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包裝的學問的評課稿(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9W

包裝的學問的評課稿(新版多篇)

《剪枝的學問》的評課稿 篇一

有關《剪枝的學問》的評課稿

一、抓主線,釋疑解惑。

《剪枝的學問》從標題中看出本文寫的是關於“剪枝”方面的學問,但作為小語教材,課文並非純粹介紹所謂“學問”,而是伴着生動有趣的故事,滲入科學知識,讓兒童樂學易懂。課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的,課文中用了這樣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抓好情感主線,逐層深入探究。教學時,吳老師緊緊抓住這條線索,引領整堂課的教學。如先讓同學們找出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學生讀詞句,在我第一次進桃園時出示關鍵句: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只見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忙着剪枝。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滿懷好奇的原因,進而轉入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遵循文脈,吳老師又進一步啟發引導王大伯的桃園裏有什麼“祕密”呀?滿懷好奇的“我”進入桃園後,怎麼又“一臉疑惑”呢?在感受夏季的桃園時,吳老師巧妙設問小作者的願望實現了嗎?他“驚”的是什麼?“喜”的又是什麼?在隨“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學生“入境始親”,層層深入,與文本自然對話,內化感悟,共鳴共振。

二、品詞句,真情妙悟。

俗話説:牽一髮而動全身。教學中,吳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咀嚼和回味,加深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找準文本的切入點,激發了學生的興奮點,捕抓住知識的生成點。如出示“我”的問話:“王大伯,……幹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對這位種桃能手,“我”有什麼想法?引導學生抓住“揮舞”“一根根”等詞句體會王大伯慧眼識枝;抓住“我”的問句中“怎麼啦?”“幹嗎”“好好的枝條剪掉”來理解“我”的焦急和對王大伯剪枝做法的疑惑不解。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吳老師先指名讀,然後親切地評價:“你讀得不緊不慢的,不像在着急嘛!同學們會心地笑了起來;再找人讀,吳老師説有點急了;再讀,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讀得越來越好,着急的語氣自然流露出來,這樣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王大伯回答的那段話,讓學生反覆讀後討論:什麼叫“瘋長”?“瘋長”了會產生什麼後果?這裏教者巧用課文插圖,有效突破難點,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發現王大伯手握的是一根粗壯的枝條,圖文結合,相得益彰。在媒體課件廣泛運用的今天,課文插圖似乎被冷落了,吳老師的課件源於課本,有返樸歸真之感。這些粗壯的枝條該不該剪?扣準了“瘋長”這個詞,學生對“剪枝的學問”就有了初步的瞭解。在一詞一句中,在吳老師的提示引導下,同學們不斷領會和感悟剪枝的學問到底在哪兒。“誰有興趣來扮演經驗

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 篇二

反思整個課堂設計,在創設情境環節頗費功夫,怎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又能體現本課的主題呢?經過多次試講、研討後,最終 確定從送學生精美禮物入手,然後讓學生嘗試包裝導入新課。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都被調動起來,紛紛加入“包裝”的行列,體會到“包裝”裏面還有學問,感受 到數學就在身邊。這一小“細節”的處理得當,使得學生在下面的各環節中都處於高度集中、高度興奮的狀態,為後面的合作探究做好鋪墊。

“合 理安排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是我在教學設計中顯現出的另一個特點。學生在探究包裝4個奶盒時,對於方法的多樣化與策略的最優化可能存在問題,通過動手操作 大多數學生可以得到由4個相同長方體組合成新的長方體時的六種拼擺方法,但思維無序,對於方法的歸納和總結存在困難,因此以小組合作的活動方式進行研究, 同伴之間相互補充,共同歸納總結,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的有序性。另外,多數學生能通過獨立思考解決的問題,就沒必要組織合作學習。如包裝3個奶盒,由於 有了包裝2個奶盒的基礎,學生很容易就想到給3個奶盒包裝的不同方法,讓學生大膽猜測哪種方法最節約包裝紙並説明理由,這一環節只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獨立 思考時間,學生完全可以自行獨立解決。

