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全國各地的中秋節習俗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38K

全國各地的中秋節習俗新版多篇

中秋節習俗 篇一

過去的東莞,一進入農曆八月,人們就早早開始為中秋張羅了。每年農曆八月七年級至十三、十四,做母親的會到女兒家裏去“送中秋”,就是提前去拜節,必備禮品有:月餅、雞或鴨、豬肉、魚丸、香蕉、柿子、禾椂(柚子)、花生、菱角、芋頭芋仔、燈籠和寶塔(盛東西用的陶製品)等。

“送中秋”時,往往是外婆提着大包小包地來到女兒家為女兒一家送上中秋祝福。但近年,隨着人們生活日漸富裕,並不再追捧大魚大肉式的中秋禮,也不再熱衷於過節的繁瑣過程,更多的人喜歡從簡而過。

所以送中秋的禮品也隨之從簡。不過月餅、燈籠、芋頭、禾椂(柚子)、花生、柿子等是不可少的。不過也有些只要有月餅和燈籠再多加個“紅包”就算送了中秋。現在送中秋的熱鬧氣氛已逐漸降温,比從前顯得平靜柔和得多了。

燈籠也是中秋節的主要角色之一,東莞還有中秋兒童提燈的風俗。傳統燈的材料有紅柚皮雕的柚燈,素馨茉莉花結的花燈。明亮的燈火帶著陣陣的花果清香,使人愛不釋手。但如今,燈籠的製作也正發生變化,上市的燈籠大多屏棄蠟燭而用小電池代之,不但更加明亮還可奏出悦耳動聽的音樂。

現在的燈籠多采用透明塑料膠製成,款式和品種可謂令人眼花撩亂、讚歎不止,日式的、中式的都有,如飛機、鯉魚、卡通人物、八角花燈、走馬燈、大小各異的紅綢燈籠等。但對於中國古式的燈籠卻難以再找得到,寶塔則更難得一見。

東莞中秋也有祭神的習俗,貢品多為月餅、炒田螺、香芋、菱角等。中秋節當晚,祭神活動開始後,全家老小就把所有貢品搬到院子裏擺上,並在四周掛上燈籠,由長輩開始祭神,乞求全家人的幸福。焚香、點燭、燒元寶、燒炮竹祀神,接着祀觀音、祖先、灶神、井神、門官土地、五方五土(地主爺),今亦照例而行。

在八月十五當晚,月上中天最圓的時刻,東莞也有傳統的祭神、賞月活動。此前,要做好一系列準備工作:首先,掛燈籠。一般多掛在家門口、趟櫳、神台、天井,有天台的人家則豎一竹竿高高掛上;入夜時分即點亮各處所掛之燈籠,霎時,屋裏、街上一片光輝。

然後,對着月亮出來的方向,擺齊賞月的一切果品;再後是動手煲金銀鴨粥或雞粥,接近賞月時辰,集齊家中小孩,炒一碟田螺及淥(燙)一些烏欖。一切準備就緒只待賞月開始。開始賞月時,立即焚香、點燭、燒元寶及燒炮竹、放煙花,同時對着月姑(亮)開禾椂(柚子)拜月姑。祭完神後,大家就開始一起賞月、嘗月餅了。

另外,莞城中秋之夜有也拜寶塔之風俗,稱為拜八仙。寶塔是一般陶器罐,圓形,罐外壁用多種顏色畫上八仙畫像,或時果,並要寫“百子千孫”、“長命富貴”、“富貴吉祥”等吉祥詞語,這種陶罐稱為寶塔。

還要配上一件用麻骨串成縱五寸、橫一尺六寸長方形的牌,用畫上五彩八仙畫像的紙裱於上,稱為八仙牌。寶塔內須裝花生(熟)、芋頭(熟)、香蕉、柿子、月餅等,塔口上置一禾椂,寶塔旁擺着燈籠、果品、三牲,焚香、點燭、燒元寶、放鞭炮讓小孩拜之。此形式是謂讓八仙保佑孩子們好身體好運程,快高長大,和睦吉祥、聰明伶俐之意。

拜畢,始嘗月餅、果品、品茶、啜田螺、吃烏欖。舊俗,月餅當由家嫂按人數切開,而且一定要切得分量相當,每人吃一塊自己的月餅後,才可以吃別的食物。據老東莞講,對着月姑吃田螺和烏欖,日後眼睛會更明亮。

最後的節目就是食金銀鴨粥或雞粥,直鬧至深夜而興不減。東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小孩一般拜完月姑吃少許月餅、果品就上牀入夢鄉。還有一説,祀神和拜月用禾椂(柚子)和芋頭芋仔是寓意為“和睦”、“富足”和“母子相連”閤家團聚。田螺別名“攀桂”,月中有桂,蟾宮折桂,是考中巍科的典故,“蟾宮”,月也,故中秋之夜必吃炒田螺。

中秋節習俗 篇二

我的老家是張家港,還是江南的魚米之鄉,大年三十之前我們有打年糕、做包子的習俗。年七年級早上吃元宵,象徵團團圓圓。還有奶奶告訴我年七年級一天不能掃地,不然會失財哦!

