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社會現象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5W

社會現象報告多篇

【第1篇】社會現象問卷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社會冷漠現象”日趨嚴重。 20xx年xx月20日上午,南京發生的震驚全國的“彭宇案”。南京市鼓樓區法院對“彭宇案”做出了一審判決,裁定彭宇補償原告 40%的損失,即 45876 元,10日內給付。 20xx年8月27日中午, 一輛大巴車在石莊鎮西邊的張黃立交橋上看見了一名騎三輪車的老人被撞倒,司機殷紅彬下車攙扶了老人。不想面對警方的調查,那老人一口咬定是那輛 撞倒大巴車撞她的。最後,通過調閲監控錄像,警方發現,正如殷紅彬所述,他不是撞人者,而是下車救人者。20xx年9月2日上午,在湖北省武漢市,88 歲的李大爺在離家不到 100 米的菜場門口 迎面摔倒了。這期間來往者眾多,但大家僅僅是圍觀,卻無人敢扶他一把,致使他一個半小時後才被送醫院救治,終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20xx年10月13日下午,廣東佛山兩歲的王悦(小悦悦)在家附近的巷子裏玩耍,一輛麪包車和一輛小型貨櫃車先後三次從悦悦身上碾過並逃逸。然而18名路人從悦悦身邊經過,同樣是漠然不理,無一施以援手。最後只有一位拾荒者陳阿姨將小悦悦扶起,躺在路邊小悦悦就這樣躺在血泊中七八分鐘,最終搶救無效。

隨着中國經濟的高速發達,中國人越來越患上了“發達社會冷漠症”。它突出表現為:社會越發達,人的競爭意識越強,法律的自我表現保護意識也越高。一些時候,許多受到幫助的人不太懂得感恩,這也就使得人們幫助他人的熱情減退。當我們去幫助別人時,可能會招來旁人異樣的目光。幫助他人逐漸成為一種“非主流”的行為,使得我們漸漸縮回了那隻幫忙的手。還有很多時候,我們的善心恰恰是中了別人惡意的圈套。例如好心藉手機給他人,手機卻被盜了;將路邊摔倒的老人扶起卻被誣陷是肇事者,勒索醫療費等等。人們逐漸功利化,在做任何事之前都喜歡思考投入回報比,不再願意無償地奉獻、自發地幫助別人。如果中國社會30年的經濟騰飛換來的是“發達社會冷漠症”,這值得每個人去反思。

二、調查目的

隨着信息科技的發展,一時出現信息爆炸。一件事,可以在一瞬間,出現在各大網站、各大媒體。而越來越多的媒體報道出了一些曾經看起來很稀奇的事情。就如幾年前的 “彭宇案”和去年的“小悦悦事件”等。據相關統計,最近幾年出現了至少十二起攙扶跌倒老人被誣陷事件。是什麼讓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人們的正義感真的是日漸降低了嗎?還是媒體的無意炒作引起了人們自身權益的警惕?或者是什麼東西改變了我們?為此,本人對廣大學子作了問卷調查, 以瞭解當前大學生對社會出現的冷漠的現象的態度和看法。

三、調查對象

全日制在校大學本科

四、調查形式

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真實的原始數據,結合問卷的題目進行分析,最後根據調查結果分析數據、整理原因及解決方案、撰寫調查報告。

五、調查內容

68%的同學認為當代大學生在意社會公德心,但是有點缺乏社會公德心。而62%的同學認為缺乏社會公德心存在於大多數人身上。由此可看出,大多數在校大學生屬於“隨波逐流”型,跟隨大眾的腳步,在感覺社會公眾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同時依然“我行我素”,沒有提高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超過90%的同學在對待因救陌生人而犧牲的英雄表示非常敬佩,但是自己沒有勇氣這麼做。此處充分説明幾乎所有人都對英雄抱着一顆敬畏之心,但是並沒有把他們作為榜樣。這就造成了見義勇為者可能得不到社會上大眾的認同,自身價值得不到肯定,積極性可能得不到提高,見義勇為的精神則得不到很好的弘揚。

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大多數人在公交車上會主動讓座,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如果

快到站了,就讓座;如果路途較遠,就不讓座。在讓座上,被調查者都認為社會上風氣很好,大多數人能主動讓座。

在看到幫人救火或抓小偷、送車禍受傷者或突發疾病者去醫院、搶救落水者、制止搶劫行兇的歹徒、制止欺辱婦女的流氓、幫助走失的兒童或老人尋找家人、看見有人打算輕生(跳樓、跳河等)現象的時候,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社會上大多數人會選擇報警和呼救。當遇到有人吵架的時候大多數則會選擇儘量不介入、避免麻煩。

