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節感想 彙總10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7W

【導語】

清明節感想 彙總10篇

清明節感想 彙總10篇 由本站會員“萌怡順”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清明節感想篇2:清明節感想篇3:清明節感想篇4:清明節感想篇5:清明節感想篇6:清明節感想篇7:清明節感想篇8:清明節感想篇9:清明節感想篇10:清明節感想

【正文】

篇1:清明節感想

今年的清明跟往年有些不一樣,風和日麗的,遠不像杜牧筆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也出奇的好走,沒出現被刺扎到,腳底打滑而摔一跤的杯具。看來今年老祖宗心境不錯啊,不想刁難我們,等下要多許幾個願!來到老祖宗“家門前”磕了幾個頭後便四處轉起來。卻在老祖宗家“後院”發現一條小溪,裏面有幾尾紅鱗魚在遊動,我大喜,立即捉了一條篡在手心,仔細觀察。不料被爺爺發現了,他大聲説道:“快,把老祖宗的東西放回去,死人的東西不吉利!”我哪捨得,眼珠子咕嚕一轉,走到老祖宗“門”前,鞠了一躬:“多謝老祖宗賜寶。”爺爺氣壞了,我見情景不妙,之後説“可是,晚輩可使不起。”説完,便把魚放了回去。爺爺搖搖頭:“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比他還皮的孩子。”……

拜完了二叔公、太奶奶、太婆婆、太公公……一大堆墓地之後,最終走到一座新墳前。

那是奶奶的墳,她在去年的時候,被發現患了白血病,不久便去了。我此刻還記得當時的情景:我和爸爸、媽媽十萬火急地趕回家中,可惜還是晚了,站在奶奶的遺體前,看着她,她已經安詳地閉上了眼睛,臉上有一絲笑容,可眉頭仍然緊皺,像是在等待某個人,這時姨奶奶衝了進來,緊緊抓住我的手,含着淚,激動的説:“我的好姐姐,她到死都在念叨着她的大孫子!”我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呀”一隻鳥從墳頭的那棵杏花樹上飛了出來,驚落了一地杏花,也打破了我的回憶,看着遍地杏花,一滴淚落下來,啪。我苦笑了一下,自打五年級以來,今日好像是陪着奶奶時間最長的一次。我站起來,輕輕的説:“奶奶,明年大孫子再來看您……”

愛,不能遲到,別讓清明成為一生的遺憾!

篇2:清明節感想

又是一年清明,這是一年中第五個“節氣”,意味着“清澈”與“光明”,在和煦的春風吹拂下,天地明淨,空氣清新,世間萬物一片勃勃生機,春意盎然,給人活力,更給人以期望與幹勁。每逢這一天各地的人們藉着假期扛着鋤頭、提着鐵鍬、挎着竹籃,帶着家人上墳地給故去的親人祭掃,掛上民間俗稱的“清明吊子”,修一修墳頭,拔一拔雜草,還燒點紙錢,放一些炮仗,在這一過程中倫理孝道、敬天法祖的傳統在每個人心中又得到一次強化,並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曾看過一句話:歲月增中減,詩畫苦後甜,一路走來,感悟着成長,透視着歲月,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十分感歎人生短暫而倉促,歲月公正且無情。2019年的清明節,暖陽,温暖的微風吹過,楊柳依依在波紋陣陣的水面上空輕輕飄揚,山上的杜鵑花已經盛開,田野裏的油菜花進入收尾階段,慢慢退去耀眼的金黃,白雲飄蕩,歡快的鳥兒高空飛翔,嘰嘰喳喳相互追逐,或者在田野上嬉戲盤旋。多麼詩情畫意,也極貼合清明的本意,彷彿世間沒有悲傷,沒有煩惱,沒有苦難。可是,清明的本意在讓我們在感念先人或故去的親人曾給我們所做的一切時,又在時時提醒我們生命的意義何在。連日來,江蘇響水爆炸事件,78人遇難幾百人受傷;湖南大巴起火,26人死亡28人受傷,四川涼山森林火災,31人離去……每每聞及,心境無比沉重,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一個個哭泣的家庭,心疼年輕的生命,心痛父母的悲痛,心憂孩子們的哭喊……今日,各大寺院都在舉行法會,超度亡靈,撫慰生者,傳遞佛陀着的慈悲。

