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活禪語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5W

生活禪語精彩多篇

生活禪語 篇一

1、心中毫無牽掛,一無所有時,得到的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心中裝滿慾望,執着種種心外之物時,即是身心被困時。為人慾得解脱自在,務必放下種種的慾望和一顆執着的心。

2、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惟永遠的依靠,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我們應當像愛惜自我的生命一樣愛惜大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

3、幸福離不開生活,成就離不開工作。生活中的細節讓別人去做,是丟失了幸福。自我的工作讓別人來做,意味着放下了成功。

4、世間上還有什麼力量比心靈的力量更大呢?善念善言善行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持之以恆地踐行,我們的人生才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心念決定言行,未來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取決於此刻的起心動念。

5、因為你的存在,才讓我變得細心耐心;因為你的存在,才讓我變得富貴高雅;因為你的存在,才讓我變得從容脱俗;因為你的存在,才讓我感受到何謂眾生同一體;因為你的存在,才讓我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好處!

6、遠離惡習,才不會被惡習所染。清空自我,智慧才會現前,靈魂才能對話。所謂的業障無明,但是是些惡習,和不切實際的想法。

7、懂得知足滿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否則,即便在極樂世界也是個煩惱的人貧窮的人。無明是煩惱的根源。貪慾是災難和痛苦的禍端。

8、真理不分彼此,更不分種族與宗教。聖人應眾生的根基與需求,千變萬化,在各個領域裏演説真理。他們來到世間不是讓眾生崇拜,而是引導眾生踐行真理。過於依靠聖人,是無法與聖人相應的。惟有踐行真理,才能與聖人相應。

9、精進努力修行不是改變自我的容貌,不是獲得種種境界,也不是創造福慧,而是尋回原本的初心——赤子般的心。

10、是因為你的心沒有敞開,沒有讀懂這個社會,理解這個社會,才會感到孤獨,甚至漂泊。惟有敞開自我的心扉,才能理解一切,容納一切,才會感到充實寧靜祥和,與萬物同一體。

11、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慈悲知足感恩。具體表現是簡單無慾解脱自在。

12、是人就需要自由,是人就就應有慈悲心,是人就就應懂修煉,是人就就應不斷完善自我,影響身邊的人向善。

13、只有為生命全心全意地活着,臨終才會對生命毫無眷戀。來時不知從何處來,但我們有權利也有潛力知道臨終將往何處去。

14、慈悲心生起才是“靈魂”甦醒的開始,才是自性打開的開始,也是永生的開始。

15、慈悲心是人性的美德,是佛性的妙用,是美女的身材,是男人的智慧,是社會的和諧。

16、瞭解真理,但不去實踐真理,真理對你而言也毫無好處。自我不曾體驗過的事,説出來也沒有底氣。口頭禪終究無法讓人感同身受。

17、看破是理論,放下是功夫。意識到是覺醒,做到才是昇華。看到黑暗,目的是為了看到光明。認清邪法,目的是為了認清正法。

18、心中無慾真解脱。“無慾”並不是什麼都不要,或什麼都不做,而是忘我地無我地不為我地去要去做。只有到達無慾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熱愛自然,融入自然,此時哪怕只是見到一片樹葉,你也會感到深深的幸福和滿足。

19、悟道之人如何待事?時時刻刻持續內在的覺知,對事物清楚明瞭,又不加以分別。事物就是事物,它沒有屬性,一旦你給它下了定義,就有了好壞善惡是非……而我們普通人則相反。

20、多行動,少言語。話多的人不可信,他的心都用在表達上。要學會無言的表達,無聲的行動。

21、為了自由,我們捨棄了愛;為了自由,我們捨棄了事業;為了自由,我們捨棄了家庭……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我們什麼都不需要捨棄,只要帶着覺照,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本性就不會迷失。

22、很多時候購物並非我們真的需要,而是出於一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是佔有慾在作怪。東西只有少,我們才會知道它的珍貴,才會懂得珍惜。人是因為心中沒有崇高的理想,才會裝進許多“垃圾”。

23、開悟成就有兩條路可達成:一是靠靜心反觀內視自我,深入心的源頭,到達悟境;二是慈悲心生起,對眾生充滿無窮的愛,踐行慈心與宏願,使內在本有的自性開出芬芳的花朵。

24、生命的價值遠遠超過世間任何物質的價值。但是此刻的人恰恰相反,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方向,對物質過分地貪求,物慾高漲,忘卻了生命存在的價值與好處,荒蕪了生命,實在可悲可歎!