我在爸爸汽車上的廣播裏聽到福建年七年級要吃剩菜,象徵剩財。英國還流行新年“打水井”的習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的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為吉祥之水。

中秋節習俗 篇三

中秋節又稱月夕、仲秋節、八月節、追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各地習俗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我國城鄉羣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福建省:浦城縣女子穿行南浦橋,吃求長壽。建寧中秋夜俗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中秋,兒女多於拜月時請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臨,竹筐會自己搖動,以其搖動的次數來卜吉兇。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控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來自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訊的傳説。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拜天公用做成仙桃型的紅叫[天公]。拜月的紅則做成豬羊的形狀,數目必是九豬十六羊。

廣東省: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説是紀念元末殺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户。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潞安中秋節宴節請女婿。永寧中秋夕恭祀太陰星主。大同縣月餅稱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且有守夜之俗。石樓縣中秋祀城隍。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請邊中秋有吹鼓手沿門鼓吹,以討賞錢,例同端午、除夕。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攜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樣子就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自十一夜起懸掛通草燈,以鼓樂迎迎之於市街,直至十七日止

四川省: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除了吃月餅外,四川人也在中秋節打餈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將桔子挖空,點上蠟燭,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中秋節的由來 篇四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

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説,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吃螃蟹的寓意是什麼 篇五

1、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

2、説到《紅樓夢》,無論已成經典的舊版電視劇,還是近期熱映的新版本,宴席總是少不了的橋段之一。書中史湘雲在“藕香榭”大擺螃蟹宴的場景十分有趣,從持蟹賞花,以“菊”和“蟹”為題賽詩行酒令,到抹一臉的螃蟹黃子,從“毫端藴秀臨霜寫,口吃噙香對月吟”,到“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裏春秋空黑黃”,儘管着墨不多,但也能看出食蟹對於當時的大户人家也是件樂事,中秋團圓熱鬧的氣氛由此而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事實上,食蟹的場景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中多了層團圓的深遠含義。

4、大閘蟹:此蟹產於江蘇蘇州地區陽澄湖,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名產。陽澄湖湖水大閘蟹,個大體肥,一般三隻重500克,大者只重250克以上,最大者可達500克,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十肢矯健,蟹肉豐滿,營養豐富。自古以來,陽澄湖大閘蟹即令無數食客為之傾倒。

5、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

6、因為菊黃蟹肥秋正濃~秋風送爽中邁入農曆九月,肥美的大閘蟹早已“橫行”深圳。俗話説“九月團臍十月尖”,就是指農曆九月雌蟹最佳,到了農曆十月雄蟹當道。此時正值雌蟹膏香肉嫩之時,甘香流油的蟹黃、白嫩鮮甜的蟹肉,讓消費者饞得直流口水,食指大動。不是因為中秋節而吃螃蟹,而是因為這個時候的螃蟹最好吃。

7、“蟹”與“謝”同音,而所謂“中秋月圓人圓”,中秋佳節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恰好是一個充滿着濃情厚誼的節日。遊子歸來、走親訪友、好友小聚、表達心意……這一個“謝”字再合適不過了,而“謝”要怎麼説出口送出手?作為諧音字的“蟹”就再也合適不過了。

全國各地的中秋節習俗 篇六

在廣東地區,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説法,因此在中秋之夜只能由婦女和小孩拜月。婦女孩童們在院子裏或陽台上擺上桌子,桌上放燭台香爐,瓜果點心來進行祭拜,燭火香火與月亮交相輝映,預示着紅紅火火的日子。

山東省的一些地區,在中秋節這天祭拜土穀神,稱為“青苗社”,並且要上墳祭祖,燃放鞭炮,祈求祖先庇佑。家裏有工廠的,中午要宴請工人,對工人的辛苦勞動表示感謝。有些地區還有有拋帕招親的習俗,在這天晚上,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會扮成嫦娥,在舞台唱歌跳舞,同時將一些手帕扔向台下,若觀眾接得的手帕顏色與嫦娥手中的手帕顏色相同,即可登台,若是引得嫦娥喜歡,會有戒指相贈,雙方可以單獨約會。

在陝西,中秋夜男子會划船爬山,女子要安排酒宴,無論窮富,每家每户都要吃西瓜,以示團圓。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

江蘇無錫一帶,每逢中秋之夜,人們會用畫有月宮景色的絲綢糊在香爐四周,隨着香火燃燒,青煙繚繞,紅光點點,別有一番風味。

福建地區有一浦城縣,縣內有一座南浦橋,每年中秋節,家家户户的女子都要穿過南浦橋,祈求長壽,女孩子穿着漂亮的服裝行走在大街上,場面十分熱鬧。建寧縣的人們會在中秋夜在院子裏掛滿彩燈,以此來向月宮祈求得子。在龍巖的一些地方,人們吃月餅之前為了表示對長輩的尊敬,要把月餅中央挖出一個小圓並供長輩食用。

南京人的中秋節,除了月餅之外,幾乎家家户户都會吃桂花鴨。桂花鴨是南京流傳已久的名菜,以桂花為佐料做成,肥而不膩,香甜可口。中秋之夜,南京人會在院子裏團聚而坐,吃菜飲酒,稱為“圓月”;酒足飯飽之後遊走於市井街道,稱為“走月”。

江西省吉安的農村地區,中秋傍晚會用稻草燒瓦罐,燒紅的瓦罐內倒入醋,香味就會飄滿整個村子,配上天空的星光明月,讓人心馳神往。

在四川的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要吃蜜餅、吃麻餅、打粑等,並在門口掛上橘燈慶祝,兒童手裏攥一把點燃的香,上街奔跑舞動,稱為“舞流星香球”

在台灣地區,中秋節的夜晚有“偷菜求郎”之俗。身着盛裝的未婚女子,趁着月光,去別人菜園裏偷摘大葱和各種蔬菜,如果能順利偷到,就預示着以後會遇到如意郎君。所以在台灣地區,有一句諺語:“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