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含馬的詩句經典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7W

含馬的詩句經典多篇

病馬 篇一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乘爾亦已久,天寒關塞深。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毛骨豈殊眾,馴良猶至今。物微意不淺,感動一沉吟。

《馬詩》 篇二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賞析

李賀的《馬詩》共二十三首,這是第五首。《馬詩》是通過詠馬、贊馬或慨歎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而這首詩在比興手法的運用上卻特有意味。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如同運用賦的手法: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悲涼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鈎”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尋章摘句老鵰蟲》)匠心正同,“鈎”是一種彎刀,與“玉弓”均屬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鬥之意。作者所處的貞元(785年-805年)、元和(806年-820年)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寫景,實際上是開啟後兩句的抒情,又具有興起的意義。

三、四句,詩人借馬以抒情:“什麼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樹功勛呢?”《馬詩·龍脊貼連錢》裏説:“龍背鐵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襜,誰為鑄金鞭?”其中“無人織錦襜”二句的慨歎與“何當金絡腦”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就是企盼把良馬當作良馬對待,以效大用。“金絡腦”、“錦襜”、“金鞭”統屬貴重鞍具,都是象徵馬受重用。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這首詩與《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鈎》都是寫同一種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但《南園十三首》是直抒胸臆,此詩則屬寓言體或比體。直抒胸臆,較為痛快淋漓;而用比體,則顯得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鈎比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見興,興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從句法上看,後二句一氣呵成,以“何當”領起作設問,強烈傳出無限企盼之意,而且富有唱歎的意味;而“踏清秋”三字,聲調鏗鏘,詞語搭配新奇,“清秋”的時候草黃馬肥,正好馳驅,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恰是“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杜甫《房兵曹胡馬》)。所以字句的鍛鍊,也是此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詩句原文 篇三

馬詩(一)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馬詩(二)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馬詩(三)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馬詩(四)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馬詩(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馬詩(六)

飢卧古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硃色落,發斷鋸長麻。

馬詩(七)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幹。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袁?

馬詩(八)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馬詩(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 駿骨折西風。

馬詩(十)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馬詩(十一)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阪上,蹭蹬溘風塵。

馬詩(十二)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馬詩(十三)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馬詩(十四)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馬詩(十五)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馬詩(十六)

唐劍斬隋公,拳毛給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馬詩(十七)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馬詩(十八)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慕青山?

馬詩(十九)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馬詩(二十)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

馬詩(二十一)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馬詩(二十二)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馬詩(二十三)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李賀人物軼事: 篇四

李賀的小布袋究能裝得下多少好詩。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評論《水滸傳》時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嘔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①這裏所説“嘔血”一事,跟晉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親喪逝而喝酒二斗後,便大哭起來並“因吐血”之事大為不同。②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隱所寫《李長吉傳》裏的李賀少年寫詩故事。

李賀天才早熟,他在七歲時便寫得一手好詩文,而且當即就名動京城。其時擔任吏部員外郎的大文豪韓愈及侍郎皇甫湜聽説有這種奇事後,開始還不大相信,説:“要是古人,那還罷了;而今天居然有這樣的奇人,那我們怎麼能失之交臂呢?”説罷,二人便聯袂着要去探訪個究竟了。

見到李賀還是個小不點兒的孩子時,兩位大人當即遂出題讓他寫作,以便驗證李賀到底有無真才實學。這李賀卻也並不驚慌,向兩位大人深施一禮,然後便援筆寫了一首在文學史足以流傳的名作《高軒過》,這首古詩説的是:

華裾織翠青如葱,金環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韓愈他們見李賀詩中所展現出來的那種自信和淵博,謙虛和恭敬,是他們很久都沒有見到過的,當即便驚喜萬分地對之誇讚不已:“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虛傳哪!”從此,李賀的詩名傳遍天下。”在離開時,他們還熱忱地邀請李賀到他們府第中作客。經過這次來訪,李賀的詩名遂越發大了。但許多嫉妒李賀的人説他父親名字叫“李晉肅”,其中的“晉”跟進士的“進”同音,那是“家諱”,是不能去參加進士考試的;這害得大文豪韓愈寫了一篇著名的《諱辨》來為之辨解。然而,李賀此後的仕途竟因這些小人的惡意中傷,終究沒能去參加進士考試,從而埋下了他一生生活中那辛酸和貧困的因子。

但李賀的寫作狀態卻是使人感慨以至於讚歎的。他寫詩不急着立題,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發現題材,挖掘題材。他經常騎着一匹瘦馬,帶着家中的小童子,邊走邊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來了靈感,他便把所想到的靈感火花急速記錄下來,並把它們投進小童子所揹負着的小錦囊裏。一到家裏,他連飯也來不及吃,遂從小錦囊裏拿出他白天所投進去的斷章零句,當即進行整理,並把它們寫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詩作。他母親看到這種情況,既心疼又欣慰地説道:“唉,看來我這寶貝孩子寫作時非要嘔出心吐出血來,才肯罷休的呀!你怎麼竟連飯也要忘記了去吃呢?”

事實上,正是李賀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之中,所以他所創作的大量詩作都成為後人一再讚歎的對象。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這首五言絕句,絕大多數人在國小時就已讀到過的。而人們面對那☆☆些惡劣環境下的現實時,動輒就會説“這真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呀!”至於以前有人對知名作家餘秋雨進行攻擊時所集納的一本名叫《石破天驚逗秋雨》的書,如同上述列舉的,究其實,這書名如同上述所引詩句也都是李賀詩作中的句子。由此可見,李賀詩篇的應用機率至今仍是很高的。而李賀之所以能有這麼個令人欣

白馬 篇五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白馬東北來,空鞍貫雙箭。可憐馬上郎,意氣今誰見。

近時主將戮,中夜商於戰。喪亂死多門,嗚呼淚如霰。

背景】: 篇六

李賀的二十三首詠馬詩,全都寫馬,以短小的篇幅,勾勒了馬的形象。例如“其二“,寫馬在臘月雪天“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表現馬的吃苦精神,“其三”寫項羽自殺後他的烏錐馬對英雄的思念: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其四”千里馬在遭遇很壞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其美好的`素質: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其二十三”則嘲諷封建統治者棄置好馬,而只養一些無用的“肉馬”。這些馬詩,其實都是託物詠志,寫物抒懷之作,通過對馬的吟詠,或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或諷刺封建統治階級不愛惜人才,或寄寓自己希望得遇明主的情思。

原文】: 篇七

作者:李賀

此馬非凡馬,

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

猶自帶銅聲。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篇八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國初已來畫鞍馬,神妙獨數江都王。

將軍得名三十載,人間又見真乘黃。

曾貌先帝照夜白,龍池十日飛霹靂。

內府殷紅瑪瑙盤,婕妤傳詔才人索。

盤賜將軍拜舞歸,輕紈細綺相追飛。

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時郭家獅子花。

今之新圖有二馬,復令識者久歎嗟。

此皆騎戰一敵萬,縞素漠漠開風沙。

其餘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

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森成列。

可憐九馬爭神駿,顧視清高氣深穩。

借問苦心愛者誰,後有韋諷前支遁。

憶昔巡幸新豐宮,翠華拂天來向東。

騰驤磊落三萬匹,皆與此圖筋骨同。

自從獻寶朝河宗,無復射蛟江水中。

君不見金粟堆前松柏裏,龍媒去盡鳥呼風。

詩歌簡介 篇九

《馬詩》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詩歌通過詠馬、贊馬或慨歎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以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其表現方法屬比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