感歎歲月無情,更感歎人生無常,“人增歲月天增壽”,歲月在增加的同時壽命卻在減少,我們這一期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擁有的時間是很有限的,每過一天就少一天,每過一年就離死亡近了一年,離墳墓也更近了一步。有人説你這個歲數想這個問題是不是早了一點?其實一點都不早,因為“生”與“死”與年齡無關,年輕的時候對死亡總是無所顧忌,那是因為死亡離你較遠,當到必須年紀,經歷一些世事後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無常,應對死亡並不是鐵定遵守“先來後到”的規則,一句“黃泉路上無大小”就把這解釋的清清楚楚。所以,我所説的“歲月增中減”是大實話,並且還是在“有常”的狀態下,若遇“無常”就沒有“增中減”了。小時候,總想着長大,以為那樣生活就容易了。真正長大後,才發現成年人的世界根本沒有“容易”二字。長大意味着承擔更多的職責,意味着很多時候,你必須單槍匹馬應對生活的兵荒馬亂,曾有人説人生就是5%的已發生和95%的應對,很多事情無法掌控,很多軌跡因微小的改變而有了巨大的變動,這是現實,也就是佛法中的無常。

這次在杭州,參加中國佛教協會講經研討班學習,聆聽長者們的開示,學者們的講解,邊聽邊學邊思索一系列的問題:佛教的誕生,佛法的興衰,佛子的使命,我們的未來……想着想着也不明白自我在想些什麼,零零碎碎,天馬行空,沒有主題,沒有軌跡,但對“無常”的思索卻是一向貫穿始終,思無常,念無常,觀無常。記得有一年師父過生日,我給師父發了一條信息,資料都是吉祥、祝福的話語,師父回了一句,出家人生當死看……就這句話我一向記着,作為己用,有了這種認知,我們就不會害怕無常,不會悲歎無常導致的結果,並常常與身邊的弟子們共勉。是啊,有情世間,生死無常,這可是就是一種自然狀態,如同天旋地轉,本身沒有不幸與悲傷,慨歎與悲歎之意,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把握此刻,做好自我。所以,我認為出家人第一個要學的教法就是:無常!首先做到自我深刻的理解它,然後用它來指導自我的修行,既然啟發他人。“事非經歷不知難”,事實上學習無常並不容易,並且很難,明白它、認識它、學會它、運用它,真正學懂學通學透了,並身體力行了,估計已經位列聖賢了…對照那些聖賢,想想自我真的好慚愧。

今日清明,在中國文化裏,是祭祀的日子,其實祭祀更多是表達對先人逝者懷念與感激,也是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在我們老家,每逢這個日子鄉親們就會用十分形象的方式,來表達對親人們的哀思。去掃墓,焚紙錢,化紙箱,燒靈屋……有時候我在想:這種表達當中,多少是自我內心的真實體現,還是迫於某種社會壓力隨大流、糊任務的行為?!或者説這樣做能夠表達對先人逝者的緬懷與感念嗎?一句話,這樣做對理解“生命的意義”有用嗎?誠然,我有很多理由來説明這個問題,但有人會真正相信我嗎?無常的世間,世間的“無常”就是這樣的,堆一堆,一把火,化為灰燼,瞬間消亡……生命如此,歲月交織如此,過去如此,此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我曾是父親的未來,此刻父親是我的哀思。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為父母的長壽而高興,為父母年歲高而擔心。雖然父親這個詞語對我來説很陌生,可是我從來沒有忘記過。由此想到,歲月的流淌,有一天我也將會成是別人的哀思……這既是有常,因為生命都有期限,也是無常,因為不明白何時何地,以什麼方式終結。

中國人常把“死”看的過於悲慼,就在於對“生命意義”的認知不足,也是對“無常”沒有很好的理解。實際上生死是人生的定數,是一種“有常”,但生命的軌跡划向何方,延續多長,何時終結並不清楚,這是一種“無常”。如果每一天帶着無常的恐懼生活,就會將本來完美的歷程白白浪費。如同師父照誠大和尚所言“生當死看”那就無所畏懼,就不會被尚未發生的事情所羈絆,無常的本意是“向死而生”,如同“將者死官也”,如果一個將軍貪生怕死,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將軍”。要讓自我以及眾生明白“無常”的真諦,這樣就能真正摒棄出家人修行中的雜念,就能給普通人以信心與勇氣,就會讓我們的社會有更多的正能量。所以,當代佛教有必要對人們加強“生命的意義”教育,使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有益於對他人生存與發展的人。

