兩大特點:一是準確簡潔;二是生動形象。根據這兩種語言特色,説明文的説明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平實説明;一是生動説明。平實説明就是用一些平淡樸實的語言進行説明,而生動説明就是用一些形象優美的語言對事物進行描寫,也是為了更好的説明事物。

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採用生動説明的語段,讀一讀,想想這些內容有什麼作用?

五、整合提升

至此,我們從三個角度:設計方案的擇優、地理環境的選擇、陵園佈局的組成等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山陵___ 的特徵。它有兩層含義:

六、檢測反饋

完成《提分教練》第五至八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篇四:江蘇省連雲港市崗埠中學2013屆會考語文《巍巍中山陵》複習教案

江蘇省連雲港市崗埠中學2013屆九年級會考複習語文《巍巍中山陵》

教案

授課時間 年 月 日 總計 課時 教學目標

1、領會課文緊扣中山陵的建築特徵選取材料,突出重點。

2、學習本文按時間先後及空間位置的變化來介紹對象的方法,能根據課文內容理清中山陵的大體佈局。

3、瞭解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歷程。

文內容理清中山陵的大體佈局。 教學難點:説明順序的理解

課題 巍巍中山陵

月 日 總計

1方法——列數據

2簡明、生動形象的語言特徵。

3所包含的對孫中山先生的無限敬仰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言。 教學難點:

的景仰之情。 課時數:2 篇五:巍巍中山陵教學設計

《巍巍中山陵》

姓名: 李琨

“活動式”教學設計

《巍巍中山陵》“活動式”教學設計

1驅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歷程,學習他偉大的品格和不朽

2、建築特徵及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教學重點: 根據課授課時間 年 課時

教學目的: 、體會文中的説明、體會文中準確、、理解“巍巍”中説明方法和説明語無處不在的對先生【教學目標】 .瞭解中國革命先的精神。

瞭解中山陵的體會本文準確

簡明生動形象的語言。

4、領悟中山陵建築中藴含的華夏文化的魅力。

【教學重點】 抓住特徵按空間順序有重點的説明事物

和不朽的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課前活動

學生按學習小組,選擇完成下列任務(可一組多選):

1、“走近孫中山”:蒐集、整理有關孫中山的資料,製作ppt準備課堂上演示,播放時間1分鐘左右。目的是讓大家敬慕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瞭解中山陵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進一步理解孫中山先生的“民主博愛”“天下為公”的思想。 2“中山陵面面觀”:蒐集、整理中山陵的有關資料,文字、圖片視頻均可,尤其歡迎遊覽過中山陵的同學將自己或家人親自拍攝的風景照、紀念照貢獻出來與大家共享,並製作ppt準備在課堂上展示,播放時間也在1分鐘左右。

3.“美文美讀”:為朗誦課文尋找合適的配樂,並做好朗誦準備。

二.課堂活動

第一課時

活動一:走近孫中山 增加積累

“走近孫中山小組”播放有關孫中山的ppt圖文資料。

師:認識這個人嗎?

(學生介紹孫中山的生平、思想及貢獻。)

孫中山(1866-1925)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廣東香山(中山)人,1892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赴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國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的思想:民主博愛、天下為公

孫中山的貢獻:領導中國革命

師:對於孫中山這樣舉世景仰的偉大的革命家,他逝世後,如果請你設計他的陵墓,你認為,將他葬於什麼樣的地方、建造怎樣的陵墓比較合適? (學生討論、發言、交流)(以貝聿銘的設計為參考)

教師及時點評,強調其中有價值的信息。

活動二:觀賞風景 表達感受

中山陵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東郊鐘山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整個建築羣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今天,我們一起隨着作者的筆墨,去瞻仰《巍巍中山陵》。

請“中山陵面面觀”小組播放有關中山陵的ppt風景圖片資料,然後請大家説説“觀後感“。若是學生遊覽過中山陵,可請其結合親身感受來談。

教師要鼓勵學生説出主觀感受(“雄偉”為主),要善於捕捉學生髮言中與課文學習緊密相關的亮點,及時點撥、引入下一個環節的學習。

活動三:整體感知 提煉中心

緊接上一個活動環節,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

師:看看作者抓住中山陵的什麼特徵來説明中山陵的建築風格的?看誰的“火眼金睛”特別厲害,發現的又快又準。(學生放聲朗讀課文,教師巡查) 教師要激發、調動起學生的閲讀熱情,幫助學生整體感知全文,快速找出全文説明的特徵——巍巍。

