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銀行風險防控(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5W

銀行風險防控(精品多篇)

銀行風險防範心得體會 篇一

為增強郵政金融業務合規經營管理意識,培育良好的合規文化,2009年被確定為我行的“合規管理年”,當前正值郵儲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開展合規建設推進年活動有着很強的現實性和必要性。郵政儲蓄事業的成長離不開合規經營,更與防控金融風險相伴。推進合規文化建設,必將為我行經營理念和制度的貫徹落實提供強有力的依託和保證。

通過參加市行組織的以“合規建設、規範流程、夯實基礎”為主題的“合規管理年”的學習,使我對合規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合規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要在全行範圍內確立全員合規、合規從高層做起、主動合規、合規創造價值等的合規文化氛圍,這次學習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本次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合規管理年”活動的指導思想、組織領導成立情況、活動階段安排以及“合規管理年”的重點內容,包括開展“四項評價”和發佈實施“四個辦法等。”

通過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依法合規經營對我行經營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認識到違規經營,案件高發的危害性。依法合規經營是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基本原則,也是堅持正確的經營方向的保證,更是金融企業自我發展自我保護及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所在。因此,在經營管理工作中,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才能確保我行各項工作健康快速發展。

一、提高員工思想素質,增強員工依法合規經營的理念。

加強員工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學習,加強思想教育,這是從源頭上杜絕違規違章行為的重要手段。加強對我行員工的風險防範教育,使大家都認識到社會的複雜性和銀行經營風險的普遍性,認識到銀行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必須把風險防範放在第一位。每天從自己的崗位做起,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自覺抵制各種違紀、違規、違章行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習慣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紀律,珍惜自己的職業生涯,視制度如生命,糾違章如排雷,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規範操作,從源頭上預防案件的發生。

二、建立建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內控管理

從近幾年金融系統發生的經濟案件來看,“十個案件九違章”有章不循,違規操作,檢查不細,監督不力,實屬重要根源,無數案件、事故、教訓,都反應出內控管理還存在一定的漏洞。正是制度的不完善,才導致一些人有機會鑽空子,從而給國家資金造成損失。我們應該吸取教訓,不斷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並將內控管理當作風險防範的前提條件,要認真紮實地貫徹執行案件防範責任制的規定,促進內部防範機制的強化與完善,努力做到在規範的前提下發展業務,在發展業務的同時,加強規範管理,以保證各項業務的流程和規章制度的約束之內進行。健全規章制度,嚴格內部管理,是預防經濟案件的保證。為此要認真抓好制度建設,一方面要根據我們一線櫃員工作的特點,組織學習,通過學習,使各崗位人員真正做到明職責、細制度、嚴操作。有效的事前防範與監督是預防經濟案件的重要環節,本崗位的自我檢查與自我免疫是第一位的;其次可採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檢自查、上級檢查、交互檢查等方法,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偏差。對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內控與制約。此外,我行還要求收集、整理了一些基礎管理工作的台帳內容,我們主要負責整理了職工花名、考勤登記、獎金分配等台帳,這是加強基礎管理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三、增強規章制度的執行與監督防範案件意識。

銀行號稱“三鐵:“鐵製度、鐵算盤、鐵帳本”。正因為有了銀行的“三鐵”,銀行在百姓心中才是可以信賴的。規章制度的執行與否,取決於廣大員工對各項規章制度的清醒認識與熟練掌握程度,有規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業之大忌,車行千里始有道,對於規章制度的執行,就一線櫃員而言,從內部講要做到從我做起,正確辦理每一筆業務,認真審核每張票據,監督授權業務的合法合規,嚴格執行業務操作系統安全防範,抵制各種違規作業等等,做好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不能礙於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背離規章制度而不顧。堅持至始至終地按規章辦事。如此以來,我們的制度才得於實施,我們的資金安全防範才有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好的執行,那也將走向它的反面。