每一次試講學生都會給我不同的驚喜,讓我感受到學生的潛力之大。本課在探究包裝四盒牛奶哪種方法最 節省包裝紙這一環節時,學生通過比較、分析,產生了兩種意見:一部分學生認為“6個大面重疊”的方法最節省包裝紙;另一部分學生認為“4個大面、4箇中面 重疊”的方法最節約。面對學生的爭論,我沒有制止,而是讓他們分別闡明自己的觀點,説出理由。認為“6個大面重疊”的方法最節省包裝紙的理由是前面包裝2 盒奶、3盒奶都是重疊大面最省包裝紙,依次類推包裝4盒奶也是如此。這時一位同學馬上站起來反駁道:“6個大面”中抽出4個大面和“4大4中”中的4個大 面抵消了,剩餘的4箇中面大於2個大面,那就説明重疊4個大面4箇中面最節約包裝紙。他這樣一解釋所有的同學都不禁點起了頭,這時我順勢問道:其他同學還 有疑問嗎?(生:沒有)你怎麼知道這4箇中面大於2個大面呢?這位同學馬上拿出奶盒,邊比較邊解釋道:2箇中面大於1個大面,那4箇中面就大於2個大面。 聽到這使我感到振奮,真為這位學生感到驕傲,他清晰的數學思路、完整的表達都讓人不禁喝彩。但遺憾的是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再對包裝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應 該還有很多數學內容是可以挖掘的,還有很多學生是可以表達他們的想法的,如果課堂時間再長一些,讓他們把話説完,讓學生的精彩完全呈現出來,讓有些問題再 暴露出來,學生一定會從問題中進一步感受包裝中所藴涵的學問的。

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 篇三

《包裝的學問》它是在學生掌握了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反思整個課堂,我努力創設情境,積極組織引導,取得了優良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本節課,我創設了“為母親節準備禮物”的情境貫穿課的始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入手,提出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二、層層遞進,提升探究深度

本課從包裝1個長方體磁盤引入複習舊知,揭示課題;到包裝2個、3個、4個相同的磁帶盤探究新知,從而逐漸完整最節約包裝紙的包裝方案(不僅要考慮重疊最大的面,還要考慮重疊最多的面才能減少最多的面積,從而減少包裝面積,節約包裝紙)。各環節之間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學生的學習不止停留在淺層次,而是不斷迎接着新的挑戰。他們被數學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參與,開放探究空間

“自由是創新的源泉。”只有具備了充裕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才有基本保障。為了保證探究的實效,而不是走過場;為了不把學生當“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開放課堂,讓學生去猜想,並自己想辦法驗證猜想,主動去獲取、發現、鞏固、深化知識。特別是在最後一個環節——包裝4個磁帶盒時,我更是大膽地把課堂的空間讓給學生,讓持不同包裝方案的同學展開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取長補短,不斷形成共知,課堂達到了另一高潮。老師在此時只在關鍵處加以點撥或指導,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鞏固認知,發展思維,體驗成功,培養了樂趣。

五、不足之處

1、老師在教學中似乎急於滲透“優化思想”,急於探究“最優策略”,而忽視了學生對“策略多樣化”的體驗。

2、在小組合作環節中,小組內的交流還不充分教師便急於組織課堂交流,顯得小組交流似乎有點“走過場”。

3、本節課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激勵性評價單一等,有待今後繼續改進。

《搭配的學問》評課稿 篇四

《搭配的學問》評課稿

針對本節課我發表一下我的個人觀點:我認為《搭配的學問》這節課,上得很成功,有太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開始創設猴山情境導入,很巧妙的串聯整個教學環節。其次教師的教態自然親切,師生配合的很默契。整個教學流程很清晰,從搭配衣服(學生動手操作)、搭配早餐到拉一拉組成兩位數、再到回猴山到兒童樂園有幾條路,各個環節都進行了精心設計。遵循學生接受知識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讓每一個孩子都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孩子們對新知的理解得深,記憶的牢,自然教學效果好。我覺得這節課最大的亮點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動手操作是指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提供給學生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內容的重要形式,方老師在這方面的展示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發。

但是這節課對於教材的編排我有一個疑問:本節課與二上的《搭配》有哪裏不同?

1、在教材中的地位。組合與排列知識不僅是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注重體現這一要求,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如用兩個數字卡片組成兩位數的排列數,三個小朋友兩兩握手的組合數等。在三年級上冊繼續學習排列與組合這一內容,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突出教學的重點。與二年級上冊教材相比,三上教材的內容更加系統和全面,分別介紹了組合和排列。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如學具操作、畫簡圖、文字形式羅列、連線等)把排列組合的結果羅列出來(即有哪些組合或排列),使學生學會用更簡潔、更抽象的方式來表達排列組合的方法。更為重要的是通過以上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複、不遺漏地把所有結果都呈現出來,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並發展學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3、要把握好教學要求。本節課,教材只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採用羅列、連線等方式,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示組合數,並能感受到有順序思考,可用圖示的方式把所有的組合情況羅列出來(即有哪些組合),不要求抽象地計算一共有多少種組合數。因此,在教學中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係。