(教師及時點撥)釋題:巍巍,高大的樣子。既指陵園建築羣體的規模氣勢,也指它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這兩個字是這篇文章的文眼。

師:中山陵的象徵標誌是什麼呢?(學生可能回答——規模雄偉,巍巍高大均可)。課文是怎樣表現的?(找出其中有關語句。)

師:鐘山的地形、環境能烘托出中山陵的巍巍氣勢嗎?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描寫。

(學生分小組討論) 明確:正因為鐘山山形雄偉而險峻,景色鮮麗而和諧,中山先生才有身後要埋葬於此的願望。

師:陵園的設計方案是怎樣入選的?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有哪些特點?(聯繫《展示華夏文化魅力》一課)

生:陵園的設計方案是通過競爭入選的。“密封評議的方式”,避免了後門、人情等弊端,保證了設計方案的最優化。 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有如下特點:(主要見課文第二節) 較好地考慮了陵園與周圍環境、地形的結合(注重和諧協調),參照了我國古代建築→←中若干優秀的傳統經驗,採用了中軸對稱的總平面佈局、民族形式的建築外觀、淳樸的色調、簡潔的裝修和大面積綠化等手法(弘揚民族精神),達到了表現陵園莊嚴氣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追求形神兼備)。

師:寫中山陵的巍巍氣勢與寫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麼關係?營造中山陵肅穆的氛圍,寄託了人們對孫中山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鍾靈毓秀”、“人傑地靈”,中山陵的巍巍氣勢襯托了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説它是孫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徵。作者營造中山陵肅穆的氛圍,寄託了人們對孫中山先生無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孫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作業: 根據課文對中山陵各部分建築的描寫,畫出示意圖。

第二課時

活動四。 讀文填表 理清順序

圖,並讀課文5—11自然段標明各部分名稱。理清中山陵的大體佈局。學生出示所畫示意

巍巍中山陵導學案 篇二

巍巍中山陵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體會本文抓住特徵,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説明事物的特點。 2. 從“巍巍”的中山陵中感受到他人格的偉大和精神的不朽,繼續培養自己對革命者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3. 揣摩本文語言準確、生動的特點。 【學習重、難點】

1、體會本文抓住特徵,按空間順序有重點地説明事物的特點。 2.中山陵的建築特徵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一.走進本課:

多媒體——出示孫中山先生圖片,瞭解他的一生由此導入。 二.課題及作者把握:

1、從課題中你明確了什麼?

2、走近作者:劉敍傑是我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劉敦楨之子,南京師範大學附中49屆校友,東南大學教授,著名古建園林專家、建築學家。 三.學——目標學習:

(一)一讀——課文整體把握: 1.字詞掌握: 山麓( ) 莽原( ) 嵯峨( ) 汲取( ) 參錯( ) 靈柩( ) 坡陀( ) 深邃( ) 牌坊( ) 琉璃( ) 門楣( ) 趺( ) 嵌( ) 巉巖( ) 竣工( ) 叱吒風雲( ) 可歌可泣( ) 2.明確説明對象及特徵。

3、中山陵的地理位置,孫中山陵墓選在這裏的原因?

4、呂彥直的設計方案選中的原因?中山陵的總體佈局?

(二)二讀——文體知識探究:

1、作者是如何抓住説明對象特徵的?

2、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中山陵園的?並結合內容完成課後習題“二”。

3、説明方法及語言探究。(找例句並作出分析)

(三)三讀——走近人物:

1、陵墓主人的形象分析。(找出能體現人物形象的語句)

2、中山陵的巍巍氣勢與寫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麼關係?營造中山陵肅穆的氛圍,寄託了人們對孫中山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練——能力提升: 1.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無不感染着我們,學了這一課你將如何表達此時的心情?

