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隨想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4K

清明隨想作文【多篇】

清明隨想作文 篇一

前天申了個號,申時先就遇上個“暱稱”,想一想,網絡暱稱名目雖多怪誕,卻也不想隨流。本想把筆名搬來,覺得有些做作,剛好生日正在清明,就把“清明”搬來罷。其實這名目是頗不錯的。清者,清淡,清正,清麗,清秀也;明,明智,明白,明朗,明淨之意。倘為官者能“清正廉明”,更是百姓之大福。

想到這名目之後,腦中隨即又冒出一句話:“美目盼兮,清而且明”。隨即又以為是《詩經》中的句子。翻查了一遍,在《國風、衞風、碩人》中有這樣幾句:“手如柔胰,膚如凝脂,領如蝤鱭,齒如瓠犀。獉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實並沒有那句“清而且明”。但我的腦中何以會突兀的冒出這樣一句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詩句?《詩經》中的這段詩句描寫的是一位絕色佳人,整個是晶瑩剔透、猶如玉琢。而那顧盼生輝的美目,清麗明澈如秋波,又豈非清明而不能言哉。我以為把這句加在後面恰到好處。當然我這裏是有些曲解,這段詩原本並不全是這樣的意思。而整部《詩經》中很有些這樣美的句子。孔夫子有云: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其出意是:凡詩之言,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其用在於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故夫子言詩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盡蓋其意,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我也一言以蔽之:清明。其言柔婉而清麗,其意誨人以明白。雖然愚鈍如我輩很難看懂。

一般看到這清明二字,人們大抵想到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祭拜先人的節日。民間有稱為鬼節的,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這樣看起來,這名目用來做“網名”,就不見得怎樣好了。

説來也怪,這樣一個很有些陰氣的節日,偏偏跟這樣的一個清風和日的節氣合在一起。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孝經緯》有云:萬物至此,皆潔齊清明。蓋當時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其時天氣回暖,草木明茂,一改冬日寒瑟枯黃景象。山嶽河湖,窗前屋後,一片清明。自古清明節不僅講究掃墓、祭祖、禁火、寒食,還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民俗活動。相傳是因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防寒食冷餐傷身,故以此類活動暖身。於是,這個節日中既有祭祖掃墳、生死離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運動娛樂的歡笑聲。真真是個奇異特別的節日。而我的生日又恰在這一天,雖無奇特,卻總又明明暗暗的以為有些不一般。我自己知道,這是我總愛胡思亂想的緣故。但也因此而引得我很想要弄清楚這節日的來歷。

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陽曆4月5日前後。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現在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是清明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春秋時晉文公悼念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一事,(至於這是件什麼事我就不願再查考了。)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這習俗首先在山西流傳開來。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掃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

清明隨想作文 篇二

每逢清明節,我總有一種淡淡的憂愁與恐慌,我清楚地知道,這種感覺源於對生養我那片土地的眷念。老家如同一塊石頭,重重地壓在我心上,讓我欲罷不能,欲説還休。

今天週六,父親打來電話,小心翼翼地問我,清明節回家嗎?我百感交激,父母都近八十歲了,身體一年不如一年,為了不給他四個兒女增添負擔,仍然頑強地在老家守着兩畝薄地艱難度日。無論我們兄弟姐妹怎麼勸説讓二老放棄土地,或隨我們到城裏居住,二老始終不同意。平時也很少打擾我們,只是每逢清明和春節才打電話,盼着我們回家。我們這些在外的不孝兒女,往往也只在這兩個節日才回家看看,以求心靈的慰藉。

每次回家,總是無限傷感。這些年,村子裏的人越來越少了。年輕人都不願象老輩人一樣困守農村,想方設法逃離家鄉,到外面闖世界去了。原來近二千人的村子,僅剩下幾十位老弱病殘,各自支撐着破敗的家,整個村子顯得空蕩、頹廢而落寞。每次回家,父親都會傷感地告訴我,又有某某人不久前死了。看着日漸衰老的父親,想着村子裏的老人相繼離世。我無語淚下。人生如夢如幻。此時,總有一種擔心從荒蕪中走來,緊緊纏繞着我。於是我便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我害怕在將來不久的某一天,這個生我養我的村子真的會從地球上徹底消失。到那時,我這漂泊在外的遊子,該到哪裏去找尋自己的家園?儘管我知道,隨着人類和自然的不斷髮展,這一天遲早會到來,但我仍然莫名地感傷着。

我一直以為,人這一生該有三個家園,第一個是母腹,第二個是人世,第三個是墳墓。第一個我們無法記憶,第三個我們不得而知,只有第二個我們才能真正地感受一切。遺憾的是,在這個家園裏,我們卻往往不能好好地活着,總喜歡爭強好勝,內心充滿各種慾望,為自己嚮往的生活拼死拼命,直到自己人生將要謝幕時才幡然醒悟,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我常常想,如果上帝能讓人活兩次,那麼人世間一定會少一些冷漠、紛爭和怨恨,而多一些關愛、淡泊與寬容。

