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制度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2W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制度多篇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篇一

1、護理人員職業安全防護措施應當遵照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源物質,接觸這些物質時,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2、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穿相應工作服,戴手套,操作完畢,脱去手套後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面部時,應當戴手套、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大面積飛濺或者有可能污染身體時,還應當穿戴具有防滲透性能的隔離衣或者圍裙。

4、手部皮膚髮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

5、在進行侵襲性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並特別注意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鋭器刺傷或者劃傷。

6、使用後的鋭器應當直接放人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輸液器以防刺傷。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等鋭器。

7、使用紫外線消毒時,不得使紫外線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損傷。

8、乾熱滅菌時勿與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觸,滅菌後要待温度降到40cC以下再開箱,以防炸裂。

9、壓力蒸汽滅菌設備的具體操作步驟、常規保養和檢查措施應按廠方説明書的要求嚴格執行。

10、接觸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時應戴橡膠手套、防止濺人眼內、吸人體內或皮膚黏膜上,一旦濺上應及時用清水清洗。

11、調配化療藥物時防護要求:配備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透性防護服、護目鏡,聚氧乙烯手套、乳膠手套、防護墊、污物專用袋及封閉式污物桶。

12、處理鋭器時的防護要求:鋭器使用後的針頭直接放人耐刺、防滲漏的利器盒中;禁止手持鋭器隨意走動;禁止將使用後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帽:如果必須套回一定要單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後的針頭、刀片等鋭器;禁止將針等鋭器隨手傳遞;進行侵襲性診療,護理操作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防止被針頭、縫合針、刀片等鋭器刺傷或者劃傷;丟棄的損傷性廢物無論是否使用均按損傷性廢物處理。

13、護理隔離病人時的防護要求:着隔離衣,並執行區域性防護流程,與病人近距離操作時戴護目鏡,吸痰、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操作時,要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每接觸一個病人後馬上洗手或衞生手消毒。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篇二

1、病房護士長負責護士的職業安全監管工作,在醫院現有條件下提供防護設備。

2、護士在執業活動過程中,嚴格遵守管理規定、護理技術操作規程。

3、嚴格按照化療藥物使用説明書配製藥物,配藥時帶手套。

4、嚴格執行接觸放射線安全防護措施和操作規程。

5、操作前後按“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

6、操作有可能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氣管、粘膜或破損的皮膚時帶手套。當估計操作會有血液、體液可能濺到眼睛、鼻腔、口腔或者皮膚時,採用適當的保護用具(戴口、面罩、圍裙等)來防止感染。

7、一副手套只能用於一位病人或一項操作,操作完後立即丟棄用過的手套。

8、一旦手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或每次摘下手套均對手進行徹底清洗。

9、使用針具進行消毒時,帶手套,用過的針具立即扔到廢物桶內,嚴格執行普及性預防措施:回套針帽(必要時用單手法)不擺弄針頭、不徒手分開針頭與注射器。

10、用過的針具、刀片或其他鋭器置於不易被刺破的專用容器內。

11、操作後及時料理污染場地,不留給他人料理,禁止用污染的手接觸開關、清潔區和清潔物品。

12、受到(甲類傳染病中非典型肺炎,乙類傳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過的尖鋭器械損傷後,立即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

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被刺或損害的傷口。

用清水沖洗被血液或體液濺到的鼻腔、口腔和皮膚。

用清水、生理鹽水或其他特定清洗消毒液沖洗被血濺到的眼睛。

13、報告程序和時限:一旦受到乙類傳染病艾滋病、乙肝、丙肝)病人用過的尖鋭器械損傷後或帶傷接觸艾滋病病人的血液,立即逐級報告,當事人傷後立即向護士長報告,護士長接到報告後立即向護理部、感染辦彙報。

14、用過的污染物品或被傳染病源污染的物品,嚴格按照醫院醫療廢棄物管理的關規定處理。

15、其他處理程序按醫院有關規定處理。

16、護士受到職業暴露後有義務接受醫院有關部門追蹤,對當事人做好保密工作。

護士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篇三

護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和醫生一樣都在救死扶傷。但是護士在執行醫療護理活動過程中存在諸多的不安全因素,是發生職業損傷的高位羣體。危害護士執業安全的因素有機械,物理性,化學性,心理性,工作環境,這些相關損傷因素嚴重威脅護士的身心健康。護理管理者要建立適當的職業安全與防護措施,以減少護士職業病的發生,增強護士職業安全性。

生物因素:經血液傳播疾病種類有20多種,最常見的包括HBV、HCV、HIV等。據研究,含病毒濃度最高的血液和體液依次為:血液、傷口分泌物、精液、陰道分泌物、羊水等。

