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個案分析 (優選10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W

【導語】

幼兒園個案分析 (優選10篇)

幼兒園個案分析 (優選10篇) 由本站會員“tc1”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幼兒園個案分析篇2:幼兒園個案分析篇3:幼兒園個案分析篇4:幼兒園個案分析篇5:幼兒園個案分析篇6:幼兒園個案分析篇7:幼兒園個案分析篇8:幼兒園個案分析篇9:幼兒園個案分析篇10:幼兒園個案分析

【正文】

篇1:幼兒園個案分析

班級:小二班

幼兒姓名:xxx

性別:女

年齡:4歲

教師:初梓然

一、案例背景

經過觀察該幼兒飲食習慣不好,吃飯時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存在。總是推遲吃飯時間,每次吃飯都比別的小朋友晚。吃飯前總會有各種事情。不是要去上廁所就是還有東西要玩,不能做到按時吃飯。

二、案例分析

1.該幼兒在家時家長異常疼愛,幼兒每次吃飯都要家長哄着才會吃。入學前幼兒每次吃飯家長都要給其一些玩具玩或哄好久才會吃,這就養成了幼兒吃飯前的一些不良習慣。

三、應對措施

第一階段:(第一週至第二週)

經過談心和説教啟發引導幼兒,使幼兒能夠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按時吃飯。教導幼兒按時吃飯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並且經過一些漫畫故事來教育幼兒,好孩子是要聽教師的話按時吃飯的。並且和家長達成共識來一齊引導幼兒,在此過程中逐漸減少幼兒飯前的玩玩具等的不良習慣。初期改變幼兒不良習慣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打罵幼兒。要以緩和的口吻來引導幼兒,讓幼兒自我意識到飯前要有好的習慣,不按時吃飯對身體是不好的。幼兒才會去改變,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第二階段:(第三週至第四周)

經過和家長達成共識督導教育幼兒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經過第一階段的引導慢慢減少幼兒飯前玩玩具時間直至幼兒養成飯前不玩玩具和按時吃飯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不能太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逐漸減少幼兒飯前不良習慣。當幼兒飯前習慣有所好轉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經過賞識教育讓幼兒有成就感,幼兒發自內心的去改變飯前不良習慣。幼兒改掉飯前不良習慣後,家長要配合教師使幼兒這一按時吃飯的好習慣堅持下去。

四、矯正結果

經過這一段時間對芷煊的觀察與指導,天樂基本上改變了飯前玩玩具的不良習慣。此刻,孩子飯前習慣良好,能按時吃飯,即使偶爾飯前想玩玩具,教師和家長經過引導幼兒也會放下玩具,按時吃飯。家長反映,此刻我的孩子按時吃飯了,身體也比以前好多了,為此他們多次感激教師的關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長。

篇2:幼兒園個案分析

一、案例實錄

(一)早上,銘銘很早就來到了幼兒園,班裏僅有一個小朋友.兩人在放好書包之後坐在一齊開始聊天......突然,銘銘衝我大聲的説:"教師,樂樂帶玩具了,幼兒園不許帶玩具."還沒等我説話銘銘很快從她的手裏將玩具搶了過來拿給我.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要得到表揚.一旁的樂樂卻哭了起來......

二、案例分析

長期以來幼兒的願望得不到滿足,致使她產生了“這樣的東西不屬於我”“為什麼你有我沒有?”這樣的想法,從而漸漸構成了妒忌心理。不管是搶別人的東西,還是不斷的告狀都體現了幼兒的這種心理。當別人的東西比她的好或者別人表現的比自我強都會激發她的妒忌

心理。孩子的妒忌具有明顯的外露性,具有攻擊性,破壞性。幼兒妒忌與大人妒忌的不一樣之處,主要是不能有效地控制自我的情感。大人在十分妒忌時還會盡量忍受,心中雖然不高興,但也不會形之於色;幼兒卻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情感,根本不研究後果。就如銘銘看到樂樂

的玩具產生妒忌心理一樣.那個玩具吸引她,她想要玩又怕樂樂不給所以就也"搶奪"的方式把樂樂的玩具搶來讓教師沒收,從而到達心理的平衡。之所以告狀是因為她好勝心強,想以此來引起教師的注意得到教師的表揚。

三、策略

1.要正確評價孩子。銘銘好勝心強,喜歡受到表揚和鼓勵。表揚得當,能夠鞏固其優點,增加她的自信,促進她不斷提高;如果表揚不當或表揚過度,就會使孩子驕傲,進而看不起別人,認為僅有自我好,別人都不如自我,甚至當有人説別人好,沒説她好,她就難以理解

可是要和她講清楚沒有經過別人允許就搶別人的東西是沒有禮貌的也是不禮貌的.喜歡別人的東西能夠徵求他人的同意後一齊玩.或者找家長買給自我.當孩子理解了教師的意見後再給予其表揚.例如:"銘銘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等.同時要讓她給對方小朋友真誠的賠

禮道歉,以便緩解尷尬的氣氛.好讓其明白知錯能改還是個好孩子的道理.

