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05K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新版多篇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 篇一

1、憑藉學生的數學現實,幫助學生解決現實數學中的問題。

小數的基本性質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的組成、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與十分之幾、百分之幾的互化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中,學生一般都有去商店購物的體驗,都瞭解0.8元與0.80元,1.70=1.7相等。但學生的這種認識相當粗淺,表現在學生不能運用已學的知識去理解為什麼0.8=0.80,1.70=1.7。通過本課的教學,要使學生真正理解小數的性質,真正懂得為什麼小數的末尾無論添幾個0或去幾個0,小數的大小不變。本課設計時,在24字教學模式的指引下,讓學生邊自學、邊動手量出0、1米、0、10米、

2、100米的紙條,看有什麼發現。在全班交流時,讓學生充分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在生生、師生互動中實現對小數性質的掌握。同時,學生已有的數學現實隨着課堂教學的不斷深入而呈現不斷變化,在這樣一個動態過程中,教者通過不斷創設一個個新的問題情景,不斷激起學生一個個新的認知衝突,使學生原有的數學現實不斷地被激活,學生不斷地體驗着發現、創造。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有學問油然而生。

3、學生真正成為規律的探索者、發現者。小數基本性質的歸納,小數基本性質的運用,教師充分地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教師既沒有被學生已知0.8=0.80的現象所迷惑;而輕易放過讓學生作進一步探究的機會;同時又充分地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每一次都是學生自己討論,自己發現、自己總結、自己歸納,一層一層不斷地深入,不斷地完善。

4、不但使學生學到知識,同時使學生學到做學問的方法。

本課在教學後,我這樣反思過:能否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0.8=0.80、1.7=1.70進行大膽的猜測,猜測後再進行自學並用不同的方法加以驗證,在驗證的基礎上觀察,歸納,提升,而且讓學生把不同的驗證方法在黑板上展示講解,這樣會更符合24字教學模式。

《小數的性質》課後教學反思 篇二

小數的性質是在學生學了小數的意義及讀寫法之後的內容,這一課時相對來説比較簡單,學生在理解上難度不大,整節課以學生找規律,驗證規律,應用規律為主線,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以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比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相信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進行動手嘗試、探究,應用對比的方法,學習小數的性質。不僅重視知識教學,重視結論,還要重視能力的培養,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觀察、比較、語言表達的能力,教學反思《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學生通過研究得出三個小數相等。他們的單位都一樣,所以我們把數字抽出來。板書(0.1=0.10=0.100)。由原來的解決問題轉化為單純的小數的大小比較。通過一組小數0.3和0.30的大小的比較,總結出小數的性質。這個環節的設計,有一定的侷限性,我的教學設計把學生限制在了準備的兩個學具裏,其實這個環節可以完全放手與學生,讓他們自己選擇方法探究,可以用剛才比較0.1、0.10、0.100的方法,也可以用學具,這個地方不給學生設限更好。講課時沒有給學生強調正方形看做1,強調是把1平均分,這個1可以使1米,是1噸,1分米。總結出小數的性質,強調0.3和0.30他們的大小相同,意義是不相同的。

在練習的'設計上保證有層次。既有知識的鞏固,又有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還有拔高練習。講授練習不但要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又要告訴學生這樣解決的道理,但課時安排太緊,導致練習沒達到預期的效果。

《小數的性質》課後教學反思 篇三

本課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後經過具體事例、藉助圖形來進行反覆比較歸納,最後能自主概括出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一、我的成功

1.能較好把握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課的引入設計了一個師生互動,對比商品的價格相同與否,讓學生在參與回答的氣氛中激起求知慾。“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課的引入是比較成功的。另外,在教學中我關注到學生的情緒狀態,想法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維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環節設計鬆緊有度。看來,要上好一節課,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學環節層次分明,條理性強。這節課主要學習性質概念,比較散,備課時,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邏輯關係,理順了教學內容間的關係,從大處上做文章,在小處中潤色。