化學因素:護士每天在工作中接觸大量的化學消毒劑,用於各種物品的消毒,這些消毒劑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緩慢的,不會迅速表露出一些自覺症狀,往往容易被護士所忽略,但這些藥物可以釋放、揮發到空氣中,有些藥物可以通過皮膚、黏膜被人體直接吸收,對呼吸道及神經系統均有一定的影響。還有化療藥物,護士在配製和接觸這些藥物的過程中經呼吸道、皮膚直接吸收,劑量雖小,但因蓄積的作用,便會造成白細胞減少、流產率高,甚至致癌、致畸等危害。放射也是護士職業損傷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治療釋放出來的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其穿透力很強,如果放療護士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接觸放射線,會造成有機損傷,如白細胞減少、不孕不育、放射病、致癌等。

環境因素:“三班倒”擾亂了護士的生物鐘,可引起失眠、飲食代謝紊亂、慢性疲勞。同時,長期的睡眠不足,對人的認知能力和神經性行為的影響也是嚴重的。主要表現:一為注意力下降,警覺性降低;二為認知能力下降,必將導致工作效率低;三為記憶力下降;四為經常感疲乏,即使睡眠充足,亦感覺疲勞、無力;患者的痛苦表情、患者及家屬的無理刁難均可使護士產生不良心境。另外,護理專業在社會中的各種評論及自我價值得不到體現,也給護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及消極情緒。

防護對策:

防止和減少針刺傷的發生:

提高自我防範意識,護理部及科室應組織學習,制定合理的防護措施。將各種針頭使用後收納在鋭器盒內。一旦發生針刺傷後應積極處理,用健側手從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受傷部位,排出部分血液,減少受污染的程度,用流動水洗手,碘酒消毒局部,並進行各種檢查如乙肝兩對半、HIV、HCV等,做好傳染性疾病預防工作。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時,儘量戴乳膠手套或一次性手套,若接觸懷疑或已證實被污染的血液、體液時,應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穿隔離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時戴防護眼罩,套一次性鞋套。在日常工作中要愛惜自己,勤剪指甲,勤洗手,懂得保護自己皮膚的`完整性,在接觸患者前後要認真洗手。

嚴格按常規執行操作制度:

提高自我防範意識,護理部及科室應組織學習,制定合理的防護措施。配製化療藥物時(孕期及哺乳期停止接觸這類藥物),按照消毒隔離制度着裝整齊,配藥工作開始後,不能接觸其他物品。開啟化療藥的藥瓶時,注意針劑藥液將開口偏向對側,並用酒精紗布裹住掰安瓿。稀釋粉針劑,沿瓶壁緩慢注入,以免粉劑擴散到空氣中。在操作的過程中不慎皮膚直接接觸化療藥,就立即以自來水沖洗15min以上,然後以2.6%硫代硫酸鈉局部清洗。如果化學消毒劑不慎侵及眼睛,應立即用清水沖洗眼睛15min;侵及皮膚,則立即脱去衣服,清水沖洗30min以上。總之,在進行各項操作時,應嚴格遵守常規操作規程,儘量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或將損害程度減少到最小。

預防職業疲勞綜合徵:

護理人員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生活起居,勞逸結合,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並加強營養,加強體質鍛鍊,增強肌肉、韌帶等組織的韌性和抗疲勞能力[4]。利用業餘時間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如五點支撐法、三點支撐法,增強腰背肌的力量,有利於緩解腰骶部疼痛及減少腰肌勞損的發生。使自己以最好的健康狀態投入到工作中。生理、心理性疲勞的自我調節:一是平時應保證充足的休息與睡眠。二合理制定排班,利於體力的調整恢復。三注意膳食的營養與均衡,多食魚類、豆製品,新鮮蔬菜及水果。四感覺心情鬱悶時,應及時排解,最有效的是交談,與那些也承受着相同或相近精神折磨的“朋友”傾訴。五獎勵自己:完成每一項工作,可以選擇各種方式獎勵自己,以達到自我放鬆的目的。

增強法律意識以及護士自身素質的自我完善是現代護士必須具備的:

在日常治療及護理工作中,應認真、嚴格、科學的執行醫囑,但不可盲目執行。只有在搶救過程中,醫生下達口頭醫囑,護理人員應複述一遍,確認無誤方可執行,並要記錄在案。在非特殊的情況下護士可以拒絕執行醫生的口頭醫囑。現代護理模式要求護士要用文明、禮貌的語言與患者和家屬溝通,要體現人性化服務、微笑服務,並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帶個人情緒上班,否則容易引起患者的誤解。利用業餘時間瞭解與本職工作有關的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護士要不斷接受在職訓練和繼續教育,以提高自身的學術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