2.對孩子進行謙遜美德的教育。孩子因為自我有本事,但沒有受到注意和表揚,因而對那些受到注意和表揚的小朋友產生妒忌。所以在糾正妒忌心理同時還必須對孩子進行謙遜美德的教育,讓孩子懂得“謙虛使人提高,驕傲使人落後”的道理。讓孩子明白即使別人沒有稱讚自我,自我的優點仍然存在,如果繼續堅持自我的長處,又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自我的才幹就會更強,就會真正地長久地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家長還要了解自我的孩子,適當地指出她的長處和短處,使孩子明白人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學習,幫忙孩子正確評價自我。[由本站網友投稿]

3.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有妒忌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爭強好勝的性格。家長要引導和教育孩子用自我的努力和實際本事去同別人相比,競爭是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提高和取長補短,不能用不正當、不光彩的手段去獲取競爭的勝利,把孩子的好勝心引向進取的方

向。

四.反思

在對嫉妒心理幼兒的教育實踐中,我覺得家園共育是整個教育過程的關鍵,家長認識到嫉妒的危害,幼兒認識到自我嫉妒的行為使自我不受歡迎,更不能解決問題。由於6歲的孩子自控力還不強,經過一段時間後,因嫉妒某些表現會反覆出現。輔導矯正嫉妒過程是漫長的

,需要家園配合耐心細緻地開展工作,更需要針對性、特殊性、反覆性和長期性,使她們在正面的引導中逐漸正確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培養她們對自我心態進行自我調節的本事,學會用心理換位法去理解他人的心境,我運用了現實療法,交往分析法和情境等來減除心理壓

力。並給予她很大的寬容,給予充分的接納和支持,為她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輔助家長學習,讓他們瞭解對嫉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幫忙家長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和家庭教育觀,改善教育方法,妥善解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構成家園教育共識。

孩子需要一個公平的寬容的心理環境,光靠教師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讓所有家長和孩子都能意識到心理健康對孩子的重要性,提高家長教育的技能和水平?如何開展和促進家園共育工作值得大家共同探討。

篇3:幼兒園個案分析

後面還有多篇幼兒園個案分析!

一、案例現象:

伊爾潘是我班的一位小朋友,他有一雙大大的眼睛,一身黝黑的健康膚色,教師和小朋友們都説他長得像個小運動選手,尤其是他的嘴異常甜,我們都異常喜歡他。但接下來他的表現讓我感到很為難:

觀察一:早上進班級時,他會以衝刺的速度闖進教室,熱情的和教師打招呼問好,早餐時間到了,他會先看看是什麼飯,如果是他不喜歡吃的他會很生氣的撅起小嘴搬上自我的小板凳坐在最終面説:“我不想吃飯,我不吃飯······”這樣的話,誰要是勸他吃飯他就異常的不情願,這時候,教師就會苦口婆心的勸他哄他他才會吃一點,看到他最終吃了我們就安心一點了。

觀察二:中午的午飯時間開始了,伊爾潘趁教師不注意,偷偷的看看今日的午飯時什麼之後看他的表情就明白愛吃還是不愛吃午飯,比如是菜比較多的炒麪、拉麪、米飯菜之類的飯他就又搬起小板凳走了坐在最終面,但如果是好吃的沒有放菜的肉抓飯他就會異常高興的搬上小板凳第一個坐在桌子前面等着教師開飯,每次遇到他不愛吃不想吃的飯時我們就會説:“伊爾潘,如果你不好好吃飯、吃菜,以後的肉抓飯你都別想吃了!”剛開始,這招對他還挺有用的,但時間長了他就還是不願意吃了!

二、案例分析:

1、好奇心、好勝很強。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強,不管對什麼東西都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我沒有的一些東西。他們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所以他們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事實上,孩子所表現出的惡作劇、小破壞有時並非真的壞行為,但卻是一種不利於他人的行為。

2、父母對孩子管束較鬆,並且缺少溝通。由於伊爾潘的父母都是工作比較忙,很少照顧他,更別説和他交流了,平時都是老人在照顧他,並且十分寵他。家庭是孩子成長最自然的生態環境,是他的第一個學校,沒有良好的環境和教育,孩子自然會有些嬌寵。而這種情緒是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的重要因素。

這樣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關愛他、寬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誠地對待他了。

三、措施與效果:

針對伊爾潘平時的表現,我讓本事較強、愛吃菜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照顧他。吃飯的時候,先讓他和其他幼兒交流,之後教師進行鼓勵、表揚、獎勵等多種方式。並與家長取得聯繫,在家多為孩子不愛吃菜的問題上多給予幫忙和支持,讓幼兒從小就懂得吃菜的重要性和益處。讓他在家裏時也學會多吃菜,培養他吃菜的興趣和好處。在日常活動中,多加強幼兒的鍛鍊以增強幼兒的體質,並多發展幼兒的興趣愛好。根據他的特點,在區角活動時我為他準備了許多有關“我愛吃菜”這樣的活動,讓他也學着感受,他十分感興趣。每次我都將他的心得體會展示給大家看,表揚他畫得越來越好了。另外,自由活動時,與他多交流,多講道理,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

