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研究性學習報告【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9W

國中研究性學習報告【通用多篇】

國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一

調查蝙蝠習性

參與學生:xxx

指導教師:xxx

一、研究背景:

在中國,蝙蝠是福氣的象徵。但是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來説,蝙蝠的身影卻越來越難以發現得到,而且夜行的習慣使得我們也越發的感到好奇。恰好這次有了學農這個機會,來到這個環境優美的生態校園,並意外的尋覓到它們的蹤跡。由此我們開始了一段奇妙的探索旅程。

二、活動目標

(1)瞭解蝙蝠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以及相關文化背景

(2)研究抓捕手段和安全防護措施

(3)觀察並測量蝙蝠體型

(4)鑑定蝙蝠的品種與性別

(5)交流活動感受和探討如何保護蝙蝠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1、分成四個小組,分別是蝙蝠的生活環境、蝙蝠的天敵和生長過程、蝙蝠的繁殖以及校園蝙蝠的分類。

2、為了調查蝙蝠,我們在傍晚對西區田邊、舊古建築進行踩點,觀察蝙蝠的活動時間,確定蝙蝠巢穴

3、在第二天傍晚開始真正的捕捉行動,到稻田邊張網捕捉,我們發現七八隻蝙蝠的黑影在天空中徘徊,我們用竹竿舉起細網,多次進行定點捕捉,最後分別抓到了三隻蝙蝠,兩隻雄性,一隻雌性。除第一隻意外死亡外,其他存活。

4、分組統計整理所蒐集到得資料以及抓來的蝙蝠。

5、撰寫專題報告

6、小組分享

四、活動成果與評價

(一)

當地蝙蝠種類與體型數據

東亞家蝠(學名:Pipistrellusabramus),又叫日本伏翼,隸屬於小蝙蝠亞目蝙蝠科伏翼屬,是一種於東亞地區常見的小型蝙蝠。一隻成年東亞家蝠的個體身長能夠有4.8釐米,尾部則能夠長4釐米,翼也可伸至3.6釐米。它們最喜愛住於舊式建築物上面的天花板及屋檐之內。它們主要捕食蚊及飛蛾等細昆蟲為主。它們廣泛分佈於東亞地區,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及日本等,我國華北、東北、華東和華南各地區均有分佈。

東亞家蝠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出眠後在6~7月間產仔。

藥用價值

它可用作一種中藥,用於久咳,瘧疾,淋病,目翳等。

它的糞便也是一種中藥,叫夜明砂,用於目疾。

(二)生態保護與文物保護的矛盾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農校的舊公室,我們在辦公室屋檐的縫隙裏發現了蝙蝠的巢穴。我們不禁都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蝙蝠長期在這種木製結構的古建築裏築巢的話,那麼這就會對古老的文物造成腐食與破壞;若為了保護文物而把蝙蝠棲息環境給破壞掉的話,就會造成許多蝙蝠流離失所,甚至導致一個個小生命的凋謝。那麼我們在保護動物棲息地與保護文物的十字道路上,我們應如何選取?對於這個我們務必深入探究一下。

(三)學生收穫:

這次蝙蝠調查活動我們收穫良多,及體會到大自然的千姿百態,也認識到了自然與人類發展的矛盾,既豐富了我們的自然科普知識,也增強了我們的動手潛力。世界總是那麼的矛盾,是保護蝙蝠來保護生態環境,還是為了保護古建築來使蝙蝠流離失所;是為了測量一次數據而意外傷害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還是為了自己的良知而不忍下手讓它自由的飛翔。我的心中只有一個答案:生命最重要。這個世界是一個個生命而組成,或強大,或弱小,但不管怎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反觀人類社會,一個個行屍走肉,為着利益而活着,為了幾個銅錢而殘害多少生命。我大概是做不了什麼生物學家,我不忍心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我面前終結。那蝙蝠在網中拼命掙扎的情形不時在我腦中閃現,我想説:保護每個物種,珍愛每個生命。

(四)指導教師的認識和體會

觀察過蝙蝠一段時間,也尋找過蝙蝠的巢穴,充分評估後開展本次活動。學生對此也十分感興趣個性是男生,覺得這個課題十分刺激也十分有挑戰。這個可能和人類這個哺乳動物千百年來渴望飛行有關係吧。