2、中山陵已成為旅遊勝地,如果你有幸成為那裏的導遊,你將如何向遊客介紹?(請簡單寫一段能吸引參觀者的解説詞)

3、片斷練習:介紹屬於你的天地——選擇你的書房、家庭、班級、學校寫一篇短文,要求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説明方法。

巍巍中山陵 篇三

巍巍中山陵

主備:詹豔

審核:趙元陽

時間:2014.03 學習目標:

1、能説出中山陵的特徵。

2、按合理的説明順序解説事物。

3、準確、簡明、生動形象説明語言,(以説明為主,兼有記敍、描寫)

學習過程:

一.板題示標

1、給加點字注音或看拼音寫漢字:

纖細(

氣氛(

機械(

)南麓( ) 嵯峨( )

城猶潛蛇(

).......凹穴(

牌坊(

) 分外(

)淳樸( ) 叱吒(

) 隱約參錯(

)深su........ì(

險jùn(

) 莽蒼(

) 橫biǎn(

)門méi(

)斷垣頹壁( )

..突wù(

) 肅mù(

) 靈jiù(

diàn(

)基

伏鼈( )chán巖(

) .

2、解詞:

嵯峨——

竣工——

深邃——

3、找出本文説明對象及其特點:

説明對象:

説明對象特徵:

三、(一)讀課文,完成自學指導一。

1、瞭解文章結構特點,學會概括內容。

第一部分(1):交代了中山陵的 以及

第二部分(2—4):説明中山陵園的 、定址於此的原因、、興建過程。

第三部分(5—11):説明陵園建築的 和組成部分。

第四部分(12):建國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對中山陵園十分關注。

(二)讀課文,完成自學指導二

1.本文作者是怎樣從形(空間)、神(性質)兩方面來説明中山陵的特徵的? .寫中山陵的巍巍氣勢與寫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麼關係?營造中山陵肅穆的氛圍,寄託了人們對孫中山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三)讀課文,完成自學指導三

1.本文是介紹中山陵的,為什麼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寫鐘山的地理形勢、優美景色?

2.陵園的設計方案是怎樣人選的?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有哪些特點?

3.中山陵的總體設計為什麼是“值得稱道的”?陵園大道及其周圍栽種的樹木,與陵園莊嚴肅穆氣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4.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寫了陵園的主要建築,為什麼第6自然段還要總寫陵園的平面

佈局?

四.當堂訓練

自碑亭再往北,地勢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寬大的石階。石階以小平台劃分為8段,每段30餘步至50餘步不等,共290級。石階盡處,就是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則矗立着陵園的主體建築 □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點,與入口處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過70米,這裏視野遼闊,氣象萬千,既便近觀,又宜遠眺。當陽光燦爛時,遠處方山如屏,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望,田圃縱橫,道路津樑,行人車馬,無不纖細入微,彷彿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而當日出日沒之際,在晨煙夕霧的迷濛中,城猶潛蛇,山若伏鼈,館閣樓台,隱約參錯,遠峯近樹,依稀可辨,人們又好像面對着大幅的潑墨山水。(

)是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大自然(

)要向人們展示它那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砌(

祭堂(

遠眺(

)石坊(

山若伏鼈( ) .....2.根據文段的意思,解釋下列詞語。

(1)津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矗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參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纖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兩組近義詞、兩組反義詞。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4、在文中□ 內填上適當的標點。

5、在文中( )填上恰當的關聯詞,並分析這句話的作用。

6、用一句話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

7、在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説明對象?

8、作者描寫眼前景物時使用了哪兩個比喻,個有什麼作用?

9、選段中有較多的數字精確介紹是否顯得多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畫線句子採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對於本段的理解,下列説法錯誤的一項是( )

A.本段主要介紹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B.本段綜合運用了描寫和説明的表達方式。

C.本段主要運用的説明方法是列數字和摹狀貌。

D.本段的主要參觀順序是由南往北。

12、結合自身的登山經驗,分析文中加點的詞語如何理解?能否刪去?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纖細(xiān)

氣氛( fēn)

機械( xiè )南麓(lù) 嵯峨(cuó’ é)

城猶潛蛇( qián

)凹穴(āo xué)

牌坊( fāng ) 分外( fèn)淳樸(chún) 叱吒(chì zhà)隱約參錯(cēn )深suì(邃) 險jùn(峻)莽蒼(mǎng) 橫biǎn(匾)門méi(楣)斷垣頹壁(yuán)突wù(兀) 肅mù(肅穆) 靈jiù(柩) diàn(奠)基 伏鼈(biē)chán巖(巉 )

3、找出本文説明對象及其特點:

説明對象: 中山陵。 説明對象的特徵:巍巍——①陵園建築羣體的規模氣勢; ②廣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③鐘山的雄偉巍峨。

本文作者是怎樣從形(空間)、神(性質)兩方面來説明中山陵的特徵的?