針對孩子不愛吃菜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複其他幼兒的回答,並時常找機會讓伊爾潘在團體面前講述愛吃菜後有哪些好處。另外,請家長平時多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有關不要挑食故事,多接觸外面的環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一步一步接近做到不挑食的好習慣,漸漸地孩子不愛吃菜的壞習慣有了較大的改善。

篇4:幼兒園個案分析

幼兒園大班個案分析:一個調皮孩子的轉變

一、案例現象楊帆小朋友胖嘟嘟的,十分可愛,可是他有一些習慣很不好。

觀察一:晨間自由活動時他會帶着同伴在教室或幼兒園竄來竄去,追逐打鬧;玩積木時,他會把所有的積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會神地聽講,他卻和周圍的小朋友頭碰頭講得熱火朝天,手舞足蹈……觀察二:繪畫活動開始了,他趁教師不注意,拿着記號筆在畫紙上、桌布上亂塗亂畫,要不,就拍着桌子大聲叫“我畫不來”,當教師走近他時,他就對你笑嘻嘻的,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觀察三:他的口語表達本事較差,一緊張就小臉漲得通紅,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有時也會結結巴巴説不清楚,有時直接説“我不會”。

觀察四:自理本事特差,能夠説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他媽媽對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二、案例分析:

㈠好奇心很強。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強,不管對什麼東西都很感興趣,並且,我們那裏的積木他以前根本沒玩過,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我沒有的一些東西他們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所以他們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事實上,孩子所表現出的惡作劇、小破壞有時並非真的壞行為,但卻是一種不利於他人的行為。

㈡家庭環境的影響,在家裏,他是小皇帝,上頭還有一個姐姐,長他6歲,他提出的條件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人人都會答應,使他養成了唯他獨尊的性格,以致,什麼都不會,因為有人包辦了。

三、措施與效果:

不良的習慣,不是説一時就能改正的,我軟硬皆施,表揚和批評相結合,每一天對他吹耳邊風,睡午覺時,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背,把他哄睡,孩子也會反思的,逐漸,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針對楊帆畫畫時的表現,我讓本事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照顧他,還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塗色。並與家長取得聯繫,在家多為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裏塗塗畫畫,培養他的興趣。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説話結結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複其他幼兒的回答,並時常找機會讓他在團體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複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提高。還有,午睡起牀,讓他自我穿衣,他每次都穿的滿頭大漢,我用鼓勵的眼光看着他,向他豎起大拇指,此刻,穿衣服對他來説,已經很拿手了。

此刻楊帆已有了可喜的提高。早上來園時很有禮貌地向教師問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處;繪畫時不但能根據教師的範畫進行勾線,還能經過想象進行添畫;有時還主動幫忙清潔教室、給小朋友講故事……

篇5:幼兒園個案分析

幼兒園小班案例分析:上廁所

小班幼兒正處於自我意識萌發時期,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有的幼兒霸佔心理很重,認為什麼都是我的,不會謙讓;有的幼兒較膽怯,羞於交往,害怕對方拒絕自我,但其內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説笑遊戲的;有的幼兒缺乏起碼的禮貌知識,在活動中撞倒了對方或踩痛了對方連一句"對不起"部不説。所以,幫忙小班幼兒在生活小事中構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其自我人格的建構和社會性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片斷一:小朋友上廁所

一次活動後休息時,孩子們有的喝水,有的上廁所。這時,廁所裏傳來了爭執的聲音:"這是我第一個搶到的!教師,他推我!"

"不行,我就要第一個!"

"哇!"(哭聲)……

原先,小朋友一齊擁到廁所裏,由於人多廁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廁。可天天就是不願等,一進去就要搶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樂意了,他就動起了武力…··像這樣的事情幾乎每一天都上演好幾次。

小班幼兒剛剛從家庭中走出來,他們的獨佔心理比較明顯。在他們的意識中,"我搶到的就是我的。""我搶不到就打你、咬你。"所以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常常發生衝突。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想經過廁所環境的創設和利用,幫忙幼兒獲得進取的自我意識。

我們明白幼兒模仿力極強,異常是小班幼兒,他們能經過模仿去學習攻擊性行為,同樣也能夠經過模仿去學會謙讓、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為。故事《小螞蟻搬豆》中井然有序、團結合作的小螞蟻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給幼兒樹立了好榜樣。於是我們把可愛的小螞蟻畫下來,一個一個排好隊貼在廁所的牆面上,並且高度和幼兒的視線一般齊。這樣,他們上廁所時,看到排着隊的小螞蟻,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隊等待入廁。在等待的過程中,還能夠數數小螞蟻,複述故事中的情節:小螞蟻排好隊,一個跟着一個,很快就把豆豆運到了家裏…··"漸漸地,我們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時都要向幼兒嘮叨一句:"上廁所時要排好隊,不要爭搶。"耳邊經常聽到的是:"教師,我排好隊了。教師,我讓東東第一個小便。"……

片斷二:小腳印讓我們變勇敢

小班幼兒初人園時,由於從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靠成人的照顧,不安全感就產生了,尤其是懼怕幼兒園廁所裏的蹲坑。有的幼兒一天尿濕褲子好幾回;有的幼兒上幼兒園幾天都不大便,引起大便乾燥;有的幼兒因憋大便而經常拉在褲子裏。