第一天晚上帶學生走了校園熟悉環境,第二天開始抓蝙蝠,可能是人比較多,燈管比較多沒有捕抓到蝙蝠。學生有些失望,覺得如果不能親密接觸可能探究就只能停留在書籍和網絡當中。我覺得我們的方法是對的但是工具還是準備不充分,兩邊的竹竿不夠長。於是第二天我們換了兩根長的竹竿。效果就十分明顯。在很短的時間內抓到了三隻蝙蝠。本來我們取樣也就需要兩隻,一隻雄性一向雌性就夠了,但是我們前兩次都抓到了雄性,最後在第三次抓到了雌性蝙蝠。學生整個晚上也十分興奮,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就把調查報告七嘴八舌的完成了。可能不是很成熟但是這個是他們的收穫。從中我們也對學生進行了環境教育個性是環境教育。因為這些捕鳥網會傷害鳥類。

國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二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好處及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閲讀要求是:“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國中生的語文課外閲讀現狀實在令人擔憂。我們以前對自己校園的九年級和七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面窄、時間短、量少、不得法,每一天閲讀時間少得可憐,40%的學生平均每週閲讀3小時以上,20%的學生平均每週閲讀2小時以上,25%的學生平均每週閲讀1-2小時,甚至還有15%的學生每週閲讀時間不足1小時。對於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閲讀過的學生所佔的比例較高,但我們瞭解到,其實,對於這些名家,他們也僅僅看過少量的幾篇文章,根本談不上深入的瞭解。此外,對於一些外國作家,卻只有少部分學生閲讀過。可見,學生的閲讀面較為狹窄,閲讀的深度也不夠。

語文課外閲讀活動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並構成學習潛力有着極為重要的好處。蘇霍姆林斯基曾説:“課外閲讀,用形象的話來説,既是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課外閲讀,在學生面前展現了一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妙世界。它指導學生認識人生,熱愛生活;它召喚學生張開思考的風帆,在書海中遨遊;它啟迪學生仰以察古,俯以觀今,尋求信仰的力量、精神的支柱;它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發展個性,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語文新課程標準解讀》:“國中生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閲讀計劃,廣泛閲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閲讀兩三部名著。”可見,課外閲讀舉足輕重。

當前中學生的閲讀需求呈現單一性和簡單性問題。對文本的閲讀,處於淺閲讀階段,一如大眾對影視作品的需求,追求故事情節的波瀾、跌宕起伏,讓自己明白的故事比較多,從而多些生活談資;再者獲得些心中有卻不甚明朗的理性認識,殊不知這些理性認識是很廉價的。而對作者的行文思路,構思技巧,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等比較專業的閲讀要求,學生們表示沒有想過。顯然學生的閲讀需求是較低層次的,沒有站在學習者的角度思考。他們的閲讀目的、需求亟待提高。

課外閲讀的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超多的閲讀中既訓練思維,增長心智又理解美的薰陶和浸染,養成自己的文學素養。在閲讀中關注作者對某一現象是怎樣思考的,即作者是怎樣想的,把握他的思維脈搏,學習別人的思維。回過頭來再看看自己是怎樣思考的,從而在比較中提高自己的思維潛力。在閲讀中我們要感受作者所刻畫的美,品味美,沐浴美,構成美感。最終用思想養成思想,用美生成美。

針對以上狀況,我、周秀華、曾嵐嵐三位教師確立本課題並在所任班級實施,期望能夠對學生有所幫忙。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好處

新《語文課程標準》把中學生的課外閲讀,尤其名著閲讀擺到了比較明顯的位置。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閲讀總量到達400萬字以上”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如何提中學生名著閲讀質量的新難題,因此,加強中學生名著閲讀的策略研究勢在必行。據瞭解,我校九年級學生的課外閲讀量遠遠低於這一要求,學生的閲讀興趣不濃,閲讀時間少,方法有待提高,為此,在校園教研室指導下,與學生討論後開展此項活動。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板塊的一項資料。它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取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研究性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用心性,“研究”這個詞本身就具有挑戰性,而學生選的課題往往是平時自己最感興趣的,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閲讀名著用心性。對國中學生而言,“研究性學習”只是一種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三)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趨勢