明白了無常,就能更好體會清明的意義,除了慎重追遠,感念先人,還有就能從他們的經歷中汲取智慧與本事,職責與勇氣,更好的珍視歷史,敬重別人,敬畏公德,幫忙人們對生活有更好的期待,給未來增添更多的完美想象,推動社會不斷往前發展。説到那裏,必須明白,在我們表達感激與緬懷之意時,不能給他人制造妨害。清明更多的是追思懷古,慎終追遠,修修墳,踏踏青,感激列祖列宗,以及故去的人們給我們留下生存條件的創造,給我們的生活啟迪,給我們的智慧感悟,而不是那種燒紙放炮,不僅僅危險——誘發各種火災事故,並且將“清明”的意義庸俗化了。所以,必須要移風易俗,關鍵從改變觀念開始,這個觀念就從理解“生命意義”開始,就從理解無常開始。我常説:此生如若是來還債的,那就儘量多還一些,寧人負我我不負人;如若我是來報恩的,那就儘量多報一些,今生為人實屬不易,何況無常一向在你我的身邊。很慶幸生而為人感恩父母,很感恩學佛出家感念三寶。曾有一個故事説,古代有一位國王要尋找能讓幸福的人難過,痛苦的人歡樂的一句話,直到有一天聽到“一切都會成為過去”才真正找到。無常隨處可見。

這幾天在靈隱寺學習,感恩常住供給的一切方便,我們應當好好的珍惜擁有的所有因緣,珍惜擁有的修道條件!吃飽飯,睡好覺,能打坐,能唸經,還有這麼好的居住條件,我明白這一切都不是永恆的,有一天會失去的。可是,當你明白生命的意義,瞭然無常的真諦,就能清楚的明白無常就在眼前,就在身邊,它是一種自然狀態,無須不斷提醒自我,煩惱自然就少了,如果真正做到這一點,不僅僅沒有煩惱並且幸福感自然產生……這個世間,有恩於我們的人很多,首先是父母,還有我們的師父、教師、朋友。以出家人來説,信徒,居士對我們都有恩。我們為他們能做些什麼?想一想,我們欠的太多,做的太少。所以在無常的關照下,應當更好的理解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知恩報恩……感知無常,感恩無常,知恩報恩!

篇3:清明節感想

後面還有多篇清明節感想!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此詩,上句寫出了天意,下句表達了人情。今日,雨下個不停。雨,可不能夠認為似乎就是蒼天在流淚,下雨似乎是清明的標誌,營造一種特定的氛圍,與有情天懷念故人。

清明是懷念去世親人的傳統節日。雖然不少地方的羣眾用燒紙錢的方式來表達對已故者的感恩,這種行為看似很愚蠢,卻表現生者對死者的懷念。這是一個很異常的節日,沒有像人剛去世時那般難過及那種悲痛所表現出來的嚎啕大哭。但那種説不盡,道不出懵懂依稀的感覺,着實讓人懷念、傷感。

鞭炮聲不時地從一個又一個墳前傳來,據説是為了讓死去的人更開心,快來收錢。誰都明白這種“愚蠢”的行為是一種迷信,是自欺欺人,可是誰又忍心破壞這份“愚蠢”的完美,這份沒有結果的依戀;我們也只能如此來悼念那不知在何方的親人朋友,來藉此表達我們的一些心願罷了。與其説這是一種迷信,還不如説這是一種憧憬,不是嗎?

雨阻止了不人們的腳步,更阻擋不住我們想念親人的那顆心。前方的路雖然遙遠,但我們有心中信念,憧憬。活着的人應快和的生活,死去的人應含笑九泉。清明,清明節不正是這種情感寄託?

