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優選10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3W

【導語】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優選10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優選10篇) 由本站會員“a77730890123”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2: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3: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4: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5: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6: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7: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8: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9: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篇10: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正文】

篇1: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嘗試藉助拼音自主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嘗試藉助拼音自主認讀本課24個生字,並能夠聯繫已有詞語積累嘗試組詞。

3、積累描述青蛙媽媽的短句。

4、概述小蝌蚪找媽媽經過:小蝌蚪的變化、先後遇到誰。

教學過程:

板塊一:導入

1、板書:小蝌蚪,小朋友們見過小蝌蚪嗎?有什麼特點?讀好“小”的特點來。

2、板書:媽媽,小朋友們,你覺得媽媽怎樣?讀得親切一些。

3、板全課題,讀好課題:誰?什麼事情?

板塊二:初讀

1、藉助拼音,大聲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認讀:

(1)帶拼音讀;

(2)去掉拼音讀;

(3)嘗試給一類字組成詞語讀。

3、讀短句:

(1)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長長的尾巴

大聲讀——加上動作讀——用這樣的句式,看着彩圖説説青蛙媽媽的樣貌

(2)披着綠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大大的眼睛

大聲讀——加上動作讀——用加點的詞各説一句話

4、比賽讀課文。

板塊三:概述

1、搶答: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先後遇到誰?用“先遇到……再遇到……最終遇到……”的句式説一説。

2、自由讀課文,説説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生哪些變化?畫出有關句子,完成段落填空:

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不知什麼時候……

板塊四:指導寫字[由本站www.haoword.com網友投稿]

《小蝌蚪找媽媽》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分主角朗讀課文,抓住人物對話中關鍵詞語讀好人物語言。

2、練習分主角表演課文。

3、發現故事迴環敍事方法,嘗試聲情並茂講述故事。

教學過程:

板塊一:導入新課

1、板題,讀題。

2、回顧課文主要資料: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先後遇到誰?(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

板塊二:分主角朗讀課文

(一)

1、範讀小蝌蚪和鯉魚阿姨的對話,看看讀好人物語言要抓住哪些詞語,體會為什麼要抓住這些詞語。

2、分主角加上動作讀好對話。

(二)

1、自由讀小蝌蚪和烏龜的對話,看看讀好人物對話,要抓住哪些詞語,畫下來。

2、分主角加上動作朗讀對話。

(三)

分主角加上動作朗讀全文。

板塊三:講故事

1、範讀,發現:故事寫小蝌蚪與鯉魚、烏龜、青蛙對話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2、選擇自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對話場景講講。

板塊四:指導寫字。

篇2: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閲讀教學提出瞭如下教學目標: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讀物中的圖畫和音像材料閲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本課的教學就是要經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藉助插圖、音像等手段,引導學生進入課文主角,從而感知青蛙的變化過程。在教學時,教師應少講、精講,留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獨立思考的時間。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經過朗讀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學生觀察本事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不斷提高自主識字、自主閲讀本事。

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資料,瞭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長過程。

2、哪幾個自然段講小蝌蚪在找媽媽。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經過看圖學文了解青蛙在成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本事和想象、表達本事。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一)激趣引入

1、猜謎語。

⑴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裏面遊啊遊。(小蝌蚪)

⑵綠衣小英雄,田裏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麼長相相差這麼大呢?難怪小蝌蚪連自我的媽媽都不認識。今日我們就一齊隨着小蝌蚪去找媽媽吧!

3、板書課題。

(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叉參與活動,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活力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自學課文

揭示自學要點: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筆畫結構、試着給生字編碼,若不會的作記號提出來。

2、你認識畫面上哪些動物?哪些動物不是小蝌蚪的媽媽?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

3、最終小蝌蚪在哪兒找到了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

(上述學生經過觀察、朗讀、動手操作,自學和理解的過程中,主體意識、主動精神、探索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應培養。當然,低年級學生自學活動中會有必須難度,可採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導。)

(三)檢查自學情景,教學生字詞

1、學生讀課文。

2、教師範讀。

3、再次讀文,自查朗讀情景。

4、出示詞語,檢查識字情景。(見課件)

(1)你會讀哪個詞語就大聲的讀出來。

(2)誰願意當小教師你認識的字詞教給同學們?

5、識記生字。

學生説用自我喜歡的方式識記。教師可適時引導用實物或動作來識記。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導學生説出自我見到的灰色的東西。

追(或迎):誰願意把追(迎)的動作表演給大家看?

披:我這有件衣服,誰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麼樣的人叫阿姨?

7、指導寫字

(1)請大家先認真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後獨立寫一個。(書上田格中的字)

(2)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師問:你們認為哪個字難寫?教師電腦出示帶田格的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請同學説一説佔格位置。

(3)請學生書寫田格中的其他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4)展示學生書寫情景,説説哪些字寫的好,哪些字寫的不夠夢想。

(學生朗讀不注音課文遇到生字可能無從下手,所以在讀文之前教師就引導學生自我想辦法,自主探索、認識生字,這也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對於低年級學生,聯繫實物或動作來識記生字效果要遠遠好於部件記憶法。)

(四)圖文結合,讀中感悟

1、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找出與插圖對應的自然段,選擇自我喜歡的部分練習讀課文。

3、自由讀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

(給學生自主選擇讀資料的權力,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能促進學生更好的讀書。)

4、小蝌蚪在找青蛙媽媽的過程中,碰到了許多趣味的事,並且身體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大聲地讀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小蝌蚪的身體變化的句子。

5、小蝌蚪在找青蛙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6、你能用上“先…再…之後…最終…”來介紹一下嗎?