參考答案:形(空間)——課文標題上“巍巍”二字,形容高大。課文首先從空間上表現這一特徵。①用鐘山的雄偉高大襯托中山陵的“巍巍”特徵;②用確鑿的數字直接説明中山陵的高大。

神(性質)——課文標題上“巍巍”二字,指孫中山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①開篇點題“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揭示了孫中山先生的身份和地位。②第7段指出“天下為公”幾個金光大字,突出了他的思想精髓之偉大。③第10段點出了祭堂石柱的護壁上刻着中山先生《國民政府建國大綱》,突出了他的革命綱領和革命精神。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砌qì

祭堂(jì)

遠眺(tiào)石坊(fāng)

山若伏鼈( biē ) 2.根據文段的意思,解釋下列詞語。

(1)津樑:渡口和橋樑。(2)矗立:直立高聳。 (3)參錯:參差交錯。(4)纖細:非常細小。 3.在文中找出兩組近義詞、兩組反義詞。

近義詞:眺—望,猶—若;

反義詞:晨—夕,遠—近。 4.在文中□ 內填上適當的標點。——

5、在文中( )填上恰當的關聯詞,並分析這句話的作用。

無論 都。 與上文呼應,總結上文的景色描寫。 6. 用一句話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

碑亭至祭堂前平台的地勢高峻及祭殿周圍景色的變化無常。 7.在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説明對象?

石階、平台、祭殿。

8、作者描寫眼前景物時使用了哪兩個比喻。

8.1……彷彿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2……人們又好像面對着大幅的潑墨山水。

9、選段中有較多的數字精確介紹,是否顯得多餘?

不多餘。這些精確數字的運用,準確説明了碑亭至祭堂前平台的地勢極為高峻。 10. 畫線句子採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有何作用?

描寫。 生動地突出了陵園的特徵,增強了説明的效果,同時也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讀者得到美的享受。

第12課巍巍中山陵 篇四

十二 巍巍中山陵

劉敍傑

同志仍須努力孫中山先生永垂不朽革命尚未成功

一、學習目標

1.學習抓住特徵,突出重點進行説明的方法。 由總到分、由外到內的空間順序説明。 2.學習準確、簡明而生動語言説明。

3.體會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二、學習重點

1.抓住特徵,突出重點,學習説明文準確而富有文學性的語言。

2.瞭解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歷程,學習他的偉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三、教材分析

中山陵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要讓學生先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明確中山陵的建築特徵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在此基礎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徵,有重點地説明事物,揣摩準確、簡明、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進一步領會作者的寫作思路。體會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以上這些問題,可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完成。説明文和記敍文一樣,也是有詳略有中心的。紀念碑一棵抓住開頭“巍峨、雄偉、莊嚴”的特徵選材,詳寫紀念碑的規模、構造和10幅浮雕。既給讀者紀念碑的結構知識,又突出懷念、讚揚革命者和人民英雄。而此文雖然也寫了中山陵的佈局、造型,但重在鐘山環境的描繪和先生的手寫字上,為什麼呢?是為了襯托、突出孫中山的高貴品質和偉大形象。由此看來,説明文的寫作,不僅要給讀者以知識,還要給讀者以思想。這才是精髓。

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

1、中山陵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東郊鐘山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整個建築羣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今天,我們一起隨着作者的筆墨,去瞻仰一下中山陵。(板書課題。)

2、孫中山此人你知多少? 孫中山(1866~1925),偉 大 的 愛 國 主 義 者 和 民 主 革 命 先 驅 者, 為 中

國 的 獨 立、民主、富 強 而 奮 鬥 了 終 生。在舊 民 主 主 義 革 命 時 期, 他 的 活 動 開 拓 了 一 個 新 階 段: 提 出 了 具 有 比 較 完 全 意 義 的 民 主 革 命 綱 領, 領 導 中 國 人 民 推 翻 帝 制, 建 立 了 共 和 國。