人過中年,我不止一次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在想,這一生,我該如此度過才能讓自己慰然暝目。首先,我祈求上蒼讓我盡到最起碼的責任與義務,培養我的孩子快樂地成人,讓父母頤養天年;其次是,盡我所能去報答那些關心、幫助和愛我的人,哪怕僅僅只是一句感謝的話語,因為他們曾為我分擔生存的壓力;再次,我並不奢望自己這輩子大富大貴,但我一定要勤勉、努力而樸素,任何方面不成為孩子們的負累;還有一個悄悄的願望,就是做自已喜歡做的一兩件有價值的事情,比如寫點東西出本書什麼的,給自己的人生留點痕跡。

站在村口老家的。門前,望着那片廣袤的田野。那一畦畦黃燦燦的油菜花覆蓋的土地裏,有我逝去的先人和鄉親。他們是幸運的,生於斯,長於斯,棲於斯,也謂之善始善終吧。而我這在外的遊孑,將來還能與他們團聚嗎?微風夾着油菜花的香味拂面而過,我恍然醒過神來,只不過年過中年,怎地這般沉浸於憂愁?我還有很多該做的事情。活着,就該努力做個好人,做一個被人們懷想、被社會需要的人,做一個無愧於我的先人、無愧於我的後人、無愧於自己的人。這樣,我便留給世人一點關於我的念想了。

清明節隨想優秀作文 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雖然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但也道盡每個人的心情與感觸。

記得每到清明節時,媽媽就會開始準備祭祖的東西,大家也要準備回老家去,因為大家的祖先都在那裏。爺爺是前幾年才過世的,每次到了爺爺的墳墓前,就會想起小時候,爺爺常常會用三輪車帶大家出去玩,而我也常常摸着爺爺的頭,爺爺總是眉飛色舞的,大家都説只有我敢這麼做,真是難以置信,或許是還小,但也是爺爺疼大家,才讓我與爺爺這麼親近,想到這哩,心裏還有點難過。

到了目的地,大人們總是忙着除草、清理墓園,而大家小孩也幫不上忙,只能在旁邊等待,等到清完後,準備祭祖,小孩最愛的剝蛋,每個人手拿一顆蛋,蛋殼都要丟在墳墓上,而大家也會把那顆蛋吃完,這是掃墓時最愛做的一件事。

清明節也是要大家不能忘本,要記住祖先的種種祭祖儀式,讓子孫永遠懷念!

清明隨想作文 篇四

清明節的那天,我望着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情不自禁地念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呀,想想還不到五十歲的幺外公,前幾年竟悄然離開了人世。現在想起他,我的心底也泛起一絲哀傷。

記得小時候我回老家,覺得什麼都稀奇,總想去摸摸、看看,幺外公都會滿足我的願望。豬圈裏的小豬,是幺外公抱我去看的;園子裏的小雞,是幺外公帶我去趕的;池塘裏的魚兒,是幺外公拉着我去摸的……我從小就愛吃肉,而農村的臘肉我又不吃。幺外公便會爬上險峻的山路,踩着坑坑窪窪的公路,走上一個多小時,到集市上買肉給我吃。嘴裏還常嘮叨着:“可別讓雪兒在我家餓瘦了才好。”

我最後一次見到幺外公是在我6歲那年的元旦,他到外公家來玩。擺談中,幺外公説起偶爾頭很暈,媽媽便要他去醫院檢查一下,懷疑是高血壓所致。而他卻説沒什麼,也許是感冒了才這樣吧。無論我們怎樣勸説,他始終不肯去醫院。就在那年的三月,幺外公卻突然去世了,結果是腦溢血。

幺外公,我恨您,您為什麼不聽我們的勸説?為什麼不去看醫生?您可知道,你帶走的不僅是您的生命,也給我們帶來了無比的悲痛。想到這裏,我的眼睛迷糊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順着臉頰滑了下來。

幺外公,我還要告訴您一件事:彬彬您的孫女,也快三歲了。聽到這個消息,您一定很高興吧,願您在另一個世界裏過得開開心心!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五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中總會有絲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我心中繞着,糾纏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雖然今年的清明節晴空萬里,陽光明媚。但是我的心情如詩上所説的,説悲也不悲,説喜也不喜。

一大早,媽媽帶我來到外婆家,與其他人聚在一起,7:30我們準時出發,帶上肉、雞蛋、元寶、紙錢、爆竹、蠟燭、香煙和啤酒。我拿着三根香煙在外公的墳前拜了拜,希望外公能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之後我們把所有人帶來的紙錢拿出來燒,聽説把這些之錢燒給他,他就可以在另一個世界收到這些錢。

山風徐徐吹來,陣陣涼意。站在外公的墳前,這時我不禁想起外公在世的時候,每當我受傷的時候,外公總是安慰我別哭了,會好起來的;每當我被罵的時候,外公總是站出來呵護我,保護我;每當我考得不好的時候,外公總是安慰我:“這次沒考好還有下一次呀,別灰心!”啊!等太陽不在圓、等星星不在亮、等月亮不在彎的時候,您在走吧。