25、幸福和富有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放下了多少。對物質世界的一切越執着,越説明你是它們的奴隸。內心一絲不掛,才是萬物的主人。

26、人生完美的享受是安居,是沉默,是孤獨,是聽見自我的呼吸聲,是看到自我的起心動念。

27、過分地追求外在的一切,心靈才會變得渾沌污濁空虛彷徨。大自然是心靈真正的淨化劑,萬物的靈魂就是大自然。我們就應崇尚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28、人生的真諦是在曲線中悟道,在直線中容易得意忘形。曲線是通向靈性之門的捷徑。人要學會在曲線中找到樂趣,在曲線中發現美,生活的哲理就藏在曲線中,要善於從曲線中發現人生的奧祕。

29、生活中遭遇的所有的困難與挫折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培養我們的毅力和創造力,把我們打造成完美的人。

30、內心失去了與道的聯繫,才會不停地追趕潮流,這正説明了心靈的空虛。惟有充滿自信,忠於自我的人生,才能與內在的道溝通。

生活禪語 篇二

1、愛上一個人的時候,總會有點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2、以淡泊隨緣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3、默默的關懷與祝福,亦是無形的佈施。

4、認識自己降服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今天的執着會造成明日的後悔,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着,因為分離是必然的,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5、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辱,無動於色,道成近矣!

6、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一直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7、愛一個人很難,放棄自己心愛的人更難。

8、只想找一個在我失意時可以承受我的眼淚;在我快樂時,可以讓我咬一口的肩膊。

9、給人希望,不要給人絕望。

10、我愛你…為了你的幸福,我願意放棄一切——包括你。

11、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才會失望。因為有愛,才會有期待,所以縱使失望,也是一種幸福,雖然這種幸福有點痛。

12、凡事皆有代價,快樂的代價便是痛苦。

13、口説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口説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

14、兩個人一起是為了快樂,分手是為了減輕痛苦,你無法再令我快樂,我也唯有離開,我離開的時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為我首先説再見,首先追求快樂的是我。

15、連自己都不認識,説要了解別人,那是慌言。

16、不能見面的時候,他們互相思念。可是一旦能夠見面,一旦再走在一起,他們又會互相折磨。

17、成就別人,即是成就自己。

18、你目前擁有的,都將隨着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佈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19、如果我不愛你,我就不會思念你,我就不會妒忌你身邊的異性,我也不會失去自信心和鬥志,我更不會痛苦。如果我能夠不愛你,那該多好。

20、世上最悽絕的距離是兩個人本來距離很遠, 互不相識, 忽然有一天, 他們相識, 相愛, 距離變得很近。 然後有一天,不再相愛了,

21、八十一難都是金,小磨成小佛,大磨成大佛,不磨不成佛。

22、你每天若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是修行,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23、開始的時侯,我們就知道,總會有終結。

24、智慧從內心深刻地體悟而得,聰明從知識的累積而得。

25、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26、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27、當愛情來臨,當然也是快樂的。但是,這種快樂是要付出的,也要學習去接受失望、傷痛和離別。從此,人生不再純粹。

28、有些人註定是等待別人的,有些人是註定被人等的。

29、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30、愛情還沒有來到,日子是無憂無慮的;最痛苦的,也不過是測驗和考試。當時覺得很大壓力,後來回望,不過是多麼的微小。

31、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

32、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33、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34、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35、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36、我們也許可以同時愛兩個人,又被兩個人所愛。遺憾的是,我們 只能跟其中一個廝守到老。

37、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與其説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説自己的修養不夠,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放不下。

38、長大成人方是我,閤眼蒙朧又是誰。

39、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

40、我以為愛情可以克服一切,誰知道她有時毫無力量。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陰晴圓缺,在一段愛情中不斷重演。換一個人,都不會天色常藍。

41、愛情, 原來是含笑飲毒酒。

42、無論在給他傷害多少次,也遠遠不如第一次受的傷那麼痛了。

43、不後悔過去,不渴望未來,把握現在,腳踏實地。

44、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

45、同一個人, 是沒法給你相同的痛苦的。 當他重複地傷害你,那個傷口已經習慣了, 感覺已經麻木了,

46、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47、所謂的“放下”即是把什麼事都化為沒有的力量。

48、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49、你曾經不被人所愛,你才會珍惜將來那個愛你的人。

50、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51、果實在成熟之前,都是有苦味的。

52、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別人看的,修行是點滴的功夫。

53、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54、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着為了什麼?