一、初讀

1.查資料,瞭解中山陵及孫中山生平和思想。 2.介紹作者

知其名即可。 3.學習字詞注音

靈柩

竣工

深邃

牌坊

琉璃

門楣

參錯

二、尋讀

1、釋題:巍巍,高大的樣子。既指陵園建築羣體的規模氣勢,也指它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這兩個字是這篇文章的文眼,即作者抓住“巍巍”的特點選材。

2、本文介紹中山陵的哪些內容?填寫課後作業二圖,然後根據內容理清層次。

(由低到高,有總到分的順序説明。)

3、本文是介紹中山陵的,為什麼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寫鐘山的地理形勢、優美景色?

鐘山南麓

明確:(

1、正因為鐘山山形雄偉而險峻,景色鮮麗而和諧,中山先生才有身後要埋葬於此的願望。

2、鐘山的環境優美,雄偉氣勢,莊嚴肅穆映襯出孫中山的高大形象。)

2.陵園的設計方案是怎樣入選的?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有哪些特點? 明確:(陵園的設計方案是通過競爭入選的。“密封評議的方式”,避免了後門、人情等弊端,保證了設計方案的最優化。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有如下特點:較好地考慮了陵園與周圍環境、地形的結合,參照了我國古代建築中若干優秀的傳統經驗,採用了中軸對稱的總平面佈局、民族形式的建築外觀、淳樸的色調、簡潔的裝修和大面積綠化等手法,達到了表現陵園莊嚴氣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 3.中山陵的總體設計為什麼是“值得稱道的”?陵園大道及其周圍栽種的樹木,與陵園莊嚴肅穆氣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明確:(中山陵的設計將三區名勝聯為一體,擴大了東郊風景區的遊覽範圍和內容,因而在總體設計上“值得稱道”。陵園大道及周圍栽種的樹木濃翠蔽日,莽蒼深邃,象徵了孫中山先生的博大胸懷和不朽業績,使人們在未達陵墓之前,就已逐步進入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 4.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寫了陵園的主要建築,為什麼第6自然段還要總寫陵園的平面佈局?

明確:(本文是按照先總後分、自下而上的順序介紹中山陵的。這段關於陵園平面佈局的總説,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讀者對中山陵的主要建築有了一個概括的瞭解。) 5.文章第9自然段採用的主要説明方法有哪些?試舉例説明。

明確: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

6、説明文的語言一般要求準確,樸實。為什麼第9自然段寫平台所見景象卻用了生動的語言描寫手法? 誠然,説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平實。但為了生動地表現説明對象的本質特徵,並不排斥適當使用描寫的手法。(本文寫登臨平台所見景象即為典型一例。它用語生動,藴合深情,既準確地説明了中山陵的(優美環境)建築特徵,又很好地襯托了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

六、評讀

1、寫法

①抓住特徵,突出重點進行説明的方法。 ②説明中記敍、描寫的作用。

A、增添説明文語言的生動性,使讀者得到美的享受, B、突出了説明事物的特徵, C、襯托出所寫人物的形象。

2、拓展你還了解或者參觀過哪些著名的建築物。口述。

3、建築物片段練習

4、課內閲讀,然後答題。

自碑亭再往北,地勢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寬大的石階。石階分為8段,每段30餘步至50餘步不等,共290級。石階盡處,就是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則矗立着陵園的主體建築——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點、與入口處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過70米,這裏視野遼闊,氣象萬千,既便近觀,又宜遠眺。當陽光燦爛時,遠處方山如屏,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望,田圃縱橫,道路津樑,行人車馬,無不纖細入微,彷彿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而當日出日沒之際,在晨煙夕霧的迷濛中,城猶潛蛇,山若伏鼈,館閣樓台,隱約參錯,遠峯近樹,依稀可辨,人們又好像面對着大幅的潑墨山水。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風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們展示它那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

祭堂是一座寬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築,堂內立有12根黑色花崗石圓柱,護壁則採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誡黨員演説詞》全文。中央偏北處,置有這位偉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視,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1、在文中找出兩組近義詞、兩組反義詞。(4分)近義詞:(