目前國外研究性學習呈多樣化趨勢,其特點或圍繞着問題等的提出和解決來進行學習活動,或使研究性課程呈現出多層面的開放性,或更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過程。在我國從教育文化積澱和現實條件來看,實施研究性學習既是更新教育觀念的過程,又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的過程,更需要全社會的支持。

名著閲讀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資料,其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它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他們受用終身的精神底子。教師對於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學生在名著閲讀過程中出現的障礙和問題,如果加以正確的引導和疏通,使學生能望其門而入,領略名著的無限風光,讀出滋味、培養興趣、領悟內涵,最終就到達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而如今的中國,各種流行閲讀正在迅速興起,閲讀的通俗性、功利性、休閒性和大眾化,使中學生的閲讀重心發生了轉移,也使名著閲讀面臨着巨大的障礙和危機。

(四)創新之處

研究性學習的本質在於,讓學生親歷知識產生與構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獨立運用其腦力勞動;追求“知識”發現、“方法”習得與“態度”構成的有機結合與高度統一。

和現有的學科教學不同,研究性學習不再侷限於對學生進行純粹的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和獲得各種潛力。學生透過研究性學習,不但明白如何運用學過的知識,還會很自然地在已經學過的知識之間建立必須的聯繫,而且,為了解決問題學生還會主動地去學習新的知識。課堂上最大的創新之處在於學生對年代久遠的小説、散文、戲劇等文學作品有自己的解讀,能夠根據自己的閲歷和生活經驗理解和詮釋書中的故事,學生的課堂發言、討論、表演、提問以及課後的總結,讀後感都充分説明了這一點,老師的講堂轉成了學生的發言堂,教師退居幕後,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和看法,有效提高了閲讀興趣。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有了改變,嚐到了“當家作主”的甜頭,極大增強了自信心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和資料

1、學生對“研究性學習”這一新的學習方式進行實踐,體驗這種閲讀方法的益處。

2、關於名著閲讀方法的自我探索,找到自己喜歡的有效的讀書方式方法,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3、對《名人傳》《格列弗遊記》《傅雷家書》等中外著名小説以及魯迅冰心等適合國中學生閲讀的名家散文名著進行研究性學習,拓寬視野,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對文學作品的鑑賞潛力。

三、本課題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從研究之日起,針對參加試驗班級學生名著閲讀狀況和閲讀水平進行調查分析。

2、文獻研究法:透過查閲各種相關文獻,瞭解研究動態,不斷提升教師認知潛力,提高教師指導水平。

3、個案研究法:透過對典型案例的挖掘、整理、分析,探索學生名著閲讀方面及閲讀方法上的成功經驗與不足,及時矯正研究方法。

4、經驗總結法:針對各階段的分期工作,適時進行總結,發現不足,及時提出改善意見,以確保課題研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還能夠採用比較研究法、談話法、抽樣調查法、統計法,並藉助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檢測、研究。

四、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

為使課題研究順利進行,並能取得實際效果,我們初步設想,本課題研究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以《名人傳》為例來説明各部名著閲讀的實施步驟)

(一)導讀階段(安排1—2課時)本階段,

指導學生閲讀教材中“名著導讀”的相關資料,並向學生補充導讀材料,如作者生平,寫作背景,思想資料及藝術特點簡析等,讓學生對作品先有個大體的瞭解,然後佈置閲讀任務、明確閲讀要求、統一閲讀進度。另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掌握一些閲讀長篇小説的基本方法。

(二)積累性閲讀階段(安排10周左右)本階段要求學生以泛讀為主,每週閲讀十回左右的資料。每週設計作業如下:

1、摘抄語段:摘抄本週閲讀到的精彩語段,並做簡單點評;

2、資料概括:概括本週閲讀的資料,不少於500字;

3、寫讀後感:每篇圍繞一箇中心來寫,力求有自己的見解,不少於500字。(思考到學生差異,不同程度的學生能夠從以上作業中任選其二來完成。)

