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馬詩的意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76K

馬詩的意思多篇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 篇一

病馬

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

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翻譯

長久地騎着你,冒着天寒,朝向關塞前進。

風塵中你老了,還在繼續盡力勞頓。歲晚時你病了,沉重地使我無限傷心。

你的毛骨與眾哪有不同?但能馴良地伴隨我直到如今。

雖是微小的生物,藴藏的情意決不可淺論。你真叫我感動,我要一心地把你沉吟。

註釋

爾:代指馬。

關塞:邊關;邊塞。

深:遠、險。

老盡力:謂一生盡力,年老而力衰。語出《韓詩外傳》卷八。

毛骨:毛髮與骨骼。

豈:難道。

殊眾:不同於眾。

殊:不一樣。

馴良:和順善良;馴服和善。

猶至今:言一貫馴良,至今不變。

沉吟:憂思。

賞析

這是一首有寄託的詠物詩,通過吟詠那“老盡力”的病馬,來表現自己晚年那種落魄的心態。首聯是説自己和這匹馬共渡患難相處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頷聯是承接首聯兩句,在句法上一句變作三折,具體描寫馬現在的狀態:老了且病了。但是,在艱苦路途上,依舊還在為詩人賣力;在當歲晚天寒的時候,況且又生病,不能不讓人為它傷心。老盡力,用《韓詩外傳》典故。頸聯兩句用先抑後揚的手法,抒發對病馬的濃濃深情。尾聯説:馬之為物雖然低微,可是對人的情分卻是十分深厚,使詩人禁不住為它感動、沉吟起來。“沉吟”二字,寫出詩人感慨非常深,有一種人不如馬的感歎。

杜甫既受到統治者的棄斥,同時又很少得到人們的關懷和同情,這也是他為什麼往往把犬馬——特別是馬看成知己朋友並感到它們所給予他的温暖的一個客觀原因。讀者能夠從中看到作者自身的影子。申涵光説:“杜公每遇廢棄之物,便説得性情相關,如病馬、除架是也。”其所以如此,是和他自己便是一個“廢棄之物”的身世密切相關的。

杜甫在這首詩裏,感情是多麼深沉!他抒寫了對病馬的憐愛,又運用“以彼物比此物”的手法,表達了對病馬同病相憐的感慨,令人如見到一個“漂泊西南天地間”的老詩人的艱難蹭蹬的憔悴形象,出現於字裏行間。清代仇兆鰲註釋這首詩,説它反映了杜甫的“愛物之心”,其實並不止於愛物,而是借馬以自況。詩中的“馴良”、“長吟”顯然別有寄託,全詩以四十字抒寫了辛勞、遭遇、怨懟、不平、感悟的幾層意思,歸結到自己歎老嗟卑,風塵僕僕,輾轉征途,與老馬的結局是沒有兩樣的。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為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在秦州時所作。

創作背景 篇二

作者所處的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詩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作者希望能掃除戰亂,建功立業,但終是不被賞識。對馬有所偏愛的作者或許受伯樂識馬所啟,結合自己懷才不遇的現實,帶着憤懣之情創作了此詩。

馬詩原文及賞析 篇三

原文: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詩詞賞析:

李賀《馬詩》共二十三首,詩人通過詠馬、贊馬或慨歎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詩前兩句敍述周穆王西域取玉的故事,後兩句交代赤驥離開鳳苑這遊樂之地,終於有了縱橫馳騁的天地,表達了詩人不願困守書齋,沉淪下僚,渴望展示自己才學,實現自己抱負的心情。

馬詩 篇四

唐劍斬隋公,拳毛給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唐劍斬了隋公,駿馬歸了明主。怎還會去計較金甲太重,只歎飄風太慢,待我疾馳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