(讓學生在反覆讀文中搞清小蝌蚪變成青蛙的身體變化,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介紹,既訓練了語言,又解決了文章的重點問題,一箭雙鵰,紮實而有效地把語言訓練落到實處。)

(五)拓展學習(作業)

1、課後進一步瞭解有關青蛙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做保護青蛙的小衞士。

2、經過查找資料或網絡資源,瞭解一種動物從小到大的變化過程,以後在班上交流。

(六)課堂檢測題

1、讀一讀,説一説。

碧綠的衣裳碧綠的雪白的肚皮雪白的

長長的尾巴長長的大大的腦袋大大的

2、填空。裏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資料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第二課時

(在閲讀中理解動詞“迎”、“追”,瞭解表示顏色的詞語“碧綠”、“雪白”的意思和構詞特點;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愉快的學習中明白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思維有所開拓,口語有所發展。)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課文的生字寶寶想跟小朋友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小朋友願意嗎?他們一個個躲到句子裏了,看小朋友還能不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1、今日,阿姨給我講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

2、清早,我們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開始,我被遠遠地甩在後面,但我使勁追趕,最終爬上了山頂。爸爸媽媽都為我鼓掌,連連説:“你真行!”

(設計意圖:生字的鞏固努力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之中複習本課的生字,從而提高閲讀水平,於自然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浸染。)

(二)學習“小蝌蚪樣貌”的部分

池塘裏,水草邊,生活着一羣小蝌蚪。小蝌蚪長什麼樣?

1、小朋友能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嗎?

2、你覺得這是一羣怎樣的小蝌蚪?根據你的體會來讀一讀。

(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設計意圖:雖然是一年級的孩子,可他們也是有個性的生命體,所以在閲讀時,我儘量讓學生自我去體會,自我去感知,再以這種體會與感知去指導自我的朗讀。)

(三)學習“青蛙媽媽樣貌”的部分

多麼可愛、歡樂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明白嗎?小蝌蚪常常會不歡樂,因為他們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我的媽媽,你明白他們的媽媽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嗎?請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關的句子來告訴小蝌蚪。

1、指名説。出示句子:

(荷葉上蹲着一隻大青蛙,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2、教師貼出青蛙的圖片。教師那裏有一張青蛙媽媽的照片。如果你們是小蝌蚪,媽媽給你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呀?圈出“碧綠”、“雪白”、“大”。

3、你見過“碧綠”的什麼?“雪白”是怎樣的白?那麼,像金子一樣的黃?像火一樣的紅?像天一樣的藍呢?

(設計意圖:語文重在點點滴滴地積累,在那裏,教師就很淺顯地使學生掌握了顏色詞的構詞特點,並能靈活地遷移。)

4、青蛙媽媽披着碧綠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多美呀!你能經過朗讀把她的美表現出來嗎?指名讀。

5、青蛙還會捉蟲呢!小朋友明白嗎?課前我們已經去收集青蛙捉蟲的有關資料,誰來介紹一下?

6、聽了青蛙捉蟲的有關資料,你對青蛙媽媽必須有了更深的瞭解。帶着這份瞭解再來讀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擴大學生知識面,對於學生深入瞭解青蛙,保護青蛙是十分有益的。)

(四)研讀“找媽媽”的經過

媽媽漂亮的照片,明白媽媽那麼能幹,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見到媽媽了。然而媽媽在哪裏,怎樣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開始了他們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經歷。請小朋友去讀讀課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

1、學生自由讀2——6自然段。

2、問: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在誰的幫忙下找到媽媽的?

第二自然段:

(1)這一段中有一個表示動作的生字“迎”。誰能給它擴詞?“迎”的偏旁是什麼?“走之”與什麼有關?看圖片,“迎”是怎樣走?

(2)師生分主角朗讀。

第三自然段:

(1)這一段中,也有一個表示動作的生字“追”。你追過別人嗎?找個小夥伴追給大家看看?此刻,你覺得“追”是怎樣走呢?

(2)引讀。小蝌蚪看見一隻烏龜擺動着四條腿在水裏遊,以為是自我的媽媽,連忙追上去,叫着——烏龜笑着説——

(3)在人物、動物的語言前面或後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動作、心境、神態、語氣的詞,這些詞叫提示語。這些提示語能夠幫忙我們更好地朗讀語言。看,小蝌蚪的話前有“叫着”,你能像他們那樣叫叫嗎?烏龜的話前是“笑着説”,你能笑着説説這番話嗎?

(設計意圖:朗讀與理解都要講究必須的方法。這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是鼓勵學生用看插圖、做動作等直觀的方法來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迎”、“追”。提示學生在朗讀主角的對話時,留意主角語言前後的提示語,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中讀。)

第五自然段:

(1)小蝌蚪在鯉魚阿姨、烏龜的指引下,最終見到了自我的媽媽。這時候,他們的心境怎樣?誰來讀一讀?

(2)媽媽見到自我的心肝寶貝,心境又是如何呢?誰來讀一讀?

(3)就近找夥伴分主角讀。

(五)演一演

此刻我們把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來演一演。在演之前,教師有兩個提議:1、儘量把小蝌蚪身體的變化表現出來。2、在扮演主角時,好好地想象一下主角當時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怎樣説的。

1、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試演。

2、指定一小組在班上展示。

3、學生與教師評議。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童話故事,如何在文學性中凸現其科學性,是相當重要也是相當不易的。運用演童話劇的方式讓孩子進一步瞭解蝌蚪的成長過程,又不露痕跡。)

(六)説話練習

小青蛙長大後也結婚生子了,可莊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時候尋找媽媽的經歷,為了使自我的孩子能順利地找到自我,她決定在臨走前給孩子寫下一張留言條。請你幫她想想,她該寫些什麼?