本階段,教師以培養學生閲讀興趣,構成良好閲讀習慣為中心目標,每週抽查學生作業並做有針對性的指導。在逐回閲讀完全書後,安排1課時,由學生髮言、討論,教師歸納、總結。

(三)探究性閲讀階段(安排2周左右)

1、分析人物形象(2周):本階段安排學生精讀有關情節,指導學生重點分析貝多芬、列夫托爾斯泰、米開朗基羅的形象,並以“我眼中的×××”為題寫一篇作文,然後按學生作文所分析的人物形象進行分組交流,最後推薦出優秀作品展評。

2、瞭解小説的思想資料和藝術特色(安排2課時)由教師開設一次“名著欣賞專題講座”,幫忙學生更好地瞭解名著的思想資料和藝術特色;然後,組織學生根據講座指導,查找資料,完成一篇讀書筆記,嘗試分析小説的思想資料、藝術特色。

(四)總結階段(安排1周左右):本階段準備開展《名人傳》影視欣賞、讀書筆記展評、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一方面繼續調動學生課外閲讀的用心性,另一方面幫忙教師檢測學生的閲讀成果。

四、活動評價每學年進行一次活動評價,包含參照學生讀書筆記等材料進行的過程性評價,和透過設計名著閲讀試卷對學生進行的總結性評價。

五、課題組顧成員及分工

課題負責人:

錢明霞:中教一級,語文組組織,負責本次課題研究工作的組織與管理,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收集整理研究過程中的各種資料,撰寫開結題報告。

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曾嵐嵐:星村中學高級教師,有着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主要負責課題組研究的理論指導工作。主要負責活動課攝影安排和總結整理工作。

周秀華:星村中學教師,深受學生的喜愛並深深地愛着學生。有着紮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都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主要負責材料的收集,組織相關實踐活動。

六、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呈現方式

1.學生讀書筆記,學習心得、手抄報等相關材料。

2.研究課題組“活動課”“研究課”相關資料。

3.課題研究反思、階段性總結及結題報告等。

4.撰寫相關論文等。

七、主要參考文獻

1、埃明達。美法韓日《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J]。內蒙古教育,2004(8)

2、胡慶芳,程可拉《當今美國中國小研究性學習的模式研究》[J]。教育科學,2003

3、王愛芬《國外及我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4)。

4、錢旭升《我國研究性學習的研究綜述》[J]。教育探索,2003

5、黃朝兵《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創新人才》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5

6、李漢雄《中學生課外名著閲讀的重要性及方法》甘肅省基礎教育網絡教研。2010

國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三

(一)摘要: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它的研究領域已幾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學和許多社會領域,已成為各類科學發展的原動力。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它既有科學的思維,數學的方法,又有實際動手潛力的訓練,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科學方法,科學素質,已成為物理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要讓學生會發現問題,會提出問題,會用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實踐的方法去探究這個問題,去解決這個問題,從科學的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所以我們物理教學的方法和方式務必進行大規模的變革。但就國中學生而言他們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抽象思維的潛力較差,個人學習的潛力不強,更缺乏實際的動手潛力,個人難以持續的去探討一個問題。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組根據國中學生好奇、好問、好動的特點,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切人點,採用“以學帶玩,以玩促學”的方法確定了《國中物理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縱觀科學的發展,任何一個科學的發現都離不開科學家對自然現象的質疑,離不開科學家對自然現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個技術上的創新也都是勞動者對生產實踐的探究和再創造的結果。德國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説:“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的價值感喚醒。”

而傳統的物理教學是以傳授物理學的知識為主,即向學生傳授一般的物理規律,把超多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用這種方法培養的學生能應付各種考試,在考試中游刃有餘,出類拔粹。但讓它們去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或獨立地去完成一個研究性的課題,就會困難重重,甚至束手無策。

參考書目及資料:

《大氣壓強原理》、《高中實驗大全》、《物理與生活》、《摩托車中物理知識探究》、《密閉液體對外加壓強的傳遞》、《有效進行探究性教學須注意的問題》、《白熾燈炮漫談18問》、《電與熱探究教學的反思》、《利用《物理與社會生活》

(三)目的和好處:

1、讓學生透過實驗活動感受物理學之美,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潛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敢於創新實踐的潛力。

3、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潛力,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潛力,培養學生不折不繞敢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合理處理信息的潛力,培養他們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潛力。

5、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體驗物理學和人類社會的關係,體會用物理學為人類社會服務的意識。

(四)研究方法:

“創設情景————發現和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或實踐方案————實驗探究和調查分析————總結分析————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五)體驗與反思

本次研究性課題,同學們實誠信,講原則,説到做到,決不推卸職責;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終堅持有始有終,從不半途而廢;肯學習,有問題不逃避,願意虛心向他人學習;我們的組員十分聽從指揮,合作的十分融洽,從頭到尾到沒出現什麼大的分歧。這是十分難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全部毫無保留貢獻到這次活動中了。

國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四

研究課題:海南的茶葉產地分佈及其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

小組組長:xxx

小組成員:xxxxxxxxx

指導老師:xxx

研究方法及步驟:

1,分組,分工;分別進行上網查詢,查閲書籍,問地理老師等。

2,對查來的資料進行篩選,選取最有用的信息。

3,對信息進行整編,整理出一篇報告。

研究目的:海南特色茶葉眾所周知,品起來更使君感覺到絲絲清爽,蕩氣迴腸。那麼,海南究竟有哪些特色茶呢海南又具備怎樣的優越條件致使能種植出這麼好的茶葉呢對此,我們對海南的茶葉產地分佈及其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報告:

在校園全面展開的這次研究性學習的活動中,我們小組5人與指導老師一齊提出了這個課題。這個課題的側重點在於分析與取證,結合茶葉的生長環境,與海南主要種植茶葉的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相比較,得出結論。這個調查報告主要結構是:先介紹茶樹普遍的最適生長條件,再依次列舉海南茶葉主要分佈地――五指山,白沙及萬寧中的特產茶葉,及它們生長所需要的環境,透過介紹上述三地的自然條件,最終得出結論。

一,適宜茶葉生長的條件

茶樹生長對氣温和熱量的基本要求:

茶樹喜歡温暖的氣候條件,對温度和熱量有必須的要求。在適當的温度條件下,茶樹才能生長良好。氣温在10—35度之間時,茶樹通常能正常生長,在20—25度時生長最快,氣温超過35度時茶樹新梢生長緩慢或停止。在春季一般日平均期望穩定在8—14度時,茶樹的越冬芽開始萌發。氣温降到15度左右時,新梢就停止生長,但根系一般在温度低於8度時才停止活動。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茶樹在冬季不能正常生長,處於休眠期,在某些地區由於冬季温度過低還會造成凍害。除了對温度要求外,茶樹對積温也有必須要求。一般狀況下,一年之中大於10度的活動積温越多,茶樹的生長時期就越長。茶樹每萌發一輪所需的大於10度的活動積温為760—1060度。(海南島年平均氣温在23度左右,最冷也超但是5度,這就為茶葉的生長帶給了一個很好的條件。)

茶樹生長對水分條件的基本要求:

水分是保證茶樹正常生長的基礎條件之一,雨量不足,空氣濕度太低,對茶樹生長不利。降水是茶園水分最主要來源,保證茶樹能正常生長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毫米以上。在茶樹生長期間,月降水量通常不能少於100毫米。當月降水量少於50毫米時,茶樹缺水。空氣相對濕度對茶樹生長也會產生影響,一般認為,在茶樹生長期比較適合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0%—90%,低於50%對茶樹生長髮育不利,而且使茶葉質地粗硬,品質降低。(海南島年平均降水量控制在1500毫米左右,最低也在950毫米以上,所以空氣濕度較濕,茶葉水分多,味道純。)

茶樹生長對土壤的基本要求:

茶樹對土壤條件有必須要求,一般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個性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4.5—5.5最為適宜,PH值高於6。5的土壤不能種植茶樹。我國適合種茶的土壤主要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棕壤,褐土和紫色土等。

二,生長在五指山地區的茶葉

五指山市年平均氣温22.4℃,無寒冬,無酷夏,四季如春。在那出產的主要特色茶葉是苦丁茶與水滿茶。

苦丁茶(海南最早的野生茶)