如何讓孩子們不害怕上廁所呢我們認為,營造適合幼兒的廁所環境勢在必行。既然孩子們害怕蹲坑,我們就在每個廁坑的兩邊選適中的位置用環保油漆畫上了可愛的小腳印,孩子們看了既喜歡又感到新奇,都爭着去踩自我喜歡的小腳印。這樣一來既減輕了孩子們的心理壓力,又激起了孩子們主動上廁所的慾望,並且當孩子們把自我的小腳和廁坑邊的小腳印對準後蹲下來大小便時,不會弄到外面來,真的是一舉多得。

之後,我們還試着用幼兒喜愛的小動物形象來營造"廁所文化";課後,我們還為他們播放一些簡便的音樂,以緩解緊張情緒。孩子們在入廁時有了愉快的笑容,憋大便、拉褲子的現象漸漸消失了。

今日的幼兒園教育是個內涵豐富的大概念,生活環境對幼兒生活本事的作用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營造"廁所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行為、語言、表情都在傳遞着信息,在告訴我們他們的需求、困惑和感受。誠然,生活小事中還藴含着更多的教育價值,正等着我們去探索、去挖掘。

篇6:幼兒園個案分析

幼兒園小班案例分析:穿反鞋

場景實錄:

這天中午起牀,我又像往常一樣門口檢查孩子的穿鞋情景,果不其然又有幾個孩子穿反了鞋,如果是以前我會直接對孩子説:“寶寶你的鞋穿反了,快換過來吧!”可是這天我突然靈機一動,故作驚訝的指着蒲玉的鞋説:“哎呀,寶寶,你的鞋寶寶怎樣在吵架呀?你看它們兩個正歪着頭生氣呢!”蒲玉聽後立刻低下了頭左看看右看看,笑着對我説:“呵呵,鞋子寶寶真的生氣了!”於是我之後她的話説:“哎呀,鞋子寶寶這麼好的好朋友,它們怎樣會生氣的呢,你趕快幫幫她們,讓她們別生氣了呀!”只見蒲玉蹲下身子,坐在牀邊脱下了鞋子,把它們換了過來,其他的小朋友看見了,都低下頭去檢查自我的鞋子有沒有吵架,穿反鞋的小朋友就經過這樣個比喻把穿反的鞋子都給換了過來,沒想到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比我每一天糾正他們的錯誤來得有用,從那天以後,我每一天起牀後發現他們把鞋子穿反了就會提醒他們:“快看看你的鞋寶寶又在吵架了呢!”孩子們會立刻自我檢查並把穿反的鞋倒過來,有的孩子穿好了還會開心地説:“我的鞋寶寶不吵架了。”

分析:

1、班級幼兒現狀分析:

我班幼兒由於父母的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都是由家裏老人帶大的,可想而知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嬌慣程度,在家裏什麼事情都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包辦,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們也擔心孩子會做不來,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本事越來越差。

2、幼兒年齡特點分析: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活動資料的組織應充分研究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以遊戲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藴涵着教育契機,就拿穿反鞋這一件小事為例,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只用説教來讓孩子認識左右是違背了幼兒的年齡特點的,但如過只靠教師的關注和幫忙,又錯失了孩子很好的學習的機會。

3、採用教育措施的分析:

小班的幼兒對很多現象都喜歡擬人化,他們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機的,他們會對小花、小草説話;會對積木、玩具對話;會把自我的日常生活用具當成好朋友。兩隻穿在腳上的鞋子再教師的口中變成了寶寶還賦予他們吵架的情節,幫忙孩子在情節中關注到鞋子是分左右的,僅有穿對了鞋子寶寶才會開心。。所以對小班孩子的教育要依據他們的年齡特徵,順着他們的喜好,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幼兒園個案分析

幼兒個案分析:孩子,請你大膽一點

【案例背景】

小可,四歲半,是家裏的第二個孩子。她還有一個大她七歲的姐姐和一個僅有半歲的弟弟。父母忙着輔導姐姐的學習,照顧弟弟。小可則由已經七十多歲的爺爺接送照管。小可兩歲半就上幼兒園,比同班的小朋友小一歲。

【案例描述】

每一天早上入園時教師和小可打招呼,她面無表情,從不迴應,只顧低頭走進活動室。教師點名時,她從不答到,也不抬頭看教師,沒有任何響應。活動中,她從不主動回答問題,教師叫她時,她不抬頭,也不説話。她在幼兒園僅有的交流只限於她和旁邊的小夥伴小聲地説話,但當她發現有人看到她時,她便立即停止説話,趴在桌子上。

今日早上,小可媽媽打電話給班主任教師説昨日有小朋友把小可的衣服脱了,話語間顯得很生氣。但事實是昨日午時天氣太熱了,班上有小朋友已經穿短袖馬褲了,小可還穿的是厚T恤加毛馬甲。新來的教師不瞭解情景,中午讓孩子減衣服時,小可不會脱,旁邊的一位小朋友幫小可把毛馬甲脱掉了。