(1)指名説。

(2)評議。

課堂檢測:

1.説一説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裏有一羣小蝌蚪,他們遊哇遊,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又過了幾天,長出兩條,沒過多久,不見了,變成了一隻只能捉害蟲的。

2.我會説

你們已經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

______________已經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品種繁多,據統計,全世界有1900多種,我國就有150種左右。著名的彈琴蛙,是我國的特產,它鳴聲婉轉,彷彿古代仕女於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則鳴聲低沉粗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聲除了給人以“音樂”的欣賞外,它還能預報天氣。唐詩中有“水旱卜蛙聲”的詩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書中也有“三月九年級聽蛙聲,卜水旱”的記載。近代,我國有不少農諺也是反映蛙鳴與天氣的關係的,如“雨後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幹得犁頭翹”,等等。

青蛙還是捕食昆蟲的健將。當青蛙尚處於幼蟲(蝌蚪)時,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隻孑孓;而到成蛙時,用它靈巧的舌頭,平均每一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蟲。

青蛙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異常是我國特有的中華大蟾蜍,經處理曬乾成幹蟾,可治療小兒疳積。從它的耳後腺、皮膚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經處理後製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藥品,具有強心、鎮痛、止血和治療疔瘡等作用。青蛙是益蟲,所以必須加以保護,不準捕殺。

篇3: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後面還有多篇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一、回憶故事《小蝌蚪找媽媽》的主要情節。

1、播放錄音,再次欣賞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提問:小蝌蚪剛生下來是什麼樣貌?

小蝌蚪把哪些動物當成自我的媽媽了?

小蝌蚪去找媽媽,先碰到了誰?之後又碰到了誰?最終它找到自我的媽媽了嗎?

小結:小蝌蚪遇到了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在大家的幫忙下,最終找到了自我的媽媽。

二、討論:怎樣製作連環畫?

1、師:小朋友明白什麼是連環畫嗎?(連環畫就是由一張張連續的畫面,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連環畫。)

2、怎樣來做連環畫呢?

①.畫故事。每張紙畫一個故事情節,有幾個情節就畫幾張紙。

②.把畫好的故事資料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並寫上頁碼。

③.裝飾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媽媽》,畫在封面上,讓別人一看就明白這本連環畫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故事。

④.裝訂。

三、請幼兒欣賞圖畫書,邊思考邊討論繪畫方法。

教師:這麼長的故事我們能夠怎樣畫?(小組合作)小組合作時怎樣分工?一共要畫幾張?有哪幾張?

四、播放故事,幼兒繪畫,製作連環畫,教師巡迴指導,給予及時的幫忙。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根據情節的發展表現完整的畫面。

難點:與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五、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交流。

篇4: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户外運動,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後,結合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進行了户外活動遊戲創編,意在培養孩子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鍛鍊孩子的合作本事,使孩子在遊戲活動中體驗遊戲的歡樂。

活動目標:

1.明白故事的名稱、主角和主要情節。

2.理解、熟悉故事資料,嘗試排圖且大膽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3.感受媽媽們對小蝌蚪的熱情及關心。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PPT、圖片等。

小班語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過程:

1.以謎語的形式,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今日教師有個謎語讓小朋友猜一猜: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裏面遊啊遊。你們明白這是誰嗎?有段好聽的故事,講的就是小蝌蚪的事,我們一齊來聽一聽吧。

2.聽故事錄音一遍,並提問

(1)故事的名字是什麼?故事中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小蝌蚪把哪些小動物當成了自我的媽媽?小蝌蚪為什麼會認錯自我的媽媽呢?

3.教師邊演示PPT邊講述故事,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資料。

提問:

(1)故事發生在什麼季節?青蛙媽媽生的黑乎乎的卵變成了什麼?

(2)小蝌蚪找媽媽碰到了誰?説了些什麼?又遇到了誰?又是怎樣説的?

(3)為什麼會把他們當成自我的媽媽?

(4)小蝌蚪的媽媽究竟是誰?為什麼小蝌蚪和它的媽媽長的不像呢?

小蝌蚪最終怎樣變成青蛙的?

4.回憶故事情節,將故事圖片進行排序。

5.幼兒跟錄音邊看圖邊講述故事資料《小蝌蚪找媽媽》。

篇5: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2.識字目標。

要認識的字:灰、迎、阿、姨、追、頂、披、鼓。

要會寫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3.讀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中的不一樣人物、不一樣語氣,儘可能體會、表演課文某一個片段。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1)生字製作卡、表演童話劇所需頭飾(幾隻蝌蚪、大鯉魚、小鯉魚、烏龜、青蛙)。

(2)有關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實物”帶進課堂。

2.學生準備:

(1)有條件的到河邊觀察一下蝌蚪。

(2)瞭解蝌蚪或其他小動物的生長過程(以圖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彙報課前預習

師: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前,我們佈置了預習任務,此刻請同學們來彙報:經過讀課文,你發現了什麼?經過觀察小蝌蚪(或查閲有關小蝌蚪的知識),你又發現了什麼?