包裝的學問的説課稿 篇五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82頁—第83頁。

2、教材分析

《包裝的學問》是綜合實踐課,學生已經學習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合併、分割正方體、長方體的有關知識。本課是組織學生組拼計算、觀察發現、總結規律,開展有關包裝學問的數學活動。

【教學目標】

(1)找出各種不同的包裝方法,計算表面積,並比較出最節約的包裝方法,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

(2) 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觀念,培養積極思考、探究規律的能力。

(3) 弘揚民族精神,滲透節約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 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最節約的包裝方法。

難點是:靈活、快速地找出最優的包裝策略。

【教學準備】、長方體紙盒等。

二、説教法與學法:

1、教法:以教師的引導為主導,體現“先導後教”、

2、學法: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體現“先做後學”、進而“自主學習”的學習思想;採取個人自主探究與小組學習有機結合,以學生的實踐操作為中心,引導學生學會學數學、想數學、用數學。根據以上的理念,結合本課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三、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將是學習數學的最大動力。我是這樣引入的:(播放)“同學們!你們看!知道這是什麼呢!”

同學們看到這麼兩件古老的、舊的瓶裝物體,肯定發生很大的好奇心,紛紛進行猜謎。可能有的同學會猜中,也可能猜不中。

告訴大家,這是我國最出名的國酒——茅台酒。幾十前,茅台酒就是這樣的的包裝。”我接着提問:“這樣的包裝漂亮嗎?”同學們肯定説不漂亮。“關於茅台酒,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1915年,茅台酒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就是這類似的、簡陋的包裝,這樣土陶罐盛裝的茅台酒未能引起評委的重視,差點失去揚名世界的機會。好在,我國的代表急中生智,拿起一瓶茅台酒佯裝失手,擲於地上,頓時濃郁的酒香征服了評委,於是大會向茅台酒補發了金獎,從此茅台酒享譽全球。… …90多年以來,茅台酒不斷更新外觀包裝,越來越美觀。由原來每瓶1元錢賣到300多元、甚至幾千塊錢。同學們!看來,產品的包裝有着很大的作用。今天,我們來學習“包裝的學問”。(板書課題)

【有趣的故事引入,把歷史典故與本課學習的包裝學問結合起來,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第二個環節,是自主探究,發現規律。我會這樣教學:

1、如果將兩盒“大有涼果”包裝成一大盒,有幾種包法呢?怎樣包裝?(接口處不計)

這裏,我會開展小組學習,明確要求:(電腦演示小組學習要求)

①利用畫圖或長方體學具擺一擺,能找出幾種不同的擺法?

②分別計算出不同擺法拼成長方體的表面積,並把有關數據填到統計表中。

③哪種拼法最節省包裝材料?通過實踐,你們有什麼感受或發現?

實踐統計表:

包裝

方法草圖長

(釐米)寬

(釐米)高

(釐米)表面積

(平方釐米)

方法一

方法二

學生小組學習後,我會讓小組代表上台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學生一般會有如下方法:

(第一種)例如:(演示動畫)有的同學會這説:我把兩個長方體這樣上下重疊在一起,得到一個大長方體,長40㎝,寬30㎝,高,10×2=20㎝,表面積是:

(40×30+40×20+30×20)×2

=(1200+800+600)×2

=2600×2

=5200(C㎡)

(第二種)又例如:(演示動畫)還有的同學會這説:把兩個長方體這樣平放在一起,得到:長30×2=60㎝,寬40㎝,高,10㎝,表面積是:

(40×60+40×10+60×10)×2

=(2400+400+600)×2

=3400×2=6800(C㎡)

(三)綜合實踐,提高能力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葵扇、心相印紙巾等新會特產為主題的題目,分別有:“ 4小盒‘大有涼果’、6小盒餅乾、8小盒心相印紙巾的包裝方法練習”(演示)

1、如果把4小盒“大有涼果”包裝成一大盒。怎樣包裝才最節約包裝紙?