55、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麼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後,你要看什麼都很順。

56、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

57、緣起緣滅,緣濃緣淡,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我們能做到的,是在因緣際會的時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暫的時光。

58、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59、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60、喜歡一個人,是不會有痛苦的。愛一個人,也許有綿長的痛苦,但他給我的快樂,也是世上最大的快樂。

6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

62、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63、曾經相遇,總勝過從未碰頭。

64、愛情要完結的時候自會完結,到時候,你不想畫上句號也不行。

65、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66、為什麼要那麼痛苦地忘記一個人,時間自然會使你忘記。如果時間不可以讓你忘記不應該記住的人,我們失去的歲月又有甚麼意義?

67、徹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麼大道理,而是徹底認識了自己。

68、與其爭取不可能得到的東西,不如善自珍惜運用自己所擁有的。

69、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70、本來很近的兩個人, 變得很遠, 甚至比以前更遠。

生活的禪語摘抄 篇三

1、昨日事尚使你煩惱,通什麼宿命;夢中鬼尚使你俱怕,開什麼天眼。

2、對所有的人都要感恩,慈悲心就能建立起來。

3、佛教的修行,以信為基礎,以解為先導,以行為落實,以證為圓滿,是為信、解、行、證。

4、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5、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是越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總是越謙虛。

6、萬物在説法,看你如何着眼;一切是考驗,試你如何用心。

7、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8、照體獨立,不是把外在的環境改變為符合我們內心的需要,而是要改變我們自心。

9、能夠根據自己的身份,受持相對應的戒條,如法行持、成就律儀、無所毀犯,就有相應的解脱自在。

10、掛礙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內心還有見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內心還有陰暗面、有私慾,那就是掛礙。

11、不依靠任何人而獨立生存的人是沒有的,包括佛在內,因為沒有了眾生就沒有了佛。

12、分別完全是一種主觀計度。本來沒有的事,一分別、一計度,問題就來了,煩惱就起來了。煩惱起來了,我們的身心就不得安寧,就不得自在。

13、只有真正從心靈深處將對事物的種種界定、分別、妄想掃除乾淨,才能夠真正見到諸法實相。

14、不能將心待悟。將心待悟,永無悟期。要把全部心力放在做功夫上,不管悟與不悟,功夫照做不誤。這樣才是參禪人的本色。

15、人生的道路,不一定起步就輝煌。起步的時候,往往會很艱難,但是隻要制心一處,一切都可以創造,一切都可以改變。

16、眾生汲汲營營,從金錢到愛情,由權勢到生死,有誰真正抓住了什麼?

17、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的一笑,這是一種素養;受委屈的時候能坦然的一笑,這是一種大度;吃虧的時候能開心的一笑,這是一種豁達;無奈的時候能達觀的一笑,這是一種境界;危難的時候能泰然一笑,這是一種大氣;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的一笑,這是一種自信;失戀的時候能輕輕的一笑,這是一種灑脱。

18、把寺院當別墅,你有多大來歷?借佛事賺錢花,你有幾寸頭皮?

19、處處都把“我”放在前面,什麼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這就是煩惱的第一位。

20、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一是靠勤,二是靠儉。勤是開源,儉是節流。

21、修行要有信心。有信心就能克服困難,就能戰勝自我,就能勇攀高峯;有信心就有希望,有希望,再經過艱苦的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

22、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體地表現為能力或者財富的不夠;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是時空的侷限。

23、作為在家佛門弟子,不論是信佛有多虔誠,你都不能脱離社會和人羣,不能脱離你所從事的工作,也就是説不能脱離你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4、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25、以“覺悟人生”之智慧成就菩提心,以“奉獻人生”之實踐成就大悲心。

26、和諧是生命內在的要求,必須從內心的和諧做起,必須從生命的和諧做起,必須從善待天地萬物做起,必須從人的內心淨化、向善上做起。

27、精神的空虛用物質永遠也填不滿。精神的空虛一定要用精神的能源、精神的食糧,用智慧、用慈悲、用奉獻的精神來填補。

28、世間上還有什麼力量比心靈的力量更大呢?善念善言善行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持之以恆地踐行,我們的人生才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心念決定言行,未來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取決於現在的起心動念。