近年來,金融系統發生的經濟案件,不僅干擾破壞了經濟金融秩序,而且嚴重地損害了銀行的社會信譽。採取相應措施,從源頭上加強預防,是新時期防範金融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線。這幾年銀行職業犯罪之所以呈上升趨勢,其中重要一條是忽視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平時只強調業務工作的重要性,忽視了幹部職工的思想建設,沒有正確處理好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關係,限於既要進行正面教育,又要堅持經常性的案例警示教育,使幹部職工加固思想防線,經常警示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從而為消除金融犯罪打下良好的羣眾基礎和思想基礎,自覺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

四、銀行要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和相應的處罰機制

正向激勵措施是保證各種規章制度得以執行的必要措施,但是一定的處罰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成為規章制度有效執行的保障。

通過此次合規教育活動,使我找到了自我正確的價值取向與是非標準,找準了工作立足點,增強了合規辦理和合規經營意識,通過對相關制度的深入學習,對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執行制度的自覺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為識別和控制業

務上的各種風險增強能力,積極規範操作行為和消除風險隱患,樹立對郵政儲蓄銀行改革的信心,增強維護郵政儲蓄銀行利益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及建立良好的合規文化都起到了極大的幫助,真心希望此後還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

銀行風險防控心得體會 篇二

風險防範是銀行每時每刻都存在的問題。作為建行的一員,時刻應該謹記“我的微小疏忽,可能給客户帶來很大的麻煩;我的微小失誤,都可能給建行帶來巨大的損失”。銀行櫃員在最前線工作,直接跟客户接觸,是風險防範的第一線,如何減少櫃面操作風險是櫃員們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櫃面服務工作中,我也瞭解到了一些櫃面操作風險防範認識不夠深刻所帶來的問題:

一、櫃員疏忽大意,處理業務操作不當,造成記賬差錯。櫃員在辦理業務時往往容易一味追求效率,而不認真審核輸入內容的準確性。存在如開户時客户信息錄入錯誤;存款操作成取款,取款操作成存款;定期利率上浮操作錯誤等一系列業務操作風險。規避這種風險的有效途徑就是櫃員在辦理業務過程中要熟悉業務知識,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必須在思想上做到嚴謹認真。

二、櫃員風險防範意識不強。如櫃員在離開櫃枱時忘記鎖錢、鎖章、所單證、鎖憑證、鎖屏;在幫客户新開户時不仔細核查客户身份,不確定是不是本人就幫其開户;代客户填寫單據;客户代他人辦業務代理人信息不完善等。這些都是由於櫃員風險防範意識不強所造成的。或許是一些看似微小的事情,但都有可能產生不必要的法律風險。提高自身的風險防範意識,合規操作,實則也是櫃員的一種自我保護。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銀行櫃員在平時辦理業務的過程中所能遇到的,也是我上櫃以來所學習到的一些東西。在很多方面自己還存在許多不足,通過網點的這次風險座談會,讓我深刻體會到必須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規範日常業務操作,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水平,才能有效的控制以上風險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客户提供優質的服務,提升建行在客户心中的地位。同時也只有將風險防範工作落到實處,才能確保建行的各項業務持續、健康的發展。

銀行風險防控心得體會 篇三

商業銀行是經營風險、管理風險從中獲得收益的高風險經營行業,因而防範和化解風險是銀行的永恆主題。隨着經濟金融全球化發展,在大量金融產品提供給消費者的同時,銀行業所面臨的操作風險也越來越大。作為商業銀行客户經理如何應對防範日益複雜多變的風險,如何採取多種防控措施,建立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以提升銀行的競爭力,這是一門風險管理科學。

一.商業銀行客户經理在工作中存在的風險

1、道德風險。商業銀行客户經理對外是代表着銀行與客户進行業務營銷和維繫,由於商業銀行的良好信譽和形象,使得銀行客户經理在與客户打交道時,會使客户對客户經理充滿信任。因此客户經理和客户很容易建立起較為牢固的關係。如果某位客户經理的道德出現偏差,將會存在很大的風險。

