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物理實驗【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2W

八年級物理實驗【通用多篇】

物理實驗小論文 篇一

一、物理實驗在國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1.物理實驗能從抽象衍生到具體,為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物理實驗對培養學生的物理興趣起着促進作用,同時也能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加強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達到了物理教學的真正目的。在物理實驗中引導學生觀察物理現象,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具體的實驗分析,把抽象的物理問題簡單化,同時也讓學生直觀清楚地看到物理實驗的結果,增加了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讓物理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科學性。例如,在講述物理電路圖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己進行課堂理論學習,自行設計電路圖,再動手進行試驗,鼓勵學生創新,將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並將實驗結果和自己的想法進行進一步的對比。

2.物理實驗將靜態理論延伸到動態實驗,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物理實際上是一個十分抽象的微觀世界,物理主要告訴我們自然萬物的生存規律以及自然現象的產生演變。物理教材是靜態的,是將物理概念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這些對於國中生而言是很難正確理解吸收的。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會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例子為學生進行講解,促進其對概念的理解。例如,光反射、浮力等都是人的肉眼很難清晰看到的抽象概念,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的的確確存在着許多證明其存在的現象。如:鏡子、水面上漂浮的木塊等。然而一些公式的推導則需要教師通過物理實驗進行證明,讓學生不再僅僅依靠“死記硬背”,大大提高學生記憶的靈活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講解滑動摩擦力大小和壓力大小,即f=μF的關係推導公式,便能通過物理實驗探究的方法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和説明。

二、結語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沒有了實驗,任何理論知識都顯得空洞乏力。物理實驗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受物理現象,讓抽象的物理概念通過實驗的演示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物理實驗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在物理實驗操作過程中也加深了其對物理概念的理解,通過實驗總結出結論顯得更加有成就感。因此,物理實驗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

物理實驗小論文 篇二

1、前言

一個成功的學術研究絕對不是建立在一個人的努力之上得來的,正如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説:“不管一個人多麼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量。”物理科學理論的形成是建立在無數的實驗基礎上的。每一項政策的出台都有一個領導集體在背後的付出,每一項著名的理論的得出,它的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研究團隊,只有眾人團結在一起才能夠取長補短,彌補自己的不足。那麼小到日常的物理教學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否早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現在需要的是懂得團結合作、創新實踐的學生,這是當代社會賦予他們的使命。

2、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存在的問題

教師都曾走過學生時代,由於存在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通常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發現學生對於物理實驗課的熱愛程度遠遠超過課堂書本知識的傳播,當把合作小組的計劃告知的時候,出於好奇心,學生熱情高漲,紛紛選擇搭檔,好在上實驗課的時候可以合作。但是,隨着教學計劃的開展,物理實驗小組合作這樣的教學方法存在的一些平時難以發現的問題便會出現,這些問題大大降低了合作的效用,減小了學生那種對實驗課的熱情。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分組問題為了體現教學的人性化,將分組的問題交予學生自行安排,這也是鍛鍊他們的一種方法。由於學習成績的差異,學生平時所在的朋友圈大不相同。在安排選擇實驗搭檔的時候,教師所提出的要求就是大家要以學習為目的,尋找可以相互幫助的同學作為搭檔。可是在上課的時候就會發現,學生的小組水平差異太大,優秀的學生組在了一組,那些學習一般、之前單獨實驗的時候不會的那些學生又組在了一組,平時玩得好的學生組在了一組。這樣使得那些優秀的小組成績更加優異,一般的小組要解決的問題還是難以解決,那些玩得好的學生上課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的任務,總在開小差,聊天去了。合作問題撇開分組的問題,發現在實驗過程之中,通常也是問題百出,往往就是合作難以持續。在合作的過程中由於大家各執己見,意見不盡相同,然而又由於學生都比較倔強,通常在實驗的時候會鬧得不歡而散,使得實驗無法繼續。面子問題為了促進學生互幫互助提高成績,加強對問題的理解,在分組的時候選擇優秀生與一般的學生相互搭配,希望藉此幫助他們補缺補差,利用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及集體的榮譽感讓他們完成任務。可是由於一般的學生羞於將自己不會的問題提出來,甚至因為在優秀學生面前怕出錯惹得同學的嘲笑,更是連動手操作的勇氣都沒有了。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爭先恐後,亂成一團,毫無組織紀律可言。忘記職責有的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忘記自己的職責是做實驗,探究物理原理,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實,而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味地在聊天。