)—(

)—(

) 反義詞:(

)—(

)—(

2、在這段文字中,涉及了哪些説明對象?(2分)

3、作者描寫眼前景物時使用了哪兩個比喻。有何作用?(2分)

4、第1自然段大量運用了數字説明,有確數,也有概數,請舉例説明它們的表達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段文字寫大平台上近觀遠眺,運用了比喻、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生動,文筆優美,讀來琅琅上口。下面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 A.這段文字,有兩層大的比喻:一是“當陽光燦爛時”,眼前景色彷彿“工筆長卷”;二是“當日出日沒之際”,又像“潑墨山水”。 B.兩層中又有比喻:“方山如屏,秦淮似帶”“城猶潛蛇,山若伏鼈”。 C.這四個比喻又構成兩組對偶句。“城猶潛蛇,山若伏鼈”是比喻兼擬人。 D.“館閣樓台,隱約參錯,遠峯近樹,依稀可辨”等由四字短語構成排比句,讀來氣勢磅礴。 E.駢句間以散句,既有整齊之美,又有錯綜之美。在説明文中運用描述性文字,是為了使讀者有所感。

6、第2自然段中的加點字分別説明了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對於本段的理解,下列説法錯誤的一項是(2分)(

) A.本段主要介紹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B.本段綜合運用了描寫和説明的表達方式。 C.本段主要運用的説明方法是列數字和摹狀貌。 D.本段的主要參觀順序是由南往北。

8、結合你自己的登山經驗,分析文中加點的詞語如何理解?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參考答案

4、“寬135米,深30米”是確數,確切地説明了大平台的寬度和深度。“每段30餘步至50餘步不等”是概數(約數),説明了每段石階大致的步數。

5、E(“有所感”應改做“有所知”。説明文中的描寫是為了更好地説明,使讀者“有所知”。而記敍文中的描寫,才是使讀者“有所感”。)

6、“重檐歇山”説明屋頂是我國傳統建築屋頂形式之一。(由四個傾斜的屋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和兩側傾斜屋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或四坡的屋頂,叫重檐歇山)“花崗石”説明圓柱砌成的材料。“黑色”説明大理石的顏色。“中央偏北處”是説明中山石像的位置,“端坐平視”是説明中山石像的姿勢和眼神,“栩栩如生”是説明中山石像的高度藝術性。

板書設計:略

《巍巍中山陵》教學設計 篇五

《巍巍中山陵》教學設計

陽城五中

劉芳萍

學習目標:

1、識記積累生字新詞。

2、自主設疑探究學習課文內容。

3、為相應的“景點”,配上解説詞。

4、仿寫課文,學會抓住特徵,按照一定的順序説明事物。

5、感受孫中山偉大的人格和不朽的精神。

(注:目標2、3、4定位重點選修目標,小組課前自主重點選擇其中一個,圍繞所定目標重點準備。)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導語設計:

草長鶯飛,百花競放,“又是一年春好處”。大家都紛紛走出户外,觀光旅遊,親近自然,享受陽光,放飛心情。然而我們的旅遊另有特色:剛剛瞻仰了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我們感受了百年來人民英雄為革命為國家付出的一份沉甸甸的厚重;今天,我們又來到“巍巍中山陵”,去緬懷偉大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慈祥的面容、博大的胸懷、崇高的理想、不朽的精神。

教師板題。

二、教師佈置預習任務和方法:

熟讀課文。

1、積累識記生字詞。

2、各小組在重點選修目標中選定。

3、教師依次呈現針對2、3、4目標的三個“知識超市”。教師講解三個“知識超市”的內容和有關活動方法。

投影:

①知識超市(1)——獲取“解説能力” 路徑提示:以小組為單位,收集圖片,結合課後平面圖,為相應的“景點”設計解説詞,解説詞要符合課文內容,要有一定的創意。組長負責組合,排練解説,在展示課上展示。

②知識超市(2)——獲取“解讀能力”

路徑提示:假如你當老師,怎樣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研讀課文?請你針對課文內容、思想、寫法提出相應的“有價值”問題,以走進作者,走進人物,解讀課文。(請注意:問題一定要出自我心我口,絕不照搬問題提問題。) 活動方法:小組成員提出問題,並研討解決,組長負責彙總,最後模擬“作者答記者問” 的形式展示。

