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1.3 原子結構的模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4W

1.3 原子結構的模型(精品多篇)

.3 原子結構的模型 篇一

學任務是讓學生了解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讓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從而激發不斷探索的慾望。通過課堂實踐,我認為課前如果能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原子結構模型發展的有關資料,可能會讓枯燥的史實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素材。

.3 原子結構的模型 篇二

第3節    原子結構的模型

教學目標

1、瞭解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

2、瞭解同位素的結構特點,能説出1-2項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

3、知道物質也可由離子構成,認識離子微粒大小的數量級。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瞭解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模型及其在歷史上的發展過程,體驗建立模型的思想。

難點:對原子結構知識的初步瞭解

課程資源的準備與開發

實驗,課外資料

教 學 預 設 調控對策

【作業講評】:摩擦起電的原因:物體中本來就存在正電荷和負電荷,通常情況下正負電荷的數量相等,物體是中性的。當兩個物體摩擦時,電子從束縛較弱的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注意:摩擦起電都是帶負電的電子轉移,而不是帶正電的正離子或質子等的轉移。

【引入】

1、練習:由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是純淨物;

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

分子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

2、複習:物質的構成、電流的形成

【新授】

一、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與修正

1、道爾頓--實心球原子結構

--發現原子

2、湯姆森--“湯姆森模型”:原子是一個平均分佈着正電荷的球體,帶負電荷的電子嵌在中間。

--發現電子

3、盧瑟福--“盧瑟福模型”:電子繞原子核運行

【介紹】實驗:α粒子轟擊原子

4、波爾--“分層模型”:電子在固定的軌道上運動

5、“電子雲模型”--電子在核周圍有的區域出現的次數多,有的區域出現的次數少,就象“雲霧”一樣籠罩在核的周圍。

小結】建立模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使學生體驗、學習科學家提出問題、建立假設、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

二、原子的結構:

1、原子:          原子核:  帶正電

(不顯電性)         核外電子:帶負電

2、原子核大小與核外電子運動範圍(原子大小)的比較。

三、揭開原子核的祕密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兩種粒子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核電荷數: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

一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讀表】思考:在原子中哪些數目總是相等的?

(1)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中子數不一定等於質子數。

(3)原子內可以沒有中子。

2、質子、中子核電子的質量比較

質子、中子的質量大小几乎相等。電子質量很小,在整個原子的質量中所佔的比例極小,可忽略不計。所以説,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讀圖】一杯水的微觀層次分析

3、一杯水--水分子--氧原子、氫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質子、中子--夸克

四、原子的“孿生兄弟”--同位素

1、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總稱。

同種原子的原子核內核電荷數、質子數與中子數是一定的。

但有的原子其核內的中子數會發生變化。

【舉例】氧的三種原子的原子核:核內都有8個質子,但中子數分別是8個、9個、10個。屬於同種元素的不同原子。

2、原子中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相同的同類原子統稱為同位素。

氧的同位素原子是氧元素的不同種原子。

【思考】氧的3種同位素其核外電子應各有幾個?--8個。

如:氫有3種同位素原子:氕、氘、氚。

汞有7種同位素。

3、同位素元素在工業、農業、醫療、國防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化學分析、消除細菌、醫學診斷等。

【閲讀】利用碳-14同位素測定年代

五、帶電的原子--☆☆離子

【實驗】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

實驗現象:

鈉原子失去電子--形成正電荷的鈉離子(陽離子)

氯原子得到電子--形成負電荷的氯離子(陰離子)

所以,離子就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離子的組成元素不止一種)。

離子和分子、原子一樣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學生實驗】估計高錳酸鉀離子的大小

説明:這是一個思想實驗。

目的:讓顯示感受到離子的存在,利用簡易可行的實驗估計構成物質的粒子--離子大小的數量級。

基本操作技能:固體藥品的取用;毫米刻度尺的使用;液體體積的測量;振盪。

主要科學方法:估計方法、觀察實驗方法、對比方法。

實驗設計思路:已知經過多次按1/10稀釋後,最後能看到的紫紅色高錳酸鉀溶液中,每100毫升大約存在1000個高錳酸鉀離子。根據稀釋的次數克推算出高錳酸鉀晶體中含有的高錳酸鉀離子數為n。溶解前,先用毫米刻度尺測量並估算出離子的大小,這是一種通過宏觀現象推測微觀世界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