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各個地方的清明節習俗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8W

各個地方的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節日,是一個讓人們表達情感的節日,它讓人們時刻謹記那些烈士的事蹟、烈士的精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各個地方的清明節習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各個地方的清明節習俗

1、山西清明節的習俗

掃墓時,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燒香、不焚紙,只是把冥錢、紙帛等物掛到墳頭上或墳塋旁的樹枝上,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説法。這種民俗可能是來源於寒食節禁火的習慣,也可能是出自乾旱的春季民間防火的意識。

不過,山西北部多數地方的民俗卻截然相反,人們卻要將冥錢等物燒盡,認為燒不盡就轉不到先人手中,也有一些地方,如:大同等地,人們則習慣於白天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紙。此外,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菜,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裏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

2、山東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説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説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清明時節,在濟南城鄉,還流傳盪鞦韆的習俗。清明節這天,男女老幼,身着新衣在綠楊深外,或在街前廣場,立木為架,上袈橫木,下懸二繩,繩下橫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兩繩可前後上下飄蕩,極富樂趣。

3、四川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插楊柳是全國各省份差不多的習俗,而四川地區獨特之處在於,除了將楊柳枝掛在門口、墳前,愛美的四川婦女還會在清明節這天將柳條戴在頭上,叫做柳葉符。由於四川產竹,竹子在清明節期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明這天,家家户户會請道長畫上紙符,掛在竹子上,然後掛到墳頭,作為清明上墳的一個必要儀式和步驟,是為“掛青”。

火神門祭火神,這也是四川地區比較獨特的習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人們把家裏的火都滅了。人們在清明當天專門去火神門祭拜火神,回來以後再重新生火。

清明為什麼要盪鞦韆

在中國民俗節日裏,寒食、清明、上巳是相伴相行出現的,甚至很多時候會將其相提並論而趨向於混同,最終則寒食和上巳都被併入了清明,使得清明節成為包容多種民俗內容的傳統節日。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就把當時東京(今開封)清明節的盛況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在宋時的清明裏除了掃墓踏青以外,還有射柳、拔河、蹴鞠、相撲、聽書、看戲、鬥雞、放風箏、盪鞦韆等民俗活動。

在如此眾多的活動中,有一項受女子歡迎的遊戲,那就是盪鞦韆。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兩邊支架,中間懸起兩繩,下栓踏板而成。相傳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需要藉助藤條或是繩索來回搖盪來採摘果實。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裏開篇就記載:“立春之日。悉翦綵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為施鈎之戲,以緶作篾纜相罥,綿亙數裏,鳴鼓牽之。又為打球、鞦韆之戲。”隋杜公贍為“鞦韆”作注説:“《古今藝術圖》雲:‘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趫折。’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曰名‘鞦韆’。楚俗亦謂之‘施鈎’,《涅槃經》謂之‘罥索’。”唐代徐堅《初學記》卷四中又將“打球”、“鞦韆”二事置於“寒食”條目之下,也説明在早期的鞦韆是寒食節日中的一項傳統活動。到了漢武帝時,鞦韆逐漸成了祝壽的代名詞。唐高無際《漢武帝后庭鞦韆賦序》雲:“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千秋萬壽,取的其實是諧音,為了避諱,所以改千秋為鞦韆。

如果説北方山戎人盪鞦韆是為了強健體格,宮廷鞦韆是為了討個好彩頭,那麼自齊桓公北伐山戎並將其傳入中原之後,鞦韆也確確實實成為了節令裏盛行的遊戲,以至於“每至寒食為之”。

鞦韆,絕不僅是來回搖擺如此單調的遊戲。魏晉至唐宋,鞦韆就已是在寒食清明前後一項必不可少的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半仙”,恐怕就是嬪妃們隨鞦韆的擺盪飄起衣衫美裙宛若仙女一般吧!唐代詩人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鞦韆的影子,王維《寒食城東即事》有“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裏”,杜甫《清明》裏“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鞦韆常與蹴鞠一起出現,“蹴鞠”是男子踢球遊戲,鞦韆則是女子專屬,男女相伴,意趣橫生。唐宋時期,鞦韆一直是寒食節裏最流行的活動。由於寒食在唐代有七天的國定假期,一年之中也唯有此時樹木葱綠,所以人們紛紛選擇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個節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佈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説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置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現在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説,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Tags:清明節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