這時我又想起了壯烈犧牲的革命先烈,如果沒有這些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用生命換來的生活,那我們就沒有這美好的生活。

馬上迎來小考的我一定要加油,努力學習。珍惜生活的每分每秒。

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應該好好學習,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以後為祖國做出貢獻。

清明隨想作文 篇六

清明節的天空總是給人一種幽暗的感覺,太陽消失了它的身影,有的只是灰白色的含着雜質的天空,而在這樣的天空之下,也往往有着令人神清氣爽的涼風。在這涼爽的天氣裏,植物也煥發出最富有生機活力的一面。

走在鄉間的公路上,一切顯得那麼的靜謐,彷彿你正踱步在一個人的世界裏,沒有一丁點兒的雜音,沒有喧鬧塵俗的紛擾,卻撩起了絲絲傷感的記憶。曾幾何時,我的思想性格已趨於成熟穩重,我懂得了這總是因放假而帶來歡樂的節日應該有着它悲傷與虔誠的含義,我明白了這一年一度的因我曾經的懵懂無知而不懂莊重的祭拜儀式其實是一種奢侈。曾經的我提着籃子奔跑在荒野的小徑上,催促跟在我後面的爺爺奶奶,他們總是呼喊我慢點慢點再慢點,而我總是急切地一個人穿過竹林,爬上荒草叢生的山坡,然後蹦跳着吶喊着呼喚爺爺奶奶快點快點再快點……過往時光裏和爺爺奶奶一同掃墓的畫面還一幕幕呈現在眼前,而現在,卻又是一個少了有他們同行的清明節了。

和父母攜手走在葱綠的大地上,眼前所見跟記憶中故鄉的景色有着驚人的相似。在佈滿嬌嫩小草的田埂上行走的人兒倒映在蓄滿了水的田野裏,疾走在狹窄柔軟的泥埂上,你會驚異自己掌握的強大的平衡感,即使兩側都是水田也無所畏懼,而那種恍然如夢的時空疊印和穿梭感,又讓你在不經意間不能自已……

同一個節日,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點,卻都有同樣的親情的味道和欲説還休的心緒鼓漲在胸中……

清明隨想作文 篇七

四月是個閒散的日子,最適合倚在陽光裏眯着眼睛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外面是一片豐盛的景象,以至清明時節很難叫人悲傷。

爺爺奶奶尚好,習慣了每天前院後堂的忙碌。我向來沒有上墳的習慣。爺爺是遠方來的人,五十年前已在這塊土地落地生根,故鄉已是很遙遠的記憶。奶奶是個碎碎叨叨的女人,總為小販賣給她的肉少了幾兩念念不休。同大多數南方女人一樣,本性善良。

死亡對於他們來説是近在咫尺的事情。歲月,人生,滄桑,這些本應只有他們才能深知的詞語,如今為時過早的出現在世人臉上。神情莊重不苟言笑的審視着生命的貧瘠與漫長。

張愛玲曾説過,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何必在一些有關快樂授受上的事情斤斤計較呢。承認世事平常,於是迴環交織的人們懂得把苦難深埋,無論好壞都熱情友善的待人接物。雖比不上魯迅的謙以帶人虛以接物,卻總歸使自己好過一些。一生就這麼長,無論怎樣活最終都要歸於黃土,何必自己給自己作難呢。

想到春暖花開,老人又熬過了一個冬季,孩童又長大了一歲,我們又成熟了幾分,這些是多麼叫人欣慰啊。

爺爺抱着茶杯坐在天底下曬太陽,嘴裏喃喃自語的神情彷佛使人一眼看穿。他給我的是與北方略有出入的姿態,堅毅沉重負擔,從沒有抱怨從沒有欺騙。想到有一天他會離開,把那些上世紀的故事一併帶入黃土。二十歲出頭的青年,獨自漂到南京,華燈初上的夜裏在城市邊緣奔跑。

剩下的日子裏只希望他過得平靜悠閒。不必執念於生命本身的不易,不要勞神於生活本質的苛刻,保持往日沉着的心,自由自在。

清明裏説這些,不過是風俗人情作怪。卻也真心祈禱,紛繁的世界裏,每個人都是虔誠的信徒,把磨難都藏在漫長的歲月裏,秉持一貫的信仰,仁慈寬宏的活下去。

清明節隨想作文 篇八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灑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節古詩裏面的詩句,就像已經到了清明節一樣,讓人身臨其境。

在清明節時,有吃冷食的風俗,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做飯,還會象中秋吃月餅一樣,清明節要吃雞蛋。在上海清明節時,還會有吃青團的習俗,那是一種用青艾汁和米粉混合蒸熟的食物。

清明節還是後人拜祭先人的日子。人們都會忙着準備祭品、上香、燒冥紙之類,來懷念離世的親人。清明節不僅是祭奠的節日,也是踏青嬉遊、親近大自然的節日。

清明節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不但有活動,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多麼有深刻意義的節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