師生交流。(略)

[設計理念]

此處提前佈置的預習體現了兩個任務:一個是讀書,另一個是讀“自然”這本大書。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鼓勵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多瞭解課外知識,進而愛小動物,愛大自然。

二、初讀課文,簡述梗概

1.師:同學們,大自然中生活着我們人類的許多好朋友,它們和我們一樣,以自我獨特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大自然中每一天都會發生數不清的故事。今日,我們就來看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請大家快來看一看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幾遍(要讀充分)。

2.出示6幅圖畫於黑板,引導幫忙學生簡述課文。

[設計理念]

一年級複述難不難?“簡述”顯然降低了要求。藉助圖畫,再加上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能夠説出課文大概(真正的課堂上學生還時有發揮呢!),此時的複述,使學生對課文有了全面的瞭解,有了整體的印象,同時又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培養了他們看、説、記的本事!

這個環節出現早不早?實際教學證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課前的預習及複述前的讀書要“充分”。“充分”不是毫無問題,而是有足夠的遍數,使學生能夠對課文留下印象,這時的複述,就是建立在這個“印象”的基礎上完成的。

三、“玩”中學字詞

1.師: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你們就講得這麼好,真不簡單啊!有幾個“小淘氣”想和大家捉迷藏,你們敢不敢?好,請看黑板上這些字――(出示14個生字)――已經藏進課文中了,我喊“預備――開始”,你們拿起筆,開始找,找到一個,叫三聲它的名字,立刻用筆把它圈起來,別讓它跑了!

學生圈、讀生字詞。(要給學生必須的時間,個別稍慢的學生要適當幫忙指導)教師出示卡片,進行“讀詞大賽”!

2.“謎語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學生給每個生字編個謎語(可從音、形、義各方面充分發揮想象),形式應多樣活潑,用説出來、畫出來動作表演出來等形式都能夠。

(3)個別競猜:編謎語的同學“單挑”同學猜謎語。

(4)分組打擂競猜。

3.“詞語接龍”。

規則:用生字組詞,分組在必須時間內説得多而對的為勝。

(1)各組成員分頭準備,在集中到組裏,確定發言同學,其他同學可準備補充。

(2)各組比賽,教師相機調控。

4.“句子選美”

教師出詞語,分組派代表説句子,最終全體參與評出“最美”的句子。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的設計有兩個特點:一是體現了識字、學詞、説句的層次性,步步為營,比較紮實。學生如何認識字?其實正如認識人,見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這個環節中,字單獨出現過,在詞中出現過,又在句中出現,反覆出現,使學生和它漸漸“熟悉”;二是靈活多樣的形式。自始至終,學生們既在“玩”,又在學,並且是在愉悦地、自主地學。在“玩”中發展思維,在“玩”中發展學生聽説的本事,開發他們“創造記憶”字詞的綜合學習本事,在“玩”中又培養了他們與人合作的本事,激發他們的團體榮譽感!

四、生字書寫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師生交流:它們“美”在哪裏?

附參考:“女”:一個美麗的女孩,跳完舞后做優雅的謝幕動作。

“亻”:一個身子挺拔的同學,昂首挺胸,站得筆直。

“口”:一張漂亮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樣漂亮、奔湧,但每一朵都在自我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規!

2.師生觀察交流偏旁書寫的規律。

3.教師示範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小組內評比出優勝者,進行鼓勵表揚!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觀察交流:怎樣寫,它們看起來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寬,它(氵)太寬了“可”就過不去了。

“姐”――“姐”是個美麗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寫美麗。

“呢”、“呀”、“哪”――注意那張美麗的小嘴(口)。

此處宜採取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這樣使許學生對難點、重點更易理解,更直觀。

如“河”、“借”――左右兩部分,好比兩個朋友照相,誰胖些,誰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麼田字格好比像框,怎樣照?(瘦的略讓,胖的略出。)

(2)教師示範,學生練習書寫。

(3)“小小書法家”評選。

①小組內評選出優秀者。

②優秀者的字貼於教室《書法家》展框。

③請獲勝者上台介紹經驗

[設計理念]

靈活、新鮮的語言設計,力求把“死”的變成“活”的,“枯”的變“榮”!每個字都是一個生命,或活潑,或俏麗,能靜會動!漢字有魅力,更應當有魔力!讓每個孩子從心裏愛它,看它時怦然心動,寫它時心曠神怡!

第二課時

一、啟發談話,激趣促讀

師:同學們,《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假如被拍成動畫片,你們願意看嗎?好!下頭我宣佈:《小蝌蚪找媽媽》演員選拔賽此刻開始了!請各位參加預選的選手先做好以下準備:

熟悉一下故事的情節和“台詞”,此刻開始!

1.學生自我先進一步熟悉課文,故事情節和對話部分要反覆讀、揣摩、記憶。

2.學生自由結合對台詞。

[設計意圖]

此環節以學生最感興趣的動畫片抓住學生的心,以“選拔演員”的形式激發學生“讀”的慾望。這一環節的目的是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如飢似渴”地主動記憶、消化課文資料。時間要充分,教師可相機巡視。這一環節下來,學生可把情節熟記於心,“台詞”出口可誦!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學生按自我想扮演的主角分開來坐。

“蝌蚪”坐在一處;“鯉魚”坐在一處;“烏龜”坐在一處;“青蛙”坐在一處。座位的擺放可方可圓。

2.師:各位選手已經準備好了!下頭將對大家進行一些測試,僅有最終經過測試的演員才能出演你想演的主角。

請聽題。第一道:請你評價一下自我想扮演的主角!