3.本課成功的關鍵是自己在教學理念上的轉變。以前上課總不放心讓學生自主探索,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灌輸一點,提高課堂“效率”。課堂中,我成了“職業灌輸器”,學生充當了“專業接收站”,造成了老師累,學生煩的局面。這次我思想開放了,秉承先學後教的理念,讓學生“活”學“小數的性質”。課堂上做到了“三活”——“學生生活中的”,“在活動中學”,“靈活地學”,總之“活”貫穿於整個課堂。整節課,學生是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索、自主總結歸納。想不到教學效果那麼理想,比以前的滿堂灌強多了。所以説,放心讓學生探索,精心引導學生是成功的關鍵。

二、我的不足

1.新課程標準下的新課堂,釋放了學生,考驗着老師。這節課的小組活動,出現了一些“混亂”場面,有的學生不知所措,有的學生參與感不強,有的學生在交流時沒有認真聽別人發言……,這方面的組織與調控我還要繼續努力。

2.課中某些環節的處理過於細化。總是擔心學生的能力,總想讓學生按照固定模式思考,沒有做到放手讓學生全面思考問題。在總結小數的性質時,沒能充分讓學生多説,在兩個同學回答正確以後,便匆匆把這個環節一帶而過進行了總結。沒有充分發揮這個環節地作用,要改進。

《小數的性質》課後教學反思 篇四

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性質並能運用小數的性質正確的化解小數和改寫小數,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全課分為兩個階段:

一、發現規律

課一開始,我利用課本《西遊記》主題圖引出0.1米、0.10米、0.100米這幾組數據,請同學們猜一猜,孫悟空為什麼笑了同學們通過自主探索發現 0.1米=0.10米=0.100米,從而引出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躍躍欲試,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良好的數學情致得意有效的培養。

二、應用規律

第二個環節主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性質用於改寫小數和化簡小數。由於前面對小數的性質的探索是學生自主進行的,因而在應用起規律來同學們也能得心應手。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學會把3改寫成三位小數上,經過啟發,學生都知道要不改變數的大小,必須在3的各位右下角先點上小數點,再添3個零,課末通過聯繫生活的實踐課,讓學生感受到小數的性質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總之,通過本堂課,我們師生共同分享了彼此的見解和成功的快樂,情感溶於快樂之中,知識溶於成功之中。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高,學習效果也較好。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 篇五

小數的性質這節課是在教學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以及小數的讀與寫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性質的理解和運用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本節內容時,在重點關鍵處我改變傳統的只注重理性思考,為把感性的經驗與理性的思考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從而突破對於小數的性質這一難點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同學們身邊生活實際中的看到、遇到的事情很自然的感受和運用小數的性質,從而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在為生活服務。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教學時,我沒有直接出示例1而是先放西遊記動畫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情境創設立即引起了學生們的。好奇。使他們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熱情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注意力迅速高度集中,紛紛開動腦筋、個個躍躍欲試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以及數學思想和方法。我在創設例1這一問題情境,首先是課件出示米尺的一部分(1分米、10釐米、100毫米),並分別提出1分米=( )米,寫成小數是( )米; 10釐米=( )米,寫成小數是( )米;100毫米=( )米,寫成小數是( )米。接着課件出示:因為1分米=10釐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最後讓學生從左往右、從右往左觀察,發現了什麼?同時讓學生動手操作驗證得出結論“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教學用具,讓學生充分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這一活動教師給足了學生交流、討論、動手操作

的活動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索、自主的發現。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讓每一個孩子都在探索的活動空間中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他們每一個人都是親身去經歷和感受了的,活動給他們的體驗是很深刻的。

我讓學生通過橫向觀察、縱向比較,圍繞“變與不變”的特點引導觀察、思考、討論。學生們不僅很快歸納出小數的性質,而且使他們明確了這一知識的形成過程。採取在直觀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遵循了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較好的實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 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去證實,從而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小數的性質》課後教學反思 篇六

在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示一瓶飲料:甲商店標價為3.00元,乙商店標價為3元,哪家商店便宜。得出3.00元=3元。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着小數的性質。接着通過觀察米尺,引導學生得出0.1=0.10=0.100。讓學生從左往右看,是什麼情況?再從右往左看,是什麼情況?你有沒有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得出:小數的末尾多一個“0”、兩個“0”,或小數的末尾少一個“0”、兩個“0”,他們的大小仍舊相等。接着讓學生舉例,象這樣關係的等式還有嗎?在學生舉的例子中選其中一個加於驗證(0.2=0.20)。我先讓學生同桌商量一下用什麼方法驗證,然後動手操作。在操作中讓學生再次理解小數的性質。

