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哲理的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3W

有哲理的故事【精品多篇】

有哲理的故事 篇一

有一天,雞媽媽帶着小母雞來到草地上捉蟲子吃,雞媽媽賣力捉蟲子,小母雞卻只顧躺在草地上曬太陽。

“孩子,你應該學會自己捉蟲子吃!“雞媽媽生氣的説。

“不嘛不嘛!我就要曬太陽,”小母雞不聽媽媽的話,只顧曬太陽。

雞媽媽搖了搖頭,只好自己去捉蟲子了。

沒一會兒,雞媽媽就捉到了很多很多大蟲子。

小母雞一瞧,高興的説:“太好啦,太好啦,我們有蟲子吃咯!”

雞媽媽卻説:“這是媽媽捉到的蟲子,是媽媽辛苦得來的勞動成果,你要是想吃的話,應該自己去捉蟲子。”

沒辦法,小母雞的肚子已經“咕嚕咕嚕”叫個不停,它只得自己去捉蟲子吃,它不情願的站起身。

按照媽媽教的方法,小母雞開始了捉蟲大戰,最後總算捉到了一條小青蟲,勞動的果實真是得來不易啊!不過卻比以往的食物更加香甜。

小母雞連忙一口吞了下去,“啊嗚啊嗚”真香!真好吃!

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不勞而獲的,任何人都需要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收穫果實,有付出才會有回報,也許這句話並不絕對,但是如果不付出是絕對什麼都得不到的,小朋友們,知道嗎,當你吃到自己親手獲得的果實時,那種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任何都無法代替的!

有趣而又有哲理的小故事 篇二

珍妮是個總愛低着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

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讚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説。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

哲理: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

有哲理的故事 篇三

一個年輕人揹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來找無際大師。他説:“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途跋涉使我疲憊至極,嚐盡了人間的。心酸與苦辣,為什麼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問:“你的包裹裏裝的是什麼?”年輕人説:“它對我可重要了,裏面裝的是我每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您這兒的。”

於是,無際大師帶年輕人來到了河邊,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説:“你扛着船趕路吧。”年輕人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

年輕人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現自己的步輕鬆而愉快,比以前快得多了。原來,生命是不必如此沉重的。

啟示: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東西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它能使人清醒、成熟、長見識、出智慧,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是也。但是我們如果把當成一個沉重的包袱背在肩上,那就會使我們無法負重前行。最後,在重壓之下跨掉、趴下。

有哲理的故事 篇四

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看望師傅:“師傅,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這個工作?”兩個人一起問。師傅閉着眼睛,半天在白紙上畫了幾下,就示意年輕人退下,兩個年輕人一看,原來師傅在紙上畫了一碗米飯。回到公司,一個就遞上了辭呈,回家種田了,另一個呆在公司裏沒動。轉眼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成了農業專家。呆在公司裏的努力學習,任勞任怨,成了經理。兩個人相遇,農業專家説:“奇怪,師傅給我們畫着一碗米飯的畫,我一看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我幹嗎硬留在公司,所以我辭職了,你怎麼就不聽師傅的呢?”另一個説:“我怎麼沒聽,師傅説為了混碗飯吃,賭什麼氣,凡事不要斤斤計較就是了,所以我留下來了。”

啟示:同樣是正確的意識,也會由於人們的知識構成、當時的需要、心理感受等的不同,對同一事物的反映也會不一樣,產生不同的意識。不同的意識又指導人們採取不同的行為,因而產生不同的結果。面對同樣畫着一碗米飯的一張畫,兩個人產生不同的意識,導致了兩種人生選擇。

有哲理的故事 篇五

美國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有一年他們對即將從哈佛大學畢業的一羣學生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這羣學生的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調查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27%的人,沒有目標。

2年後,合佛對這羣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2年間他們朝着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實現,成為了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他們安逸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特別的成績,恢復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的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個“不給他們機會”的世界。

啟示:理想是指路明星,沒有理想就沒有前進的方向;沒有堅定的方向,就沒有生活。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有哲理的故事 篇六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李政道做研究生時,導師是理論物理和實驗方面的大師、美國第一座原子反應堆的設計者費米。費米每星期都要花上半天和李政道單獨地一對一地討論。討論時,他讓李政道所有的物理問題都要獨立思考,提出看法。據李政道回憶説,有一天他問我,太陽中間的温度是多少?我説大概是1000萬度。他問我怎麼知道的?我説是看文獻知道的。他問我自己計算過嗎?我説沒有。他説,這不行,你一定要自己思考與計算過,而不能接受別人的東西。為此,費米花了兩天時間幫我做了一把特製的很大的計算尺,有了這把尺子,一拉就能很方便地計算出太陽中心的温度,差不多就是1000萬度。這把尺子,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專門用來計算太陽温度的計算尺。李政道認為,當時費米做的,是電子和中子實驗,和太陽温度一點關係都沒有,他自己也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但是為了讓學生理解不能盲目接受別人的結論這一點,費米竟然親自做了這把大計算尺,從而給他樹立了一個腳踏實地的榜樣,使他一生受益非常之濘深。

啟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先人而言,應大膽求證,不能盲從。古人好學的精神值得學習,但是對他的具體做法不能以訛傳訛,同時也説明我們要辯證地對待間接經驗

有趣而又有哲理的小故事 篇七

書箱裏的蟑螂與書櫥裏的蠹蟲邂逅相逢,彼此炫耀自己擁有的知識多。

“喏,蠹蟲老弟,你看我這書箱多大,再看這箱中裝得滿滿的書籍,”蟑螂裝模作樣地指着書箱,頗為自負地標榜着:“人們都説‘書為無價寶’,就是説書裏頭有取之不盡的知識。我有這麼多的書籍,也就是擁有這麼多的知識。你説這世上還有哪些人的知識能超過我呢?”

“不,不!蟑螂大哥,你的見解太過膚淺,”蠹蟲搖頭晃耳連聲否認:“我也聽人們説過‘書本多,並不等於知識多’,這話太有道理了。你雖然擁有許多書,但連翻都沒翻過,知識怎麼會變成你的呢?你看,應當象我這樣。”

蠹蟲指着一書櫥的書籍經驗十足地説:“我也有這許多書,但我並不象你那樣只懂得守着書籍自吹自擂,對於怎樣將書本上的知識變為自已的,我太有經驗了!我曾精心研究過那些搞學問的人,凡是有取得成效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善於‘啃書本’,我正是發揚了這種精神啃啊啃的,書櫥裏的書已被我啃去過半,也就是説書本知識已經裝到我的肚裏去了。因此嘛,我的知識比你淵博得多。”

它們兩個各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一旁的壁虎見了哈哈大笑。

“你們都別爭了,照此説法,我擁有的知識比你們都多,”壁虎毫不客氣地嘲笑它們倆:“我是書箱的常客,更是書櫥的貴賓,這些書籍我都曾經擁有過,但至今對書中的內容仍然一無所知,不知二位天才又能從這許多書籍中獲取到哪些真正的知識呢?”

哲理啟示:擁有書藉是件好事,關鍵是要做書藉的主人,用心利用它閲讀它,從中汲取知識汲取智慧;而切不應做書藉的奴隸,只知守護不知耕耘,或者有口無心食古不化,最終都只能是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