2、素質風險。客户經理是銀行業務的直接營銷人員,因此他們的業務水平,政策水平,分析判斷能力和個人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着銀行業務風險的高低。

3、形象風險。由於客户經理對外代表銀行進行業務營銷和客户維繫,因此他對外是一個商業銀行的形象。如果客户經理在與客户交往過程中存在以權謀私,怠慢客户,言行粗俗等情況,必然會影響到銀行形象和合作關係,會給銀行帶來客户流失風險。

4、挖轉風險。客户經理大多數是各家商業銀行的銷售精英,與優質客户的關係十分密切,尤其是優秀的客户經理都有自己的忠實客户,加上他們手上掌握着大量的高端客户的信息,因此成為挖轉的重點對象。如果一個客户經理被他行挖走,他手上的客户必然大部分資產隨之轉户,造成客户流失風險。

二.對客户經理風險管理的建議

1、用人制度高水準,嚴要求。客户經理代表着銀行去服務客户,其提供的服務質量和結果會關係到銀行客户的前途命運,因此必須嚴格把好客户經理資格認定關,在眾多資格條件中人品和道德是首位。

2、培訓認證制度化,常態化。客户經理是未來商業銀行的精英,但是目前的客户經理因工作經驗,知識結構,分工機制等因素的制約,離正真能提供綜合化的服務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銀行應加強客户經理綜合素質的培訓。3、強化內控機制建設,加大商業銀行內部稽核力度。

總之,要防範風險最根本還應從治本入手,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客户經理理想信念、思想道教育,建立良好的合規文化,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要教育他們珍惜現有的工作、生活環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自覺抵制各種誘惑,遠離違法亂紀;要加強職業道教育,引導他們學規學法,增道意識和法制意識,遵章守法;要警鐘長鳴,加強對有不良行為員工的轉化教育,嚴防道風險。

銀行防控風險心得體會 篇四

當前,國內商業銀行對操作風險的`認識和管理依然停留在“案件防範”、“加強檢查監督”的傳統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防控的範圍和重點依然定位於銀行內外部的“欺詐性”違法行為和案件,對於來自銀行內部的流程風險、系統風險、人員風險及銀行外部事件風險的關注還不充分。本文認為,商業銀行要做好操作風險管理,必須變傳統的“自上而下”模式為“自下而上”模式,直接向一線人員徵集風險信息,主動追蹤、處理操作風險事件,藉助科技之力,打造功能強大的操作風險管理平台,實現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動態管理與自我完善。

一、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定義及分類

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主要可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三類。巴塞爾監管委員會在《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指出,操作風險是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人員及系統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其中: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風險,主要是指業務運管過程中由於管理體制和制度的缺失、以及制度漏洞所造成的操作風險;人員因素引起的操作風險,泛指在商業銀行內部所有由於人員方面的原因給業務操作帶來的風險。具體到業務運行工作當中,可以分為操作失誤風險、違法行為風險以及核心人員流失帶來的風險;系統因素引起的操作風險,主要是核心系統、周邊系統自身或系統之間,因設計缺陷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直接或間接風險,分為系統漏洞風險和系統失靈風險這兩個方面;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風險,主要是指因外部欺詐、突發事件以及銀行經營環境的不利變化等情況的衝擊,導致銀行發生直接或間接損失的風險。

二、國內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對操作風險的認識和管理還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次,完整有效的操作風險管理體系框架尚未建立,即使是計劃實施新資本協議的商業銀行,其操作風險管理的思路亦不例外:識別(根據監管分類列出操作風險事件類型)、評估(定期進行操作風險自我評估)、計量(損失數據收集)、控制(根據自我評估存在的問題並進行糾正)、監測(審計部門持續監測)。但是,按照上述思路進行操作風險管理,實際效果卻不盡理想,其主要原因在於:

一是操作風險識別“以點概面”。操作風險點無所不在、數量龐大、層出不窮,現有的分類其實只是滄海一粟。理論上説,操作風險點當然是可以動態擴張的,但由於局部私利、信息不對稱、操作風險隱蔽性等原因,不可能全部列出。商業銀行要管理好操作風險,應做到“實時報告蟻穴狀況,確保有及時足夠的沙袋堵住漏洞”。

二是操作風險控制“職責不清”、“執行不力”。由於操作風險涉及面廣,風險類型複雜,專業能力要求較高,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模式實際上多為各職能部門分散管理,有些銀行雖聲稱將操作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統一管理,實際上全面風險管理部門僅是進行形式上的牽頭管理,實際管理職責仍落相關職能部門。涉及人員的操作風險主要由人力資源部管理,涉及系統的操作風險主要由科技部門管理,涉及外部事件的操作風險主要由安全保衞、後勤服務等部門管理,涉及流程的操作風險由各所有業務及管理部門共同管理。各職能部門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執行者,導致政出多門、各自為政。

三是操作風險監測“形同虛設”。國內商業銀行風險監測工作主要由審計部門或是風險部門負責,風險監測主要依靠各級風險監測人員的經驗和直覺,往往是發生案件後,才開始突擊檢查、查找漏洞、處理有關責任人,風險監測人員主動發現風險的能力不強,被動式、運動式、臨時性的監測活動佔據主流。此外,由於考核激勵機制的原因,部分銀行分支機構對大量損失較小的操作風險採取“就地消化”的策略,對損失較大的操作風險採取“過濾加工”的策略,形成“隱瞞文化”,導致操作風險信息在銀行內部不能真實、全面、及時上傳,風險監測形同虛設。

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體系的構建

操作風險實際上是一種全流程風險,只要有業務、有行動,就會存在人員誤操作或流程設計不當或系統出錯等風險,而且,操作風險還會隨着業務的發展而實時變化。操作風險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商業銀行過去的那種“自上而下”的管理,天然是一種“低效管理”。因此,商業銀行要做好操作風險管理,必須變傳統的“自上而下”管理為“自下而上”管理。真實的風險信息,最權威、最及時、最有效的來源途徑,一定是直接接觸業務、直接接觸客户的人員,商業銀行應將操作風險管理扁平化,直接向商業銀行所有個體員工採集操作風險信息,主動追蹤、處理操作風險事件。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系統各個組成模塊具體要求如下:

(一)操作風險信息收集

商業銀行應打造功→←能強大的操作風險管理平台,對全行所有人員開放,允許任何與工作相關的不滿意見或完善建議,直接在意見建議中心提交。這些意見建議經過後續的篩選、處理、反饋、固化流程,為商業銀行自我完善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提交信息人員可自由選擇實名或匿名兩種方式,系統應默認匿名方式,以保護信息提交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打擊報復。提交信息人員應填寫基本信息,必填項包括:姓名、銀行卡號。其中:商業銀行應確保“姓名”項真實,以防止惡意人身攻擊、無中生有的舉報等,但是,商業銀行應確保操作風險信息系統中的個人資料絕對保密。

(二)操作風險信息有效性判斷

商業銀行應在總行風險管理部設置操作風險管理崗對風險信息進行有效性判斷,過濾掉與工作無關的、已處理過的風險信息,將有價值信息轉入處理流程。操作風險管理系統應內置即時通訊工具,對信息提交者未表述明確的風險信息進行溝通明確。總行風險管理部門設置操作風險崗應判斷風險信息職責所屬,交主辦部門或相關分支機構處理,並應將風險信息進行分類,為後續統計分析、風險評估作準備。

