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43K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篇一

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瞭解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價值。

6、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7、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二)過程與方法:

1、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鬥目標、找一個互助夥伴、提一條教學建議。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2、每堂"三個一":提一個學科問題、記一個知識結構、出一份測試試題。着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儘可能讓渡給學生。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

(1)問題導向法。指導學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態結構特徵?如何適應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如何?"等基本問題自主學習、自主解答、自主測試、自主反饋,輔以同伴互助和教師點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和反思"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論聯繫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做到知識源於生活,學以致用。

(4)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理順知識脈絡,學會歸納概括和總結,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辯證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三、學生學情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時完成作業,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管理和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端正學生態度、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廣泛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握基礎性,體現先進性;內容編排圖文並茂,加強了啟發性,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突出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重視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內容編寫具有彈性,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後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五、基本措施

(一)備課標、備教材。

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之中。

(二)備學生。

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認識的發展規律和心理髮展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三)備教法、備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瞄準教學目標,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問題發現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四)備作業。

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除了少數課後實踐性的作業之外,其他知識性書面作業儘可能當堂完成、當堂批改、及時反饋,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作業的效果。

(五)備教學流程。

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引領,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注意知識教學、分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篇二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6、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過程與方法:

1、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鬥目標、找一個互助夥伴、提一條教學建議。採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發展。

2、每堂“三個一”:提一個學科問題、記一個知識結構、出一份測試試題。着意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儘可能讓渡給學生。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如:

(1)問題導向法。指導學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態結構特徵?如何適應環境?與人類的關係如何?”等基本問題自主學習、自主解答、自主測試、自主反饋,輔以同伴互助和教師點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論聯繫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提升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理順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三、學情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馬虎,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 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學生態度端正、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內容編排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後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五、基本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瞄準教學目標,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問題發現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除了少數課後實踐性的作業之外,其他知識性書面作業儘可能當堂完成、當堂批改、及時反饋,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作業的效果。

5、備教學流程。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引領,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注意知識教學、分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

周別、教學內容

1

第五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 水中生活的動物

2

第二節 陸地生活的動物

3

第三節 空中飛行的動物

4

第二章

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

5

第二節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6

第三節 社會行為

7

第三章

第一節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8

第二節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9

第四章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的分佈

10

第二節 細菌

11

期會考試

12

第三節 真菌

13

第五章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4

第二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5

第六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16

第二節 從種到界

17

第二章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18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9--22

複習和期末考試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閲讀最新一年--20xx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篇三

一、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內容編排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後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二) 情感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

三、基本措施:

1、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做到少而精,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作業的效果。

四、教學進度

1、9月-----11月中旬 完成第五單元前四章的教學

2、12月 完成本冊後面所有教學內容

3、20 年元月 複習完七年級上冊及總複習迎接期考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 篇四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xx縣教育局全面推行嘗試教學法,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需要,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逐漸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

二、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方面,經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着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時完成作業,好奇心有餘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管理和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程和效果的監控,不僅要讓端正學生態度、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及時鞏固、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廣泛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握基礎性,體現先進性;內容編排圖文並茂,加強了啟發性,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突出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重視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內容編寫具有彈性,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1、關於第五單元的內容我主要分兩個部分進行分析

(1)、關於動物部分

教材先探討生物圈中有哪些動物,它們分別有哪些與各自環境相適應的特徵,再探討它們的運動、行為以及在生物路邊中的作用,其知識結構簡圖如下:

這樣的安排改變了長期以來按進化順序逐門逐綱講述各類羣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做法,強化了動物與環境緊密聯繫的認識,其中水中生活的動物重點探究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陸地生活的動物重點探究蚯蚓和家兔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空中飛行的動物重點探究鳥和昆蟲適應空中飛行的特點,這樣能較好地體現課程標準關於動物的類羣重點闡述環節動物、節肢動物、魚類、鳥類和哺乳類的要求。而關於其他動物的類羣則在相應的節中簡單介紹。這樣的安排突出了重難點。

(2)、關於細菌、真菌部分

其內容包括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兩大部分。本單元的第四章標題為分佈廣泛的細菌和真菌,將細菌和真菌的分佈作為第一節,還安排了第五章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內容,這些內容儘管與具體內容標準並非一一對應,卻都是為了更好地體現課程標準突出人與生物圈的思路。在説到細菌和真菌與人類的關係時,必然要説到發酵食品的製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物技術,因此,將課程標準中這兩項內容合在一起。

2、關於第六單元的教材分析

第六單元包括生物的分類、生物多樣性的概念、現狀及保護對策等。

關於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課標要求達到層次是學生能説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這是個熱點問題,所以教材從生物各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三個方面來闡述生物多樣性的內涵,以便讓學生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對策有更深入的認識。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圖如下:

三、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以下發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羣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瞭解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價值。

6、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製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7、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八年級生物上學期教學計劃 篇五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工作,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人教版教材——《生物學》

三、具體措施:

(一)、建立新的教學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伴隨新課改的進行,嘗試轉變觀念,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努力使自己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課程觀、發展觀,從更深地層次上理解教學。

其次,努力與學生之間建立全新的師生關係。俗話説:教學相長。在教學中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夥伴,與他們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幫助他們學習,同時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實現教學相長,與學生共同發展。

再次,為適應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學習各方面知識,如學習專業知識,學習生命科學熱點知識,學習電腦等等。現在必須成為學習型教師,才能適應教學發展的需求。

(二)、抓住教學各環節,提高教學質量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俗話説“凡事予則立,不予則廢”,為了上好課,我準備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課前,教師不但要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還要認真解讀生物新課標,然後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水平,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⑵課堂上的情況。

①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②注重能力培養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解決理論和實踐上的各種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等等。

③重視德育教育和環保教育

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將德育教育和環保教育滲透其中,使學生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

七年級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着重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對調皮的學生我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學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這樣,學生對我也就慢慢地喜歡和尊重,也開始喜歡學習生物。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

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以提高教學水平。隨着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基本措施: 篇六

1、備課標、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繫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於教學過程之中。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瞄準教學目標,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問題發現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除了少數課後實踐性的作業之外,其他知識性書面作業儘可能當堂完成、當堂批改、及時反饋,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作業的效果。

5、備教學流程。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引領,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注意知識教學、分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