在引導學生歸納小數的性質時,生1:小數中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馬上有學生不同意,並舉例如果是0.02與0.2就不相等。學生在自主評價中感悟到“小數”“末尾”等關鍵詞語的深刻含義,從中體味到數學的嚴謹和縝密。在這堂課中,設計了兩次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操作、討論、驗證、想象。讓合作探究性的學習貫穿於活動的始終。在實踐材料的上,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自主選擇適合自己動手實踐和探究的驗證材料,這樣有利於學生知識的主動構建,更有利於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學生在靜態和動態中主動經歷着“做數學”和“研究數學”的真實過程,每一次小小的發現都表達着他們對數學學習個性化的體悟與創造,每一次小小的補充,都見證着他們數學經驗的藴育和理解能力提升。

但通過深刻反思,還有很多不足:

1、第一次實踐活動的設計,教師圍繞小數的性質,提出諸多細小的問題,學生在這些問題的牽引下被動地回答,被動地教授。

2、第二次實踐活動的設計,組織驗證0.2=0.20,我先讓學生同桌商量一下用什麼方法驗證,然後動手操作。但有的同桌根本商量不出方法,也沒辦法進行驗證。這一點我在備課時,太理想化,以為通過同桌商量應該沒什麼問題。如果改為你想用什麼方法加以驗證,説給大家聽聽,然後再動手操作,效果肯定會更好。所以這一個環節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3、本節課中教師還是講得多了一點,對於學生存在的問題處理得急了一些,例在學生第二次驗證時,再多給學生一些時間,或許每個同桌,都有自己的辦法加以驗證。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儘量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小數的性質》教學反思 篇七

本節課的教學,是要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性質”上運用所學知識來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在本節課教學教程中,我力爭做到“學生會的不教,學生能探討的不引,學生能發現的不導”。認真作好自己角色的定位,始終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能根據教師的引導,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真正還課堂於學生。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智育與德育容於一體,較好的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尊重主體,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

國小數學教學要讓學生充分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並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本節課教學中,我更多地關注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引導學生沿着“猜想、驗證、總結、應用”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

首先,引領學生從生活中提取數學素材,提出0.3=0.30的猜想,然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從不同角度去驗證猜想。學生從表示的具體錢數;藉助方格圖,從他們所表示的意義和陰影部分大小;利用數位順序表等多個角度去驗證猜想,總結出小數的性質,然後再把性質運用到生活之中。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總結,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融洽,真正做到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和交流。

2.關注生成,讓教學真實有效。

課堂教學中的生成,往往能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當下的思維狀態,學生認知的起點,學生的困惑等等。教師要充分關注生成,併合理引導學生的生成,課堂教學才能更加真實有效。在本節課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動手塗一塗,畫一畫,量一量等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真正體會到了小數性質

3.基於生活,尊重學生生活經驗。

數學教學要基於學生生活,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驗“數學從生活中來”的過程。本節課,注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取素材,讓學生嘗試從生活素材中發現小數的性質,並根據生活實際理解和應用小數的性質,實現把學生的生活經驗數學化。

例如,選取超市情境,讓學生在自己經常看到的標價牌上發現小數的一些特徵,在驗證小數的性質是時,學生首先想到的也是根據0.3和0.30所表示的具體錢數來驗證。

這樣設計,讓學生用數學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思考問題,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知識是從自己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充分地體會到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吸取上節課的教訓,我調整了一下教學方式,在教學小數的意義時,我放慢了教學腳步,讓每個學生都能較好的理解小數的意義,為下面的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努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他們會説小數的意義。因此在教學本節課時,學生的表述基本上達到了我預想的效果。同時,通過對這節課的一些環節的修改也使我的課有了較為清晰的條理,我自己也有明顯的感覺,這節課比上次的課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還存在很多不足:

(1)個別環節處理不當,如在學生學習完小數的性質後可以先講授小數的改寫,因為小數的化簡其實也是小數改寫的一部分。

(2)練習設計不合理,沒有體現出層次性

(3)板書不夠直觀明瞭。比如讓學生觀察2.5=2.503.00=30.1=0.100.5=0.50這四個等式的時候,應在等式上畫幾個弧線,讓學生更清晰的看出變化的規律。板書應能體現出學生的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