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二十四節氣霜降的民間傳統習俗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W

2021二十四節氣霜降的民間傳統習俗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氣寒冷,大地將產生初霜的現象。那我們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二十四節氣霜降的民間傳統習俗_霜降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二十四節氣霜降的民間傳統習俗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説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脣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説,所以登高山,賞菊花,也就成為了霜降這一節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上有記載。“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成為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以示對菊花的崇敬和愛戴。古人眼裏,菊花有着不尋常的文化意義,被認為是“延壽客”、不老草。《雜五行書》説:在屋舍旁種“白楊、茱萸三根,增年益壽,除患害也。”侵害身體的晚秋寒氣在古代常被視為鬼魅惡氣,能驅風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間作驅病療疾之用。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霜降前有“送芋鬼”的習俗。霜降時節,人們會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在塔裏面放入乾柴點燃,火燒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這在當地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登高遠眺

古時霜降時節有登高遠眺的習俗。九月節,寒露、霜降、重陽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明顯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掃墓祭祖

古時候,霜降時節有掃墓祭祖的習俗。據《清通禮》中説:“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擴荃,屆期素服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進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講法。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們認為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而且“秋補”比“冬補”更要緊。因此,霜降時節,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八個節氣。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每年公曆10月23—24日交節。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温差大,秋燥明顯。由於“霜”是天冷、晝夜温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温驟降、晝夜温差大”的節令。

“霜降”節氣反映的是晝夜温差變化較大、秋燥明顯、天氣漸漸變冷的氣候特徵,並不是表示進入這個節氣就會“降霜”。其實,“霜”也不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霜”是地面的水氣由於温差變化遇到寒冷空氣凝結成。在氣象學上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稱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霜”通常出現在秋、冬、春這三個季節。“霜降”節氣與“降霜”無關,兩者不是同一概念。

霜降節氣主要有賞菊、吃柿子、登高遠眺、進補等風俗。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關鍵應注意做好“外禦寒、內清熱”。民間有“冬補不如補霜降”的講法,秋令屬金,脾胃為後天之本,此時宜平補,尤其應健脾養胃,以養後天。

二十四節氣簡單含義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