這種助人為樂意識和見義勇為的淡薄, 不僅反應了個人抱有不惹禍上身的想法, 也顯示了見義勇為後續保障制度的缺失。 由於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英雄流血又流淚”,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人民羣眾見義勇義的積極性。這也是造成的當今社會頻繁出現見死不救、見危不幫現象,英雄缺失,人們感慨世風日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遇到路邊的乞討者的時候,51%的同學會選擇偶爾路過的時候捐贈一些零錢,以幫助他們;34%的同學不清楚他們是否把行乞作為一種騙取錢物的手段,因此一律不給予幫助。在對於給不給予乞討者資助的問題上,可以説兩方的人數比較相近。這和個人價值觀有關聯。

被調查者遇到朋友幫助陌生人後反被其陷害後40%的同學選擇以後還會幫助陌生人,畢竟這只是少數人的不良行;而50%的同學會看清楚具體情況後才決定是否幫人。説明接近一半的被調查者仍然選擇毅然幫助他人。

如果媒體對相關社會冷漠行為(如見死不救,見義不為)進行報道,40%的被調查人覺得會引起社會不滿情緒,激起人們助人精神;10%的同學認為這樣會使大眾產生冷漠對待的從眾行為,36%的同學覺得不能怪個人,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有問題。

在面對目前存在“社會冷漠”現象上,被調查者認為主要原因有:28%的人認為輿論監督不夠,輿論導向不正確;38%的人認為是國家相關制度不完善、倡導措施執行不大;49%的同學認為是人們片面追求經濟,忽略了彼此的感情交流; 而34%的同學認為是人們生活壓力大,無閒顧及他人或社會;76%的同學認為是個社會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發生變化;46%的人認為是教育的失敗(包括學校的或家庭的);55%的人認為誣陷、訛人的情況時有發生,所以不敢幫助別人。

【第2篇】社會用錯別字現象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目地:社會用錯別字的現象。

調查內容:沿着一條路走過來,我發現了不少錯別字,最多的是:金日開業。它本來應該寫成今天的今,可是商家為了自己的生意興隆,就故意寫成金。還有商店的宣傳語有錯別字如:源味牛奶應為原味牛奶、洗車每容應為汽車美容、熱水皿應為熱水器、全省漫遊應為全省慢遊、辦正應為辦證、連繫電話應為聯繫電話、衣衣不捨應為依依不捨......真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啊。

調查分析:經過調查,我發現許多我不注意用字用詞出現了很多錯別字,有的人為了使自已的生意越來越紅火而不惜用錯別字,有的是不會寫就用音同的字代替,他們這種做法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後果。

調查建議:想要避免錯別字帶來的損失,我們大家應該這樣做:

1、我們寫字的時候,應該認真地寫,並且寫完後要認真檢查。

2、寫字不要快,否則容易寫錯別字。

3、寫字時,不懂就要查字典,不要瞎猜。

只要我們把這幾點做好了,就不會寫錯別字了,錯別字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

【第3篇】2022關於社會文明現象調查報告

隨着社會的飛速發展,在生活中不文明的現象隨處可見,並日益嚴重。春節去公園逛了一圈,就發現不少遊客的行為就足以引人深思。比如一些中年婦女未注意禁止遛狗的牌子,在公共場合遛狗。一些青年情侶坐在湖邊邊聊隨地吐甘蔗皮。還有的遊客在湖邊隨地亂扔零食包裝帶,隨意把私家車停放在站台前或人行道上。垃圾箱滿了,垃圾扔得滿地都是。無人管理。

對於這些情況,我陷入了沉思,使不文明現象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首先是市民沒有良好的素質,不遵守一些警告標誌。其次是一些市民的環保意識不夠高,沒有慮及是否給其他人帶來麻煩。其他市民沒有勸阻那些市民的不文明行為,使得這些不文明的市民還不知道自己是否做了不文明的行為,下一次還會這樣做。另外管理部門沒有管理使更多的人做了不文明是行為。

針對這些原因,我在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宣傳和輿論監督。我覺得新聞媒體除了報道不文明行為以外,還要大力宣揚那些主動維護環境的行為。