2、6小盒餅乾包裝後是一個長方體小紙盒,長30釐米,寬30釐米,高5釐米。現在,每6小盒包裝成一大盒,請設計一個用紙最少的包裝箱,需要多少平方釐米?(接口處忽略不算)

3、心相印紙巾,一小紙盒包裝,長24釐米,寬12釐米,高9釐米,8盒這樣的紙巾包裝成一大盒,至少多少平方釐米包裝紙?(接口處忽略不算)

這三道題,我會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效能,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數學家哈登伯格説:“數學方法是數學的本質。”四個、六個、八個長方體的組合包裝,增加了包裝的方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視野,而且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被數學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四)靈活運用,做個小小設計師

第四個教學環節是,靈活運用,做個小小設計師。月餅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節日食品。如果中國以“月餅”,繼續參加世界博覽會,請你設計“月餅”的包裝方案:每個月餅的獨立包裝是一個長方體,長10釐米,寬10釐米,高5釐米;把這些月兩個或3個或4個… …包裝成一大盒,計算用多少平方釐米的包裝紙?

(1)分小組合作學習,各小組選擇兩個或3個或4個… …的月餅為一大盒,包裝成長方體形狀的一大盒,體現精美、節約的原則;

(2)彙報至少用多少平方釐米的包裝紙;

(3)介紹本組設計的包裝理念以及包裝的營銷策略。指着畫面説:“每一個月餅的獨立包裝長10釐米,寬10釐米,高5釐米;這道題,我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用學具擺一擺(舉起月餅小盒學具),充分訓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選擇每兩個或3個… …包裝成一大盒,設計參加博覽會的包裝方案,完成後,讓各小組介紹包裝的設計理念以及推廣策略,我還會評比出最有創意的小組。”【本教學環節目的是把本課的綜合實踐引向生活,訓練了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賦予了中國特色和時代的理念。】

(五)課堂總結,課後延伸這一環節,我會讓學生説一説自己的學習體會。自己設計禮物進行包裝。

四、説板書設計:

包裝的。學問

方法三(算式)

方法二

(算式)

方法一

(算式)

覆蓋的面的面積越大,露出的表面積就越小。

五、預期效果: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課堂——是師生揮灑激情、彰顯個性的舞台。我這堂課的教學設計,也展示了我對新課程理念的最真實的理解,努力創建智慧的課堂。我想,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當智慧的教學如七色彩綢在兩點間穿梭縈繞,當智慧的聲音如芬芳的野花一路灑落,相信我終將看到一個盈滿創造與活力的和諧課堂!

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 篇六

本節課是針對解決“國小高年級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個問題設計的,根據平時的教學,發現每次讓學生準備學具上課,經常遇到沒準備或準備不當的情況,這樣嚴重影響上課質量。因此,課前充分準備好教具、學具材料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如果老師能夠統一提供適當的學具,將大大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積極性。再精心設計動手操作的步驟,使教具、學具直觀手段發揮應有的作用。根據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我決定從探索“四度”數學課堂入手。所謂的“四度”數學課堂,即國小數學課堂要具有“寬度”、“高度”、“深度”和“温度”。

一、教學過程有意義創設與設計,讓數學課堂有“寬度”。(知識技能)

本課從包裝1盒磁帶,複習舊知;到包裝2盒、3盒、4盒相同的磁帶探究新知,從而逐漸完善最節約包裝紙的包裝方案(不僅要考慮重合最大的面,還要考慮重合最多的面才能減少最多的面積,也可以觀察拼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只有使長、寬、高最接近,這樣表面積最小,才最節約包裝紙)。各環節之間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學生的學習不止停留在淺層次,而是不斷迎接着新的挑戰。他們被數學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知識技能、過程方法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數學思想有意識挖掘與滲透,讓數學課堂有“高度”。(數學思想)

在解決包裝兩盒磁帶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擺放、比較、交流,給予他們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時間,讓他們充分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當學生體驗解決策略多樣化的同時,再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究最優策略,通過探究最後得出:重合面積最大,包裝表面積就最小,從而最節約包裝紙。這樣就充分體現了數學的優化思想和滲透分類思想。在操作過程中,能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並指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伴以思維和語言的表達,對那些思維敏捷的學生,多鼓勵他們創新,能否採用多種方法去動手操作。

三、數學本質有機地建構與提升,讓數學課堂有“深度”。(數學思考)

在“拓展創新”環節,我設計了3個層次的練習。一是:包裝3盒磁帶,目的是讓學生不通過計算,運用剛才發現的規律,直接觀察、判斷得出最節約包裝紙的包裝方法。

為了不讓學生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節約包裝紙只需重疊最大的面。我又設計了第二個練習:包裝4盒磁帶及4盒伊利純牛奶盒。先讓學生在小組中通過動手擺一擺確定節約方案,在引導學生對這一結論進行質疑:為什麼不是重合8個面的重合面積最大呢?從而激發學生進行思考。老師只是引導組織與適時點撥,並在最後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更清晰的認識到:包裝多個相同長方體,要節約包裝紙,除了要考慮重合最大的面,也要考慮重合最多的面。再通過對4盒伊利純牛奶盒的包裝,讓學生研究發現,拼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表面積的大小。

