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計劃人教版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8W

八年級物理上冊教學計劃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全冊教學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初步瞭解一些物理現象2.對教師講解的內容有所理解

過程與方法:

通過講解和實驗,讓學生初步瞭解學習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在教學中滲透人文主義教育

2.通過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瞭解學習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方法】演示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一門新的學科—物理,你聽別人説過物理嗎?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樣的呢?誰起來説一下?(讓學生起來説説自己的看法)

二、新課教學

1. 演示幾個實驗,説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讓學生先猜測現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兩隻試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紅墨水。

做法:大試管裝入過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試管,倒過來,水流下,管上升。

現象:試管自動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個乒乓球放在一個倒扣的漏斗中,通過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現象:乒乓球懸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讓學生撕下兩張紙,用力吹兩張紙的中央,發現紙靠近。

(3)器材:兩隻大燒杯,雞蛋,清水,鹽水。

做法:把一隻雞蛋分別放入兩個大燒杯中。

現象:雞蛋有浮有沉。

(4)器材:導線,開關,電池組,小燈泡,變阻器。

做法:連好電路,閉和開關,移動滑片,觀察小燈泡的發光情況。

現象:燈變亮。

2. 物理不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象。

(讓學生先説説自己的看法,教師再解析)

提問1:人聽到子彈聲再躲來的及嗎?為什麼?

解析:子彈出膛飛行時的速度比聲音快,所以來不及。

提問2:我們對着水中看到的魚用手去抓,能抓到嗎?

解析:抓不到,我們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魚在像的下邊。

提問3:黃浦江邊的路燈,水中的像為什麼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詩云“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熒。微微風簇浪,散做滿河星”,起伏的水面相當於許多平面鏡,每盞燈在水裏有好多像,連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問4:冬天的冰花結在玻璃的內表面還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問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還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結:同學們,今天對所提的問題的分析,大家可能還領會不了,沒關係,隨着以後的學習大家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祕。

3.怎樣學好物理。

(1)勤於觀察,勤於動手。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勉勵學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學問要躬行”。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記硬背,貴在理解,要多問,“為學貴有疑,有疑貴問師”,不要以為問老師一些簡單的問題會遭到恥笑,而不問。

(3)聯繫實際,聯繫社會。

我們學了知識以後,如果能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就完成了一次飛躍,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問,又從課本中找到根據,就又完成一次飛躍。

(4)像科學家那樣探究。

介紹伽利略的貢獻:伽利略望遠鏡,伽利略温度計等。

尊稱:近代科學之父

引導學生閲讀課本第八頁“伽利略對擺動的研究”,並討論材料後的幾個問題。

小結:學習物理,就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世界,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善於動手,加以實踐,找到規律。

三、作業:

閲讀“科學之旅”,説説你打算怎樣學好物理課。

第一章 聲現象

第一節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1.本課設計中,力求體現用身邊常見器材進行物理實驗的思想。這節知識跟學生生活密切相關,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好章節,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心。

2.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科學探究是八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的探究學習方法,讓學生知道解決物理問題常採用這種方法,即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實驗、檢驗,得出結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條件。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

•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有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傳播的?

•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師的引導、組織和學生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在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參與、交流、合作的意識。

【教學器材】

1.錄音機、磁帶、外接喇叭、大米數粒。

2.直尺。

3.杯子、勺子、適量水(學生自帶)。

4.小鈴鐺、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

【教學過程】

一、提高授課藝術,創設最佳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提出問題

1.重視課堂授課藝術,富有魅力的語言,對吸引和保持學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章首圖,教師用抑揚頓挫、有聲有色的語言朗誦配文,給學生美的享受。教師巧妙設疑,我們生活在充滿聲音的世界裏,聲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觀的現象。根據圖文,你們有哪些困惑的問題?激勵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如大象靠什麼進行交流?

2.教師組織學生觀察:課本圖1.1-1四幅圖,讓學生模擬它們發聲,激活課堂氣氛。學生交流討論:發生體發聲時,有沒有共同特徵?

二、探究活動:聲是怎樣產生的

1.教師簡介:物理學中研究、解決問題常採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探究。即: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實驗檢驗→得出結論。

2.問題是思維的出發點,提出問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發聲體發聲時有共同特徵嗎?

3.探究前的交流與合作:同學們對上述問題,各自有哪些猜想與假設?寫在草稿本上,然後四人一組交流、討論。如何驗證你的猜想與假設?