篇4:清明節感想

此刻正是清明前夕。每當春雨綿綿之時,我便會不由自主地吟誦起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詩。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每年的4月5日清明節前後的一段日子裏,人們都會以踏青、掃墓的形式,來懷念故去的親人。也就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我們活着的人會更加珍惜生命。

那麼,我們又該怎樣來珍惜生命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珍惜每一天、每一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合理安排自我的時間,來創造生命的奇蹟;我們要好好把握住每一天,來報答父母賜予我們生命的恩情……

記得媽媽以往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片黃黃的油菜地,一個不太大的小池塘,旁邊有幾座墳墓。有一家人來到墳墓前,跪下。紙錢在燒着,只見得其中有一個人在磕頭,嘴裏唸叨着:“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此刻能夠享享福了……”這天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親人走了,卻給活着的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懷念。此時風兒正輕輕地吹着,悄悄地在將那些人的憂傷帶走。

讓我們去做該做的事,珍惜生命,珍惜時間,僅有這樣才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家人,對得起自我。

篇5:清明節感想

望着屹立在太陽升起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我心潮澎湃。革命烈士碑的上空是大興溝鎮的天空,大興溝鎮的藍水晶一般的天空。在那藍水晶一般的天空裏,大興溝鎮的陽光永遠照耀着他。看着眼前的革命烈士碑,我的眼睛模糊了,彷彿又回到了當年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彷彿又回到了中國人受盡屈辱的年代。在戰場上,革命烈士英勇殺敵,扞衞祖國的國土。

雖然先烈們已經長眠於地下,可是他們還和我們生活在一齊,活在我們的心中,他們每一天跟着太陽冉冉升起,見證了大興溝鎮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了我們少年兒童的歡樂成長。每年清明節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少年兒童和先進工作模範,潮水般的走到他面前,彙報自我的光輝成就,理解先烈們的檢閲,理解先烈們新的戰鬥號令……接下來建設祖國的重任就落在了我們新世紀的兒童身上。

篇6:清明節感想

[由本站網友投稿]

清明節的晨曦,我遊蕩在河的左岸。繞過開滿油菜花的田野,衣角撫過枯舊的柵欄,帶走那殘留的期望。早起的小朋友們,光着小腳丫,踩在鬆軟的沙灘上,伴着銀鈴的笑聲,去捕捉童年的幻影。蝴蝶追逐花朵的腳步,芳草等待露珠的眷顧。遠處的山,被霧渲染得虛無縹緲,更添一分獨特的神祕。山間隱約的火紅,在迷茫中盛開。清風凌亂了我的髮絲,微波在我心間泛起點點漣漪。佇立凝視那抹倔強的紅,思想不由自主地飄遠。清明不應悲傷,先人的屍體雖己化為腐朽,但他們的靈魂還在追逐陽光。清明不該消極,嫩枝仰望着蒼穹,萌芽嚮往着大樹,自然一片生機勃勃,我們有何理由不奮發向上?

清明節的正午,我漫步在街的右旁。晨霧褪去,迎來灼熱的陽光,給沉悶的大街,畫上一筆朦朧的色彩。街上稀疏的人們,拖着疲憊的身心走着,帶着眼裏迷離的情緒望着遠方的道路,有一步沒一步地搖晃着。我漠然地看着這一切,不禁嗤地冷笑。人降生歡天喜地,人去世肝腸寸斷。人本來就是上帝的禮物,上帝只是收回而已,又何必悲傷。一疊疊的冥幣堆放的一齊,風孤零零地吹着。火一點點吞噬着,它沒有任何反抗、沒有任何掙扎,化為灰燼慢慢地逝去。死去的人們是否收到,沒有人會明白,也沒有人想明白。這只是活着的人們的一種寄託,儘管心中都清楚都明白,卻還是不相信欺騙着自我。也許,這樣也好。

清明節的夜晚,我凝視星空幻想着。夜漸漸來臨了,月悄悄掛上了,星慢慢現身了。奶奶以往講過,地上如果消失了一個人,天上就會亮起來一顆星。我眺望着它們,它們就像黑暗中跳動的火焰,用微小的光亮固執地閃耀着。乍一看,密密麻麻,低垂天際,彷彿欲墜。然而越看越是遙遠,越看越是深邃。漆黑中的點點亮光,總能給自我內心帶來一種深深的平靜,平靜中藴含着不滅的生機,藴含着彷彿大悟的喜悦。就像它們本身,在無盡的黑暗虛空中倔強的不肯熄滅的光芒。死去的人們亦是如此,我們是不是也應當努力發光?