最後,再靈活運用總結出的節約包裝紙的方法,判斷思考題:包裝4個特殊的長方體。

四、學習情感有效地激勵和喚醒,讓數學課堂有“温度”。(情感態度)

課始,我聯繫生活,創設“送學生六一禮物,讓學生欣賞精美的禮物”的教學情境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起為什麼要學習包裝的熱情和探索最佳方法的慾望,同時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就在身邊。並通過包裝1盒磁帶,複習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為接下去的探索、創新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與知識基礎。

不足之處:對學生的評價激勵較弱,

包裝中的學問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利用表面積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後表面積最小的最優策略。

2、能力目標: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解決包裝問題,培養學生的優化思想。

教學重點:

應用表面積等知識來討論如何節約包裝紙。

教學難點:

引導觀察、比較、交流、反思,得出節約包裝紙的最佳策略。

學具準備:

學生自帶長方體紙盒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

師:出示兩個長方體,問學生喜歡那個?讓學生體會包裝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很有必要。你別看這個事情很小,其中卻包含着不少學問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究的問題——包裝的學問。(板書:包裝的學問)

二、獨立探索,初步感知

(一)一個長方體的包裝

1.出示長方體的物品,引入包裝一個長方體時需要包裝紙的大小

引導學生説出:求包裝紙的大小就是要求出表面積,求表面積,先要知道長,寬,高。

2、學生動手算一算。

3、彙報答案,並進行講解。

(二)兩個長方體的包裝

1、今天老師買了兩個糖果包,打算把它包成一包送給朋友,你認為可以怎樣包裝?

學生上台演示,各抒己見。

三、小組合作,動手實踐

1、明晰問題:包裝的方法有多種,到底怎樣包裝最科學呢?首先讓學生説説“最科學”的意義。明確:這節課主要考慮節省包裝紙的問題。

2、出示學習要求,學生開始操作探索。

3、學生反饋,進行交流。

明確:儘量把最大的面重合,最節省包裝紙。

3、繼續引導學生髮現三盒包裝時的規律。(繼續讓學生尋找規律,説出想法。)學生通過重合面比較 。

4、那四盒呢?用這個規律還行嗎?以小組為單位,擺一擺,並説出自己的方案。(屏幕出示)學生先直觀判斷,然後引導計算比較六大面重合(方案一)和四大面四中面重合(方案二)時的表面積。

四、質疑,拓展:

1、通過計算提出質疑:儘量把最大的面重合併不一定最節省,怎樣才能確定重合的面積最大?有沒有規律可循呢?算算其他四種方案的表面積,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規律。

2、各小組計算後, 引導學生觀察長寬高的和與表面積大小的關係,再交流 。得出結論:包裝後形成的新的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和越小,則表面積越小,就越節省包裝紙。

3、拓展練習:小組操作、討論:六個相同的長方體,怎樣包裝最節省包裝紙?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和感受?

六、佈置作業

搭配中的學問的評課稿 篇八

搭配中的學問的評課稿

聽了我校數學骨幹教師樑老師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一課,收穫頗多。下面我就本節課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結合生活實例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樑老師設計了一個完整的情景串,以兩位同學早餐吃是什麼導入新知,巧妙地設計了本週老師到職工食堂吃早餐,請同學們給老師搭配出一份營養早餐的情景,以學生喜愛的生活情境融入整節課的教學,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體現學生為主體。

教學中,樑老師精心設計了給馬戲團的小丑搭配服裝等環節,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時刻感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想一想、議一議、擺一擺等活動中積極地思考、大膽地操作、方法多樣,且踴躍展現自己,從而充分領悟到:搭配要遵循有順序地搭配,而且要做到既不重複又不遺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觀念等。

三、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

早餐的搭配、衣服的搭配、遊戲等是學生身邊經常接觸到的。,通過這幾個活動,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意義,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四、注重層次性和思考性。

本節課的活動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具有層次性。如“營養早餐的搭配”,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使學生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總之:樑老師能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讓學生學會了有序思考問題的方法,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和感受“用數學”的愉悦,收到了應有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