③知識超市(3)——獲取“寫作能力”

路徑提示:在觀察陽城五中校園的基礎上,仿寫這篇課文,以“

五中”為題寫一片説明文。

活動方式:小組裏選出精彩片段或“問題片段”。在課堂上朗讀展示,可以是作者朗讀,也可以其他同學代讀,還要進行點評。組長負責展示的連貫性。

四、各小組精讀課文,積極準備,為下一節班級展示課努力。教師瞭解學生狀況,進行必要指導。

第二課時

一、投影呈現學習目標:

1、識記積累生字新詞。

2、自主設疑探究學習課文內容。

3、為相應的“景點”,配上解説詞。

4、仿寫課文,學會抓住特徵,按照一定的順序説明事物。

5、感受孫中山偉大的人格和不朽的精神。

(注:目標2、3、4定位重點選修目標,小組課前自主重點選擇其中一個,圍繞所定目標重點準備。)

二、聽寫生字。

1、各小組抽一個人到黑板上寫。

2、教師讀,學生寫。

叱吒風雲 chì zhà

南麓 lù

斷垣頹壁

yuán 丘崗坡陀 tuó 巉巖 chán

嵯峨

cuó

é

淳樸 chún

靈柩

jiù

莽蒼

mǎng

深邃 suì

3、訂正錯字。

三、學生展示。教師做點評和點撥。

教師:又是一節快樂的語文課,我們將在這裏盡情汲取知識的甘露,成長的營養,讓我們走進《巍巍中山陵》這篇課文,走進“知識的超市”,體驗“生命的狂歡”——

投影活動過程的展示方法及評定辦法。

全班六個大組。我們把三個“知識超市”定為三個活動板塊,每一個活動板塊有兩個小組競賽展示。

1、展示組大膽展示,每組展示時間不超過5分鐘。同時,不參加現在展示的同學要認真觀看,做好記錄,展示完畢就是點評環節,請積極參與點評。每個板塊展示完畢後進行點評,點評時間不超過2分鐘。

2、展示的兩個組分出優勝組,小組加5分。

點評1人次小組加1分。點評好的(公正客觀,有理有據)加2分。

3、三大板塊評出若干個展示之星,為小組加3分。

(一)走進“知識超市一”的同學展示:

教師根據學生的解説進程為學生投影相應的圖片。

然後學生點評、教師點評。

(二)走進“知識超市二”的同學展示: 學生以模擬“答記者問”的形式進行展示。 學生點評 教師點評:

投影“教師點撥”幻燈片: 讓學生明確:

1、提問題可以從課文結構、內容、思想感情、寫作這四方面展開。

2、從標題入手,提綱挈領,便於把握全文。

3、內容方面如果比較複雜,可以提出梳理內容的問題。(比如:某段寫了什麼?從哪幾方面寫?)

4、揣摩作者寫作的用意。可以提出:某段寫作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這樣寫是為什麼或有什麼好處。閲讀字裏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作者抒發這些思想感情是想告訴讀者什麼?——這裏就把握主旨方面的問題

5、關於寫法,可以考慮文章的順序;為了表現主題,作者採用了什麼寫法;文章的語言有哪些值得稱道之處?

6、本文是説明文,寫法上要注意文體特徵。

對課文內容的梳理教師要着重引導學生抓住題目解讀“巍巍”。“巍巍”是中山陵的總特徵,文章處處體現這兩個字:從中山陵的巍峨高大襯托“巍巍”;從確鑿的數據説明“巍巍”;從建築的刻字體現“巍巍”。“巍巍”是指建築的雄偉高大,又指孫中山的人格偉大精神不朽。

(三)走進“知識超市三”的同學展示。 學生展示,學生點評。 教師重點指導:

注意首先要説明學校的總平面佈局,使讀者對學校有個總印象;方位詞要表述準確;抓住重點建築介紹,不必面面俱到。

結束語: 這節課我們參觀的不僅僅是一羣建築,更是一種令人敬仰的精神和建築後面的文化。相信我們的旅遊絕不俗套:因為大家的目光因為仰視,而不再短淺;大家的內心因為沉思,而增添了一份厚重!感謝作者,感謝編者,感謝語文,感謝大家的精彩展示!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