29、美色動欲心,醜態招噁心,不見為淨;直言仿面子,爭論傷和氣,沉默是金。以不辨對流言,流言不得不息;以不理對挑釁,挑釁不得不休。

30、從責任上要強化、從感情上要淡化,這才能夠提得起、放得下。

關於生活的經典禪語: 篇四

1、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麼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時時念念不見一切相,莫認前後三際,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脱。

2、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不居惑地,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計始得。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若也單刀直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3、夫萬善乃菩薩入聖之資糧,眾行乃諸佛助道之階漸,若有目無足,豈到清涼之池,得實而忘權,奚升自在之域。是以方便般若,常相輔翼,真空妙有,恆共成持。

4、今時修心者以經論為別宗,講説者以禪門為別法,聞談因果修證,便推屬經論之家,不知修證正是禪門之本事,聞説即心即佛,便推屬胸襟之禪,不知心佛正是經論之本意。

5、不求名利不求榮,只麼隨緣度此生,三寸氣消誰是主,百年身後謾虛名,衣裳破後重重補,糧食無時旋旋營,一個幻軀能幾日,為他間事長無明。

6、向善、向上,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時時刻刻不可以忘記的目標。我們做一切事情,既要符合向善的要求,又要符合向上的要求。向善是下化眾生,向上是上求佛道;向上是覺悟人生,向善是奉獻人生;向善是他受用,向上是自受用。把向善、向上結合起來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正確的修行之路。

7、修八正道端正生活態度,行四攝法和諧人際關係,以四無量心利益社會大眾,是我們落實禪生活的要點。

8、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為有無數從事各行各業的人辛勤勞作和密切配合的結果。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欺騙壓迫就會逐步緩解和消除,人間就會充滿諒解和愛心。

9、作為在家學佛的人來説,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説家裏供滿了菩薩,而是在家庭裏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心,這才是佛化家庭的內涵。

10、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11、生活禪的目標是要實現禪生活。從生活禪到禪生活,其中所要落實的理念,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心在當下,成就眾生。

12、生活禪的次第是:發菩提心,立般若見,修息道觀,入生活禪。

13、修習生活禪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淨化身口意。身口意清淨,身口意清淨再清淨,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清淨三業。三業清淨了,三業都是禪。所謂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在生活中息滅貪嗔痴,在生活中淨化身口意。

14、生活禪就是要做到精神生活重於物質生活。我們要把人生的正確修修養看得重於物質生活;要把迷失的生活逐步自覺地轉變為覺悟的生活;要把染污的生活逐步轉化為淨化的生活;要把凡夫的生活逐步轉化為聖者的生活,這就是生活禪。生活禪的目的,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這四件事,就是要把這四件事的位置擺正。

15、將信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關懷人生,淨化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16、學者先須識自宗,莫將真際雜頑空,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出語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無身有事超岐路,無事無身落始終。

17、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為有無數從事各行各業的人辛勤勞作和密切配合的結果。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欺騙壓迫就會逐步緩解和消除,人間就會充滿諒解和愛心。

18、作為在家學佛的人來説,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説家裏供滿了菩薩,而是在家庭裏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心,這才是佛化家庭的內涵。

19、以三寶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為正信的準繩,以般若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為正信的歸宿。

20、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大眾,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21、生活禪的目標是要實現禪生活。從生活禪到禪生活,其中所要落實的理念,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心在當下,成就眾生。

22、生活禪的次第是:發菩提心,立般若見,修息道觀,入生活禪。

23、修習生活禪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淨化身口意。身口意清淨,身口意清淨再清淨,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清淨三業。三業清淨了,三業都是禪。

24、生活禪就是要做到精神生活重於物質生活。我們要把人生的正確修修養看得重於物質生活;要把迷失的生活逐步自覺地轉變為覺悟的生活;要把染污的生活逐步轉化為淨化的生活;要把凡夫的生活逐步轉化為聖者的生活,這就是生活禪。生活禪的目的,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這四件事,就是要把這四件事的位置擺正。

25、將信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關懷人生,淨化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26、向善、向上,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時時刻刻不可以忘記的'目標。我們做一切事情,既要符合向善的要求,又要符合向上的要求。向善是下化眾生,向上是上求佛道;向上是覺悟人生,向善是奉獻人生;向善是他受用,向上是自受用。把向善、向上結合起來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正確的修行之路。

27、“放下”並不是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而是放下你對事物執着的心。貪戀的心,放下你的私心和顧慮。但是,責任心,利益集體。利國利民的心和團隊精神是不能放下的。“手中有權,心中無權”“手中有錢,心中無錢”……若對財色名利世間的一切都能如此,還需要放下什麼?