清明,我的感與悟。

篇7:清明節感想

每年的清明節,媽媽都要煎一鍋鍋貼,吃着香酥酥的鍋貼,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此刻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貴州人,生前最愛吃鍋貼了,不用説了,包鍋貼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絕活,記得我7歲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廚房裏忙活着摘菜,洗菜、切菜,一會兒一大鍋香噴噴的“匯菜”就出此刻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問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飯,光炒菜,並且還這麼大一鍋,我們怎樣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對我説:“小饞貓,別急,好東西在後頭,一會兒保準你饞得流口水。”老外婆像變戲法似的從櫥櫃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麪糰,拿起趕麪杖開始忙了起來。哦,原先老外婆是要包鍋貼給我們吃。

原先只明白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樣包出來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裏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麪皮裏包點菜,再把麪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地對老外婆説:“老外婆我和您一齊包好嗎?”“好吧”老外婆慈詳地説,只見老外婆手裏拿着一張麪皮兒,簡便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麪皮上兩手一合然後捏幾下“面嘴”一個鍋貼就包好了,像個吃飽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麪皮上放着一大坨菜,不是麪皮包不攏,就是菜跑到皮兒下邊去了怎樣包也包不攏,再看看老外婆,已經包了好幾個放在盤子裏了!急得我團團轉,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着頭皮包!

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説:“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裏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鑽進去。總結經驗,自我就異常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後,我學着老外婆的樣貌,拿一塊麪皮放在手心裏,從菜盆裏打一小匙菜放在麪皮上,然後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麪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遊”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幾年了,每當清明節,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鍋貼的情形!

篇8:清明節感想

清明節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春天已經完全的來到身邊了,清明節也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先輩已逝,年華正流。人生能有幾回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已無力去憧憬。在鱗次櫛比中遨遊,我已無心迷戀。又是一年清明時,燃燭,仰拜,在香燭的淡淡香氣中,我感覺我已悟到了什麼。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那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我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僅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終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那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我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僅有讓人懷念了!

篇9:清明節感想

以往的清明節我是沒有悲傷的,或許是疼愛我的爺爺還在。此刻仍舊只要一想起已經離世的爺爺,想起他永遠的離開了我,我的心還是會揪心般的疼痛。

在煙雨濛濛的天氣裏我的心境會不知其所以然的變得憂愁。那種愁是道不清原因的。而這綿綿細雨的清明節讓我的愁緒倍增。這灰濛濛的天空像極了我此刻的心境。若雨能傳達我對爺爺的思念是否就能夠讓我在雨天的愁緒減緩一些。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着。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着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着。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明白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樣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終的力量延長着小女孩的歡樂。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最終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篇10:清明節感想

在我們小的時候,得知親人離世我們並不明白那意味着什麼。在問爸爸媽媽是什麼逝世時,似乎全世界的爸爸媽媽都有一個標準而相似的答案,那便是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很遠是有多遠那個時候我們便沒有多想,還好沒有多想。不然對於一個不懂人情冷暖的小孩來説,那將會多麼殘忍。試想將他心中一件很好的東西永遠的殘忍的奪走,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説用何理解。

記得媽媽跟我説過,一個人死後,就等於沒有了那顆善惡不分的靈魂,對啊,靈魂是作為一個人的必需品,在清明節,我不禁想起了一個個不珍惜生命的人,也能夠説是不重視靈魂的人。

張國榮是一個在舞台上自信的人,那一個在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人,那一個家產有幾個億的人。那個人就是實力明星張國榮,他竟然毫不猶豫的從酒店樓上跳下來,誰,也不明白那個人在想什麼,難道,他們在抱怨世界嗎他是娛樂圈亮麗的風景線,他為何要選擇輕生,難道他不明白那些愛他的親人,那些愛他的粉絲有多擔心嗎他這樣的不辭而別,給世界的只會是一個疑團,他這樣做,上天能容忍他嗎今年清明節,她的家人又淚流滿面的去給他掃墓,他讓他的親人變的臉色蒼白,本來以他為榮,可是此刻卻……

英雄救婺江輕生女子的事件轟動了整個浙江,我想問問那個輕生女子,你為什麼待生命如沙,你為什麼就因為網友的一句話就讓一個好好的英雄犧牲,你再跳下去的那一刻,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個英雄會來救你,你輕生有人救了你,如果那個英雄不在的話,你是不是要死掉一了百了呢像你這樣不重視生命,你有什麼好處呢你的生命是你媽媽給的,如果你再跳何之前想到了你的媽媽,你還會“不顧一切”的跳下去嗎我想你不會。

清明節的天空陰沉沉的,我給太爺爺獻上鮮花,想着想着……

【小編簡評】

清明節感想 彙總1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清明節感想範文。

【網友評價】

很傳神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