3.彙報交流對主角的理解。

[設計意圖]

對主角的理解也就是對課文的理解,關鍵是啟發學生説出自我心中的理解。比如有的孩子説喜歡鯉魚媽媽,因為她漂亮,愛自我的孩子(教小鯉魚捕食),還有的孩子會認為鯉魚媽媽有缺點,因為她沒有像小蝌蚪説清楚青蛙媽媽的樣貌,害得小青蛙誤認了烏龜叫“媽媽”!還有的孩子會説不喜歡青蛙媽媽,因為她扔下自我的孩子,讓寶寶好難找!還有的孩子會説小蝌蚪認識鯉魚怎樣不認識烏龜啊!……在這一環節彙報交流中,既有孩子們的想象,又有許多疑惑,關鍵是既要充分發揮想象,組織語言,又要幫孩子們瞭解一些科普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堅持和滋潤孩子多彩的童心。比如在瞭解“青蛙媽媽”產卵後丟下“孩子”這一自然現象後,是不是要補充一點,問問孩子:青蛙媽媽為什麼要這麼做?必須是她要讓寶寶從小就堅強,必須是她讓寶寶自我學游泳,多運動,這樣前腿和後腿才能長的快!身體才棒!……總之,要發展語言,發展想象,更要“發展心靈”!

三、讀

1.師:好!下頭進行第二題測試――語言測試,主要測試旁白朗讀和對話。先從“小蝌蚪”開始。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出現了三次,你能找到嗎?(小蝌蚪遊哇遊……)哪個“小蝌蚪”來説一説這三處“遊”得一樣嗎?

2.彙報總結。

3.(第一次:高興,快活。第二次:比第一次用力,着急。第三次:更艱難,遊的時間更長。)

4.出示第二幅圖(試讀第二段)

(1)一位同學讀旁白,一位同學讀“小蝌蚪”的話,一位同學讀“鯉魚阿姨”的話。

(2)分主角讀後,學生評價優缺點,師生總結後提示下一組注意:讀出小蝌蚪的禮貌和鯉魚阿姨的熱情。

(3)分組反覆讀。

(4)多種形式讀,齊讀,多人讀,最終脱離課本帶表情誦讀。

(5)表揚和評選演、讀最形象的兩組

5.出示第三幅圖(讀課文第三段)。

(1)自由結合,分主角練讀。

(2)輪流彙報讀,師生共同評讀,試讀。

(3)評選最佳組合:誰讀出了小蝌蚪奮力遊的樣貌和它的着急?誰讀出了烏龜的“擺動”、“悠閒”、“趣味”和被小蝌蚪誤叫“媽媽”後的笑?

6.出示第四、五幅圖。

(1)師:小蝌蚪人錯媽媽,它很不好意思,所以這一次它要看清楚呦!請各組練習一下。學生練讀第四、五段。

(2)彙報演讀,重點指導:

第四段中讀出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樣貌時心裏的確定(把這種又高興有肯定的感覺讀出來)。

第五段中“媽媽!媽媽!”的叫喊的興奮應比前一次更強烈。

7.出示第六幅圖(讀最終一段)。

指導讀出小蝌蚪的開心、幸福、自豪。

[設計意圖]

用多樣的形式朗讀、體會。讀出“語氣”,讀出主角的內心境感,讀出孩子自我的理解,讀出表情、動作,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歡樂,語言的美妙。

篇6: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本事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主角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生詞。

2、觀察圖畫,理解課文資料,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教學和媒體準備

句子卡,生字卡,投影圖片。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猜謎語

①小黑魚,滑溜溜,圓圓腦袋長尾巴,池塘裏面遊啊遊。(小蝌蚪)

②綠衣小英雄,田裏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蟲。(青蛙)

2、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是一家人嗎為什麼長相相差這麼大呢難怪小蝌蚪連自我的媽媽都不認識。今日我們就一齊隨着小蝌蚪去找媽媽吧!

3、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以讀漢字為主。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默讀,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學生彙報,從哪幾個自然段中能夠幫忙小蝌蚪找到媽媽。

三、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瞭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看第一張圖片,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的他們遊的怎樣樣

默讀課文用--劃出寫小蝌蚪樣貌的句子。

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隨機學習生字“灰”。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可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麼。它們多麼期望也能和自我的媽媽生活在一齊呀!瞧,它們正商量着一齊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最終找到了自我的媽媽,原先就是一隻可愛的大青蛙。

2、瞭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麼樣的出示句子,進行朗讀指導,學習生字“披、鼓”。

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此刻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我嗎(生帶頭飾上台彙報)

四、寫字指導

1、觀察“有、在、什、麼”,學生説説要注意的地方。

2、範寫,學生描描述寫。

3、評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讀上節課學過的生字卡片。

2、朗讀小蝌蚪和青蛙樣貌的句子。

二、繼續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瞭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①師: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

請孩子們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讀完後,找出小蝌蚪身體發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並標上序號。

②小組交流

③團體彙報,師相機貼出圖片

④演一演:請生扮演小蝌蚪,講講自我是怎樣樣長大的(帶頭飾上台彙報)

2、學習課文2~5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忙(鯉魚和烏龜)師貼圖

①學習第2段

引讀:小蝌蚪遊哇遊,正好看見……這時,他們會有什麼想法

於是,就--迎上去,問……

為什麼要“迎上去”看圖理解,再説一説。請生上台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同桌互問互答,師生讀等)

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我的媽媽長得有什麼特點

過渡:於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尋找自我的媽媽。

②學習第3段

引讀:它們遊哇遊,看見了一隻……連忙……叫……

為什麼小蝌蚪會把烏龜誤認成他們的媽媽表現出怎樣的心境(急切)