3、解決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存在問題的對策

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物理知識,開拓更多的物理創新思維,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創新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增加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的瞭解,瞭解物理原理的來源,對於小組合作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具體提出以下幾點解決對策。首先,既要考慮教學方法的人性化,也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分組時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但是教師也應該在一旁指導,使得學生分組時優秀與一般搭配,順利地完成分組。其次,團隊合作的精神是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學校應該積極開展關於此類的課程教育,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明白當中的重要性,為國家人才建設做出貢獻,盡心培育祖國的未來。在之前由於設備的原因,在物理教學方面,通常只是教師在課堂上説,學生在下面聽着,很多物理現象由於外部原因而無法向學生展示,就會導致學生聽着無趣,教師也會失去教學的熱情。這樣的教學往往比不上學生親身實踐的效果好。親身實踐,自己動手實踐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創造,而且可以勾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他們真真正正提起學習的熱情。現在社會進步了,國家重視教育的發展,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給許多學校撥款購置教學設備,新增的設備給教學實踐帶來福音,學生再也不用憑藉想象來聽教師教學了。比如在講到關於電壓電阻的有關課程時便可以不用再空講,而是帶着學生實驗,在傳授光的知識時常常需要做關於平面鏡成像以及小孔成像的實驗。起初在物理實驗課程之中,讓每個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某項實驗時,通常會出現優秀的學生很快完成實驗,而學習一般的學生無法按時完成實驗,甚至有時不知從何下手的現象。由於缺乏團隊合作的意識,學生往往會為了自身的榮譽而不願意去幫助其他的學生;而那些學習一般的學生往往又會因為害羞,不好意思而羞於請教。這樣的問題在教學中是比較嚴重的。經過不斷地實踐,為了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在物理實驗課上採用小組合作的方法,用以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掌握物理理論知識。小組合作這種教學方案的提出不僅可以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為學生將來參加學術研究奠定基礎,因為他們從小就培養了可貴的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再次,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學生的成長不僅僅是身體的成長,心靈的成長更加重要,應該增設心理教學內容,讓學生明白在學習過程中什麼是“不恥下問”,這樣有利於團隊合作的實現,也有利於成績的提高。在實驗完成之後回答問題的時候應該嚴守課堂紀律,按照順序,一個個慢慢來,這樣也會有利於知識的吸收以及問題的解決。最後,針對學生上課愛説話忘記自己職責的問題,教師應該加強思想教育,明確其自身的。職責,在學習中馬虎不得,應該穩重。

4、總結

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學無止境,學習的道路是遙遠的,在學習的道路上少不了合作,世界上哪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背後不是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團隊?因為團隊合作,補缺補差,善於傾聽解決問題,最後到達成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是教學的一個突破,也是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精神的重要舉措。

怎樣培養國中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論文 篇三

摘要:隨着現代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國中生物理課程教學質量的關注度也在不斷上升。在國中物理課程教學中,最重要的是需要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為此,文章對國中物理教學展開了分析,提出有效措施促進國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其他課程知識的學習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中物理;創新能力;分析

1前言

對於國中學生而言,物理課程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很好地實現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下,學校需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因此,需要加強相關措施的瞭解,通過國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2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國中物理對很多學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作為老師要想提升教學效果,就要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就屬於最近幾年才興起的一門教學法,這種教學法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的直觀以及立體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是帶着問題有目的的學習;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對知識點的理解也能加入自己的想法,最終可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説,在新的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聯繫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提出相應的知識點,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當筷子放入了盛滿水的杯中,會發現筷子有明顯的彎曲;下雨的天氣,在車內會發現降雨都是直接降到自己的身上,學生在學習之前就對知識點有一定的瞭解,引起學生的興趣,並確保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創新思維。

3在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多提問

在教學中創新思維的運用主要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識之上的,要鼓勵學生髮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對問題進行解答,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養成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就是説,在物理教學中,作為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要在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這塊着重培養。