(三)操作風險事件處理

接受交辦的機構提出處理或整改意見,交具體經辦處理;具體經辦經機構負責人同意後及時填寫處理結果。系統設置辦理時間提醒,具體經辦人員每隔4小時/8小時/24小時/48小時收到辦理時間提醒,超過48小時收到催辦提醒。若接受交辦的機構對部門職責有異議,認為不應由其主辦的,應説明理由,並轉辦相關部門。若轉辦部門不明確或有爭議的,提交商業銀行機構職責管理部門裁定,若仍不明確或有爭議的,提交行領導裁定。

上述處理流程均應公開透明,藉助公眾的監督評價,可以切實提高相關處理人員及機構的重視程度,確保處理的效率及質量,杜絕敷衍了事、推諉拖沓的現象。

(四)操作風險成果運用

商業銀行意見建議的主辦機構對意見建議的處理,不應就事論事、簡單整改了事,而應舉一反三,根據風險處理結果修正現有流程或制度,達到業務流程不斷優化、政策制度適時調整、操作規範簡明展現的目的。因此,操作風險管理平台應設置“操作規範中心”,該中心包括“制度系統”及“操作系統”,根據改進建議形成良性映射,不斷循環優化。

操作規範中心應內嵌“制度系統”,提供製度查詢、制度制定及制度修訂功能,主辦機構對建議意見進行處理,形成處理方案後,需要以制度形式對管理要求進行固化的,可直接在制度系統中申請制度局部更替或是起草新的管理制度,經有權人批准後,系統自動將新舊制度進行替換,確保制度查詢人員在系統中查詢到的是最新有效的制度及管理要求。

“制度系統”應配合“操作系統”使用,將零散、分割的制度轉化為流程化、完整的管理要求,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僅需輸入崗位名稱,系統就自動提示崗位職責、操作規範、風控要點。主辦機構修訂或制定制度後,即應同步更新操作系統,確保系統展示的管理要求、操作規範實時有效。

(五)操作風險事件後台分析處理

1、操作風險事件庫管理。操作風險種類繁多,為實現操作風險的針對性管理,商業銀行可參考巴塞爾協議損失事件類型,對操作風險進行三級細分,確保所有風險信息對應的風險問題得到準確分類。由於操作風險事件繁雜、操作風險分類需要統一標準,分類專業性要求較高,因此,該項分類工作應由總行操作風險管理崗負責。商業銀行進行操作風險分類後,將能夠直觀展現商業銀行操作風險薄弱環節,為商業銀行鍼對性加強相關領域操作風險管理,提供明確指向。

2、操作風險評估。商業銀行應定期評估銀行操作風險情況,提交總行決策管理層審議,為管理層採取操作風險控制措施、配置操作風險管理資源提供決策依據。

3、操作風險計量。商業銀行應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監管資本計量指引》,建立全行性的操作風險關鍵監測指標,例如:“內部欺詐事件數”、“外部違規事件發生率”、“操作風險損失率”和“綜合人均發案率”、“百萬元以上案件發案件數”,對操作風險事件進行分析跟蹤,一旦發現關鍵風險指標異動,應立即採取針對性的措施,追查異動深層次原因,加強相關領域操作風險的關注及防控。

四、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展望

雖然操作風險事件紛繁複雜,但管理並非沒有規律可循,關鍵是要從業務和管理實際出發,透過現象看本質。無論是業務差錯、產品缺陷,還是違規操作、貪污受賄,都是操作風險事件的表現形式,核心問題都是業務流程或制度的完善。由於業務流程及制度滲透到銀行的方方面面,要真正完善好業務流程及制度,商業銀行應該鼓勵操作風險問題的暴露和糾正。實際上,任何個體都不會獨立存在,任何行動也都會與他人產生聯繫,操作風險事件一般都會或多或少地被他人員獲知。如果這些風險苗頭、風險信息能夠及時傳導到操作風險管理機構,並在公眾的監督下得到有效控制或整改,那麼,勢必將消滅數量眾多的操作風險,大大減少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損失。展望未來,若國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能夠打造高效實用的操作風險管理平台,以“自下而上”思維管理操作風險,就一定能夠實現操作風險的動態管理,實現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