【案例分析】

1.客觀因素:過早上幼兒園,和班級中大她一歲的小朋友相比,小可語言、與人交往本事發展就慢一點,孩子交流的不主動構成了孩子的自卑心理。孩子語言表達本事較弱,導致孩子在給媽媽講述脱衣服事件時不清楚,只反覆強調了別的小朋友脱了她的衣服,而沒有説為什麼要脱掉衣服,這才造成了媽媽對教師的誤解。

2.家庭因素:家中缺少進取交流的環境。父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姐姐的學業和小弟弟的照顧上,對小可的關愛太少。在家庭中,孩子不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重視,構成了孩子的失落與自卑的心理。雖然小可有爺爺照顧,但爺爺年齡大,以自我的冷暖為孩子穿衣,孩子穿的比其他孩子厚。老人比較愛安靜,和孩子交流的機會不多。和孩子最親近的家人對孩子的關愛和言語上交流較少,構成孩子人際交往中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

3.幼兒園因素:孩子交流中的不響應,使之成為了語言交流中的被忽視者。教師對孩子缺少長期的關注與引導。

【措施與方法】

1.作為教師,進取接納孩子的表現,幫忙孩子構成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強孩子與人交流的自信。班級教師應從心理上真正關愛孩子,細心詢問孩子的需要,能夠請小可坐到自我的旁邊,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他人的事情,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自我是被重視的且受人喜歡的。

2.活動中教師及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表現。哪怕是一個抬頭看的小舉動。教師能夠抓住機會大肆表揚:“教師剛才在點名時,小可都抬頭看我了,教師心裏真高興,下次真期待小可能大膽地説一聲‘到’”。另外,多引導小可和性格外向的孩子合作交流,發揮小夥伴的引導作用,併為孩子開闢必須的説話空間,多鼓勵,讓孩子明白教師喜歡她大膽地表達。

3.和孩子一齊閲讀諸如《麗塔和鱷魚迷路了》的繪本,讓幼兒認識到其實安靜也沒有錯,但大聲説話,進取地與人交流是一件十分重要和開心的事情。

4.進取與父母溝通交流,讓孩子體驗到交流的歡樂,克服心理的自卑和失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經過家訪等多種形式,讓孩子的父母明白,雖然小可不像小弟弟那樣需要手把手照顧,也不需要像姐姐那樣有繁多的作業需要檢查,但她也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有時間儘量多接接孩子,陪孩子做做遊戲,詢問孩子的需要,請孩子來做父母的小幫手,讓孩子感受到自我是被重視的,也是真正有用的家庭成員,從而逐步增強孩子的自信。

【案例反思】

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對待像小可那樣的孩子,作為孩子最親近的教師和家人,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只一味強調讓孩子多説話。我們應當多一份接納和包容,讓孩子明白愛安靜其實並沒有錯,但大膽主動地與人交流也是一件十分重要和開心的事情;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她是受重視的真正有用的一員;不期望朝令夕改,只求越來越好。用情感化,用愛引導,讓孩子的人生因我們的努力而更加精彩!

篇8:幼兒園個案分析

幼兒個案案例分析

年齡:5歲

性別:男

情景摘述一:

陳ΧΧ是一個極有個性的孩子,記得有一次早上入園,他和奶奶發生了爭執就吵着不上幼兒園,這樣,爺孫倆就在幼兒園大門口扯來扯去,當園長出面要牽他入園時,他更是暴跳如雷不肯同意,當通知我下樓時,我看到的他死死地拽着奶奶的衣角,任憑大人怎樣勸説都不予理睬,我使用了各種方法都不見效,看樣貌這孩子的倔脾氣上來了,怎樣説都沒用,無奈只好硬把他拽進了幼兒園。到了班級當我問他為什麼不願來園時,他也説不上來,只是一味地點頭。

成因分析:

據對陳ΧΧ奶奶的瞭解得知陳ΧΧ從小在家性格就較任性,由於父母工作較忙,家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奶奶帶,所以許多事情老人家都採取一味嬌寵的態度,造成陳ΧΧ唯我獨霸的習慣,在家中就是旁若無人的樣貌,自我想要做的事情必須要做到,早上不高興來幼兒園就是因為奶奶讓他喝完牛奶才上學,他就是不肯,甚至把整碗牛奶都打翻在地還慪氣不上幼兒園。

教育策略:

我將陳ΧΧ找來,耐心地從喝牛奶這件事説起,讓他明白喝牛奶的好處,又讓他説説自我家裏的事情引申到家中的人,讓他明白對家裏的人一樣也要尊重,他也表示以後都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之後我在班上開展了一次我愛我家的活動,讓幼兒經過多種途徑來表現自我對家、家裏人的喜愛,明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並讓每位幼兒制訂了一張表,用於登記每週讓家人高興的事情,經過幾周的觀察,陳ΧΧ沒有再出現不來幼兒園的現象。

情景摘述二:

今日放學的時候,偉峯小朋友説他的書包找不到了,問小朋友有沒有看到的,都説沒有最終,我只好問:“教師看看誰最能幹,能幫偉峯找出他的書包?”陳ΧΧ立刻舉起了手自告奮勇要去找,不一會兒就找出了大家找了半天都沒找到的書包,我問他在哪裏找到的,他説在偉峯的牀底下,這下引起了我的懷疑,因為書包不可能會掉到牀底下去,除非是有人故意放的,於是我又問他你怎樣明白書包在偉峯的牀底下呢?他回答説:想一想就明白了嘛!在我的追問下,他才説出是自我藏的書包。我問他為什麼要藏偉峯的書包,他説因為偉峯早上打了他,所以要把他的書包藏起來。採集者退散

成因分析:

據觀察,偉峯和陳ΧΧ能夠説得上是一對小冤家,他們倆喜歡在一齊,可又不能友好相處,在一齊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分鐘,就會發生爭執,單據觀察先發起的十有八次是陳ΧΧ,更有意思的是,他們會互相揭發,甚至會為了揭發而耐心關注另一人的一舉一動,能夠説是為了告一次狀而處心積慮吧!今日的藏書包事件就是因為早上偉峯在一次爭執中打了陳ΧΧ,雖然教師已經批評了偉峯,但陳ΧΧ仍心寸芥蒂於是發生了藏書包的一幕。針對這次事件,看出陳ΧΧ是屬於不善於和他人友好相處的小朋友,他願意和偉峯玩卻又要告狀,能夠分析出他的心理狀態:他認為偉峯在班上屬於調皮的孩子,經常受到教師的批評,而自我也是屬於這一類型的人,他覺得偉峯應當屬於比他更差的一類,所以他是期望壓低偉峯來抬高自我,所以和偉峯在一齊的前提實際上是為了找機會揭發他,而偉峯又是屬於那種不甘示弱的孩子,一來二往,這兩個孩子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冤家”。針對陳ΧΧ的這種情景,其實能夠分析出他是期望得到成人注意、期望經常得到他人讚揚的孩子,由於他的表現總不能到達教師的要求,所以他就把這種心理滿足寄期望於告狀上,要滿足他的心理需求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教育策略:

我開始細心挖掘陳ΧΧ的各項長處,在一日活動中稍有一點閃光點都會加以讚許,如:集中的動作快;念兒歌聲音響亮;吃飯不説話等等,只要發現他的一丁點閃光點都會及時鼓勵,另外讓他明白告狀的孩子是的得不到表揚的。安排一些需要兩人合作的事情並採用競賽的手段促使其協調本事的增加,久而久之陳ΧΧ告狀的聲音少了,開始進取的參加幼兒園的各類活動了。

情景摘述三:

離園時,正是家長來接幼兒的時間,有些小朋友趁着我不注意,在活動室內打打鬧鬧,亂成一團,我正組織他們整理教室的時候,看見陳ΧΧ把一張張已經擺好的塑料椅故意翻倒在地上,我看見後連忙對他説:“陳ΧΧ,把椅子擺好!”他卻只是很漠然地看了我一眼,繼續把擺好的椅子推倒在地上,我以為他沒聽清,大聲重複了一遍,誰知他卻用一種充滿挑釁的目光注視了我一下之後繼續他的破壞行動,這下可把我給氣壞了,走到他的面前,怒氣衝衝地説:“陳ΧΧ,你在幹什麼?把椅子都擺好!”出乎意料的是他仍對我不予理睬,雖然停止了他的破壞活動,卻仍是一幅無所謂的樣貌,大搖大擺地朝奶奶走去,這下可把我氣傻了,但我還是忍住氣對他説:“陳ΧΧ,你過來一下,教師有話想和你説。”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連頭都沒回繼續向前走,這一來把我楞在那兒半天説不出話來,奶奶看見了急忙抓住他到我的面前來,讓他注意聽教師的話,他卻拖着奶奶往反方向走,臉上的表情讓我想起了上次入園時的樣貌,我明白這孩子的倔脾氣又上來了。採集者退散

成因分析:

之後回想起今日發生的事情可能是由於午時陳ΧΧ在講評活動時注意力不集中我批評了他,所以他將怨氣一向帶到了放學,根據對其家長的瞭解得知,陳ΧΧ平時都很喜歡我,每一天回家都不停地念:我XIXI(我的英文名字)如何如何,可今日回家卻惡狠狠地説:“我要殺了XIXI。”父母問其為什麼他也不説,只是一個晚上都不再提起我,最終才説是因為今日我批評了他所以十分生氣表示不理我了。由此可見,這孩子的自尊心十分強,前一陣子多采用了表揚鼓勵的方式,讓他對自我有了新的認識,如今稍有小挫折又無法理解了,跟其母親交談了解到在家中多采用的較民主的的方法,大部分事情都是徵求他的同意的基礎上才能做的,而在幼兒園都是以全體小朋友的團體利益為準則,所以他往往由於個人主義會受到小朋友及教師的批評,回到家自然也就怨氣難消了,在我班開展的評比欄活動,針對幼兒的各個方面進行評比,得到20個小印章的小朋友將獲得一個小禮物,媽媽説剛開始時陳ΧΧ每一天回家都會很興奮地提到這件事,可到了之後卻不再説了,問他為什麼,他説反正又拿不到,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樣,這不由引起了我的思考,陳ΧΧ經過一段時間的鼓勵已經有了必須的起色,但這畢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這段時間裏還是應以表揚為主促其