4.設計一個簡單易做,又富有音樂美的實驗。大米也能“跳舞”:用一部錄音機外接一隻八寸嗽叭,大米數粒。當學生看到這些器材,頓時高興起來,有的就叫起來,能聽音樂了。將大米放入嗽叭“紙盆”上,讓某一個學生觸摸一下紙盆,然後放一段音樂。教師引導:眼看到什麼?耳聽到什麼?此時,讓某一個學生再觸摸一下“紙盆”,讓學生把兩次觸摸“紙盆”的感覺寫下來,教師組織學生第二次交流、討論:(1)你對喇叭發聲時和沒有發聲時的感覺各是什麼?(2)大米為什麼會“跳舞”?(3)發聲體發聲時的特徵是什麼?分析論證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教師起到引導、組織作用,學生除了“動眼”“動耳”“動腦”外,還要動手參與,這種富有音樂享受的實驗,學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激發起來,從而產生探究慾望,有利於思維的活躍。

三、重視學生身邊器材,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

面向全體學生做實驗,進一步探究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1.直尺能發聲嗎?2.怎樣才能使直尺發聲。3.發聲時特徵是什麼?學生思維進一步活躍,讓直尺發聲的方法較多。

四、簡單介紹物理在我們身邊,物理是有用的,進一步增強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

科學家運用科學技術可以記錄、保存聲音,重現聲音。如唱片、磁帶、光盤等。

五、不完全探究活動

1.聲音傳播需要載體──介質,課本第14頁,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探究結論:固體能傳聲。此探究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將生活與物理聯繫起來,進一步理解探究活動思路。

2.演示:課本第14頁圖1.1-4,證明: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3.每個學生將適量水倒入自己的杯子中,用勺子敲擊杯子上部。邊敲邊觸摸杯子,再一次體驗發聲體的振動,耳聽聲、眼觀察回缸中的水面。不僅聽到聲音,而且看到水波,將聲波與水波類比,學生更容易理解聲波,從而知道聲也是一種波,把它叫做聲波。

六、初步介紹數據、聲速、回聲概念。強調聲速的讀法和寫法

七、課堂教學小結與延展

1.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本節課各自有哪些收穫?

2.本節課的探究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耳”“動眼”“動腦”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簡單設計實驗的能力,初步理解了科學探究活動的主要環節(主要環節讓學生總結)。

3.課文中的三個“想想議議”放到課外完成,學生查閲資料,可獨立或互相交流合作完成。這樣做,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創新。

教學反思:

第二節 《我們怎樣聽到聲音》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過程和方法:

①能根據現有材料對耳的的構造和作用提出假設。

②能在已有的資料、經驗的基礎上對聲音的傳導途徑提出假設。

③學會蒐集、整理信息、資料並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驗證假設。

•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耳的構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②建立聲音的傳導途徑。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認識到耳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②培養對聽力有障礙的人的愛心和同情心。

③培養學生問的交流合作養成與人合作的好習慣。

二、教學準備

課前教師準備好耳的各部分形狀的貼紙,並佈置學生蒐集有關“聲音在耳朵中是怎樣傳導”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1)談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可見,耳朵是我們認識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的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直接導入突出耳的重要性)

(2)組織學生討論:關於耳朵的知識你知道哪些?你想研究關於耳朵的哪些問題?

(3)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並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如:耳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它們都有什麼作用呢?

【評析】學生對於耳的現有認識大多隻停留在外部特徵,以及知道它是一個重要的人體器官等知識上。而耳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麼作用,這些知識學生們瞭解甚少,因此要讓學生在課前蒐集、查找相關的資料從而累積資料,在頭腦中留有一定的印象,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這一環節的活動也是為了能使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瞭解的深度和廣度,為教師進行後面的教學找好起點。

(4)帶領學生選擇本節課將要研究的問題。

2、假設耳的結構

(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耳的結構是什麼樣的?

(2)學生根據收集到的資料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組總結一個耳的結構。

(4)教師發耳的結構的貼紙。

(5)各組把分到的耳的各部分形狀的貼紙試着根據自己組假設的結構拼成耳的形狀。

【評析】教師課前做好了耳的各部分形狀貼紙,讓學生根據貼紙的形狀一邊拼擺一邊和同伴交流想法,並修改自己最初的假設,在“驗證──實踐──驗證”的活動中一步步接近科學的結論。

【注意】教師在設計有關耳的貼紙時可以將有關耳的結構的示意圖複印後分剪,再分別複印。學生會在拼擺的過程中發現當各部分很好地銜接時才會呈現一個完整的耳的結構。

3、認識耳的各部分結構及作用

(1)談話:現在,請每組選一名同學帶着你們組組裝的耳朵到前面來展示。

(2)教師找兩三個小組説説他們小組在剛開始時認為耳的結構是怎樣的,然後在活動過程中是否成功組裝了一個完整的耳,如果沒有成功又是如何修改自己的假設再進行驗證的。

(3)全班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蒐集到的資料交流討論,弄清耳朵各部分的作用。

4、研究聲音的傳導途徑

(1)談話:根據耳的構造和蒐集到的資料你能畫出聲音的傳導途徑嗎?