苦丁茶屬冬青科植物,適合於熱帶及亞熱帶氣候條件下生長,據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茶味苦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矣,”唐代名醫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記載“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本草拾遺》記載“久食令人瘦,去人脂”《標準藥性大辭典》亦載“苦丁茶味甘苦,性寒無毒,為涼肝散風要藥……”可見苦丁茶具有:降血壓,血脂,消熱消炎,防齦解酒,消帶減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理療保健功效,適於日常飲用,是理想的純天然綠色保健飲品,“取於天然,飲得自然”。海南島五指山脈,海拔1867米,常年雲霧繚繞,雨水充沛氣候濕潤土質疏鬆肥沃,是苦丁茶最為理想的生長地區:正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五指山苦丁茶獨具一格的品質。因此,海南五指山苦丁茶才如此享譽海內外。

水滿茶

水滿茶也是海南綠茶中至高無上的貢品茶水滿茶是五指山野茶,長年生於雲霧之中,得天地之精華,醇郁甘甜,且有防感冒,止腹瀉,健胃醒神之效。五指山野茶在萬畝以上,現有移植。茶樹植株為喬木型,大葉種,樹姿直立,分枝部位高,葉橢圓形,葉面隆起,葉齒淺稀鈍,芽葉無毛,樹高11~12米,樹幅7~8米。主要分佈在五指山區,產量少,適宜製作綠茶。之所以是貢品,是因為水滿茶的生長條件太獨特了,置於高山雲霧之中,只有雲霧繚繞,恍若仙境的五指山山腰才能滿足其生長條件。

三,生長在白沙縣的特色茶葉

白沙綠茶

白沙綠茶―產於海南省五指山區白沙黎族自治縣國營白沙農場。白沙黎族自治縣坐落在黎母山脈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為東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積佔41.9%,全縣大小山峯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峯有20多處,南部鸚歌嶺為最高峯,1812米,是僅次於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全縣大小河流30條,其中流經境內的南開河,石碌河,珠碧江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白沙縣屬熱帶季風性氣候,高温多雨,光熱充足,全年日照2056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温21.9℃~23.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區氣候特點突出。產茶區位於該縣鸚歌嶺下方圓10公里的小盆地。那裏四面羣山環繞,溪流縱橫,土質肥沃,雨量充盈,雲霧瀰漫,氣候温和,是屬於高山雲霧區。年均陰霧日長達215天,月均氣温16.4~26.9℃,温射光合作用強,乃是天然的產茶之地。白沙境內的國營白沙農場是白沙綠茶的主要產地。目前白沙農場的茶園面積已發展到5000多畝,種植的茶樹為海南,雲南大葉與福建水仙,烏尤四個優良品種。其特點為:葉之更換,花之發育,實之結成,均為局部進行,因此茶山常年翠綠,四季枝葉繁茂,芽長柔嫩,優質高產,1993年幹茶產量已達五千擔。

四,生長在萬寧的特色茶葉

萬寧市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温差小,積温高。年平均氣温24℃,最冷月平均氣温18.7℃,最熱月平均28.5℃;

一是全年無霜凍,氣候宜人;

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

三是日照長,年日照時數平均在1800小時以上。

鷓鴣茶

東山嶺的鷓鴣茶有名氣,那是因為茶樹吮吸了當地土壤裏酸鹼適度的豐富有機物質,受益於山川靈氣,雲霧,香露,茶葉長得綠油油,毛茸茸的。新摘的茶葉放進嘴裏品嚼,起初有一絲苦澀味;之後就是沁透肺腑的馨香。經過科學加工處理後的茶葉,色澤清亮,味似甘草,芬芳沁人。科學分析報告證實,鷓鴣茶葉中內含人體所必需的9種物質和17種氨基酸,其中可溶性鈣和鎂元素含量甚高。這也應證了萬寧實有的中性且高度肥沃的土壤。

其實在海南生長的特色茶葉還是十分多的,我們在那裏只是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茶葉,所談到的資料還是屈指可數,肯定不能滿足讀者及校園的要求。以後的地理學中,我們將會學到更多的關於植物種植的環境,我們研究課題的中學生,海南茶葉協會,海南有關的學者也將繼續努力,為着力解決海南的茶葉種植,發展,銷售,前景作出貢獻。