個性良性發展。來源:考試大的美女修改們

教育策略:

這學期我班在上學期設置評比欄的基礎上,又添置了苗苗長大了這一欄目每週評比一次,即有一點兒的小提高都能夠,讓每個幼兒都有上榜的機會,這周陳ΧΧ上了榜,小朋友的評價是陳ΧΧ吃飯有提高。看得出這個結果出乎他的意料,他十分的興奮,不斷地表示出對我、小朋友們的友好。可見鼓勵對於他的成效是顯而意見的。

啟示:來源:考試大

從“不上學事件”、“藏書包”、“推椅子”這幾件事情能夠看出此刻的獨生子女的種種弊端:期望得到表揚,不願受到任何的批評、期望成人多關注他,不期望受到冷落等等。教師要善於抓住幼兒的點點滴滴進行培養,不能因為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錯事就不予理睬,而是要抓住教育契機及時引導。但另一方面是和家長多溝通,孩子的餓性格特徵絕大多數是由家庭造成的。我也和陳ΧΧ的母親進行了一番交流,採用民主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較好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着必須的弊端,孩子不能受到必須的約束,對於事情的態度都是我行我素,這對於一個將來要走向社會的人是行不通的,提議其在家中也要某些方應對陳ΧΧ有適當的約束。這樣家園共同配合,對一個有着較為健全人格的培養是有益的。

篇9:幼兒園個案分析

中三班幼兒個案情景分析:

---對xxx的個案分析

xxx在班裏年齡偏小,入園前沒有上過幼兒園,由於不合羣,家人因心疼怕孩子吃虧而未堅持下去。入園以來,xxx對幼兒園的牴觸情緒很強,不願意與教師小朋友在一齊,非要奶奶陪他在操場上玩耍。xxx的爸爸媽媽都在國外,一向有奶奶和爺爺照顧。觀察行為:入園的前幾天,xxx情緒相當激動,奶奶一抱到幼兒園門口就閉着眼睛大聲的哭,看到教師就跑,奶奶爺爺一走就跑出去追,我們教師都抱着他。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xxx又開始想奶奶了,邊哭邊吃飯,有一點很好他不挑食,並且自我會吃飯不用教師喂。可是吃的很“辛苦”,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還加一口飯。飯吃的不是很多。看的我們真是有點心痛。睡覺的時候真是很痛苦,整個睡室都是他的哭聲,為了讓其他的不受他的影響,我們抽一個教師帶他去“參觀”幼兒園,這個效果很好,xxx在幼兒園裏走的時候都沒有哭。逛幼兒園可不是一件簡便的事情,逛一兩分鐘還好,我們足足逛了一個多小時,漸漸的他累了,靠在教師的身上就睡着了,我們還慶幸説這個方法很好明天繼續這樣,半個小時還沒到就聽到安靜的睡室裏發出一聲慘叫:“奶奶,我要奶奶!”xxx就很大聲的哭開了,我們其中一位教師趕緊抱着他往睡室外面跑,裏面很多孩子都被他的哭聲吵醒了。我們又帶着他在

幼兒園裏逛,一向到他奶奶爺爺來接他為止。我們向他的奶奶爺爺反映了他一天的情景,他的奶奶爺爺十分的心痛,並告訴我們xxx有個習慣,一醒過來就要看到奶奶的不然就會哭,並且還要奶奶陪着睡。就這樣我們堅持了一個星期,xxx和我們都顯得很憔悴,可是一點提高都沒有,繼續在幼兒園裏鬧情緒,並且孩子還發起了高燒。使得我們要改變策略。

措施:由於xxx比同班年齡要小,從小又是由爺爺奶奶領養的,所以膽子較小,依靠性強,喜歡在大人的陪同下玩耍,異常是對陌生人的信賴性差。接下來幾個星期,我們和家長説好,請他們中午來接他回去睡覺,午時再把他送過來,這樣使他慢慢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適應我們、適應小朋友。這個方法真的起到了作用,孩子的情緒穩定了下來,還和我們、小朋友説話,有時還會幫我們做事情,看着孩子高高興興的上幼兒園家長也開心了,孩子也慢慢的容入到團體生活中來了。

篇10:幼兒園個案分析

幼兒園個案分析:幼兒過分依靠

本來什麼都會做的小傢伙偏偏長了一根懶筋,一切的一切都賴到了撫養人頭上,彷彿比同齡寶貝小了很多。寶貝過分依靠撫養人會帶來一些什麼問題又該如何改變過分依靠的寶貝呢

典型表現1:生活功能退化性依靠家人

果果其實很能幹,什麼都會,可是,果果在家可懶得出奇,給他喝的奶伸手夠不着,他就懶得去夠,情願不喝,非要保姆喂到嘴邊才肯喝。平時家人只敢囑咐保姆給他吃流質或者半流質食物,因為他咀嚼功能比較差,難嚼一點的食物,嚼幾下就吐出來,根本不往下嚥。