28、過分地追求外在的一切,心靈才會變得渾沌。污濁。空虛。彷徨。大自然是心靈真正的淨化劑,萬物的靈魂就是大自然。我們應該崇尚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29、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惟一。永遠的依靠,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我們應當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大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

30、是因為你的心沒有敞開,沒有讀懂這個社會,接受這個社會,才會感到孤獨,甚至漂泊。惟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接受一切,容納一切,才會感到充實。寧靜。祥和,與萬物同一體。

31、生命的價值遠遠超過世間任何物質的價值。可是現在的人恰恰相反,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方向,對物質過分地貪求,物慾高漲,忘卻了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荒蕪了生命,實在可悲可歎!

32、真理不分彼此,更不分種族與宗教。聖人應眾生的根基與需求,千變萬化,在各個領域裏演説真理。他們來到世間不是讓眾生崇拜,而是引導眾生踐行真理。過於依賴聖人,是無法與聖人相應的。惟有踐行真理,才能與聖人相應。

33、很多時候購物並非我們真的需要,而是出於一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是佔有慾在作怪。東西只有少,我們才會知道它的珍貴,才會懂得珍惜。人是因為心中沒有崇高的理想,才會裝進許多“垃圾”。

34、為了自由,我們捨棄了愛;為了自由,我們捨棄了事業;為了自由,我們捨棄了家庭。.。.。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我們什麼都不需要捨棄,只要帶着覺照,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本性就不會迷失。

35、懂得知足。滿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否則,即便在極樂世界也是個煩惱的人。貧窮的人。無明是煩惱的根源。貪慾是災難和痛苦的禍端。

36、人生美好的享受是安居,是沉默,是孤獨,是聽見自己的呼吸聲,是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

37、內心失去了與道的聯繫,才會不停地追趕潮流,這正説明了心靈的空虛。惟有充滿自信,忠於自己的人生,才能與內在的道溝通。

38、人生的真諦是在曲線中悟道,在直線中容易得意忘形。曲線是通向靈性之門的捷徑。人要學會在曲線中找到樂趣,在曲線中發現美,生活的哲理就藏在曲線中,要善於從曲線中發現人生的奧祕。

39、多行動,少言語。話多的人不可信,他的心都用在表達上。要學會無言的表達,無聲的行動。

40、慈悲心生起才是“靈魂”甦醒的開始,才是自性打開的開始,也是永生的開始。

41、慈悲心是人性的美德,是佛性的妙用,是美女的身材,是男人的智慧,是社會的和諧。

42、精進努力修行不是改變自己的容貌,不是獲得種種境界,也不是創造福慧,而是尋回原本的初心——赤子般的心。

43、知識是從外學習而來——養頭腦,智慧是從內領悟到——養心靈。

44、開悟成就有兩條路可達成:一是靠靜心反觀內視自己,深入心的源頭,達到悟境;二是慈悲心生起,對眾生充滿無窮的愛,踐行慈心與宏願,使內在本有的自性開出芬芳的花朵。

45、做人要重過程,做事則要重結果。

46、我不畏懼死亡,而畏懼虛度光陰;我不畏懼事務繁多,而畏懼空耗生命;我不畏懼名利,而畏懼人生沒有方向;我不畏懼他人誤解,而畏懼心胸狹隘;我不畏懼愛,而畏懼心中無愛;我不畏懼人情濃,而畏懼道情淡。

47、心中毫無牽掛,一無所有時,得到的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心中裝滿慾望,執着種種心外之物時,即是身心被困時。為人慾得解脱自在,必須放下種種的慾望和一顆執着的心。

48、世間上還有什麼力量比心靈的力量更大呢?善念善言善行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持之以恆地踐行,我們的人生才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心念決定言行,未來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取決於現在的起心動念。

49、看破是理論,放下是功夫。意識到是覺醒,做到才是昇華。看到黑暗,目的是為了看到光明。認清邪法,目的是為了認清正法。

50、只有為生命全心全意地活着,臨終才會對生命毫無眷戀。來時不知從何處來,但我們有權利也有能力知道臨終將往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