國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五

一、調查背景

很多初來乍到的寄宿生對我校的食堂總是不太滿意,無論是高校或是中小校園,學生對食堂的笑料或評判層出不窮,近年來食堂問題也接連不斷,十分有必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二、引子

2003年,國內各地上半年校園接二連三發生了多起食物中毒事件,海南省連續發生了12起中毒事件,其中校園食物中毒佔7起,校園中毒人數佔了中毒總人數的七成;暑假開學前後,江蘇省共有10所校園發生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達300餘人有消息説,今年衞生部收到的重大食物中毒報告在發生起數、中毒人數、死亡人數方面呈明顯上升趨勢,個性是校園食物中毒時有發生。幾乎每一次校園食物中毒的調查結果,都會出現“食堂衞生存在多種隱患”類似的字眼。校食堂引進社會化管理後,飯菜的品種確實豐富了,這是現實。對食堂飯菜質量的不滿,導致了不少校園的學生外出“覓食”,這使得許多校園周圍的小飯店和小飯攤繁榮昌盛,生意異常紅火。然而,這些飯店和露天小飯攤,大部分的衞生狀況極其糟糕,也許是另一次食物中毒的起源地。

三、收集資料

1、透過寄宿生的問卷調查瞭解學生對本校食堂的評價;

2、透過縣裏的學生了解各縣食堂作為比較;

3、上網搜索相關資料。

四、研究過程

(略)

五、推薦

1、衞生管理待加強;

2、清理校內小賣部,校外飲食小檔應嚴管;

3、投入資金改造硬件,加強衞生檢查。

4、每週制定科學、合理的膳食食譜,既要適合學生的口味,又要保證各種營養素的攝取和吸收。

5、增加花色品種,提高學生的食慾。

6、不斷推出新款菜餚。

7、面向全體、照顧個別。

六、總結

校園無小事,校園食堂衞生關係到每個學生的健康,相對於他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其它都務必退居其次。一次校園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就等於敲響一次警鐘:改變校園食堂“營養不良”的狀態,加大對食堂衞生的監管力度,已變得異常緊迫。

讓全社會都關心校園食堂吧!我們只從小方面上進行調查研究,不到之處或錯誤的地方請大家指出!謝謝!

國中研究性學習報告 篇六

在近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組織指導了八年級年(7、8)班中的10位同學參與了《一次函數與生活》這一研究性學習課題。使學生在我的引導下,用函數的眼光去觀察、體驗社會生活,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同時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決定,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在整個指導過程中,有了許多心得體會

一、研究性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創造性。

在研究性學習面前,人人平等,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習用心性能夠得到盡情地發揮。在指導小組成員研究的過程中,我瞭解到部分學生基礎課成績並不是十分突出,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和獨到的見解,卻是令人大為讚賞的。當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之後,他參與到學習中的主動性、用心性、創造性會空前地高漲,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幅度地提高。

二、研究性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職責心。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和途徑,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更需要學生就應具備研究性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為這不僅僅僅是獲得直接經驗和知識的方式,更是為學生將來開展個性化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維基礎。自從確定課題以後,研究小組同學就開始利用平時在校的空餘時間去圖書館、上網查找資料;利用雙休日去不同的地方進行調查研究,並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彙總。透過這樣的尋尋覓覓,查查找找,不斷修正,研究小組同學對這一課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鍵是培養了學生的治學精神,使他們具備踏實嚴謹的作風,體會做學問的艱難曲折;同時進—步明白做任何一項工作都務必有必須的職責心和敬業精神。這種職責心和敬業精神的培養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之一。

三、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潛力如何,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學生一齊外出調查,一齊查閲資料,一齊總結分析,一齊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會起巨大的作用。透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協作潛力和社會交際潛力,正好填補了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好處。

研究性學習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選取權,使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在課題研究中湧現出不少奇思妙想,用科學、創新的精神去學習、探索成了學生最大的樂趣。研究性學習課程不僅僅僅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是透過改變學習方式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它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空間。因此,研究性學習洋溢着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着鮮明的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