到了3歲,果果快上幼兒園了,一家人緊逼慢逼地,他總算在吃的方面稍微好一點了,可是還是吃得極慢。如果是冬天,一碗飯吃得結上冰碴都吃不完。到了幼兒園,他這依靠的毛病也是一點沒改,做個手工吧,他會央求別的小朋友幫忙;早上起牀吧,刷牙洗臉穿鞋着衣,全是保姆的事,他連配合一下的動作都沒有。

典型表現2:生活上過於依靠某個特定的人

豆豆在爸爸媽媽面前表現還不錯,但在奶奶面前就不一樣了,不清楚的還以為是完全來自兩個不一樣家庭的小人兒呢。只要奶奶在身邊,豆豆就變得異常地不能幹,甚至搭個積木都要抓着奶奶的手去搭,更別説別的了。每一天上下幼兒園,那都得奶奶抱着,奶奶不抱着他決不自我走半步;到了晚上,豆豆總是精神得不行,夜裏12點了,還得奶奶抱着在小區裏轉圈,都成了小區一道獨特的風景了。

典型表現3:情緒上過分依靠特定的人

陽陽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做生意很是賺了些錢。因為忙,他們沒有時間照顧陽陽,就把他寄養在省城一個親戚家,並請了專職的保姆負責照顧他。儘管陽陽父母為他付出了很多,可是因為不能親自照顧他,他們的心裏總是覺得異常內疚,所以對陽陽也就百依百順。

直到陽陽3歲了,該上幼兒園了,父母才把他接回家。可是陽陽的脾氣性情可就變化大了,他異常怕媽咪離開,幾乎一刻也不敢離開媽咪。到了幼兒園,陽陽死活不肯進去,非要媽咪陪着進去。幾乎每一天,陽陽都是被教師硬拉進去,然後哭聲震天地鬧上至少半個小時才會平息下來。陽陽其他方面自理本事很強,就是不能離開父母。

寶貝依靠行為4成因

1.為寶貝供給了過於優越的環境

一些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父母總是為能給寶貝供給優越的生活環境而引以自傲。於是寶貝生活被照料得極其精細,凡事都有保姆管着。他們認為,這些生活小事,寶貝將來會不會也沒關係,只要讓他具備成就大事或者賺大錢的本事就足夠了,就這樣,寶貝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依靠習慣。

2.父母給予寶貝情感上的照顧比較少

父母過於忙碌,沒有時間照顧寶貝,或者寶貝很小就被寄養在別人家,導致寶貝總是擔心父母要離開自我,情緒比一般的孩子更為不穩定,較少有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寶貝會更加強烈地在情感上依靠父母,試圖經過這種方式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

3.家長本身對孩子的情感依靠過於嚴重

有的家長習慣於伺候寶貝,如果不給他伺候寶貝的機會,他內心反而會十分難受。寶貝被這樣的家長寵慣了,就會很聰明地見人下菜碟,專門揀軟柿子捏,只要一到最疼愛他的家長面前,就會變得異常依靠,而在別的家長面前,卻表現得比較獨立。

4.不正確的引導導致寶貝過分依靠某人

有的父母,尤其是有的媽咪覺得自我帶孩子很辛苦,可是當看到寶貝對並沒有那麼辛苦地帶他的其他人表現出更多熱情的時候,內心難免有些酸溜溜的感覺,於是,會嫉妒其他寶貝愛着的人。為了讓寶貝屬於自我,她們可能會更多地爭奪照顧寶貝的權利,結果人為地導致寶貝過分依靠自我。

寶貝依靠行為4危害

1.影響寶貝的智能發育

寶貝的依靠行為如果不能得到糾正,將來就不僅僅是依靠父母這麼簡單的事情。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代勞,寶貝就不需要做,不需要説,不需要思考,時間長了,語言本事、行動本事、思維本事都會嚴重退化,進而影響寶貝的智能發育。

2.導致寶貝出現心理問題

過分依靠的寶貝上了幼兒園會一向哭鬧;上了學,會逃學,甚至窩在家裏,死活不肯進入學校這個不能讓自我享福的場所;到了20多歲,還賴在父母身邊,被動地等待父母給他找工作,或者找了工作又怕苦怕累,最終又縮回父母的保護圈,繼續過着“吃”父母的舒心日子。慢慢的,他就會與社會格格不入,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3.影響親子關係

很多親子糾紛都源於孩子過於依靠父母,導致父母不堪重負,繼而心力憔悴,並將一腔怒火轉嫁到寶貝身上。比如,有的寶貝不能離開父母,只要父母離開他的視線就哭鬧不休,或者任何事情都要他依靠的人去做,別的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結果被依靠的人就沒有了自由,完完全全被寶貝的哭聲控制着,時間長了,就會煩躁不堪,最終忍無可忍,對寶貝大發脾氣,發完脾氣又後悔不已,轉而去哄寶貝。如此反覆,進入新一輪的惡性循環,讓寶貝更加無所適從。

【小編簡評】

幼兒園個案分析 (優選1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幼兒園個案分析範文。

【網友評價】

讀完很開心,知道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