你從哪些詞看出很急切(連忙、追上去)

為什麼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説。

看圖理解,再説一説。請生上台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分組輪讀,師生接讀等)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可是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明白了媽媽樣貌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

過渡:於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找媽媽,他們相信這一次必須能找着自我的媽媽。

③學習第4段

引讀:小蝌蚪遊啊遊,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

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説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

他們仔細一看,那隻大青蛙披着……

必須是自我的媽媽,於是就不慌不忙地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這時,小蝌蚪的心境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説。

請生上台表演這三種情景。

師小結:可見,作者用詞準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準確形象又生動。我們也要向小蝌蚪學習,僅有不斷去發現,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我的小寶寶也十分高興,笑着説……

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終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④小青蛙都在幹什麼呢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師: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着讚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3、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當做些什麼呢

四、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

2、分主角朗讀全文。

五、演一演這個故事

六、指導寫“變、條”。

查找、一隻青蛙一年能夠吃掉多少害蟲

青蛙為什麼成為捉害蟲的能手

篇7: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教學資料:

這篇課文不但語言優美,並且畫面生動,教師引導學生首先掌握本課生字;然後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動詞在不一樣句子中的意思,並學會運用;最終教師引導學生弄清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明白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教育學生從小保護有益動物。

教學目標:

一、基礎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經過學習瞭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的變化。

3、經過學生課文增強學生對科學童話的學習興趣。

二、發展目標:

1、經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從小就要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2、體驗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語感。

3、樹立環保意識,教育學生要保護有益的動物。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瞭解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的變化。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教師指導學生區別“迎上去”、“追上去”和“游過去”的不一樣,體會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和準確性,培養語感。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學準備:

蝌蚪、青蛙頭飾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猜謎語:身子像個小逗點,搖着一根小尾巴,長大吃蟲叫“呱呱”。(蝌蚪)(教師出示幻燈片1-2張)

2、談話引入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為什麼它要去找媽媽呢今日我們就一齊隨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媽媽吧!

3、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明白小蝌蚪去哪找媽媽嗎怎樣找的找到了沒有請你們帶着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

温馨提示:

(1)自讀課文,發現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

(2)用自我喜歡的方式識記8個生字。

2.指導學生識記重點字和難點字(教師在巡視時發現各組同學普遍識記有困難的字)

3.教師課件出現本課要認的“灰、迎、阿、姨、追、頂、披、鼓”8個生字,檢查識字效果。(教師出示幻燈片第3張)

三、精讀領悟

1、瞭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的他們遊的怎樣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4張)

(2)朗讀第一自然段。(指導讀出“快活”的語氣)(教師出示幻燈片第5張)

過渡:小蝌蚪雖然生活的很快活,可是沒有媽媽,總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麼。它們多麼期望也能和自我的媽媽生活在一齊呀!瞧,它們正商量着一齊去找媽媽呢。它們找啊找,最終找到了自我的媽媽,原先就是一隻可愛的大青蛙。教師出示閲讀提示:(1)小蝌蚪為了找媽媽,向誰去打聽的(2)最終小蝌蚪在哪兒找到媽媽它們的媽媽是什麼樣兒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6張)

2、瞭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1)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麼樣的(教師出示幻燈片第7-8張)

(2)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此刻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我嗎(生帶頭飾上台彙報)

3、瞭解小蝌蚪長成青蛙的過程

①教師提問: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請你們自由地小聲朗讀課文2~5自然段。讀完後,找出小蝌蚪身體發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並標上序號。

②小組交流

③團體彙報,教師把學生學習的情景用相機拍出來展示討論情景。

④演一演:請生扮演小蝌蚪,講講自我是怎樣樣長大的(帶頭飾上台彙報)

4、學習課文2~5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12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忙(鯉魚和烏龜)

①學習第2段

(1)引讀:小蝌蚪遊哇遊,正好看見……這時,他們會有什麼想法

於是,就--迎上去,問……

(2)為什麼要“迎上去”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9張)理解,再説一説。請生上台表演。

(3)指導朗讀,讀出小蝌蚪主動熱情、有禮貌的語氣。(同桌互問互答,師生讀等)

(4)小蝌蚪從鯉魚媽媽那打聽到自我的媽媽長得有什麼特點

過渡:於是,小蝌蚪告別了鯉魚媽媽和小鯉魚,繼續尋找自我的媽媽。

②學習第3段

引讀:它們遊哇遊,看見了一隻……連忙……叫……

(1)為什麼小蝌蚪會把烏龜誤認成他們的媽媽表現出怎樣的心境(急切)

(2)你從哪些詞看出很急切(連忙、追上去)

(3)為什麼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説。

(4)看課件(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0張)理解,再説一説。請生上台表演。

指導朗讀,讀出急切的語氣。(分組輪讀,師生接讀等)

這一次,小蝌蚪可認錯了。可是他們不灰心,因為他們又從烏龜那明白了媽媽樣貌的更多特點,除了“四條腿,寬嘴巴”,還有……

過渡:於是,他們充滿了信心,繼續找媽媽,他們相信這一次必須能找着自我的媽媽。

③學習第4段(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1-12張)

(1)引讀:小蝌蚪遊啊遊,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着一隻……

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説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他們仔細一看,那隻大青蛙披着……

(2)教師引讀課件12中的句子必須是自我的媽媽,於是就不慌不忙地游過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3)這時,小蝌蚪的心境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4)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説。