【評析】有了前一部分的學習再加之學生的資料積累,這一環節的教學教師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依據蒐集到的信息資料,畫出聲音傳導的途徑:“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大腦。”這個活動重在培養學生們整和信息的能力。

【説明】在正常情況下,聲波經外耳道振動鼓膜,鼓膜對各種聲音都可共振。鼓膜的振動引起了3塊聽小骨的振動。聽小骨的振動將聲音傳導給耳蝸卵圓窗,使卵圓窗產生了同樣的振動。卵圓窗的振動使螺旋器中的毛細胞產生興奮,興奮由位聽神經傳導給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從而使人感知聲音。

(2)讓學生們觀察教材中的圖,説説為什麼耳朵是一個奇妙的接收器。

【注意】這個問題只要學生能理解,有自己的解釋就可以,不必要求答案的統一。

【説明】在此有條件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放映動畫片《貓和老鼠》中一集有關聲音在耳中傳導的動畫,該集動畫片可以更形象地把教材上的圖畫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同時也會使學生更清楚地看到有關耳的各部分結構的作用。

五、認識耳的重要性

1、提問:誰來説説耳朵的重要性?

2、讓學生用手捂住耳朵,教師輕聲説一些話,然後讓學生談談剛剛自己的感受。

【評析】此活動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一個有聽力障礙的人的角度來感受一下,從而可以使學生有真實的感受,讓學生們理解有聽力缺陷的人的處境,對他們報以愛心和同情心。

教學反思:

       關於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期本班學生共35人,學生除了國小科學知識及有限的生活常識以外,本學科的知識比較匱乏,再則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強,這對新學期教學都是挑戰。八年級學生要增加一門新學科——物理。因為是新課程,學生都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和較強烈的好奇心,期待學習這門新鮮的學科。同時,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因而學生對物理研究的基本內容和現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和初步印象,通過引導也能挖掘一些學生潛在的探究既能和方法。相信本着“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來進行教學,必能讓學生在形象生動中體會到物理的樂趣,也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育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能進入物理的世界裏來,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認識。讓充分理解學好物理對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的熱情。

(2)教學要求:

1、積極探索開展物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環節。要儘可能地擴大物理教學空間,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物理實踐活動要以問題為中心,初步訓練一些科學工作方法,如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資料查詢、科技製作、科學實驗等。物理科普講座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與物理相關的現代科技常識

2、加強物理觀察、實驗教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做演示實驗或隨堂實驗;落實學生實驗,認真思考和操作;並適當增加探索性和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觀察和小實驗。加強實驗意識和操作訓練。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本學期將在學校的領導下和物理組全體老師共同努力下,結合新教材實驗教學的實際,把實驗工作開展得紮實有效,為使今後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現將本學期八年級物理實驗教學計劃如下:

一、目的要求:

1、目的: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認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要求:大綱規定的學生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都力求做好,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和操作,同時,鼓勵學生課外做一些小實驗,小發明,小創作,養成學生科學的態度的遵守實驗規則的良好習慣。

二、本學期的學生實驗

平面鏡成像,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三、抓常規,促使實驗規範化

1.學期開始,就要制定詳細的實驗計劃和年級詳細的實驗進度。實驗開出率(包括演示,分組)均達到100%

2.抓備課,使實驗紮實進行。演示實驗備課交待器材,操作過程,讓學生觀察什麼現象,得出什麼結論;分組實驗備課要求有實驗目的,原理,器材,實驗步驟,結論等。通過一個月一次組檢查備課和聽課,物理組全體教師都能高要求的完成實驗

3.上好新授課中的演示實驗,跟蹤課堂每個細節。落實素質教育課堂是首要途徑,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的觀念已深深在老師心中生根。每一個演示實驗都能達到用科學的態度尊重事實,達到客觀性強,生動形象,效果明顯,對學生由直觀思維上升理性認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分組實驗:在實驗前要求學生預習,教師實驗前要做示範,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每次實驗完畢要填寫實驗報告,老師做到全批全改。

四、嚴格遵守學校實驗制度:嚴格如實地填寫實驗通知單。演示實驗提前三天通知,分組實驗提前7天,如實填寫實驗記錄。培養學生遵守實驗制度,愛護實驗器材,節約用水,電,藥品,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培養學生嚴謹求學,一些不苟的學風,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

五、加大實驗教改力度,有計劃有實驗規劃:注意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配合實驗的順利,科學,嚴謹的進行。還要輔導學生開展試驗小製作,大力開展試驗教改力度。

本學期利用一些課外活動時間,開放實驗室,使學生學得的知識在實驗室裏發生知識遷移,取得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