(二)採取獎罰措施。對於主動維護環境的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對於做出不文明行為的人進行懲罰。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公共場所增設一些垃圾箱,增貼一些提示性標語等等,在優美的環境中,讓不講文明的人改掉壞習慣。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發現不文明的現象,如果不消除這些不文明行為,肯定會有損錦州市的形象,還會對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這些不良現象能漸漸消失,遠離我們,遠離我們的生活環境。

【第4篇】無經營執照現象社會調查報告

無經營執照現象社會調查報告

由於沒有營業執照,這些商販出售的商品便沒有質量保證。消費者購買後,一旦出現問題,就不能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獲得賠償。甚至可能連當時的攤位都找不到。這就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產生重大隱患。另一方面,無照經營破壞了市場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對於合法商販的利益造成損害。於是我便對無照經營這一社會現象作了調查,並去工商和平分局瞭解情況。據和平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照經營現象久治而不能根除並逐漸形成一個頑疾。由於和平區地處市中心繁華地段,人流量較大,是全市商業中心。許多無照經營者選擇在此開店擺攤,致使和平區成為無照經營現象較嚴重的地區。隨後我看到工作人員的統計數據。根據資料顯示和我的走訪觀察,僅對和平區無照經營情況做以下分析:

一、無照經營的現狀及特點

從工作人員拿出的資料統計來看,截止今年七月底,和平區固定經營場所的無照經營共計1966户,其中各類市場內無照經營766户、市場外無照經營1200户。其中還不包括一些流動攤位。

由於上述766户市場內無照經營均面臨拆遷等原因,具有不確定因素,因此不列為調查範圍。市場外無照經營的1200户,由於不能挨家調查,因此只進行粗略調查分析,發現其存在幾個特點:

(一)從行業角度來看,以餐飲和食品零售和服務業居多。我觀察到的主要有餐飲食品、小百貨、美容美髮、家政諮詢服務等行業,在和平分局的統計中看到分別為489户、302户、161户、137户,佔無照經營總數的90%。

(二)從經營的人員角度來看,大多為下崗職工從事無照經營,達693户。外來人員、殘疾人及其他閒散人員無照經營分別為143户、10户、354户,佔無照經營總數的40%。

二、無照經營的具體原因

(一) 從無照經營者的角度分析,有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1. 客觀原因在於:

(1)因沒有取得《衞生許可證》而不能辦營業執照,造成無照經營。

(2)依據市政府有關文件規定,不能辦理營業執照造成無照經營。工作人員介紹説這些無照經營主要原因有:屬違章建築,如臨時建築、居民樓窗口售貨、窗改門等;還有無房本等產權問題;再有就是商鋪已經規劃拆遷。

(3)同時具備上述兩種因素而無照經營,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飲及美容美髮行業。他們多數既在違章建築、臨時建築等場所經營,又不符合衞生許可的要求,因而造成雙重因素的無照經營。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一種還是兩種因素造成的無照經營,都集中在食品、餐飲及美容美髮等行業。他們的共同原因,就是不具備衞生防疫部門在營業面積、衞生條件、操作間等經營條件的統一規定,在無《衞生許可證》的前提下無照經營。

2.主觀原因在於:

(1)有的個體經營者生活有困難,交不起各項税費;我詢問一位小餐廳老闆為何不辦營業執照時,他無奈的説:“不是不想辦,但起一個餐飲執照需交的税費有衞生部門的檢查費、環保測水換證費、門前三包費、工商管理費等等。剛剛營業,根本沒那麼多錢,只好先拖着。”

(2)買賣不好、剛乾或不想長幹,對經營前景沒有信心,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不起照先經營。如一家外貿服裝店老闆所説“幹一段也許買賣就黃了,改行了。所以先不辦照了。”

(3)見其它商户未辦營業執照,懷有僥倖心理不起照。

(二)從社會角度分析,造成無照經營的原因有:

1.無照經營價格低、地點便利,一些個體經營者往往受這些因素的誘惑;

2.市民對無照經營的衞生狀況沒有充分認識,對其商品和服務還做不到自覺抵制,使其有得以生存的環境;

3.城市規劃配套設施相對滯後,商用房屋較少且租金較貴,使一些小本經營者無利可圖;

4.無照經營者大部分為下崗職工、殘疾人等弱勢羣體,他們對執法人員的工作不理解,又容易取得社會同情。在一家賣饅頭切面的店鋪前,我問一位顧客為什麼這家店沒有營業執照卻還來購買,答説“