④小青蛙都在幹什麼呢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3-14張)

教師小結:

(1)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着讚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2)作者用詞準確,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向他學習,這樣才能把句子寫得準確形象又生動。我們也要向小蝌蚪學習,僅有不斷去發現,不斷去探究,堅持到底,終會有成功的一天。

(3)教師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我的小寶寶也十分高興,笑着説……

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終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四、演演畫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20張)

教師請學生上台看課件表演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其他同學讀課件中的句子配音。

(1)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讀指名學生演小蝌蚪的的樣貌(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5-張)

(2)同學們讀得不錯,小朋友表演不錯,下頭誰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鯉魚阿姨的情景表演給大家看(選出主角演員,配戴好頭飾,提醒演員“迎上去”的蝌蚪和鯉魚阿姨各自該站在什麼位置,該向什麼方向遊)(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6張)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3)教師引導:小蝌蚪的身體在漸漸長大,它又去找媽媽,我們來看一看,烏龜是怎樣説的(過程同上,情景表演時提示演員“追上去”的蝌蚪和烏龜該站在什麼位置,各自向什麼方向遊。)(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7張)

(4)教師引語:在鯉魚阿姨和烏龜的幫忙下,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下頭來看第四自然段,聽教師讀這一自然段,請同學根據教師的朗讀上台表演。(教師出示幻燈片第18-20張範讀)

教師小結:小蝌蚪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找到了媽媽,該多高興啊!如果你是小蝌蚪,你會對媽媽説些什麼把它找到媽媽後高興的心境表達出來。

五、分主角朗讀: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小蝌蚪和媽媽的對話。

六、拓展延伸

教師指導學生用“首先……之後……然後……最終……”説話。(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1張引導)

七、總結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為了讓我們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適安全,我們應當做些什麼呢(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2張)

八、課後作業(教師出示幻燈片第23張)

1、回家有感情地背誦自我喜歡的段落。

2、給爸爸媽媽講演故事。

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

小蝌蚪→變→青蛙

大腦袋→長了兩→長了兩→尾巴→不見

黑灰的身子條後腿條前腿變短尾巴

長尾巴↓↓↓

找媽媽→鯉魚→烏龜→大青蛙→捉害蟲

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生動趣味,以對話為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在課後,反思自我的教學,當然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我感覺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點,以讀為本,課堂上充滿了朗朗書聲。

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以興趣為前提,讓學生主動進取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十分明顯。孩子們經過自已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現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二、以讀悟情。

讀出感情是朗讀要求中的難點,而要讀出“情”必須先悟出情,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在朗讀指導中,我不拿自已的標準去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體會讀。例如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課時,有許多對話,如:當小蝌蚪錯把烏龜當成了媽媽時,烏龜笑着説了這樣一段話:“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到那邊去找吧。”孩子們在讀時出現了不一樣的爭議。有的孩子認為應讀得慢一點,因為他認為烏龜是個慢性子,説話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認為烏龜是一種温和的動物,説話時親切一些,語氣要和藹一些,温柔可親一些。有的孩子認為這兒烏龜是笑着説的,他覺得小蝌蚪居然會把自我當成了他們的媽媽,有點好笑,但烏龜也肯定沒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這些讀書體驗都反映了孩子們對文本的不一樣理解,並且也都是能夠成立的,有什麼比獨特的情感體驗更寶貴的呢!

三、為學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讓學生在教師課件的引導下帶着頭飾表演讀

教師正視孩子們水平的差異,採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多一些欣賞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責,教師讓學生在個性展示讀中表演情景故事。

四、同座分主角朗讀,教師為全班學生搭建朗讀展示的舞台。

閲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種形式為學生創設朗讀的機會,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愉悦。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個別讀,分主角朗讀,這樣一來,讀中感悟、悟中活力,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都會令孩子興致盎然.

總之,教師僅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閲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必須會喜歡閲讀。

篇8: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在教學中確定的教學難點是:認識蝌蚪和青蛙,瞭解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一樣階段的形態變化。

具體的設計過程如下:(結合了學情)

(一)小蝌蚪的樣貌。

1、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劃。

找出:大大的腦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長長的尾巴。

隨機認識“甩”、“腦袋”。

2、讀一讀句子。

3、畫一畫小蝌蚪的樣貌(為了畫面的美觀你能夠加進一些事物)。

4、説一説你自我所畫的圖。

生:我就畫了只小蝌蚪,先畫一個大大的腦袋,塗上青灰色,再畫一條長長的尾巴,在甩來甩去。

生:我畫了很多小蝌蚪在歡樂地遊。

生:我畫了一羣小蝌蚪在水裏遊。

5、練一練。

小蝌蚪游來游去。

(1)小蝌蚪在哪裏游來游去?

(2)小蝌蚪在哪裏怎樣地游來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態變化。

1、過渡。

師:小蝌蚪遊啊遊,身體發生了變化。請你在課文中找出來,用上自我喜歡的記號。

(1)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後腿。

(2)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又長出兩條前腿。

(3)小蝌蚪遊啊遊,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隨機認識“短”

(4)不知什麼時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

2、仿造春蠶的不一樣時期圖畫一畫青蛙的生長過程。

生注意到了體形的變化,可是沒有注意到顏色的變化。

3、交流,既評一評。

4、改一改。

5、説一説。

參照課後五:

選詞填空,説説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又先最終之後

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後腿,長出了兩條前腿,尾巴變短了,尾巴不見了,變成了一隻小青蛙。

6、讀一讀。

(三)青蛙的樣貌。

1、讀一讀,找一找。

師:小蝌蚪變成了青蛙,青蛙長什麼樣,你能在課文中找出來嗎?用不一樣於小蝌蚪的記號標出。

生:四條腿,寬嘴巴。

生:披着碧綠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生:頭頂上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服。

2、説一説。

師:能把青蛙的特徵連起來説一説嗎?