4開展分小組的試驗

在傳統的教學環節,老師在對學生分組之後,學生必須嚴格的按照實驗的流程進行操作,實驗過程中,學生也不具有發言和自主選擇的權利,但是教學改革之後,老師的教學必須要聯繫學生的特點,在試驗過程中,老師應該是引導作用,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思考、動手和觀察能力,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首先要學會觀察,分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假設,最後需要試驗來對自己的假設進行驗證。過程中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比如説,在學習透鏡時,有一部分的學生會有下面的疑問,如果透鏡有一部分被東西遮擋住,那麼穿透過來,印出來的圖像仍然是原本的圖像嗎?印出來的頭像是否完整?要鼓勵學生主動的思考,作為老師需要正確引導,讓學生們自主的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自己動手之後,能夠發散思維,在驗證之後得出的結論才會影響深刻。教學時老師的位置務必擺正,要幫助學生思考,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5拓寬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書本上能夠囊括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物理教材也不例外,老師需要不斷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才能進一步的培養出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他們主動的學習,並抓住時機激發他們的`思維,牛頓能夠從掉落的蘋果發現萬有引力,並不是因為他的運氣好,更多的是平時就已經養成了觀察的習慣。而且他在平時也注意積累知識和技能。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給學生太多的壓力,要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能夠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具備有紮實的基本功,這樣可以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奠定堅持的理論基礎。

6重視學生創新萌芽的發現

對於國中學生來説,剛開始接觸物理知識時,存在着非常大的好奇心,這是對新鮮事物的探索欲,作為國中教學老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學生的探索欲,促進新知識學習水平的提高。物理知識和其他課程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學生進行實際動手,這對學生動手能力的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讓學生能夠了解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物理知識學習水平的提高。在進行物理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通過觀察、分析,並對整個實驗進行思考,這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大的好處。就比如説,在進行《電磁鐵》這節課程知識學習時,學生對此的興趣都非常的大,實驗課程的開展,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並在實踐中驗證自己的想法。

7加強創新動力的重視

為了促進國中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學生通過不斷提出疑問,才能夠有動力去解決問題。就比如説,在國中的物理課本上,會經常出現一些生活中的現象,這些現象的背後都藴藏着物理知識。像蘋果為什麼回落到地面上,而不是飛出去等這些問題。學生對這些生活中的現象存在着質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夠充滿動力,同時還能夠積極的思考。作為教學老師,需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當學生提出質疑的時候,老師應該給與鼓勵,而不是批評。這樣學生才會覺得提出質疑是正常的學習行為,對於學習成績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好處。就比如説,在講解《平面鏡》這節知識時,老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給學生們幾分鐘自由思考。通過問題引發學生們的思考。

8結語

總的來講,加強國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作為國中物理教學老師,需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重要性的認識,並加強有效措施在實踐中的應用,實現國中生創新能力的提高,為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敬輝。談國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6(02):106~107.

[2]魏志朋。談國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谷,2009(16):167.

怎樣培養國中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論文 篇四

一、情境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情境教學的使用降低了學生思考的切入點,使學生能夠從熟悉的事物出發順暢地進入思考狀態.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與熟悉事物的聯繫,建立生活化的課堂情境,讓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物理知識的展示,使學生能夠由感性過渡到理性,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例如學習有關“機械能和內能的相互轉化”時,利用實物操作的方法來建立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給每個學生一根較粗的鐵絲,看看誰能夠將這根鐵絲折斷,學生看着那根較粗的鐵絲在試圖了幾次後紛紛的放棄了,認為折斷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教師可以激勵學生來反覆的折,並且感受拐彎處的温度,在不緊不慢、堅持不懈的彎折後,學生會發現鐵絲慢慢的出現了裂痕,逐漸的斷開了.學生對這一現象非常的好奇,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不用很大的力氣就能將其折斷呢?學生的這一想法激勵了學生的思考,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學生所做的動作,讓學生觀察在做簡單的彎折的時候無形中產生了機械能,而這種能量逐漸的轉化為了熱能,這個學生能夠根據拐彎處的温度感覺出來;而能讓鐵絲折斷的不是這一點熱能,而是逐級積累起來的內能,學生頓悟這是用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的內能.這樣的情境,使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思維激活,在思考分析現象的過程中學習了新知識,將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極大的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問題教學,調動學生思維