三、治理無照經營的幾點建議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無照經營的現狀堪憂而成因複雜,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治理無照經營也不能一蹴而就。我認為各管理部門應該去其害存其利,用疏導與取締相結合的方法,避免羣眾對工作不理解而產生逆反情緒,避免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就業壓力及不穩定因素。一方面要防止其繼續蔓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從根本上消除隱患。

(1) 在市民中普及法制觀念,認清無照經營存在的隱患。

(2) 各部門協調配合,增強執法力度。

對於有條件辦理營業執照而拒不辦理,屢教不改的商户,及涉及市民健康安全的餐飲業等無照經營活動,一經查處應加重處罰。以起到警示作用。對於違章建築,由於隨時有坍塌的危險,應及時拆除。另外全市可以同時開展大規模的專項治理工作,從無照經營集中的行業、地區入手,各部門配合工作。據瞭解,工商河西分局在暑假期間的專項治理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3) 對弱勢羣體實施優惠政策,保護有照經營者。

下崗職工、殘疾人等弱勢羣體生活確實困難,而上鋪的房租、各種税費又較貴,致使他們無法辦理營業執照。因此對弱勢羣體辦照應免收一部分税費,下調房租,降低辦理營業執照的條件,簡化手續。建議政府出資建一些硬件設施規範的經營場所,不以盈利為目的,旨在幫助弱勢羣體再就業,實現自力更生。對於有照經營者應加強服務,減少後續的雜税。對守法且口碑良好的商户給予減免税款的獎勵。這樣可以創造一個有照經營受保護,無照經營受打擊的公平競爭環境。總之,行政執法部門應轉變職能,以服務為本,體現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

以上便是我的幾個建議。我認為最根本、也最有力的辦法就是讓市民自覺做到抵制無照經營。當然做到這一點也是最困難的。那麼,普及法制觀念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當全社會的法律意識有所提高,違法現象才會自然減少。這也是所有法律人及學習法學的在校生的共同願望。

【第5篇】無照經營現象的社會調查報告

無照經營現象的社會調查報告

本文作者:肖文 本站範文網原創投稿

關於無照經營現象的社會調查

肖文

由於沒有營業執照,這些商販出售的商品便沒有質量保證。消費者購買後,一旦出現問題,就不能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獲得賠償。甚至可能連當時的攤位都找不到。這就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產生重大隱患。另一方面,無照經營破壞了市場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對於合法商販的利益造成損害。於是我便對無照經營這一社會現象作了調查,並去工商和平分局瞭解情況。據和平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照經營現象久治而不能根除並逐漸形成一個頑疾。由於和平區地處市中心繁華地段,人流量較大,是全市商業中心。許多無照經營者選擇在此開店擺攤,致使和平區成為無照經營現象較嚴重的地區。隨後我看到工作人員的統計數據。根據資料顯示和我的走訪觀察,僅對和平區無照經營情況做以下分析:

一、無照經營的現狀及特點

從工作人員拿出的資料統計來看,截止今年七月底,和平區固定經營場所的無照經營共計1966户,其中各類市場內無照經營766户、市場外無照經營1200户。其中還不包括一些流動攤位。

由於上述766户市場內無照經營均面臨拆遷等原因,具有不確定因素,因此不列為調查範圍。市場外無照經營的1200户,由於不能挨家調查,因此只進行粗略調查分析,發現其存在幾個特點:

(一)從行業角度來看,以餐飲和食品零售和服務業居多。我觀察到的主要有餐飲食品、小百貨、美容美髮、家政諮詢服務等行業,在和平分局的統計中看到分別為489户、302户、161户、137户,佔無照經營總數的90%。

(二)從經營的人員角度來看,大多為下崗職工從事無照經營,達693户。外來人員、殘疾人及其他閒散人員無照經營分別為143户、10户、354户,佔無照經營總數的40%。

(三)從經營場所分佈的角度來看,勸業場周圍地區較為集中。在我調查時發現無照經營多集中在勸業場、小白樓周邊的一些小門臉、小商鋪。店面很簡陋甚至是臨時搭建的。和平分局工作人員説他們對此進行過專項調查,調查結果見下表:

分佈地段 總户數 較為集中的道路或地區

勸業場 365户 河北路、山西路、長春道、哈爾濱道、哈密道

白樓 269户 建設路、濱江道、煙台道

新興 178户 同安道、一號路二號路、氣象台路

體育館 151户 五大道地區、黃金花園地區

南營門 130户 拉薩道、綿陽道、鞍山道、四平道

南市 81户 榮安街、榮安大街、多倫道

其它地段 26户 散落在一些大商場內和其他樓宇內

(四)從表現形式的角度來看,呈現多樣化特徵。在勸業場周邊我發現無照經營者採取各種方式掩蓋無照經營。如一家有營業執照的服裝店,屋內有門通向一飲品店,而飲品店沒有營業執照。和平分局企管科的工作人員説“從近幾年查處的無照經營案件分析得出:一是違法主體以個體、私人經營等非公有制主體的自然人或合夥居多;二是經營規模以小規模居多;三是經營時間上以短時間居多;四是涉及的領域有所擴大,經營方式更加多樣。前一陣勸業場工商所已經發現並查處了一件利用網絡遊戲和網絡商鋪等經營手段來從事無照經營的案件。五是以其它形式掩蓋無照經營。”可見其形式的多樣。

二、無照經營的具體原因

(一) 從無照經營者的角度分析,有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1. 客觀原因在於:

(1)因沒有取得《衞生許可證》而不能辦營業執照,造成無照經營。

(2)依據市政府有關文件規定,不能辦理營業執照造成無照經營。工作人員介紹説這些無照經營主要原因有:屬違章建築,如臨時建築、居民樓窗口售貨、窗改門等;還有無房本等產權問題;再有就是商鋪已經規劃拆遷。

(3)同時具備上述兩種因素而無照經營,主要集中在食品餐飲及美容美髮行業。他們多數既在違章建築、臨時建築等場所經營,又不符合衞生許可的要求,因而造成雙重因素的無照經營。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一種還是兩種因素造成的無照經營,都集中在食品、餐飲及美容美髮等行業。他們的共同原因,就是不具備衞生防疫部門在營業面積、衞生條件、操作間等經營條件的統一規定,在無《衞生許可證》的前提下無照經營。

2.主觀原因在於:

(1)有的個體經營者生活有困難,交不起各項税費;我詢問一位小餐廳老闆為何不辦營業執照時,他無奈的説:“不是不想辦,但起一個餐飲執照需交的税費有衞生部門的檢查費、環保測水換證費、門前三包費、工商管理費等等。剛剛營業,根本沒那麼多錢,只好先拖着。”

(2)買賣不好、剛乾或不想長幹,對經營前景沒有信心,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不起照先經營。如一家外貿服裝店老闆所説“幹一段也許買賣就黃了,改行了。所以先不辦 照了。”

(3)見其它商户未辦營業執照,懷有僥倖心理不起照。

【第6篇】2022年社會浪費現象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勤儉節約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對中、國小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吃、穿、住、用上漸漸從生存型向享受型發展。社會中開始流行起一些不好的風氣,講排場,鋪張,揮霍浪費的現象層出不窮。“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話似乎早已被大家徹底遺忘,學生中的浪費現象也日益嚴重。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許多學生把吃不了的剩菜剩飯毫不憐惜的倒入泔水桶中,有些甚至沒吃上幾口;還有一些學生在衞生間、教室裏玩起了水。這種種現象令人深思!於是我們決定就研究我們身邊的這種校園浪費現象。

二、調查分工:

課題組組長:***;課題組成員:***********;執筆者: ***。

三、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訪問法、上網查詢法、分析法

四、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XX-**-02至XX-**-04 由小組成員利用課餘時間,討論制定問卷,分發給部分同學認真填寫,再統計出調查的材料。目的是瞭解同學當中的浪費現象以及他們對浪費現象的看法、想法。

第二階段:XX-**-04至XX-**-05 由小組成員利用課餘時間在學校食堂、校園其他地方進行蹲點拍攝,捕捉校園中的浪費現象。

第三階段:XX-**-06至XX-**-07 由小組成員利用課餘時間詢問了學校食堂工作人員有關情況,如一天可以收集多少剩飯等,還採訪了部分學生、老師以及家長,問了他們關於浪費的看法及他們是否也有浪費情況等。

第四階段:XX-**-08至XX-**-10由全體組員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並作出適當取捨,經討論,撰寫調查報告。

校園浪費現象:

1、糧食浪費: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們校園裏浪費最多的是在吃的方面,主要是在食堂裏。食堂每天開餐三次:早餐主要供應包子、粽子、雞蛋、麪包、蛋炒飯等;午餐、晚餐主要供應米飯、葷菜、素菜。葷菜一般如炸雞腿、紅燒大排、清蒸魚、辣雞腿等;素菜如大白菜、冬瓜、豆腐等。絕大部分同學用餐時都選擇買一葷一素,只有約3%的同學選擇了買二葷一素。很多同學在購買的時候都希望食堂工作人員能多給自己盛一點,可是不管盛得多還是盛得少,卻未必都能吃得完。據調查,有77%的同學經常不把飯吃完,有些同學只吃了幾口就把飯菜倒掉了。當我們上前去詢問他們為什麼只吃了這麼點,有些同學説,“今天胃口不好,吃不下。”我想既然明知道自己胃口不好,吃不下,何必還要買那麼多呢?這不是白白浪費嘛!也有約28%的同學,認為食堂的飯菜太難吃了,實在勉強不下。可是這一頭剛把飯菜倒掉,那一頭馬上跑進小店裏買各式各樣的零食吃了。據管理食堂的高老師介紹,我們學校目前中午將近有1100多名師生是在食堂吃的,早上和晚上有900多名學生在食堂用餐,食堂一天要用掉700多斤大米,菜的話光中午一餐就要二三百斤了。我們食堂共有二層,食堂的工作人員分別在樓梯口各放了2個泔水桶,每天早、中、晚餐過後,這4個桶中就裝得滿滿的,用電瓶三輪車運到外面。我們問了運送的大伯,他説一個桶裝滿一次足足有25斤吧,一天起碼要浪費300多斤!那一個月、一年要浪費多少糧食啊!

2、水電浪費:僅次於糧食浪費之後的就屬於水電的浪費了,特別是用電上。如有些班級出早操時,教室裏燈卻亮着。有時中午大家都去吃飯了,教室裏空無一人,燈卻沒有關;有時候,天氣特別晴朗,可是大家依然燈火通明。我們細細算了一筆:我們學校裏有28個班,將近25個辦公室,106個寢室,每個教室差不多有8盞日光燈,每個辦公室又有4盞日光燈,每個寢室又有2盞燈,差不多要有550盞,還有教學樓、辦公樓、校園其他地方的一些照明燈等,每盞日光燈是40瓦,所以光教室裏點一個小時就要用二十多度電,再加上其他用電設備,如電腦(電腦房裏的、辦公室裏的)、飲水機、空調等等。請注意,這只是一個小時的,那麼一天,一個月,一年呢?其實,除了糧食,水電浪費之外,還有一些浪費也較普遍,譬如紙張、粉筆的浪費等。

背後原因分析:

(一)、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隨着社會發展,我國經濟有很大程度上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條件有很大的改善。那些浪費糧食的同學,就説“現在生活好了,倒點兒剩飯剩菜沒什麼大不了的。”而更讓我們調查者痛心的是:我們學生對這種浪費現象的冷漠態度。當我們問到“你倒飯時會感到慚愧嗎?”,有將近20%的同學竟不覺得慚愧,還有29%的同學從沒想過是否覺得慚愧。我們現在的中學生一出生就生活在富裕的社會,從沒經歷過物資匱乏的時代,所以也就體會不到吃不飽的痛苦。俗話説得好,飽漢不知餓漢飢嘛。儘管還有50%的同學在倒剩飯剩菜時會覺得很慚愧、很可惜,但是下次他(她)還是照倒不誤。

(二)、我們學生的素質還不夠高,節約意識不強隨着生活水平的明顯改善,我們中學生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彩,這是正常的。但是有的學生盲目追求高消費、高享受,把艱苦樸素、勤檢節約的美德置於腦後。幾乎每位學生從小就受到過勤儉節約的教育,但是這種教育對他們的行為真正能產生影響的卻很少,我們的調查顯示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同學認為自己曾受到過的節約教育真的對自己有用。很多時候老師、家長也多次強調,但是有些同學依然我行我素。古語講得好“四肢不勤,五穀不分”。也許現在的我們就是因為缺少了勞動的鍛鍊,體會不到農民們耕種糧食的辛苦,讓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在我們學校竟有35%以上的學生從沒見過農民耕種的情景,另有62%的同學經常能見到農民在田間辛勤勞作的情景,那麼這些同學就更加不應該浪費了,説不定你倒掉的飯菜裏面就有你爸爸媽媽的汗水呢,讓他們的勞動果實附諸流水,豈不更加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