生:青蛙有四條腿,嘴巴是寬寬的,披着碧綠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對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態句。

篇9: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小班藝術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目標:1.體驗遊戲的歡樂及表演的樂趣。

2.培養幼兒動作的創造性。

活動準備:青蛙媽媽、鯉魚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頭飾各一個;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重難點:重點:體驗表演的樂趣。難點:鼓勵幼兒創造蝌蚪遊的動作,學説各主角的話。

活動過程:一.欣賞音樂,學蝌蚪遊。

1.師:小朋友,教師帶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彈奏唱)

2.提問:小蝌蚪長什麼樣貌?小蝌蚪在水裏怎樣遊?誰來學小蝌蚪游泳?有誰想出的小蝌蚪遊的動作是不一樣的?(請幼兒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

3.教師示範遊。師:小蝌蚪遊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樣在水裏遊的。

二.在音樂伴奏下學蝌蚪遊,吃食。

(1)[1~8]小節:在音樂伴奏下重複三遍。師:蝌蚪姐姐請蝌蚪弟弟妹妹一塊兒來水裏遊。

(2)[9~12]小節:教師帶領在xxx處咂嘴表示吃東西。師:蝌蚪弟弟妹妹遊了那麼久肚子餓了,我們來吃點東西吧。

(3)重複[1~8]小節兩遍:師:吃飽了,小蝌蚪一齊游來游去做遊戲吧。

(4)[9~12]小節:師:吃飽了,姐姐帶你們去找媽媽吧。(音樂[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帶小蝌蚪找媽媽。

(1)音樂[13~16]結束,鴨媽媽出現,蝌蚪姐姐帶小蝌蚪上前問:“你是不是我們的媽媽?”鴨媽媽{配班教師扮}説:“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樂再起,蝌蚪繼續遊,到最終一句“媽媽,媽媽在哪裏”時鯉魚出現,蝌蚪上前問:“你是我們的媽媽嗎?”鯉魚説:“我不是你們的媽媽,你們到別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樂起,蝌蚪遊。音樂結束,烏龜出現,蝌蚪上前問,烏龜回答,同上。

(4)音樂起,蝌蚪遊。音樂結束,青蛙媽媽出現,叫“呱呱,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小蝌蚪快速游到媽媽身邊,一齊拍手説:“媽媽找到了!媽媽找到了!”

四.學説主角的話。

1.學説蝌蚪的話及其他主角的話。提問:剛才去找媽媽時第一個遇到誰?小蝌蚪是怎樣問的?(學説小蝌蚪的話)它是怎樣回答的?(學説鴨媽媽的話)

2.學説鯉魚、烏龜的話同上。

五.遊戲重新開始。

請四位幼兒來做鴨媽媽、鯉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配班教師在一旁幫忙)其他幼兒做小蝌蚪,教師做蝌蚪姐姐。

六.結束。

師:小蝌蚪們,我們在小河裏歡樂地游泳、找東西吃、做遊戲,還找到了媽媽,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下次再來玩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好嗎?

篇10: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大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教案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由大班和中班幼兒組成,幼兒們來班前不懂任何漢語話,也沒有任何語言環境,在這種情景下僅有在班裏能與漢語言接觸,所以我在班裏讓幼兒們多聽,多説。

活動目標

1.經過多種形式的看圖講述,激發幼兒大膽説漢語的興趣。

2.經過多便講述,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本事。

3.經過看圖講述,引導幼兒理解並記住“小蝌蚪找媽媽”的主要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幼兒大膽説漢語的興趣,記住,理解故事資料,發展口語表的本事。

難點:記住故事資料。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圖片

“小蝌蚪找媽媽”故事教學光盤,DVD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以提問的方式導入課文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蝌蚪嗎?他的媽媽是誰?”“今日呀有一羣小蝌蚪找不到媽媽了,我們一齊看看是怎樣回事。”

(二)基本環節

教師出示圖片一,請幼兒猜一猜,説一説上頭的資料,

用同樣的方法出示其它圖片讓幼兒大膽的説。

教師完整的,慢速把故事講一遍,放光盤再聽一遍。

教師根據故事資料向幼兒提出問題,並及時給於鼓勵。

教師請全體幼兒跟讀故事。

教師指圖,請全體幼兒飾演小蝌蚪,其他主角由教師擔任,一邊看圖,一邊講述,第二次替換主角。

(一)結束環節

請幼兒先自由結合看圖講述,然後交換主角再講述。

(二)延伸環節

請幼兒自由結合,邊表演邊講述。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語言活動,講了一則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故事資料簡單,容易讓幼兒理解,易懂,採用的是鼓勵,引導學習方式。

在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基本上理解了故事資料,並很進取的回答了教師提出的問題,大膽的表達了自我的想法,對故事的興趣也很高,在回答問題時教師不光讓舉手的幼兒回答,還向沒有舉手,表達本事不太好的幼兒提出了一些很簡單的問題,只要説對一半也進行了鼓勵.

如果讓我再一次上的話,我會加關於故事的動畫片,光盤上只講了故事,沒有畫面。

【小編簡評】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優選1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範文。

【網友評價】

作者在某些方面看得很透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