問題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好的問題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代表性的問題,來驅動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的思維緊跟問題的轉變,層層遞進的進入對事物的探討中來,實現問題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有關“人耳聽不見的聲音”時,由於學生對聲音的產生有了一定的認識,讓學生思考“為什麼人們可以聽到蜜蜂飛舞的聲音,而聽不到蝴蝶飛舞的聲音?”這樣的問題,然後給學生播放“藍貓淘氣三千問”中有關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在災難來襲時,小動物們的引頸傾聽、四處逃散的場景,從而提出為什麼動物可以感受到災難的來臨,而人卻不可以?學生就會根據情境建立一定的思想,紛紛思考為什麼人不能聽到這些聲音,人都能聽到那些聲音呢?學生的這些疑問不僅驅動了學生的進一步思考,也激勵了學生想用實驗來驗證的想法;這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一台音頻發生器,讓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聽不同頻率的聲音,在逐漸的增大過程學生學生可以清晰的聽到一定頻率的聲音範圍,通過學生對數據的記錄,來感受人們能夠聽到的聲音,反覆幾次從而得出人耳能聽到的頻率範圍,深入對這節課的學習.通過這樣的問題情境,激勵學生的興趣和思維,使課堂教學有明確地方向性,確保了課堂的高效性.

三、探究教學,挖掘學生能力

探究式教學的深邃,能夠讓學生對知識有深切的體會,增強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的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力,幫助學生掃除思維上的障礙,由激勵逐漸的轉變為學生的自發學習;教師結合國中物理教學內容設置探究性的問題,在引導學生正確思考方法的基礎上提高課堂的高效性.例如學習“電磁感應”時,通過奧斯特實驗揭示電流周圍能夠產生磁場,學生通過對電流周圍小磁針的轉動,來感知電流周圍的磁場,從而給學生建立探究性的話題,發展學生的思維.通過學生的探究,學生學會了利用發散思維,電流逆向流動會怎麼樣,有什麼樣的規律沒有?經過學生的探究總結出安培定則;學生還會討論出如果電流增大會怎麼樣.通過學生實驗,學生得出增大電流可以增強磁場;另外在探究討論中學生還會逆向思維產生問題:電流可以產生磁來吸引小磁針轉動,而磁能不能產生電呢?要怎麼進行實驗設計來驗證呢?學生的探究使得問題有了深入的思維,於是學生開始對磁產生電做討論,紛紛提出自己的猜想,開始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通過這樣的激勵,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建立了一定的信心,由原來的被動提問逐漸的轉化為主動探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出一定的方法,學生潛在的能力被激發出來,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實現了學生能力的提高.

四、多媒體教學,清晰知識原理

隨着現在科技的普及,多媒體的應用逐漸走進課堂,給學生的感官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形象具體的展示了知識的內在原理,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的挖掘多媒體趣味性、直觀性、交互性的優勢,將實驗的原理、現象、分析清晰的展示出來,給學生的討論交流帶了便捷.例如學習“透鏡”時,先讓學生實驗:分別讓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和凹透鏡,學生通過這樣的實驗只能觀察到最終的實驗現象;然而理解光線在其中的行進時,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製作出行進的光線,讓學生清晰的看到光線在凸透鏡或者凹透鏡中的軌跡,形象的觀察折射光的路徑.在多媒體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像看動畫片一樣跟着光線的行蹤來思考,讓學生理解實驗就是簡單的光的折射,對於比較薄的透鏡來説,就可以將兩次折射看做是一次折射.由此學生不難得出凸透鏡對光有匯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這時教師可以再次利用多媒體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使學生深刻的理解物理現象的原理.通過這樣的教學,從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建立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五、小結

總之,教師要深入地研究教輔材料,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確定教學目標,採用靈活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豐富課堂教學,從不同的切入口增強物理的趣味性,以趣味帶動學生的興趣,使課堂的開展緊緊圍繞學生的思維,順勢而導地引導學生的思考、分析和討論,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建立,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